錯開生態位
1. 我的手機四個角好像有點錯位咋弄
錯位【slab staggering】指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產生水平位移的現象。
1.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骨關節~。
2.比喻失去正常的或應有的狀態:名利使他的榮辱觀發生了~。
3.詩詞的特殊句法,指詞序與散文的正常語序不同而形成的倒置現象。杜甫《秋興八首》「紅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中「啄餘鸚鵡粒」就應該是「鸚鵡啄餘粒」的倒置。
錯位 同時也是熱血英豪游戲術語
主要是依靠某個裝備或者職業攻擊范圍來左右攻擊,不一定要半身位的,只要貼著人就有錯位,簡單就拿武術X來說,領悟下在不同絕度打的效果,其實每個職業出拳都有左右拳的,是有效果的。
2錯位的涵義編輯
關於錯位的概念,有兩種基本含義:
錯位一般指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比如說行政職責上的「錯位、缺位、越位」。這是錯位的基本含義,也可以稱作本義。
現在錯位一詞使用較多的一個新義,是來源於生態學的生態位理論。其含義是錯開生態位,是生物進化的一種自然規律。例如,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獸在地上跑;有的動物白天活動,有的動物夜間捕食;有食肉動物,也有食草動物;有的吃鮮肉,有的吃腐肉,有的吃骨頭等等。
生態位是指在生態系統和群落中,一個物種與其他物種相關聯的特定的時間位置、空間區位和功能地位。生態位理論揭示,在自然界中,每個生物物種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都擁有一個最適合自身生存的時空位置,一個生態位空間只能容納一個物種。生態學發現一個規律: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如果同一生態位中出現兩個物種,則必然會引發激烈的種間競爭,最終導致其中一個物種被逐出或者被淘汰。生態學的「耐度定律」表明,一個生物能夠出現並且能生存下來,必須要依賴於一種復雜條件的全盤存在,如果其中的一種因子超過它的耐度就可以使這種生物消亡或滅絕。同時,生態學「乘補原理」證明,當系統整體功能失調時,系統中的某些成分會乘機膨脹成為主導成分,使系統畸變,有些成分則能自動補償或替代系統的原有功能,使整體功能趨於穩定。著名的格烏斯法則已經證明這一現象。
目前,很多地區、行業、企業或其他社會組織,都提出了「錯位發展」戰略,其含義就是源於生態學的生態位理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特別是弱勢的一方,通過生態位調適,錯開與強勢一方惡性競爭的生態位,根據自身的特質性優勢,尋求新的生存發展空間。這樣,才能體現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強化生存力和發展力。
所謂錯位是指競爭主體各尋其位,錯落有致,順利前行,其實質是要擺正位置、找准優勢、發揮優勢中。從地區經濟發展來看,錯位發展就是要揚長避短,下大力培育各自的比較優勢,認准某些產業和領域做大做強,從而形成自己的經濟特色,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1] 例如:長株潭城市群要憑借錯位發展戰略,以自己現有的經濟狀況、自然稟賦和服務業發展層次,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競爭力;應在摸清各自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情況、現時優勢和劣勢、發展條件的基礎上,採取分類指導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要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集群,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核心合作分工模式的形成,各中心城區在建設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中,要尋找「比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競爭的生產性服務業分工格局。[1]
2. 生態位是什麼謝謝!
何謂「生態位」
在未解釋「生態位」之前,我們先講個小故事。
一天,在俄羅斯的某座城市裡,有位戴一副眼鏡的中年人,走進一間實驗室,將一種叫雙小核草履蟲和一種大草履蟲的生物,分別放在兩個相同濃度的細菌培養基中,幾天後,這位中年人發現這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增長都呈S型曲線。接著,他把這兩種生物又放入同一環境中培養,並控制一定的食物,16天後,培養基中只有雙小核草履蟲自由地活著,而大草履蟲卻消逝得無影無蹤。在其培養中,中年人對現場進行過仔細觀察,他沒有發現有一種蟲子攻擊別一種蟲子的現象,也未見兩種蟲子分泌出什幺有害物質,只發現雙小核草履蟲在與大草履蟲競爭同一食物時增長比較快,將大草蟲趕出了培養基。於是,中年人又做了相反的一種試驗,他把大草履蟲與另一種袋狀草履蟲放在同一個環境中進行培養,結果兩者都能存活下來,並且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水平。這兩種蟲子雖然也競爭同一食物,但袋狀草履蟲占據食物中不被大草履蟲競爭的那一部分。
做這個試驗的中年人,叫格烏司,人們把他這種發現稱為格烏司原理,也叫「生態位現象」。
如果把「生態位」作進一步的解釋,那就是在大自然中,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出現。如果它們在同一區域內出現,大自然將會用空間把它們各自隔開,如虎在山上行,魚在水中游,猴在樹上跳,鳥在天上飛;如果它們在同一地方出現,它們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蛙吃蟲;如果它們需要的是同一種食物,那幺,它們的尋食時間必定要相互錯開,如獅子是白天出來尋食,老虎是傍晚出來尋食,狼是深夜出來尋食…….在動物世界裡沒有兩種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物種親緣關系接近或相似而使生態位部分重迭,這時就會現嚴酷的競爭,如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強者進入弱者的生態領域就會出現「龍陷淺灘受蝦戲,虎落平川遭犬期」的狀況;如果弱者進入強者的生態領域中就會出現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狀況。因此,強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態位上是強者,弱者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態位上才能自由生存。
3. 錯位的錯位的涵義
關於錯位的概念,有兩種基本含義:
錯位一般指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比如說行政職責上的「錯位、缺位、越位」。這是錯位的基本含義,也可以稱作本義。
現在錯位一詞使用較多的一個新義,是來源於生態學的生態位理論。其含義是錯開生態位,是生物進化的一種自然規律。例如,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獸在地上跑;有的動物白天活動,有的動物夜間捕食;有食肉動物,也有食草動物;有的吃鮮肉,有的吃腐肉,有的吃骨頭等等。
生態位是指在生態系統和群落中,一個物種與其他物種相關聯的特定的時間位置、空間區位和功能地位。生態位理論揭示,在自然界中,每個生物物種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都擁有一個最適合自身生存的時空位置,一個生態位空間只能容納一個物種。生態學發現一個規律: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如果同一生態位中出現兩個物種,則必然會引發激烈的種間競爭,最終導致其中一個物種被逐出或者被淘汰。生態學的「耐度定律」表明,一個生物能夠出現並且能生存下來,必須要依賴於一種復雜條件的全盤存在,如果其中的一種因子超過它的耐度就可以使這種生物消亡或滅絕。同時,生態學「乘補原理」證明,當系統整體功能失調時,系統中的某些成分會乘機膨脹成為主導成分,使系統畸變,有些成分則能自動補償或替代系統的原有功能,使整體功能趨於穩定。著名的格烏斯法則已經證明這一現象。
目前,很多地區、行業、企業或其他社會組織,都提出了「錯位發展」戰略,其含義就是源於生態學的生態位理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特別是弱勢的一方,通過生態位調適,錯開與強勢一方惡性競爭的生態位,根據自身的特質性優勢,尋求新的生存發展空間。這樣,才能體現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強化生存力和發展力。
所謂錯位是指競爭主體各尋其位,錯落有致,順利前行,其實質是要擺正位置、找准優勢、發揮優勢中。從地區經濟發展來看,錯位發展就是要揚長避短,下大力培育各自的比較優勢,認准某些產業和領域做大做強,從而形成自己的經濟特色,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例如:長株潭城市群要憑借錯位發展戰略,以自己現有的經濟狀況、自然稟賦和服務業發展層次,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競爭力;應在摸清各自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情況、現時優勢和劣勢、發展條件的基礎上,採取分類指導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要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集群,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核心合作分工模式的形成,各中心城區在建設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中,要尋找「比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競爭的生產性服務業分工格局。
4. 謎語:立人(猜一郵政集郵詞語)的相關文章
立人(打一郵來政集郵詞語)謎底:錯位源
錯位【slab staggering】一般指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另一是指錯開生態位,是生物進化的一種自然規律。
中文名
錯位
外文名
slab staggering
定義
水泥混凝板產生水平位移的現象
基本含義
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
5. 自然生態位一旦確立會不會發生變化
生態位法則編輯
生態位法則也稱「格烏司原理」、「價值鏈法則」。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態位」: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競爭同一生存空間。應用在企業經營上就是,同質產品或相似的服務,在同一市場區間競爭難以同時生存。
中文名
生態位法則
又 稱
格烏司原理
原 指
大自然中
法則來源
格烏司
目錄
1法則包括
2法則來源
3法則啟示
4相關內容
1法則包括編輯
生態位的內涵與農民生態位的界定。
基於生態位的企業競爭關系
生態位(niche)是傳統生態學中一個基本的概念,又稱格烏司原理。由J.Grinnel(1917,1924,1928)提出,最初是用於研究生物物種間競爭關系中產生的,該原理的內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物種都擁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據一定的空間,發揮一定的功能。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種或種群首先只有生活在適宜的微環境中才能得以延續,隨著有機體的發育,它們能改變生態位。生態位現象對所有生命現象都具有普適性,不僅適用於生物界(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也適用於人(包括由人組成的集團、社會、國家)。
2法則來源編輯
俄羅斯人格烏司,將一種叫雙小核草履蟲和一種叫大草履蟲的生物,分別放在兩個相同濃度的細菌培養基中,幾天後,這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都呈s形曲線增長,然後,他又把它們放入同一環境中培養,並控制一定的食物。l6天後,雙小核草履蟲仍自由地活著,而大草履蟲卻已消逝得無影無蹤。經過觀察,並未發現兩種蟲子互相攻擊的現象,兩種蟲子也未分泌有害物質。只是雙小核草履蟲在與大草履蟲競爭同一食物時增長比較快,大草履蟲被趕出了培養基。
生態位法則
接著,格烏司又做了相反的一種試驗,他把大草履蟲與另一種袋狀草履蟲放在同一環境中進行培養,結果兩者都能存活下來,並且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水平。這兩種蟲子雖然競爭同一食物,但袋狀草履蟲佔用的是不被大草履蟲所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
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態位」,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競爭同一生存空間。若同時在一個區域必有空間分割,即使弱者與強者共處於同一生存空間,但弱者仍然能夠容易地生存,所以鷹擊長空,魚翔潛底,沒有兩種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相同的。
在食物依賴上也完全不同,有吃肉的就必有吃草的,吃肉吃草的分時供應,獅子白天顯威,老虎傍晚橫行,狼深夜覓食。這是一種「生態位」現象。人們把格烏司的這種發現稱為「格烏司原理」。
3法則啟示編輯
生態位現象對所有生命現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樣適用於人類,因為生物所具有的各種屬性人類都具有。 每個人都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即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經驗、行業趨勢、社會資源等,確定自己的位置。人們在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時,往往喜歡從資金、產品、市場來尋找原因,很少有老闆是從生態位的角度來尋找原因的。
這里所說的「生態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己所處的生態環境,一是自己所需要的生態環境。所謂「生態位環境」,即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為氣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社會環境為文化、觀念、道德、政策等。生態環境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性格又對人的創業有直接影響。
同時, 「生態位法則」,對我們今天研究企業的發展戰略及競爭謀略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按格烏司原理,一個物種只有一個生態位,但並不排斥其他物種的侵佔,如一山不容二虎,並不是說A山的老虎不能到B山,老虎餓了哪裡都能去,不過去了就會發生一場生死搏鬥,這種現象在商界叫市場競爭。
企業的產品在剛開始進入某個特定市場時,往往沒有競爭對手,形成原始生態位或競爭前生態位或虛生態位。但是,只要市場是開放的,均衡的,很快就會有其他競爭者大舉進入該市場,形成生態位的部分重疊。如果市場容量極大,大家尚能暫時相安無事,但隨著市場份額的相對縮小,競爭就會日趨激烈。企業無論大小強弱,都要像獅子
生態位法則
與羚羊一樣訓練快速奔跑,否則你就會被吃掉。
在動物界,兇猛動物之間,為了避免因爭奪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它們尋找食物的時間都是錯開的,市場競爭也是如此,如果兩個企業同時去爭奪同一個市場,必定會造成「兩敗俱傷」,這種「兩敗俱傷」的結果,是任何企業都不願意接受的。
雖然市場競爭上客觀存在的,但競爭策略總是要遵循這樣一條原則:只要有可能,就得避開競爭對手的制約,避免雙方無謂的爭奪,與競爭對手共同謀求發展,實現真誠合作,卻能成倍地提高雙方效率。美國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戰勝對手,就加入到他們中間去。」現代競爭,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層次的競爭與合作,現代企業追求的不再是「單贏」,而是「雙贏」和「多贏」。
另一方面,競爭的各方都樂意利用尚未有對手競爭的資源轉移到不與其物種發生重疊的生態位去,或盡量在少重疊的生態位中生存發展。錯開生態位的主要途徑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點,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的生態位不與同行重疊,在市場得到最大利潤。
大自然給每一個或每一群人都提供了一個適應其生長的特殊環境——生態位,且每一個生態位都具備一定的優勢,也就是說要發現自己的生態位,這也是哲學探究的最高目標——認識自我。認識自我,是實現自我的第一條件。
一個沒有能力與大企業抗衡的中小企業,你就不要去充當老虎的角色,而甘心當一個猴子,猴子的優勢是靈活。如溫州、寧波等地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經營思維是「船小不到大海中去同大船相爭捕小魚,而是在小河裡捕大魚」。因為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它有反應快、應變能力強的特點,這正如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所說:「小企業的成功依賴於它在一個小的生態領域中的優先地位。」
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選准了「生態位」,干什麼都容易成功,偏離了「生態位」,干什麼都容易失敗。縱觀成千上萬的企業成功與失敗的案例,雖然原因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生態位」的得失制約著結果,同樣的資本(包括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為什麼在此地能成功,到彼地不能成功;同樣的一個平台,為什麼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同樣的一個人,為什麼前期能成功,後期不能成功。這些都是「生態位」在起作用。
可以這么說,吃老鼠的貓即使成了老虎,充其量也只能吃狼吃狗,決不能吃獅子吞大象,這就是「生態位現象」。一個企業的成敗的原因有很多,「生態位」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它要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好企業並不是一年能賺幾個億或幾十個億的企業,而是長盛不衰的企業。自然界檢驗一個物種成功的尺度,是看這個物種是否能延緩下去,而檢驗一個企業的成功尺度是看這個企業能否生存下來,能否長久生存下來。做企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賽跑。
衡量企業成功的標准不是強大,而是生存,能生存就是最好的企業,偏離自己的生態位去做強者的企業,非垮不可。世界上的好企業都是百年不衰的企業。如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120年)、可口可樂公司(115年)、吉列安全剃刀公司(100年)、法國的人頭馬白蘭地酒業公司(241年)等。而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選准了自己的生態位。這些企業既是強者又是適者。強者與適者的結合,是對自己「生態位」的高度發揮。
在動物界,老虎是強者,但因為人們的開發,老虎在慢性飢餓中減少,而被視為弱者的老鼠,人們雖然天天滅,然而還是到處都有,因為老鼠的生態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它可以避開老鼠葯和人們的棍棒生存。因此,誰適應大自然創造的法則就可以生存下來,否則就滅亡。
4相關內容編輯
1910年,美國學者R.H.約翰遜第一次在生態學論述中使用生態位一詞。1917年,J.格林內爾的《加州鶇的生態位關系》一文使該名詞流傳開來,但他當時所注意的是物種區系,所以側重從生物分布的角度解釋生態位概念,後人稱之為空間生態位。1927年,C.埃爾頓著《動物生態學》一書,首次把生態位概念的重點轉到生物群落上來。他認為:「一個動物的生態位是指它在生物環境中的地位,指它與食物和天敵的關系。」所以,埃爾頓強調的是功能生態位。
1957年,G.E.哈欽森建議用數學語言、用抽象空間來描繪生態位。例如,一個物種只能在一定的溫度、濕度范圍內生活,攝取食物的大小也常有一定限度,如果把溫度、濕度和食物大小3個因子作為參數,這個物種的生態位就可以描繪在一個三維空間內;如果再添加其他生態因子,就得增加坐標軸,改三維空間為多維空間,所劃定的多維體就可以看作生態位的抽象描繪,他稱之為基本生態位。但在自然界中,因為各物種相互競爭,每一物種只能占據基本生態位的一部分,他稱這部分為實際生態位。
後來R.H.惠特克等人建議:在生態位多維體的每一點上,還可累加一個表示物種反應的數量,如種群密度、資源利用情況等。於是,可以想像在多維體空間內彌漫著一片雲霧,其各點的濃淡表示累加的數量,這樣就進一步描繪了多維體內各點的情況。此外再增加一個時間軸,還可以把瞬時生態位轉變為連續生態位,使不同時間內採用相同資源的兩物種,在同一多維空間中各占不同的多維體;如果進一步把競爭的其他物種都納入多維空間坐標系統,所得結果便相當於哈欽森的實際生態位。
生態位(Ecologicalniche),又稱小生境或是生態龕位,生態位是一個物種所處的環境以及其本身生活習性的總稱。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位,藉以跟其他物種作出區別。生態位包括該物種覓食的地點,食物的種類和大小,還有其每日的和季節性的生物節律。
生態位的概念在許多方面有廣泛應用,比如市場營銷方面。
群落生境(其同義詞為棲息地)只是生態位這個概念的一部分。生態位的含義遠不止是「生活空間」(溫度,空氣濕度等環境因素的綜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據)的一個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個物種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帶有構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它是一個物種為求生存而所需的廣義「資源」。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間捕食蚊子。這裡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氣質量,其他關繫到蝙蝠棲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間運動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態位的一部分。一個物種只能佔有一個生態位。
6. 生態位法則的法則啟示
生態位現象對所有生命現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樣適用於人類,因為生物所具有的各種屬性人類都具有。 每個人都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即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經驗、行業趨勢、社會資源等,確定自己的位置。人們在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時,往往喜歡從資金、產品、市場來尋找原因,很少有老闆是從生態位的角度來尋找原因的。
這里所說的「生態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己所處的生態環境,一是自己所需要的生態環境。所謂「生態位環境」,即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為氣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社會環境為文化、觀念、道德、政策等。生態環境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性格又對人的創業有直接影響。
同時, 「生態位法則」,對我們今天研究企業的發展戰略及競爭謀略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按格烏司原理,一個物種只有一個生態位,但並不排斥其他物種的侵佔,如一山不容二虎,並不是說A山的老虎不能到B山,老虎餓了哪裡都能去,不過去了就會發生一場生死搏鬥,這種現象在商界叫市場競爭。
企業的產品在剛開始進入某個特定市場時,往往沒有競爭對手,形成原始生態位或競爭前生態位或虛生態位。但是,只要市場是開放的,均衡的,很快就會有其他競爭者大舉進入該市場,形成生態位的部分重疊。如果市場容量極大,大家尚能暫時相安無事,但隨著市場份額的相對縮小,競爭就會日趨激烈。企業無論大小強弱,都要像獅子與羚羊一樣訓練快速奔跑,否則你就會被吃掉。
在動物界,兇猛動物之間,為了避免因爭奪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它們尋找食物的時間都是錯開的,市場競爭也是如此,如果兩個企業同時去爭奪同一個市場,必定會造成「兩敗俱傷」,這種「兩敗俱傷」的結果,是任何企業都不願意接受的。
雖然市場競爭上客觀存在的,但競爭策略總是要遵循這樣一條原則:只要有可能,就得避開競爭對手的制約,避免雙方無謂的爭奪,與競爭對手共同謀求發展,實現真誠合作,卻能成倍地提高雙方效率。美國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戰勝對手,就加入到他們中間去。」現代競爭,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層次的競爭與合作,現代企業追求的不再是「單贏」,而是「雙贏」和「多贏」。
另一方面,競爭的各方都樂意利用尚未有對手競爭的資源轉移到不與其物種發生重疊的生態位去,或盡量在少重疊的生態位中生存發展。錯開生態位的主要途徑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點,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的生態位不與同行重疊,在市場得到最大利潤。
大自然給每一個或每一群人都提供了一個適應其生長的特殊環境——生態位,且每一個生態位都具備一定的優勢,也就是說要發現自己的生態位,這也是哲學探究的最高目標——認識自我。認識自我,是實現自我的第一條件。
一個沒有能力與大企業抗衡的中小企業,你就不要去充當老虎的角色,而甘心當一個猴子,猴子的優勢是靈活。如溫州、寧波等地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經營思維是「船小不到大海中去同大船相爭捕小魚,而是在小河裡捕大魚」。因為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它有反應快、應變能力強的特點,這正如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所說:「小企業的成功依賴於它在一個小的生態領域中的優先地位。」
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選准了「生態位」,干什麼都容易成功,偏離了「生態位」,干什麼都容易失敗。縱觀成千上萬的企業成功與失敗的案例,雖然原因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生態位」的得失制約著結果,同樣的資本(包括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為什麼在此地能成功,到彼地不能成功;同樣的一個平台,為什麼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同樣的一個人,為什麼前期能成功,後期不能成功。這些都是「生態位」在起作用。
可以這么說,吃老鼠的貓即使成了老虎,充其量也只能吃狼吃狗,決不能吃獅子吞大象,這就是「生態位現象」。一個企業的成敗的原因有很多,「生態位」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它要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好企業並不是一年能賺幾個億或幾十個億的企業,而是長盛不衰的企業。自然界檢驗一個物種成功的尺度,是看這個物種是否能延緩下去,而檢驗一個企業的成功尺度是看這個企業能否生存下來,能否長久生存下來。做企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賽跑。
衡量企業成功的標准不是強大,而是生存,能生存就是最好的企業,偏離自己的生態位去做強者的企業,非垮不可。世界上的好企業都是百年不衰的企業。如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120年)、可口可樂公司(115年)、吉列安全剃刀公司(100年)、法國的人頭馬白蘭地酒業公司(241年)等。而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選准了自己的生態位。這些企業既是強者又是適者。強者與適者的結合,是對自己「生態位」的高度發揮。
在動物界,老虎是強者,但因為人們的開發,老虎在慢性飢餓中減少,而被視為弱者的老鼠,人們雖然天天滅,然而還是到處都有,因為老鼠的生態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它可以避開老鼠葯和人們的棍棒生存。因此,誰適應大自然創造的法則就可以生存下來,否則就滅亡。
7. "生態位"是什麼意思是生態學術語,幫忙解釋一下,.
何謂「生態位」
在未解釋「生態位」之前,我們先講個小故事。
一天,在俄羅斯的某座城市裡,有位戴一副眼鏡的中年人,走進一間實驗室,將一個叫小核草履蟲和一種叫大草履蟲的生物,分別放在兩個相同濃度的細菌培養基中,幾天後,這位中年人發現這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增長都呈S型曲線。接著,他把這兩種生物又放入同一環境中培養,並控制一定的食物,16天後,培養基中只有雙小核草履蟲自由地活著,而大草履蟲卻消逝得無影無蹤。在其培養中,青年人對現場進行過仔細觀察,他沒有發現有一種蟲子攻擊另一種蟲子的現象,也未見兩種蟲子分泌出什麼有害物質,只發現雙小核草履蟲在與大草履蟲競爭同一食物時增長比較快,將大草履蟲趕出了培養基,於是中年人又做了相反的一種試驗,他把大草履蟲與另一種袋狀草履蟲放在同一個環境中進行培養,結果兩者都能存活下來,並且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水平,這兩種蟲子雖然也競爭同一食物,但袋狀草履蟲占據食物中不被大草履蟲競爭的那一部分。
做這個試驗的中年人,叫格烏司,人們把他這種發現稱為格烏司原理,也叫「生態位現象」。
如果把「生態位」作進一步的解釋,那就是在大自然中,親緣關系接近的,具有同樣生活習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種,不會在同一地方出現。如果它們在同一區域內出現,大自然將會用空間把它們各自隔開,如虎在山上行,魚在水中游,猴在樹上跳,鳥在天上飛;如果它們在同一地方出現,它們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哇吃蟲;如果它們需要的是同一種食物,那麼,它們的尋食時間必定要相互錯開,如獅子是白天出來尋食,老虎是傍晚出來尋食,狼是深夜出來尋食…在動物世界裡沒有兩種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物種親緣關系接近或相似而使生態位部分重疊,這時就會出現嚴酷的競爭,如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強者進入弱者的生態領域就會出現「龍陷淺灘受蝦戲,虎落平川遭犬欺」的狀況;如果弱者進入強者的生態領域中就會出現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狀況。因此,強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態位上是強者,弱者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態位上才能自由生存。
8. 意識錯位
錯位的定義,一般指離開原來或者應有的位置,另一種說法是,指錯開生態專位,是生物進化的屬一種自然規律。
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外表象的覺察。一般的定義,為一種特殊而復雜的運動,可以反映真實世界以及非實有意識自身的運動,可以正確映射真實和意識本身規律,亦可有不正確或歪曲反映的情形。
意識錯位,可以理解為,某人的思想意識離開原來的位置,簡單說,就是某人的行為出現偏差甚至有違法的可能。
9. 城市綠地的生態防護功能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公路、鐵路、水利、礦山等基礎設施的施工過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壞不可避免,棄土、棄石、開挖等會給和諧的自然環境留下大量的裸露邊坡.這些邊坡有的是岩質邊坡,有的是土質邊坡,或陡或平.根據恢復生態學原理,在排除環境干擾的條件下,土質邊坡有自我修復、恢復的能力,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環境的變化有很多不確定性,不能及時達到防護和綠化的效果.岩質邊坡因缺乏植被生長的條件,更難於自我恢復[1].鑒於此,只有藉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復過程.利用植被穩定邊坡、改善生態環境在生態學上稱為邊坡生態防護.近10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的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它不同於以往的工程防護措施,能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以坡面長期穩定為目的,以保護當地自然植物群落結構、恢復生態系統、防止水土流失、減輕管理工作量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與土壤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根系之間的相互纏繞來達到加固邊坡的目的.邊坡生態防護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地凈化空氣、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具有生態效益[2]. 邊坡生態防護的主體是植物,目前採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對灌木、喬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較少,實踐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態防護中有自己的優勢.本文通過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作用,著重研究灌木的應用前景. 1 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 生態防護的目標之一是使植物存活並正常生長.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僅把不良自然條件下樹或草坪的成活作為研究目的,並在栽培方面獲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條件下的施工工藝或技術,如植生帶、土工網、三維網、草袋、保水劑、生根粉等[4].現代生態防護工程則不能僅以植物存活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實踐證明,邊坡防護施工後,有的看似達到了生態防護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復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時間一長,由於植物之間的惡性競爭或外界環境不能滿足植物生態習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長勢逐漸減弱,群落開始逆行演替,剛剛恢復植被覆蓋的土地又會退化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現象[5]. 為發揮植物持續永久的綜合生態功能,應運用生態學原理構建一個和諧有序、穩定的植物群落,這一點非常重要,其關鍵是護坡植物的選擇.下面研究在不同的邊坡上制定物種配方應遵循的原則. 1.1 遵從植物生態習性,因地制宜 植物的生態習性是指植物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氣候生態條件、土壤生態條件、生物生態條件等.氣候生態條件(光照、濕度、溫度等)影響植物的生長繁殖,決定植物能否順利越冬、越夏;土壤生態條件(養分、肥力、結構、pH值、鹽分等)與植物的生長密切相關;生物生態條件關系著植物的生長發育.如果外界環境不能滿足植物的生態習性,植物生長就要受到阻礙甚至發生退化.因此,在選配植物時應綜合考慮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合理種植. 1.2 保持物種多樣性,建立自然群落結構 目前,學術界就物種多樣性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提出了很多假設,如冗餘種假設[6]、零假設、特異反應假設、鉚釘假設等,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還沒有完全一致的認識.多數生態學家認為,物種多樣性是群落穩定的一個重要尺度,物種多樣性指數高的群落,物種之間往往形成比較復雜的關系,植物鏈或植物網更加趨於復雜,當面對來自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群落內部種群的波動時,群落有一個較強的反饋系統,可以緩沖干擾.當某一物種發生病蟲害時,不可能侵染所有的物種,即病蟲害不易傳播.植物的自然群落結構是草、灌、喬三位一體的多層次的復雜結構,物種多樣性指數高,在一般的情況下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強,即使群落中一種或幾種植物受到病蟲害的危害而死亡,其他的植物也會填補其留下的空白. 1.3 遵從生態位原則,優化植物配置 基於物種多樣性的考慮,在利用植物進行邊坡防護時採用的植物種類較多,這就要求擬定一個合理的配方,因自然群落中的物種、種群不是偶然的組合,而是生態上的協調與組合[7].綠化植物的選配除了要考慮它們的生態習性外,實際上還取決於生態位的配置,這是生態防護工作關鍵的一步,它直接關繫到系統生態功能的發揮和景觀價值的提高.因此,在選配植物時,應充分考慮植物在群落中的生態位特徵,從空間、時間和資源生態位上的分異來合理選配植物種類,使所選擇植物生態位盡量錯開,從而避免種間的直接競爭[8]. 1.4 遵從互惠共生的原理,協同植物之間的關系 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根系作為植物和土壤的重要界面,不僅是重要的吸收和代謝器官,而且是重要的分泌器官[9].它一方面從生長介質中攝取養分和水分,另一方面也向生長介質中分泌離子和大量的有機物質.當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對另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利時,他們互惠共生,相互促進生長,如皂莢與七里香在一起生長時,互相都有促進作用;當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對其他植物的生長發育不利時,就會影響其生長.群落中植物的分泌物對其他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在選配植物種時應高度重視. 2 生態防護的現狀 目前,在生態防護中草坪應用比較廣泛.根據草種對氣候的適應性,可將草種分為冷季型草種(早熟禾屬、羊茅屬、黑麥草屬、胡枝子屬、苔草屬、三葉草屬、百脈根屬等)、暖季型草種(狗牙根屬、狼尾草屬、地毯草屬、鈍葉草屬、假儉草屬、馬蹄金屬、畫眉草屬等)、過渡型草種(野牛草屬、結縷草屬等).在邊坡防護工程中大都選擇一些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的草種,如早熟禾、黑麥草、羊茅草、狗牙根、假儉草、鈍葉草、馬蹄金等[10],然後採用合理的施工技術播種,並精心呵護以保證一定的成活率.早期,種子發芽率高、出芽整齊,如黑麥草,播種7天後,發芽率可達90%以上,1個月後,原來裸露的邊坡就披上了綠裝.表面上看,植被恢復了,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但這種好景不長,短則一年半載,長則2~3年就會發生衰退現象.如華南地區引進的多年生黑麥草,不耐高溫、不能越夏,在夏天很快就消失,不能完成世代交替[11],但麥草在初期生長非常旺盛,有競爭優勢.為達到四季常青的效果,在護坡工程中還常常採取冷季型草與暖季型草混播的措施,但因暖季型草在冬天枯萎後常阻礙冷季型草的發芽、繁殖,冷季型草在夏天又阻礙暖季型草的發芽、繁殖,還是很難達到四季長青的效果.究其原因,我們認為這種生態防護工程旨在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植被恢復過程,往往違背了自然演替規律,在選配植物時,大多隻考慮單個物種的生態習性,欠考慮物種間的競爭關系,忽略了物種多樣性對生態系統功能的貢獻.另外,草本植物在水土保持功能上也有一定的缺憾:一是根系較淺,固坡護坡效果較差;二是群落易發生衰退,二次恢復很困難;三是管理費用高;四是外來種的大量採用,對生態安全有很大風險. 3 灌木在生態護坡中的作用 我國的邊坡坡度一般為45°,有的甚至達到60°以上,單純用草本植物雖然覆蓋度大、美觀,初期植被均勻整齊,但防護效果不太理想,而栽植喬木又會提高坡面負載,在風力作用下極易造成坡面的不穩定或坍塌.隨著實踐經驗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灌木綠化具有的優勢.灌木不僅具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保土、防風沙、降塵土、抗鹽鹼等優點,而且生長快、耐貧瘠、對土壤環境要求不高,和草本植物相比,優勢相當明顯:一是灌木類木本植物根系的先端部位能向土壤母質內部延伸,在吸取其營養的同時固持風化土層,增強邊坡的穩定性.二是維護管理作業量小,灌木對水、肥的需求少,適應性強.三是對小氣候的改善作用明顯,能緩和陽光的熱輻射,使酷熱的天氣降溫、失燥,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同時由於灌木的生物量比草本植物大,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吸滯煙灰粉塵,稀釋、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也較多,能更好地凈化空氣.但單一的灌木群落也易產生表土侵蝕,對初期的水土保持不利.因此,在邊坡防護過程中,植物種的選擇以草本植物與灌木配合為宜,二者結合,可起到快速持久的護坡效果,有利於生態系統的正向演替. 但採用草本植物種子和灌木種子混合播種時,有時會不盡如人意,常常形成稀樹草原的格局,這是因為草本植物一般發芽早、成坪快,往往扼殺剛剛發芽的灌木幼苗.所以在當今的綠化施工過程中,一般先種植生長速度快、成坪快的先鋒草本植物[12],以達到快速恢復植被,控制早期水土流失的目的,然後因地制宜栽植灌木.
10. (一)河流濕地修復工程生態學原理
濕地修復工程是利用生態學原理,應用自然界中物質循環轉化並最終得以凈化的一些規律,輔以少量人為強化的工程措施對工程進行調整,以少花費來達到防治環境污染的目的。所參考的生態學原理主要有:
1.生態適宜性原理和生態位理論
在工程設計時先調查區域內的自然生態條件,如土壤性狀、光照特性、溫度等,根據生態環境因子選擇適當的生物種類,讓最適應的植物或動物生長在最適宜的環境中,以發揮其最大的凈化功能和景觀效益。同時又要避免引進生態位相同的物種,盡可能使各物種的生態位錯開,使各種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態位,避免種群之間的直接競爭,保持群落的穩定。
2.生物多樣性原理
根據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污染狀況存在著對應的關系,利用生物多樣性指數來對環境的污染狀況作生物學的監測。在水體治理中,通過投放、放養布置適當的各類生物,通過各種措施為生物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最終使生物恢復到種類繁多而均衡,物流能留暢通,自我凈化修復能力極強的潔凈狀態下的生態體系。
3.食物鏈原理
通過放養濾食性生物、食草魚、布置合適的水生植物種群體系,使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大部分被降解轉化成穩定的無機物,一小部分被同化合成為水生生物以水產品的形式從水體中捕獲採收取走,以達到降低污染物濃度的目的。
4.生物間互利共生原理
利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相生、相剋關系,促使清潔狀態良性循環系統中出現的生物種類生長,通過捕食作用使種群內生物的數量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並使生物多樣性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