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從生態學
1. 群落生態學的定義
群落生態學不是以一種生物作為對象,而是把群落作為研究對象。由斯科羅特和克爾茨納(C.Schroter.& O.Kirchner,1902)提出。
1.群落的定義
群落(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指特定時間內,由分布在同一區域的許多同種生物個體自然組成的生物系統。居住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的生物種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各個物種的種群,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動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上述的三個部分,從目前來看,植物群落學研究得最多,也最深入,群落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半是在植物群落學研究中獲得的。植物群落學(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學(geobotany)、植物社會學(phytosociology)或植被生態學(ecology of vegetation),它主要研究植物群落的結構、功能、形成、發展以及與所處環境的相互關系。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動物群落學的研究較植物群落困難,起步也相對較晚,但對近代群落生態學作出重要貢獻的一些原理,如中度干擾說對形成群落結構的意義,競爭壓力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形成群落結構和功能基礎的物種之間的相互關系等許多重要生態學原理,多數是由動物學家研究開始,並與動物群落學的進展分不開。最有效的群落生態學研究,應該是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有機結合。
2.群落的性質
關於群落的性質,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爭論的焦點在於群落到底是一個有組織的系統,還是一個純自然的個體集合。
①「有機體」學派認為:沿著環境梯度或連續環境的群落組成了一種不連續的變化,因此生物群落是間斷分開的。法國的Braun-Blanquet、美國的Clements和英國的Tansley等支持上述觀點。
②「個體」學派則認為:在連續環境下的群落組成是逐漸變化的,因而不同群落類型只能是任意認定的。前蘇聯的Ramensky、美國Gleason的和法國的Lenoble等支持上述觀點。
雖然現代生態學的研究,群落存既在著連續性的一面,也有間斷性的一面。如果採取生境梯度的分析的方法,即排序的方法來研究連續群變化,雖然在不少情況下,表明群落並不是分離的、有明顯邊界的實體,而是在空間和時間上連續的一個系列。但事實上,如果排序的結果構成若干點集的話,則可達到群落分類的目的;如果分類允許重疊的話,則又可反映群落的連續性。這一事實反映了群落的連續性和間斷性之間並不一定要相互排斥,關鍵在於研究者從什麼角度和尺度看待這個問題。
3.群落與生態系統
群落和生態系統究竟是生態學中兩個不同層次的研究對象,還是同一層次的研究對象。這個問題,還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大多者認為應該把兩者分開來討論,如Om(1983)和Smith(1980)等人,但也有不少學者把它們作為同一個問題來討論,如Kreb(1985)和Whittaker(1970)等。
但我們認為,群落和生態系統這兩個概念是有明顯區別的,各具獨立含義。群落是指多種生物種群有機結合的整體,而生態系統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無機環境。生態系統強調的是功能,即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但談到群落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生態學時,確實是很難區分。群落生態學的研究內容是生物群落和環境相互關系及其規律,這恰恰也是生態系統生態學所要研究的內容。隨著生態學的發展,群落生態學與生態系統生態學必將有機的結合,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統一的生態學分支。
4.群落結構的鬆散性和邊界的模糊性
同一群落類型之間或同一群落的不同地點,群落的物種組成、分布狀況和層次的劃分都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通常只能進行定性描述,在量的方面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規律,人們視這種情況為群落結構的鬆散性。
在自然條件下,群落的邊界有的明顯,如水生群落與陸生群落之間的邊界,可以清楚的加以區分;有的邊界則不明顯,而處在連續的變化中,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過渡帶,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過渡帶等。多數情況下,不同群落之間存在著過渡帶,被稱為群落交錯區(ecotone)。
5.群落的命名
對於群落的分類和命名,常見的有以下一些方法:
1. 根據群落中的優勢種來命名:如馬尾松林群落,木荷林群落。
2. 根據群落所佔的自然生境來命名:如岩壁植被。
3. 根據優勢種的主要生活型來命名: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草甸沼澤群落。
4. 根據群落中的特徵種來命名:如木荷群叢
5. 根據群落動態來進行分類和命名。
2. 從生態學角度看生物個體·種群·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從小到大排列,why
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
這個從定義去理解就好了
個體即若干個器官和系統回協同完成復雜答生命活動的單個生物,特別的單細胞生物是指一個細胞構成的個體
種群是指一定地理區域內同一物種個體的集合(特別注意同一區域、同一物種,比如說一個池塘里所有的鯉魚)
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律的組合,具有復雜的種間關系
生態系統是指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環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其實lz只要將概念排列在一起看看就知道答案了
3. 從生態學角度看生物個體·種群·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從小到大排列,為什麼
由小到大的順序為:個體——種群(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群落(多種生物種群的總和)——生態系統(生物群落 + 無機環境的總和)——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的總和)
只要理解了各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習要抓住本質
4. 從生態學角度看生物個體·種群·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從小到大排列,為什麼
由小到大的順序為:個體——種群(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群落(多種生物種群的總和)——生態系統(生物群落 + 無機環境的總和)——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的總和)
只要理解了各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習要抓住本質
5. 從生態學角度看生物個體·種群·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從小到大排列
生物個體·種群·生物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自己到網路上看看,別在知道上送分
6. 種群生態學的起源
種群生態學是研究種群數量動態與環境相互作用關系的科學。
種群生態學起源於人口統計學、應用昆蟲學和水產資源學。Lotka-Volterra(1925,1926)的模型是理論生態的一個里程碑,並由此進入了黃金時代。20世紀上半葉由一門以描述為主的學科發展成為一門實驗性的、定量的、理論性的學科。1957年冷泉港的國際會議有關種群調節理論的討論,標志著種群生態學已成為生態學的主流。此後,隨著生態系統生態學的發展並成為主流,種群生態學在理論上、方法上仍是生態學中最為發展、最為活躍的一個領域。種群作為一個系統,它與物理環境相互作用,其時空動態規律和調節機理,其遺傳組成和進化、行為適應等的深入研究是了解群落和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動態和調控的基礎。
植物種群生態學自Harper(1977)提出的以植物生活史為綱的植物種群動態模型,標志植物種群生態學的出現,繼後Solbring(1979)、Mortimer(1981) 和Silvertown(1982)和Hedrick(1984)的有關植物種群生態學著作相繼問世,使這門新興學科迅速發展。
現代種群生態學研究的內容包括種群的時空動態、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和種群的調節機理,仍然是生態學研究的核心和基礎。
7. 群落生態學的《群落生態學》
書名:群落生態學作 者:李振基,陳聖賓 著
叢 書 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出 版 社:氣象出版社
ISBN:9787502951634
出版時間:2011-02-01
版次:1
頁數:30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定 價:¥42.00 群落生態學是生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群落層次對生態學的詮釋。《群落生態學》系統全面地論述了群落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群落生態學》共14 章,重點論述了群落生態學的基本理論、群落的結構和外貌、群落的過程和功能、群落的分類和特徵,以及群落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和最新進展。《群落生態學》不僅對傳統的群落生態學理論進行了詳細論述,還大量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當前群落生態學發展的趨勢。
《群落生態學》適合從事生物學、生態學、地理學、環境科學和自然保護等專業的科研和教學人員閱讀,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群落的概念及范圍
一、生物群落
二、群落生態學的概念
三、與群落生態學相關的幾個學科的概念
第二節 群落的基本特點
一、群落的三大特點
二、群落外貌的四個決定因素
第三節 群落生態學發展簡史
一、初始階段
二、近代群落生態學的發展階段
三、現代各國群落生態學深入階段
四、我國群落生態學的傳承
第四節 群落生態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一、與一般生物學的比較
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五節 群落生態學的任務及其發展方向
一、任務
二、發展方向
第二章 群落的物種組成
第一節 物種組成的優勢成分分析——群落性質
一、群落成員型分類
二、不同群落類型物種組成的優勢成分
第二節 物種組成的定性分析——區系組成統計
一、區系分析的重要性
二、中國維管束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
三、植物群落的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比較
第三節 物種組成的定量分析——物種多樣性
一、物種多樣性的定義
二、群落物種多樣性的測度方法
三、典型群落的物種多樣性
四、物種多樣性梯度
五、決定物種多樣性梯度的因素
第四節 種類間的更迭關系
第三章 群落的內部結構
第一節 群落結構的基本要素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層片
第三節 功能群
第四節 群落的分層現象
第五節 群落的垂直結構
第四章 群落的外貌
第一節 群落外貌的組成基礎
一、葉質、葉級與葉型
二、植物構型
第二節 生活型
一、生活型的概念
二、生活型的劃分
三、生活型譜
第三節 群落的整體外貌
一、整體外貌的視覺特徵
二、整體外貌的衛星解譯
第五章 群落的水平格局
第一節 群落的水平配置
第二節 復合群落
第三節 生態交錯帶
第四節 環境梯度
一、環境梯度對群落分布的影響
二、植被對環境梯度變化的指示作用
第五節 大尺度的植被分布
一、世界植被帶的分布概要
二、中國的植被分布概要
……
第六章 植被的分區
第七章 群落的動態過程
第八章 群落的功能
第九章 植被的分類途徑與分類原則
第十章 植被分類系統
第十一章 地球上植被的主要類型
第十二章 群落的生態恢復
第十三章 群落的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群落生態學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8. 是誰從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人與自然關系來分析生態學三定律
達爾文
9. 生態學中群叢與群系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群叢是一種植物群落分類的單位,群叢則是在一個大群落中連續聚集很多小群落內而形成的一種群體,容生態學上稱之為群叢。
群系,是指為某些生態因素所制約的、由於一定生長型在其中占優勢而具有特殊生活要求和典型構造的那些植物群聚。
10. 從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角度探討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力。
提高初級生產力的途徑
⑴因地制宜,增加綠色植被覆蓋,充分利用太陽能,增加系統的生物量或能通量,增強系統的穩定性;
⑵適當增加投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消除或減緩限制因子的制約;
⑶改善植物品質特點,選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
⑷加強生態系統內部物質循環,減少養分和水份制約;
⑸改進耕作制度,提高復種指數;合理密植,實行間套種,提高栽培管理技術;
⑹調控作物群體結構,盡早形成並盡量維持最佳的群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