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南陽石門水庫
⑴ 石門水庫的主要工程
石門水庫,樞紐工程由拱壩,河床電站,東、西乾渠渠首及反調節池等建築物組成。 庫壩呈弓形緊扼兩山之間,形成了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發電、防洪、養魚的大型水庫。大壩以上流域面積3861平方公里,總庫容1.098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0.607億立方米,死庫容0.443億立方米,滯洪庫容0.048億立方米。養魚水面4050畝,庫區回水至青橋鋪(留壩縣青橋驛鎮青橋鋪村),長達17公里。
其大壩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褒谷南口內古棧道石門處。大壩為二級建築物,是一座變圓心,變半徑的鋼筋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88米,最大底寬27.3米,壩頂寬5米,壩頂弧長254米,壩頂高程620米,正常擋水位618米。壩體中部設高8米,寬7米的泄洪閘門6孔,出口設挑流鼻坎,最大泄水量5250立方米/秒。 包括東、西、南三條乾渠,總長87公里。3條乾渠設計引水量為56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51.5萬畝。東、南乾渠受益面積佔90.3%。有效灌溉面積44.9萬畝,漢中市有效灌溉面積25.92萬畝。1989年實際灌溉面積22.48萬畝。
西乾渠
西乾渠全為勉縣受益。 石門水庫西乾渠,引褒河石門水庫水,1970年開建,1972年竣工。乾渠長14.6公里;斗渠27條,長73.7公里;斗、閘、橋、涵等建築物327座。設計引水流量6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48萬畝,旱澇保收田2.1萬畝。國家投資250萬元,社隊投勞力270萬工日。紅廟、長林、段家壩、老道寺4個鄉(鎮)的27個村受益。1987年灌區旱澇保收面積0.94萬畝(包括南鄭縣3300畝),灌區水稻平均畝產550公斤,小麥平均畝產291公斤。
南乾渠
南乾渠為褒惠渠。
1934(民國23年),陝西省水利局長李儀祉視察陝南水利時,提出改建褒河引水工程計劃,但久議未決。1937年,南鄭縣、褒城縣、城固縣三縣人民再三請願,才決定修褒惠渠。1938年陝西水利測量設計隊初步勘測設計,1939年進行復測,9月組建褒惠渠工程處。1940年冬全面動工興建,工程分兩期,一期工程主要為渠首樞紐和開通乾渠,建漿砌石滾水壩一座,長135.3米,寬8.55米。沉沙漕一段,長443米,渠首砌護三段,總長1212米。乾渠自渠首經河東店、宗營、李子溝、付家廟、獅子溝、洪溝河入城固文川河,全長32.3公里,市境內28.8公里。乾渠下有支渠3條,斗、分渠46條,總長61.6公里。1942年3月,渠成試水,6月通水,當年灌田8.4萬畝。二期工程為整修加固已成工程,增修部分建築物,至1946年竣工。兩期施工共修各種建築物80多座,投工115萬個,完成土石方126萬立方米,砌石2萬立方米,總投資409萬元。隨著工程的逐年完善,至1949年,灌溉面積擴大到12.74萬畝。
褒惠渠通水後,經8年運用,發現:滾水壩偏低,壩身局部脫縫,1949年大壩西端被洪水沖毀15米;乾渠斷面設計偏小,過水量滿足不了需要;干支渠建築物設計標准不高,部分工程亟待維修;灌區排澇工程不配套,1萬多畝農田排水困難。
解放後,對褒惠渠全面整修,1950年10月,陝南水利管理局制定了褒惠渠工程整修計劃,1951年3月至1952年3月,國家投資36.88萬元,投工27.13萬個,完成土石方21.59萬立方米,整修改造引水、輸水、分水工程68項。褒惠渠經逐年維修改善,設施效益不斷提高,渠道引水流量從1949年的15秒立米提高到21.5秒立米。為調節灌區水量,陸續新修八里橋、獅子溝、黃壩堰等16座水庫及塬上、武鄉四級、東方紅等42處抽水站,使灌區基本形成了一個「引、蓄、提」相結合、長藤結瓜式的灌溉網,褒惠渠在境內的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10.75萬畝增加到1979年的16.53萬畝。1971年後,褒惠渠劃歸石門水庫灌區。因乾渠渠首居石門水庫樞紐南部,更名為石門水庫南乾渠,由石門局統一管理。
東乾渠
1.工程規模:東乾渠系石門水庫灌區主幹渠,全長40.59公里,漢中市佔21.26公里。從1969年11月起,漢中、城固兩縣分段施工,於1976年建成受益。工程總投資1026.66萬元,其中漢中市676.64萬元,佔65.9%,漢中市投工471.44萬個,完成土石方205.77萬立方米,耗用水泥7681噸,木材2062立方米,鋼材216噸,乾渠每公里平均投工22.18萬個,平均造價31.89萬元,灌區畝均投資42元,投工28.8個。東乾渠橫穿漢中市北部丘陵地區,逢山打隧洞,遇水架渡槽。自渠首起依山傍水而行。跨瀝水溝,緣秦嶺南麓蜿蜒向東,經西溝、漁塘溝、獅子河、薜家莊、邢家壩、干河、武鄉鎮、王家河、李家營、馬家村,入城固縣境後,至伏牛山退入軍民水庫。從渠首至馬家崖水庫,在市境內乾渠段及6條支渠共長53.9公里,共設建築物438座,其中較大的有:
(1)渠首建築物。渠首由進水塔、引水隧洞、發電廠房等組成。進水塔設於水庫東岸壩肩,高33米,進口底檻高程588.5米。引水主隧洞直徑3米,長106.2米。發電支洞長26.96米,廠房及安裝間長24.4米,寬11.5米,裝1250千瓦水輪機組2台。渠底高程589.74米,設計流量30立方米/秒。
(2)瀝水溝渡槽。位於東乾渠石渠段2145米的瀝水溝口,最大輸水能力32立方米/秒。1970年9月開工,1972年5月落成,1973年10月因山體滑塌,使1號岸墩沉陷,為確保渡槽安全,1974年4月又增建進口第一跨槽箱,渡槽共8跨,全長161米,高43米,為井框基礎,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排架,迭合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槽箱組成。渡槽構件現場預制,槽箱最大重量達32噸。工程技術人員同沙沿、趙宅鄉民工通力合作,利用地形,在南岸山坡埋設木地錨一處,北岸渠底豎立高20米鐵塔一座,用4根直徑為46.5毫米的鋼絲繩作主纜,過地錨和鐵塔上的滑輪,用卷揚機操作繩纜起降,使之到達安裝位置。全部工程澆注混凝土1400立方米,開挖土石方1.8萬立方米,用水泥554噸,鋼材189噸,鉛絲2.7噸,木材307立方米,用工16.79萬個,投資50.47萬元。
(3)10號隧洞。隧洞位於東乾渠4301米處,洞長491米,漿砌石馬蹄形斷面。1970年2月由張寨鄉負責修建,1972年4月完成。用鋼材0.5噸,木材538立方米,水泥305噸,投工13.9萬個,投資19.36萬元。
(4)干河倒虹。為東乾渠過干河工程,位於武鄉鎮西側干河下,長33.5米,系單管倒虹,漿砌石鋼絲網水泥沙漿襯砌結構,進口渠底高程579.3米,由趙庄鄉承建,1970年1月動工,5月完成,1974年又加固了胸牆,增修了護坦、海漫及護堤工程。耗用鋼材3.27噸,木材10立方米,水泥109噸,用工4.2萬個,投資6.53萬元。
(5)王家坪渡槽。系五支渠重點改造工程,位於白廟鄉沙凹嶺以東王家坪,五支渠王家坪段原為大填方渠道,過水時,常出現滲漏和滑坡險情,雖經砌護加固也無濟於事,年年用水高峰期,由於引水量受限制,中、下游用水不足,延誤農時。1984年12月,按渡槽設計施工,次年6月建成,工期144天。渡槽為鋼筋混凝土梁式結構,總長229.6米,凈長200米,共20跨,每跨10米,槽箱為帶拉桿矩形斷面,高1.6米,寬1.5米,壁厚0.12米,設計流量2.63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工程為簽訂承包合同施工,實際用工1.47萬個,投資11.84萬元。用水泥128.5噸,木材43.6立方米,鋼材23.5噸。
⑵ 現在石門水庫水位是多少
山炮,石門子水庫不是呼圖壁的,是瑪納斯縣的,你開車往瑪納斯那邊走,走烏伊路,過了瑪納斯樂圖譯鎮,再走5公里就到塔西河路口了,然後進那個路口,直直走就到石門子水庫了。
⑶ 石門水庫的水庫樞紐工程
水庫樞紐工來程包括大壩、溢洪源道、泄洪洞、導流底孔、灌溉發電輸水洞、壩後式電站。主壩、副壩均為黏土心牆壩,主壩壩頂高程201.5米,最大壩高56米,壩軸線長358米;副壩1座,最大壩高29米,壩軸線長310米。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最大泄流量810立方米每秒。泄洪洞為烏鴉隧洞,進口底高程188米,最大泄流量460立方米每秒。導流底孔為圓形有壓隧洞,直徑2.5米,進口底高程158米,最大泄流量20立方米每秒。灌溉發電輸水洞為圓形有壓隧洞,直徑為1.6米,進口底高程147米,最大泄流量12.7立方米每秒。電站裝機容量0.256萬千瓦。
⑷ 石門水庫的主要景觀
石門水庫-水壩風景
石門水庫的水壩位於大漢溪中游,水壩高度約有133米,溢洪道共有6座閘門並有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和環湖道路等設施,從壩底公路即可到達石門水庫大壩區,石門水庫水壩是大雨後遊客欣賞泄洪壯麗景觀的最佳去處;石門水庫大壩對岸的旅遊景觀亦十分豐富,石門勝景碑、依山閣、梅園和楓林步道等等都是石門水庫的特色,其中以楓林步道最具風情,楓林步道兩旁共有3000多棵樹齡皆超過30年的青楓純林,且下方的槭林公園在秋東之際景色也不容錯過,紅、橙、黃的迷人景色,是相當著名的低海拔賞楓,之地,是民眾來到石門水庫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石門水庫賞楓月
來到桃園石門水庫,為了讓民眾更能加深對於石門水庫的楓紅印象,約在每年年底和翌年年初會舉辦「石門水庫賞楓月」活動,讓民眾在賞楓之於也能了解水資源的知識,寓教於樂讓大朋友和小朋友在假日在石門水庫度過美好的時光,民眾也可到石門水庫周圍餐廳品嘗活魚多吃的美味,像是砂鍋魚頭、豆瓣魚、魚湯、炸魚塊、紅燒魚、鹽酥魚、清蒸魚、泰式檸檬魚等等料理手法,讓民眾來到桃園石門水庫旅遊有得玩又有得吃
⑸ 石門水庫的地理位置
石門水庫位於陝西漢中市境內,屬於褒河中游上的大(2)型水庫。
⑹ 石門水庫的簡介
石門水庫位於中國台灣省桃園縣龍潭鄉東南隅,湖光山島內馳名,風景區景點可連結十幾處。
桃園縣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橫跨龍潭、大溪兩個鄉鎮,因溪水出口處有兩座小丘對峙,如同石門因而得名。是台灣地區著名的人工湖之一,兼有發電、灌溉、觀光等多方面的效用。
游覽景點大多集中在水庫大壩附近。壩高133米,設有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及環湖道路,是東南亞最大的水利工程。壩頂有一座高台,高聳峙立,登高遠眺,遠山近水,秀麗的風景如詩如畫。壩下六條並排的溢洪道像特大號的滑梯,一遇山洪即可開閘,頓時六條蛟龍奔騰而出。在其下游建有七彩噴水池,飄玉飛銀,甚為美觀,池畔坐落一涼亭,為牌坊式水池建築,新穎大方。大壩附近飯店、旅館林立,各式的公園、游樂園相繼開放,為水庫景區嗇添了許多熱鬧。如果乘遊艇觀光,則為另一趣事,湖面波光粼粼,兩岸青峰翠巒,「青山環水水環天」,使人心搖神盪。水庫南端有個小小的半島,陽光下好似一顆瑩潔玉盤上的綠珍珠,人稱「仙島」,百花繁茂,別有洞天。東邊折阿姆坪,則是垂釣、露營、劃船的好地方 。
石門水庫溢洪道共有6座閘門並有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和環湖道路等設施,從壩底公路即可到達石門水庫大壩區;石門水庫大壩對岸,有石門勝景碑、依山閣、梅園和楓林步道等等,其中以楓林步道最具風情。
有綠蔭成林的大小公園,步道水壩,環湖遊艇等。周遭風景秀麗,無與倫比;集發電、灌溉、防洪、飲水、觀光多重功能。壩頂為水庫觀光中心,可縱觀寬廣的湖面、大漢溪河階及迤邐的桃園台地。從停車場下方碼頭乘船游湖,感受乘風破浪的快感,或恣意隨波輕泛的浪漫情調。
大壩為水庫為最雄偉的景觀,最大溢洪量每秒11400立方米,每逢大雨,總有大批雅客欣賞泄洪的壯觀場面。沿環湖公路游目騁懷的是綠蔭和綺麗景緻,保持完整林相,茂盛的林木,為石門水庫妝點出多彩多姿四季風情。臨別一瞥,莫忘了嘗嘗享譽全島的名菜「石門活魚三吃」。
石門水庫位於桃園縣龍潭鄉,毗鄰大溪鎮、復興鄉和新竹縣關西鎮,是台灣主要水庫之一,源頭來自大漢溪中游,是台灣著名的旅遊景點;石門水庫於公元1956年開始興建、至1964年落成完工,總工程約耗資新台幣32億元,分為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和後池堰以及石門大圳和桃園大圳進水口,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和旅遊等等功能,周圍的湖光山色是民眾來到桃園旅遊的風景名勝之一。
⑺ 石門水庫的介紹
石門水庫因溪水出口處有兩座小丘對峙,如同石門因而得名。游覽景點大多集中在水庫大壩附近。壩高133米,設有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及環湖道路,是東南亞最大的水利工程。壩頂有一座高台,高聳峙立,登高遠眺,遠山近水,秀麗的風景如詩如畫。
壩下六條並排的溢洪道像特大號的滑梯,一遇山洪即可開閘,頓時六條蛟龍奔騰而出。在其下游建有七彩噴水池,飄玉飛銀,甚為美觀,池畔坐落一涼亭,為牌坊式水池建築,新穎大方。
大壩附近飯店、旅館林立,各式的公園、游樂園相繼開放,為水庫景區嗇添了許多熱鬧。如果乘遊艇觀光,則為另一趣事,湖面波光粼粼,兩岸青峰翠巒,「青山環水水環天」,使人心搖神盪。水庫南端有個小小的半島,陽光下好似一顆瑩潔玉盤上的綠珍珠,人稱「仙島」,百花繁茂,別有洞天。東邊折阿姆坪,則是垂釣、露營、劃船的好地方。
(7)瑞昌南陽石門水庫擴展閱讀:
石門水庫的水壩位於大漢溪中游,水壩高度約有133米,溢洪道共有6座閘門並有後池堰、發電廠、石門大圳和環湖道路等設施,從壩底公路即可到達石門水庫大壩區,石門水庫水壩是大雨後遊客欣賞泄洪壯麗景觀的最佳去處;
石門水庫大壩對岸的旅遊景觀亦十分豐富,石門勝景碑、依山閣、梅園和楓林步道等等都是石門水庫的特色,其中以楓林步道最具風情,楓林步道兩旁共有3000多棵樹齡皆超過30年的青楓純林,且下方的槭林公園在秋東之際景色也不容錯過,紅、橙、黃的迷人景色,是相當著名的低海拔賞楓,之地,是民眾來到石門水庫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⑻ 石門水庫為什麼不早幾天放水難道就為了私人的利益而至廣大群眾不顧嗎
「蓋縣這場大水誘因是連續的大雨,同時又趕上陰歷十五的大海潮,但還有個原因,據版說就權是石門水庫因為是個人承包,並且這個承包人自己在下游開了個漂流,所以本應在汛期來臨前提前將水庫的水排放出去,卻為了他自己的那個漂流生意沒有按照正常的程序提前排水泄洪准備迎接汛期,從而導致這兩天本已經很滿的水庫水位急劇上漲,並被迫泄洪,中下游的人民,真的很是悲劇的。山區停水停電很嚴重。」
⑼ 石門水庫 是什麼意思
石門水庫指的是褲子中間的拉鏈。「石門水庫沒關」就是你褲子拉鏈沒拉,就是暗示一個人的褲子拉鏈的隱晦說法。小新漫畫的翻譯中經常有這個說法。當然也指實際的水庫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