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發展
① 簡述保護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
環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環境問題的出現,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與回人類文明進步答的發展進程相關。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活動深刻地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變遷,從而成為環境問題變得突出的決定性因素。工業文明帶來了科技的巨大進步,推動了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今後一個時期,既是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的階段,也是環保工作大有作為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將環境保護擺上重要位置。從「八五」開始,國家將環境保護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實施了治理污染企業、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根本性措施。
② 生態環境研究發展趨勢
18世紀以來的現代工業文明在為人類社會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了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惡化。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區擴展、自然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沙化、洪澇災害、水污染、大氣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以及發達國家不斷出現的環境公害事件,使我們生存的地球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的挑戰與威脅,成為地球環境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生態環境已成為新世紀人類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開始更深入地理解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過程,並逐步在不同尺度范圍內開展生態環境研究。近年來,隨著對生態環境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入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生態環境研究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1.研究問題更加復雜化和綜合化
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社會-經濟的復合系統,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表現出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隨著人口和社會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進步和人類開發資源能力的增強,生態環境系統所承受的壓力日益增大,生態環境平衡受到破壞,人們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危機層出不窮,各種生態環境問題相互交織,生態環境問題更加復雜化和綜合化。因此,對生態系統的研究應當是綜合研究。只有通過綜合研究才能正確理解不同時空尺度、不同類型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才能作出准確的評價,從而指導人類作出明智的生態決策(田永中、岳天祥,2003)。
2.生態環境研究對象時空尺度的長期化和區域化
1992年聯合國《21世紀議程》發布以來,環境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被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面對復雜和綜合化的生態環境問題,短時間尺度和針對局部問題或某項計劃進行的生態環境研究,已經不足以解釋復雜的綜合的生態環境問題和現象,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協調的需要(HarropDO,NixonJA,1999.FortlageCA.,1990);要求進行長期的生態環境定位研究和網路研究、演替分析和預警研究,開展在較大空間尺度上,包括全球、國家范圍、省級或地區級等空間層面上可持續生態系統的研究(王根緒等,2001)。當前人們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主要是區域性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侵蝕、沙質荒漠化、水資源、水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區域生態環境研究逐漸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重點。
3.研究手段趨於定量化和現代化
過去的生態環境研究多以定性描述為主。隨著生態研究從系統結構、狀態、功能的研究向生態過程的研究發展,研究的問題更加復雜化和綜合化,研究對象時空尺度的不斷擴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基於生態系統以及區域的生態環境研究也逐漸趨於定量化。傳統的統計手段已無法完成這項工作,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來支撐生態研究(JocelynKaiser,2001)。科研工作者希望藉助數學模型來模擬與預測生態環境系統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希望利用現代的遙感技術和GIS技術來監測和分析生態環境現象。
4.研究目的轉向生態環境系統的管理與決策
過去的生態環境研究,主要是以解釋生態環境現象和規律,分析生態環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為主要目的。目前,生態環境研究越來越關注生態過程的研究,生態環境系統的價值和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生態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保護。因此,研究目的已經開始從對生態系統的適應,轉向對生態環境系統的科學管理與決策。
上述生態環境研究的發展趨勢,使現代生態環境研究逐漸進入了一種以網路式長期定位觀測為基礎、以定量化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研究手段、以建立區域可持續生態環境系統為目標的階段。現代「3S」理論技術———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正在深入和廣泛地應用於不同時空尺度的生態環境研究;特別是在大尺度流域(空間尺度大於10000km2甚至整個大陸)建立數字生態監測系統和構建數字流域,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劉英敏,2006)。
生態環境信息量大、涉及面廣,生態問題與地理因素緊密相關,通常帶有很強的地理或地理分布特徵。因此僅靠常規的調查、監測和資料整理,無法掌握生態環境的全面信息,難以進行系統的動態監測和科學決策。「3S」技術應用於生態環境監測,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越性(謝跟蹤,2003):
(1)遙感技術能從宏觀到微觀,迅速、准確、客觀地反映出生態環境的歷史與現實變化,獲得准確的同步數據,GPS技術可以實現空-地配准和精確定位,克服傳統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與方法的范圍小、現勢性差、信息不足、定位精度低等缺點,獲取全面、豐富的信息,實現對生態環境各要素的綜合、動態、實時監測。
(2)GIS技術能夠對生態環境信息進行全面管理、綜合分析、趨勢預測和適時發布,可以克服傳統技術分析方法的不足,實現生態環境信息空間與屬性信息一體化分析與綜合處理,提高生態環境分析與評價的精度,同時還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演變的模擬和預測,從而能使我們及時調整管理規劃和制定相應的經營措施,扼制生態環境破壞的發展。
(3)「3S」技術對生態環境的監測與分析的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用途廣,較傳統方法在各方面都有較大的優越性。
③ 簡述環境生態學的產生和發展 誰能來答.
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最早提出了生態學這一名詞。它標志著生態學的誕生。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爾遜女士發表的《寂靜的春天》標志著環境生態學的誕生。
目前大部分的生態類學科研究的重點仍屬自然學科的內容。而這種以自然學科的利理論解決社會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城市規劃)的方式顯然並不適合作為景觀設計這樣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我們有必要從社會的角度去審視生態問題。
傳統生態學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將生物放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研究的社會生態學研究的是作為社會主體的人與周圍環境及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的學科。
它包括原生生態學、亞原生生態學和人文生態學。他們之間的劃分是以人這一社會主體為標準的。
原生生態: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形成相對穩定的不需要人類長期干預的生態系統稱為原生生態
亞原生生態:需要人類長期干預才得以維持的生態系統稱為亞原生生態系統。
人文生態:人文生態作為上述兩者的補充強調軟環境的構建。它包含人類文明的一切。強調文化的地域性。
原生生態、亞原生生態、人文生態均屬社會生態學的范疇,強調生態的社會性,它堅持以人為綱,強調設計的人文性,注重人文關懷
亞原生生態主要包括兩大實體(城市和鄉村)和聯系他們的通道(公路、鐵路)。
亞原生生態系統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場所,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形成、規模不斷的壯大。
零散建築——村落——小城鎮——(規模化)城市——衛星城市——城市群——地球村——大宇宙空間(空間站)
亞原生生態統的歷史演變
亞原生生態系統的構成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亞原生生態系統是以建築為中心,向周圍不斷的擴展,其人工化程度隨著離建築中心的近遠而衰減。
亞原生生態系統對周圍環境最重要的影響是從周圍不斷的吸取資源並向周圍釋放消費物。
亞原生生態系統除包括三個生態實體外,它還包含著若干個小的生態實體。例如:居民小區、公園、河流、公路等都可看成亞原生生態系統。
文化是一種存在狀態,它是人類社會所特有。傳承文化的載體眾多,但它有三大基本載體:
1、語言 2、文字 3、歷史實物
國家歷史的傳承方向:
傳統型:在建築、服飾、禮儀風俗、文字、語言等歷史符號上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幾千年前的特徵,在他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處處開到這些傳統。如:日本,今天的日本人穿著和服,遵循著幾千年的禮儀,保留著古老的風俗,盡管他們的經濟已十分發達,但許多傳統依然保留在他們的生活中。
突變型:雖然保留了一些歷史實物遺跡,但在服飾、禮儀風俗、文字、語言等方面與傳統上卻與幾千年前截然不同。如:埃及:歷史上的埃及曾使用過楔形文字,有自己神秘的巫術宗教,創造過輝煌的尼羅河文明,但今天的埃及已然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穿著伊斯蘭服飾,使用阿拉伯文字等等,可以說,除了那高聳的金字塔和底比斯的神廟,我們很難從今天的埃及尋找到那一段歷史的痕跡。
重組型:一些年輕的國家,它是各個民族的大雜燴,吸收各種文化形成自我。如美國,在美國的社會中你可以看到任何膚色,任何種族的人,而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他們原有傳統的文化的同時(阿拉伯裔社區、亞裔社區、猶太人社區等),也在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文化並得到傳承。
政治傳承方式:分權政治,在這種體制之下實行政治邦聯,崇尚民主。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之後在歐美國家不斷傳承,演變成今天的歐美政治體制。強調民主。在政治體制上多實行邦聯,權力分散在各個行政區域。如美國和英國。
集權政治: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法家思想,在秦朝確立,之後影響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各國。強調中央。權利的集合點在中央。中央象一個原子核牢牢的將它周圍的電子吸引,持續幾千年,牢不可破,直到今天。
鄉村莊園化:理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經濟模式,隨著生產力的改善,社會的發展必然會被組織化,系統化的庄園經濟所取代。美國、英國等西方各國的農業發展史就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以色列。他們的農業模式是現實中最接近理想中的共產主義社會的一種模式。
地域特徵——有故事的地方
村裡的老人總會給小孩講許多的故事,一些他們小時侯聽老人講的故事;一些關於他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但慢慢的這兒變成了一座城市,高樓林立的城市。各家都居住在寬敞明亮的水泥殼里,對面而居數載卻不相識。
於是故事不在被流傳,也不在被創造;有的只是被固定在書本上的經典。於是所有的城市都一樣——一樣的建築,一樣的生活方式。
1)生態學萌發階段(時期)
公元16世紀以前:
在我國:公元前1200年 《爾雅》一書;
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員篇」;
公元前100年前後,農歷確立了24節氣,同時《禽經》一書(鳥類生態)問世;
《本草綱目》。
在歐洲:公元前285年也有類似著作問世。
(2)近代生態學階段(公元17世紀—19世紀末)
建立時期:
17世紀後生態學作為一門科學開始成長。
1792年德國植物學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學基礎》;
1807年德國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學知識》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
1798年T.Malthus《人口論》的發表;
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態學》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詞,並首次提出了生態學定義。
1895年E.Warming發表了他的劃時代著作《以植物生態地理為基礎的植物分布學》(1909年經改寫成《植物生態學》)。
(2)近代生態學階段(公元17世紀—19世紀末)
鞏固時期(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
(1)動植物生態學並行發展,著作與教科書出版。
代表作:C.Cowels(1910)發表的《生態學》;
F.E.Chements(1907)發表的《生態學及生理學》;
前蘇聯蘇卡切夫的《植物群落學》(1908)、《生物地理群落學與植物群落學》(1945);
A.G.Tamsley(1911)發表的《英國的植被類型》等;
R.N.Chapman(1931)的《動物生態學》;
中國費鴻年(1937)的《動物生態學》;
特別是W.C.Alle(1949)等的《動物生態學原理》出版,被認為是動物生態進入成熟期的重要標志。
(2)近代生態學階段(公元17世紀—19世紀末)
鞏固時期(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
(2)學派的形成:主要有
①北歐學派:以注重群落結構分析為特點。代表人物:G.E.Du Rietz
②法瑞學派:注重群落生態外貌,強調特徵種的作用。代表人物是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學派:以動態和數量生態為特點。代表人物是Clements和Tansley
④俄國學派(前蘇聯學派):植物(群落)與地學結合。代表人物:B.H.Cykayeb
(三)現代生態學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現在)
④ 經濟發展和環境生態關系
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
一、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要在這里生活。我們發展經濟破壞了環境,有些破壞是無法彌補的。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大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間,不能犧牲後代人的生存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自然規律的要求。
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害,那麼我們將受到自然的嚴厲懲罰。世界各地因為環境破壞而受到重大損失的例子很多,洛杉磯光污染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我國北方沙塵暴肆掠,尼羅河洪水泛濫等。
自然規律是無情的,誰侵犯了它誰將受到它的報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解決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矛盾的根本出路在於科學的發展。
我們講的發展,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也就是要科學發展。我們不能為了發展而發展,不能為了發展而自毀家園。發展,歸根結底是以人為本,如果經濟的增長,換來的是人的生活空間被逼迫得越來越污濁狹小,這樣的發展是害人。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破壞環境也就是遏制發展。科學的發展則可為環境的改善和美化創造條件,使之更加適宜於人的需要。當前的關鍵是,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就要根據各地的地理和環境特色,發展與之相適宜的產業。
(4)環境生態發展擴展閱讀:
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起來,在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之間找個一個最恰當的平衡點。
一、全面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環境友好的決策和制度體系。
堅持以人為本,從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改善環境質量出發,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和發展戰略、規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研究綜合環境與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
推行領導幹部任期環境保護政績考核,克服單純追求GDP的傾向。做到發展經濟時,生態環境也得到保護,符合環境友好型的要求。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發展循環經濟,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變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
建設以節水、節地、節能、節材、節約其他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按照「減量化、再使用、資源化」的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環境為核心,努力實現產業生態化;
積極推行清潔生產,以生態化改造工業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利用經濟手段、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各行各業節約資源、降低污染排放;繼續推廣各類循環經濟試點示範。安陽市應該加快產業升級,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做到可持續發展。
⑤ 1.什麼是環境生態學舉例說明環境生態學形成於發展的意義。
哦,太巧了,我們也要這篇論文中,我和一個朋友似乎學到了專業。
我搜集有關資料,總結了如果看使用它!分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意義
摘要:教育,促進教育的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學校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新的「生態文明」的發展模式轉變,從傳統的生存和發展模式。學校應注重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在學校 - 校長,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三所學校的發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教育,國際化發展,教育事業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校長領導方式,為學校的發展,它的作用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經濟,教育和國際化發展,使教育事業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校長應引導的發展,它的作用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書主要是企業的靈魂」和「什麼樣的校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學校」在人們心目中的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校長決定學校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學校發展的三個。經濟,教育,國際化發展,使教育事業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校長應引導的發展,它的作用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生態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共生與競爭;花盆效應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新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沒有後代的發展,以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它反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續發展? 「21世紀議程」在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決議:「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發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可見,教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學校應該放棄過去的,短期的發展:行為向可持續發展的轉變。
教育生態生態主體本身及其周邊環境(包括自然,社會的規范,生理,心理)的各種教育的教育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它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系統的主要開採的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
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經濟因素,人的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以可持續發展,學校應注意其人力資源 - 校長,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限制因素」法律「限制因素」法律的校長可持續發展
(A)。
生態限制因素是,當一種生物所需養分,減少到低於最低要求的品種,這種營養素會限制增長的品種,所以這種營養成分成為限制因素的物種。然而,許多生態因素人數的變化,其影響也改變,它是難以確定生態因素的限制因素。自那時以來,已補充和限制因素的法律,擴大生態因子所需的營養,溫度和時間之外的生活。生物所需養分,達到或超過生物負載力,也限制了生物的生長。
經濟,教育,國際化發展,教育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校長領導方式,為學校的發展,它的作用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和「校長有什麼樣的學校」的人的眼睛已經成為共識。因此,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決定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校長的可持續發展。
校長的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限制因子的法律,可持續發展的內部制約因素包括人格特質,組織和管理水平,辦學理念,專業知識和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科學決策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校長。這些因素缺一不能,不能相互替代,缺少任何一個,會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校長。此外,學校內部環境,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校長。
2。主要變化,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促進因素。
的內部和外部因素,正確認識和調整自己的角色。角色所期望的社會行為負責的人在社會上一定的責任,他們的表現。談論的主要作用,要把握好校長,校長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職責。只要一所學校的校長扮演的各種角色:經理,外交官,研究人員,人際協調,操作,等等,這些校長自身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由於今天的社會關系的復雜性,我們不能要求校長必須承擔一定的作用,並放棄其他的角色,因此,主要應是法律,道德,調節適當的調整自己的角色,平台允許,在適當的時候使適當的事情。
二,加強自我分析,各種因素的均衡發展。校長應分析自己的長處,短處,並認識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不可替代的主要人格特質的組織和管理水平,缺乏教育理念不能被用來研究能力,以補充,人際關系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專業能力。總之,這些因素只有均衡發展,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主體。
II的共生競爭「的原則,可持續發展的共生與競爭」的原則,教師
(一)。
共生的競爭已經存在於自然界中,共生反映了類似的群體或不同群體,以實現人生的目標,互助,互惠互利。競爭是類似的團體或不同群體之間的占據空間,物質,能量,另一個爭奪,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的競爭,在同一個目標或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另一種友好,學習和推廣的主要努力,積極進取,贏得競爭為手段,以促進事業的發展和完善,通過競爭,惡性競爭,相比之下,敵視對方,誹謗和排斥,往往動機不純,往往是由不正確的渠道,意味著勝利,其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教師在學校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專業從事知識生產和知識創新,以確定學校的發展的速度和效率。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決定了教師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這些因素的影響,教師之間的共生與競爭。
(B)的「共生競爭」的原則,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教師顯著共生關系,教師和學校領導,教師,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
1的合作,教師和學校領導。負責教師校長對學校的領導和管理下開展的教學活動,監督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只有兩個密切合作,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師之間的合作。合作的教師和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協助教師教學,課堂管理,只有形成同一學科的教師在備課,相互之間的討論氣氛的研究,以提高教育質量教學。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是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學生學習教師之間的學習理念,通過協作與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合作可以塑造完美的人格的教師,職業道德,促進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從而促進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競爭的激烈,促使教師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甚至導致惡性的??加劇,每一個同行是競爭對手,我們每個人是潛在的敵人,因此,擁有教學和學習材料,教師之間的教學關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促進這種競爭不僅沒有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教師,使學校失去了整體優勢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緊張,教師的教學變得名聲利益,地位,錢的工具,導致老師個性扭曲導致低自尊,嫉妒,焦慮等心理問題。因此,擴大教師的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共生與競爭之間的積極影響,教師必須發展合作學習,教育和科研,其自身的創新能力,積極創建學習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之,在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意義,可持續發展的校長是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校長,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以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⑥ 環境生態學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環境生態學發展趨勢:
一是從研究方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靜態的結構研究到動態的功能研究;
2、從描述現狀的定性研究到預報未來的定量研究;
3、野外調查和室內實驗相結合;
4、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相結合;
5、生物學與地理、化學、物理和數學互相滲透;
6、運用自動化測試、計算機和遙感技術等現代化實驗手段;
7、開展國際協作。
二是從研究內容上看,愈來愈關注環境安全,物種入侵,可持續發展,全球環境問題。
總的來說,國際上生態與環境科技研究進入以地球生態系統為對象的綜合集成研究階段。生態與環境科學技術研究的發展受到了整體觀、系統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的深刻影響,可持續發展觀更成為當代生態與環境科技研究的基本思想。
⑦ 生態環境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生態環境是生態和環境兩個名詞的組合。生態一詞源於古希臘字,原來是指一切生物的狀態,以及不同生物個體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德國生物學家E·海克爾1869年提出生態學的概念,認為它是研究動物與植物之間、動植物及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一門學科。但是來提及生態術語時所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廣,特別在國內常用生態表徵一種理想狀態,出現了生態城市、生態鄉村、生態食品、生態旅遊等提法。[2]
環境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類社會以自身為中心,認為環境可以理解為人類生活的外在載體或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用科學術語表述就是指,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實際上是人類的環境。[2]
人類環境一般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又稱為地理環境,即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大氣、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地理學把構成自然環境總體的因素劃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5個自然圈。社會環境指人類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為不斷提高物質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環境,如城市、鄉村、工礦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則從法學角度對環境下了定義:「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市和鄉村等。」
可以看出,生態與環境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生態偏重於生物與其周邊環境的相互關系,更多地體現出系統性、整體性、關聯性,而環境更強調以人類生存發展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體現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的廣泛空間、充裕資源和必要條件。
⑧ 厲害了我的國生態環境嗯發展了哪些成就
1、修復陸生生態,還人間以更多綠色。
五年來,我國年均新增造林超過9000萬畝。森林質量提升,良種使用率從51%提高到61%,造林苗木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累計建設國家儲備林4895萬畝。恢復退化濕地30萬畝,退耕還濕20萬畝。118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三北工程啟動兩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
2、防治水土流失,還大地以根基。
五年來,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荒漠化沙化呈整體遏制、重點治理區明顯改善的態勢,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3、修復水生生態,還生命以家園。
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I-III類水體比例增加到67.8%,劣V類水體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幹流水質穩步改善。
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優、節、保、建四大戰略任務 :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要節約集中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⑨ 有關生態環境的發展戰略都有哪些
主要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①水土流失嚴重;②沙漠化迅速擴展;③草原退化加劇;④森林資源銳減;⑤生物物種加速滅絕;⑥地下水位下降;⑦水體污染加重;⑧大氣污染嚴重;⑨固體廢棄物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⑩城市污染向農村蔓延
①人口的壓力,構成了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最大威脅,人們迫於生存,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亂采亂伐,破壞植被。
②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晚,起點低,而且面臨快速發展的形勢,容易使人們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注重經濟而忽視生態,以損害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7.我國環境面臨的形勢如何?面對環境問題,如何解決?
①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②我們應刻不容緩地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環境污染和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問題全解〕
(一)重點
我國是嚴峻的環境形勢
理解這一問題,應注意把握兩點:
1.正確認識我國資源問題。
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這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具體說,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從這方面看,中國無疑是「地大物博」,這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優勢,也是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然而,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致使人均資源佔有量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又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劣勢。「總量大」與「人均佔有量少」形成強烈反差,加之自然資源的分布不平衡,氣候、地理條件的限制,以及多年來一切利用不盡合理、科學,造成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長期面臨嚴峻的資源緊缺形勢。
所以,如何開發利用和有效地保護資源,已成為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要重視環境問題,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2.要重視環境問題,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表現在:水土流失嚴重;沙漠化迅速擴展;草原退化加劇;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地下水位下降;水體污染嚴重;固體廢棄物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蔓延。
(2)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來自人口的壓力,構成了對中國生態環境最大的威脅,加之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晚、起點低,而且面臨快速發展的形勢容易使人們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注重經濟而忽視生態,以損害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3)根據上述我國環境的狀況,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刻不容緩。也就是說,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把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之中,實現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的發展。
⑩ 如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人與環境的關系應該是和諧地相處、積極地發展,才能使人與環境長期共存。總之,所謂協調與發展是指在以人類為核心和主體的全球生態系統中,人通過不斷理性化的行為和規范,以協調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的關系,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統一,協調人類的持久生存、世代福利與資源分配的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從而實現全人類尋求的總體目標的最優化。
為了實現協調發展的目標,要做到在社會、經濟與技術之間,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在自然資源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和諧統一,以達到經濟發展是高效的、社會發展是平等的、環境發展是合理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之前,經濟發展被理解為工業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保持高速持續的經濟增長率,只強調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增加而忽視貧富兩極的分化,出現了貧富懸殊;忽視了環境問題出現了公害和資源短缺的危機。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們才開始逐漸認識到粗放型增長模式嚴重地阻礙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並威脅著全人類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從而開始強調均衡地發展社會經濟,注意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逐漸實現由單的經濟增長戰略向多元化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目標轉移。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標志著人類對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從字面上講,「發展」是事物向更高、更好、更先進的階段進化;「持續」是維持長久、不間斷、不減弱或不失去動力;「持續發展」是指發展的狀態是否長久;「可持續發展」則是指發展的能力,發展可不可能持續,可不可以持續。針對環境問題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之中有如下定義:「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1991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聯合發表的《保護地球——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將其定義為「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態系統的承載力的情況下,改善人類的生存質量」。總之,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意義是,人們希望尋找到一條能使人口、經濟、社會、環境、資源長期相互協調的發展之路。它既能促進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又能滿足人類對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慾望;在保護好環境使其不超過地球的承載能力的情況下,又能保證對後代人的需求不構成危害。
里約熱內盧會議產生了兩項國際公約、兩項國際聲明和一個主要行動議程共5個文件。這5個文件中,《關於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的文件確定了各國尋求人類發展和繁榮的權利和義務。綜合起來共4個方面,可以把它看成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
(一)人類方面:「首先人有權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享受健康,豐富生活。但今天的發展絕不能損害現代人和後代人在環境與發展中的需求」。人類首先要明確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人是生態系統的一個成員」,人也是環境系統的主要因素。人類必須約束自己的行為,控制人口增長使之更有利於與環境協調發展,在自然界中能長期生存下去。
(二)經濟方面:經濟可持續發展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單純追求經濟無限「增長」,追求高投入、高消費、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長模式。這種發展模式是建立在只重視生產總值而忽視資源和環境的價值、無償索取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的,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這樣的「增長」必然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因此,單純的經濟增長即使能消除貧困也不足以構成發展,況且在這種經濟模式下又會造成貧富懸殊兩極分化。所以這樣的經濟增長只是短期的、暫時的,而且勢必導致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現在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否成功,不僅以它的國民生產總值(或者說叫做生產多少金錢)為標准,還需要計算產生這些財富的同時所消耗的全部自然資源的成本和由此產生的對環境惡化造成的損失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對環境破壞承擔的風險。這一正一負的價值總和才是真正的經濟增長值。
經濟發展是人類永久的需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保障。而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與環境相協調。它不僅追求數量的增加,而且要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實行清潔生產、文明消費)。也就是說,在保持自然資源的質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凈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三)社會方面: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目的。社會發展的實際意義是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發展應以提高人類整體生活質量為重點。當前世界大多數人仍處於貧困和半貧困狀態,所以《21世紀議程》中提出:持續發展必須消除貧困問題,縮小不同地區生活水平的差距,通過使貧窮的人們更容易獲得他們賴以生存的各種資源達到消除貧困的目的。使富國與窮國的發展保持平衡,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社會的發展還應體現公平的原則:既要體現當代人在自然資源和物質財富分配上的公平(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要力求公平合理),也要體現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的公平。當代人必須在考慮自己發展的同時給後代人的發展留有餘地。
(四)生態環境方面: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與資源的保障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樹立正確的生態觀,掌握自然環境的變化規律,了解環境容量及其自凈能力才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各國有開發自己本國資源的權力,但不能造成對環境的危害。為保護環境,各國應依照本國國力加強預防措施,如果造成境外損害應依照國際法給予賠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各國對環境必須納入發展計劃,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一部分,而不能孤立地看待它。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可對環境做重大改變,不能破壞生態平衡。總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是在不超過生態環境系統更新再生能力的基礎上的發展,這樣人類的發展應與地球的承載力保持平衡,人類的生存環境才能得以持續。
可見,持續發展包括經濟持續、生態持續和社會持續三方面內容,其中生態持續是基礎,經濟持續是重要保證條件,社會持續是發展的目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精神是:全球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發展經濟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在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必須保護和管理好生態環境,讓人們世世代代在地球上生活下去。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強調發展、強調協調、強調公平。只有正確理解環境與發展的關系,才能使得發展在經濟上是高效的,在社會上是平等的、負責的,在環境上是合理的。
真正實施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漫長而艱辛的,我們所面臨的是如何將里約熱內盧大會精神轉變成各國的行動。近幾年來,在落實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在落實經濟援助上並未實現自己的承諾,也有些發達國家為維護本國利益而不顧全局,以援助不發達國家的名義又將自己國家的污染物轉嫁到他國,繼續破壞那裡的環境,掠奪那裡的資源;而不發達國家則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上差距仍很大,並且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犧牲環境,走發達國家老路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盡管如此,我們相信偉大的里約熱內盧大會精神一定會不斷地在社會實踐中得到發揚光大的。
共同的生死攸關的利益將人類結成命運共同體,為建設一個干凈的、豐富多彩的地球而努力奮斗。我們相信,只要各國政府立即行動起來,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喚起民眾,利用科學家的智慧,發揮企業家的才能,人類一定能在拯救地球的過程中改造自己,創造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