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不
㈠ 什麼是生態文明城市
生態文明城市是一個以人的行為為主導、自然環境為依託、資源流動為命脈、社會體制為經絡的「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系統,是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發展持續的人類居住區。
生態文明城市,是揭示當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長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個有機系統之間關聯和互動創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關鍵所在。從生態哲學角度看,生態文明城市實質是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這是生態文明城市的價值取向所在;從開展循環經濟,創建低碳經濟,拓展綠色經濟,形成生態產業體系和發展生態經濟學的角度看,生態文明城市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內涵增長模式,更加註重對低碳、綠色和生態技術的運用;從生態社會學角度看,生態文明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將「生態化」;從系統學角度看,生態文明城市是一個與周邊城郊及有關區域緊密聯系的開放系統,不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態系統,如空氣、水體、土地、綠化、森林、動物生命體、能源和其他礦產資源等,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環境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
生態文明城市,立足於推動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關系,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生態安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型城市,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統籌考慮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統籌考慮當前利益和長遠戰略,全面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切實走出一條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的新路子,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還是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
㈡ 什麼是生態文明建設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闡明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理念、原則、目標、實施保障等重要內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
方案分為十個部分,共56條,明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新的階段性特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生態文明定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㈢ 什麼是生態什麼是生態文明
一、生態
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態」修飾。
二、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
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
可以說,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包括社會生態、政治生態,文學生態等。
(3)生態文明不擴展閱讀
1、生態
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生態學一詞是1865年勒特(Reiter)合並兩個希臘字logo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構成的生態學(oikologie)一詞。
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H. Haeckel)首次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動物與有機及無機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三好學於1895年把ecology一詞譯為「生態學」,後經武漢大學張挺教授介紹到我國。
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學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
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當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生態」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生態一詞有多種含義,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狀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
2、生態文明
所謂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很顯然,生態文明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系,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
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㈣ 什麼是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來看,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4)生態文明不擴展閱讀: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十八大報告第八部分提出了優、節、保、建四大戰略任務。
一是優: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是節: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中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是保:
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是建: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㈤ 生態文明 是什麼意思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所謂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
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很顯然,生態文明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系,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中世紀)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著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占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 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本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
各種全球性問題的加劇以及「能源危機」的沖擊,在世界范圍內開始了關於「增長的極限 的討論,各種環保運動逐漸興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1972年6月,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與環境會議」,討論並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從而揭開了全人類共同保護環境的序幕,也意味著環保運動由群眾性活動上升到了政府行為。伴隨著人們對公平(代際公平與代內公平)作為社會發展目標認識的加深以及對一系列全球性環境問題達成共識,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隨之形成。1983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該委員會在其長篇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更是高度凝結了當代人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認識。由此可知,生態文明的提出,是人們對可持續發展問題認識深化的必然結果。
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人與自然都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與自然不存在統治與被統治、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諧共處、共同促進的關系。人類的發展應該是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當代人與後代人的協調發展。人類的發展不僅要講究代內公平,而且要講究代際之間的公平,亦即不能以當代人的利益為中心,甚至為了當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後代人的利益。而必須講究生態文明,牢固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觀。自: http://ke..com/view/1206781.htm
㈥ 哪一個文明不是因為生態文明而衰落的
農業文明啊!植樹造林,種植糧食不但能解決溫飯而且能恢復生態系統,工專業文明嚴重屬的影響了地球生態系,從而導致戰爭的源頭,這似乎是各國的矛盾,不發展工業落後就要挨打,這樣只能放去生態大規模發展工業文明才能保護本國的生存
㈦ 什麼是「生態文明」
什麼是生態文明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需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
㈧ 什麼是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來看,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8)生態文明不擴展閱讀: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十八大報告第八部分提出了優、節、保、建四大戰略任務。
一是優: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是節: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中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是保:
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是建: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