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生態研究
㈠ 關於世界上有沒有龍的研究性課題
據紀實片《龍的世界》發現,去年羅馬尼亞的一個深山洞裡發現的一具古生物遺骸,倫敦大英生物博物館派出專業人員考察,結果驚人地發現一直以來流傳的全噴火的「龍」竟然是真實世界的生物!
這種「火龍」與中國的人的圖騰-龍,有著神秘的關系,甚至可以確定他他們2有著深厚的血緣關系。與其他恐龍相似,火龍有著龐大的身體,而且它還有一雙翅膀,但它的翅膀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升力來讓它在長空中翱翔飛行。也許你要問:「他可以飛嗎?」當然!雖然它的翅膀不可以產生足夠的升力來飛翔,但它一樣可以飛。因為它有兩個氣囊,氣囊里儲存有氫氣和甲烷,通過它們火龍就可以在天空飛翔了!
更令人稱奇的事,火龍的氣囊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噴火的源泉。它的腸道和口腔是經過特殊的進化過的,可以承受很高的溫度。火龍通過白金點火引然氣囊中的氫氣和甲烷,然後噴出,攻擊對手或烤熟食物.........。
火龍與海洋中的水龍是有一種龍分化而來,在地球大災難時,它們潛在海里躲過了一劫。後來爬上陸地進化為神話中的龍,而仍然生活在水中的水龍就是我國神話的龍。它的兩翼已經退化為鰭和磷,他有4隻腳,這些特徵與我們的圖騰有著極其相似之處........
無獨有偶: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北部,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海拔3196米左右,深32.8米。四周山巒環抱,湖水清澈湛藍,越往湖心,澀鹹的死水浮力越小,幾乎無人敢去。曾經有一艘機帆船試著向湖心挺進,可沒駛幾里路,船就翻沉了,從此再也無人敢冒此險。
湖心到底是什麼模樣?好奇的人們不禁紛紛猜測,湖心神秘的傳說就這樣產生了。傳說青海湖湖心底部實不尋常,那兒有個無底的大黑洞。此洞遙通北面的黑海,黑海水靠湖水輸送過去。多少世代以來,青海湖周圍的雪山冰川消融的流水不斷送入湖裡,卻不夠黑洞送走的水量。於是,青海湖的水潮已較幾百年前減退了三四十米。黝黑的神靈就幽居在這個黑洞里,橫穿「水橋」,有時來到這個湖裡,有時遠走他鄉。關於黑洞和魚精靈之說,極大地誘惑著一位年輕藏民的好奇心,他甘冒生命危險,孤身一人冒險踏冰進入湖心,他在湖心的冰面上尋覓多時,並未找到清晰的黑洞口,卻在一處水下發現了龐大的旋渦,把水攪得飛旋亂轉。。。據專家估計,可能湖心存在一種強磁場,使水流急轉形成漩渦,漩渦底部可能有通往不知去向的「水橋」洞口。
1955年6月中旬,一小隊解放軍戰士陪同一位科學家在青海湖進行科學考察。一天,他們10個人分乘兩輛水陸汽車,從海星山東則向對岸開去。中午11點-12點,天氣比往常熱,水面較平靜。當行進大約十七八公里時,班長李孝安發現右前方80米處出現一個10餘長,寬2米左右的黑黃色東西,其頂端基本與水面持平。當時,李孝安以為是遇上了長著青苔的沙丘,便提醒司機注意。「河丘」越來越近了,在與戰士們相距30米左右時,肉眼都可以看清它,正當人們議論它時,突然看見「沙丘」向上閃動了一下,露出水面約30厘米,接著馬上又下沉消失不見了。
1960年春,正值捕撈旺季,漁業工人在湖裡捕魚。突然,工人們發現遙遠的湖心水面上,突然捲起沖天巨浪,頃刻,只見一片黑色的「巨礁」從水面漸漸浮起,既像鱉殼又像鯨背,猶如一座無名島嶼。良久,只見「黑色巨礁」晃動了一下,又激起一陣沖天巨浪,然後沉入水中。這一景象先後出現了幾次,令目擊者驚訝!人們紛紛傳言,疑為千年魚精龜鱉之類顯靈。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農場五大隊二號漁船職工再次目擊到「水怪」。那天下午天氣悶熱,湖面風平浪靜,4點多時這艘漁船開始返航。後來站在船尾的兩名工人看見在海星山偏北20度東面,有一個巨大的黑黃色怪物在水面上一動一動的,像一隻舢板船反扣的形狀,比舢板船稍大,不露頭尾,大約13-14米。這個水怪立即引人注目,舵手立即掉轉船頭直沖這個USO,但船開到距離這個怪物大約50米的地方,可能由於漁船聲音太大,驚動了它,怪物馬上潛下水去。從發現怪物到其下潛,共約5分鍾。下潛時怪物身上閃著魚皮似的光,水面上出現了一道又寬又大的回漩水流,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令人高興的是,漁船記錄簿上詳細記述了整個目擊經過,為研究青海湖水怪提供了第一次真實可靠的文字記載。
文字記載和口頭傳說在更新不斷在發生.現在又有人清晰的拍攝到青海湖底和龍象像的生物,與羅馬尼亞的龍一摸一樣。
圖片地址:http://postimg.mop.com/200603/28/81/155381/200603281458024181.jpg
http://postimg.mop.com/200603/28/81/155381/200603281458024792.jpg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看這部紀錄片,解釋的非常清楚,邏輯嚴密。「龍的世界:幻想成為現實」,就是羅馬尼亞的那個發現。
㈡ 板龍的古生態學
介紹
板龍發現於歐洲,該地區在三疊紀時期的氣候環境類似沙漠。 在某些地點,發現了由完整個體構成的化石群。這顯示板龍以群體行動,穿越三疊紀乾旱、類似沙漠的歐洲地區以尋找新的食物來源。
另一個對於這化石群的解釋是,個別的板龍居住於乾燥的高地上,當它們死亡時,沙漠環境中的間歇性洪水將遺體沖刷、堆積在一起。許多個體的屍體在沙漠低處邊緣的河道末端堆積起來。
板龍與以下動物生存於同一地區:原蜥腳下目的鞍龍、中等體型的獸腳亞目理理恩龍與敏捷龍、小型的主龍類原美頜龍、已知最早的烏龜原頜龜、兩棲類的離片錐目、堅蜥目、原始哺乳類、翼龍目、喙頭蜥目、以及魚類。
食性
板龍的小型、葉狀牙齒顯示它們為草食性,並且為最早的大型草食性恐龍之一,以高大植被為食,例如針葉樹與蘇鐵。如同它們的近親大椎龍,板龍可能吞食胃石以協助消化食物,因為它們缺乏咀嚼用頰齒。
姿勢與步態
如同所有的原蜥腳下目恐龍,板龍的前肢比後肢短許多,而且它們擁有明顯的手指,以及拇指尖爪。一個對於板龍前肢的生理構造研究,證實前肢的運動范圍,排除了板龍習慣於四足步態的可能。如同獸腳亞目,板龍與其他相關的原蜥腳類不能旋轉它們的手掌,所以它們的手掌往下垂,而且不能以前肢支撐重量或行走。這個研究避免了關於板龍有限的轉動手掌能力爭議,而直接排除了板龍以指關節觸地行走與其他形式的運動方式的可能性。 所以,雖然板龍的體型可能屬於四足動物,但它們的前肢結構限制它們以後腿行走移動。它們的前肢可能用來進食時降低樹肢、用來抓取、或用來防禦。板龍的手部骨頭非常大,有五個手指。第四、第五指非常小。
代謝
一個針對化石沉積層的研究,顯示板龍的個體間有非常大的體型差異。而且,骨頭上的生長層顯示個體的成長周期變化與所處環境相關。有些板龍在12歲時達到最大體型,而其他的則可以成長到30多歲。成年標本的大小也有不同,有些成年體的身長為4到6米,而其他的則可達到10米。板龍的標本眾多,足以研究它們骨頭的組織學;但因為缺乏身長小於4.8米的個體標本,所以很難研究板龍的個體發生學。如同其他恐龍,板龍擁有高成長速率,顯示它們有進階的恐龍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嚴重受到環境影響。這個研究的作者假設板龍的新陳代謝介於冷血動物與溫血動物之間。
㈢ 迅龍的生態研究
迅龍是和轟龍在外型上非常近似的怪物,多棲息在樹海、密林地區,只要在自己的領地發現了獵人的蹤影,它就一定會急不可耐地撲上前去,享受上天賜予的美餐。在進一步的研究資料分析前,人們曾將其分為轟龍的亞種。二者體型相似,甚至連原地360度旋轉的招牌攻擊方式動作都完全一致。比起轟龍來,迅龍的面部更接近哺乳動物,事實上它的智力程度也確實超過轟龍。迅龍生性十分狡猾,喜歡躲藏於暗處,悄無聲息地對獵物展開猛烈攻擊。迅龍擁有鞭子一樣的尾巴,柔韌度和彈性遠勝普通飛龍,甩尾是迅龍的主要攻擊方式之一。單是高速運動時的擦碰都能對獵人造成不輕的傷害,更不用提被直接命中了。另外,迅龍的尾巴上覆蓋著厚厚的鱗片,這些鱗片十分堅硬鋒利,有目擊報告說,迅龍會通過甩動尾巴,將尾巴上的鱗片像飛鏢一樣甩向敵人,而且在這之後馬上會再生出新的鱗片來。強勁的四肢是迅龍的另一特徵,與轟龍相比,迅龍更擅長跳躍,當發現自己觸碰到落穴時會利用其強大的爆發力,立刻躍起躲避。迅龍的嗅覺和聽覺都十分靈敏,因此音爆彈對迅龍十分有效,但之後迅龍馬上會進入憤怒狀態,這時迅龍的耳朵和臉部會充血,尾巴上的鱗片豎起,變得十分狂暴,行動也更加敏捷,但由於憤怒失去判斷力,這時很容易落入落穴這類陷阱。另外,迅龍的前肢生有刀刃一般的銳利雙翼,配合其優秀的跳躍能力,展開連續的撲殺,其危險程度比轟龍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小型陸棲飛龍,迅龍的生態位屬於比較尷尬的中游掠食者。一方面它可以輕易獵殺處於食物鏈下游的小型食草種和鳥龍種,另一方面先天力量和飛行能力不足(迅龍一般只會狩獵羚鹿這樣的小型獵物,除非飢不擇食否則極少主動狩獵丸鳥、食草龍、垂皮龍這類大型獵物)的它也需要提防來自大型飛龍種和獸龍種的威脅(有迅龍出現的任務很少會同時有其它肉食性大型怪物同場,而且迅龍經常作為亂入怪物在其它大型怪物狩獵結束後出現)。為此它們晝伏夜出(迅龍漆黑的毛皮正是為了掩護其在黑暗中行動,狩獵迅龍的任務也大多數在黑夜)、在不容易被發現的高處(通常是大樹上)築巢、並且進化出了敏銳的聽覺與夜間視覺幫助它們發現危險(因此閃光彈和音爆彈對迅龍都非常有效)。而且迅龍也是除火龍以外少數會結伴狩獵的飛龍種之一(在怪物獵人P3中,經常有同場狩獵兩條或連續狩獵三條迅龍的任務)。
㈣ 學習古生物學研究恐龍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古生物學跟研究恐龍是兩回事。古生物學是研究生物進化歷程的學科,能幫回助我們知道答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樣進化來的。從地質學方面來說,一定的地層代表一定的年代,而一定的年代生存著一定的物種,因此研究古生物更現實的意義就是,在尋找礦物的時候,通過發現某種生物化石我們可以判斷挖到了哪一層,以及根據這種生物的生活環境推斷有些什麼礦。比方說,地球上的煤炭資源大多形成於石炭紀,而這個時期地球上最高級的動物是兩棲動物,比較典型的是迷齒類,假如我們挖到某種石炭紀森林中的迷齒類化石,說明我們已經找到了石炭紀的森林,很可能有煤炭礦床。再有就是通過研究同一地區不同地層的生物化石,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地區的地貌改變情況,比如說一個地區深處的地層埋有海生物化石,淺出的地層埋有陸生物化石,說明這個地區原先是海洋,那麼我們就可以藉此得知滄海桑田的變遷,也就是地殼運動的歷史。還有,一些生物適合生活在熱帶,一些生物適合生活在寒帶,通過發掘生物化石,我們也可以知道某個地區過去的氣候是冷還是熱,從而了解氣候的變遷。綜上所述,古生物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遠古的地貌、氣候、生態等等,為我們研究整個地球的歷史變遷提供了線索。
㈤ 恐龍滅絕原因的研究報告
來自中國的古生物學和物理家黎陽2009年在耶魯大學發表的論文引起國際古生物學界的轟動,他和他的中國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232倍。如此高濃度的銥只有在太空中的隕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據墨西哥灣周圍銥元素含量的精確測定,當時是一顆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小行星的物質不僅撞擊了地球中美洲地區,還撞破了地殼,地球因此停轉0.2毫秒,然後是地球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大地震。撞擊使熔漿被拋到數千米的高空,繼而是長達幾十天的流火現象,高溫也許不是最致命的。數以千萬噸的灰塵、有毒物質在隨後的一個月內遍及全球。
在以後的四個多月里,太陽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植物停止了生長,食草動物大量減少,污濁的空氣、短缺的食物、肆意的疾病等無不摧殘著倖存下來的恐龍。由於塵土的遮蓋,地球上面臨著寒冷的侵襲。但寒冷似乎不是最嚴重的問題,但是,請記住一些動物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的,恐龍正是其中之一。造成此次生物的大滅絕。
以前學術界都是把外來天體撞擊說和火山噴發說分開討論的,但這兩個學術都有相當大的缺陷,外來天體說光是撞擊不足以影響那麼嚴重,時間那麼久,范圍那麼遠(全球性的),而火山說,地球上的火山活動本身就很多很劇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滅絕,包括黃石超級火山在內,而中國學者黎陽提供的論證方向和證據完美地解答了國際古生物界的長期疑問,兩者的結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滅絕。
2000年理論
獸腳類恐龍(20張)
德國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是由當時惡劣的「空間天氣」造成的,也就是說,來自宇宙的強烈粒子流闖入地球大氣並導致地球氣候發生劇烈變化,從而致使恐龍滅絕。
據德國《科學畫報》雜志報道,來自波恩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約爾格.法爾教授介紹說,地球在6000萬年前曾陷入一次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中。在遭遇這樣的風暴時,高速進入地球大氣的各種粒子會達到平時的上百倍之多,將大氣中的分子「撕裂」成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結核,最終導致地球大氣中雲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急劇下降。
美國物理學家路易·阿爾瓦雷茲提出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備受各方關注。他在研究義大利古比奧地區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的黏上層時發現微量元素棗銥的含量比其他時期地層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後人們從全球多處地點取樣檢測都得出同樣結論,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元素含量異常增高的確是普遍性的。於是阿爾瓦雷茲認為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產生的塵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氣候環境巨變,導致了恐龍的消亡。
科學家認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發導致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而不能適應此種氣候變化的恐龍也因此在較短時間內滅絕。
疑點:
但是,用小行星撞擊地球來解釋岩層中銥含量增加和恐龍滅絕存在許多疑點。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鐵類元素構成,這樣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經歷漫長歲月也不可能蹤跡全無,而在地球上從未發現有這樣大型的隕石;
2、白堊紀末期的岩層大部分是熔岩冷卻形成的火成岩,由塵埃堆積而成的沉積岩只佔地表很小一部分。僅一顆小行星撞擊揚起的塵埃能夠把當時地球上絕大多數動植物埋入深達幾千米的岩層中嗎?
3、一顆小行星所含的銥元素就能均勻的散布以至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嗎?銥元素在地球深處也同樣存在,為什麼只推測銥元素來自地球以外而不是來自地球內部呢?
腫頭龍類恐龍(15張)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的熱核反應會不斷積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殼承受不住時,內部壓力便沖破地殼突然釋放形成大爆發。銥棗這種主要存在於地核內的元素在大爆發時通過熔岩噴發從地球深處被帶到地殼表層,而公認的標志白堊紀結束的黏土層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塵堆積形成。所以,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含量普遍增多證明當時地殼曾發生了普遍性劇烈噴發。
化石檔案告訴我們,絕大多數恐龍的死亡時間和絕大部分恐龍蛋化石的產出年代是在白堊紀末期,已發現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銥的薄黏土層下的地層中,這與地質學界認定的白堊紀末期大規模造山運動等一系列全球性地殼構造劇烈變動的時間相吻合。
在內蒙古巴音滿都呼白堊紀末期的地層里出土的數百個原角龍和甲龍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龍骨架成群堆積在一起,從遺骸的埋葬姿勢看,它們是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其中還有整群的恐龍幼仔骨架。這一情景顯示它們是災難性的集體死亡。
大量體現當時地球環境特徵的動植物化石顯示,白堊紀末期以前,地球大氣層的密度和厚度遠遠超過2000年,地表較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溫暖潮濕的氣候環境。那時極地和赤道溫差很小,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地質學家曾在北極圈內的埃爾斯米爾島發現了一片以水杉為主的化石樹林,林中還有鱷等動物化石,說明極地曾具有熱帶的氣候環境。
獸腳類(20張)
一些早在侏羅紀就已經進化為原始鳥類、哺乳類的動物、遵循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中,經過7000萬年不斷演變,大多數物種改變了原來的形態。當然,每次大規模物種進化後,總會有一些物種保留原狀,像魚類進化為兩棲類後,魚類還延續生存,爬行類中也有極少數(鱷、蜥蜴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萬年前的原始形態。
地球岩層中的生物遺跡揭示,在生物進化史上,每隔一定時期就會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滅絕不是生物進化史上惟一的災難,在更早的年代曾發生過絕大部分無脊椎動物在很短時間突然出現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現象。就像生物從單細胞向多細胞進化與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一樣,它們需要一個進化的過程(有1984年發現的我國雲南澄江化石群為證)。
地球內部至今仍在繼續的地質構造頻繁變動的事實表明,周期性地殼構造變動引起的環境「災變」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始終起主導作用,當然,小規模的物種逐漸進化也是貫穿於整個生命演變過程。周期性天體爆發(如新星爆發)是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行星在演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那些山脈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礦藏就是解釋恐龍時代因地殼劇烈變動而終結的最好說明。我們知道,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地質年代為中生代白堊紀末或新生代第三紀初。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了地球達1億多年的各種恐龍全部絕滅了,同樣悲慘的命運還同時降臨到了地球上的很多種其它的生物頭上。在這次災難中滅絕的還有魚龍、蛇頸龍等海洋爬行動物,有翼龍等會飛的爬行動物,有彩蜥等恐龍的陸生爬行動物親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動植物,鈣質浮游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游植物等也幾乎被一掃而光。經過這場大劫難,當時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中生代的鳥類(鳥類是一種特殊恐龍)(19張)
這場大滅絕使得在距今約6500萬年這個時間的前後,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巨變。這場大滅絕標志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在此,僅將一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餓死、互相殘殺等等,不過說法越來越多,但中國科學家考證,隕石撞擊後,恐龍還存活了200萬年左右。
隕星撞擊說
恐龍滅絕全過程(隕石撞擊)(24張)
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茲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直徑大約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墨西哥猶卡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公里之間。在2000年,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由於這一隕石坑現已被找到,科學家也已經掌握了一些相關證據,所以,恐龍滅絕之謎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了。
造山運動說
小行星撞擊地球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食草性恐龍的滅絕使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在地球上絕跡。
氣候變化說
由於板塊移動,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的巨幅改變。嚴寒而乾燥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海洋退潮說
根據羅伯特-巴克的說法,海洋退潮,陸地之間相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與傳播問題。
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發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但這個學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火山大規模地爆發。
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安東尼奧-齊基基提出,恐龍大絕滅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規模的海底火山爆發。齊基基教授認為,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發生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從而影響了海水的熱平衡,並進而引起了陸地氣候的變化,因此影響了需要大量食物維持生存的恐龍等動物的生存。
溫血動物說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為有些恐龍行動極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行,而是靠兩條後腿在地面上跑動,其速度可達每小時20至90多公里。這就需要有強壯的心臟並且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這些顯然冷血動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龍的食量都相當大,據推測,一頭30噸重的蜥腳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么多的能量。從食肉恐龍遠遠少於食草恐龍來看,這一點也是合理的。另外,還有一些身體較小的恐龍,它們身上覆蓋著一層羽毛或毛發,這也是為了防止體溫散失。其它方面,如骨骼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的說法一提出,就受到強烈抨擊,但到底結論如何,還難下定論。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范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它們過於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但是,這種學說有一個疑點,那就是恐龍不都是那麼龐大的,也不一定都不能躲進洞里避難,所以這種學說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哺乳進化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最終導致恐龍的生育危機,導致恐龍滅絕。
物種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長達1.6億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最終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龍,體長25米,體重達30噸,由於體型過於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隻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受挫理論說
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古老爬行類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龍的蛋化石。按照形態結構,可以把恐龍蛋分為短圓蛋、橢圓蛋和長形蛋等種類。恐龍蛋的大小變化范圍很大,蛋殼厚度及其內外部「紋飾」、蛋殼結構及其殼層中的椎狀層和柱狀層比例變化范圍都存在不同的差異。為了深入開展恐龍蛋內部特徵的研究,科學家已經採用了很新的技術和多種方法,如掃描隧道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偏光顯微鏡,CT掃描儀等等。我國科學家首次採用CT技術對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無損傷內部結構特徵的研究,發現了山東萊陽的一些恐龍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無法觀察到的恐龍胚胎。一些科學工作者認為。恐龍胚胎的變形與錯位,有可能導致恐龍蛋無法正常孵化,從而使恐龍走向衰弱最終滅絕。
驟變理論說
根據深海地質鑽探得到的資料,一些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這種變化使恐龍等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引起其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是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後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絕滅。
還有一種理論,雖然同樣是認為氣候驟變引起恐龍絕滅,但是推測的過程卻不一樣。這一派學者認為,在距今大約7000萬年前,北冰洋與其它大洋之間被陸地完全隔開,並在最後的日子裡,那咸鹹的海水因各種因素的作用漸漸地變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萬年前,分隔北冰洋與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發生了決口。大量因淡化而變輕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於北冰洋的水溫度很低,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一層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溫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約20度。海洋溫度的下降又嚴重影響了大陸氣候,使大陸上空的空氣變冷。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也迅速減少,引起了陸地上普遍的乾旱。
氣候驟變造成恐龍絕滅的一條可能的途徑是嚴重影響恐龍的卵。一些科學家發現,在恐龍滅絕之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蛋的蛋殼有變薄的趨勢,說明在恐龍大絕滅之前有氣候急劇變化造成的作用。我國的一些古生物學家也發現,在一些化石地點產出的恐龍蛋中,臨近絕滅時期的那些恐龍蛋蛋殼上的氣孔比其它時期的恐龍蛋蛋殼中的氣孔要少,這很可能與氣候變得寒冷乾燥有關。
變化理論說
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絕滅是生物歷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其原因,但是至今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定論。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一理論並不完善。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其豐富的多樣性更是表現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生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現代科學分析使我們了解到,在地球剛剛形成的遙遠年代裡,空氣中基本上沒有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高。後來,隨著自養生物的出現,光合作用開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製造氧氣的過程,從而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環境。同時,二氧化碳一方面通過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沉積在地層里,另一方面也通過有機或無機的過程以各類碳酸鹽的形式沉積下來。這種沉積是一直進行的。
有證據表明,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很高,而其後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卻較低。
眾所周知,每種生物都需要在適當的環境里才能夠正常地生活,環境的變化常常能夠導致一個物種的興衰。當環境有利於這一物種時,它就會興旺發展﹔反之,則會衰落甚至絕滅。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等因素,還包括大氣的成分。那麼,大氣成分的變化會不會影響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
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說明恐龍很適應於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也許只有在那種大氣環境中,它們才能很好的生活。當時,盡管哺乳動物也已經出現,但是它們始終沒有得到大發展,也許這正是由於大氣成分以及其它環境對它們並不十分有利,因此它們在中生代一直處於弱小的地位,發展緩慢。隨著時間推移,到了白堊紀之末,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氣的含量增加,這種對恐龍不利的環境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1、恐龍的身體發生了不適,在新的環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會像瘟疫一樣蔓延。2、新的大氣環境更適於哺乳動物的生存,哺乳動物成為更先進、適應性更強的競爭者。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恐龍最終滅絕了。而那些孑遺的爬行動物則是少數既能適應舊環境,又能適應新環境的少數爬行動物物種。
大氣成分變化造成恐龍滅絕這一理論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中生代的大氣成分與現代不同,另一個是每種生物需要合適的大氣環境才能生存。遠古時代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後來由於生物的出現,在光合作用下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減少、氧氣的含量逐漸增加的這一過程也許可以解釋生物進化史中的很多現象。例如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這也是進化史中的一個難解之謎。大氣成分變化也可以對此作出解釋,因為動物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後於植物的起源,必須發生於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因此,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必須以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做保障,而這一點已經被科學所證明。
除了上述12種比較著名之說外,還有許多較鮮為人知的說法(如太陽黑子爆發、電磁擾動、地球磁場方向及強弱發生變化)。
但無論發生了什麼,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那就是恐龍無法適應所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或改變。
最新研究結果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0.65億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時間或早或晚都可能不會導致恐龍滅絕,真實滅絕原因是當時恐龍處於較脆弱的生態系統中,環境劇變易導致滅絕。[4]
0.65億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恐龍就已遭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大量的火山活動和溫度變化,導致恐龍生態系統易受傷害。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早發生數百萬年,大量的恐龍種類以及較穩定的食物鏈,使恐龍能倖存下來;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晚發生數百萬年,恐龍將有機會完善進化,更好地適應惡劣環境條件,可能逃離滅絕厄運。
大約0.65億年前,當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碰撞在現今墨西哥境內,恐龍世界遭受了環境劇變,使它們處於易受傷害的狀態中。這項最新研究是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帶領一支國際研究小組負責的,他們研究分析大量恐龍化石標本,其中多數挖掘自北美洲。
研究小組發現全球廣泛出現的火山活動性,海平面變化以及氣溫波動,導致恐龍食物鏈出現危機,此時,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碰撞地球,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恐龍滅絕消亡。
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生物學評論雜志》上。當小行星碰撞地球將導致海嘯、地震、野火、氣溫突然變動以及其它環境因素變化,對原本脆弱的恐龍生態系統帶來致命一擊,使得恐龍物種陸續滅絕消失。
唯一倖存的是空中飛行的恐龍物種,它們逐漸進化形成現今的鳥類。英國愛丁堡大學地質科學院的史蒂夫-布魯薩特博士說:「恐龍是『糟糕運氣』的受害者,當時地球遭受一顆巨大小行星碰撞,正值恐龍生態系統處於最差時期,恐龍很容易遭受攻擊傷害。這項最新研究有助於澄清解釋恐龍滅絕之謎。」
㈥ 龍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有人研究過沒我很迷惑
無論東龍還是西龍只是一種虛構的東西, 只有侏羅紀時代的時候才有大量的龍種生物 你說的我相信僅僅是道聽途說, 這些東西不可信也不可取.
其實恐龍是一種巨大的爬行動物,早在幾億年前就出現了它的足跡,那時侯的它們主宰著整個地球。身長小至60厘米,大至52米,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它們怎麼滅絕的,至今還是個迷。
1842年,英國古生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恐龍」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意思是恐怖)Saurosc(意思是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700多種(生物學上的物種)。
隨著恐龍的大量發現及其研究的深入,恐龍的含義已有質的變化。這個最本質的變化就是:恐龍不僅是已滅絕的、巨大的遠古爬行動物,而且是能直立行走的遠古爬行動物。有些遠古的爬行動物,比如與恐龍同時代的翼龍、魚龍、蛇頸龍等,也是巨大而已經滅絕的動物。但它們不能用兩條或四條腿在陸地上行走,所以它們不是恐龍。爬行動物有的是匍匐前進的,走路時腹部緊貼著地面,四肢的著力支撐點在身體的兩側,如現今的龜、鱷等;有的走路時身體稍微離開地面,但只能走很短的路,如一種名為龍派克鱷的古代鱷魚,以及現代某些鱷;另外就是像恐龍一樣能在生物進化史上最成功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3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已滅絕的一類陸生爬行動物。
科學分類
域: 真核生物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Vertebrata
綱: 爬行綱 Reptilia
亞綱: 闊孔亞綱 Eurya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恐龍,是對一些史前爬行動物的統稱。最早出現於大約2億1千萬年以前,生活於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存在了1億5千萬年。在大約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幾乎所有種類的恐龍都滅絕了,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現代鳥類與某種恐龍有血緣關系。
恐龍(Dinosauria)這名字最早為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提出。它由希臘詞彙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和sauros(意為「蜥蜴」)組成。恐龍一詞為日本翻譯,後為中國引用。
恐龍的體型差異很大。已知最小的恐龍只有雞那麼大(鼠龍(Mussaurus),其幼體僅有20公分),但大多數都體型巨大。最大的是蜥腳類恐龍(戈壁卡拉麥里龍(Klamelisaurus gobiensis),體長超過30公尺,高10公尺),為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陸生生物,在所有生物中,僅次於鯨。
許多其他種類的爬行生物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某些種類同樣體型巨大,外形奇異,但它們不是恐龍。見蛇頸龍。
恐龍消失於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釋是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滅絕(最早為Walter Alvarez提出)。但這一理論尚有爭議。
恐龍分類
恐龍分為兩大類:蜥臀目和鳥臀目,以骨盆結構區分。
㈦ 龍的生態影響和要求是什麼
一、 它是中華民族先民所崇拜的圖騰,在經歷歷史的演變傳承後,而今類似於先人的圖騰崇拜,龍成為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在精神層面上以寄予吉祥繁盛的載體,即吉祥物。;據考證,龍圖騰的由來是和原始部落的征戰有關的。由於在原始思維中,類比和聯想是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與某種動植物或無生物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親密關系,並以之作為氏族崇拜的對象。那麼在部落吞並聯合中,原始人就會把戰勝了的部落圖騰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圖騰上。久而久之,經過不斷地吸收與充實,龍的特徵也越來越多,最後形成了完整的龍圖騰。可以說,龍圖騰就是勝利者的標志,它強有力的威懾其他弱小的氏族部落,護佑本部落的人民。出於敬畏心理,人們就將想像的各種高超的本領和優秀的品質美德都集中到龍的身上,以龍為榮、為尊,逐漸成為整個華夏民族所信奉崇拜的標志。綜上所述,龍圖騰的內涵即高貴,強大,威嚴,無所不能,兼容並包,無怪乎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二、 它是封建皇權的象徵,皇帝即真龍天子。;;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它是怎樣與皇帝結下緣而變成封建專制皇帝的象徵呢?在上古時期,由於龍是通天神獸,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們所尊崇。這樣就產生了居於一國之尊的國玉或國君有被喻成龍的可能性。春秋時代,龍逐漸被視為君象,如《易經》中就有「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之類的句子。而當五行循環、五相終始的理論與瑞符說產生、龍作為瑞符而起到表明某一統治有合法性的作用時,龍就與君主有了直接的聯系,上古時期的統治者黃帝、炎帝、堯、舜、禹等人在春秋後形成的文獻中都被說成是與龍有關。 龍作為皇帝的代稱,換句話說,「真龍天子」出現,是在漢初。漢高祖劉邦首先利用龍來給自己塗上一層神秘色彩。《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父太公,母劉氏。劉氏在大澤坡上休息,夢中與神人相遇。此時雷電交加、天昏地暗,太公去看視,見劉氏身上附有一龍。不久劉氏就懷有身孕,生下劉邦。劉邦高鼻樑、龍須,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症,未發跡時常向人賒酒喝,醉倒的時候,其身上有龍盤繞,顯然這是為神化劉邦而編造的故事,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意圖。在劉邦始作俑後,歷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奧秘,都在「龍為君像」上打算盤,神化自己。為凸顯自身如龍一般高貴超然的的身份地位,避免自身權威收到挑戰,封建君主開始大規模的龍文化進行把持和壟斷。然而由於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早已深深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君主們無法對龍文化實行絕對的壟斷。所以當民主革命凱歌高奏、封建帝制被推翻後,作為皇權象徵的龍走向了未日,變成了一種文化遺跡,龍文化卻依舊生生不息。;;三.它是神話傳說中統領水域,興雲布雨的神。;龍產生以來,一直在人間行使著行雲布雨的使命,被人們尊稱為信仰為無所不能的龍,真正龍王一詞的產生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事。東亞大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生態環境,孕育了華夏民族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生產形勢。中國歷代統治者重農的政策,又極大地促進農耕自然經濟的發展。以種糧為主要特徵的中國農業,生產糧食幾乎等同於農業生產, 「植谷即農」,一直發展到「以糧為綱「的極致。在這樣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政策之下,逐漸形成了超穩定的農耕文化。收成便成為百姓乃至國家的生存大計。要想收成好,就需要祈求上蒼全年風調雨順,驅除旱澇災害,保證糧食的豐收。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龍王治水便成了民間的普遍信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四、 它是中華民族象徵。;;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數不清的民風與民俗及民族節日也與龍有關,僅以漢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節,雖然節日來歷與龍無夫,但節日的慶祝則非有龍不可。上元夜必舞龍燈,要扎鱉山或草龍。其他少數民族中,與龍有關的節日民俗更是數不勝數,在中國的各個省區,都有與龍相關的名勝古跡或山川湖泊,乃至河流城鎮名同樣不勝枚舉。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㈧ 研究恐龍的告訴一下啊!!!
恐龍簡介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或為恐龍和與它同一時代的蛇頸龍、翼龍等的模糊總稱。恐龍在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麼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 草食者
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恐龍滅絕的原因
關於恐龍絕種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紜,但都沒有一個一定的論點,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究是一個未解的謎題,在此僅將一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
一.隕石碰撞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___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二.彗星碰撞說:
「彗星碰撞說」是以古生物學者──戴維
㈨ 恐手龍的最新研究
2014年,科學家們將所有發現的恐手龍化石組合在一起,終於展示了恐手龍的全貌,它身長達12米,體重約9噸,身高超大約5.8米,較細長的頭部長著喙,而背部則有一個很大的帆狀物。
在化石腹部附近,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小石子。認為這是恐手龍用長長的前肢採集植物後,像鳥類砂囊一樣,用吞進去的小石子來促進消化。由於在化石腹部還發現了魚鱗和魚骨,表明恐手龍會在水邊捕魚吃,確實屬於雜食性恐龍。恐手龍的骨骼像大型草食恐龍一樣有很多空洞,嘴部細長像食魚恐龍如單脊龍,背部又具有肉食恐龍那樣的帆,而後肢又長得像中型草食恐龍,彷彿將各種恐龍的特徵都組合在了一起。這些最新發現的完整恐手龍的骨架表明,恐手龍有一些在其近親中沒有發現的特徵,例如長長的吻部和鼓起的背部。恐手龍看上去能夠很好地適應了它們河流棲息地的生態環境。研究者認為,一個像鴨嘴似的喙可能幫助它在溪流的底部覓食,而爪子下面鈍而扁平的骨頭可能幫助它們不陷入潮濕的地面。看起來像是胃容物的成分里包含魚的殘渣,但是恐手龍的骨架中的一些特點也和吃植物相符,這兩點合在一起足可以證明恐手龍是雜食動物。研究者總結道,這些化石提供了對於恐手龍的新了解,揭示了一些無法從1965年發現的部分骨架中預見到的令人意外的特徵。半個世紀以後,科學界終於完整地復原了恐手龍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