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水庫工程佔地
① 開化縣桐村鎮嚴村
桐村鎮位於開化縣西南部,西南臨江西省玉山縣三清鄉、紫湖鎮,東北接池淮鎮,東連華埠鎮,西北鄰楊林鎮,東南依常山縣球川鎮。鎮人民政府駐地魯家塢,直距縣城22公里。桐村鎮地處山區,海拔124—1166.2米。北部丘陵,南部低山,中為中山。西部南華山,大山尖海拔1166.2米。地勢自西略向東傾斜。龍山港自楊林鎮入境,有裴源溪、王畈溪、嚴村溪匯入,縱貫南北。低山丘陵以紅壤為主,中山多黃壤,水田、山壟為水稻土。礦產有石灰石、石煤、白雲石等。17省道華白線過境。桐村鎮地處國家級旅遊風景區——三清山交界處,有發展生態旅遊業地理區位條件。擁有豐富的毛竹資源,有利於開發竹製品加工、旅遊業。人文景觀眾多。唐宋時期,江西等內陸地區通往浙江沿海的古驛道途徑桐村。唐宋古驛道上有義成堡、古驛接、化身台、楓山古渡等遺址。古驛道曾一度成為當時閩浙贛革命根據地開辟的一條紅色貿易線,紅軍經過此路地下運輸彈葯、糧油、葯品、布匹等。老一輩革命家方誌敏同志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域內王畈村存有一座貞孝牌坊,是開化境內發現的唯一用磚塊搭建的牌坊。1949年沿稱同有鄉。1950年新建桐村鄉。1956年青陽鄉、嚴村鄉並入幸福鄉。1958年稱桐村人民公社。1959年並入華埠公社建桐村管理區。1961年稱桐村公社。1983年復稱桐村鄉。1985年建制為鎮。桐村鎮總面積123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94個自然村,130個村民小組。2005年全鎮4823戶,17024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8.4人。工農業總產值5.78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0221萬元,工業總產值37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17元。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發展戰略,2004年6月桐村鎮黨委、政府制定了《開化縣桐村鎮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總體規劃》,此規劃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2004年——2007年,各項指標基本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良好、人居環境更加舒適優美、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質量明顯提高、生態文化健康繁榮,基本建成生態鎮。第二階段是2008——2015年,環境優美鄉鎮建設達到全縣先進水平,全面建成環境優美鄉鎮,實現全面小康和諧社會。鎮黨委、政府認真分析了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根據本鎮自然地理特性、生態環境質量、自然災害狀況和現有生產力布局,大致劃分為四大生態功能區。1、北部生態保護區。本區包括裴源、方家、紅坑等三個村,總面積24.6平方公里,佔全鎮總面積20%。本區以保護森林資源為重點,大力實施封山育林、開發生態旅遊、建設休閑療養的新型農庄,發展有機食品產業。2、西部生態環境恢復區。本區包括徐家村、王畈、大廟、門村、平豐等5個村,總面積為29平方公里,佔全鎮總面積22.6%。本區以加快生態恢復性建設,改造疏、殘林,建設經濟特產林,努力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產業。3、南部生態建設區。本區包括黃柏坑、杜坑、嚴村、華山、塔沙等5個村,總面積為45.6平方公里,佔全鎮總面積37%。本區以生態塢建設為基點,加快萬畝筍竹兩用示範基地建設,大力開發竹木製品精深加工業,加快省際聯網公路「息村——嚴村——三清山」建設,開發生態旅遊業。4、17省道沿線生態經濟建設區。本區包括桐村、建平、建豐、沙坑、黃石、新村、裴口等7個村,總面積23.5平方公里,佔全鎮總面積19%。本區以實施「沙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道綜合治理工程為重點,結合「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建設,加快集鎮以及黃石生態示範村建設。加快密胺製品下游產品開發,打造「浙西密胺製品之鄉」,把該區建成一條生態經濟增長帶。根據本規劃,需實施:生態農業建設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生態示範村、鎮建設工程;生態工業與清潔生產工程;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恢復工程;生態旅遊建設工程;下山脫貧與幫扶致富工程;交通、廣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創建綠色單位工程等八大工程,總投資5億元。農業全鎮耕地總面積為11130畝,其中水田9813畝、旱地1317畝,2005年農業總產值為20221萬元。糧油 耕種模式由三熟向兩熟轉變,水稻生產良種化,全面推廣免耕栽培技術。山茶樹村村皆有,分布極廣。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全鎮加大了農田水利建設:修灌排水渠70千米,機耕路63千米,築修壩28座、防洪堤14千米,改造中低產田1494畝,糧食生產逐年增長。養殖:農戶養殖向規模養殖轉變。2005年衢州市順康牧業有限公司康利生態養殖示範場養殖生豬共8000頭,朗德鵝4萬羽,總產值達600餘萬元,目前正在發展孔雀、雛鴣等珍禽養殖。該公司規模大,佔地面積200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擁有職工 55名。養殖生產科技含量高,青飼料種植、精飼料加工、科學飼養一條龍,是桐村鎮養殖業的龍頭企業。林業 桐村鎮是林業大鎮。全鎮共有林業用地面積18萬畝,有材林16萬畝,其中竹林3.1萬畝,經濟林1.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18萬立方米,居全縣前茅,全鎮森林覆蓋率達82%。鎮政府十分重視林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抓營造,一方面抓森林保護,2005年政府分別下達30、33、38號文件,頒布《桐村鎮森林火災綜合治理工程實施方案》,建立《桐村鎮森林防火撲救預案》,建立健全鎮村森林防火領導小組,組建森林消防隊。水利桐村鎮位於龍山港中游,主要流域面積分布在龍山港、王坂溪、嚴村溪、裴源溪,總流域面積244平方公里。本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變化明顯。年平均降雨量1700—1900毫米。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勻,主要集中在梅汛期,有時也受台風影響出現過特大暴雨。如1998年7月23日發生特大洪水,流域內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襲擊,損失慘重。二十年來桐村鎮的水利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建設灌溉水渠達50千米,4650畝農田灌溉得到改善;建設排水渠20千米,排澇面積達760畝;修建機耕路63千米;修築防洪堤14千米,3150畝農田受到保護;新建圳壩18座,修復10座;建立固定機埠9座;修建加固水庫9座;小流域河道綜合治理5.8千米;建設農村飲用水工程4處,2024人受益。現存小型水電站兩座,裝機容量300千瓦。教育民國30年(1941年)前後,創辦華山國民小學,顏福輝任校長;嚴村國民小學,陳子正任校長;王坂國民小學,蘇天賜任校長;桐村國民小學,金榮輝任校長。民國21年(1932年)省立浙東第一臨時中學在桐有鄉(今桐村鎮)華山村建立。幼兒教育 2005年全鎮有中心幼兒園一所,村幼兒園20所,22個班,幼兒教師22人。入園幼兒426人,幼兒入園率100%。小學教育 1952年創辦桐村鄉完全小學,校址鄉所在地桐村街民宅。1968年以後各村均建有小學,共有小學20所。1981年後經過數次布局調整,到2005年全鎮設中心小學一所,完全小學3所。2005年在校小學生1138人,入學率達100%。小學專任教師49名,中師以上學歷佔97.92%,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佔34.69%,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全鎮小學校園佔地面積達31147平方米,建築面積達9859平方米。教學環境得到優化,教學資源得到合理運用。初中教育 1968年始創桐村鄉初級中學。至2005年學校佔地面積13340平方米,建築面積5978平方米。設9個班級,在校學生375人。專任教師24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62.5%。校園整潔、清靜、幽雅,綠樹成蔭,環境良好。各項教學設施齊全,現代化教學設備完善。學校以「為學生和教師創設環境」為辦學理念,以「勤奮、好學、求實、創新」為校訓,以「遠程規劃、持續發展」為導向,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不斷探索,提高育人質量,把造就理想高遠、質量全面、基礎扎實、富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為最高追求。幾十年的風雨,幾十年的耕耘,學校為祖國培養出大量優秀人才。成人教育 2005年人鎮非盲率達99.16%。成人各種各類培訓特別是近三年來,舉辦培訓班41期,接受培訓達9830人次,大大提高了桐村鎮的勞動力素質。目前桐村鎮已邁進省市教育強鎮的行列。衛生保健建國前桐村沒有正規診所,只有桐村、嚴村、王坂有中葯店,幾位民間中醫師行醫。1953年成立桐村鄉中西醫聯合診所。1958年改稱桐村人民公社衛生所。當時均租用民房,設備簡陋。1976年稱桐村人民公社衛生院,當時已建土木結構房屋一座,面積150平方米。1985年稱桐村鎮衛生院。至2005年衛生院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分門診、住院兩部。專職醫生14名,具有中級職稱2名,初級職稱14名。現代化設備有LOGQ—100B超、邁瑞BG—2800全自動血球儀,邁瑞pm—5000心電監護儀,高頻電刀,肛腸治療儀,牙科綜合治療儀,婦科微波治療儀等。門診開設:內、外、兒、骨、中醫、痔、婦幼保健、預防保健等科。主要開展特色專科有口腔整畸、中醫婦科、痔科、外科、小針刀治療科等。1985年被評為省級首批文明衛生院。1988年被評為市級紅旗單位,1990年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之後多次獲市縣級嘉獎。2005年1.3萬人口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77%。工業桐村鎮是開化縣工業強鎮之一。2005年工業總產值達3.76億元,實現稅利988萬元。全鎮擁有浙江萬安塑料有限公司、開化萬安密胺製品廠、浙西啤酒原料有限公司、開化龍港建築材料廠、浙江同春工貿有限公司、開化縣聚豐化工廠、衢州萊特煙具公司、木質纖維廠、元隆化工廠等重點骨幹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