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關於生態系統的論文

關於生態系統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2-21 14:33:08

㈠ 求生態學的論文綜述,範文

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水循環功能的 影響(主要對中國的影響)

姓名:羅深
學號:291305116
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年級:2009級

一 引言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地影響。最近幾年,海嘯,台風,地震等自然災害,在不斷的發生。最近幾周中國一些大的城市也遭受了洪澇災害,而前一段時間,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正經受了嚴重的乾旱災害,這種極端的氣候對大到人類的生存化境小到人民的生活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的由來則正是「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同樣對陸地水循環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此對氣候變化對陸地水循環產生的影響做簡單敘述。
二 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調節陸地水分循環功能的影響
(一) 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指氣候平均狀態隨時間的變化,即氣候平均狀態和離差(距平)兩者中的一個或兩個一起出現了統計意義上的顯著變化。離差值越大,表明氣候變化的幅度越大,氣候狀態越不穩定[1]。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現為三方面:全球氣候變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層破壞(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目前最迫切的問題,關乎到人類的未來!本文所說的氣候變化默認為全球氣候變暖。過去100年間地球氣溫雖然有波動出現,但總體上上升了0.5-0.6℃。北半球地面平均氣溫上升幅度約在0.6-1.4℃,且隨著緯度的升高而加大:北緯0°-30°N緯度約上升0.4°,30°-60°N緯度約上升1℃,60°-90°約上升2℃[2]。氣候變化對水循環的影響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影響主要來自大氣環流變化引起的降水時空分布、強度和總量的變化、雨帶的遷移以及氣溫、空氣濕度、風速的變化等.間接的影響主要來自陸面過程,土地利用、地表反照率、粗糙度及界面水汽交換乃至土壤水熱特性的變化.這些下墊面因素的變化是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綜合影響的結果,同時又對氣候系統有著反饋作用.因此氣候變化引起了不同時空尺度的降水、土壤水、蒸發、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變化.水循環陸地分支由降水、出入本區的徑流、蒸發及土壤水含量的變化組成。陸地水循環是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受大氣環流的支配,又通過陸—氣間的水量能量交換對大氣進行反饋。
表 一 全球十大受災人數最多的災害(1900-2008) [3]
國家 災害類型 年份 受災人數
印度 旱災 1987.5 3.0
印度 旱災 2002.7 3.0
中國 水災 1998.7.1 2.4
中國 水災 1991.6.1 2.1
印度 旱災 1972 2.0
中國 水災 1996.6.30 1.5
中國 水災 2003.6.23 1.5
印度 水災 1993.7.8 1.3
中國 水災 1995.5.15 1.1
中國 水災 2007.6.15 1.1
(二) 全球水循環的變化 陸地上因氣溫升高和灌溉的范圍的擴大等增加了蒸發。特別是北半球中高緯地帶的內陸與海洋的普遍曾暖,將導致明顯的蒸發量的增加。由此導致的高緯溫帶地區空中的雲量增加,以及該地區的降水量也有多增加。在我國,全球溫度變化與我國各地降水變化趨勢不僅存在成片的正相關區與負相關區,而且其空間分布特徵也相當清晰,在我國西北,內蒙古至東北北部的夏季風邊緣地區,即在北方乾旱帶中軸線以北以西的地區,當全球變暖時降水同步增加,變冷時降水同步減少。而在半乾旱帶以南以東一夏季風盛行的潮濕區,除了長江中下游幹流區和東南沿海等區域外,大部分地區在全球變暖時降水有所減少,全球變冷時降水有所增加[4]。Hardy認為,全球平均年降水量將會增加10%以上,但有季節性和區域性差異[5]。隨著全球氣溫上升,水循環加快,21世紀全球的的降水液將有增加的趨勢。
(三) 中國水循環的變化
1 雲南高原上的降水變化 大陸近地面的增暖,產生陸地上升氣流的增強,一則造成地球表層區域性大氣環流的增高,特別是自海洋向陸地氣流活動的增強;二則產生陸地上空水汽凝結高度及降落的變化。中國雲南省受地理位置及山地高原地形復雜的影響,雲南省也比較復雜,雲南高原絕大部分地區成為雨季,具體表現為雲多,濕度大,日照時間短而降水集中。
表 二 雲南省行政分區多年平均降水量長短系列對比 (據金德山,2004)
行政區 雨量站點數 年平均降水量 長短系列偏差/%
1956-1979年 1956-2000年
昆明 44 928.6 856.7 -0.9
曲靖 48 980.0 962.5 -1.8
玉溪 32 951.8 942.4 -1.0
昭通 36 942.1 922.9 -2.0
楚雄 35 909.2 904.4 -0.5
紅河 47 1233.3 1211.6 -1.8
文山 34 1141.6 1120.6 -1.8
思茅 30 1923.7 1905.8 -0.9
版納 13 1502.2 1472.1 -2.0
大理 30 827.2 817.2 -1.2
保山 23 1410.0 1435.6 1.8
德宏 20 1631.0 1680.0 3.0
麗江 27 892.8 907.3 1.6
怒江 10 1134.9 1162.4 2.4
迪慶 14 849.9 840.1 -1.2
臨滄 36 1365.3 1372.0 0.5
通過上表可知雲南高原,大部分地區長系列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明顯的減少,但是原來降水比較豐富的西側山地區,近二十年來降水明顯的增多。
2 西北乾旱地區的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中國西北乾旱地區深居亞歐大陸的中部,本來是十分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變幅與日變幅大,降水稀少,區內高山與盆地,內補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氣候差異也相當明顯。該地區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自然是全球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西北乾旱區平均氣溫呈升高趨勢,近五十年西北乾旱區得氣溫平均上升率為0.22℃/10a
表 三 西北乾旱區各年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年代 全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 -7.8 2.1 -1.9 -5.5 3.7
1961-1970 -9.7 0.3 -6.9 -0.8 -3.2
1971-1980 -2.5 -4.2 -1.9 5.7 0.3
1981-1990 6.4 3.2 -1.5 -2.0 -1.1
1991-2002 8.4 1.1 7.0 -0.6 1.4
由上表可知,西北乾旱區年降水量增加趨勢明顯。春季降水量變化趨勢不大,夏季降水量又增加趨勢,秋季略有增加趨勢而冬季增加趨勢明顯。
西北乾旱區除了河西內陸河徑流量變化不大外,其他內陸河流都又增加的趨勢。氣候變化對徑流有明顯的影響,對於以降水為主要補給源的山區,徑流變化主要取決於降水的變化,氣溫升高的影響其次。對於以冰川積雪融化為徑流主要補給源的山區,氣溫升高將使冰川積雪消融,短期可以使山區徑流量增加,但隨著冰川變薄後退及小冰川的消失,冰川對年經流的調節作用將減弱。
3 長江流域的影響 對溫室氣體增加導致的全球變暖,長江流域的升溫顯得滯後而較弱,各個地區有著不同的區域響應。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升溫為0.2-0.8℃,長江上游地區降溫0.2℃左右,長江流域增溫0.8℃值主要出現在長江三角洲地區[6]。隨著全球變暖,水循環加快,長江流域的降水也發生了變化。從1951年以來,長江流域年降水在中下游地區呈不顯著意義的微上升趨勢,上游地區呈現下降趨勢[7]。
表 四 20世紀後50年長江流域各區各年代平均降水量距平變化特徵表/mm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宜昌以上 29.5 12.8 -23.4 -1.6 -17.7
漢口以上 22.3 17.9 -15.9 -8.6 -9.5
大通以上 34.1 3.8 -16.9 -12.2 -1.6
對長江流域1950-2000年107各氣象站20cm蒸發皿蒸發量進行計算分析,表明長江流域年蒸發在全域上中下游均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而且中下游是下游趨勢最顯著的區域。汛期5-9月蒸發在全流域各個區域也都呈現下降趨勢,但在上游不明顯。從季節蒸發趨勢來看,上游地區蒸發季節變化不大,各季節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而全流域與中下游變化趨勢較一致,夏秋季均呈現下降趨勢尤以夏季下降趨勢更加明顯。長江流域降水充沛,徑流豐富。年際變率小,加上長江流域集水面積廣闊,因此長江流域徑流的年際變化也較小。
三 總結與展望 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多尺度和多層次的,對災害頻率和強度生態環境等造成了重大影響。例如最近最近幾年世界各地頻繁發生大的海嘯和洪水災難等,同時中國在這半年來先後在一些省份遭受了旱災和洪澇災害,這些事件與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降雨變化有著密切關系。
(一) 為實現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適應,至少需要在兩個關鍵科學問題上開展工作:要認識多面臨的全球環境變化問題。全球環境變化本身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在其身後可能存在人類的驅動作用;要認識到全球環境變化可能造成的後果及規避風險的可能途徑。
(二) 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我們應採取的應對措施:推行適應氣候變化的對策,把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其在大氣中的含量;加強氣候變化的監測和研究;加強森林和植被保護,加快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的宣傳,教育這一點尤為重要[8]。
參考文獻
[1] 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辦公室:全球氣溫變化——人類面臨的挑戰.17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 鄭國光.正確認識並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國環境觀察,2007(1)
[3] 胡鞍鋼,管清友.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62
[4] 張素琴,任振球,李松琴.全球溫度變化對我夠降水的影響.應用氣象學報,1994,5(3):333-339
[5] Hardy J T. Climate Change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3,240
[6] 沙萬英,邵雪梅,黃玫。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氣候變暖及其對自然區域界限的影響.中國科學,2002,32(4):317-326
[7] 蘇布達,姜彤,施雅風等.1990年長江流域降水趨勢分析.湖泊科學,2003,15(增刊):38-48
[9] 楊達源,姜彤.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84-185

㈡ 關於資源 環境 生態的論文一篇。

引言
中國科學院陸地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周啟星認為,環境生物技術是21世紀國際生物技術的一大熱點,兼有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特點,在環境污染治理與修復、自然資源可持續再生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由於「從根本上體現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環境生物技術相關產業也正迅速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

內容和分析
環境生物技術是一個純生態過程,這使得該技術在解決環境問題中具有獨特的功能和顯著的優越性,從根本上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周啟星介紹,環境生物技術可按技術的難易程度,劃分為高、中和低三個層次,其中高層次環境生物技術指以分子生物學技術為主體、以基因工程為主導的污染控制與監測技術,中層次環境生物技術是以目前大量應用的、經過工藝改革與技術創新的生物處理技術,低層次環境生物技術則指各類自然凈化系統。應用中三個層次的技術互相滲透、協同一致,供決策者和用戶根據「經濟」、「可持續」原則酌情選用
「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的興起,確實有其『不得不發展』的現實需求。」周啟星解釋說,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傳統環境處理技術無法解決的環境污染問題,包括高效降解有機有毒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和抗污染、超積累型轉基因植物的研究,無害化或無污染生物生產工藝技術研究,廢物資源化工程研究等。在這些方面,現代環境生物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效率高、速度快,更有利於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正因為要「能傳統環境技術之不能」,當代環境生物技術的發展熱點主要集中在高層次技術,即以分子生物學技術為主體,以基因工程為主導的污染診斷、污染監測、污染控制及污染生態修復技術上。其中,環境生物新技術、新方法的開發和利用,如污染環境的分子診斷技術是污染控制與修復的前提和基礎。因為當前環境生物技術研究人員,仍不能很好地用生物晶元、轉基因、幹細胞、蛋白質組、代謝組、生物發光等技術,發展出有效的污染檢測與監測方法。
人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築、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蘊涵著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築、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為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蘊涵著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
城市化在為人們帶來許多益處的同時,也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民健康產生影響。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市的氣候變化(如熱島效應)和環境污染,包括水、空氣、雜訊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資源的耗竭與短缺,特別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過度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如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綠地減少、教育與衛生滯後等。生態城市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建設起來的城市。生態市建設,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決策和管理方法,充分挖掘市域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具有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實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
生態城市實踐方法應該是協調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時保證長期的生態健康和後代人生存與發展所需的資源。中國的生態城市規劃同其他的規劃有兩點區別。它的規劃時間一般超過20年(總體規劃的年限),為長期的發展指明方向。另外,生態城市規劃比起其他的規劃所涵蓋的內容更廣泛。中國的生態城市方法反映了最需解決的兩個方面—經濟和生態,目的是為尋求經濟和社會利益,長期的生態健康和資源管理之間的協調發展。社會問題會在生態城市的討論中變得越來越來重要。第一,重視城市生態學理論的探索,特別是不同規模城市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第二,擴大城市科學研究的范圍,即從由單一的城市為對象的研究,轉變為對城鄉復合生態系統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區的研究和鄉村工業化與城市群的研究;第三,發展生態城市建設適用技術體系,促進現有技術的生態化;第四,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生態景觀規劃和生態文化的方法論上的指導;第五,建立相應的政策、法令和獎懲制度,促進生態城市的發展;第六,加強教育、培訓和生態城市的能力建設,增強生態意識;第七,加強國際間、城市間和社區間的合作與交流.。

「我們有一個責任,即不僅僅是仔細考慮美的含義,而且開放我們自己去體驗美並且遵循美的引導。這種人類特有的適應才能幫助我們同自然界發展一種倫理關系。」
——L.K.奧斯丁

在我國許多城市社區及城鄉結合部區域,由於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日益增長的壓力,使得大面積裸露的土地受到長期的侵蝕和沙化,原由樹林植被被輕易伐棄;水資源短缺,垃圾、廢水處理系統不完善,環境污染加劇等情形在生態上個社區的健康生存發展帶來長久的、潛在的危機。另一方面,社區中舊有的建築街道、溪水及文化名勝等歷史文化景觀在社區的改建和新建中被輕易拆除、解體或毀壞。這顯然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不相符合。而在北京市,這樣的情況同樣存在。我們在北京西郊的實習當中,就見到了很多這樣的情況。
在環境藝術的生存與推廣中,不可避免地面對著人居環境及相關區域的生態平衡和生態維護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了一個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的宣言,即《人類環境宣言》。宣言中強調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須加以規劃,以避免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它從一個側面提示我們,對於大地環境經管規劃和較大型的公共藝術的推廣活動方面應當做到:
1、樹立社會文化和經濟開發活動中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觀資源。
3、反省和避免藝術規劃和創作活動中有礙於人類極其社會健康、幸福和可持續發展的行為狀態。
4、明晰公共文化藝術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
5、確立公共藝術推廣與城市環境及景觀規劃間的協調與統合的原則。
客觀上,公共藝術在當代城市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的改造與維護中,正應該起到它美化環境、催發人氣、促進正確的生態觀念、協助綠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過程中自然環境和綠色生態系統遭到前所未有的毀壞和失衡,森林、綠地、濕地及地表水環境資源大量消失,成為威脅城市生存環境,威脅人類社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問題。因此,無論從維護人類社會宏觀生態環境的目的著眼,還是從公共藝術及其景觀的審美效應出發,都必須強調公共藝術與城市環境中綠色生態建設的密切關系,促使公共藝術在總體上與硬質景觀和綠色生態元素之間,達到平衡與和諧,從而達到優化和「軟化」城市環境的效果。
城市環境藝術,一種在選擇之中的進步與慰藉。
當前無論是大中城市還是小城鎮和鄉村,生態化建設實踐己在我國蓬勃展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城市生態化發展及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生態城市的提出是基於人類生態文明的覺醒和對傳統工業化和工業城市的反思,生態城市已不是純自然的生態,而是自然、社會、經濟復合共生的城市生態,它和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花園城市、森林城市、異曲而同工,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都具有提高市民文化素質與生活質量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生態環境條件千差萬別,不可能單一的發展類型和發展模式,需因地制宜的創造各種生態城市規劃類型和各種發展模式。
面向新世紀,人類的取向和選擇必然是生態化。城市走生態化發展道路、建設生態城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生態城市離不開創造性的規劃設計,創造性的規劃設計需要前瞻性的理論指導。開展對生態城市的研究成為城市(規劃)研究的前沿課題。改變傳統的城市規劃價值觀,有必要在新的生態價值觀指導下對當前城市規劃理論進行根本性變革,系統地研究生態城市理論原理及其規劃設計方法、手段、技術等一系列問題,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要解決環境與發展之間的矛盾,使之自然、經濟、社會生態化,根本的途徑在於改變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和資源利用方式,採取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循環經濟的模式,實現低排放或零排放目標,是城市生態化的必然,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
生態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和城市與自然共存的目標,對國內今後的城市規劃工作有著重要指導意義。在當今科學技術相當發達、人類改造自然(即干預自然)的能力遠遠超出以往的情形,人類必須意識到任何人居環境(包括城市)都是全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人類活動必需在生態極限內進行,並充分地體現在規劃之中,這是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建立生態城市的根本保證

參考資料來源:
1、現代環境藝術 邱長沛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2、公共藝術的觀念與取向 翁劍青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www.sohu.com
4、www.sina.com.cn

㈢ 生物小論文,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400字

生態系統簡稱自ECO,是ecosystem的縮寫,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
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為了維系自身的穩定,生態系統需要不斷輸入能量,否則就有崩潰的危險;許多基礎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其中碳循環與全球溫室效應密切相關,生態系統是生態學領域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㈣ 關於自然生態的一篇文章

1.「蓮藕中空,實際上是天然的空氣過濾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進入魚池,利於金魚呼吸。」蓮藕哪裡會給池中增氧。不吸氧算是很好了。
2.「動物是因為不健康而非自然死亡的,如果生態系統本身建設的很好,動物就不會不健康。」動物也有老死的,也有被其它肉食動物吃掉的、、、還有生態系統建設好了動物也會生病,遠古時期生態系統更本沒被破壞吧!而人也會生病(人也是動物)。生病雖然與環境有關,但也與動物自身因素有關。如果它感染寄生蟲照樣不健康、、
3.「1.溫度升高或者降低導致一些細菌或者病毒的活躍程度提高,」溫變導致金魚死亡與細菌病毒活躍無關。就拿人來說。天氣太熱了,人被熱死了。那你還說是病毒細菌嗎?冷也一樣。絕大多數細菌病毒只要是寄生,則它的最適溫度則是寄主的一般溫度。那有這個說法。錯誤觀點。
4.「(比如水量太少導致水的熱容量太小而容易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熱容量是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同一種物質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其總的調控溫度能力弱。
5.「你說植物是生產者吧!其實他們也在吃東西啊。」我看你連什麼是生產者也不知道吧?生產者是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自養生物。
5.「而且很多植物並不是能服務於消費者的生產者,」生產者產生的氧氣被誰吸收了?有機物被誰吃了?
6.「生產者都是好的 為別人服務的 存在對消費者來說是有價值的。」什麼為別人服務?如果生態系統中沒有消費者生態系統照樣進行的很好。就像說青蛙是有益動物,而蝗蟲是害蟲。這只不過是人類加上去的感情色彩。任何生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水葫蘆是生產者吧!它現在在中國是別人為它「服務」。
7.「人類不可能在這一過程中最終勝利,這一點不必質疑,人類與細菌的對抗會讓彼此 不斷強大,在相對弱勢與優勢上來回反復。這不是一個誰能殺滅誰的問題,」人類也可以戰勝病菌,如天花現在好像沒聽說那個是得天花死的吧,現在有些病菌只能在微生物庫中才能找到,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完全滅絕了。
8.「而實際上人類與自然生態系統是相互依存的。」根本不相互依存,生態系統沒了人類就不能運轉了嗎?就像現在大自然中沒了大猩猩生態系統就不能運轉嗎?
9.「因為細菌是人類真正的祖先,」這句話有待商榷。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大分子起源的人類真正的祖先是智人。你去看看進化樹,像你這么說,那所有的生物不是人類的祖先就是人類的叔伯、、、、人類進化幾乎在進化樹的頂端。
10.「沒有各種細菌的存在在這一刻人類便會滅亡」這一刻是不會滅亡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分解者並不是只有細菌,還有節肢動物等等如屎殼郎白等
11.「你比如腸道內的各種細菌其實負擔著包括食物消化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製造等作用。」這句話是天大的謬論。我建議你去看看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這本書。人類的消化是靠酶不是細菌,有些動物才是(食草動物)食肉動物更加沒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是通過食物攝取,微量元素呢個合成嗎?不知道你的化學怎麼學的?
12.「他們也是更為小的類似蟎蟲 線蟲的食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他們也是浮游生物的事物。蟎蟲 線蟲」線蟲動物有些事寄生,有些是食有機物(生物肥料)哪裡會吃細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有些是會光合作用有些是吃生物肥料。好像只有噬菌體才會吃細菌。
13.「總之細菌是生命大廈的根基與本源,如果沒有細菌的存在不會有整個生命大廈的存在,以及維持。」亂彈!有陽光的情況下生產者才是生命大廈的根基與本源!
14.「人類之所以會討厭細菌,在任何環境中除之而後快,那是因為人類基於自利的狹隘眼光使然,這就像那些所謂的富人其實是建立在對廣大窮人的剝削上卻討厭窮人是一個道理。」胡扯。釀酒酵母菌對人類。現在分子生物、微生物、發酵學、、、、都在利用微生物。我看你是沒看過微生物學吧。細菌和病毒的概念搞不清楚。
太多了、、、就這樣
希望能符合你的要求!

㈤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論文

生態系統除包含生物圈外,還包括自然環境。
生物圈本身是一個生態系統,同版時是最大的權生態系統,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如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等.
生物和環境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適應的,他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稱之為生態系統.生物圈就是生物生存的環境,包括大氣層的低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層.所以生物圈是生態系統的非生物部分

㈥ 求一篇有關生態和諧的論文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深刻認識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對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意義。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了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變化,並深入理解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從而充分認識統籌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立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生態文明新構架。應當說,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潮流。
一、生態文明中人與自然的基本關系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對主體,人類的社會經濟必須繼續向前發展。同時,要清醒認識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和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與自然和諧共處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新的文明——生態文明。
1、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論內涵
人與自然關系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關系,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人與自然關系史。人與自然共處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類的繁衍與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必須以大自然為依託,利用自然;同時又必須改造自然,讓大自然造福於人類,服務於人類。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與作用,包括從自然界索取資源與空間,享受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向環境排放廢棄物;二是自然對人類的影響與反作用,包括資源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制約,自然災害、環境污染與生態退化對人類的負面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類對客觀自然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在人
類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人類對人與自然的認識有顯著的不同。在原始社會,人類以狩獵和採集方式從事生產活動,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強,主要體現為依賴和適應,人類生產和生活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制約明顯,人對自然曾保持了一種原始的和諧關系。在農業社會,從事農業勞動是人類主要生產方式,由於生產規模小、強度低、其負面影響較小,人類與自然保持一種融合的非對立關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區域也出現了過度開墾與砍伐等現象,特別是為了爭奪水土資源而頻繁發動戰爭,使得人與自然關系在整體促使相對和諧的同時出現了階段性或區域性的不和諧現象。在工業社會,科技進步和生產力顯著提高,人類活動范圍已擴張到全球的各個角落,並且不再局限於地球表層,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層空間,人類控制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並極大地提高了認識自然和改變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劇膨脹,自然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使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越來越不和諧。當前大規模的、無序的人類活動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生態結構,正深刻地影響和改變地球生態系統的演變路徑和方向,對人類生存安全構成了極其嚴峻的挑戰[楊多貴,2005]。
20世紀6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廣泛興起與蓬勃發展,可以說是人類發展觀的一次質的飛躍,它既是劃時代的發展觀、又是嶄新的世界觀、文明觀和自然觀,它深刻地揭示了經濟社會繁榮背後的人與自然沖突,對傳統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續發展觀提出了挑戰。1992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8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102位國家首腦出席了這次「地球高峰會議」,會議通過了《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它標志可持續發展觀被全球持不同發展理念的各類規矩所普遍認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成為全世界的共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成為人類的共同使命。
人與自然和諧,從理論層面上看,它應是人與自然互相適應的辨證統一、互動和諧;從實踐層面上講,它應有人與自然雙方均處於既被改造又應保護的關系之中。歷史經驗表明,當人類與自然處於平等、互利、和諧關系的時候,自然也能為人類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後和再往後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總之,人類社會是在認識、利用、改造和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歷史演變是一個從和諧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諧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2、生態文明的內涵及其主要內容
文明是反映人類社會發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徵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水平與整體面貌。從歷史上看,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目前,人類文明正處於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階段。如果說以工業生產為核心的文明是工業文明,那麼,生態文明就是以生態產業(或產業生態化)為主要特徵的文明形態。從廣義上講,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人類文明形態。從狹義上講,生態文明則是指文明的一個方面,即人類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時間所達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對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當生態文明因子逐漸發展壯大並最終成為人類文明的主導因素時,人類文明也就實現了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過渡[李景源等,2004]。
西方的工業文明從其產生的時候起就因其諸多弊端的存在而成為許多思想家反思和批評的對象。盧梭曾對使工業文明過分膨脹的工具理性侵蝕人的道德理性、破壞人與自然和諧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發出警告。馬克思、恩格斯更是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所導致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異化進行過深刻的反思。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環境污染的進一步惡化,人們開始了有意識地尋求新的發展模式的過程。對生態文明的選擇,可以說是人類對灰色文明泛濫和惡果的積極反思以及在推崇綠色感召下的積極實踐。它大大拓展了人類文明的含義和內容。這一大功績也是其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選擇脫離自然的道路,只能選擇某種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與自然的關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社會關系等諸多因素的協調和諧。生態文明發展到今天,不能不說是人類開始了為有效遏制生態危機,為自己重建一個可以使兒孫萬代永續發展的綠色家園做了一次有益的偉大嘗試。
具體來說,生態文明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人類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態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觀念是全球生態環境系統整體觀念和系統中諸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觀念。人類與自然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以損害自然界的生物種群來滿足人類無節制的需求,只能導致整個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枯竭,最終危害人類自身。因此,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重新認識自身與自然的關系。從自然的角度說,人與自然是平等關系,而不是主從關系,更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在評價自然物種的非經濟價值時,要承認物種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權利。人類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則必然會遭到自然的報復。
(2)價值觀的革命。生態文明的提出,是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並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的價值觀並不能僅僅以人本身為最終目標,人類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許的范圍。人類只有在與自然協調和諧相處的前提下,才能獲得真正持續、健康的功利與幸福。但是,功利與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價值觀所決定的。生態文明是人類價值觀必然的選擇。
(3)保護生態環境是倫理道德的首要准則。生態文明的倫理道理是以維護地球生態環境系統正常運轉,保護自然生態的良好狀態為倫理道德的首要准則,人類其他的一切行為,首先必須以服從這一道德准則為前提。重新學習在地球上生活的藝術,生態先於一切,告別傳統的「物質主義」,這是生態文明條件下,生態倫理道德的主題。
(4)生態文明是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發展結構理論把生態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結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政治、文化「三領域」框架中加上「生態環境」,建立起「四領域」的總體框架,因為優美的地球生態環境是人類文明繁榮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文明必須把保持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正常運轉作為其重要標志之一。
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
工業文明時代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已處於主動地位。當人的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因此,人類為了持續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必須充分認識自然規律。人類發展到今天,應該而且已有能力主動調整自身行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①
從深層次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可以看到,雖然現代人類已處於主動地位,但人始終是自然環境的產物,人的生存、繁衍、發展,要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與能量。人與自然應始終保持共存共榮關系。因此,建立生態文明,必須著力培養人們正確的資源觀、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點,教育人們保護好人類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形成新的生態倫理。
但是,新的生態不可能一蹴而就。盡管我們對生態問題呼籲了多年,但人類為了滿足自己日趨膨脹的慾望,仍然在許多方面以主人的態度「粗暴」地干預自然,生態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內在平穩,出現了諸多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態危機。面對生態環境遭受的巨大破壞,人們不得不深刻反思自身的非理性行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人們逐漸認識到,必須以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節約資源、改善環境的生態道德觀為核心,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事實上,人與自然的關系應當是一種「生命維系」的關系。人是生命的存在體,自然生態也是作為「生命存在體」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態具有自身不斷進化的生命過程;另一方面,人作為客觀現實世界的一員,其生命狀態與自然生態的生命狀態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自然生態的死亡必然導致人類生命的衰竭。因此,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首先應當是一種生命維系的關系。基於這種認識,著名學者施韋茲和萊昂波特創立了「生態倫理學」,他們認為生命是自然界的偉大創造,對人類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給予極大尊重,那種「將生命分為價值高的(人的生命價值)和價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價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應該將「善」的觀念加以擴展,應當從自然界而不是局限於人類來認知人們行為的正誤,把善的觀念擴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於維護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穩定性的行為,就應是正當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種倫理理倫如果不包括人影響自然的行為規范,不確認人和生態是一種特別親密、生死攸關的關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的倫理理論。因此,應當用生命的紐帶把人與自然有機聯系起來,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運轉視做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內在要求。人類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人類應該成為這個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並不是人類的奴隸,不是為人類而誕生的,它們理應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只注意人類自然利益而關心生態平衡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確立一種新型的倫理體系,建立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的平等關系,堅持反對「人類沙文主義」。不僅承認人的價值,而且要承認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價值;不僅承認人類的權利,而且要承認生物的,以至一切自然物的權利。看似沒有感覺的樹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權利。它們的價值和權利不是根據對人類有用無用確定的,而是作為一種自然界的平衡鏈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類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氣和營養,因此,人類決不應凌駕於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互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統治」自然,勢必人為破壞人與自然的「平等」關系,瓦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人類與生態都將遭受滅頂之災。
自然是人類之本、人類之根,是人類的起點與歸宿。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必須與自然的發展相和諧的思想,表達了對人與自然的本原性和諧的嚮往和追求。正如《生態倫理——精神資源與哲學基礎》一書導言中所說[P15]:
整個自然界、整個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在某種意義上數十億年來都在無意識地、自然而然的「尋求」優秀和卓越,並確實通過它的無數嘗試和進化,而終於產生了人,產生了人的意識和靈性這一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在這個意義上人們確實可以說,「人是萬物之靈」,但正像羅爾斯頓所言,我們正要因此而感謝整個生態系統,就像花兒和果實感謝整棵樹、感謝整個大地。人是「萬物之靈」,但不是「萬物之主」。人今天恰恰是要運用自己的「靈性」來擺正自己在自然的位置,處理好自己與自然界的關系,善待自然,善待非人類存在物,這樣,他才真正配得上「萬物之靈」的稱號,而在人類的「靈性」和「知性」的歷史和現實的構成中,也確實蘊藏著能夠使人恰當地認識和處理自己與自然的關系的豐富資源,有待於我們去深入挖掘。
從表面上看,生態倫理所涉及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但實質上仍然是指人與人的關系,行為者與他人的關系,以及現代人與後代人的關系。在今天,人類再也不能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而損害子孫後代的利益,這是生態倫理學的重要內容和道德規范。這種人與人的關系是通過人與自然的關系來實現的,就是說,它是以自然為中介而表現出來的。生態倫理把人與自然的關系涵蓋到了人與人的關系中去,比傳統倫理學的內容更豐富了

㈦ 關於魚塘生態系統的論文

一個池塘其實就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其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魚類等,非生物因子包括:池水、底泥、光能、溫度、營養鹽、PH值及溶於水中的氣體等,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組成了一個互相聯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統一體,這就是池塘的生態系統。它們在正常情況下其內部結構、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保持相對穩定,即生態平衡。

海洋生態
任何物質或元素都處在循環的某個階段,他們通過生態系統中生物有機體和無生命環境之間的循環活動過程就叫做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能量在食物鏈中是向著一個方向逐級流動,不斷消耗和散失,而物質則可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或是從一個生態系統消失而又在另一個生態系統出現。這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特徵。(海洋中生產者體積小,但是群體大。消費者體積大)依據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可劃分為三大功能類群: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不僅為本身的生存、生長和繁殖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而且也為消費者和分解者提供唯一的能量來源。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包括所有海洋中的自養生物,這些生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化合物,把太陽輻射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合成有機物中。。太陽能只有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入生態系統,然後再被其它生物所利用。值得提出的是,深海熱泉生態系統的生產者能通過化能作用製造有機物,而陸地上沒有這樣的生產者。消費者是指依靠動植物為食的動物。直接吃植物的動物叫植食動物,又叫一級消費者,如大多數海洋雙殼類、鉤蝦、哲水蚤、鮑等;捕食動物的叫肉食動物,也叫二級消費者,如海蜇、箭蟲、對蝦和許多魚類等;以後還有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直到頂位肉食動物。消費者也包括那些既吃植物也吃動物的雜食動物,如鯔科魚類、只吃死的動植物殘體的食碎屑者和寄生生物。分解者在任何生態系統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它的基本功能是把動植物死亡後的殘體分解為比較簡單的化合物,最終分解為無機物,並把它們釋放到環境中去,供生產者再重新吸收和利用。在全球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中,資源分解的主要作用有:①通過死亡物質的分解,使營養物質再循環,給生產者提供營養物質;②維持大氣中CO2濃度;③穩定和提高土壤有機物質的含量,為碎屑食物鏈以後各級生物提供食物;④改變土壤物理性狀,改變地球表面惰性物質.因此,分解過程對於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還有一些以動植物殘體和腐殖質為食的動物,在物質分解的總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程度的作用,如沙蠶、海蚯蚓和刺海參等,有人把這些動物稱為大分解者,而把細菌和真菌稱為小分解者。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是把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環境中供生產者重新利用。分解作用的意義主要在於維持全球生產和分解的平衡.生物量指水體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生物有機質的重量。在海洋,生產量一般隨生物量增加而增加。周轉率是指一定時間內新增加的生物量P與這段時間內平均生物量B的比率P/B系數。在海洋中,初級生產量以珊瑚礁和海藻床為最高,其變化趨勢是由河口灣向大陸架到海洋而逐漸減少。佔地球表面積71%的大洋,其生物生產力很低,所以有人將其稱之為「生物學的荒漠。海洋初級生產力的季節變動是中等程度的,而陸地生產力的季節波動則很大,夏季比冬季生產力平均高60%。周轉率一般都隨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從P/B比值(或稱周轉率)來看,個體越小的種類,P/B比值越大,雖然生物量小,但周轉時間短,結果產量高。一般地,海洋的生物量比陸地增加的速度快。海洋生態系統中的植食動物有著極高的取食效率,海洋動物利用海洋植物的效率約相當於陸地動物利用陸地植物效率的5倍。正是由於這一點,海洋的初級生產量總和雖然只有陸地初級生產量的1/3,但海洋的次級生產量總和卻比陸地高得多在海洋中植食性動物對初級生產者的利用效率要高於陸地也高於肉食性動物以及雜食性動物對營養的利用率,因為在海洋中植食性動物大多以浮游植物和海草海藻等為食,攝食的時候基本將食物全部攝入,並且進行比較良好的消化。而在陸地上,大部分植食性動物只攝食植物的一部分,而根或是莖則被遺棄,或是進食之後並沒有進行很好的消化就排出體外。不同生態系統中食草動物的消費效率是不相同的.①植物種群增長率高,世代短,更新快,其被利用的百分率就高;②草本植物的支持組織比木本植物的少,能提供更多的凈初級生產量為食草動物所利用;③小型浮游植物的消費者(浮游動物)密度很大,利用凈初級生產量比例最高。肉食性動物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在海洋中植食性動物對初級生產者的利用率是最高的。海洋生物群落中,從植物、細菌或有機物開始,經植食性動物至各級肉食性動物,依次形成攝食者與被食進的營養關系,稱為海洋食物鏈。因為海洋中一種生物往往以多種其他生物為生,而它本身也為多種生物所食,所以每種生物在一個海域中是處於不同的營養層次之中。這樣,整個海域中各種生物彼此之間的食物關系就構成一個錯綜復雜的網路結構,這就是海洋食物網。物質和能量經過海洋食物網的各個環節所進行的轉換與流動,是海洋生態系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一個基本過程。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個體、群體或種群直到群落)在其不同的生態位發揮著作用。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傳遞過程中不斷地消耗,其消耗量視不同的攝食者對所攝食食物的實際利用效率而定。一般說來,食物鏈每升高一個層次,有機物質量能量就要損失一部分,食物鏈的層次越多,總體效率就越低。因此,從初級生產者浮游植物、底棲植物或碎屑算起,處於食物鏈層次越高的動物,其相對數量越少。相反,處於食物鏈層次越低的動物,其相對數量越多。這便形成生物量度能量的金字塔。而食物鏈(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主要動能。(1)海洋食物鏈較長,特別是大洋區食物鏈經常達到4~5級。而陸生食物鏈通常僅有2~3級,很少達到4~5級。(2)海洋食物鏈的許多環節是可逆的、多分支的,加上碎屑食物鏈、植食食物鏈和腐食食物鏈相互交錯,網路狀的營養關系比陸地的更多樣、更復雜。因此,在海洋中用食物網更能確切表達海洋生物之間的營養關系。(3)食物鏈只表示有機物質和能量從一種生物傳遞到另一種生物中的轉移與流動方向,而不表示每一營養層所需的有機物和能量的數量(即生物量和熱量)。(4)食物鏈每升高一個層次,有機物質和能量就要有很大的損失,食物鏈的層次越多,總體效率越低。因此,從初級生產者浮游植物、底棲植物或碎屑算起,處於食物鏈層次越高的動物,其相對數量越少;相反,處於食物鏈層次越低的動物,其相對個體數量越多。貯存在生產者體內的能量沿著食物鏈傳遞時會大量消耗,能流越來越細,營養級間的能量轉移效率平均只有10%~15%左右。這便構成了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5)食物網的結構是可變的。從食物網的定義,我們已知在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往往攝食多種生物,而其本身也為多種生物所食。因而每種生物在一個海域中是處於不同食物鏈的不同環節,或者說處於不同的營養層次之中。這樣,整個海域各種生物彼此之間的食物關系,就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路結構。事實上,同一種魚也依其發育生長階段、季節和所在海域的不同,其餌料也各異,所以食物網的結構是會改變的。圖 海洋食物鏈類型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質,通過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各種生物按其食物關系排列的鏈狀順序稱為食物鏈.由於受能量傳遞效率的限制,食物鏈的長度不可能太長,一般食物鏈都是由4~5個環節構成的。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有在生物群落組成中成為核心的,數量上占優勢的種類所組成的食物鏈才是穩定的。捕食食物鏈:直接以生產者為基礎,繼之以植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能量沿著太陽→生產者→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的途徑流動.如:青草→野兔→狐→狼.在大多數生態系統中,凈初級生產量只有很少一部分通向捕食食物鏈,不是主要的食物鏈.2)碎屑食物鏈:以碎屑為基礎,高等植物的枯枝落葉被分解者分解成碎屑,然後再為多種動物所食.其構成方式為枯枝落葉→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動物→小型肉食動物→大型肉食動物.除此之外,還有寄生食物鏈,可認為是捕食食物鏈的特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的一個網狀結構.一般說來,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力干擾的能力就越強,其中一種生物的消失不致引起整個系統的失調;生態系統的食物網越簡單,生態系統就越容易發生波動和毀滅,尤其是在生態系統功能上起關鍵作用的種,一旦消失或受嚴重損害,就可能引起這個系統的劇烈波動.一個復雜的食物網是使生態系統保持穩定的重要條件。

㈧ 關於生態系統的一篇文章

人工湖泊是在一定空間內,由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的多種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互為因果而組成的一個統一整體,即生態系統。人工湖泊生態系統是復雜的系統,這不僅是因為所受外部影響的復雜性,而且因為其內部運行機制及各因子的並聯的復雜性。水生生態法則主要依賴於湖泊生態系統內能量流動和物質轉移的動態變化,運用水生生物的食物(營養)關系,根據水域地理位置、氣象氣候、水體大小、水位變化、湖底底質、湖泊形態、湖水運動特點、水質特徵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設計水生動物的放養模式,使各種群生物量和生物密度達到營養平衡水平;同時可以考慮種植一些觀賞性水生植物,不僅可以吸收水體中部分營養鹽和有毒物質,降低湖泊中氮、磷濃度,優化水環境,維持水域生態平衡,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在水域生態系統景觀設計中要注意以下要點:

水體流向通常從泉水--池塘--溪流--險灘--急流--疊水--湖泊--瀑布--江河--海洋,有明顯的連續性。雖然濕地、湖泊、池塘的連續性不明顯,也是生態水系統中的重要環節。

自然水體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種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徑流、土壤的運動、沉積、沉澱、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種生物的作用等,對水體岸線的改變,將引起整個水域生態系統發生相互關聯的變化。場地規劃時首先考慮不破壞自然條件,規劃建設項目與原有的生態環境相融,在新的環境條件下盡快達到新的良性的生態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統是最經濟有效的水體形式,盡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線設計水體,保持兩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擾。

人類有種本能,對水邊豐茂的植被,水中的動物、魚類、貝類等有好奇心及親切。

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充分利用親水的優越性,盡量靠近水源,首先選擇低窪潮濕的地點開挖為水面,使水流盡量小角度斜穿等高線緩緩地向低處流動。

作為參與規劃的工程師,要密切關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況。某些區域在基地中,散落一些局部低窪處。經地形分析,盡可能使其保持現狀,塑造成生動的水景,如果能相互溝通,導入外來水源更新水系,最後溢入自然水系則更為理想。(一)

在地域的高處應進行生態重建,涵養水土,恢復自然形成的泄洪區域,不可佔用。

將雨水通過地形設計,合理引導地表徑流,盡可能滲入地下,最終匯入天然水體。對植被的保護和減少硬地鋪裝都是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

對地表及地下水流域應進行統一管理,不可分治。保護全流域的堤岸,將任何形式的污染減至最小,根據水體的容量合理規劃土地。每一個與水有關的場地規劃,都應在業主要求及生態要求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與協調。對於設計師來講,這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過水面的微風和涓涓的水聲等都是景觀設計的重要元素。

在利用水體時,應該保證用地性質與水域資源及景觀相融;利用水資源的強度不可超過水域的承載力;保證人工和自然系統的生態連續性。保證水域的風景質量和生態功能是規劃設計應當考慮的重點。

在面積較大的天然水域范圍內,要合理利用臨近水域的地塊,避免將主要道路環閉水體,這樣會限制親水地域的開發利用。將主要道路遠離水域,以盡端支路的方式接近水域,支路之間的土地要合理地開發利用,可用作社區、公建配套區、自然保護區、公園、碼頭等等。憑借水體增加土地及當地的生態價值。

在一個規劃基地能夠擁有一片水面,即使在基地上能夠觀賞到遠處的水面,都是值得珍惜的景觀資源。房地產開發用地中的水景可以使地價及房價升值。

傳統的規劃設計,常常在濱水規定洪水位以上的區域,規劃為公建配套設施用地以及綠地。目前,在規劃設計中應該重視對濱水地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重建,淡水不合理的利用、浪費以及污染會危及濱水生物。

水陸交界處是生態敏感地帶,是鳥類、動物、魚類的天然食源及棲息地,在規劃設計中,應劃定生態敏感帶,保護及改善植被的生長狀態,使原有的野生動物、微生物的生境不受干擾。

設計水體的岸線應該以平滑流暢的曲線為主,體現水的流暢柔美。駁岸及池底盡可能以天然素土為主,而且與地下水溝通,可以大大降低水體的更新及清潔的費用。

駁岸以緩坡入水至水下60厘米,寬度2米至3米,然後逐漸挖深,在面積較大的水域,要水底深度達到1.8米以上,才能以相對陡的坡度挖深。緩坡可以減小徑流的沖刷,對兒童也是一種安全措施。在較大的水面中部可以方形或多邊形直線深挖較為經濟,在水深1.8米處以緩坡向水岸線連接。

在沖刷較大的地點可用卵石、塊石、原木加藤本植物加以穩固。如果是拋石駁岸,應該根據風浪的沖擊力決定石塊的大小,最好用帶稜角的石塊;或者拋以碎石打底,上部用大石壓住;或者先設鋼筋框或竹框再拋大於網孔的石塊。濫用鋼筋混凝土或漿砌塊石的人工堤壩將對濱水地帶的生態系統造成災難性破壞。

提倡生態型駁岸設計,利用以下各類植物覆蓋、穩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徑流對駁岸形成的沖刷。例如:濕地樹木類(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水杉、美國尖葉扁柏、濕地松、水松、沉水樟、沼楠、相思或牛尾木、海松柏、紫穗槐、垂柳、灰柳);濕生植物類(中華水韭、沼澤蕨、寬葉香蒲、東方香蒲、長苞香蒲、水燭、小香蒲、澤瀉、菖蒲、石菖蒲、荻、水蔥、水毛花、垂穗苔草、箭葉雨久花、雨久花、燈心草、花菖蒲、毛茛、驢蹄草、圓葉茅膏菜、合明或田皂腳、千屈菜、草龍、丁香蓼、星宿菜、半枝蓮、水蠟燭、薄荷、慈姑、長毛茛澤瀉);浮葉植物類(浮葉眼子菜、水鱉、蒓菜、萍蓬草、中華萍蓬草、芡實、亞馬遜王蓮、白睡蓮、柔毛齒葉睡蓮、延葯睡蓮、菱角、四角菱、水皮蓮、金銀蓮花、荇菜);沉水植物類(竹葉眼子菜、微齒眼子菜、蓖齒眼子菜、眼子菜、苦菜、密齒苦菜、穗花狐尾藻、黑藻、大茨藻)。

在駁岸穩固的情況下,設計處理得盡可能簡單;岸線設計的曲線要滿足水流平穩運動的要求,避免造成水流不合理沖刷。

通過對現有水系被沖刷破壞的情況,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重建穩定的生態型水體駁岸。

通過科學的調查,找到最大風速及最高水位狀態下對水系最易造成的破壞點,進行防護性設計。

在水岸的任何一點都不應看到水體的全部,經過巧妙的設計,可以在某些景觀節點進入相對私密的空間,增加神秘感;在另一些景觀節點可以看到相對開闊、深遠的水面。在能夠看到優美景觀的岸線,可以設置休憩設施,配合地形及植被設計,利用借景、框景的手法,增加景觀的層次,形成景區內重要的景點,如果點以景名,還可以增加文化內涵。

在設計一條溪流時,隨高差,擺放石塊,讓水跳落,進入較寬闊地帶,通過修築滾水自然式石壩,可以形成相對寬闊的水面,將歡快跳動的水體表情轉為寧靜秀美。如果進入更大的水面,則可以安排游泳、劃船、垂釣等水上活動。

通過安排交通線路,近水、遠水、跨水、水下穿過等等,可以創造豐富的景觀空間。

在水邊設計建築時,利用水岸之間的溫差形成的對流、微風,提高室內的舒適度。

小型庭院的景觀水體形式舉例:竹筒導水滴入石槽、陶罐、木桶等,溢出至卵石地;幾塊毛石圍成有情趣的小水池,平靜的水面將上方的植物、小品、白雲、星空、霞光、月色等倒映於水中;只要有高差就可以產生各種形式的跌水,形成豐富的水的運動、節奏、速率,創? 於嘀炙

㈨ 關於環境保護的論文 3000字左右

收稿日期: 2006 - 07 - 01
論工業革命以來生態環境危機的
客觀必然性及其根治途徑
畢學雲,張智婷,郝明亮,李吉利,李瑞平
(河北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北蔚縣075700)
摘要:在簡要介紹全球生態環境危機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工業革命以來生態環境危機產生的客觀必然性,認為西
方式社會文化的主導、人口壓力、對生態基本規律的認識不足、傳統生存方式的缺陷、技術的濫用和自由經濟制度的弊端是
主要原因,提出根治生態環境危機的根本出路在於控制人口增長、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實施可持續生產和可持續消費。
關鍵詞:工業革命;生態環境危機;客觀必然性;根治途徑
中圖分類號: X171. 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2 - 3356 (2006) 05 - 0048 - 03
1 全球生態環境危機現狀
18世紀中葉以蒸汽機的發明所引發的工業革命,使
人類的生產水平和物質文明水平都得到了極大提高。但
與此同時,工業革命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和環境問題,
引發了人類史上空前的生態環境危機,對當代人類的生
存與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這些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
主要表現為水(藍色)危機、糧食(綠色)危機、人口危機、
荒漠化、物種危機、生態死亡、臭氧層危機、大氣污染、極
地污染、核污染、生化污染、基因炸彈(人種危機) 、全球變
暖,等等。
聯合國發布的《千年生態環境評估報告》指出,過去
50a中,由於人口急劇增長,人類過度開發和使用地球資
源,一些生態系統所遭受的破壞已經無法得到逆轉。報
告說,地球自然資源每年提供價值15萬億英鎊的物產,
如新鮮的水、清潔的空氣和魚等,但是人類活動破壞大約
2 /3提供上述資源的生態環境,包括濕地、森林、菜地、河
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 ~30%的珍稀野生動物
瀕臨滅絕; 24個生態系統中的15個正在持續惡化。大約
60%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服務行業,如飲用水供應、漁
業、區域性氣候調節以及自然災害和病蟲害控制等,無法
進行可持續性生產,前景每況愈下。
報告認為,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危及人類健康與長久
發展。如果目前情況繼續惡化下去,生態環境就有可能
發生突然變化,將導致水資源質量發生突變,新的疾病蔓
延,沿海地球海洋生物死亡,以及地球氣候出現異常變
化。
2 生態環境危機的客觀必然性
今天當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將人類推到生死存亡
關頭之時,只有對造成生態環境危機的原因進行深刻的
反思,方能探尋到解決環境危機的出路。關於環境危機
的主要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
見智。據巴里·康門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歸納,主
要有這幾種見解: ①「富裕說」,認為富裕社會的廢棄物
太多,還不如雖貧窮但與環境相和諧的窮人社會。②「進
取意識說」,認為問題的原因在於人類的內在進取意識,
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殘忍的物種。③「人口說」,認為環
境危機是人口太多的緣故。④「教育說」,認為人類所受
的教育使人日益變得非人,變成不懂得為什麼要愛自然。
⑤「宗教說」,認為原因在於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
的是服務於人類的信條。⑥「需求說」,認為污染的原因
不在工業界而在公眾過旺的物質需求。⑦「技術說」,認
為原因在於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術發展。
⑧「利潤說」,認為原因在於毀壞環境比保護環境更容易
獲得利潤。⑨「政客說」,認為由於制定和執行環境政策
的政府機關被親工業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機關癱
瘓無力。⑩「社會制度說」,認為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的社
會制度。
上述各說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夠全面、深
刻,不能切中生態環境危機根源的要害。筆者認為,造成
生態環境危機主要有如下這些原因:
2. 1 西方式社會文化的主導
工業革命導致的環境危機、生態沖突這些問題跟西
方式的社會文化理念有密切的關聯。西方文化有3個顯
著特徵:強調競爭與征服;漠視和諧,不僅僅漠視跟自然
的和諧,還漠視跟其它社會、其它文化的和諧;無限制地
利用物質,認為資源永遠無限。工業文明開採挖掘出地
底深處的幾百種礦產資源,將其轉化為人類可支配使用
的財富,支撐了人口新一輪的膨脹。其主要特徵是:以毀
壞自然的方式征服和利用自然;個人自由與財富消費至
上;解除宗教和倫理對人的控制等等,這些要素構成了傳
·48·
第5期 河北林業科技 2006年1 0月
統工業文明的主流意識形態。整個二十世紀,人類消耗
了1420億t石油、2650億t煤、380億t鐵、7. 6億t鋁、4. 8
億t銅。佔世界人口15%的工業發達國家,消費了世界
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氣、50%以上的重要礦產
資源,全球各國各民族間出現嚴重的不平衡。目前,全球
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僅為1400多億噸,按目前產量,靜態保
障年限僅40a;天然氣的剩餘可采儲量為150億立方米,
靜態保障年限僅為60a。與此同時,地球環境遭到嚴重污
染,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森林銳減、物種毀滅、氣候變
暖、荒漠擴大、災害頻發,一場全面的危機擺在人類面前。
2. 2 人口壓力
如前所述,人類賴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個最大的生
態系統,它有著自己的負載閾限。而處在生物圈中食物
鏈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長,使生物圈的負載能力已達
到了極限,難以為繼。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認為,如果
聽其自然,人口增長會呈現幾何圖式(2、4、8、16⋯⋯) ,而
人類所需食物的增長最多是算術方式(1、2、3、4⋯⋯) ,最
後的結局當然十分悲慘。據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紀元
以來的第一個1000a里,只有3億人。而在第二個1000a
里,就猛增至約60億人。在這第二個1000a里,世界人口
有過兩次大的增長。第一次發生在工業革命期間, 從
1750年到1900年的150a間,世界人口從原來的8億增至
17億。這期間的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西方工業化國家。
1950年以後,世界人口進入第二次高速增長期。從1950
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從25億猛增至50億。31a里人口
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間,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發展中
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率大大高於發達國家。更有
甚者,在發展中國家,人口的增長與貧困的擴大是同步
的。
2. 3 對生態基本規律的認識不足
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地球的自然環
境。然而,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的進程中,只知道一味地
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奪,卻沒有認識到地球承載人類生存
的能力,取決於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人類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變「自然生態系統」的過
程,這個系統的發展既有利於人類的一面,也存在著不利
的一面,即過度耗竭自然資源和破壞自然生態系統,最終
將導致人類的不可持續發展。
人類造成的生態環境退化有三個途徑: ①非生物資
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資源是有限的,是可耗竭的) 。
②向環境的排放(污染和廢物排放往往超出環境的自凈
能力) 。③生物量的損失(可更新資源的使用速度大於更
新速度) 。
因此,可以說,是人類活動產生的總壓力超過了地球
的環境承載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環境危機。關於這
一點,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就曾
尖銳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
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
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
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
由此可見,正是人類對生態基本規律的認識不足,對
生態資源肆無忌憚地無度揮霍,才導致生態環境的日益
惡化,從而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態性災難。因此,
人類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態基本規律辦事,運用使發展
更少地依賴地球有限的資源,更多地與地球承載能力達
到有機協調的方式來發展經濟,才有可能躲過大自然對
人類新一輪更大范圍的懲罰。
2. 4 傳統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們知道,人類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了從自然
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質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
之能夠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類在和環境
進行了長期的抗爭和苦鬥,極大地發展了自己,增強了改
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後,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
耗為手段,以高速度、高發展為途徑,以高消費、高享受為
目的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的後果是對環境的高污
染和高破壞,是以犧牲環境來求取發展的。在今天當環
境危機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制約經濟發展和影響社會穩
定的直接因素,在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頻發不斷,生態資
源遭到嚴重破壞的形勢下,人類才對這種傳統生存方式
的缺陷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
屆聯合國大會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決議(聯大第44 /
228號)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全球環境不斷惡化的主要
原因是無法長久維持的生產和消費形態,特別是工業國
家的生產和消費形態。」
當前,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遵循著
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為特徵的生存方式。高物質消費生
活方式驅動著高資源消耗的生產,而高資源消耗的生產
又導致了地球環境狀況的惡化。環境危機的出現無不與
這種浪費型、破壞型的傳統生存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
人類現在每1年燃燒的礦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萬年
的時間才能形成。
對這種傳統的高消耗生產方式和高消費生活方式,
有識之士稱其為「發展的失敗」。具體地說,即正是傳統
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等幾乎所有方面組成了
威脅生態環境的社會慣性力量。因此,僅僅從其中一個
方面入手,或是以為更新的技術本身就會解決這樣的問
題,或是寄希望於一套全新的發展戰略,肯定是要失敗
的。事實上,許多生物學家、生態學家、技術專家,當然還
有各方面的社會科學家都明確認識到,如果不對人類迄
今所處的生存方式,或者說對整個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
思,人類斷難改弦更張。
2. 5 技術的濫用
如所周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物質生活
·49·
第5期 河北林業科技 2006年1 0月
帶來空前繁榮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正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才使人類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使人類能更大規模地采礦、辦工業,從而向自然界索取
更多的物質和能量,並同時向環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廢棄
物。尤其是化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能合成許多自然界
根本沒有的化學品,在排入環境後長期在食物鏈中循環,
危害人體健康。
可見,由於人類濫用科學技術向大自然貪婪地索取
和掠奪,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是,科學技術是
一把雙刃劍,它既有為害人類的一面,又有造福人類的另
一面。人類只有正確使用科學技術,將其運用於環境保
護方面,大力發展節能技術、生態農業技術、以及其他一
系列技術,實行封閉的工業生態循環,採取清潔生產方
式,實現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把對環境的負荷減少到
最低限度,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實現人類社會
的永續發展。
2. 6 自由經濟制度的弊端
自由經濟制度要求整個社會關系商品化,要求按照
等價交換的原則自由買賣、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自由經
營。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勵,甚至放縱私人自
由地無限制地從事各種創造財富的活動。然而,這些活
動大多是以瘋狂掠奪自然資源和嚴重污染環境為代價來
獲取其高額利潤的。在這種制度下,人人只圖急功近利,
不顧長遠後果。而正是這種對利潤的貪婪導致了對大自
然的嚴重破壞。自由市場經濟制度無內在目標和固定方
向,僅僅服從於供需力量的調節。在這種經濟體制下,某
些人類的共有物(即共有資源) ,如空氣、水等人類生存所
必需的物質基礎,往往被少數人或集團用做換取個人或
集團利益的犧牲品。
對此,美國著名學者巴里·康門勒(Barry Commoner)
教授曾指出: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資金趨向於流向能
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最大收益的生產項目及其所屬的企
業。在這種體制下,投資實際上由公司決定。而公司作
出選擇的依據是收回投資和創造利潤的周期的長短。它
們當然選擇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於環境的,同時從
長遠看經濟效率更高的項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
而且資金和利潤的回收周期長,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場
經濟體制下為投資者們所喜歡。因為自由市場經濟體制
下的資金分配不可能自發地照顧環境質量所代表的社會
效益。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強對自由經濟活動
的干預、控制和調節,以克服自由經濟「無形之手」所無法
觸及的個人權利的濫用和資源浪費之流弊,防止共有物
悲劇的發生。
3 生態環境危機的根治途徑
環境問題是在發展中產生的。導致生態環境退化的
根源在於不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方式。發達國家在發展
中,不顧自然生態系統的承受力,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
然資源和能源,向環境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導致環境
問題的加劇和環境問題的全球化。目前,世界上少數地
區的消費極高,但大部分人類的基本消費需求尚未得到
滿足。正是工業化國家的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加
劇了環境退化和世界一些地區的貧困。
作者認為,要從根本上鏟除生態環境危機產生的根
源,需從控制人口增長、開發可再生能源、實施可持續生
產和可持續消費等4個方面入手。
3. 1 控制人口增長
根據世界人口學家估計,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 億人
的速度在增長,到2030年,人口將可能達到100億。地球
資源在開發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顯得趕不上人口增長的
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給生態環境,尤其對
土地、水、物種等造成巨大的壓力,並造成了森林的銳減,
土壤的退化,生態的惡化,資源的浪費,物種的減少等一
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因此,為了保護地球資源和生態環
境,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務。
3. 2 開發可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
能等,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自我恢復能力,人們在使用過
程中,再生能源可以從自然界中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取
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幾乎是零污染,對生態環境的破
壞微乎其微。因此,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緩解煤、
石油、天然氣開采壓力,減輕生態環境破壞的一條重要途
徑。
3. 3 可持續生產
可持續生產是指滿足消費者對產品需求而不危及子
孫後代對資源和能源需求的生產。實行可持續生產的主
要途徑是在工業發展中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利
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
率,降低物耗、能耗,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物量生產
經營活動。按照聯合中巴黎工業與環境活動中心的定
義,清潔生產是:「將綜合預防的環境策略,持續應用於生
產過程和產品中,以便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達到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
是: ①調整產品結構,用無污染、少污染的產品代替毒性
大、污染重的產品。②調整原料結構,用無污染、少污染
的能源和原材料代替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③調整企業技術結構,用消耗少、效益高、無污染、少污染
的技術、工藝和設備替代消耗高、效益低、污染產生大、污
染重的技術、工藝和設備。④設計物料閉路循環,開展
「三廢」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實現物
料最大限度的廠內循環。⑤強化企業工業生產管理,減
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⑥對少量的、必須排放的污
染物,採用低費用、高效能的凈化處理設備,進行最終的
處理、處置。⑦建立無廢工業區。
(下轉第54頁)
·50·
第5期 河北林業科技 2006年1 0月
小區,開展規范的濕地和鳥類保護工作,試驗性建設濕地
恢復工程。
(4)建立濕地公園。在北戴河濕地等近城市區和南
戴河、黃金海岸等旅遊區的濕地,規劃建設具有保護和開
發相協調的示範性特色濕地公園,同時發揮濕地的生態
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5)探討建立並逐步健全濕地保護社區參與機制。
在參照國內外其它地區社區參與濕地保護成功經驗的基
礎上,探討性建立符合秦皇島沿海濕地保護實際的社區
參與機制,使沿海濕地的保護和濕地所在縣、鄉、村社區
經濟利益協調發展,讓群眾從保護濕地中得到實惠,從而
更加積極主動參與保護行動。
參考文獻
[ 1 ]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 濕地公約履約指南
[M ].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 2 ]國家林業局,等. 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M ]. 北京: 中國林
業出版社, 2000.
(上接第50頁)
3. 4 建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
《21世紀議程》提出,世界所有國家均應全力促進可
持續消費模式,發達國家應率先達成可持續消費模式,發
展中國家應在其發展過程中謀求可持續消費模式,避免
工業化國家的那種過分危害環境、無效率和浪費的消費
模式,工業化國家要提供更多的技術和其他援助。
政府和商業界對改變消費模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
用。具體手段有:運用經濟刺激,改變消費行為;調整價
格結構,使價格能夠反映出環境的價值;取消對不可持續
消費模式的保護性補貼;提高消費者的環境保護的經驗
和意識等等。
80年代以來,世界上出現了以環境標志(綠色標志)
制度為核心的綠色消費浪潮,對轉變不可持續消費模式
產生了推動作用。環境標志(綠色標志)是某一個國家依
據環境標准,規定產品從生產到使用全過程必須符合環
境保護的要求,對符合或者達到這一要求的產品頒發證
書或標志。如果商品上印製了特定的環境標志,就表明
該商品的生產、使用及處置全過程都符合環境保護的要
求,不危害人體健康,對環境無害或少害,有利於資源再
生和回收利用。
參考文獻
[ 1 ] [美]D. 米都斯,等. 增長的極限[M ].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 2 ] 王進.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M ].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9.
[ 3 ] 陳鴻清. 發展新思路[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00.
[4 ] 王樣榮. 生態與環境[M ].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0.
[ 5 ] [德]狄特富爾特,等. 人與自然[M ]. 三聯書店, 1993.
[ 6 ] 戴星翼. 走向綠色的發展[M ].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8.
(上接第51頁)
吸入鼻腔才有效, 45日齡時進行第二次新城疫II系疫苗
免疫, 15日齡時翼內皮下刺種雞痘疫苗。在免疫各種疫
苗前後3天內飼料中不加抗菌素葯物。
3. 8 消毒
室內和所用設備都要定時進行消毒。
3. 8. 1 地面消毒 用1%新潔爾滅或4%來蘇兒水進行
噴灑消毒,每周進行1次。
3. 8. 2 空間消毒 在育雛前20天用熏蒸法進行消毒。每
立方米空間用42ml福爾馬林溶液倒入盛有21g高錳酸鉀的
容器中,熏蒸後密閉24~48h,然後通風換氣放出甲醛氣體。
3. 8. 3 設備消毒 我們用的溫度計、濕度計、飲水器、食
槽等設備,都要用新潔爾滅或生石灰粉等葯品沖洗,然後
用凈水洗凈,在陽光下曬干,即達到消毒效果。
4 小結
通過對褐馬雞雛雞的研究飼養,除獲得了適合雛雞生長
的基本因子的理論數據外,還得出了幾點經驗,總結如下:
4. 1 行為習性
雛雞剛能站穩行走就表現出好動、好鬥的習性,特別
愛啄抱窩雞的冠和眼, 3日齡時行走奔跑速度加快,爬坡
能力增強,在野外不易抓到。雛雞從9日齡時開始有沙
浴現象,兩周後夜間飛到架上休息,每天的上午8: 00 ~
10: 00時,下午的5: 00~7: 00時,是其活動和取食最旺盛
的時候,中午11: 00~14: 00時不愛動,也不肯取食,但這
個時間飲水較多。
4. 2 健康標志
雛雞早晨糞便的顏色、形狀基本能代表其是否健壯,
如果呈圓柱狀、條狀、棕綠色、表面有白色的尿酸鹽沉著,
說明雞健康;如果鹽成份增加,呈白色糊狀或石灰漿樣的
稀糞,多感染了痢疾;如果是黃白色、黃綠色並附有粘液、
血液等惡臭稀便,說明感染傷寒等急性病。
雞群中的啄羽、啄肛、啄趾及其它異食現象和有無軟
腿,能幫助判斷日糧中營養是否充足和平衡,以便及時調
節各種營養元素。
4. 3 生長情況
從雞群中選即將進入亞成體的5隻雞分別在6周齡、
7周齡、8周齡、9周齡測量其6個相關指標,通過計算、比
較得出:雛雞在即將進入亞成體時,也就是49日齡以後,
生長速度最快。
·54·
第5期 河北林業科技 2006年1 0月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