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蘇軾的人生態度
A. 如何看待《赤壁賦》中蘇軾的人生態度
這個時期,作者復的思想是矛盾制的:一方面,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B. 在《前赤壁賦》中,可以看到蘇軾怎樣的一種人生態度
政治上的失意。
蕭聲哀怨。
人生無常,生命的短暫。
從蘇軾的《前赤壁賦》可看出他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
本文在語言風格方面,不像韓愈那樣拗折奇警,也不像歐陽修那樣平易流轉,更重視通過捕捉意象,通過音聲色彩的組合,來傳達自己的主觀感受,時常點綴著富於表現力的新穎詞彙,句式則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前赤壁賦》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寫出人在浩渺宇宙間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極精煉的文筆,寫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蘇軾作《前赤壁賦》。他在黃州作的詩中,曾經痛苦地描寫過此時的憂郁苦悶的心情。「我謫黃崗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里,故人不復通問訊,疾病飢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賦》正是作於蘇軾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在他的赤壁詞中,即有過明顯表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現實中的我卻只能「早生華發」,「一樽還酹江月」地慨嘆「人生如夢」。在這種沉重的精神壓力之下,東坡內心有著深刻的感發,他開始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憂與虛無,但如果僅是「入乎其內」地感嘆人類的滄桑,這就不能產生我們今天對他的文采及人品的欽佩。東坡之所以成為「白首忘機」的「東坡老」②,更有他善於「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脫」的另一面(這一面至關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打擊,問題是面對打擊的態度。在殘酷的政治斗爭面前,蘇東坡既想超脫又不能超脫。他在《書<前赤壁賦>後中說:「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傅堯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段跋語,對於了解作者當時深受壓抑的心境提供了幫助。蘇軾不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寄託,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於是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總之,蘇軾當時的心境極其復雜:消極隱退與積極進取,疾世忿懣與逍遙山水的雙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思想背後,卻流露出對世道不平的滿腔憤怒,不甘妥協的積極進取精神,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有人曾認為《前赤壁賦》把黃州赤壁當作孫曹交兵之處是蘇軾「用事疏舛」,這並不十分准確。蘇軾所游之赤壁並非歷史上發生大戰的真正的赤壁;而蘇軾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壯舉,他無非是借事寫文,抒發他的心懷以求解脫罷了。
綜觀全文,作者的感情經歷了三次變化:「樂——悲——樂」,作者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由平靜到苦悶,再由苦悶而得到解脫的發展過程。而圍繞作者感情的三次變化,全篇的行文也隨之巧妙展開。「文以載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為讀者所清晰的領悟,就必須藉助於良好的文學表達形式。蘇軾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過他對賦的新的利用而傳達開來的。《前赤壁賦》是篇辭賦,辭賦時常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表達作者的思想與主張,《前赤壁賦》很顯然是運用了這種傳統的格式。辭賦講究排比對偶,《前赤壁賦》中也有不少排比對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辭賦的基本特徵。但蘇軾的這篇賦卻不像漢魏以來的賦一樣詞藻華麗,僅止於鋪陳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滲入其中。這篇之所以長誦不衰,更有它突破辭賦舊格的新成就,我們今天可以稱它為散文詩。詩人運用行雲流水般的筆調抒寫自己心中的感情波瀾,使文辭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摯,情感與文字的密合無間。我們不得不佩服蘇軾駕馭文字能力的瀟灑不凡。總結而言,這篇賦在文學上有兩大貢獻:
第一,充分顯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質。這篇賦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風;就情而言,有悲傷,有歡樂。時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時而遺世獨立,羽化登仙;時而愀然發問,暢談哲理。景色的轉換,情感的跳躍很頻繁,但卻不雜亂,而是以作者的主觀感受作為線索貫穿始終。蘇軾在文章中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哲理,這個論點盡管來源於老莊的相對主義哲學觀,具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卻同時具備了辯證法的因素,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達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隨著主觀感受的輾轉生發,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橫生。文章寓情於景,借景明理,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為後世散文的創作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第二,對「賦」體的巧妙利用與革新。《前赤壁賦》是散文與韻文的巧妙結合,是詩與文的統一。文章是賦體,但卻不拘泥於古賦,它的語句有長有短,散駢結合,文辭生動,情韻瀟灑,不啻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文中游覽的場景不斷的更換,詩人的情感也不斷地變換,而文氣卻始終一貫如注,既有駢賦對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詩境之美,還有揮灑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動形象的說理之美。在這樣的一篇散文詩中,我們不僅可領略文學之美,還可以體悟哲學之理趣,無疑是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的融合。
C. 蘇軾的《前赤壁賦》表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度
政治上的失意。 蕭聲哀怨。 人生無常,生命的短暫。 從蘇軾的《前赤壁賦》可看出他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
D. 怎樣理解蘇軾在《赤壁賦》中表達的人生觀
答案來自作業幫:
文章通過泛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及主客之間的相互辯駁版,反映了作者由權故作曠達到陷入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思想過程,表現了蘇軾他身處逆境仍適意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在極端失意時難忘懷得失,處之泰然,是很難得的.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會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E. 前赤壁賦表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度
《前赤壁賦》本文在語言風格方面,不像韓愈那樣拗折奇警,也不像歐陽修那樣平易流轉,更重視通過捕捉意象,通過音聲色彩的組合,來傳達自己的主觀感受,時常點綴著富於表現力的新穎詞彙,句式則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前赤壁賦》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寫出人在浩渺宇宙間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極精煉的文筆,寫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綜觀全文,作者的感情經歷了三次變化:「樂——悲——樂」,作者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由平靜到苦悶,再由苦悶而得到解脫的發展過程。而圍繞作者感情的三次變化,全篇的行文也隨之巧妙展開。「文以載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為讀者所清晰的領悟,就必須藉助於良好的文學表達形式。蘇軾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過他對賦的新的利用而傳達開來的。《前赤壁賦》是篇辭賦,辭賦時常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表達作者的思想與主張,《前赤壁賦》很顯然是運用了這種傳統的格式。辭賦講究排比對偶,《前赤壁賦》中也有不少排比對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辭賦的基本特徵。但蘇軾的這篇賦卻不像漢魏以來的賦一樣詞藻華麗,僅止於鋪陳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滲入其中。這篇之所以長誦不衰,更有它突破辭賦舊格的新成就,我們今天可以稱它為散文詩。詩人運用行雲流水般的筆調抒寫自己心中的感情波瀾,使文辭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摯,情感與文字的密合無間。我們不得不佩服蘇軾駕馭文字能力的瀟灑不凡。總結而言,這篇賦在文學上有兩大貢獻:
第一,充分顯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質。這篇賦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風;就情而言,有悲傷,有歡樂。時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時而遺世獨立,羽化登仙;時而愀然發問,暢談哲理。景色的轉換,情感的跳躍很頻繁,但卻不雜亂,而是以作者的主觀感受作為線索貫穿始終。蘇軾在文章中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哲理,這個論點盡管來源於老莊的相對主義哲學觀,具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卻同時具備了辯證法的因素,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達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隨著主觀感受的輾轉生發,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橫生。文章寓情於景,借景明理,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為後世散文的創作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第二,對「賦」體的巧妙利用與革新。《前赤壁賦》是散文與韻文的巧妙結合,是詩與文的統一。文章是賦體,但卻不拘泥於古賦,它的語句有長有短,散駢結合,文辭生動,情韻瀟灑,不啻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文中游覽的場景不斷的更換,詩人的情感也不斷地變換,而文氣卻始終一貫如注,既有駢賦對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詩境之美,還有揮灑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動形象的說理之美。在這樣的一篇散文詩中,我們不僅可領略文學之美,還可以體悟哲學之理趣,無疑是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的融合。
F. 怎樣看待前赤壁賦中蘇軾的人生態度
無端受屈、含冤入獄的蘇軾,在 "烏台詩案"結案後不久,就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所幸的是黃州地方官吏欽慕他的為人與俊才,非但不加管束,還常常任他在管區內縱情游山觀水,而情豪興逸的蘇東坡則每游一地必有詩文紀盛,《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就是這一時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賦 是介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從戰國時荀卿的《賦篇》創其名開始,先後出現了宏篇巨制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文。這篇《前赤壁賦》是韻文,從頭至尾換了 十二次韻;像漢賦一樣,採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認識;又似駢賦和律賦,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徵,但它又不為"賦 "這種文體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句式有時長短、有時整齊,參差錯落,可以稱得上是散韻巧妙結合、詩文和諧統一的佳篇,對辭賦體的發展與突破作出了巨 大的貢獻。
以往的游記散文,大多以紀游寫景或於紀游中借景抒情為主,而東坡的不少散文,卻開創了一種新的寫法。在這些文章中,作者並不著意寫景,而是以闡明哲理,發表議論為主。借題發揮,借景立論的獨特風貌貫串於字里行間。《前赤壁賦》就是這種新型游記的一篇代表作。
宋 神宗元豐五年(1082),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一葉小舟,來到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遊玩,明月一輪映於波平浪靜的江面,送爽的 清風徐徐吹來,茫茫白露布滿大江,水光山色與中天夜月相輝映 ,主客對酌於舟中,酒酣耳熱後和著凄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後又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 引出客人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如寄的慨嘆,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發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 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愀然"的靈丹妙葯,使客人終於"喜而笑"。
《前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 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復再現風、月形象。歌中的"擊空明兮溯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折。客的傷感起於曹操的 "月明星稀",終於"抱明月而長終"、"托遺響於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景 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 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 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復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復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 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之所以說《前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 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說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 切。從《前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可以羽 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捲自如、活潑流暢,在《前赤壁賦》中也不難發現,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 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至於語言的精練生動、 詞簡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徘徊於鬥牛之間"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前赤 壁賦》一文還充分體現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往今來的無數讀者帶來了多麼難忘的藝術享受。
G. 赤壁賦中對蘇軾的人生態度的評價,
文章通過泛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及主客之間的相互辯駁,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入回苦悶,又由苦答悶到解脫思想過程,表現了蘇軾他身處逆境仍適意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在極端失意時難忘懷得失,處之泰然,是很難得的。
H. 《前赤壁賦》表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度
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內密,而且還溝通容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
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
景物的反復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復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統一。
(8)赤壁賦蘇軾的人生態度擴展閱讀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遭御史彈劾並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
「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I. 從赤壁賦看蘇軾人生態度,500字
前赤壁中,「客」的頹廢其實正是蘇軾自身內心痛苦的寫照,宦海沉浮,所以對時世有滄桑感慨,心緒頹廢,但隨後的回答又表現出寄情自然,豁達開朗的積極心態
在幾度遭貶後,蘇軾確實有頹廢消極情緒,但曠達的心胸又讓他走出低迷狀態,積極面對人生,可見蘇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積極曠達的人生態度。
蘇軾不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寄託,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於是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總之,蘇軾當時的心境極其復雜:消極隱退與積極進取,疾世忿懣與逍遙山水的雙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思想背後,卻流露出對世道不平的滿腔憤怒,不甘妥協的積極進取精神,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作者的感情經歷了三次變化:「樂——悲——樂」,作者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由平靜到苦悶,再由苦悶而得到解脫的發展過程。而圍繞作者感情的三次變化,全篇的行文也隨之巧妙展開。「文以載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為讀者所清晰的領悟,就必須藉助於良好的文學表達形式。蘇軾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過他對賦的新的利用而傳達開來的。對於了解作者當時深受壓抑的心境提供了幫助。蘇軾不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寄託,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於是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總之,蘇軾當時的心境極其復雜:消極隱退與積極進取,疾世忿懣與逍遙山水的雙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思想背後,卻流露出對世道不平的滿腔憤怒,不甘妥協的積極進取精神,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J. 學習《前赤壁賦》後,談談你對蘇軾人生態度的看法
政治上的失意。 蕭聲哀怨。 人生無常,生命的短暫。 從蘇軾的《前赤壁賦》可看出他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 本文在語言風格方面,不像韓愈那樣拗折奇警,也不像歐陽修那樣平易流轉,更重視通過捕捉意象,通過音聲色彩的組合,來傳達自己的主觀感受,時常點綴著富於表現力的新穎詞彙,句式則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前赤壁賦》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寫出人在浩渺宇宙間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極精煉的文筆,寫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蘇軾作《前赤壁賦》。他在黃州作的詩中,曾經痛苦地描寫過此時的憂郁苦悶的心情。「我謫黃崗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里,故人不復通問訊,疾病飢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賦》正是作於蘇軾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在他的赤壁詞中,即有過明顯表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現實中的我卻只能「早生華發」,「一樽還酹江月」地慨嘆「人生如夢」。在這種沉重的精神壓力之下,東坡內心有著深刻的感發,他開始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憂與虛無,但如果僅是「入乎其內」地感嘆人類的滄桑,這就不能產生我們今天對他的文采及人品的欽佩。東坡之所以成為「白首忘機」的「東坡老」②,更有他善於「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脫」的另一面(這一面至關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打擊,問題是面對打擊的態度。在殘酷的政治斗爭面前,蘇東坡既想超脫又不能超脫。他在《書<前赤壁賦>後中說:「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傅堯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段跋語,對於了解作者當時深受壓抑的心境提供了幫助。蘇軾不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寄託,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於是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總之,蘇軾當時的心境極其復雜:消極隱退與積極進取,疾世忿懣與逍遙山水的雙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思想背後,卻流露出對世道不平的滿腔憤怒,不甘妥協的積極進取精神,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有人曾認為《前赤壁賦》把黃州赤壁當作孫曹交兵之處是蘇軾「用事疏舛」,這並不十分准確。蘇軾所游之赤壁並非歷史上發生大戰的真正的赤壁;而蘇軾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壯舉,他無非是借事寫文,抒發他的心懷以求解脫罷了。 綜觀全文,作者的感情經歷了三次變化:「樂——悲——樂」,作者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由平靜到苦悶,再由苦悶而得到解脫的發展過程。而圍繞作者感情的三次變化,全篇的行文也隨之巧妙展開。「文以載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為讀者所清晰的領悟,就必須藉助於良好的文學表達形式。蘇軾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過他對賦的新的利用而傳達開來的。《前赤壁賦》是篇辭賦,辭賦時常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表達作者的思想與主張,《前赤壁賦》很顯然是運用了這種傳統的格式。辭賦講究排比對偶,《前赤壁賦》中也有不少排比對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辭賦的基本特徵。但蘇軾的這篇賦卻不像漢魏以來的賦一樣詞藻華麗,僅止於鋪陳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滲入其中。這篇之所以長誦不衰,更有它突破辭賦舊格的新成就,我們今天可以稱它為散文詩。詩人運用行雲流水般的筆調抒寫自己心中的感情波瀾,使文辭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摯,情感與文字的密合無間。我們不得不佩服蘇軾駕馭文字能力的瀟灑不凡。總結而言,這篇賦在文學上有兩大貢獻: 第一,充分顯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質。這篇賦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風;就情而言,有悲傷,有歡樂。時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時而遺世獨立,羽化登仙;時而愀然發問,暢談哲理。景色的轉換,情感的跳躍很頻繁,但卻不雜亂,而是以作者的主觀感受作為線索貫穿始終。蘇軾在文章中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哲理,這個論點盡管來源於老莊的相對主義哲學觀,具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卻同時具備了辯證法的因素,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達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隨著主觀感受的輾轉生發,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橫生。文章寓情於景,借景明理,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為後世散文的創作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第二,對「賦」體的巧妙利用與革新。《前赤壁賦》是散文與韻文的巧妙結合,是詩與文的統一。文章是賦體,但卻不拘泥於古賦,它的語句有長有短,散駢結合,文辭生動,情韻瀟灑,不啻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文中游覽的場景不斷的更換,詩人的情感也不斷地變換,而文氣卻始終一貫如注,既有駢賦對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詩境之美,還有揮灑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動形象的說理之美。在這樣的一篇散文詩中,我們不僅可領略文學之美,還可以體悟哲學之理趣,無疑是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