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埠積沙水庫
① 株洲市有多少個水庫,每個面積大概有多大
關於地圖你可以去查初中的那個《湖南地方文化常識》
我查到了一些
株洲大京水庫
株洲市版茶陵洮水權水庫
酒埠江水庫
株洲三門水庫
株洲栗塘水庫
株洲縣龍潭水庫
株洲市官莊水庫
株洲縣楊柳水庫
株洲縣龍潭水庫
攸縣皮佳如水庫
攸縣老虎岩水庫
攸縣黃沙橋水庫
攸縣涼江水庫
醴陵市荷田水庫
醴陵市王仙鎮焦坑水庫
醴陵市周芳水庫
醴陵市雪峰山水庫
醴陵市藕塘水庫
醴陵市周坊水庫
醴陵市望仙橋水庫
株洲市的應該就這些了
② 飛雲江的水利概況
飛雲江從潮區界灘腳到瑞安上望閘,長59公里,為河口段。其中灘腳至馬嶼河段長約15公里,兩岸山體夾峙,河道平面位置較穩定;馬嶼至寶香河段長30公里,河道曲折多彎,在山水徑流與潮流共同作用下,凹岸沖刷,多坍岸險工;寶香至上望閘河段長14公里,河道較順直,向下游微呈喇叭形,寶香附近河寬約1000米,口門附近河寬則達3000米。
江堤建設
飛雲江在灘腳以下兩岸建有斷續江堤,在瑞安縣城附近,南宋時已修有斷續塘埭,經歷代整修、加固、延伸,江堤比較完整。建國後,1959年冬,南北兩岸各修新江堤。北堤:西起橫山白象,東止上望水閘,長16公里;南堤:自周萇小埠至閣巷團前,長21.3公里。後經整修加固,現北岸江堤從瑞安城關南門至白象段長4.3公里,南岸從南碼道至寶香段長4公里,堤頂高程一般在6.5米(吳淞高程系)左右,頂寬1~2米,堤高一般為2米左右。其它江堤仍斷續相間,高低不一,標准低,防洪御潮能力較差。
海塘建設
北岸海塘,始建於唐代,今溫瑞塘河東岸是舊海塘遺址。至宋代,海塘外遷約3公里,南自今東山起,北至海安、梅頭一線。明萬曆十七年(1589),將瑞安城東至十一都巡檢司(今東山下埠)舊塘513丈重建加固。清乾隆年間,又在塘外築新橫塘,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塘線又外移至南自今上望十八畝北至梅頭一線。建國後,1959年,為提高抗禦風潮能力,瑞安縣將上望至梅頭一線海塘,進行裁彎取直和加固,新築海塘塘頂高程7.12米(吳淞高程系),頂寬2米,在內坡高程5.1米處建一條寬8米公路,塘內側再挖一條寬30米內河。工程於1960年10月完成,共投放勞力170萬工日,完成土方362萬立方米。塘全長16.4公里,稱人民塘。由於海塗不斷淤漲,1965~1968年,又在人民塘外築人民二塘,長16公里。現飛雲江北岸第一線海塘自瑞安城關南門至梅頭,全長32.9公里,保護農田16.5萬畝,人口31萬。
南岸海塘,宋淳熙年間(1174~1189),將瑞安飛雲渡至平陽城北間長35里的土塘改建成石塘,名萬全塘。至北宋,自飛雲渡至沙園築沙園塘,凡10餘里。此塘先由瑞安縣築,後由平陽縣助築。南宋時,自沙塘至仙口築仙口塘,長約1600丈,明嘉靖年間(1522~1566),用條石砌築,後海溢塘廢,明萬曆二十二年(1596)重修。清順治十年(),築宋埠塘,乾隆初擴建加固,又在沙園塘外600米處,北起沙園,南至閣巷築閣巷塘,長約2.3公里。民國23年(1934),又在宋埠、閣巷老塘外新築塘5.8公里。現飛雲江南岸第一線海塘從瑞安南碼道至平陽宋埠,全長16.9公里,保護農田9萬畝,人口10萬。
海塗圍墾
飛雲江河口兩岸海塗圍墾,是隨海塗不斷淤漲,海塘外築而進行的。每海塘外築一次,即有大片塗地被墾種。建國後,河口北岸曾進行三次較大規模圍墾,即1959~1960年,建人民塘,圍墾土地5600畝;1965~1968年,建人民二塘,圍墾土地15000餘畝;1976~1984年,在河口外丁山,實施促淤工程面積4.1萬畝,圍墾1萬畝。河口南岸海塗,也有幾次較大規模圍墾,1963~1964年,平陽縣北自宋埠南至派田,建成宋埠塘3400米,圍墾海塗3200畝,現為平陽第一農場宋埠海塗分場。1973年,宋埠公社13個大隊聯合,在宋埠農墾場外750米處。築塘3600米,圍塗4000畝。
港口疏浚
飛雲江河口的瑞安港,已建有較大碼頭18處。港道自寶香以下至入海口,寬闊順直,江寬1000~3000米,口門段水深低潮位時1.5米,高潮位時5米。口門內水深低潮時平均3米,高潮時平均6.5米,千噸級船舶可乘潮進港停泊。瑞安港南門港區和西門港區自70年代以來不斷淤淺,影響大噸位輪船靠岸。1981年,對西門港區和南門港區共長500米港道進行疏浚,清除淤泥2.942萬立方米,使西門港區水深增加2米多,南門港區水深增加1米多。 飛雲江流域規劃始於20世紀50年代。原水電部上海勘測設計院在1956~1957年對飛雲江流域進行了普查,選定幹流(中游段)分珊溪、九溪、趙山渡、灘腳4級開發方案;1993~1994年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提出飛雲江中游段分珊溪、九溪、趙山渡三級開發,推薦由飛雲江幹流中游段分珊溪、趙山渡兩個壩址聯合組成珊溪水利樞紐工程進行首期開發。同時利用飛雲江上中游地區豐富的水能資源,為溫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水電資源,促進溫州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飛雲江上游及支流中修建了4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 飛雲江水資源及水資源開發情況水庫名稱所在河流總庫容(萬立方米)主要功能控制面積(平方公里)珊溪水利樞紐飛雲江幹流180400灌溉、供水、防洪、發電1529百丈漈泗溪6060發電104.57高嶺頭二級西坑梧溪1682發電124.6高嶺頭小溪1778發電32.6三插溪水庫三插溪1150發電267.5林溪水庫金潮港1773灌溉、防洪、發電61
百丈漈水庫。址在洲溪上游篁庄鄉。1958年6月正式動工興建,1960年2月開始蓄水,1961年10月驗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除作百丈漈水電站的凋節水庫外,兼有農田灌溉及蓄水防洪之效。庫容集水面積97.4平方公里,總庫容606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3455萬立方米。共開挖土石方145萬方,混凝土搗澆1.32萬方,總投資1695萬元。1978年9月興建朱陽、十源引水工程,1980年10月竣工,增加集水面積9.2平方公里,年均增加引水量1332萬立方米。
高嶺頭水電站,址在西坑鄉赤水垟田寮。為峃作口溪梯級開發規劃第一期工程。計劃裝機1.6萬千瓦,年均發電量4160萬干瓦時,為至今縣屬最大水電工程。電站大壩建在峃作口溪上游——高嶺頭溪的行垟鄉崗山村,集水面積32.6平方公里,壩型為混凝土拋物線雙曲拱壩,高63.2米,頂弦長210米,弧長234米,頂寬3米,底寬17米。採用壩頂溢流,沒有3孔,各有10米×5米弧形閘門。水庫總庫容1825萬立方米。
百丈漈水力發電廠,位於篁序鄉百丈漈下,離縣城13公里,下轄泗溪流域的百丈漈一級和百丈漈二級兩座水電站,裝機總容量3.7萬千瓦,是溫州市主力發電廠之一。百丈漈為南出山脈的大瀑布,處於飛雲江支流泗溪中段,共分在漈:頭漈高192米,二漈高68米,三漈高12米。在不到午千米內有近320餘米落差。年降水量1900毫米,水能資源豐富。
百丈漈一級電站1957年7月,國家計委批准興建,裝機容量為2台1.2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1958年成立籌建處,工程在邊籌建、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情況下進行。經過4個月籌備,22個月施工,第一台機組於1960年5月4日投產發電,繼而第二台機組也於同年8月20日竣工投產。施工中存在的電站閘門隔牆震搗不實,投產後出現漏水等問題,在發電後逐步得到改進,經長期運行考驗,基本良好。
百丈漈一級水電站,壩型為塑心牆大壩,壩頂長358米,最大壩高38.7米,最大底寬226米,頂寬6米,壩頂高程658.7米,最大壅水高度36米,引水隧洞長962米,平均凈水頭346.26米。最大流量9.42立方米/秒,正常庫容3455萬立方米。工程總投工252.7萬工,共開挖土石方130萬立方米,澆築混凝土1.32萬立方米,耗用鋼材1459噸,水泥4560噸,木材4848立方米,工程總造價1542萬元,單位造價16.8元/千瓦。電站建設同時,相應建成110千伏溫(州)百(丈漈)線全長74.30公里,送電至溫州牛山變電所。百丈漈二級電站位於泗溪中游末端的嶺腳村,距縣城大峃3公里許,離百丈漈一級水電站6公里,裝有兩台60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
百丈漈三級電站,簡稱「百三電」,屬地方國營企業,是泗溪開發的第三級電站。址在大峃鎮官山腳,引百丈漈二級電站的尾水發電。前身為地方國營文成水電廠,1959年建成,裝機55千瓦,1963年增75干瓦機1台、55千瓦機2台。1972年改建為「百三電」,同年與百丈漈水電站線路相接,並入溫州電網。裝機容量2400千瓦(3×800千瓦),年均發電量715萬千瓦時。
珊溪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飛雲江幹流中遊河段,涉及文成縣、泰順縣和瑞安市,是飛雲江幹流控制性大型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是溫州歷史上投資最大、受益最廣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庫容佔全市水庫總庫容的80%以上。水庫壩址位於飛雲江上游文成縣珊溪鎮附近,壩址以上河長92.4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529平方公里,占飛雲江流域面積的47%。珊溪水利樞紐工程由珊溪水庫和趙山渡引水工程兩部分組成,是一個以灌溉和城市供水為主,兼有發電和防洪等綜合效益的水利工程。珊溪水庫正常蓄水位142米,總庫容18.24億立方米,興利庫容6.96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12億立方米,水庫為多年調節水庫。趙山渡引水工程正常蓄水位為22米,總庫容3414萬立方米,調節庫容427萬立方米。裝機容量20萬千瓦,年發電量3.55億千瓦時。1997年9月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時年11月就實現大江截流,2000年7月首台機組發電,2002年11月趙山渡引水工程正式通水。工程解決了溫州500萬人的飲水問題;在灌溉、防洪、發電、生態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三插溪水電站,壩址位於泰順縣黃橋鄉石章坑村附近,集水面積267.5km2, 主河長 39.2km, 河道比降 14.7‰。電站廠房在下游坑口村附近,壩址廠址區間集水面積 26.2km2,下游屬珊溪水庫淹沒區。三插溪水電站於 1994 年 10 月動工興建,1998 年 5 月蓄水,8 月份發電。水力樞紐為砼面板堆石壩和岸邊式正槽溢洪道,壩頂全長 186m,壩頂高程 346.4m,最大壩高 88.8m,水庫正常蓄水位 340m,發電死水位 305m,溢洪道共有 4 孔,溢流堰總凈寬 40m,堰頂高程 333m。 水庫為不完全年調節,正常蓄水位相應庫面面積 1.32km2,相應庫容3770 萬 m3,總庫容 4661 萬 m3。 電站裝機 2 台,總裝機容量 44MW,多年平均發電量 1.03 億 kW.h,年利用小時數為 2341 小時。電站採用五十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林溪水庫,是瑞安市唯一的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的中型水庫,集雨面積52.5平方公里,總庫容2128萬方,溢洪道高程71.28米,主副壩均為粘土心牆壩,是保護下游11萬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水利樞紐工程。 泰順縣段,百丈口至瑞安航道為縣水路運輸主線,全長124公里,縣境內僅19公里,可行木船。始於百丈口,經嚴公垟、交溪垟、馬跡至銀珠坑口。最闊處110米,最狹處85米。汛期最大水深12.55米,最大流量386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水深4.01米,最小流量1.14立方米/秒。船隻順行常水時需2天,逆行需3~4天。視水深淺,漿篙交替使用(機動船以機動代漿,淺水仍需用篙),遇逆水急流處,船工穿草鞋登陸拉纖或下水推舟。台邊至百丈口航道自台邊起,經司前、溪口至百丈口,長14公里,最寬處85米,最狹處50米,流淺石多,只能通排筏。坑口至溪口航道自三插溪的坑口至溪口,長7公里,可通竹筏、木排。洪口至百丈口航道縣內主要支流航道。長11公里,最寬處100米,最狹處30米。常水時只能通竹筏、木排,旺水時可行木帆船。莒江至交溪垟航道長7.5公里,寬15至80米,可行竹筏。
百丈口埠頭,系飛雲江幹流上游最後一個埠頭。昔日是泰順、壽寧、慶元、景寧等縣的物資集散地。原為沙石沉積的自然溪灘,1987年用塊石水泥砌建,長31米,寬18.7米。洪口埠頭,原為古道溫州大路要口。五十年代前,每日進出竹筏100多張。旺水期,百丈口木帆船可上溯至該埠。公路通車後,水運大減,埠頭冷落。現只剩竹筏20多張。
文成縣段,飛雲江43.5公里可通木帆船,直達瑞安港,是文成客、貨出入的唯一航道。其三大支流:峃作口溪,全長42公里,葉山嶺腳和岩門至小溪口各17公里可通竹筏;泗溪,幹流全長42公里,大峃至峃口段10公里可通竹筏,漲水時可通木帆船,自建文瑞公路後水運已輟;玉泉溪,全長40公里,文成境內31.8公里,玉壺鎮至小峃口20公里可通竹筏。
瑞安市境內,航道長72.5公里,流城面積1345.43平方公里。其中黃嶴至平陽坑12公里為中游溪流河段,平陽坑至鳳翔鄉灘腳4公里為潮區界,此16公里航道為瑞、文、泰水運干線,但流急,灘險,只可通行3至5噸位木帆船。其餘56.6公里為感潮河段,受潮汐影響,河槽不穩定,且多彎道。其中平陽坑至馬嶼段11公里是河口區的上段,河床稍穩定,變遷幅度較小。馬嶼至雲江鄉寶香30公里是河口區的中段,有5個馬蹄形彎道,護岸工程少,河岸沖刷嚴重,變遷頻繁。民國23年(1934)飛雲江載彎取直,在下林至沙州間另闢長1000米江道,縮短航程3380米。馬嶼以下,位於周萇鄉和潘岱鄉江界的鯉魚洲及其附近的新沙洲,將航道分為東、西水道,東水道是潘岱至城關的客貨輪航線;西水道是瑞安港通往平陽坑的主航道,航道中有馬嶼江面的半明礁凈水礁和潘岱江面的明礁白塔礁。寶香至口門是河口區的下段,長15公里,江面呈喇叭型,寶香山和香潭山南北夾峙,江寬僅670米。1950年以後,飛雲江航道經過數次疏浚改建、新建碼頭、埠頭87處,船舶停泊、過駁錨地4處;設置航標10餘座,同時增加其他交通設施,多數渡口大部實現機械渡運,航運條件大為改善。
飛雲江航道上的航標,除白塔尖島上孤立障礙標燈樁外,1965年在陶峰鎮江面建左側標燈樁;1961年9月建周萇鄉大門台村左側標燈樁和仙降鎮下西洋村左側標燈樁;1964年建碧山鄉西塢村右側標燈樁;1965年建江浦鄉江上村左側標燈樁;1967年建豐和鄉棠梨岱大橋下橋涵標燈樁。以上燈樁射程均為3海里,閃4秒(0.4+3)。1988年底,除白塔尖燈樁外,其餘4座燈樁,均改為鐵塔式,高4米。
瑞安港,位於飛雲江下遊河口區的下段,距河口約8海里,是浙南地區重要的港口之一。地理座標為東徑120°37′,北緯27°47′。港區東起東山鎮下埠水閘浦口,西至小橫山,岸線長約7000米,北岸靠東山鎮及城關鎮南門和西門,南岸為孫橋鄉浦口村和飛雲鎮馬道村。陸域面積6.8萬平方米,水域面積700萬平方米。東北岸連溫瑞塘河,南岸通瑞平塘河。104國道、625省道和瑞安至六科縣道與港區銜接。瑞安港除原有至上海、寧波沿海航線外,新開辟至青島、大連、秦皇島、福州、廣州及長江中下游諸港口貨運航線。1987年港口年吞吐量32萬噸。
航道港區航道自西北部寶香至東南部飛雲江口門,順直。長約15公里。江面闊度自西門起至河口,由1000米增至3000米。1987年,瑞安港共有碼頭22座、24個泊位。其中500噸級至1000噸級5座,300噸級1座,200噸級7座,200噸級以下8座。
北麂港,位於瑞安港東面北麂島。西距瑞安港38海里、上海港309海里,南距台灣省基隆港128海里。岸線長275米,水域面積25萬平方米,陸域面積4萬平方米。海域內有北麂列島和大北列島兩群島,1958年省府批准為漁區,是浙江主要漁場之一,又是沿海軍事要地。北麂有5個嶴口,建有混凝土結構碼頭7座,其中大嶴、南嶴碼頭在高潮時可停靠50噸位的船隻,碼道可供小型車輛通行。1987年海島貨運量為6萬噸,客運量為11萬人,日最高客運量達600餘人。 溫瑞、瑞平、陶溪三個灌區是飛雲江流域最大的灌區,是溫州市主要糧產區,共有46個鄉鎮,總人口86.49萬人,占流域總人口的52%;耕地面積46.41萬畝,占流域總耕地面積的58.6%,其中水田37.46萬畝,旱地8.95萬畝。機電灌溉面積35.65萬畝。三個灌區1990年糧食總產量為28.9萬噸,占流域總糧食產量的51.6%。此外,南田灌區、筱村灌區是流域內山區較大的灌區。以上五個灌區共同特點:成立統一管理機構,實行水利工程統一管理和徵收水費制度,開展綜合經營,發展水利經濟實體,不斷提高灌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③ 廣東省河源市新豐江水電站大壩是什麼年月建成的
新豐江水庫又稱萬綠湖,它是1958年籌建新豐江水電站時,在距廣東省河源市僅6公里的新豐江下游的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而形成的。
新豐江水庫是一個集灌溉、發電、防洪於一體的水利工程,水庫總面積達37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39.8億立方米,是廣東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庫大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壩高124米,長440米,頂寬為5米。水電站的裝機容量達302兆瓦,平均年發電量9.9億千瓦•時。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位於東江上游的龍川縣楓樹壩鎮,是集防洪、發電、供水於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水庫的大壩高91.5米,壩頂長418米,屬空腹重力型壩。總庫容19.4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是廣東第二大的人工湖。
楓樹壩水電站是目前廣東省第三大水力發電站,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1970年5月正式動工,兩台機組分別於1973年12月26日和1974年11月29日正式發電。
鶴地水庫
鶴地水庫位於湛江廉江市河唇鎮,距湛江市75公里,水庫面積140多平方公里,匯水面積達1440平方公里,於1959年建成,是廣東省三大水庫之一。
水庫地跨廣東廉江、化州和廣西陸川、博白4個縣,庫區蓄水面積122.6平方公里,總庫容11.5億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億立方米,是廣東省內最大的「人造海」。
南水水庫
南水水庫位於廣東乳源縣城西南16公里處,是廣東省第二大人工湖,它是1958年動工修築的大型水庫,水庫呈狹長形,南北走向,湖面寬達38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2.5億立方米。
南水水庫是聞名世界的土壩,這第大型的水庫大壩竟然用泥土堆成,這是世界罕見的。大壩長215米,高80.2米。南水水庫於1969年蓄水發電。水庫至電站的引水工程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電站設在縣城附近的山洞裡,引水鋼管也全部安裝在岩洞中。南水電站是韶關市裝機容量最大的一座水電站。
白盆珠水庫
白盆珠鎮位於惠東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白盆珠水庫屬省大I型水庫,庫區水面積40平方公里,庫容量12億立方米,是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於一體的綜合型水庫,又是風光旖旎、雋秀多姿的生態旅遊區。2005年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站在水庫主壩放眼遠望,庫灣一碧萬頃,恰似一面渾然天成、碧綠晶瑩的橢圓形大鏡子,又似碧光閃閃、晶瑩剔透的巨型綠寶石,更似一條搖曳多姿、婀娜動人的玉帶子。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水面清澈碧綠,煙波浩淼,島嶼棋布,其水域之壯美、水質之純美、水性之恬美、水色之秀美、水姿之柔美,令人心曠神怡、贊嘆不己。水庫兩岸是放眼皆綠的巍峨山巒、綿綿山脈。附近還有白盆珠溫泉、白馬山以及「江心頂」、「長春觀」、「王母點兵」、「將軍帽」等多處別具特色、妙趣橫生的自然景點。
高州水庫
高州水庫,別稱玉湖,是一幅描繪山水的圖畫。
高州水庫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里,集水面積1002平方公里,庫容量11.5億 立方米。它清幽秀麗,山水相融,風光旖旎,是粵西地區著 名的游覽、假勝地。建庫時間1959年底,面積43.81(平均)平方公里,深度全庫最大水位87.39米,最小62.39米,平均80.75米。
高州水庫還是茂名著名的風景區,春來庫水碧如藍,特別是每年5、6月白鷺等候鳥遷回之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飛鳥翔集,美若詩畫。
錦江水庫
錦江水庫位於江門市轄區內的恩平市西北部大田鎮潭江幹流上游,距恩城約24公里。水庫集雨面積362平方公里,壩址以上主河道長44.9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0.00217。工程等別為Ⅱ等,永久性主要建築物為2級,次要建築物為3級。水庫死水位為74.00米(珠基,以下同),相應庫容0.81億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為94.00米,相應庫容3.40億立方米;正常水位為95.00米,相應庫容3.58億立方米。水庫防洪標准:設計洪水標准為100年一遇,相應水位96.30米,相應庫容3.82億立方米;校核洪水標准為1000年一遇,相應水位98.35米,相應庫容4.18億立方米。
流溪河水庫
流溪河水庫位於中國廣東省從化市良口鎮小車村下1.3公里的狹谷處,因主壩橫截流溪河幹流而得名。為廣州市唯一大型水庫,也是廣東省較大的水庫之一,是一個集防洪、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1969年冬,在從化呂田鎮連麻河的車步建起水壩,把車步以上32平方公里集雨面積的連麻河引入呂田河,再流入流溪河水庫,作為水庫的補充水源。1986年國家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局、流溪河林場合資在主壩東側建成面積97平方公里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為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
建有混凝土主壩、土質副壩各一座:主壩是圓弧形單拱壩,壩頂高程240米,壩頂寬2米,壩頂長255.5米,最大壩高78米;副壩位於東北面,為一均質土壩,壩頂高程241.7米,壩長220米,壩頂寬度4米,壩基寬度210米。設計水頭98米 。
• 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 正常蓄水位:235米、庫容:3.25億立方米、庫區面積:15.25平方公 里、
• 設計水位:236.5米、庫容3.47億立方米
• 校核(最高)水位238.3米、庫容3.76億立方米
• 有效(興利)庫容2.39億立方米、屬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
• 死水位:213米
• 歷史最高水位:236.81米
• 集雨面積:539平方公里,設計多年平均入庫水量6.87億立方米
• 發電站:4台機組,每台功率為1.05萬千瓦,合共4.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
度1.53億度
• 溢洪道堰頂高程:235米、凈寬:7×11.5、最大泄量:875立方米/秒
• 灌溉面積:50萬畝
公平水庫
公平水庫位於海豐縣城東北11公里,黃江中上游。 水庫工程集雨面積317平方公里,占黃江河流域總面積的41.9%,占海豐北部山區丘陵面積的64%,攔截了過去洶如猛獸、孽虐海豐大地的羅水。黃江上游的東平河、南門河、松林河、黃羌河、西坑河匯集於一庫。大壩全長6147米,設計總庫容3.3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63億立方米,年產水量4~7億立方十。60公里的總乾渠,猶如飛舞的銀緞穿山越嶺橫跨公平、城東、可塘、陶河、赤坑及至市城區的東沖、田乾、遮浪,蜿蜒伸進東南沿海地區.
大沙河水庫
開平市大沙河水庫位於開平市區西北部,地處開平、恩平、新興的交匯處,是攔截開平水而成,屬多年調節水庫、該水庫於1958年1l月動土興建,1960年2月基本建成並發揮效益。水庫集雨面積217平方公里,總庫容2.5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568億立萬米。主要建築物有:土壩14座。總長3963米,其中主壩長167米,燈山副壩長500米,長堤壩長1950米;輸水涵管5座,其中主壩輸水涵管最大流量為40m3/s;泄洪閘2座,最大下泄量為288m3/s;壩後電站3座,裝機容量2140千瓦。灌區主幹渠長42公里,支渠總長399公里。灌區主要建築物有:渡槽1座長65米,泄洪閘8座,放水涵閘198個。灌溉開平市龍勝、馬岡、塘口、赤坎、百合、沙塘和恩平市沙湖等7個鎮約13.55萬畝農田。1993年7月起向城區三埠供應原水。大沙河水庫安全加固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部頒標准,1993年納入省水利基建工程,1995年竣工,工程質量等級評為優良。是一宗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供水、養魚、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
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水庫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部大隆洞河上游,面積2.2萬畝,始建於1958年9月,僅用了十三個月時間便基本建成主體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集雨面積有148平方公里,可容納水量2.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5萬畝,防洪保護面積25萬畝。灌區有端芬、廣海、沖蔞、斗山、都斛、赤溪六個鎮,是台山市商品糧基地之一。
大隆洞水庫位於群山環抱之中,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湖光山色秀美,138個綠樹婆娑的小島錯落湖中,因此有「千島湖」之稱。
16回答者: 58.248.99.* 2009-7-14 11:41
我來評論>>
④ 中國有哪些水電站
1、三峽水電站
三峽水電站,即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又稱三峽工程。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西陵峽段與下游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
2、溪洛渡水電站
溪洛渡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骨幹工程,位於四川和雲南交界的金沙江上,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和改善上游航運條件等綜合效益,並可為下游電站進行梯級補償。
電站主要供電華東、華中地區,兼顧川、滇兩省用電需要,是金沙江「西電東送」距離最近的骨幹電源之一,也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電站,裝機容量與原來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1400萬千瓦)相當,是中國第二、世界第三大水電站。
3、白鶴灘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境內,是金沙江下游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
水庫正常蓄水位825米,相應庫容206億立方米地下廠房裝有16台機組,初擬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02.4億千瓦時。 電站計劃2013年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18年首批機組發電,2022年工程完工,電站建成後,將僅次於三峽水電站成為中國第二大水電站。
4、烏東德水電站
烏東德水電站位於四川會東縣和雲南祿勸縣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是金沙江水電基地下遊河段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和向家壩水電站的第一梯級,上距觀音岩水電站253公里,下距白鶴灘水電站180公里。
控制流域面積40.61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流域面積的86%;多年平均流量3850 立方米/秒,徑流量1200億立方米。
5、向家壩水電站
向家壩水電站位於雲南省水富縣與四川省宜賓縣交界的金沙江下遊河段上,距水富縣區僅1500米,是金沙江水電基地最後一級水電站,這座水電站由三峽集團修建,上距溪洛渡水電站壩址157公里, 電站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384米,最大壩高162米,壩頂長度909.26米。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45.88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流域面積的97%,多年平均徑流量3810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51.6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9億立方米,回水長度156.6公里。
⑤ 有誰知道廣東省十大水庫的排名台山市大隆洞水庫是全省第幾大水庫
我好不容易在網上找到以下資料但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否完全正確,也不知道這些水庫的大小排列是以什麼為基準作為定義。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也請多多包涵!
最好直接去問廣東省水利局可能會准確一點!
新豐江水庫
新豐江水庫又稱萬綠湖,它是1958年籌建新豐江水電站時,在距廣東省河源市僅6公里的新豐江下游的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而形成的。
新豐江水庫是一個集灌溉、發電、防洪於一體的水利工程,水庫總面積達37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39.8億立方米,是廣東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庫大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壩高124米,長440米,頂寬為5米。水電站的裝機容量達302兆瓦,平均年發電量9.9億千瓦•時。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位於東江上游的龍川縣楓樹壩鎮,是集防洪、發電、供水於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水庫的大壩高91.5米,壩頂長418米,屬空腹重力型壩。總庫容19.4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是廣東第二大的人工湖。
楓樹壩水電站是目前廣東省第三大水力發電站,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1970年5月正式動工,兩台機組分別於1973年12月26日和1974年11月29日正式發電。
鶴地水庫
鶴地水庫位於湛江廉江市河唇鎮,距湛江市75公里,水庫面積140多平方公里,匯水面積達1440平方公里,於1959年建成,是廣東省三大水庫之一。
水庫地跨廣東廉江、化州和廣西陸川、博白4個縣,庫區蓄水面積122.6平方公里,總庫容11.5億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億立方米,是廣東省內最大的「人造海」。
南水水庫
南水水庫位於廣東乳源縣城西南16公里處,是廣東省第二大人工湖,它是1958年動工修築的大型水庫,水庫呈狹長形,南北走向,湖面寬達38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2.5億立方米。
南水水庫是聞名世界的土壩,這第大型的水庫大壩竟然用泥土堆成,這是世界罕見的。大壩長215米,高80.2米。南水水庫於1969年蓄水發電。水庫至電站的引水工程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電站設在縣城附近的山洞裡,引水鋼管也全部安裝在岩洞中。南水電站是韶關市裝機容量最大的一座水電站。
白盆珠水庫
白盆珠鎮位於惠東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白盆珠水庫屬省大I型水庫,庫區水面積40平方公里,庫容量12億立方米,是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於一體的綜合型水庫,又是風光旖旎、雋秀多姿的生態旅遊區。2005年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站在水庫主壩放眼遠望,庫灣一碧萬頃,恰似一面渾然天成、碧綠晶瑩的橢圓形大鏡子,又似碧光閃閃、晶瑩剔透的巨型綠寶石,更似一條搖曳多姿、婀娜動人的玉帶子。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水面清澈碧綠,煙波浩淼,島嶼棋布,其水域之壯美、水質之純美、水性之恬美、水色之秀美、水姿之柔美,令人心曠神怡、贊嘆不己。水庫兩岸是放眼皆綠的巍峨山巒、綿綿山脈。附近還有白盆珠溫泉、白馬山以及「江心頂」、「長春觀」、「王母點兵」、「將軍帽」等多處別具特色、妙趣橫生的自然景點。
高州水庫
高州水庫,別稱玉湖,是一幅描繪山水的圖畫。
高州水庫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里,集水面積1002平方公里,庫容量11.5億 立方米。它清幽秀麗,山水相融,風光旖旎,是粵西地區著 名的游覽、假勝地。建庫時間1959年底,面積43.81(平均)平方公里,深度全庫最大水位87.39米,最小62.39米,平均80.75米。
高州水庫還是茂名著名的風景區,春來庫水碧如藍,特別是每年5、6月白鷺等候鳥遷回之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飛鳥翔集,美若詩畫。
錦江水庫
錦江水庫位於江門市轄區內的恩平市西北部大田鎮潭江幹流上游,距恩城約24公里。水庫集雨面積362平方公里,壩址以上主河道長44.9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0.00217。工程等別為Ⅱ等,永久性主要建築物為2級,次要建築物為3級。水庫死水位為74.00米(珠基,以下同),相應庫容0.81億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為94.00米,相應庫容3.40億立方米;正常水位為95.00米,相應庫容3.58億立方米。水庫防洪標准:設計洪水標准為100年一遇,相應水位96.30米,相應庫容3.82億立方米;校核洪水標准為1000年一遇,相應水位98.35米,相應庫容4.18億立方米。
流溪河水庫
流溪河水庫位於中國廣東省從化市良口鎮小車村下1.3公里的狹谷處,因主壩橫截流溪河幹流而得名。為廣州市唯一大型水庫,也是廣東省較大的水庫之一,是一個集防洪、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1969年冬,在從化呂田鎮連麻河的車步建起水壩,把車步以上32平方公里集雨面積的連麻河引入呂田河,再流入流溪河水庫,作為水庫的補充水源。1986年國家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局、流溪河林場合資在主壩東側建成面積97平方公里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為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
建有混凝土主壩、土質副壩各一座:主壩是圓弧形單拱壩,壩頂高程240米,壩頂寬2米,壩頂長255.5米,最大壩高78米;副壩位於東北面,為一均質土壩,壩頂高程241.7米,壩長220米,壩頂寬度4米,壩基寬度210米。設計水頭98米 。
• 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 正常蓄水位:235米、庫容:3.25億立方米、庫區面積:15.25平方公 里、
• 設計水位:236.5米、庫容3.47億立方米
• 校核(最高)水位238.3米、庫容3.76億立方米
• 有效(興利)庫容2.39億立方米、屬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
• 死水位:213米
• 歷史最高水位:236.81米
• 集雨面積:539平方公里,設計多年平均入庫水量6.87億立方米
• 發電站:4台機組,每台功率為1.05萬千瓦,合共4.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
度1.53億度
• 溢洪道堰頂高程:235米、凈寬:7×11.5、最大泄量:875立方米/秒
• 灌溉面積:50萬畝
公平水庫
公平水庫位於海豐縣城東北11公里,黃江中上游。 水庫工程集雨面積317平方公里,占黃江河流域總面積的41.9%,占海豐北部山區丘陵面積的64%,攔截了過去洶如猛獸、孽虐海豐大地的羅水。黃江上游的東平河、南門河、松林河、黃羌河、西坑河匯集於一庫。大壩全長6147米,設計總庫容3.3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63億立方米,年產水量4~7億立方十。60公里的總乾渠,猶如飛舞的銀緞穿山越嶺橫跨公平、城東、可塘、陶河、赤坑及至市城區的東沖、田乾、遮浪,蜿蜒伸進東南沿海地區.
大沙河水庫
開平市大沙河水庫位於開平市區西北部,地處開平、恩平、新興的交匯處,是攔截開平水而成,屬多年調節水庫、該水庫於1958年1l月動土興建,1960年2月基本建成並發揮效益。水庫集雨面積217平方公里,總庫容2.5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568億立萬米。主要建築物有:土壩14座。總長3963米,其中主壩長167米,燈山副壩長500米,長堤壩長1950米;輸水涵管5座,其中主壩輸水涵管最大流量為40m3/s;泄洪閘2座,最大下泄量為288m3/s;壩後電站3座,裝機容量2140千瓦。灌區主幹渠長42公里,支渠總長399公里。灌區主要建築物有:渡槽1座長65米,泄洪閘8座,放水涵閘198個。灌溉開平市龍勝、馬岡、塘口、赤坎、百合、沙塘和恩平市沙湖等7個鎮約13.55萬畝農田。1993年7月起向城區三埠供應原水。大沙河水庫安全加固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部頒標准,1993年納入省水利基建工程,1995年竣工,工程質量等級評為優良。是一宗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供水、養魚、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
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水庫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部大隆洞河上游,面積2.2萬畝,始建於1958年9月,僅用了十三個月時間便基本建成主體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集雨面積有148平方公里,可容納水量2.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5萬畝,防洪保護面積25萬畝。灌區有端芬、廣海、沖蔞、斗山、都斛、赤溪六個鎮,是台山市商品糧基地之一。
大隆洞水庫位於群山環抱之中,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湖光山色秀美,138個綠樹婆娑的小島錯落湖中,因此有「千島湖」之稱。
⑥ 有誰知道廣東省十大水庫的排名台山市大隆洞水庫是全省第幾大水庫
按順序應該是以下排列: 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鶴地水庫、南水水庫、白盆珠水庫、高州水庫、錦江水庫、流溪河水庫、公平水庫、大沙河水庫、大隆洞水庫。所以我們台山的水庫應是排第十位
⑦ 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大中型水庫在哪裡
湖南省最大水庫是東江水庫。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東北部的資興市境內,是南嶺和羅霄山脈南部合圍的一個湖,是耒水的源頭之一,西距郴州市30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湖南省共有大型水庫24座,按庫容量依次為東江水庫、五強溪水庫、柘溪水庫、江埡水庫、鳳灘水庫、皂市水庫、雙牌水庫、鐵山水庫、黃石水庫、水府廟水庫、白雲水庫、歐陽海水庫、碗米坡水庫、洪江水庫、株樹橋水庫、王家廠水庫、酒埠江水庫、蟒塘溪水庫、黃材水庫、竹園水庫。
(7)江埠積沙水庫擴展閱讀:
東江水庫湖面面積160平方公里,碧波萬頃,景象萬千,其水質達到了國家一級飲用水標准。東江水庫水位海拔為280米,比長沙50米的海拔高出230米,是個「地上水庫」,湖水可自流至耒陽、衡陽、衡山、株洲、湘潭。
境內主要景觀有:霧漫小東江、東江大壩、龍景峽谷、兜率靈岩、東江漂流、三湘四水·東江湖文化旅遊街(含東江湖奇石館、攝影藝術館、人文瀟湘館),還有仿古畫舫、豪華遊艇游湖及驚險刺激的的水上跳傘、水上摩托等。
景區是一個以森林和湖光山色為主,兼有豐富人文旅遊資源的旅遊勝地。境內峰青巒秀,溪幽湖闊,名勝古跡眾多。東江水庫景區以自然風光為主,集雄山、秀水、奇石、幽洞、島嶼、漂流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具有種類齊全,品位較高,綜合性較強的特點。
⑧ 廣東省第一大水庫在哪裡有多大第二大又在哪裡有多大
新豐江水庫
新豐江水庫又稱萬綠湖,它是1958年籌建新豐江水電站時,在距廣東省河源市僅6公里的新豐江下游的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而形成的。
新豐江水庫是一個集灌溉、發電、防洪於一體的水利工程,水庫總面積達37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39.8億立方米,是廣東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庫大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壩高124米,長440米,頂寬為5米。水電站的裝機容量達302兆瓦,平均年發電量9.9億千瓦•時。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位於東江上游的龍川縣楓樹壩鎮,是集防洪、發電、供水於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水庫的大壩高91.5米,壩頂長418米,屬空腹重力型壩。總庫容19.4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是廣東第二大的人工湖。
楓樹壩水電站是目前廣東省第三大水力發電站,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1970年5月正式動工,兩台機組分別於1973年12月26日和1974年11月29日正式發電。
鶴地水庫
鶴地水庫位於湛江廉江市河唇鎮,距湛江市75公里,水庫面積140多平方公里,匯水面積達1440平方公里,於1959年建成,是廣東省三大水庫之一。
水庫地跨廣東廉江、化州和廣西陸川、博白4個縣,庫區蓄水面積122.6平方公里,總庫容11.5億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億立方米,是廣東省內最大的「人造海」。
南水水庫
南水水庫位於廣東乳源縣城西南16公里處,是廣東省第二大人工湖,它是1958年動工修築的大型水庫,水庫呈狹長形,南北走向,湖面寬達38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2.5億立方米。
南水水庫是聞名世界的土壩,這第大型的水庫大壩竟然用泥土堆成,這是世界罕見的。大壩長215米,高80.2米。南水水庫於1969年蓄水發電。水庫至電站的引水工程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電站設在縣城附近的山洞裡,引水鋼管也全部安裝在岩洞中。南水電站是韶關市裝機容量最大的一座水電站。
白盆珠水庫
白盆珠鎮位於惠東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白盆珠水庫屬省大I型水庫,庫區水面積40平方公里,庫容量12億立方米,是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於一體的綜合型水庫,又是風光旖旎、雋秀多姿的生態旅遊區。2005年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站在水庫主壩放眼遠望,庫灣一碧萬頃,恰似一面渾然天成、碧綠晶瑩的橢圓形大鏡子,又似碧光閃閃、晶瑩剔透的巨型綠寶石,更似一條搖曳多姿、婀娜動人的玉帶子。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水面清澈碧綠,煙波浩淼,島嶼棋布,其水域之壯美、水質之純美、水性之恬美、水色之秀美、水姿之柔美,令人心曠神怡、贊嘆不己。水庫兩岸是放眼皆綠的巍峨山巒、綿綿山脈。附近還有白盆珠溫泉、白馬山以及「江心頂」、「長春觀」、「王母點兵」、「將軍帽」等多處別具特色、妙趣橫生的自然景點。
高州水庫
高州水庫,別稱玉湖,是一幅描繪山水的圖畫。
高州水庫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里,集水面積1002平方公里,庫容量11.5億 立方米。它清幽秀麗,山水相融,風光旖旎,是粵西地區著 名的游覽、假勝地。建庫時間1959年底,面積43.81(平均)平方公里,深度全庫最大水位87.39米,最小62.39米,平均80.75米。
高州水庫還是茂名著名的風景區,春來庫水碧如藍,特別是每年5、6月白鷺等候鳥遷回之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飛鳥翔集,美若詩畫。
錦江水庫
錦江水庫位於江門市轄區內的恩平市西北部大田鎮潭江幹流上游,距恩城約24公里。水庫集雨面積362平方公里,壩址以上主河道長44.9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0.00217。工程等別為Ⅱ等,永久性主要建築物為2級,次要建築物為3級。水庫死水位為74.00米(珠基,以下同),相應庫容0.81億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為94.00米,相應庫容3.40億立方米;正常水位為95.00米,相應庫容3.58億立方米。水庫防洪標准:設計洪水標准為100年一遇,相應水位96.30米,相應庫容3.82億立方米;校核洪水標准為1000年一遇,相應水位98.35米,相應庫容4.18億立方米。
我好不容易在網上找到以下資料但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否完全正確,也不知道這些水庫的大小排列是以什麼為基準作為定義。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也請多多包涵!
最好直接去問廣東省水利局可能會准確一點!
流溪河水庫
流溪河水庫位於中國廣東省從化市良口鎮小車村下1.3公里的狹谷處,因主壩橫截流溪河幹流而得名。為廣州市唯一大型水庫,也是廣東省較大的水庫之一,是一個集防洪、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1969年冬,在從化呂田鎮連麻河的車步建起水壩,把車步以上32平方公里集雨面積的連麻河引入呂田河,再流入流溪河水庫,作為水庫的補充水源。1986年國家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局、流溪河林場合資在主壩東側建成面積97平方公里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為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
建有混凝土主壩、土質副壩各一座:主壩是圓弧形單拱壩,壩頂高程240米,壩頂寬2米,壩頂長255.5米,最大壩高78米;副壩位於東北面,為一均質土壩,壩頂高程241.7米,壩長220米,壩頂寬度4米,壩基寬度210米。設計水頭98米 。
• 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 正常蓄水位:235米、庫容:3.25億立方米、庫區面積:15.25平方公 里、
• 設計水位:236.5米、庫容3.47億立方米
• 校核(最高)水位238.3米、庫容3.76億立方米
• 有效(興利)庫容2.39億立方米、屬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
• 死水位:213米
• 歷史最高水位:236.81米
• 集雨面積:539平方公里,設計多年平均入庫水量6.87億立方米
• 發電站:4台機組,每台功率為1.05萬千瓦,合共4.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
度1.53億度
• 溢洪道堰頂高程:235米、凈寬:7×11.5、最大泄量:875立方米/秒
• 灌溉面積:50萬畝
公平水庫
公平水庫位於海豐縣城東北11公里,黃江中上游。 水庫工程集雨面積317平方公里,占黃江河流域總面積的41.9%,占海豐北部山區丘陵面積的64%,攔截了過去洶如猛獸、孽虐海豐大地的羅水。黃江上游的東平河、南門河、松林河、黃羌河、西坑河匯集於一庫。大壩全長6147米,設計總庫容3.3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63億立方米,年產水量4~7億立方十。60公里的總乾渠,猶如飛舞的銀緞穿山越嶺橫跨公平、城東、可塘、陶河、赤坑及至市城區的東沖、田乾、遮浪,蜿蜒伸進東南沿海地區.
大沙河水庫
開平市大沙河水庫位於開平市區西北部,地處開平、恩平、新興的交匯處,是攔截開平水而成,屬多年調節水庫、該水庫於1958年1l月動土興建,1960年2月基本建成並發揮效益。水庫集雨面積217平方公里,總庫容2.5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568億立萬米。主要建築物有:土壩14座。總長3963米,其中主壩長167米,燈山副壩長500米,長堤壩長1950米;輸水涵管5座,其中主壩輸水涵管最大流量為40m3/s;泄洪閘2座,最大下泄量為288m3/s;壩後電站3座,裝機容量2140千瓦。灌區主幹渠長42公里,支渠總長399公里。灌區主要建築物有:渡槽1座長65米,泄洪閘8座,放水涵閘198個。灌溉開平市龍勝、馬岡、塘口、赤坎、百合、沙塘和恩平市沙湖等7個鎮約13.55萬畝農田。1993年7月起向城區三埠供應原水。大沙河水庫安全加固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部頒標准,1993年納入省水利基建工程,1995年竣工,工程質量等級評為優良。是一宗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供水、養魚、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
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水庫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部大隆洞河上游,面積2.2萬畝,始建於1958年9月,僅用了十三個月時間便基本建成主體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集雨面積有148平方公里,可容納水量2.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5萬畝,防洪保護面積25萬畝。灌區有端芬、廣海、沖蔞、斗山、都斛、赤溪六個鎮,是台山市商品糧基地之一。
大隆洞水庫位於群山環抱之中,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湖光山色秀美,138個綠樹婆娑的小島錯落湖中,因此有「千島湖」之稱。
⑨ 湘江的源頭是哪裡
湘江,其源頭有4種說法:
1、傳統的正源(俗稱東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白石鄉的石梯,河源為海洋河,北流至興安縣分水塘與靈渠匯合稱湘江;
2、南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海洋鄉龍門界;
3、廣西興安縣南部白石鄉境內海洋山脈的近峰嶺,河源稱上桂河(白石河),往東流至西波江口稱湘江;
4、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狗嶺,河源為瀟水,在永州市的萍島匯合廣西來水稱湘江。學界較流行的說法是白石河源。
(9)江埠積沙水庫擴展閱讀
湘江水量充沛,徑流主要來源於降雨。據出口控制站湘潭站監測,湘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91.6億立方米,其中湖南境內696億立方米,佔全流域水資源量的88%。年平均流量2050立方米/秒,歷史最大流量20800立方米/秒(1994年6月18日),最小流量100立方米/秒(1966年10月6日)。
從時間分布看,3~7月徑流量佔全年的66.6%,其中5月佔全年的17.3%;8月至翌年2月徑流量佔全年的33.4%,其中1月僅佔全年流量的3.3%。這一趨勢與流域降水周期變化基本一致。
從空間分布看,邊緣山地多於丘陵,丘陵區多於盆地與河谷平原,植被良好的山丘區徑流明顯增大。年最大流量為平均流量的10倍,年最大流量為最小流量的210倍之多。
全流域徑流量有東部、西南部和東南部三個高值區,分別是瀏陽河上游山區、洣水上游羅霄山和瀟水上游山區。
⑩ 曹娥江的水利概況
1958年前,木帆船由曹娥江口逆水行駛,經上虞可直達嵊州長樂和新昌縣城。後以上游水土流失,河道淤塞,航運里程縮短。至20世紀80年代初,干線航道機動船尚可通達上虞章鎮,木帆船隻能通到嵊州;支流澄潭江、長樂江、新昌江、黃澤江、小舜江、里東江、范洋江均不通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曹娥江挖掘建築用沙,起到疏浚作用,河床加深,機動船可達嵊州嶀浦,幹流通航里程71.8公里。曹娥江嵊州嶀浦至上虞章鎮段,幹流航道長7.4公里,河道彎曲,河床較高,船隻通航較少。曹娥江上虞章鎮至曹娥鎮段幹流航道長31.5公里,河床寬100至600米不等,坡降0.77%,平均水深1至2米,底寬10至50米,常年通航20至40噸船舶。曹娥江上虞曹娥鎮至柯橋區三江閘河段,幹流航道長32.9公里,為感潮河段,平均水深4至5米,淺灘處0.3至1.5米,一般通航10至20噸船舶。曹娥江上虞區境段支流航道工程,建國後多次實施改造。主要有:斗馬瀧上方建導流壩,利用洪水沖擊沙灘,形成200米長航道;百官至瀝海河道,由1.0米拓寬至20米,通航能力從5噸提高到15噸;新開百官至崧廈河道13.33公里,連通前倪村,形成長22.71公里的百倪航道,通航能力10至20噸級;還先後疏浚百官至前江河、百瀝河、蓋瀝河等7條支流航道,總長68.2公里。
瀝海港,位於曹娥江入海處,為歷代重要海港。明代駐兵防守,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國公湯和在上虞區西北70里建瀝海所城,收納厘金稅,「凡為貨皆須輸捐」。
新埠頭港,位於曹娥江下游,紹興馬山、孫端外江與內河銜接點,江面寬闊,風浪較小,歷史上很早就有海帆進出。明朝中葉,海岸線北移,三江應宿閘建成,新埠頭港成為紹興唯一出海港口。海運物資以食鹽、咸鹵、魚鮮、糧食為主,運出物資以毛竹、木材、基建材料、酒醬為主。其海上航線,向南上溯曹娥江可到百官,向北出曹娥江口至杭州灣,轉東可到庵東、舟山、嵊泗;向西過鱉子門可到杭州富陽,向東北可到乍浦、上海等地。進出船隻多為20至50噸級3至5道風帆船。該港自19世紀50年代逐漸衰落,至60年代中期湮廢。
曹娥港,位於曹娥江中游的上虞曹娥街道,緊靠杭甬鐵路和杭甬公路,浙東運河穿越港區。該港經濟腹地為上虞區和嵊州三界區。出口物資以曹娥江黃沙為主,年吞吐量達百萬噸以上。港區總面積8.15萬平方米,其中陸域2.13萬平方米,水域6.02萬平方米,岸線長0.74公里,倉庫380平方米,堆場8860平方米,總吞吐量148萬噸。民國時期,港區有碼頭12個。1958年,曹娥江邊建造新碼頭。1989年有碼頭120個。曹娥三角站碼頭岸線長650米,日吞吐量1500噸。 五丈岩水庫,位於磐安縣玉山台地,距尖山鎮1公里,所屬河系是曹娥江流域澄潭江上游夾溪,是一座以發電為主,結合防洪、灌溉、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源頭水庫。水庫於1969年11月動工,1980年完工。大壩為粘土心牆土石混合壩,最大壩高46米。水庫集雨面積106.2平方公里,主流長度16.7公里,總庫容2163萬方,正常庫容1658萬方。樞紐建築物由大壩、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發電輸水隧洞、一級電站、二級電站、南北揚水管及南、北、西三套灌溉渠道組成。水庫庫容2590萬立方米,灌區有尖山、玉山、萬蒼3個鄉鎮。
南山水庫,壩址位於嵊州長樂鎮以南4公里的南山江上,控制集雨面積109.8平方公里,占長樂江流域面積12.7%,總庫容105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987萬立方米,防洪庫容4545萬立方米,為大(二)型水庫。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水庫於1958年6月動工,1980年完工,大壩高72米(為省內最高土壩),壩頂長242米。電站裝機3750千瓦。水庫可灌溉嵊州南山、長樂、石璜、甘霖、臨城等區24個鄉(鎮)的農田8.9萬畝,防洪受益農田5.1萬畝。
剡源水庫,壩址位於嵊州長樂鎮的長樂江支流城江上。集雨面積52平方公里,總庫容100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5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340萬立方米,以灌溉為主,兼以防洪、發電。1958年9月動工,1962年5月初步蓄水受益。1972年擴建,1976年起按2000年一遇防洪標准開挖非常溢洪洞,加高大壩,1979年5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64.1萬立方米,混凝土和砌石0.54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66.7萬元,投工78.8萬工日。大壩為黃土心牆砂殼壩,高41米,長147米,灌溉面積1.05萬畝。電站裝機650千瓦。
遼灣水庫,壩址位於嵊州市長樂鎮的長樂江支流大昆溪上。集雨面積40.4平方公里,總庫容11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88.5萬立方米,防洪庫容635萬立方米,以防洪為主。1972年4月動工,1977年夏攔洪受益。1982年底按5000年一遇保壩標准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36.3萬立方米,混凝土和砌石2.1萬立方米,國家投資661.6萬元,投工361.7萬工日。大壩高63米,長244米,為粘土心牆堆石壩。防洪保護面積3000畝。電站裝機1260千瓦。
長詔水庫,壩址位於新昌縣羽林街道長詔村以上1公里處,控制新昌江集雨面積276平方公里,占其流域面積的51.6%,總庫容1864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64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9550萬立方米,為大(二)型水庫。工程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受益范圍涉及新昌、嵊州、上虞3縣(市、區)。水庫始建於1958年7月,原設計為土壩,後因財力、勞力不濟停建,僅打通導流隧洞。1972年11月復工,1979年3月29日封孔蓄水,1982年10月24日,通過省水利廳組織的竣工驗收。大壩為細骨料混凝土砌石重力壩,壩頂高程140米,寬12米,長211米,最大壩高68米。電站裝機6000千瓦。水庫設計防洪面積13.04萬畝,灌溉面積29.02萬畝。嵊州中乾渠延伸至浦口及上虞上浦引水灌溉工程建成後,其實際灌溉面積已超過50萬畝。
巧英水庫,壩址位於新昌巧英鄉巧英村東南的黃澤江上。集雨面積46平方公里,總庫容27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00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760萬立方米,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與發電。1974年4月動工興建,1980年12月建成。乾渠自水庫沿新昌江、黃澤江分水嶺至西郊鄉,全長51公里,有「新昌紅旗渠」之稱。灌溉面積3.86萬畝,水庫電站裝機1260千瓦。下接總乾渠。
門溪水庫,壩址位於新昌回山鎮望龍崗腳的門溪江上。集雨面積38平方公里,總庫容213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856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216萬立方米,該庫在豐水期蓄水,在枯水季節發電,以承擔該縣電網部分峰荷,並增加下游梯級電站發電量。1984年動工興建,1989年5月11日封孔蓄水。大壩為雙曲拱壩,高49.84米,壩頂長143.6。電站裝機2×1600千瓦。1989年12月16日,跨流域的後溪引水工程建成,引水面積12平方公里,引水隧洞全長1.3公里,多年平均引水量484萬立方米。 上浦閘,位於上虞上浦鎮境內曹娥江幹流上,為上浦引水灌溉工程樞紐設施。作用在於御咸蓄淡,攔截曹娥江天然徑流與長詔水庫下泄水量,引水至虞北平原及四十里河區,受益農田31萬畝。旱情嚴重時可經岑倉閘、牟山閘向餘姚市、慈溪境內輸送水量,人稱「澤被三邑,福滋萬代」。閘1977年9月動工,1979年7月竣工;引水總乾渠1981年7月竣工。總投工398萬工日,國家投資877.31萬元。工程初步設計由華東水利學院等單位負責,技術設計由紹興地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室和上虞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室聯合承擔。閘型初步設計定為蝶型門,後改為提升翻板門。上浦閘主要水工建築物有:漫水閘、過水堰、引水閘、船閘。漫水閘設17孔,單孔凈寬6米,總凈孔寬102米。閘底高程0.60米,門頂高程5.70米。各孔設提升式翻板門,台式行車啟閉。閘基垂直防滲採用砂漿板樁封閉,為國內大型水閘中首次應用。過水堰頂高程6.10米,寬29.1米,長180米。船閘長135米,寬12米。引水閘設4孔,總凈孔寬16米。上浦閘最大泄流量6100立方米每秒,其中漫水閘泄流量2440立方米每秒,餘量經過水堰和灘地下泄。引水總乾渠全長13.6公里,最大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關閘時正常蓄水量1960萬立方米。
浙江省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是國家批准實施的大(I)型水利項目,是中國第一河口大閘,是浙江省「五大百億」工程浙東引水工程的重要樞紐,也是紹興大城市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擋潮泄洪閘、堵壩、魚道、導流堤、閘上江道堤腳加固、上部建築工程、環境與文化配套工程等。擋潮泄洪閘共設28孔,每孔凈寬20米,總凈寬560米,總寬697米,堵壩長611米,導流堤長510米。核定概算125214萬元。工程建設任務主要是以防潮(洪)、治澇為主,兼顧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和航運等綜合利用功能。它的建成,將起到有效提高曹娥江兩岸防潮(洪)和排澇能力,提高曹娥江水資源的利用率,改善杭甬運河航運條件,改善兩岸平原河網水環境,改善兩岸圍墾區的投資環境等作用。工程於2003年10月開始前期工程,2005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2008年12月28日下閘蓄水投入試運行,2009年6月28日全面完成初步設計建設任務,2011年5月27日通過省發改委組織的竣工驗收。
曹娥江引水工程,東西向橫穿上虞區、柯橋區和越城區,至紹興市區,再向北匯流入曹娥江,全長26公里,概算總投資4.97億元。引水口位於上浦閘庫區小舜江口,經小舜江、長山頭溪通過引水閘進入隧洞,隧洞出口通過箱涵和河道與平水上灶江相連,再經平水東江至南環河,通過在平水東江、平水西江、禹陵江、坡塘江、南池江等河道設置節制閘以調節引水流量。 工程主要包括進口河道、進口閘站、輸水隧洞、連接箱涵、出口河道及下游配水節制閘等,總投資4.97億元,年引水量約2.5億立方米。工程於2005年10月開工,2010年5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曹娥江引水工程,也稱上浦引水灌溉工程,是曹娥江的骨幹水利工程之一,攔截和引灌長詔等水庫之水及曹娥江天然徑流,這對於緩解虞北平原的農田乾旱,以及改善曹娥江及虞北河網的通航條件和擋潮蓄淡,提高飲用水水質等都有較大作用。 2012-2015年,紹興市根據《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對曹娥江流域內摸排出的680條「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全面整治。至2014年,曹娥江幹流10個省控及以上斷面中,1至3類水質斷面8個,4類水質斷面2個。與2013年相比,2類水質斷面增加了3個,3類水質斷面減少了3個。此外,10個斷面的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了12%、12%和22%,曹娥江流域水質總體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