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民族生態美

民族生態美

發布時間: 2021-02-22 18:04:50

生態文化的教養

人類創建新的生態文明之需要,源於工業文明造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態危機。生態科學和環境科學知識的普及,人類活動誘發的各種自然災害和生態災難的教訓,使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如果不徹底改變征服自然的態度,不改變以犧牲生態環境來開發自然的生產方式,不改變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不改變損害生態環境的社會制度和不公正的國際關系體制,則不可能長期有效地阻止地球生物圈的加速退化,人類最終也會由於不適應生態環境而在地球上消失。為了整體地解決以上問題,不少學者提出創建一種全新的生態文明來取代工業文明,而不是繼續以生態現代化來維持工業文明,或者以可持續發展的狹窄思路來改善環境並促進全球經濟,這確實是一種睿智的看法。因為,只有當絕大多數社會都建立起了生態文明的社會,地球生物圈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得到真正恢復,人類的生存也才能夠得以長期持續。?
然而,生態文明的創建並非工業文明順勢前行的自發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毋寧說是一個需要人類自覺逆轉的艱難過程。盡管工業文明只有幾百年的短暫歷史,但它卻形成了人類難以消除的許多反自然的惡習。工業文明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為主導,以機械世界觀來認識和征服自然界,以犧牲非人類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環境來實現自己的發展,以能量和物質消費的最大化為社會進步的基本尺度,必然導致人類毀滅自然界的瘋狂戰爭,世界各國和各民族之間劇烈的經濟競爭、資源競爭,軍備競爭,以及每一個社會中各階級為爭奪物質財富,個人之間為攀比奢侈的物質生活而陷入永無寧日的爭斗。在這種失卻理智的毀滅生物圈家園的瘋狂中,在世界各國經濟競爭與軍備競賽的冷酷與兇殘中,在芸芸眾生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物質享受中,人類各種族的初民們在萬象繽紛的荒野中創造文化,求得生存的靈性完全遺失了;耕種植物和馴養動物的農業文明祖先們敬畏自然、關懷生命、與自然和諧生存的智慧被徹底掃除了;也許可以如是說,工業文明留給生態文明最有價值的東西,只是地球生物圈衰退的恐怖圖景引起人們的沉痛反思和對生存出路的探討。這種反思和探討有助於激勵人們努力探尋建立生態文明起碼的生態文化前提。?
生態文化相對於生態文明的概念而言,是一個內容更為復雜和廣泛的概念。如果說,生態文明是由生態化的生產方式所決定的全新的文明類型,它所強調的是所有生態社會中人與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和達到的起碼標準的話,那麼,生態文化則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中多樣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強調由具體生態環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個性特徵。由於生態是人類和非人類生命生存的環境,文化是不同人類生存的方式,所以,一旦地球上有了人類,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態文化。即使人類還處於文明之前的採集、漁獵時代,就已經存在著不同人類種族的生態文化。在農業文明時代,在不同生態環境中的種族和民族當然就存在著更為豐富多彩的生態文化,其中,中華民族的生態文化傳統就是農業文明時代的最高典範。生態文化是自人類誕生以來,不同人類種族、民族、族群為了適應和利用地球上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之生存模式的總和。人類適應和維護不同的生態環境而在生存和發展中所積累下來的一切,都屬於生態文化的范疇。?
因此,在工業文明的生態廢墟上創建生態文明,非常需要吸收人類自誕生以來世界各個種族、各個民族、各個國家長期積累起來的生態文化,以消除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反自然的種種惡習,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
生態文明作為未來社會的文明類型,盡管它的興起可能只在少數國家和民族,但它的實現需要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族都建成生態社會才算完成。而任何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並不只是少數社會精英的事情,而是關繫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無論是領導幹部、科技專家、文體明星,還是一般民眾,他們的生活方式、生存態度都深刻影響到已經嚴重退化的區域生態環境和全球生態環境的命運,人們必需具有基本的生態文化素質才能積極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此提出「生態文化教養」的概念以表述生態文明建設所必需的全民的生態文化素質。所謂生態文化教養,就是社會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環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會成員具備建設生態文明的深厚的生態文化素質。如果缺乏起碼的生態文化教養,無論我們在社會的制度設計、政策法規等方面做得有多麼好,我們仍然不能夠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切實有效地推向前進。?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經濟政策的制定者、經濟學家、生產企業的領導者,由於缺乏生態環境素質,常常會以工業文明的思維方式和價值標准來決定經濟項目的立項、決策和實施,而不會在生態保護理念的約束下去尋求有利於環境的開發項目。一些貧困的生態重要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的領導常常會為不能引進具有污染嚴重的夕陽產業項目而深感苦惱,甚至十分佩服那些能夠把經濟增長率提高而把生態環境弄得不堪入目的同僚。許多生產行業為了商品的銷售不惜耗費寶貴的資源進行過度包裝,根本不考慮這種行為對環境的危害;一些生產企業甚至在環境法規嚴格約束的情況下,為了生產不得不安裝環保設備但又在夜深人靜之際偷偷排放廢水和廢氣,根本不顧及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與生物的毒害。對於許多高收入的富人來說,貪吃珍稀飛禽走獸以滿足口福的習慣長久不衰,由此也助長了地下野味餐館對珍稀動物的長期屠宰。即使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為了生活方便人們也很難毅然決然地舍棄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就連停止使用塑料袋、自帶籃子或布袋上菜場也成了比戒煙、戒酒更難的事情。從以上隨便列舉出來的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習慣來看,我們這個社會中有不少人的確缺乏基本的生態文化素質,如果我們不能改變這些狀況,設法使每一個社會成員形成深厚的生態文化教養,就很難將生態文明建設變成每一個社會成員主動參與、積極創造的自覺行為。 美國學者大衛·奧爾早在1992年就已經提出了「生態教養」(ecological literacy)的概念。 他認為人類對自然的行為之所以產生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在於人們缺乏對人類與自然生態系統全面關系的認識,包括自然科學的知識,尤其是人文科學的知識,因此,它主張要進行新的生態教育,培養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需的生態教養,以便引導人類順利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後現代社會。[1]另一位美國著名學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網》一書的結論部分,重申了奧爾提出的這個生態教養概念, 強調社會中每一個成員具有基本的生態教養對於人類重建生命之網的普遍聯系,從而保障人類後代長期生存的重大意義。[2]297-304不過,卡普拉特別強調的是在當代復雜性科學知識的背景下對於生命的網路本質的新理解,這就容易使人產生生態教養就是生態學的知識教養的看法。因此,筆者覺得有必要把「生態教養」的概念擴展為「生態文化教養」的概念,特別是對於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成員的基本素質要求,「生態文化教養」的提法就更為適宜。
筆者認為生態文化教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見識、態度和直觀感受,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真、善、美三個維度,它包括生態知識教養、生態倫理教養、生態審美教養;二是關於人類生活實踐的教養,可以稱為生態行為教養,即我們如何在現實的生態環境中實際地養成對待生態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首先,關於生態知識的教養問題,筆者認為,卡普拉在《生命之網》一書中藉助於系統科學、自組織理論、耗散結構理論對當代生物學、生態學知識的整合,提出的關於生命的網路關系的新理解,值得我們認真汲取。卡普拉認為,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要理解網路,生命的存在模式是一個網路關系組成的系統。所有的生命形式,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也無論是生命個體、物種、還是群落,都是由網路組成的。地球生態系統正是由所有生命形式長期的共同生活與進化形成的結果。人類共同體的健康生存,也必須依賴於全球生態系統這個最大的生命網路的可持續性。但是,由於人類只顧自己生存發展的利益,無視非人類生命生存的利益,而以極端反自然的方式劫掠自然資源、破壞環境,致使全球生命網路嚴重破損,甚至走向瓦解,人類後代的生存機會也日益減少。因此,人類通過對生態學知識的學習,懂得生態系統的基本原則,掌握生態系統自組織和自我調節的基本規律,如相互依存、反饋循環、夥伴關系、適應性、多樣性和穩定性,以及作為所有這些結果的可持續性[2]304,從而能夠虛心傾聽自然的教誨,認真汲取自然的智慧,具備合理地與自然打交道的科學知識,養成友善地對待自然的良好生活習慣。生態知識教養對於人類重建生命之網的普遍聯系,保障人類後代的長期生存具有重大意義。當代生態科學的主要原理和基本知識之所以特別重要,就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形成一種當代整體論的思維方式,確立人與自然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的生態世界觀,幫助我們克服工業文明的機械論世界觀,從而深入完整地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
其次,在生態世界觀的基礎上,人們應該以生態價值觀為核心,培育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教養。在工業文明的社會中,人類與自然是兩個分裂對抗的領域,人類只承認自己具有內在價值,而把非人類的一切自然物當成人類主體可以隨意征服和支配的客體。與此相反,生態價值觀認為,無論是人類生命還是非人類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具有內在價值的生命主體,而人類和生命物種組成一個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他(它)們的生存利益和命運都依賴於生物圈的正常、安全、健康和持久的運行,生命共同體是地球居民的大家庭,地球生物圈不僅對於人類具有環境價值,而且對於所有生命物種也具有環境價值。特別重要的是,地球生物圈的生態環境主要是由非人類生命無意識的生存活動共同建造的,而要維持所有生命長期健康存在的生態環境,就必須在維持地球上適度的人類種群規模和起碼的生物多樣性二者之間進行生存環境的公正分配,才不會導致人類因過度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產生威脅生物圈的生態安全問題。因此,人類必須實現從傳統的人際倫理向生態倫理的進化,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新生態倫理觀,並使每一個社會成員具備起碼的生態倫理教養。這樣才能真正使人做到,不僅道德地對待人類自己的生態環境,對待人類後代的生態環境,同時也道德地對待所有非人類生命生存的生態環境,這樣才能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修復,促進人與自然關系恢復和諧。
再次,欣賞和維護生態美是當代人非常需要培養的生態審美教養,這是一種值得特別贊美和推崇的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的高級人生價值。工業文明的破壞作用之所以能夠發展到污染每一條江河、侵蝕每一寸土壤、毒害每一種生物的嚴重程度,主要原因在於,現代人為了追求奢侈淺薄的物質生活而寧肯犧牲高尚的環境美的生活需要,這種生活時尚也導致人類後代極度缺乏生態審美的需求和欣賞能力。由此,人們的心靈日益廢度,關切物種的生態良心也日益麻木,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關心也就完全被攀比荒唐的物質享受所代替。如果人們能夠重新找回感受生態美的固有能力,充分發揮生態美感體驗的神經機能,就會在郊遊時沉醉於百草鮮花的四季芬芳,在進入荒野時流連湖光山色的壯美俊秀,就懂得觀賞羚羊麋鹿的戲耍遊玩、競走賽跑,諦聽無數鳴禽在叢林天堂里的即興吟詩、縱情歡唱,也會傾慕羽毛如雪的天鵝長頸相交、兩心相許的終身守候。知道欣賞生態美也就不會繼續聽任青山綠水變為荒漠濁流,就不會為了經濟指標而毀滅具有生物多樣性之美的大自然,就不會讓珍禽異獸變為翠冠華服或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就不會為了放縱物慾的膨脹去犧牲美好、愉悅、自由、脫俗的生存享受。顯然,欣賞和維護生態美不僅是當代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養,而且也是人們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尺度。有了這樣一種生態美的尺度,我們就能根據周圍生態環境和整個生物圈的生態環境是變美還是變丑,來了解我們的生活是變好還是變壞的程度,從而也知道了改善生態環境所應努力的方向。?
最後,就人類生活實踐的生態文化教養來說,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該把關於生態知識、生態道德和生態美感的文化素養貫徹到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生活行為中,這就要求人們過一種與生態環境恢復相適應的物質生活。根據世界資源基金會2006年所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僅從1961年到2003年,人類的活動已經造成生命地球指數下降了約30%。其中,陸棲生物指數平均減少了約31%,海洋生物指數平均減少了約27%,淡水生物指數平均減少了約28%。該報告還指出,從1961年以來,人類對生物圈影響的「生態足跡」已經增長了3倍,超出地球生態系統再生能力的1/4。如果照此趨勢惡化下去,到2050年,養活整個人類將需要兩個同樣的地球。[3]顯然,生物圈的生態危機仍然處於人類物質開發活動日益加強的嚴重威脅之下。社會中每一個人實際的衣食住行都影響著對自然資源現實的開發利用,不同的物質消費方式對生態環境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因此,人們必須改變效仿西方富裕社會那種奢侈的物質生活方式,降低物質生活標准,倡導物耗少、能耗低、有利於環境的綠色消費,人人都需要開始自願過一種與生態環境恢復相一致的儉朴物質生活,才能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
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並不只是少數社會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而是人民大眾的共同事業,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將關繫到它的目標能否最終實現。因此,除了要解決好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種方式外,人民群眾的參與能力將是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公眾必須具有一定的生態科學知識,了解國家和地區的環境保護標准,才能產生合理地保護自己生存的環境質量的意願,對他人、團體影響自己健康生存的各種生產、生活等環境損害提出恢復和賠償的公正要求;公眾也必須了解社會發展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以及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這樣才能切實地對生活的綠化用地、公園改建、環境治理、自然保護區等的建設和維護、乃至對影響地方生態環境的重大工程提出評價性的關鍵性意見,從而有效阻止具有長期消極影響的大型經濟項目上馬,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合理兼顧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發展;社會各行各業的公眾深入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也將促進各種民間的生態組織對政府的生態管理政策和法規,乃至對如何參與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等提出更為深遠和影響重大的意見和建議。這就需要更進一步培育和激勵廣大公眾自主創建生態文明的能力,而不能僅僅把公眾當作執行宣傳口號的工具。

❷ 中國傳統藝術中生態美的觀念在西方藝術中存在嗎

縱觀20世紀的中國美術發展史,就是一部批判、繼承本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和吸收、借鑒現代西方藝術思潮的歷史。在100多年的發展、變革中,中國的一些美術家在自身的美術創作活動中自覺不自覺地將西方美術作為自己藝術創造的一種對比和參照對象。尤其對一些堅持從傳統藝術本身來求新、求變的中國畫家,在保留中國畫獨特個性的同時,也自覺不自覺地採納、吸收和鑒賞現代西方藝術的有益成分,來豐富自己的藝術語言,具體地講,大致有三方面的內容。其一,在現代西方的非理性主義哲學影響下,徹底拋棄了古典藝術的理想主義色彩,從而轉向對人類內心世界的表現。其實質就是,徹底否定古典主義,運用古拙、深沉的表現技巧來表現庄嚴神聖的宗教理念,從現實生活出發,從不同的方面,以新的視角,真實科學地描繪客觀世界和藝術家身邊的現實生活,以及表達自己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其二,注重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獨立地位」,作為藝術創作的基本語言。用新的技巧和形式展示了客觀世界和人們的主觀精神世界的豐富性,拓展了人們的審美領域。其三,積極吸收科學技術進步的優秀成果,大量吸收、運用人體解剖學、現代光學、化學、色彩學、構圖學、透視學以及社會學、心理學等知識,創造了既有獨特的藝術個性,又帶有時代精神風貌的藝術作品。上述三個方面不僅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對近、現代中國畫的發展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使中國畫實現了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變。現代西方藝術思潮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對當代中國美術產生的影響,一方面是西洋諸多畫種的引進,豐富了我國美術創作的載體。另一方面,西洋畫的引進也打破了中國畫長期以來的封閉、靜止、緩慢變化的格局。中國畫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一種傳統繪畫形式,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要求,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但是,中國畫發展自清代中葉以後,確實暴露出了許多弊端。一是脫離生活,「標榜門戶、陳陳相因、固步自封」「近親繁殖」。①二是排斥科學,不重視發展。雖然在明代宮中供奉西洋傳教士畫家的風習一直沿襲到清朝,但它並沒有對傳統中國畫家產生根本性影響,傳統中國畫仍然沿襲、繼承古人「隨類賦彩」「墨分五色」,注重強調「物體的固有色」而發展著,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沒有系統的中國畫色彩理論體系。三是形式的「程式化」,標志著中國畫的成熟,同時它也是後人無法跨躍的障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現代藝術注重科學、注重生活、注重形式多樣化的創作思潮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過中國畫壇,使中國畫在觀念上、表現技法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縱觀100多年的歷史,中國畫吸收現代西方藝術的有益成分實現自身的轉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學習、普及西方繪畫知識的時期)。雖然早在明朝時期,歐洲商人與傳教士來華,在傳播天主教和科學技術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古典美術,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促進了中西美術的交流。但並未引起中國畫家對這種「舶來品」的廣泛注意。直到近代,許多有志之士,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學習西方現代藝術。李叔同、高劍文、陳師曾、徐悲鴻等進步人士先後出國學習繪畫。回國後,他們一方面興教育,普及西方現代藝術,另一方面積極主張「折中東西方」對傳統繪畫進行改造、創新。高劍文主張「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繪畫技法,效法日本畫所走過的藝術道路,改革中國畫」。以徐悲鴻、蔣兆和等一代宗師為代表,首先扛起現實主義旗幟,積極吸收西方繪畫的素描、色彩知識以及人體結構知識,採用傳統的筆墨,探索西洋畫的塑型觀念與中國畫的筆墨語言相融合的方法,實現了貼近現實生活和面向人民大眾的觀念變化。山水畫家黃賓虹大師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吸收西方繪畫知識,實現了由古代文人畫的符號化、抽象化的高逸境界向大自然和人生回歸的歷史轉變。花鳥畫家潘天壽先生也認為:「對西洋畫,搞中國畫的不僅要精通本專業,還要學習外來的東西,這才是中國畫家的態度。」因此,在他的畫中仍然能感受到西畫的影響。第二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鞏固、改造階段)。新中國的建立,使無數中華兒女壯志滿懷,懷著極大的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藝術家們亦滿懷豪情,積極地用自己手中的筆描繪著一切。但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接下來的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階級斗爭運動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這種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中國畫仍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繼續深化著對西方繪畫的吸收、借鑒。具體表現在:一、當時美術界在「二為」方針指引下,鮮明地舉起了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旗幟,大批畫家走向基層、走向農村、走向工廠,創作更加貼近生活,貼近人民大眾的美術作品。二、當時雖然徹底抵制著西方社會的腐蝕文化思想,但又由於前蘇聯的美術與西方繪畫在表現材料、手法上屬於同一個體系。所以,西方繪畫的素描學、色彩學、透視學等科學知識在我國仍得到了強化、鞏固。三、徹底「與傳統決裂」,要求中國畫家,面對現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服飾(即短衣、短衫)特點,對傳統「以線造型」進行改造,來表現、反映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創造出了一種「半工半簡」的語體形態。人物畫家葉淺予、黃胄、劉文西等一大批畫家,仍然在探索中西結合,弱化了傳統線條的獨立性。山水畫家李可染、傅抱石、白雪石等人的寫生山水,大量吸收西洋畫的寫實造型並且充分發揮水墨的特性,創造出了當代山水畫的主流。花鳥畫方面,由於受政治的約束和花鳥畫的自身限制,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發展,像王雪濤、郭味蕖的「半工半簡樣式」與當時人物畫的表現手法是相一致的。第三階段,1978年以來至今(變革、創新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文化的裂變,使得審美文化從其泛政治化傾向中擺脫出來,出現了多元的發展勢頭。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畫,則在這場裂變中,再一次陷入選擇發展道路的困境之中:一方面它無法抵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另一方面又不能從傳統的精神中發展出新生命,因而在西潮與傳統之間徘徊瞻顧、痛苦萬分。一些青年畫家喊出了「中國畫窮途末路」的呼救聲。②這呼聲最終導致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爭論。即「中國畫走向何方?」在這場爭論中,有的主張堅持現實主義,注重寫實、塑造典型;有的主張繪畫不要與政治沾邊;有的主張打破所有舊模式,尋求無法之法;有的卻主張「返祖」,召喚原始藝術;有的主張「純繪畫性」,形式大於一切;有的主張直覺、感知,排斥理性,如此等等。③這種思潮和現象,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筆者認為這場爭論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已經看到了現代西方藝術思潮的確有其先進的一面,卻苦於吸收、借鑒之觀念、意識模糊,而導致對中國畫的反思。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中國畫家們的不斷努力,一些國畫家們對西方藝術的吸收、借鑒意識逐漸清晰,行動更加堅定,加大了中國畫與西方藝術融合的力度和速度。同時提倡傳統與吸收西方繪畫的斗爭更為激烈,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將繼續斗爭、融合下去。中國畫正是在這種矛盾和斗爭中,不斷變革創新,不斷完善發展,愈加煥發出它特有的魅力。21世紀的中國畫將如何發展,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此,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和辯證思維的方法分析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為此,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就是以公有制為主,其他所有制形式為輔的體制,與此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指繪畫藝術領域)也將呈現出一主多輔的多樣化趨勢。所謂一主就是在內容方面強調時代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形式上提倡現實主義手法。所謂多輔指中國畫家們在繼承傳統藝術有益成分的基礎上,廣泛吸收現代西方繪畫的諸多流派的各種形式特點、表現手法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更好地反映社會各個階層的審美要求。這「一主多輔」的格局也必將促使中國美術界在對待西方藝術的問題上,會有意無意進行吸收借鑒,從而實現中國畫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徹底轉變。綜上所述,現代西方藝術思潮對中國畫發展的影響,貫穿於整個現代史。中國畫吸收、借鑒西方藝術也是勢不可擋的趨勢。因此,我們在吸收和借鑒的問題上,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避免盲目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中國畫的發展、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創造出既保留了中國畫的個性,又能代表現代社會人們的共同審美要求的現代中國畫。

❸ 中華劇院的設計

體現抄出民族特點、京劇特點,襲在總體布局上,採用了中國傳統園林及借景手法;在建築造型上,力求方正簡潔;在內部裝修風格上,選用花梨木與天然石材相配,運用細膩的中式紋樣,做到莊重大氣。
室外園林是該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著師法自然的設計理念,以創造自然美、生態美為核心,種植了白皮鬆、油松、雪松、銀杏、紫薇、法桐、刺柏等40餘種,近9000棵樹木和近5000餘株花卉,還建造了戲亭、假山、水池等人文景觀,為中華劇院增色添彩。

❹ 民族地區怎樣建設美麗鄉村 李技文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五位一體」的國家戰略高度,並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新概念。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我國60%以上的國土為民族自治地方,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約為1.2億人,其中90%左右的少數民族人口居住在鄉村。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設民族地區的美麗鄉村,不僅有利於加快民族地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同時,對促進我國各民族經濟、文化、生態和社會發展與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有著重大現實意義。然而,要建設民族地區的美麗鄉村,筆者認為,應該充分理解美麗鄉村的內涵,並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挖掘地方文化資源與民族特色。

其一,加強科學研究與規劃,提高思想認識,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因地制宜,穩扎穩打地開展建設工作。要做好前期調研,多方合作,科學制訂美麗鄉村的總體規劃。民族地區各級政府部門應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設計院等部門合作,從前期調研、規劃總綱、建設思路、行動計劃、投資估算、保障措施、效果評估等多方面制訂詳細可行的規劃。要統一思想,加強宣傳教育,充分認識美麗鄉村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美麗鄉村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具有科學性、嚴謹性、系統性、復雜性和可持續性等諸多特徵,切實做好此項工作,需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調查研究、科學規劃,突出特色、統籌兼顧,扎實工作、穩步推進,不能冒進搞運動式建設,更不能急於求成。

其二,充分認識文化的核心價值,加強對以村寨為依託的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截至2013年,西部民族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含急需保護遺產)的項目有8項。在國務院公布的3批153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含擴展項目)中,西部民族地區有725項。其中,西部少數民族「非遺」數量近500項,分別佔西部地區和國家級「非遺」總數的69%和32.7%。這些豐富的特色文化遺產大多保存在鄉村。因此,我們應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結合國家已開展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加強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使文化遺產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相互促進、牽手同行。

其三,拓寬融資渠道,以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打造「美麗品牌」。民族地區是我國典型的貧困地區,在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確定的14個連片特困地區中,民族地區有10個,涉及367個民族(自治)縣。散布在這一地區的數萬個少數民族村落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建設這些地方的美麗鄉村需要拓展融資渠道:一是向上級部門爭取「三農」項目的財政補助;二是積極引導企業參與美麗鄉村共建,實現互利共贏;三是創新民族地區農村金融,引導金融資本進入美麗鄉村建設;四是盤活農村存量資源,使農村有限的資源得到整合與優化。在「美麗品牌」打造方面,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重點,發掘少數民族地方性生態知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之原則,打造多元美麗的鄉村風景。要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和鄉土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構建新興的鄉村特色品牌。

其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美麗鄉村的建設效果實行跟蹤管理和動態評估。美麗鄉村的建設歸根結底是對鄉村生態環境、傳統文化、產業經濟和人文素質等方面的建設,是打造生態美、文化美、生活美和素質美的過程。切實做好建設工作,需要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具體而言,可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要提高認識,要把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果和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製作為重點來抓。將長效管理機制的建立作為相關單位年終考評依據,鼓勵各級政府部門探索和建立一套符合本地實際的管理、監督和評估機制。二是建立長效機制要注重頂層設計。美麗鄉村的建設和完成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從全局的視野整體謀劃,對項目建設的各個層次、要素都應統籌考慮。只有從機制上做好頂層設計,才能確保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得以落實,使其建設目標得以高效完成。三是要保障長效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可按照「周匯報、旬提示、月評議、季督查、年考核」或「周自評、旬點評、月評比、季排名、年考核」等方式開展監管評估工作,實時監測和掌握美麗鄉村建設的整體情況與效果。

其五,加強學習與交流,認真吸納和借鑒國內外成功的實踐經驗。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許多省市積累了諸多成功的實踐經驗,包括建設規劃的科學制定,生態環境與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的培育打造,融資渠道的多元化,長效機制的建立與運行,跟蹤評估體系的建設等等。此外,北美和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的台灣和香港等地區,在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地方性知識和傳統文化保護、鄉村旅遊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開發、鄉村生態農業和觀光產業打造等方面也有著豐富的成功經驗,加強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學習與交流,認真吸納和借鑒實踐經驗,將有利於我們進一步做好民族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

❺ 什麼是美的感受能力+電大美學美育考試

一、美學的基本問題分一下幾個部分:
1、美學的研究對象;
2、人與美學的關系;
3、美的種類;
4、人類產生美感的原因。
二、具體解釋如下:
1、美學的研究對象:
美學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並通過藝術來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進而研究各種審美對象、美感經驗、審美意識、審美范疇和美學思想。首先,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是普遍存在著的客觀現象,美學必須以它為出發點開展研究。人和客觀世界構成的關系主要有兩大類,即物質關系和精神關系。精神關系又包含了認識關系、倫理關系、審美關系等。對於一個客觀對象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態度對待它,這就會形成不同的精神關系。人與客觀現實發生的審美關系是普遍存在的。
2、人與美學的關系:
兩者相互依存,一是對人類生存狀態進行哲學美學的思考,一是對人類生態環境進行經驗美學的探討。但無論側重面如何,作為一個美學的分支學科,它都應以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生態審美關系為研究對象。
3、美的種類:
自然美;
社會美;
藝術美;
民族生態美;
生態美。
4、
美感的產生:
人類的美感來源於動物的本能,卻超越了動物的本能。美感的歷史起源是與人類的社會實踐緊密相聯的。首先,美感是適應人類社會實踐的需要;其次,審美的實踐活動不同於一般的實踐活動,體現為精神上的滿足;再次,人類的美感活動不斷擴大發展,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意義;第四,美感有起點,但沒有終點。

❻ 從生態文明到美麗中國 彰顯什麼發展理念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們將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著力解決霧霾等一系列問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
從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人類永續發展要求的生態文明建設到建設美麗中國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危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重要一環,「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正是我們的中國夢所在。

❼ 生態美學的產生背景

生態美學產生於後現代經濟與文化背景之下。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部落時代、早期文明的農耕時代、科技理性主導的現代工業時代,信息產業主導的後現代。所謂後現代在經濟上以信息產業、知識集成為標志。在文化上又分解構與建構兩種。建構的後現代是一種對現代性反思基礎之上的超越和建設。對現代社會的反思是利弊同在。所謂利,是現代化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所謂弊,則是現代化的發展出現危及人類生存的嚴重危機。從工業化初期「異化」現象的出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核威脅,到20世紀70年代之後環境危機,再到當前「9.11」為標志的帝國主義膨脹所造成的經濟與文化的劇烈沖突。總之,人類生存狀態已成為十分緊迫的課題。
1、生態學的最新發展為生態美學提供了理論營養。後現代語境中產生的當代生態學又被稱為「深層生態學」,首先由挪威哲學家阿倫·奈斯在1973年提出。深層生態學旨在批判和反思現代工業社會在人與自然關繫上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把生態危機歸結為現代社會的生存危機和文化危機,主張從社會機制、價值體繫上尋找危機的深層根源,以深層思考在生態問題上人類生活的價值和社會結構的合理性問題。
自我實現原則是深層生態學追求的至高境界。深層生態學的「自我實現」概念中的「自我」與形而上學的一個孤立的、與對象分離的自我有根本區別,與社會學所追求的人的權利、尊嚴、自由平等以及所謂的幸福、快樂等都是以個人為基點的自我也不同。奈斯用「生態自我」來突出強調這種自我只有納入人類共同體、大地共同體的關系之中才能實現。深層生態學講的「自我實現」的過程是人不斷擴大自我認同對象范圍的過程。即在大自然之中,不是與大自然分離的孤立個體;作為人的本性是由與他人,與自然界中其他存在者的關系所決定。當把其他存在者的利益視為自我的利益,方能達到所謂的「生態自我」境界。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危機已經具有全球的性質。第一,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任何局部破壞,都會對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而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第二,任何個人的生存都必然依賴於「類」的生存,如果失去了人類的生存條件,任何個人都不可能生存下去。第三,解決困境的出路也只能是全人類的統一存動,任何局部的個人、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單獨解決這一全局性的問題。因此,價值觀和倫理觀需要實現從個人本位向類本位的轉變。
生態中心平等主義是深層生態學的另一準則,其基本含義就是指: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者都有生存、繁衍和體現自身、實現自身的權利。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實體作為與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的內在價值是均等的,「生態」與「生命」是等值的、密不可分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力也是相同的。人類作為眾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種,把其放入自然的整個生態系統中加以考察,並不能得出比其他生命形式高貴的結論。用馬斯洛的話就是:「不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須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長……在人和超越他的實在之間並沒有絕對的裂縫。」
總之,當代生態學——深層生態學所提供的的理論資源,為生態美學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營養。生態美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生態學取得長足發展並逐步滲透到其他各有關學科的情況之下逐步形成的。
2、後現代文化形態為生態美學的產生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根據托馬斯·伯里的觀點,後現代文化體現的是一種生態時代的精神。他認為「在具體化的生態精神出現之前,人類已經經歷了三個早期的文化一精神發展階段:首先是具有撒滿教(Shamamic)宗教形式的原始部落時代(在這個時代自然界被看作神靈們的王國);其次是產生了偉大的世界宗教的古典時代(這個時代以對自然的超越為基礎);再次是科學技術成了理性主義者的大眾宗教的現代工業時代(這個時代以對自然界實施外部控制和毀滅性的破壞為基礎)。直到現在,在現代的終結點上,我們才找到了一種具體化的生態精神(同自然精神的創造性的溝通融合)」。如果考慮經濟因素和其他條件,可以認為,後現代信息經濟社會超越了以科技理性為主導的工業時代社會,這是走向生態平衡和協調發展的生態精神時代。
生態美學的產生還同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歐美美學與文學理論領域所發生的「文化轉向」密切相關。眾所周知,從20世紀初期形式主義美學的興起開始,連綿不斷地出現了分析美學、實用主義美學、心理學美學等科學主義浪潮,側重於對文學藝術內在的、形式的與審美特性的探討;而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再現對當前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制度、性別、種族等人文主義美學的濃厚興趣。正如美國美學學者加布里爾·施瓦布所說:「美國批評界有一個十分明顯的轉向,即轉向歷史的和政治的批評。具體來說,理論家們更多關注的是種族、性別、階級、身份等等問題,很多批評家的出發點正是從這類歷史化和政治化問題著手從而展開他們的論述的,一些傳統的文本因這些新的理論視角而得到重新闡發。」美學在新時代的這種「文化轉向」恰恰是後現代美學的重要特徵,這就使關繫到人類生存與命運問題的探討必然進入美學研究領域,成為其重要課題,從而為生態美學產生提供必要條件。

❽ 生態美的企業文化

企業理念的旗幟:為振興中華民族經濟盡匹夫之責
核心價值觀:「奉獻」
企業宗旨:來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奉獻於社會,回歸於社會
經營理念: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
座右銘:沒有利益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同仁志:你我共同,迎接挑戰,立在潮頭,沖向彼岸,苦痛歡樂,盡在其中
企業的工作指南:實事求是,主客觀相吻合的思想路線
企業的用人觀:以人為本,人盡其才

❾ 求滇池導游詞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溫暖濕潤、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歡迎您的到來!在這里您會觀賞到天然的秀水青山,您會領略到真正的民族風情。在這里,古老和時尚交融同存,昨天和今天相互交織,您會被最真實、最原生態的雲南感動,被這里的山山水水感染,您一定會深深喜歡上這個地方的。以下請允許我向你們介紹波光瀲灧滇池。
滇池位於昆明市區西南面,是個煙波浩渺風姿秀逸的高原湖泊。它是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岩斷層陷落湖。湖面海拔高度為1886米,湖面南北長39公里,東西間最大寬度為13.5公里,平均寬度約8公里,湖岸線長約為200公里,湖面積約為318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為8米,平均深度為5.5米,蓄水量約為15.7億立方米。在雲南所有湖泊中,它的面積最大,在全國眾多淡水湖泊中,位於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之後居第六位。滇池四面群山連綿,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山,北有蛇山(又名長蟲山),南有白鶴山,這些連綿起伏的山巒形成了昆明壩子的天然屏障。在長約十百公里的湖岸線上,分布著昆明、呈貢、晉城、昆陽、海口等大小城鎮以及大觀樓、海埂、西山、觀音山、白魚口、鄭和公園、牛戀鄉、石寨山滇王墓、盤龍寺、柳林、官渡金塔等風景名勝。滇池屬長江水系湖泊,沿岸有20多條河流注入滇池,其中最大的為盤龍江,其他還有金汁河、白沙河、寶象河等大小河流。滇池水出海口流出後經螳螂川、普渡河北注金沙江,奔騰東流,最終歸入大海。
滇池水域,群山環抱,河流縱橫,良田萬頃,人稱「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圍,有漁村和風帆點綴的觀音山風景區;有花光樹影的白魚口空谷園;有綿亘數里,水凈沙明的海埂湖濱浴場和秀美雋逸的大觀樓公園等等,都是十分愜意的游覽之地,特別是在綠波盪漾的彼岸,巍峨雄壯的西山之巔,水浮雲掩。那湖泊的秀麗與大海般玄境便呈現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麗,亦有大海的氣魄。
關於滇池名稱的由來,從來說法各異。第一種是從滇池的地理形勢看,據《華陽國志•南中志》之說:「滇池縣,郡治,故滇國也;有澤,水周圍二百里,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從此文中,我們得知,滇者,顛也;第二種說法認為「滇,顛也,言最高之頂」,滇池地處高原,故名;第三種則認為,「滇」是古代這一地區眾多民族部落中最大的一個,楚將庄入滇後,變其服,從其俗,而後建立滇國,稱滇王,因此滇池的名稱也因這一部族的名稱而來。滇池的名稱由來盡管有種種說法,但卻絲毫不影響它巨大的經濟效用,千百年來它養育著這里的人民,灌溉著這里的土地。為人們提供舟楫之便,向人們提供豐富的水產品,現在又以它秀麗的風光,迷人的景色迎來許許多多旅遊客人,確實不愧為雲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現在的滇池,已是全國首批批准建立的十二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也是唯一設在內陸省的國家級度假區。海埂公園緊靠滇池湖畔,整個公園沿滇池湖岸而建。垂柳綠荔枝、白浪沙灘,一派多姿多彩的南疆風光,是理想的天然游泳場。在公園眺望湖對面高山上的西山森林公園,更覺賞心悅目。若是想登上西山遊玩,公園里的大壩碼頭上,有漁民駕駛的漁船可渡過水面到達西山腳下;也可到海埂民族村坐纜車上西山,從纜車上俯視滇池,千重波濤,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滇池又是昆明風景名勝的中心,遊客既可乘船環湖游覽觀賞湖光山色,又能上岸一覽鄭和故里、觀音山等風景名勝。滇池四周,東西有金馬、碧雞二峰夾峙,南北有長蟲、白鶴兩山遙望,風光名勝較多。湖上煙波浩渺,景色迷人。每當春日櫻花爛漫時節,緋紅一片,如雲似霞,景色更加綺麗迷人。
今天的滇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滇池這一生態美的象徵,會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們將會以更優質的旅遊服務、更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著大家的再次到來!

❿ 湖北民族風情介紹

湖北民族風情眾多,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來說:

1、趕年

土家人過年比漢族提前一天,稱為過「趕年」。據說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鄂西土司奉調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戰斗中,土家勇士為防敵人乘過年偷襲,便提前一天過年,以後漸成習俗。土家人過年時,堂屋用青布遮蓋,祭祀的飯上放著臘肉、糍粑,上插松枝、梅花,並放一小竹簍子,內裝筷子。

據說青布表示軍營,筷子表示箭,意味著過年也要防止敵人偷襲。有的人家過年後,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滿山坡奔跑、躲藏。

2、神農架習俗

在湖北省神農架,仍保留著它原始古樸的傳統風俗。他們把祖輩在這片高寒山區艱苦創業的歷史有機地融入到了日常的飲食之中,使一代代的人不忘先祖的恩德。到現在為止,當人們在殺豬時,總是要先割下一塊肉,並抹上鹽,在火塘里燒熟後,讓孩子們撕著吃,並告訴孩子們,不要忘記祖先,不要忘記祖先們的生活。

正是緣於這種傳統的思想理念,這里的人們至今還有吃大肉的習慣。當地人稱「」砣砣肉,它是取豬之硬肋,先用火燒,再用鍋烙,用各色作料調制後,切成四大塊裝入碗中,然後上籠經長時間蒸制,出鍋後的肉呈棗紅色,蒸出的油脂泡著豬肉,讓人望而生畏。吃年飯時,每個人必須先吃下一塊「砣砣肉」,才能開始吃別的。據說這是一種紀念祖宗的方式。

3、孝感過年習俗

孝感人過年,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來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