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國科生態研究院
① 浙江大學的環境科學專業不是排第一么為什麼提起環境科學卻沒有人說浙大厲害
因為你看的是05年排名
這是今年的:
環科專業的高校排名
1.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專中心
2.清華屬大學
3.浙江大學
4.同濟大學
5.北京大學
6.哈爾濱工業大學
7.北京師范大學
8.南京大學
9. 南開大學
10.中國海洋大學
1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2.廈門大學
13.中山大學
14.吉林大學
15.大連理工大學
16.湖南大學
17.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18.華南理工大學
19.北京理工大學
20.華中科技大學
21.四川大學
22.華東理工大學
23.南京理工大學
24.東北大學
25.冶金部建築研究總院
26.浙江工業大學
27.雲南師范大學
28.青島大學
29.安徽農業大學
30.西華師范大學(原四川師范學院)
31.大連鐵道學院
32.新疆農業大學
② 中科院在浙江有哪些分所有沒有關於生態學方面的或植物方面的
中科院在浙江沒有研究所。關於生態和植物方面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植回物研究所:北京
香山
中國答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
黑龍潭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雲南
勐臘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北京
雙清路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北京
奧運村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寧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湖北
武漢
③ 環境工程全國研究院排名。
浙江大學 1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
清華大學回 3
同濟大學 4
北京答大學 5
哈爾濱工業大學 6
北京師范大學 7
南京大學 8
南開大學 9
中國海洋大學 10
④ 中國科學院浙江數字內容研究院怎麼樣
簡介:中國科學院浙江數字內容研究院是由浙江省科技廳、紹興市政府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三方共建的重要創新載體,為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理事會由三方共同委派人員組成。
⑤ 中科院在浙江有哪些分所有沒有關於生態學方面的或植物方面的
的確在浙江沒有中科院生態生物研究機構,我補充一下: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廣州回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答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西寧市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廣州 海洋生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海洋生態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土壤生態、農業生態。
中國科學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湖南長沙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北京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烏魯木齊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昆明 動物生態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北京
其它暫時沒想起來,想起再補。嘻嘻~~
⑥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科研條件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生態環境中心設有11個研究室(機構),包括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6個所級重點實驗室,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態、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環境微界面過程與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與生態過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等4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3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團隊」 以及北京城市生態系統研究站。
另設有文獻信息中心、環境評價部、大型分析儀器實驗室、二惡英實驗室、水質分析實驗室。二惡英實驗室通過了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水質分析實驗室通過計量認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POPs分析示範實驗室落戶中心。中心與浙江嘉興市共建生態中心-嘉興市生態環境研究基地、與挪威共建中-挪環境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設在中心。中心是農業部批準的農葯登記殘留試驗認證單位之一。
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飲用水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所級重點實驗室:大氣環境科學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實驗室、土壤環境科學實驗室、環境納米材料實驗室、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室、大氣污染控制中心。 設備設施 據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網顯示,所級中心擁有通用型前處理及分析檢測儀器設備61台/套,價值5500萬元。包括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聯用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掃描探針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飛行時間質譜、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儀等一大批大型分析儀器。
涵蓋總有機物分析、痕量持久性有機有毒污染物分析、重金屬分析、元素分析、材料結構和性能表徵及生物毒性毒理分析評價。
⑦ 丁平的科研項目
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植被、獸類與鳥類部分) 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0.06-2012.12
千島湖棲息地片段化對鳥類生活史特徵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9.1-2011.12
森林鳥類物種資源監測技術與示範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 2008.1-2011.12
千島湖棲息地片段化對鳥類多樣性和群落聚群格局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1-2009.12
丁平、於明堅研究小組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人才項目 2007.1-2009.12
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可行性研究(鳥類) 浙江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2009-2010
浙江烏溪江濕地公園野生動物資源調查 衢江區林業局 2009-2010
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景觀設計技術試驗示範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專題 2008-2010
瑞安市紅雙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調查 瑞安市林業局 2008
溫州甌江口濕地水鳥生態及其保護對策研究 溫州港城發展有限公司 2007-2008
白頸長尾雉的擴散與棲息地片段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5
杭州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 杭州市林水局重大招標項目2005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研究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2005
鳳陽山自然資源考察與研究 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6
白頸長尾雉不同地理種群的親緣關系及擴散模式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7
SARS冠狀病毒疑似宿主動物(鼬獾)研究 科技部SARS科技專項課題 2005
西湖風景區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研究及保護示範區建設 杭州市科技局 2006
鳳陽山脊椎動物多樣性現狀調查 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
杭州灣紹興工業新城區生態建設規劃 浙江省環保科學設計研究院 2005
浙江省灘塗圍墾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圍墾模式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2003
白頸長尾雉的生態適應機制及保護對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999
白頸長尾雉棲息地現狀與種群基因多樣性評估 國家林業局 2005
溫嶺生態市建設規劃 浙江省經濟建設規劃院 2004
甌江灘坑水電站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勘測設計院 2003
浙江省生態環境現狀專題研究 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2003
廣西黑葉猴保護生物學和行為生態學 香港嘉道理植物園公司 2004
黑嘴鷗越冬生態與保護對策研究(美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2001
鳥類集合群落的空間結構及其穩定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1
白頸長尾雉棲息地片斷化與保護對策研究 「973」骨幹 2000
浙江珊溪水利樞紐工程對庫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影響研究 亞洲發展銀行 1996
白頸長尾雉的棲息地選擇與保護對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994
農田的鼠類越冬生態及冬季滅鼠優化措施的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1993
⑧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領導介紹
汪奎宏現任浙江省林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副會長、浙江省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林業局跨世紀培養人選、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期從事竹類栽培與加工、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曾獲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獎、浙江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全國星火標兵」等榮譽稱號,是我省竹類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汪奎宏同志共主持或參加完成了50餘項科研、推廣項目,共獲科技進步獎16項。其中,主持完成的「竹材深加工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毛竹筍用林豐產結構調控技術研究」、「環保阻然中密度復合板的研製開發」、「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毛竹林可持續經營技術」分別獲得浙江省科技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出版《中國毛竹》等專著11本,其中主編6本。負責建設浙江省竹類研究重點實驗室。在竹類栽培、竹材加工、竹工機械研究上成效顯著。 在科研工作上汪奎宏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科技與實際相結合,著重研究解決困擾林農經濟發展的問題,取得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他經常深入林區,把科技知識送到林間地頭,為當地的林技人員和廣大林農講授有關實用技術,受到各地群眾歡迎,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 江波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浙江省林產品質量檢測站站長,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學博士,國家林業局營林咨詢專家,江西農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林學會森林食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林業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態重點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貼,獲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青年科技獎、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和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森林培育與生態研究,主持或主要參加完成國家攻關、省重大等各類科研項目32項,共獲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主持完成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0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2008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1997年、2001年、2007年);出版《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理論與技術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專著8部、論文集2本,公開發表主要論文5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制訂技術標准與規范8個,認定林木良種8個。 牽頭負責的創新團隊建立並提升了我國區域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理論,豐富了多功能森林經營技術體系,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創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網路,在生態林營建、櫸樹杉木良種選育、生態功能評價及林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優勢與特色,將及時運用原創性研究成果,率領團隊積極開展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工作。 朱光權調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森林培育技術研究工作和黨務工作。1997年赴日本福井研修1年。 先後主持或主要參加完成了省重大項目、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省基金課題、林業廳重點項目、麗水市重大項目等共12項。取得了具有實用價值和顯著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6項,其中《爆碎法提高飼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短輪伐期菇木林培育技術研究開發》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營林技術決策咨詢系統研究與開發》獲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食用菌膠囊菌種標准化繁育技術開發研究》獲省林業局、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與加工中的應用研究》獲麗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發表學術論文21篇,合著出版著作3部。 柳新紅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育人員,中國林科院森林培育學博士。曾獲全國優秀林業科技工作者、浙江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等榮譽稱號。 1993年以來先後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南山區蘭花資源調查與評價」、省林業廳重點推廣項目「森林蔬菜栽培與利用技術推廣」、浙江生態省建設考核重大項目和麗水市重大科研推廣項目「短輪伐期高效工業原料林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省科技攻關項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樹種——翅莢木引種及其快繁技術研究」、省林業廳省院合作項目「短周期工業原料林樹種選擇和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特種工藝用材新品種選育與定向培育研究中試」和「東京野茉莉高檔食用油料林定向培育與油脂精煉工藝研究」、省創新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專項「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建設」等。現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種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主編《中國翅莢木》、農業部規劃《園林制圖》教材、《森林蔬菜利用和栽培》和《生態系統健康與生態產業建設》等專著。 朱湯軍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培育與林業碳匯的研究工作。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省薄殼山核桃協作組、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林業碳匯與計量)核心成員。 主持國家林業局「948」項目(薄殼山核桃優質良種雜交配置技術引進)、省重大攻關項目(薄殼山核桃優新品種引進、繁育與評價)及編制浙江省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等項目6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其他省市項目9項,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林業廳「科技興林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杭州市政府獎項3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浙江省實施清潔發展機製造林再造林項目潛力分析》等論文16篇,其中第1作者6篇。參與編寫《圖說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術》、《浙江省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技術規范》等專著。 陳順偉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森林資源生物與化學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林產化工分會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轉化工程「農產品加工與安全技術」咨詢專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曾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林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林產品加工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先後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科技攻關、國家林業局「948」、省科技重點等科研項目12項,其中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招標項目「高品質竹醋液機械化連續式生產技術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生產規模、得率和質量方面居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利用林副產品廢棄物製造清潔炭的關鍵技術研究及中試」項目,研製的成型機、炭化爐等成套設備產品分別出口俄羅斯、韓國、德國等11個國家,是當前國內生物質緻密成型生產機制炭主流設備。成果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5項(其中主持完成2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發表學術論文60篇,出版專著3部。作為技術負責人簽訂技術轉讓服務合同2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