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相關
Ⅰ 水文化與生態文明關系
「水乃萬物之源,諸生之宗始也」(齊國管仲語)。水締造了人類,也影響著人們的品德和情操,影響著人們的內心世界和社會心態。缺水曾經給生命帶來災難,以致生物界幾度瀕臨滅絕。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瑪雅文明的毀滅,就與乾旱缺水有關。長期降雨量的減少,使可用的地表水迅速減少,無法滿足生存需要,導致社會動亂、疾病蔓延、城市被拋棄等,一個鼎盛的古典文明就這樣毀滅了。
現在,世界正瀕臨一場水危機,對人類的健康與生命,發出嚴重的警告,如果不正視這個問題,水危機將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我認為,造成水危機的因素有三個:水的資源性短缺、水文化匱乏、制度管理不嚴。其中,文化與制度的雙重缺乏是主要原因,最令人擔憂的是人為的浪費、消耗、污染和破壞。因為水的易得性,使人們對水的極端重要性缺乏認知,缺少親情。
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極低,要緩解我國的水危機,需要國家、社會、民眾三個層面的齊抓共管,共同努力。
國家對水危機的嚴重性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央把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問題提到關乎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高度。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政府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文件,明確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多渠道提高全民水患意識、節水意識、水資源保護意識,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水利建設,等等。
在社會層面上,建議國家與各個行業、各個企業聯手,把解決高水耗的「五大殺手」,包括灌溉式高水耗的農業殺手、掠奪式高水耗的工業殺手、奢侈式高水耗的服務業殺手、質變式高水耗的污染殺手、超前性高水耗的地下水超采殺手作為長期的奮斗目標。此外,由水產業界牽頭,協同全國各行各業共同加大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凈化治理力度,開發利用城市雨水污水,實行雨水污水資源化。這種系統的水治理方法既防治污染,又保護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
緩解水危機,更為重要的是要實現全民總動員,宣傳倡導親水、愛水、惜水、護水、節水、治水以及科學飲水為主要內容的「水五論」,正視基本國情、民情、水情,提高水生態文明意識,喚起國民親水文化自覺性,共建節水防污型社會。
Ⅱ 水生態的介紹
水生態是指環境水因子對生物的影響和生物對各種水分條件的適應。生命起源於水回中,水又是答一切生物的重要組分。生物體不斷地與環境進行水分交換,環境中水的質(鹽度)和量是決定生物分布、種的組成和數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Ⅲ 水生態的地位
水生態
hydroecology
環境水因子對生物的影響和生物對各種水分條件的適應。生命起源專於水中,水又是一切生物的重要屬組分。生物體內必須保持足夠的水分:在細胞水平要保證生化過程的順利進行,在整體水平要保證體內物質循環的正常運轉。生物體不斷地與環境進行水分交換,環境中水的質(鹽度)和量是決定生物分布、種的組成和數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生物的出現使地球水循環發生重大變化。土壤及其中的腐殖質大量持水,而蒸騰作用將根系所及范圍內的水分直接送回空中,這就大大減少了返回湖海的徑流。這使大部水分局限在小范圍地區內循環,從而改變了氣候和減少水土流失。因此,不僅農業、林業、漁業等領域重視水生態的研究,由人類環境的角度出發,水生態也日益受到更普遍的重視。
Ⅳ 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措施有哪些
(一)實現指導思想的轉變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目標,必須實現指導思想上的轉變。要實現從數字減排到以質量改善為綱的轉變,從濃度控制到總量控制的轉變,從末端治理到全過程管理和風險防控的轉變,從單純考慮生態環境治理到與節能減排、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產業結構調整等結合起來轉變。
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基本要求。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保護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兩者同等重要。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理念。把人類活動控制在自然能夠承載的限度之內,給自然留下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的空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生態文明建設千頭萬緒,要分清輕重緩急,確定解決問題的路線圖。要一手抓當前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大氣、水和土壤等污染問題以及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爭取早見成效;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全面系統地統籌推進。要設定不可逾越的底線,防止出現生態環境不可逆惡化和人民群眾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資源和能源消耗要設定上限,污染物排放要設定上限,生態環境質量要設定紅線。
(二)加強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對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不斷發展,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問題越來越多,如何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源頭上化解積弊,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在戰略層面上必須要有「頂層設計」。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和五位一體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要對政府和市場做更加准確的定位,要避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要減少政府行為的盲目性,降低生態文明建設的風險與成本。
近期,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應加強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的結合,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創建等活動。
當然,「頂層設計」也需要有自下而上的動力,要通過社會各個利益群體的互動,讓地方、社會及各個利益相關方都參與進來,使頂層設計更能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三)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提高城鎮化的集約智能綠色低碳水平
我國人口眾多而平原較少,要根據我國國土空間多樣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徵,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合理控制開發強度,調整優化空間結構,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逐步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主體功能區為依據,實行差別化的產業准入、環保標准等,加快形成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通過採取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以及績效評價制度等,擴大生態綠色空間。
城鎮是消耗能源資源、排放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主體,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全過程,從編制規劃到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各方面,都要融入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功能定位明晰、產業布局合理、體現區位優勢特色、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城鎮化格局。
(四)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
資源環境問題是與經濟發展方式相伴隨的,傳統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必然結果是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只有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減少資源消耗過度和污染排放問題。
要推行綠色循環低碳的生產方式,推動各行各業按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要求實現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工業生產要徹底拋棄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長模式,持續推動節能減排。農業生產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降低水、土地、農葯、化肥的投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優化產業結構是現階段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措施之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要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節能環保產業可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物質技術基礎和產業支撐,也可提供綠色就業機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空間很大。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准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環保投資需求高達3.4萬億元。
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要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圍繞提高資源產出率,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堅持政府推動、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相結合,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推動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促進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
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上加強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除工業企業外,還應實施全方位的清潔生產,包括農業以及服務業。
(五)實現生活方式的變革
實現生活方式的變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人的消費方式不但會對資源環境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會通過消費需求間接影響生產方式。因此,實現生活方式的變革意義十分重大。
要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和社會氛圍,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使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成為主流價值觀。落實黨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加快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講排場、擺闊氣等行為。運用價格等多種手段鼓勵購買綠色低碳產品,使用環保可循環利用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過度包裝。
(六)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實行最嚴格的制度,實施最嚴密的法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修改完善現有法律法規,清理與生態文明建設相沖突或不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法規或條文,加快完善生態環境、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方面保護和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等法律法規。解決法律之間相互沖突、脫節、重復、罰則偏軟等問題,增強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
在完善法律法規時,要側重解決幾個關鍵問題:(1)明確執法機關的責任,在出現問題時,知道由哪些部門和哪些人負責,該怎麼做,做不好的後果是什麼;(2)強化、細化程序性規定,減小地方自由裁量權;(3)完善行政執法與司法的銜接;(4)出現問題時,除了懲罰相關單位,還要追究其法人和責任人的責任;(5)要強化對服務業和消費領域環境問題的規范,增加相應的條款,特別是要把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入環保法律。
(七)推行以績效考核改革為核心的體制改革,加強政策支持
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制度,是確保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和制度保障。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將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納入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考核體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堅決追究其責任。
為使得這一新的績效考核體系發揮其作用,需要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三定方案中給出詳細的規范,使之成為一個可操作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一體系包括績效考核指標、監測監督辦法、實施程序、獎懲措施等內容。要根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不同部門的責任定位,實行差別化的評價考核制度。
Ⅳ 生態系統的哪些過程與水密切相關,請舉例說明
生態系統循環過程與水密切相關:
1、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將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這就是水在系統循環中所扮演的一角色。例如:森林沒有水分,就要變成沙漠。
2、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中的生產者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各種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與光合細菌,它們都是自養生物,植物與光合細菌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化能合成細菌利用某些物質氧化還原反應釋放的能量合成有機物。這個過程必須有水的存在,並起到輸送能量物質的作用。生產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礎性作用,它們將無機環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輸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維系著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其中,各種綠色植物還能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繁殖的場所。生產者是連接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的橋梁。例如:綠色植物沒有水分,也就不成其為自養生物,也不可能與光合細菌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3、生物群落中的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它們是一類異養生物,以各種細菌(寄生的細菌屬於消費者,腐生的細菌是分解者)和真菌為主,也包含屎殼郎、蚯蚓等腐生動物。分解者可以將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無生命的復雜有機質(屍體、糞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銨鹽等可以被生產者重新利用的物質,完成物質的循環。例如:寄生的細菌和腐生的細菌在分解過程中,沒有水分將死亡和消失,不可能將各種無生命的復雜有機質(屍體、糞便等)分解被生產者重新利用。
4、生物群落中的消費者,是指以動植物為食的異養生物,消費者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了幾乎所有動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細菌),它們通過捕食和寄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能量,其中,以生產者為食的消費者被稱為初級消費者,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的被稱為次級消費者,其後還有三級消費者與四級消費者,同一種消費者在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中可能充當多個級別。例如:雜食性動物尤為如此,它們可能既吃植物(充當初級消費者)又吃各種食草動物(充當次級消費者),但是它們所吃的食物必須有水充當飽和物和填充物,才能形成消費者級別。。
5、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最本質的聯系是通過營養來實現的,也是通過水分傳送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是通過水構成了物種間的營養關系。例如:植物生長需要水,動物生存需要水,微生物的生存也需要水。
所以,水是生態系統的一個傳輸鏈條,生態系統循環過程中,水不僅為各種生物生存、繁衍提供了營養輸送條件,而且對於各種生物的分解與消費提供了轉化條件。水是生態系統的命脈,沒有水生態系統就不會存在。
Ⅵ 水生態的分布
地球表面約有15億立方公里的水,其中97%為海水。海洋面積接近陸地回面積的兩倍半。
水在陸地上的分答布很不均勻,許多地區降雨量相差懸殊,而且局部氣溫也影響水分的利用。氣溫過高則水分的蒸發和蒸騰量可能大於降雨量,造成乾旱;氣溫過低則土壤水分凍結,植物不能吸收,也形成生理性乾旱。如果水中所含礦質濃度過高(高滲溶液),植物也不能吸收,甚至會將植物體液反吸出來,同樣形成生理性乾旱。海水中氧氣、光照和一般營養物質都較陸地貧乏,這些是決定海洋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但生物進化到陸地上,水卻又變成影響生物分布的主要生態因子。降雨量由森林經草原到荒漠逐漸減少,生物也越來越稀少。
Ⅶ 河流水生態提升措施都包括哪些
1、做好整治規劃
沒有一個系統完善的規劃,便很難實現有針對性的建設,在對城市河道進行正式建設之前,必須制定出整治的規劃方案。
2、綜合整治河道
首先要運用物理方式,對現有河道進行清淤疏浚,並根據不同城市中的防洪標准,對河道的堤岸進行加固,確保河道的深度與寬度,實現河道正常的引水、排水、蓄水能力。其次,改變傳統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設模式,在確保整治效果的同時,突出工程的觀賞性與藝術性特點,做到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
3、雨污分流處理
首先要對現有的排水設施進行合理改造,解決當前排水能力差、布局混亂的問題,並實現雨水分流,避免城市污水直接流入河道。其次,對城市工業一定要加強監管力度,杜絕工業污水排入河道。最後,建設處理能力強的污水處理廠,以滿足日益增高的城市污水處理需求。
4、營造水下森林
在水生態系統中,沉水植物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水生物生存的基礎,對維持生態平衡具有巨大的價值,又在水體凈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而城市河道水環境生態治理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營造以沉水植物為核心的「水下森林」生態系統。沉水植物能夠有效消除水體中的氮、磷等物質,是衡量水環境正常與否的主要標志。當水環境處於良好狀態時,沉水植物會表現正常的生長特徵,否則,沉水植物會逐漸消失。在沉水植物培植的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光照強度、營養物、懸浮物、底質、溫度等因素對其生長的影響,認真分析城市河道水環境,正確地選擇沉水植物,從而調整水環境質量。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維持水環境的生態平衡,還應該投放一定量的水生動物。
5、培植食藻蟲體
城市河道水環境污染嚴重,在很大程度上與人類生產息息相關,氮、磷等物質的過量排入,直接影響了藻類生物的繁殖和生長,破壞了水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短期時間內,馴養食藻蟲體,可以遏制藻類生物的不正常生長,從而提高城市河道水體的透明度。
Ⅷ 水生態修復的措施有哪些
水生態作為地球生態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生命萬物的源泉。但近些年來水生態被破壞的情勢已經是危在旦夕了,對水生態的恢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在我看來,落實水生態修復需要從上到下齊心協力,要態度夠堅決,措施夠到位,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最後就是對大型流域的專項治理工作,這些生態修復需要全國人民乃至的世界人民的共同參與。前面提到的長江治理就是典型的例子,從四川到重慶、再到湖北、安徽等省,所有人都要為水生態修復做貢獻。然後就是防止物種入侵,部分物種可以使用人工繁殖重建,對水藻等微生物污染要有相應的技術治理。最後就是海洋水體的治理,這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這就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了。
Ⅸ 求與水生態有關的論文一篇
生態環境問題都直接或間接與水資源有關,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國民經濟需水與生態環境需水成為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焦點。因此,合理量化生態需水是西北水資源優化配置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基於植被生長需水的區域分異規律、用遙感和GIS技術進行生態分區、遵循水循環(水平衡)的生態需水計算方法,原理簡單明確,受資料限製程度小,,不失為計算區域生態需水的有效方法。同時基於水循環的計算方法,使流域內降水分配、水資源的分配和轉化都有一定的量化概念。但是該方法沒有模擬地下水位的變化,使預測可控生態需水的精度受影響;而且沒有進行地表水文模擬,使生態建設不可控生態需水的增加量不能精確預測。為了實現水土一體化管理,建議將採用模型進一步完善生態需水的計算方法。
本文將生態需水的概念界定為:為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天然生態保護與人工生態建設所消耗的水量。強調天然生態保護旨在排除天然生態中不合理的部分(如耗水的天然鹽鹼地等),強調人工生態建設是為了從人工生態中排除直接與經濟有關的需水。將生態需水的「水」范圍界定在「降水」的尺度主要是考慮到土地利用變化對徑流的形成影響比較大。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用「保護+建設」代替單純的「保護」,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但是保護與建設的規模應當基於生態系統本身的承載能力或環境容量,這是合理解決開發與保護矛盾的關鍵,這項內容還需要盡快研究解決。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主要是增加降水的利用,即增加不可控生態需水。
國內外關於生態需水的研究概況
Covicgh[1](1993)強調了在水資源管理中要保證恢復和維持生態系統健康發展所需的水量。Gleick[2](1996)明確給出基本生態需水(basic ecological water requirment)的概念框架,即提供一定質量和一定數量的水給天然生境,以求最小化地改變天然生態系統的過程,並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生態整合性。湯奇成[3](1995)以新疆地區為背景,論述了生態環境用水的必要性,並界定了生態環境用水量的計算范圍,即生態環境用水一是指對一些重要的湖泊進行補水,不主張對乾旱區所有萎縮和乾涸的湖泊一律進行補水,如羅布泊、台特馬湖等;二是人工造林及人工草場的用水量,以土地沙漠化的面積不再擴大為原則。
關於生態需水的計算方法,Gleick建議水資源管理應當基於合適的模型,依據最新信息給出決策意見。Whipple[4]指出流域內應當協調解決環境需水與國民經濟需水的矛盾,並建議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基礎分析和系統模擬。陳昌毓[5]從生態平衡的角度出發,確定河西走廊各市、縣綠洲和農田的生態需水量分別為400~500mm和450~650mm。
考慮生態因素的水資源管理模型比較典型的是SWAT[6](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將流域劃分成於流域或網格單元,在每一個單元以水平衡方程偶合泥沙、面源污染物子模型,用控制結構(command structure)或DEM高程模型實現水和污染物在網格單元之間的運移方向,從而預測水、泥沙、農業化學物質在大型封閉流域的影響。另外,對生態需水的計算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的水文模擬模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SVAT[7]、VIC-2L[8]等。
植被生長需水的區域分異規律
以地帶性理論與徑流形成原理分析植被生長需水規律,可以認為:①地帶性植被是靠降水中不形成徑流的水來維持生命,這部分水不受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影響。其中,荒漠植被,蓋度1%~25%(草原化荒漠區可達30%),分布在年降水小於200mm的地區,降水幾乎不產流,因此地帶性荒漠植被生長幾乎全部消耗每年不足200mm的降水;荒漠草原與典型草原植被,蓋度20%~60%,分布在年降水200~450mm的地區,年徑流深5~50mm,而且位於高原,土層深厚,幾乎不形成地下徑流,因此地帶性荒漠草原與典型草原植被生長需水為每年200~400mm;地帶性森林草原和森林植被,蓋度大於50%,分布區年降水大於450mm,森林能夠截留降水形成地下徑流,在本次研究的范圍內地帶性森林需水大約每年400mm多,不會超過550mm。②非地帶性植被的生長需水除當地降水以外還有徑流,這部分水受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影響。其中,荒漠區的非地帶性植被有喬木林、灌木林、草甸和沼澤,除鹽生荒漠草甸外,蓋度一般大於30%,植物生長主要靠地下水支撐。地下水埋深小於2.5m的最適植物群落是濕生的蘆葦,埋深在2.5~3m的最適植物群落是以羅布麻、甘草為優勢種的草甸植被,埋深在3~3.5m的適宜植物群落有胡楊林,在3.5~4m的適宜群落有檉柳,同時3~4m的埋深范圍也是以駱駝刺等植物為優勢種的荒漠化草甸的適宜區。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區的非地帶性植被主要是沼澤、草甸和喬木林,植被蓋度大於50%,靠當地降水和徑流支撐。森林草原與森林區的非地帶植被有沼澤,需要足夠的徑流維持。
生態需求是指為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天然生態保護與人工生態建設所消耗的水量。這里需要補充,①對於沒有植物作為第一性生產力的系統需水,如河流沖沙、稀釋污染物、控制地面沉降等所需要的水,按照傳統定義並保持與環境容量概念一致,仍稱為環境需水。②生態需水指未來某時段內所消耗的水量,研究現狀時稱為生態耗水。
Ⅹ 水生態治理概念股有哪些
東方園林、棕櫚園林、普邦園林、嶺南園林、鐵漢生態、武漢控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