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三十五
Ⅰ 形容生態環境優美的詞語有哪些
1、鶯歌燕語:黃鸝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一碧萬頃:形容青綠無際。
3、湖光山色: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4、青山綠水:青的山,綠的水,泛稱美好山河。
5、春深似海:春天美麗的景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6、繁華勝地:繁華熱鬧,繁盛;勝地有名且風景優美的地方。熱鬧的名勝之地。
7、一瀉千里:瀉: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8、目不給賞: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優美繁多。
9、別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10、一草一木: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11、爭奇斗艷:互相爭斗,以新奇艷麗來取悅於他人。亦作「爭奇斗異」。
12、觀山覽水:觀:游覽;山、水:指風景。游覽、玩賞山水景物。
13、月朗風清:月光明朗,微風清爽。形容寧靜美好的月夜。
14、奇峰羅列:形容山,奇形怪狀,羅列在這。
15、花紅柳綠: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16、水闊山高:闊:寬,廣闊;指有廣闊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脈隔著,不得相通。
17、別有洞天:洞中另有一個天地。形容風景奇特,引人入勝。
18、風月無涯:極言風景之佳勝。同「風月無邊」。
19、良宵美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20、水木明瑟:瑟潔凈鮮明的樣子。形容風景清 ......
Ⅱ `85年我大包干我家分了有四畝左右一塊荒地三十五年了寸草不收我能否將沙土拉走將土地復耕
承包復的荒地可以復耕。因荒地無植制被,在復耕的過程中,需考慮水土流失的問題,注意保護生態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六條 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Ⅲ 生態文明建設中哪些方面的效益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一、深刻認識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增強生態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社會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從人與自然關系看,原始文明是人類完全被動接受自然的階段,歷時百萬年,對自然沒有傷害;農業文明是人類開始對自然進行探索、初步開發的階段,歷時幾千年,對自然造成了一些傷害,但由於傷害程度小,多數情況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復;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階段,歷時幾百年,對自然帶來傷害、損害、破壞,許多方面已經難以修復。
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對工業文明帶來嚴重生態安全進行深刻反思基礎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一種文明形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形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奇跡,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飽嘗了高增長帶來的苦果: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災害頻發。這些,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人類行為的准則。1962年美國學者出版《寂靜的春天》,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增長的極限》,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發布《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今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了《我們憧憬的未來》。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與我們黨一貫倡導和追求的理念一脈相承的,是對我們黨關於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新概括、再升華。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就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
「九五」計劃決定實施可持續戰略,
「十五」計劃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目標,
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
「十一五」規劃首次將能源消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等。
在這一系列戰略思想和重大部署指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扎實展開。生態文明觀念逐步樹立,全民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增強;
節能減排目標順利完成,「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化學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4.29%和12.45%,基本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
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大幅度減低;環境質量局部改善,2005年到2010年,七大水系國控斷面好於三類水質的比例提高18.9個百分點,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比例提高30.3個百分點;
生態保護和修復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間,森林覆蓋率提高2.16個百分點,退牧還草區牧草質量提高,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力度加大,全國沙化面積減少;
應對氣候變化取得進展,「十一五」期間通過節能提高能效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億噸。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
盡管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一是資源約束趨緊,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嚴重缺水,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
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氣增多,環境群體性事件頻發;
三是生態系統退化,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37%、沙化土地面積佔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積擴大,生態系統破壞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態脆弱,加之我國發展很快,發達國家幾百年逐步顯露的問題,在我國被壓縮到幾十年集中顯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檻,不僅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全面把握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這就是: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在經濟發展中,我們比較注重遵循經濟規律,但對自然規律尊重不夠,一些地區不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肆意開發,對自然造成傷害,削弱了可持續發展能力。要認識到,人類與自然是平等的,人類不是自然的奴隸,人類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中,人類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應該符合自然規律。我們必須擯棄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和做法,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都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也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不單單是做好資源環境方面的工作。我們既要做好資源環境等方面相對獨立的工作,更要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層面,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領域進行全面轉變、深刻變革,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各方面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針。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制定其他各項經濟社會政策、編制各類規劃、推動各項工作都必須遵循。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就是要在資源開發和利用中,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在環保工作中,把預防為主、源頭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復生態系統放在首位。
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任務和重要內涵。在經濟發展中,要盡可能減少單位產品的資源消耗強度和能源消耗強度,減少污染物排放,減少廢棄物產生。積極發展節能產業,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加快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推動礦產資源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壯大可再生能源規模。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要努力形成同傳統工業文明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大量佔用自然空間不同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發展方式。在現代化建設中,要盡可能集中集約利用國土空間,減少對自然生態空間的佔用;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產業以及循環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充分利用節能減排技術和生產工藝進行生產製造;倡導和推行綠色消費、低碳消費、適度消費。
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我們推動發展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質文化需求,如對農產品、工業品和服務產品的需求,也包括對清新空氣、清潔水源、舒適環境、宜人氣候等生態產品的需求。生態產品是人們重要的消費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說到底就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生態產品的需求。不能因為我們這一代中國人要過上好日子,就不顧及我們後代的生存和發展,因為資源和生態環境,既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也是我們的後代的。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不能影響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全球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搞好生態文明建設,也是我國對地球生態安全的貢獻。
三、認真落實 大力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必須加緊落實,務求取得成效。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國土空間是寶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我國遼闊的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續發展的家園。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面展開,國土空間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有力地支撐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必須高度重視和需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是: 耕地減少過多過快,生態系統功能退化,資源開發強度大,環境問題凸顯,空間結構不合理,綠色生態空間減少過多等。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三類空間科學布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個效益有機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 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必須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這是解決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中存在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任務。
要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三大戰略格局」。
一是構建「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格局,即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以國家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為主要支撐,以軸線上其他城市化地區為重要組成的城市化戰略格局;
二是構建「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發展格局,即以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華南和甘肅新疆等農產品主產區為主體,以基本農田為基礎,以其他農業地區為重要組成的農業戰略格局;
三是構建「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格局,即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和南方丘陵山地帶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為骨架,以其他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為重要支撐,以點狀分布的國家禁止開發區域為重要組成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二)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總的要求是,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國人均能源佔有量低,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消耗強度高,能源消費供需矛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軟肋,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不足,時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臟並存,地下水過度超采,必須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我國人均擁有的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不足,人均耕地資源面積逼近保障我國農產品供給安全的紅線,必須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同時,要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經濟形態,必須建立循環經濟體系,發展循環經濟。
(三)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由於部分地區,對國土空間的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分散開發,帶來和造成了森林破壞、濕地萎縮、河湖乾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各種災害頻發等自然生態系統嚴重受損的問題。必須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在我國,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部分地區環境質量較差。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要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治理,深化顆粒物污染防治,加強重金屬污染和土壤污染綜合治理。因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增長快,人均排放量不斷增加。必須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加強生態文明 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要在5個方面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一要加強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建設。必須改變唯GDP的觀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態文明在考核評價中的權重,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二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據我國國土空間開發管理制度缺失的問題,必須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如,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農產品主產區,要建立限制開發的制度,對依法設立的各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要建立禁止開發的制度。我國耕地、水資源環境等管理制度已經建立,但仍不完善,要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三要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能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和稅費改革,還不到位,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雖已確立,但沒有體現生態價值,生態補償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四要建立市場化機制。建設生態文明,同樣需要依靠市場機制,要用市場化辦法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
五要健全責任追究和賠償制度。資源環境是重要的公共產品,對其的破壞和損害要追究責任,進行賠償。要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人人參與、全民行動。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Ⅳ 形容生態環境優美的詞語
鳥語花香、清新、清爽、青山綠水、湖光山色
一、鳥語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釋】: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自】:清·李漁《比目魚·肥遁》:一路行來,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真是個好風景也。
二、清新 [ qīng xīn ]
解釋:清爽而新鮮:剛下過雨,空氣~。
引證: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不識字的作家雖然不及文人的細膩,但他卻剛健,清新。」
三、清爽 [ qīng shuǎng ]
解釋:清潔涼爽:雨後空氣~。
引證: 景梅九 《罪案》:「﹝ 孫先生 ﹞且態度安詳,聲音清爽,不愧為演說名家。」
四、青山綠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釋】:泛稱美好山河。
【出自】: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三回:歷遍了青山綠水,看不盡野草閑花。
五、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釋】: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園內軒窗四啟,看著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Ⅳ 中國國土法第三十五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三條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五條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九條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三條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五條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第三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的需求,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八條下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依據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建設用地總量不得超過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耕地保有量不得低於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
第十九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下列原則編制:
(一)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控制非農業建設佔用農用地;
(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統籌安排各類、各區域用地;
(四)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五)佔用耕地與開發復墾耕地相平衡。
第二十條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明確土地用途。
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根據土地使用條件,確定每一塊土地的用途,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准。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由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第二十二條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不佔或者盡量少佔農用地。
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中建設用地規模不得超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
在城市規劃區內、村莊和集鎮規劃區內,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應當符合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
第二十三條江河、湖泊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在江河、湖泊、水庫的管理和保護范圍以及蓄洪滯洪區內,土地利用應當符合江河、湖泊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符合河道、湖泊行洪、蓄洪和輸水的要求。
第二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建設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實際狀況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編制審批程序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審批程序相同,一經審批下達,必須嚴格執行。
第二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執行情況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內容,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第二十六條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改,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未經批准,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經國務院批準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要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根據國務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要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屬於省級人民政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准許可權內的,根據省級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二十七條國家建立土地調查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進行土地調查。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應當配合調查,並提供有關資料。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土地調查成果、規劃土地用途和國家制定的統一標准,評定土地等級。
第二十九條國家建立土地統計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同級統計部門共同制定統計調查方案,依法進行土地統計,定期發布土地統計資料。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應當提供有關資料,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統計部門共同發布的土地面積統計資料是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據。
第三十條國家建立全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測。第四章耕地保護
第三十一條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
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開墾耕地計劃,監督佔用耕地的單位按照計劃開墾耕地或者按照計劃組織開墾耕地,並進行驗收。
第三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要求佔用耕地的單位將所佔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於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三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採取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耕地總量減少的,由國務院責令在規定期限內組織開墾與所減少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並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個別省、直轄市確因土地後備資源匱乏,新增建設用地後,新開墾耕地的數量不足以補償所佔用耕地的數量的,必須報經國務院批准減免本行政區域內開墾耕地的數量,進行易地開墾。
第三十四條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下列耕地應當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管理:
(一)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
(三)蔬菜生產基地;
(四)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
(五)國務院規定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其他耕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三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
第三十六條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
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禁止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第三十七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第三十八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
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九條開墾未利用的土地,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可開墾的區域內,經依法批准後進行。禁止毀壞森林、草原開墾耕地,禁止圍湖造田和侵佔江河灘地。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破壞生態環境開墾、圍墾的土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還林、還牧、還湖。
第四十條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第四十一條國家鼓勵土地整理。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
第四十二條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土地破壞,用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復墾;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專項用於土地復墾。復墾的土地應當優先用於農業。
第五章建設用地
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條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第四十六條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第四十七條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四十八條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第五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從事開發經營,興辦企業。
第五十一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五十二條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標准,對建設用地有關事項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第五十三條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准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四條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第五十五條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第五十六條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五十七條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並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
第五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五十九條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農村村民住宅等鄉(鎮)村建設,應當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建設用地,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並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六十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的,應當持有關批准文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按照前款規定興辦企業的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按照鄉鎮企業的不同行業和經營規模,分別規定用地標准。
第六十一條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第六十四條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前已建的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的建築物、構築物,不得重建、擴建。
第六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六章監督檢查
Ⅵ 什麼是生態文明
概述
我國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後,又提出生態文明。並且把它寫入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之中,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到社會發展目標中統籌考慮,成為中國共產黨對子孫後代和世界負責的莊重承諾。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生態文明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發展的一個更高階段;從狹義的角度講,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並列的文明形式,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文明。在生態文明理念下的物質文明,將致力於消除經濟活動對大自然自身穩定與和諧構成的威脅,逐步形成與生態相協調的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生態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認知自然價值,建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文化與氛圍,從而轉移人們對物慾的過分強調與關注;生態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種關系,避免由於資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爭以及權力的濫用而造成對生態的破壞。生態文明是對現有文明的超越,它將引領人類放棄工業文明時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慾的享樂主義,擺脫生態與人類兩敗俱傷的悲劇。
一、生態社會主義
西方的環境危機觸發了綠色生態運動,生態運動產生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集中體現於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經濟增長、社會公正、環境保護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而生態社會主義正是這核心中的核心。
生態社會主義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是西方生態運動和社會主義思潮相結合的產物,是當今世界十大馬克思主義流派之一。20世紀80年代,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思索超越了生態學范圍,生態運動成為集環保、和平、女權為一體的全球性政治運動。生態運動所提倡的基層性民主、生產資料的共同所有、生產是為社會需要而不僅是為了市場利潤、結果的平等、社會與環境公平、人與自然和諧等主張,給一些左冀學者重要啟發。他們批判地吸收了環境主義、生態主義、生態倫理、後現代主義等生態理論,把生態危機的根源歸結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試圖用馬克思主義來引導生態運動,為社會主義尋找新的出路。
90年代以來,綠色運動變成左翼政治流派中的主力。蘇東解體後,許多老共產黨員都加入了綠色組織。西方一些主要政黨也紛紛通過綠化或與綠黨聯合以增加執政砝碼。
生態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是生態馬克思主義。
生態馬克思主義屬於政治生態學,認為生態問題實際上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只有廢除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它致力於生態原則和社會主義的結合,力圖超越資本主義與傳統社會主義模式,構建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主義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觀自然與歷史自然的統一。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對人的優先存在地位,認為自然界制約和規定著人的生存和發展,隨著實踐水平的提高,人必將走向與自然的和諧。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屬性與社會存在屬性的統一。馬克思認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對自然規律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調整人的社會存在屬性與積極順應自然才能實現。第三,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是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協調的重要基礎,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結果。
生態社會主義形成的觀點
在此思想基礎上,生態社會主義形成了如下觀點:
首先,資本主義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因為它無限追求利潤的生產方式內在地包含著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內在地決定它不可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各項環境經濟政策不可能實際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了生態危機的轉移和擴散。生態殖民主義愈演愈烈。發達國家由於自己的資源無法維系現有的經濟規模與生活水準,就通過資本全球化進行悄悄的剝削,讓全世界發展中國家為他們的資源環境買單。發達國家制定的環保高標准,促使本國高能耗工業向不發達國家轉移,甚至還把第三世界當作傾倒各種廢物的垃圾場。環境問題一再讓位於資本主義主導下一輪又一輪新的經濟增長。所謂的可持續首腦會議只能在一些細微問題上達成象徵性協議。在現有的資本主義國際秩序下,資金技術援助、貿易義務、保健、教育、債務削減和可再生能源生產等關鍵議題,不可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第二,生態危機成為轉移經濟危機的新手段。生態社會主義認為,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對資本主義控制危機的能力估計不足。今天的危機已經從生產領域轉移到了消費領域,這正是資本主義轉移危機的最佳途徑。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一是靠經濟技術上的優勢;二是靠不斷製造公眾消費的新需求來達到自我維持。製造並操縱消費,實際上就是在「轉移目標」,把經濟危機轉移到生態危機上去。
第三,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社會公平問題。受環境災害影響的群體,是一種更大范圍的社會公平問題。資本主義的本質不可能會停止剝削而實現公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環境公平問題。如今的環境問題,早已超過一國一區而成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要解決,就必須取得共識;要取得共識,就必須公平;要公平,就必須改變現有不公平的、由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操縱的國際秩序;要改變現有國際秩序,就只能發展社會主義,因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正是公平。
第四,必須用生態理性取代經濟理性。生態社會主義認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就是對經濟理性的批判。經濟理性只會使勞動者失去人性變成機器;只會使人與人的關系變成金錢關系;只會使人與自然的關系變成工具關系。而生態理性則力圖適度動用勞動、資本、資源,多生產耐用高質量的產品,滿足人們適可而止的需求。這是兩種截然對立的動機,即利潤動機和可持續發展動機。
第五,對未來社會的解釋。未來社會應該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場質的變革,應是一個經濟效率、社會公正、生態和諧相統一的新型社會。這個社會必將是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必將採用生態經濟的模式,生態經濟模式就是可持續法則對所有人都有制約的經濟活動,而社會主義制度正是實現生態經濟的根本保證。表面看來,發達國家顯然比發展中國家更有物質條件建立一個綠色社會,但在主要發達國家,綠色變革的要求與動力並不是社會政治的主流。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正在拚命向發達國家學習,正在沿襲西方傳統生產消費模式,這樣一個世界幾乎註定不可能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需要一場社會變革。
第六,變革力量的選擇。傳統社會主義一直強調變革的力量是工人階級。但如今西方工人階級不僅在規模上比其它階級縮小得快,而且因日益依賴於資本主義經濟而變得十分保守。生態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變革的主體力量,首先應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主體的「中間階層」,然後才是工會。工人階級雖然缺乏足夠的「生態意識」,但他們畢竟是遭受環境污染最直接的階級,仍蘊藏著最終革命性,是未來社會變革的主體力量。
生態社會主義運用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學說,把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提升到「資本主義生產與整個生態系統之間的基本矛盾」,認為生態惡化是資本主義固有的邏輯,因而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就在於粉碎這種邏輯本身。生態社會主義把生態問題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這與傳統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一致。
生態社會主義與傳統社會主義的不同
生態社會主義與傳統社會主義有何不同?
第一,對時代矛盾的解釋不同。科學社會主義更多解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如何進行現代化的問題。民主社會主義更多解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如何提高民主化的問題。而生態社會主義要解釋的是所有發達與發展中國家所共同面對的人與自然矛盾問題。科學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可以在國家層面上一定程度地實現自己目標,而生態社會主義目標必須在全球層面上才能實現。
第二,追求的制度目標不同。科學社會主義的目標是一種更優越於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是一種盡可能改良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而生態社會主義則是要構建一種超越各種主義的、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政治經濟制度。
第三,所依靠的政治力量不同。科學社會主義的政治變革是靠一個始終保持先進性與戰鬥力的政黨。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改良靠固定選民的支持。而生態社會主義把綠色組織、新政治運動、傳統工人運動、各政黨合作都作為社會變革動力,即依賴一種不同群體、不同黨派、不同國家之間的民主協商精神和多元文化價值原則下的對話。
生態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並不能解決經濟如何增長、政治制度如何構建、人民生活水平如何提高、民族國家利益如何保證等問題。有人認為,生態社會主義以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社會變革的主體力量,反對暴力革命,主張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這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相左。因此生態社會主義只是一種西方國家富裕之後出現的理論,它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其道德意義遠大於現實意義,是一種「富人哲學」。但也有人說,也許正是在這一點上,更符合馬克思關於共產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物質文明極大豐富基礎上的邏輯。
生態社會主義的核心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可持續發展,第二是對資本主義本質的批判,第三是對社會主義本質新的闡述。這從另一個視角大大印證了中國共產黨三年前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意義。有不少人都把科學發展觀等同於一種單純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甚至把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也降低到一個技術層面。這是非常片面的。科學發展觀追求的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變革,包括思想與制度。科學發展觀可挖掘的社會主義深刻內涵遠未窮盡,科學發展觀可補充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也遠未完成。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國家和南部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的生態運動。北部國家的主題是防止污染,南部國家的主題是防止資源衰竭。要解決全球環境資源困境,就要全球協商,就要全球共識,就必須在全球范圍內有計劃地放棄西方傳統工業文明模式。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制度來說更能達到生態平衡,因為社會主義的出發點不是以利潤為生產目的,其現實環境問題並非是社會主義的內在本質造成的,恰恰是違反這種內在本質的結果。世界資源環境矛盾為社會主義重新崛起創造了條件。
今天的生態社會主義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的極大補充。生態社會主義期待生態運動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共同開展對現行資本主義的斗爭。這不太容易。因為西方產業資本大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致使發展中國家的剩餘勞動力不能全球流動而導致絕對過剩,在生態與就業上,大多數工人選擇後者。生態社會主義的最大啟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會主義的內在本質要求它必須領導全世界從工業文明向新型文明的偉大轉型。我們正處於一個新型文明的前夜。這就是生態文明。
二、生態文明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
《周易》里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經天緯地」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照臨四方」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城邦」的代稱。
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約在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從空間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與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的作用條件,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的產生基於人類對於長期以來主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反思,自然資料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物質財富的有限性,人類必須從追求物質財富的單一性中解脫出來,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才可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無疑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需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
三、生態文明與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雖然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但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卻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從政治社會制度到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這使我們有可能率先反思並超越自文藝復興以來就主導人類的「物化文明」,成為生態文明的率先響應者。
中國歷朝歷代都有生態保護的相關律令。如《逸周書》上說:「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為春天樹木剛剛復甦生。什麼時候砍伐呢?《周禮》上說:「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除保護生態外,還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把灰塵廢物拋棄在街上就要斬手,雖然殘酷,但重視環境決不含糊。這種制度,並非統治者的個人自覺,而是中華文明本身的內涵所決定的。以儒釋道為中心的中華文明,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系統的生態倫理思想。
中國儒家生態智慧的核心是德性,盡心知性而知天,主張「天人合一」,其本質是「主客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儒家通過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講究天道人倫化和人倫天道化,通過家庭、社會進一步將倫理原則擴展自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儒家的生態倫理,反映了它一種對寬容和諧的理想社會的追求。
中國道家的生態智慧是一種自然主義的空靈智慧,通過敬畏萬物來完善自我生命。道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皈依。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把一種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稱為「物化」,也是主客體的相融。這種追求超越物慾,肯定物我之間同體相合的生態哲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與現代環境友好意識相通,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合。
中國佛教的生態智慧的核心是在愛護萬物中追求解脫,它啟發人們通過參悟萬物的本真來完成認知,提升生命。佛家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認為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從善待萬物的立場出發,把「勿殺生」奉為「五戒」之首,生態倫理成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煉內容,生態實踐成為覺悟成佛的具體手段,這種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表現出的慈悲為懷的生態倫理精神,客觀上為人們提供了通過利他主義來實現自身價值的通道。
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來表述中華文明精神。這與生態文明的內涵一致。中華文明精神是解決生態危機、超越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一些西方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倫理應該進行「東方轉向」。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問題在於,思想與行動並不是同一的,接受東方智慧並不難,但傳統中華文明如果想為生態文明的形成和實踐作出貢獻,也同樣面臨著創新發展的問題。這就需要用生態理性來審視我們的發展原則。生態理性認為,人類的理性一旦與環境相脫離將毫無價值,只有當與環境的現實要求結合起來考察人類理性時,才能正確評判人類的行為。生態理性具有人性化、自然化、整體化的特徵。它是西方哲學面對生態危機而產生的新的哲學觀點,是對科學理性絕對化、工具化、教條化的反思。長期以來,正是在科學理性絕對化的視角下,很多人都將中華文明這種東方智慧視為前現代的產物,採取了批判排斥的態度。
也正是在生態理性的原則下,西方思想家越來越表現出對東方智慧的認同,東方智慧已參與到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設中去。對於我們而言,中國文化精神被世界逐漸重視,只是一個更深層文化問題的開始。我們既要防止片面復古;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科學理性的作用。但科學理性必須與生態理性結合,如同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結合一樣。我們要用人文精神來校正科學理性的絕對化傾向,也要用道德原則來審視實用主義。我們雖然身在中國文化之中,但主導我們現代化實踐的主要邏輯仍然是西方式的。西方傳統工業現代化的模式最終是難以復制的,尤其是對於中國來說,這意味著更加深刻的資源環境沖突。所以,用中華文明來校正我們的現代化方向,理順我們的文化結構,使中華文明的生態智慧成為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尤為必要。
僅有生態文明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一種新的社會主義實踐,即從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過渡到生態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
四、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
文明的轉型決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農業文明帶動了封建主義的產生,工業文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生態文明將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超越,包含著對工業文明的反思,從而使生態文明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恩格斯說:「人們會重新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實行這種調節,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這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以及和這種生產方式連在一起的我們今天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
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完全變革的必然結果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兩大和解」的生態文明社會。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
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首先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同時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與極端生態中心主義。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製造了嚴重的人類生存危機;極端生態中心主義卻過分強調人類社會必須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動。生態文明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另外,在可持續發展與公平公正方面,生態文明也與當代社會主義原則基本一致。
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生態文明也只能是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兩者內在的一致性使得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生態文明為各派社會主義理論在更高層次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空間,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
資本主義使人們擺脫封建枷鎖和宗教禁錮的同時,卻帶來新的剝削和壓迫,這使社會主義應運而生。社會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革命與改良兩種選擇。無論是科學社會主義還是民主社會主義,都要研究資本主義自我發展的豐富活力,都要思考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給全人類帶來的諸多利弊。針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例如生態問題,生態社會主義等新型社會主義流派的探索,不僅在學術上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理論創新,也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全球問題具體結合起來。雖然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仍然單薄,仍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確為社會主義回應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想像空間,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進一步完善,因為當代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主義不能只研究工業文明基礎上的階級關系,還必須研究人與自然的文化倫理。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正在於此。
對中國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今天,中國共產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包括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與生態社會主義、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借鑒。它們之間的融合,必促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會主義真正代替資本主義,必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對此,中國責無旁貸。
Ⅶ 萬里長江第三十五鎮是哪一個鎮子當地的名字從何而來
當時的電影“洪湖紅衛隊”遍布全國各地,這個主題歌也成為了經典,現在聽起來很開朗,電影和歌曲都成為時代幾代人的美好記憶, 該片是60年代拍攝,根據歷史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上世紀30年代湖北洪湖地區的革命隊為了保護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敵人的英勇戰斗的真實歷史,洪湖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Ⅷ 中國綠化基金會35周年,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
這個節日對於中國生態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1985年9月27日,中國綠化基金會召開第一屆理事會,中國綠化基金會成立。中國綠化基金會是籌集民間綠化資金的重要組織,在林業發展和推動社會參與林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發揮重要的橋梁作用,同時在國際民間綠化合作發展中發揮著積極的對外交往的紐帶作用,從1985年9月27日到2020年9月27日,三十五年風雨兼程,步步腳印,中國綠化基金會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推進中國國土綠化,在維護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然和諧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5年中,中國綠色基金會創造了奇跡,在未來的35年裡,我們期待更多奇跡由它創造而出。
Ⅸ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之後人類應對生態危機的唯一正確選擇,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更高階段。中共十七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寫進黨的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意志。這一戰略的實施,確立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地位,從生態文明領域邁上道德高地。在人類文明演進的轉折點,如何汲取發達國家工業化歷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走出一條以生態文明和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符合科學發展和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們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人類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憑借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燦爛的文明。不考慮私有財產、階級分化和國家制度,僅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分析,隨著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由被動接受、初步探索、過度征服到和諧共處,人類文明大體上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階段,現在開始向生態文明的階段邁進。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時期,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目前認識的最高境界。21世紀人類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勞動力素質提高和管理模式改進,全世界各國政府對保護地球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達成共識,標志著生態文明時代的開始。生態文明是一個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系統,是建立在知識、教育、科技高度發達和人的全面發展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生態文明不僅吸收人類以前的先進文明成果,也深刻反思工業文明犧牲環境的高成本代價。為此,生態文明也可稱作「綠色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途徑
建設生態文明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辯證統一的過程。近些年,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已經逐步探索出相對完整或明晰的實踐途徑,但是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更具前瞻性、世界性的文明形態,面臨著許多有待開拓、創新的領域,包括思想觀念、戰略規劃、體制機制、產業發展等方面。
(一)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確立科學的價值觀、財富觀和消費觀
生態文明是一種全新的思想觀念。生態文明的價值觀認為不僅人是主體、有價值;自然也是主體、也有價值。人類、自然共同作為宇宙的成員,具有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運行軌跡,人類企圖違背自然規律改變它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此,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念已成為21世紀的先進理念和主流倫理。
生態文明的財富觀認為農業文明是以土地資產為主流的財富觀,工業文明是以有形和無形資本為主流的財富觀,而生態文明則是要求以綠色財富為主流的財富觀。綠色財富是指以資源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安全為前提,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財富,具有生態性、和諧性、安全性、節約性和可持續性的特徵。比如,新鮮的空氣、潔凈的水、綠色的食品、宜居的環境,森林、濕地、草原等都是巨大的財富。按照世界銀行衡量的新標准,綠色財富包括綠色人造資本、綠色自然資本和綠色人力資本:如環保節能建築物、環保型交通工具是綠色人造資本;山清水秀、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是綠色自然資本;德才兼備、有創新意識,受過良好的綠色教育,具備生態環保人格的綠色人才稱為綠色人力資本。
生態文明的消費觀認為工業文明時代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生態文明的消費觀則要求擴大「綠色文明」發展空間,倡導綠色消費。綠色消費要求消費無污染、質量好、有利於人類身心健康的產品,提供節能、環保、健康、安全、舒適的服務;要求轉變消費觀念、優化消費結構,形成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鼓勵人們更加關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努力建設綠色家園。
(二)建設生態文明要進行系統的戰略規劃和設計
近年來,我國在黃土高原的綜合治理、青藏高原的生態保護、中部和東部的工業污染治理、熱帶生態和海洋生態的保護等方面,已啟動了一系列生態工程建設的有益探索;但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工程,仍需在發展方式、戰略布局、開發保護等戰略層面作出系統的規劃和設計。
發展方式主要是實現兩大轉變,即由高碳發展方式向低碳發展方式轉變,由粗放擴張的發展方式向集約環保的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應當創造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這是因為消費慾望的貪婪膨脹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不管貧富貴賤,人人都必須共同承受,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要求我們必須實施一系列在保護中有序開發自然資源和促進適度消費的戰略舉措。特別是中國生存著世界五分之一的人類,其發展方式和消費方式只能從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不可能去趕超美國。
二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和可支配財力,盡快健全城鄉統一的低標准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免費義務教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失業、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項目的保障力度。
三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對資源環境的替代作用。將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全面提高國民素質。要淡化官本位觀念,優化創業環境,鼓勵千千萬萬優秀人才到基層、到企業去創造財富,特別是創造綠色財富;應當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提升我國人力資本優勢的戰略規劃,進一步加強對基礎性人力資本的投入,特別是對幼兒和青少年等基礎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投入,堅決革除應試教育的各種弊端;通過減免稅等措施,鼓勵企業和社會增加對各類人力資本的投入,逐步形成個人、企業、社會和政府共同參與、分別投入、各得其所的人力資本投資機制。
四是促進城市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與農村資源的佔有相協調,走集約式城鎮化道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對資源、環境構成巨大壓力。應該從13億人口的國情出發,結合人口發展趨勢制定科學的、合理的城鎮化政策;採取嚴格而系統的措施,扭轉盲目擴張、千城一面的建設格局,特別是各城市進行建設規劃時,應科學預測人口變化趨勢,合理控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留出彈性較大的生態用地規模,形成星羅棋布的中小城市群,使城市建設在綠色環境中,以便應對將來人口總量變化,確保城市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與農村資源的佔用同步協調推進,真正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局。惠州、株洲、貴陽、徐州、唐山和北海等城市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
戰略布局主要是對國土(包括海洋)空間作出准確的定位和科學的布局。
當前最重要的是盡快制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並確立其法律地位,這是現有區域發展戰略的豐富和深化,是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大計,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舉措。
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制定主體功能區規劃,有利於保護資源環境和生態環境,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維護未來15億人口的生態安全;有利於逐步縮小地區之間生活水平、福利水平的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發展成果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應區分輕重緩急,重點突破。按照服從中央大局和地方發展的原則,一是優先編制和公布國家層面的主體功能區規劃;二是四類主體功能區中,優先開展禁止和限制開發區規劃工作;三是先行提高人口素質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並從空間的層次性、管理的有效性、運作的協作性以及健全法制體系等層面,正確處理好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關系,科學構建「部門分工與協作」的國土及城鄉空間管理框架。根據功能區的屬性,分類指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有關科學發展的綜合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
開發保護主要是保護好我國13億人口以至今後15億人口賴以生存的生態安全。
資源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如西部地區作為我國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蘊藏天然氣、煤炭等多種資源;但是,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位於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制約西部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在國家制定生態資源補償政策的同時,可通過建設新型生態工業園區的模式,探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新途徑。生態工業園區是一種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設計的新型工業組織形態,遵從循環經濟的減量化(Re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3R原則,表現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通過廢物交換、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等手段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三)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
一是建立決策咨詢體制。建議黨中央、國務院設立國家戰略咨詢委員會,把精力充沛、從政經驗豐富的部分領導幹部、著名專家學者組織起來,履行為黨中央、國務院就國家發展的戰略進行系統咨詢、研究和設計的職能,協調國家各種規劃之間的關系。
二是建立生態、資源、環境三大補償機制。建立以財政轉移為主要手段的生態、資源、環境三大補償機制。我國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融合自然的經濟政策,使用生態資源獲益方不必承擔生態環境惡化的責任,環境保護者沒有必要的經濟激勵。生態、資源、環境三大補償機制是重新調整各利益相關者生態、經濟成本與收益的必要措施,按照破壞者付費、使用者付費、受益方付費等原則,率先在森林、礦產資源開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自然保護區、重點流域及區域生態功能區等關鍵領域建立補償機制。積極推行市場化生態補償,在政府的引導下實現生態保護者與生態受益者之間自願協商的補償機制,積極探索資源使用權、排污權交易等市場化的補償模式;著重培育資源市場、開放生產要素市場,使資源資本化、生態資本化,促使環境要素的價格真正反映其稀缺程度。
三是建立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機制。構建區域管理的制度基礎,包括完善統籌區域發展的管理機構與組織,明確統籌區域發展規劃,規范統籌區域發展政策,統籌區域發展決策程序,確定不同類型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准,有針對性地指導與評價各地生態文明建設。
發展綠色產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
發展綠色產業是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的戰略抉擇,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更是中國十幾億人口幸福指數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證。
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引起全世界有識之士的深刻反思,這是一件壞事,但也是一次難逢的重大機遇。可以肯定地說,全世界正在孕育著一場新能源、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環保技術為主要特徵的新的科技革命,或者叫綠色革命。因此,發展綠色產業無疑是引領世界潮流的朝陽產業,也是中華民族實現文明復興的科學跨越之路。
這些基礎工程包括:
(一)加強新能源開發與利用
(二)發展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
(三)發展高效優質綠色農業
(四)發展綠色旅遊等生態服務業
(五)發展生物工程
建設生態文明的政策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政治層面,在於中央決策層和地方領導層的意志和政策。需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生態觀;加強法制建設;重視生態行政建設;推進生態民主建設,並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教育、行政等各種手段,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節能減排,最終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
Ⅹ 描寫生態環境好的詞語
描寫生態環境好的詞語
繁花似錦 、 綠草如茵 、
鬱郁蔥蔥 、古樹參天 、
萬木爭榮、百花齊放 、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 綠樹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