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老銅鈿水庫

老銅鈿水庫

發布時間: 2021-02-26 10:54:26

❶ 青竹桿,十八節,頭頂爬個關老爺(打一食物

是不是高粱啊

❷ 看看值幾個銅鈿

老蜜蠟,兩千元左右。

❸ 求15條農諺

春不種,秋無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掛起。
五月端午晴,爛稻刮田膛。
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老。
有水才有谷,無水守著哭。
水庫是個寶,防旱又防澇。
稻田水多是糖漿,麥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飯養,稻靠肥長。
肥田長稻,瘦田長草。
土肥長谷,豬肥長肉。
萬物土裡生,全靠兩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裡出黃金。
好種長好稻,壞種長稗草。
三年不選種,增產要落空。
好兒要好娘,種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亂點鴛鴦要吃虧。
氣象農諺
麥秀寒,凍煞看牛囝。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桃花落在塵土裡,打麥打在泥漿里;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裡。
臘雪不烊,種田人飯糧;春雪不烊,斷脫人肚腸。
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日落西北滿天紅,不是雨來就是風。
日出貓迷眼,有雨不到晚。
東方日出白,就要有風發。
月著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無星,大雨快臨。
要知明天熱不熱,就看夜星密不密。
烏雲接日頭,半夜雨稠稠。
日落烏雲洞,明朝曬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棉花雲,雨快淋,缸爿雲,曬死人。
東南風,干鬆鬆;東北風,雨祖宗。
東風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風剎南腳,泥頭曬勿白。
立夏東南百草風,幾日幾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風,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風落大雨,六月南風海要枯。
虹高日頭低,明朝著蓑衣;虹低日頭高,明日曬得背皮焦。
東虹日頭西虹雨。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雷打驚蟄後,低地好種豆。
南天霍西(閃電)火門開,北天霍西有雨來。
東霍霍(閃電),西霍霍,明朝仍舊干卜卜。
小暑一聲雷,黃梅倒轉來。
早霧一散見晴天,早霧不散是雨天。
霧里日頭,曬破石頭。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霧露發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
早晨落雨飯後停,飯後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後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個泡,落過就好跑;一落一個釘,落煞落勿停。
蛇過道,大雨到;蛇上樹,有大雨。
雞啁風,鴨啁雨,螞蟻攔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繞天空,不過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陣雨來;煙囪不出煙,一定陰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貓小狗全凍煞。(寒潮來臨)
八月南風二日半,九月南風當日轉,十月南風轉一輪。
清明有雨正黃梅,清明無雨少黃梅。
端午落雨還好熬,初六落雨爛脫瓦。
夏至三朝霧,出門要摸路。(多雨)
正月二十不見星,瀝瀝拉拉到清明。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天無日頭,雨打黃梅腳,車水車斷黃牛腳。
未秋先秋,踏斷蠻牛。(乾旱需戽水)
雨打清明節,干到夏至節。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颳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穀雨要淋。穀雨無雨,後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穀雨有雨兆雨多,穀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裡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後,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後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雲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穀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秋分穀子割不得,寒露穀子養不得。
糧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❹ 朱家尖白沙鄉有什麼歷史文化

漁業
1、造船漁民造船,要擇吉日良辰。開工前,要用三牲福禮敬請天地神靈,向大木師傅敬酒、送「紅包」。新船梁頭(龍骨)定位時要披紅掛彩;裝淡水的「水艙」梁頭合攏處要襯銀洋(或銅板、銅錢),並用銀釘(或銅釘)釘合,漁民稱它為「船靈魂」,亦稱「水靈魂」。最後一道工序裝船「眼睛」,叫「定彩」。「定彩」也要選擇吉期,並付給大木師傅雙份工錢和「紅包」。施工時要在船尾欄板上貼上「海不揚波」的橫幅,由大木師博按五色彩條(五行)紮好的銀釘,嵌釘好「眼睛」,用紅布把「眼睛」蒙上。新船下水時,再揭去紅布,稱「啟眼」,由身強力壯、父母雙全(有福氣)的幾十名青壯年在敲鑼打鼓、鞭炮齊鳴的氣氛中將船徐徐「赴水」(推入水中),諧音「富庶」,以示吉利。赴水時,東家站在船頭上向木工師傅和圍觀者拋分饅頭,即謂「新船下水拋饅頭」。 2、船關菩薩漁船後艙,設有神龕,專供船關菩薩(老爺),叫聖堂艙。新船赴水時,要用三牲福禮向船關菩薩「祝福」。金塘流網船和枸杞等地的小對船供奉女菩薩,大對、背對、大捕船上供奉男菩薩。船關菩薩兩旁有兩個木雕小神像,一個叫順風耳,一個叫千里眼。「祝福」除漁船赴水時進行外,每汛出海時也要進行,漁汛結束時還要「散福」。每次「祝福」或「散福」,都要用豬頭、全鴨、鮮魚作供品。供畢,由老大從豬鼻上割下一塊肉拋人海中,大夥才分食。近洋張網漁民,則於每年立夏、端午、重陽節,到張網桁地「祝福」。 3、祭海舊時,漁船每汛出海生產前,要在船上祭告神祗,向神明行跪叩禮後燒化疏碟,稱為「行文書」。由老大捧一杯酒潑人海中,並拋少許肉塊人海,叫「酬遊魂」,以祈禱漁船出海順風順水。這天,船上眾人忌講不吉利的話,不許吵架。
農業
4、掛春牛圖立春日,農家都要掛春牛圖。圖中的牛棺或手牽牛繩緊走,或騎在牛背上悠閑吹笛,以示該年生產的忙閑;圖中還標著一年的生產節氣和潮水漲落時辰,實系一種古老的農事掛歷。 5、浸種農戶俗稱浸谷種為「秧子落缸(桶)」。秧子上要放一張紅紙,壓一把鐮刀「鎮邪」。 6、敬牛倌舊時春耕結束,東家要請牛倌(看牛囝)和長工、短工吃一餐酒肉飯,俗稱「打散」。看牛囝坐上位,東家要備兩只白煮雞蛋敬送牛倌。吃飯時先由作頭長工講幾句吉利話,如「先吃舌蹋,稻桶甩脫」等等。如果東家不請這一餐,牛倌就要到處唱「種田不打散,三畝田割攏吃一餐」之類的不吉利山歌。解放後,此俗廢。80年代土地實行承包後,農戶仍很敬重農忙時節的幫工,盡力給予款待。 7、迎龍求雨舊時遇久旱,農民習慣請龍求雨。由地保或村裡長為首,聚集村民,扎一稻草龍,備帶三牲禮品,執水幡(青竹棒上掛紙幡),到「龍潭」旁進行供祭,見潭中出現魚、蝦、蛇類等水族,捕得其一作為「龍王」替身盛於葫蘆(或缽盂)中,放入「龍亭」,抬回供奉,待下雨或七天以後才把水族送回龍潭。請了龍不下雨,農民便將「龍王」暴曬於烈日下,俗稱「烤龍王」。縣城附近的農民,還要將「龍亭」抬到縣衙中,叫縣官跪拜叩求。縣官往往親至衙門外迎接「龍王」。解放後,宣傳唯物主義,且境內陸續修建起了大小水庫及溝渠,基本解決了久旱不雨帶來的災荒,此陋俗乃絕。 8、打果樹如遇果樹不結果,主人便在除夕夜去鞭打,叫做「勿會生,年三十夜打」。如李樹不結李子,就在樹上掛一隻破草鞋,一人執鞭打草鞋,邊打邊問:「儂會生勿會生」另一人在旁連連應道:「明年會生了!明年會生了!」解放後,此俗不多見。 9、孵鵝禁忌孵鵝時農民要在窩旁放鐵器(刀、剪之類)「鎮邪」,要揀漲潮時辰落窩的鵝蛋作種,並且要將備孵的鵝蛋放在主婦用的圍身布衩里,然後一齊放入孵窩,以為這樣才可使小鵝一齊出窩。種鵝生蛋時,不能生一個拾一個,必須在窩里留一個,以為這樣可防鵝娘歇窩不生。
手工業
10、祭溜頭神解放前曬鹽要經過引潮、刮泥、淋鹵等工序,鹽民對淋鹵的溜頭看得很神聖,要備三牲祭品祭祈溜頭神,祈求豐收。解放後,此俗漸止。 11、各種手藝的學徒拜師之日謂起師。學徒期中,學徒在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節,須向師傅送禮。若同席就餐,師傅坐上位,徒弟坐下位,且要先為師傅篩酒、盛飯。待師傅動筷,徒弟方可吃飯;師傅放下碗筷,徒弟也得放下。學徒期三年,學滿後謂「滿師」。 12、手藝業同行間不可拆台,一個作坊只可有一個包作師傅(即「作頭」);被邀參加工作的師傅無論手藝多高、資格多老,須聽從包作師傅調度;若東家請兩個以上包作師傅作業的(即「劈作做」),兩套人馬互不幹涉,但各顯手段,互相競爭,謂「別場」。 13、各種手藝的師傅同桌吃飯,座次應是:石匠坐上位,木匠坐東側,泥水匠坐西側,漆匠坐下位,並要給同桌各位篩酒。 14、上述習俗大都沿傳至今,但師徒同席已無嚴格的規矩,多可平起平坐了。 風禮習俗 15、婚禮新婚女子三日王傳說這是宋高宗立下的規矩。康王為紀念搭救過他的紅姑,下旨舟山女子出嫁,可戴鳳冠,披露帔,鋪紅氈,坐花轎,舉大宮燈,揚布讕旗,吹吹打打喜慶三日。解放後,坐轎等習俗消失,但喜慶三日熱鬧一番,一直被島民所沿襲。 16、定親舊時定親皆憑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且講究門當戶對,故有「牆門對牆門(指大戶),籬笆對籬笆(指以籬笆充院門的貧苦戶)」之說。先由男方托媒傳話,請算命先生卜吉,若「八字」相諧,則具果品遣媒人往請女方生辰,謂「請庚帖」,女方同意送「庚帖」給男方,謂「過帖」。男方把雙方生辰「八字」置於灶神龕,三日內卜之不吉,便送還女方庚帖,卜之吉,則婚事定。再請媒人持婚書及禮物送往女家,謂「納吉」,也叫「發送」。女方將預先為女婿及其父母等長輩准備好的鞋子、筆墨紙硯、綉袋等物放入男方禮擔中作回禮,叫「過書」。然後,男方將聘禮(錢幣)、樣紅(首飾,多為戒指、耳環和衣料)、酒餅(點心)送往女家,謂「下聘」或「下定」。解放後,提倡戀愛自由,不再有諸多繁文縟節,但少數人仍講究八字相諧和聘禮多少。 17、迎親由男方擇定吉日。婚期前日,男方要派人(一般為父母雙全的男青年)去女方搬奩物,謂啪「搬嫁妝」。嫁妝多少不一,多的十箱十櫃,最少也有夜桶(子孫桶)、火囪(取暖爐)、家工籃(盛放剪刀、尺、針線、零布等物的器皿)三件。男女雙方家中都要辦酒宴。女方辦「開面酒」,新娘要請墮民嫂絞面,謂「開面」,男方辦「豬肝花油蘿卜羹」。入夜,由一或三位爹娘雙全的未婚男青年與新郎(共二人或四人,以此湊成雙數)同宿新房。次日凌晨,男方具牲禮祀神,謂「享先」。迎親時,以墮民為使者,備花轎、請樂隊至女家。女方攔轎阻止。使者「以錢饋門」得以入,謂「開門鈿」或「開門紙包」。新娘上轎前,要吃「上轎飯」,第一口吐回父母床頭,示意不忘養育之恩。新娘或由兄弟「抱上轎」,或由童女「領上轎」,上轎後,女方兄弟或母親持一碗水潑於轎上或停轎處,意為「嫁出去的囡,潑出去的水」,不準回頭。中途,送娘要將轎內火囪灰倒掉一些。轎至男方,由童女請出轎,新娘要先過馬鞍(木雕小鞍),謂「跨鞍入華堂」,再踩著麻袋至堂前,謂「傳袋(代)」。解放以後,潑水、童女領上轎、跨鞍等俗已廢。新娘步行或用自行車(80年代多用汽車)送至夫家,但享先等俗廢而復萌。 18、拜見鈿拜堂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長輩。拜長輩時,新娘要致甜茶一杯,並與新郎一起跪拜。長輩都有包著錢幣的紅包相贈,謂「見面禮」,也叫「拜見鈿」。此俗在鄉村今仍盛行,但新郎新娘不再跪拜,改用鞠躬或合掌禮拜。 19、叩頭鈿新娘也要備一些裝有少量錢幣的紅紙包,准備在接受夫家主要親屬的小孩叩見時分送,謂「叩頭鈿」。相傳,在使用金屬幣時,新娘將銅幣用綵線紮好,系以纓墜,掛於前來叩頭的小孩胸前,故稱「新娘子銅鈿牌」。今此俗仍行,但小孩不再行叩頭禮,新娘只需把紅包交其婆婆分送即可。 20、討個「生」字拜堂後,新娘入洞房,由一長者捧喜果盤至堂前,將盤中十多樣乾果拋向華堂,讓賀客小孩搶食。各果都有吉祥之意,棗子謂「早生貴子」,桂圓謂「蟾宮折桂」。還故意摻進生的花生、瓜子、黃豆等,小孩食之,不約而同會喊「生的」、「生的」。新郎家圖的就是討個「生」字,意謂新娘不久就會生下貴子。 21、阿姑代拜堂在漁村,如遇新郎出海生產因風暴等情況不能趕上婚期時由新郎的姐妹代替拜堂,並在新房內籠養一隻公雞,公雞頸上懸一紅布條喂以飯食。新郎回來後,才將公雞放出,俗謂「阿姑代拜堂,公雞陪洞房」。此俗已廢。 22、賀郎有兩重內容:一、新郎的舅媽、姑媽等至親,在婚期臨近前要送老母雞、胖蹄等給新郎補養身體。二、喜日筵散後,主人於新房內設糖果、菜餚,邀親朋八人入房圍坐,互唱賀郎調,其餘賓客站立四周,笑鬧相賀,這是朱家尖婚禮中的傳統習俗之一。解放後,此俗仍存,但有變化,一般為晚宴後由男女儐相若干在華堂圍坐於「賀郎桌」(由三張八仙桌拼成)的兩邊,新郎新娘坐上位,二位郎頭儐(賀會的主持人)坐下位,賓客站立四周,以說唱嬉鬧相賀。男女儐相也可互賀以增加熱鬧氣氛。郎頭儐以唱賀郎調為主,「賀郎調」七字一句,多系演唱人即興之作,多數為祝賀新人早得貴子、長大有出息等吉利詞,也有要新郎新娘表演節目的。80年代起,此俗漸衰,多以放電影、錄像代之,並以此饗謝賓客。城鎮青年則有以茶話會形式代之。 23、鬧新房新婚三日內晚上,親朋可潛入洞房取出物件,翌日向新郎新娘索取煙糖果錢,再將質物歸還,也叫吵房。吵房者不論長幼尊卑,謂「三日內嘸大小」。 24、安心 婚後第三天,女方兄弟持新娘在家穿過的舊衣服與女紅工具及葷素菜餚,看望新出嫁的姐(妹),要她從此安心於婆家。 25、回門 新娘和新郎或在結婚當日午餐後,或第三天回娘家,謂「回門」。一些海島因交通不便,有在一月或一年甚至數年後才回門的。結婚當日回門的,要當晚趕回,婚後第三天回門的,多在娘家宿上幾夜。 26、死婚也叫「陰配」。父母為已亡子女尋覓配偶,舉行婚禮合葬。儀禮與生人結婚相似,只在拜堂時由生人捧死者的木主牌代替(一般由男方的姐妹代拜)。「新房」中供以茗果,朝夕更換,房內床席箱櫃一應俱全。女方「嫁妝」多用彩紙扎制。成「婚」後,由男方家人將女方屍骨遷來與男方合葬,並燒化「嫁妝」。解放後,此俗已不多見。 27、文明結婚民國時始流行。多以公共場所為結姻處,新郎新娘穿禮服立於下位,證婚人立於上位,介紹人(媒人)立於旁,賓客分坐左右。先由證婚人致賀詞後,雙方交換飾物並於婚書上蓋上章,再由主婚人、介紹人蓋章。新郎新娘互行相見禮,向來賓行禮作謝,時佐以樂歌。舉行文明結婚,見面鈿仍不可少。
生活習俗
28、留飯 娘海島居民崇尚節儉,在飯後(一般指午飯),要留下一些冷飯,摻入下一餐的米中,作為「飯娘」,可提高出飯率。解放後,此俗仍被島民沿襲,近年已不多見。 29、吊飯 平時以番薯干當飯的貧窮漁農民,一旦來了貴客,便在布袋裡裝少量米,放在番薯干湯飯里煮。開飯時,將袋中米飯撈起供客人食用,叫做「吃吊飯」,主人自己仍吃番薯干飯(湯)。70年代後,不再有此習,主、賓皆吃同樣飯菜。 30、進補 漁民嗜好煙酒外,對滋補別有講究。每逢漁汛開始,一般都以老酒浸黑(紅)棗、老酒芝麻煮胡桃肉、紅糖老酒煮雞蛋等進補。條件稍好的還用「神仙雞」(用三四斤重的全雞,去毛和內臟,放入缽內,加上老酒等佐料,連缽放入鍋中,鍋底放少許食鹽,不用水,用火烤)、「酒淘黃魚」(新鮮大黃魚加老酒、黃糖,用缽煮食)、「酒淘魚膠」(用黃鱘魚膠或毛嘗魚膠配全雞或豬肉,加老酒、紅糖煮食)等進補。 31、愛食膀臘腐臭食品 島上居民愛食腌冬瓜、臭莧菜梗等食物。待客時,除備鮮魚蝦外,必備咸魚、糟魚、泥螺、蟹醬等咸「下飯」。「鹹菜黃魚」是舟山名菜,流傳有「三日不吃鹹菜湯,腳娘肚(小腿)就酸汪汪(無力)」之說。解放後,此風仍沿,但已注重「吃新鮮」。 32、芋艿箍芋艿是朱家尖漁農村酒筵上必備的主菜。芋艿碗數越多,表示酒席越豐盛,酒席上的芋艿吃不光,赴宴者可用手帕或紙頭包回去。朱家尖居民辦酒席,一般用「湯十三」(連湯十三道菜),芋艿亦必備,吃完還可添加。80年代,筵席好壞已不以芋艿多少為准,而著重於海鮮、禽類的豐盛與否。 33、背單與龍褲 漁民習慣穿大襟布衫和背單(心),冬有棉背心,夏有單背心,春秋穿夾背心。下海生產時,亦上身穿背心,下身著龍褲(褲腳管特大),其布料均用栲網的栲皮栲過。民間流傳著「青浜廟子湖,菩薩穿龍褲」,「黃興東福山,菩薩穿背單」之說。海島婦女的衣著,其衣袖褲管也大至盈尺。近年,漁村青年衣著時興,穿龍褲和背心的已不多見。 34、造屋 居民造屋要先請風水先生擇地定向,破士、定磉、上樑等也都要擇吉日良辰。上棟梁日,主人給各作業師傅發雙工錢,向木作師傅送「紅包」,向親友饋送饅頭等物,以示慶賀。棟樑上掛紅布,貼橫披,兩頭各掛內盛穀物種子的麻袋一隻,棟柱上貼綠、藍紙楹聯,忌紅紙,以避「火上房」。上樑時,鳴放鞭炮,由木作師傅將正梁安上,拋下麻袋,由等在下面的子女接住,意為「傳種(宗)接代」,上樑時,最喜下雨,以應「及時下雨,生活富裕」之兆。居民在鄰居建房時,要在各自房屋上掛紅布或插紅旗,意可避免「風水」被造房戶獨占。 35、客居契約 到親友家作客,夫妻不可同房。女兒女婿到丈人家做客也不例外。如果要在丈人家同房,須寫好「客居租屋契約」,壓於枕下。現今,此俗已非舊時那樣嚴格遵循。 36、灶具 島民對灶和灶具十分講究。「家裡再窮,也不虧待灶公」。砌灶要請陰陽先生選吉日,付給泥水工雙工錢。新灶使用時,要供灶君。使用新鑊時,要先炒一鑊「新灶倭豆」分送鄰居,以祈「頭頭順利」。解放後,供灶君舊習逐漸消失,其餘一直沿襲,至80年代,才不多見。
時令習俗
37、春節凌晨設香案、陳果品「祭天」,並放爆竹。黎明開門放爆竹,謂「開門迎財神」。人人穿戴一新,小孩要向長輩拜歲,去親戚朋友師傅家拜歲的,多攜帶荔枝、桂圓、紅(黑)棗等禮品,謂「挈拜歲包頭」。也有人家先去祖墳祭拜,謂「拜墳頭歲」。在嵊泗的一些小島,必先拜墳頭歲,在拜墳頭歲前,不到別家吃飯;有的先去宗廟禮拜,謂「拜菩薩歲」。初二始走親訪友。出門見人,忌講不吉利話,忌吵嘴;要互道問候、祝福。早上與人交談,禁忌「早」字,一為防生蚤,二為避遭災。現多不諱。早餐興吃糖年糕,多與酒釀混煮,以討「生活年年高」之兆。解放後,城鎮北方籍人口增多,吃水餃之風隨之引入。初一不汲水、不灑掃、不花錢購物、不動刀剪,食物都在除夕預先切好。婦女不去池邊、河埠頭洗滌。上述習俗現雖存在,但不一定都嚴格遵循。 38、舊時個別人家還在是晚取殘餚,插以殘燭,置於床下,曰「老鼠糧」,謂此夜老鼠成親,給以恩惠,日後不致為害,此習今廢。解放後,城鎮職工休假三天,假期中,親朋好友互訪互宴,歡度佳節。 39、上燈祭正月十三至十八。十三謂「上燈」,各祠廟懸彩燈,陳器玩供神,稱「燈祭」。晚上,常有小孩提燈出遊,鄉間多盛馬燈、船燈等。上燈祭以十四日為最盛,定海城關鎮的東管廟、內外太保廟都要開放娘娘菩薩房間,供人游覽。東管廟等還要舉行傳統性的古董博覽會,名曰「擺祭」,實是展示各廟的古董、書畫、文物、珠寶等。十八日燈散,謂「落燈」。解放後,此俗漸廢。 40、元宵正月十五。舊時多自製燈籠,或懸掛屋檐,或提燈外出遊玩。是夜,鄉間燈會進城,居民晚餐後皆上街看燈會,並多食糯米湯圓(也叫「元宵」),意謂團團圓圓。解放後,燈會不興,但城鎮居民仍要在這晚外出,名曰看燈會,實為散步或走訪。近年,文化部門和工會推行猜燈謎等活動,燈會也逐漸恢復。 41.立春舊時,在立春日,人們言行謹慎,不吵鬧打罵,不損壞器皿,以免沖神而遭不祥。是日,叫化子們捏泥成「春牛」,扎麥稈為「芒神」,由「小討飯」用露頂小嬌抬著「討飯頭腦」,去鄉村分送「春牛圖」。農戶出錢或糧為酬,俗謂「小討飯做春官」。民國時期,抬「討飯頭腦」之風已息。分送春牛圖之習沿襲至今。 42、清明各家持麻糍、菜餚等到祖墳祭祀,祀畢,於墳頂加土插竹,掛紙銅鈿、撒米飯、螄螺等物,謂上墳。如有兒童圍觀,須分麻糍或錢幣,謂分麻糍銅鈿,以囑兒童保護祖墳。舊時,同宗還行族祭,合族男子可吃「清明羹飯」,食後還分麻糍。族祭費用皆從族中祀田收入支付,祭祀儀式多由族長主持。此俗解放後已止。清明前幾日,各家還要設祭祀祖,飯後往屋頂上拋螄螺殼,以驅蟲虐。清明日,家家戶戶插柳條於門壁,婦女插柳條、菜花、青篙等於發際,以求來世親人齊全。有「清明戴花,來世有媽;清明戴枝青,來世有親人;清明插楊柳,來世有娘舅」等語。 43、端午家家戶戶插菖蒲、蘄艾(俗稱「蒲劍」、「艾旗」)等於門檐,並用菖蒲根剪作人形,串以綵線,佩於兒童身上;制香囊放於箱籠或掛於兒童胸前;在蛋殼上畫兒童跨虎圖(謂「蛋殼老虎」),掛於床沿,並貼自畫端午老虎於大門、房門以祛邪。配製雄黃酒飲服及噴灑屋內外,驅邪消毒;燒白芷、蒼術以祛害蟲;用綵線紮成圓形辮子,系於小孩腕上(男左女右),叫纏手繩、長壽繩、端午籠,一直帶到七巧夕。用雄黃在嬰兒額上寫「王」字,以「辟祟」等。端午節還要裹棕子、做烏饅頭、團子等祭祖並饋送親友鄰居。農家要給看牛小囝分食雄黃豆(蠶豆)。解放後,除插菖蒲,裹棕子等俗仍行,余皆漸衰。 44、立秋立秋日吃西瓜或立秋時分喝一口涼水,意為可防中暑或腹瀉;兒童服用萊菔子(蘿卜)、蓼面、炒米粉等拌和食物,傳說吃後可防積滯。 45、七巧七月初七。鄉間婦女多用浸泡後的槿葉搓洗成汁,和水洗發,或用紫蘇葉加包葉,泡開水、滴食油而成的混和液洗發,洗後的頭發柔軟、光滑、有香味。據說七月七洗次頭,頭發不易因汗多而發臭(舊時女子往往一年洗一次發)。七月七用槿葉洗發之俗今仍盛行,但不再限於一年一度,平時多用洗發精、洗發膏、香皂等。 46、是日,凡兒童腕上套有端午籠者,都摘下扔於房頂,以供喜鵲銜去搭銀河橋,讓牛郎織女相會。至晚,婦女陳瓜果於露天,向牛郎織女「乞巧」。乞巧形式多樣,有在眉月明星下,用線穿針,成功的為得巧者;有用盂水映星光,觀看水中星星,以辨目力強弱者;有面對星空,認准一組七星,口念「七顆星,七七星,念過七遍會聰明」者;也有懸米篩於樹梢上,靜窺篩目,希望看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此俗今已不行,偶有的僅作娛樂而已。 47、七月半俗稱「鬼節」、「中元節」。前後數日在村口設壇,請僧道打醮放焰口、高懸蜈蚣旗,路邊掛冥錠、紙衣,地上擺酒食,舍施野鬼;扎制鬼王、黑白無常、童男童女、紙塔等紙神、紙物,置於壇旁。祀畢,燒化紙錠、紙衣、紙神,於空中放天燈,在海上放水燈,敬送神祗,驅逐野鬼,祈求水陸平安。解放後,此俗一度泯滅,80年代,民間又有做七月半羹飯者。 48、七月三十俗謂地藏王菩薩生日,或地藏王菩薩開眼觀光大千世界的日子。是日夜,家家戶戶插香於地上、瓜果上或桅下、水缸、米缸邊,謂「插地香」。沿海居民還用稻草紮成浮盤,上點燈火,置浮海面,任海水漂流,叫放水燈,是仿效打醮時送逐遊魂的一種習俗。此俗民國時期已不行。 49、八月初三傳說為灶神生日。各家以素食、糕點、果品、面條祭灶。祭畢,合家吃「長壽面」。解放後,不再祭祀,僅在灶龕前擺上一碗熟面代供品,並多在這日吃面條。 50、中秋節朱家尖島民於八月十六過中秋。傳說其來歷有二:一說宋代宰相史彌遠,回鄉過節途中耽誤一日;二說方國珍忙於守城,忘了過節日。史、方的家人等待到第二天才過中秋節,後旁人相沿成習至今。中秋前,家家購備月餅,並饋贈親友及師長。中秋傍晚,陳月餅酒餚祀祖後,飲酒賞月吃月餅,謂「合家團圓」。 51、重陽九月初九日。鄉間有做團子、裹棕子祭祖並饋送親友之風。婿家要給丈姆家挑重陽擔,現多為饋贈一般性禮品,如酒、糕點等。城鎮居民多有登高習俗。 52、冬至舊時大節之一。是日,要由年滿花甲的老人舉行族祭,禮如清明節。農家普遍做「冬至湯圓」祭祖。官家、紳仕、儒生要祭孔、祭魁星,以求仕途暢順。解放後此風泯滅,但民間以「冬至湯圓」為節令食品之俗仍存。 53、祭灶農歷十二月廿三日,家家戶戶炒豆、備糕點,陳祭灶果於灶上,扎草馬於灶前,供以草料、飲水。祭畢,燒化草馬、金箔與舊灶君像,換上新灶君像,謂「送灶」。然後,全家分食祭灶果。此俗現在鄉村中仍存,但不再扎草馬等。 54、謝年城鄉一些富戶一上臘月就忙起來,撣塵洗滌,殺禽畜辦年貨,擇日供三牲或五牲福禮,向神靈禮拜祝禱,謂「謝年」或「送年」。祭畢,割取少許福禮放入酒杯,在金箔火化時,灑向空中,分饗四方鬼神,謂「散福」。祭神後,要做「年夜羹飯」,敬祀祖宗,祀畢,邀親鄰長者共餐,謂「分歲」、「吃年夜飯」。舊時,城中大戶都把它作為拉關系、結人情的良機,競相請客,以致年夜飯越吃越早。一般居民則多在祭灶後始謝年,且形式較簡。解放後,此俗一度隱滅,今在鄉村又漸盛。55、除夕舊時,家家戶戶要貼門神、春聯、青龍紙。青龍紙為紅、黃、青三色,上畫雙龍戲珠或兼畫和合二仙及聚寶盆,青龍紙貼於谷倉,紅龍紙貼在門窗。是日,出門在外的都要回家,團團圓圓吃年夜飯;盡可能還清債務,水缸、米缸都要備得滿滿的,意為「滿櫃滿罐」,祈禱來年生活美滿。吃年夜飯後要坐夜「守歲」,給兒孫輩分「壓歲錢」,大人們坐夜到零時或通宵。解放後,貼門神、春聯、青龍紙一度斂止,餘俗皆仍盛行。80年代,又盛行貼春聯。
民間文藝
56、朱家尖的民間文藝內容十分豐富,如傳統的舟山鑼鼓、跳蚤舞、秧歌、剪紙等。
沙雕故鄉
中國國際沙雕發源地 1999年舉辦的首屆中國舟山國際沙雕節開創了我國沙雕藝術和沙雕旅遊活動的先河, 朱家尖
使朱家尖成為國內沙雕藝術的發源地。通過海洋文化和沙雕藝術的完美結和,每年的舟山國際沙雕節已成為中國濱海旅遊節慶的成功典範。近年來,沙雕節躋身「全國節慶活動五十強」、被中國節慶協會評為中國十大魅力節慶、「浙江省節慶活動金獎」,並被列為浙江省十一五旅遊規劃重點打造節慶活動。如今,沙雕節已成為舟山對外宣傳,提升城市旅遊形象一張靚麗的名片。

❺ 「工人窮,老闆富,有銅鈿,篤定過,嘸銅鈿,只好做。」

打工的人本來就是這樣啊。如果說。隨便做做工作就比老闆的富裕,那誰還願意當老闆呀。除非你成為股東。會比法人富裕,但是那時候已經不要你在做基層職工了

❻ 誰有越劇《賴婚記》的歌詞啊

(表)話說明朝嘉靖年間,在物產富庶、風景似畫的餘姚,出了樁聳人耳目、轟動一時的新聞。諸位,要知此事如何,且聽我一一道來——

(唱)說新聞來唱新聞,

新聞出在餘姚城,

孫府老爺孫志良,

伊本是,四品黃堂伴朝廷。

因鄔家對伊有大恩,

將女兒,七歲就許配鄔玉林。

後來不幸志良命歸陰,

家裡廂,只剩陳氏後妻和姑妹兩個人。

(表)孫府是份「金銀動秤稱,良田足千頃」的殷戶,雖則孫志良歸天,生活仍舊蠻好。諸位再聽我說那鄔家——

(唱)鄔家本是富豪門,

萬貫家財有名聲,

只因大人一一亡過後,

光剩下年輕歲小鄔玉林。

伊把家產交給娘舅管,

哪曉娘舅是個大光棍,

日輸黃金夜瀉銀,

嫖嫖賭賭過光陰,

管家未到三年整,

鄔家敗得徹骨貧,

加上家裡遭回祿,

金漆房屋化灰塵,

只落得,米甏嘸有米一升,

灶前嘸有柴一根。

常言道,富在深山有遠親,

窮在鬧市嘸人問,

玉林伊,求東借西都勿肯,

只好是,沿門求乞度光陰。

(表)那孫府曾受鄔家大恩,加上又是親家,照理應當照顧一下才是,可是——

(唱)羅漢豆花開黑良心,

陳氏晚娘心腸狠。

伊見鄔家已敗落,

早把昔日大恩忘干凈,

勿肯救濟倒也罷,

還打定主意要賴婚。

這一年,大比之期已將近,

玉林伊,趕考銀子嘸半分,

攻破頭皮無法門,

急得似,螞蟻爬上了火燒墩。

街坊酒肆都談論,

責怪陳氏心勿正.

風言風語傳得快,

給姑妹小姐也得知情。

伊聰明美麗良心好,

知書達理蠻正經,

一聽後,肚裡急得似油滾,

左思右想心勿定。

伊想:難得夫郎鄔玉林,

人雖窮來志勿貧,

如若討來錢幾分,

總買油買亮買燈芯,

常常讀書到三更,

這為來為去為功名……

如若眼看伊勿管,

我姑妹心裡怎能忍;

倘差丫頭送銀去,

被後娘知道了勿成!

越思越想越煩悶,

因此是,憂憂鬱郁得了病。 這一日,陳氏剛剛嘸事情,

來咚後堂念心經:

「阿彌陀佛是清門,

甘露瓶里豎靖蜓,

狗屁眼裡燉桂圓,

四十八年肚痛病。」

伊剛越念越起勁,

丫頭已急急趕到前腳跟。

(白)「老夫人報!」

(白)「哎呀,儂早勿來報遲勿來報,偏偏我念經末儂來打斷我經頭。儂所報何事?」

(白)「哎,老夫人啊!」

(唱)「急急相報非別事,

只因小姐得了病,

伊茶勿思來飯勿吞,

面容憔悴落精神。」

(白)「啊?儂哪格來咚話?我囡寶貝生毛病哉!」

(唱)聽說阿囡有毛病,

老夫人,甩掉佛珠嘸處尋,

忙出經堂上樓頂,

急問:「阿囡儂到底啥毛病?

待為娘趕快請醫生,

替儂牽線搭脈診一診。」

(表)姑妹小姐見後娘動問此事,心裡一陣心酸,不禁掉下淚來,明明知道講出來也是白費,伊還是開口道——

(唱)「娘親呀,勿提我病倒也罷,

講起女兒這場病,

勿要說街坊請醫生,

哪怕神仙呂洞賓,

要醫好奴病也是萬勿能!」

老夫人,一記聽,

急得目瞪口呆勿相信:

「啊?儂到底生的啥毛病?

快快講與為娘聽。」

姑妹臉上紅層層,

合羞帶愧把話論:

「娘親呀,昨日城隍廟里看戲文,

忽聽得旁人在議論,

儂道伊拉講啥人?

原來是,在講我夫鄔玉林——

(插白:喔——原來儂來嗒想男人老公哉!)

唉!並非奴家想男人,

只為我夫家道貧,

今年已是大比年,

趕考缺少雪花銀,

好比嘸油難點燈,

要想坐車嘸有輪,

我日後要靠伊度光陰,

叫奴心悶勿心悶!」

一聽講出這病根,

陳氏是,石頭落地放了心:

「哈哈!我道儂生啥格病,

神仙醫好勿可能!

原來是,只為窮鬼鄔玉林,

老太婆我張開嘴巴笑盈盈,

嘿,為娘就做呂洞賓,

保險醫好儂阿囡病。

囡寶呀!講起窮鬼鄔玉林,

伊嘸房嘸屋家廟蹲,

風掃地來月當燈,

四季衣衫破紛紛,

阿囡儂勿必掛在心,

為娘老早主意定:

豪富人家總會有,

另選才郎攀高親,

(插白:啊?娘親,這……)

若是阿囡勿相信,

三林娘舅給儂做媒人,

伊專門為了儂婚事,

背得包裹雨傘去打聽,

一來要揀官家子,

二來要揀富豪門,

三來要揀相貌好,

如今是,揀著人家有一份。」

聽說陳氏要賴婚,

姑妹氣得手發冷,

伊背轉面,移開凳,

滿面怒容口出聲:

「啊!不提賴婚倒罷論,

提起它,好比新打鋼刀戳我心。

奴家勿是低三下四人,

也是黃堂之女作千金,

一馬只能配一鞍,

改嫁名頭多難聽!

(插白:啥格好聽、難聽,賴婚又勿是為娘獨作出,格是天下通行咯!)

女兒主意早打定,

海枯石爛勿變心,

嫁鳥只得跟鳥走,

嫁雞只有跟雞行。

況且我夫鄔玉林,

人品出眾好才情,

我願跟伊住庵住廟住涼亭,

我願跟伊拎籃背袋同路行,

跟著伊少吃茶飯我甘心,

苦喝清湯勿要緊。

叫聲娘來哭聲娘,

千萬勿要圖賴婚。」

(表)這一來,陳氏真弄得丈二和尚摸勿著頭腦。心裡想:「喔唷!這呆大姑娘哪有介好良心啦?」又一想:「讓我把馬家家財講完末,伊總會答應了。」

(唱)「阿囡呀!閑話嘸有講清爽,

儂就哭出嗚啦吵勿光,

我揀著人家非哪份,

就在滸山大村莊,

頭份要算馬家門,

嘿,門當戶對配得上。

儂公公名叫馬錫光,

餘姚城,拔貢老爺坐正堂,

伊田園家產七千藏,

百里方圓稱大王。

在杭州城,一鋪開起茶炒行,

二鋪開起酒作坊,

三鋪開起毛竹杉樹行,

四鋪開起糯米行,

五鋪開起過塘行,

六鋪開起大錢庄,

七鋪開起大銀樓,

八鋪開起大葯行,

九鋪開起珠寶行,

十鋪還開八爿當。

阿囡呀!到這種人家去做人,

儂話風光勿風光?」

一聽許給馬家門,

姑妹是,心中急得似火焚,

臉孔氣得像豬肝,

咬咬牙齒把話論:

「啊!勿提馬家倒罷論,

提起馬家,好比萬枝亂箭射我心。

(插白:呵,儂為啥介犯心氣啦?)

伊豪惡財主有名聲,

盤三盤四盤窮人,

六葉風車抖楞楞,

夾底斗來調大秤,

好人勿能門來進,

壞人歸歸出出像調龍燈,

到這種人家去做人,

阿囡永生永世勿超生!」

(表)老夫人不防有這一著,忙說:「咳!常言道,『穿勿窮,吃勿窮,盤算勿好一世窮。要撐住一份人家,盤盤算算是作興格!」她想:阿囡勿歡喜財,大概喜歡勢。便又編了套話,又恐防女兒用話來梗,便又說:「阿囡!儂勿要七搭八搭,銅柱鱉甲,再聽我講落去——」

(唱)「儂到馬家去做人,

伊一門還有三舉人,

儂大伯名叫馬童金,

前榜還是老舉人;

再說二伯馬童銀,

一榜還是文舉人;

就說儂丈夫馬童斌,

伊年方二九十八春,

與儂同年同月同時辰,

生得雪白滾壯、勿長勿矮、順順敦敦、

圓圓穩穩、白白潤潤,還是新科武舉人。

配與儂阿囡兩成親,

真是拎著燈籠嘸處尋。

伊舉人爬上還未定,

狀元也好升一升,

儂狀元夫人雖勿穩,

舉人奶奶穩端正。

阿囡呀!格種人家去做人,

榮華富貴享勿盡。」

(表)姑妹見後娘如此忘思負義,欺貧愛富。光誇馬家財勢,不覺怒滿胸膛,霎時杏目倒豎,也忿忿地說出一番話來反駁——

(唱)「唉!娘親儂光誇馬家財和勢,

何不提提當初鄔家門,

說起公公鄔正芳,

禮部天官伴朝廷,

當年爹爹虧空皇糧犯法條,

已綁赴法場要執刑,

幸虧伊上殿去保本,

又把皇糧代還清,

要不是公公這大恩人,

我爹爹怎能留下命?

伊還冬赦棉襖夏赦扇,

赦粥赦飯造涼亭,

修橋鋪路到歸陰,

良善人家四海名。

就說我夫鄔玉林,

伊人雖窮來志勿貧,

日夜讀書攻五經,

往後必定有翻身,

娘親呀,女兒主意鐵石堅,

勿必儂白白枉費心。」

(表)陳氏見姑妹既勿喜財又勿愛勢,成心忠於鄔家。心想,馬家又話好了,豈能反悔?這一來真把伊急得坐立不寧,絞盡腦汁地想了一會,伊才想到了這一策:姑娘家限板歡喜嫁妝,何不用嫁妝去打動伊。

(唱)老夫人,假惺惺,

移移凳子坐坐近:

「阿囡呀!儂得為娘來賴婚,

十里路紅妝娘應承,

嫁儂三百田來三百地,

蠶絲絞薦十八領,

金榔興來銀榔興,

珍珠瑪瑙三官升,

三十六隻布箱嫁出門,

箱箱藏滿壓箱銀。

嘿!侍轎丫頭兩邊齊,

一個的的的的差到東,一個篤篤篤篤差到西,

這種人家嫁過去,

穿的綾羅和緞匹,

吃的勿是羊羔和美味,

就是陳年火腿臘閹雞,

踏的麻磚和皺地,

困的藤綳和虎皮,

到馬家就有這樣好,

未知阿囡可有這福氣?」

(表)老夫人總以為這一來定把姑妹哄倒了,誰知姑妹聽了之後卻一本正經地說——

(唱)「娘親呀!這副嫁妝不算輕,

何勿陪嫁給鄔玉林,

伊大大財主排勿進,

小小財主算頭份。

大比之年已將近,

夫郎伊盤費穩端正,

倘若上京去趕考,

恐才高運通中頭名,

娘親要算大恩人,

一世恩情報勿盡。」

(白)「哼!到鄔家去,非但全房嫁妝,哪怕破布頭碎,菜乾飯塊,一點都勿給儂。」

(唱)三轉四回都勿肯,

陳氏是,橫眉怒目氣煞人:

「嘿!儂格勿依來那勿依,

情願嫁給窮光棍,

鮮花活活插牛糞,

我問儂,格樁事情蠢勿蠢?」

孫姑妹,眼瞪瞪,

嘴裡勿講心裡明,

陳氏急得嘸法門,

皺皺眉毛又把計生。

(白)「唉,囡寶貝嗬!常言道,『綢末勿搭布,窮末勿搭富。』喏!儂到馬家,車來轎去,榮華富貴,連為娘也頭高三尺;儂到鄔家,流落街頭,衣食嘸著,連為娘也低頭三尺。還有,儂口口聲聲要到鄔家,儂近日到底玉林哪格副相貌有勿有看到過?」

(白)「娘親何必假痴假呆,女兒怎能看見?」

(唱)「喏,伊臉上通是鑊煤灰,

頭上癩得像石灰,

上身嘸有衣裳穿,

窸哩蔌啦稻草背,

下身嘸有褲子著,

團團圍著破麻袋,

前甩竹筒後背袋,

竹筒里頭是腌萊,

袋裡盛的是麥碎,

破籃裡面是飯塊,

腳上鞋子有兩色,

大戶人家討討來。

身上跳蚤撲撲跳,

臭蟲、虱子排長隊,

日里頭,大戶人家站一站,

小戶人家挨介挨,

叔叔、伯姆、店王、師娘喊得來,

弄點湯頭湯尾冷飯和冷萊,

如話討勿來求勿來,

肚皮搭搭要餓哉。

日落西山黃昏後,

冷廟角頭有得睡,

背後佛桌是靠背,

和判官菩薩湊伙隊。

阿囡儂若還嫁過去,

頂多蓋點破花絮,

一困困到半夜裡,

冷得汗毛都豎起;

如話蓋到上身去,

下身有些冷兮兮;

一蓋蓋到下身去,

上身抖得似篩米,

虱子、臭蟲惡利祭,

把儂雪白皮肉咬得紅痢痢,

這種苦頭儂吃勿起,

為娘想想要出眼淚。

阿囡呀!儂要從頭到尾、三翻四覆、

端端正正,壁壁角角想仔細。」

姑妹聽了這席話,

好似冰雪肚裡吞,

伊明知娘親搬是非,

聽了又是氣來又是恨:

「娘親呀!千比方來萬比方,

刻薄我夫勿該應!

常言道過頭飯好吃,

過頭閑話留三分,

天下多少貧了富,

也有多少富變貧,

富的哪會富到底,

窮的哪會窮到根,

只要夫郎意志堅,

在後總會有翻身。」

(白)「啊?儂介狗花眼!窮人翻身——窮人翻身為娘介大年紀也嘸有聽見過,儂倒講個給我聽聽看!」

(唱)油菜花開遍地金,

多少窮人後翻身,

聽見陳氏這般講,

姑妹隨口講出一個人:

「娘親呀,女兒有古人比儂聽,

當年揚州出過李文正,

伊也是,天官之子家道貧,

逢小定親在紹興莫家門。

大正隨帶年邁仆,

主僕雙雙去投親,

莫貴老賊起不良,

吊打迫寫圖賴婚,

伊寫過退書改過名,

就在莫家做下等。

二小姐本是賢良人,

百花台上夫妻認,

贈伊銀子上京城,

後來三鼎甲上中頭名,

夫妻終於來團聚,

娘親呀!這勿是窮人後翻身?」

陳氏聽了這番話,

臉孔紅到耳朵根,

想不到女兒真能舉出人,

越想越是難為情,

低下頭來暗思忖,

含含糊糊把話混。

(白)「噢,噢。哎,李文正李文正是伊格名字好,李是發利市;文正是文文正正,介末是會翻身。鄔玉林、鄔玉林,是焐咚格焐,玉林玉林,是肉焐熟拎起來末就吃掉哉,伊是無論如何勿會翻身咯!伊要翻身呀,嘿嘿——」

(唱)「除非是,太陽菩薩西邊升,

東洋大海起灰塵,

雄雞生蛋孵猢猻,

黃狗出角變麒麟,

鴨子爬路到南京,

鐵樹開花結金鈴,

鯉魚游過泰山頂,

剖開白鯗會還魂,

岩山劈開變黃金,

冷飯抽芽葉轉青,

掃帚柄里出毛筍,

毛竹腦頭倒生根,

寒冬河水燙殺小官人,

六月河水會結冰,

揚子江上造長城,

鐵船擺渡勿會沉,

雷峰塔抬起到西興,

襲糠好搓渡船繩,

若還一件辦勿到,

玉林翻身是泡影。」

(白)「阿囡!儂上面介種例子還有勿有添?」

(白)「女兒還多咧。」

(白)「好哉,省哉!古人有介許多,哪怕是『日頭比到黑,月亮比到直』也比勿完咯。阿囡!儂呀,真好比檀樹火筒——七竅勿通。好!我看閑話擼起,為娘再問儂一句:『儂到究依勿依為娘賴婚?」

(表)姑妹見後母翻覆無常,又這樣緊緊相迫,側頭一想,也想出一計,便對陳氏說——

(唱)「啊喲,娘呀!

要我嫁到馬家門,

除非是,王母娘娘做媒賓。

出嫁時,要二十八宿來做抬轎人,

金童玉女來抓水庫燈,

路上要蟠桃當點心,

還要太上老君出外迎,

理事婆婆觀世音,

理事公公定要老壽星。

夜裡要,八仙上台做戲文,

還要玉皇大帝唱道情,

若還一件儂勿到,

女兒死也勿應承!」

姑妹話還沒有停,

陳氏是,牙齒咬咬臉發青,

拍桌打凳怒火生,

指手劃腳罵山門:

「好!罵儂這個小賤人,

金玉良言儂勿聽,

軟的辦法都勸盡,

難以打動儂鐵石心,

氣得為娘手發冷,

我只好,再把硬的辦法行。」

(白)「好!儂倒好意還惡意,相罵當謝禮。喏!待為娘書信一封通到馬家,叫馬錫光多帶拳棒精通家丁,把儂狗花娘一把抓去,真好比老鷹拖小雞,也好比水蛇拖田雞,儂做得角鳥末也飛勿得天外去。」

(白)「啊?娘親,儂此話可真?」

(白)「為娘三塊板兩條縫,一是一來二是二,勿開口末歇,一開口末一定算數。」

(唱)姑妹一聽嚇出魂,

想不到,娘親竟會這般狠,

顧不得什麼禮和節,

大哭大叫罵連聲:

「啊!娘親講話無理性,

我軟不依儂又把硬的行,

我對鄔郎情意深,

豈肯從儂來賴婚?

如今羊羔落虎口,

也罷!我情願陽間勿要做人!

娘親呀,給我一碗鹽鹵一根繩,

或者是,一把鋼刀亮澄澄,

一具棺材四隻釘,

擺到女兒高樓頂,

假使娘親不應承,

我當面碰死命歸陰!」

(表)姑妹說罷,把頭往牆壁撞去,急得陳氏手忙腳亂,忙一把拉住。

(白)「哎呀!這,這……要是逼出命來,我怎……噢,阿囡,儂千萬勿要當真,為娘是和儂隨便講講的,儂當它放屁好啦。——丫頭,快扶小姐進去……」

(白)「曉得!」

(唱)姑妹急得要自盡,

老夫人,嚇得紅汗淋,

忙叫丫頭扶伊進,

老夫人,心裡像十五隻吊桶落水井:

「哎,我老娘家弄得勿懂進,

女兒是,勿知入了魔還是附了精?

我千言萬語解勸伊,

好比對牛來彈琴,

軟硬辦法都用盡,

仍好比,瞎子面前白點燈!

自從盤古到如今,

哪有勿愛富來偏愛貧?

阿囡為啥要這樣——

我真是十日十夜想勿清!

唉,若是依伊嫁玉林,

鳳凰、雀鳥怎成親?

若是硬迫嫁童斌,

伊尋死覓活勿應承,

我騎上虎背兩為難,

真正急煞年邁人。

低下頭來暗思想……

唉!我還是,到後堂問過觀世音。

(6)老銅鈿水庫擴展閱讀

該劇原系浙東民間傳說,嵊縣藝人改成落地唱書的書目,小歌班誕生的第二天,即1906年農歷三月初四,由錢景松戲班在嵊縣東王村首演。高炳火飾孫姑妹,袁福生飾鄔玉林,錢景松飾丫環采蓮,李世泉飾繼母陳氏。後為越劇常演劇目。

1917年8月20日,男班梅朵阿順班演出於上海鏡花戲園。1953年,振奮越劇團根據男班藝人劉金玉的藏本整理,由朱善勝執筆,3月8日首演於大眾劇場。

趙瑞花飾谷梅,邢月芳飾鄔玉林,小白玉梅飾陳氏,王杏花飾李春蘭,竺素娥飾李天保,陳獃獃飾陳三林,屠杏花飾馬童賓,許菊香飾縣官。該劇《賴婚》一折為小白玉梅的拿手戲,在身段上融花旦、彩旦為一體,她的碎步下場常能贏得觀眾掌聲。

其中的大段快板唱腔,口齒伶俐、運氣自如,堪稱一絕。1964年及1982年,小白玉梅與傅全香搭檔演唱的《賴婚》,兩次被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密紋唱片發行。她倆合演的《賴婚》已被攝製成電視片收進《傅全香表演藝術專集》。

1993年冬,該折戲又被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作為搶救劇目錄像保存。「文革」後,張繼舜、呂柏汀根據男班藝人金裕祥的手抄本整理改編,由蕭山越劇團首演,導演呂玉卿,施正萍飾孫姑妹,田軍飾鄔玉林,王敏飾馬童賓,黃月奎飾陳氏,魏珊琴飾采蓮。

劇本刊於浙江省《劇本選輯》第7期。20世紀80年代,該戲作為優秀傳統摺子,已為小白玉梅學生胡敏華所繼承,曾帶往香港、台灣演出,均受歡迎。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