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農業與生態

農業與生態

發布時間: 2021-02-26 12:46:01

⑴ 農業防治與生態防治的區別

現代農業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的農業,主要是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側重於經濟化、機械化和科技化;生態農業是指根據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利用傳統農業有效經驗及現代化科技及管理知識,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側重於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和諧方面。按咨詢機構中金產業的理解,現代農業強調的是高能源投入、高度機械化、高度社會化運作及經濟效益最大化,在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過不同程度的破壞,而生態農業則強調是農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現代科技與傳統經驗結合,現在國內打造生態農業產業園就是從人和自然和諧的角度出發,避免因急功近利導致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失衡,最終影響整個效益。
農業防治(agriculturalcontrol):為防治農作物病、蟲、草害所採取的農業技術綜合措施、調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長環境,以增強作物對病、蟲、草害的抵抗力,創造不利於病原物、害蟲和雜草生長發育或傳播的條件,以控制、避免或減輕病、蟲、草的危害。主要措施有選用抗病、蟲品種,調整品種布局、選留健康種苗、輪作、深耕滅茬、調節播種期、合理施肥、及時灌溉排水、適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園衛生和安全運輸貯藏等。農業防治如能同物理、化學防治等配合進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文名
農業防治
外文名
agricultural control
目 的
制、避免或減輕病、蟲、草的危害
主要措施
選用抗病、蟲品種,調整品種布局
簡介
通過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選育抗病、抗蟲作物品種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且應用普遍。其特點是:無需為防治有害生物而增加額外成本;無殺傷自然天敵、造成有害生物產生抗葯性以及污染環境等不良副作用;可隨作物生產的不斷進行而經常保持對有害生物的抑制,其效果是累積的;一般具有預防作用。但應用上常受地區、勞動力和季節的限制,效果不如葯劑防治明顯易見。發展概況
農業防治法伴隨種植業的興起而產生。中國先秦時代的一些古籍中已有除草、防蟲的記載。以後,如《齊民要術》等古農書中對耕翻、輪作、適時播種、施肥、灌溉等農事操作和選用適當品種可以減輕病、蟲、雜草的為害,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農業防治也一直被用作防治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18世紀末至19世紀,歐美國家報道了有關農業防治取得明顯效果的一些實例。如美國1792年J.H.黑文斯首先報道冬小麥Underhill品種可抗嚴重危害小麥的黑森癭蚊;1831年英國報道蘋果品種WinterMajetin能抗蘋果綿蚜;1841年美國T.W.哈里斯在其著作中對調節播種期、施肥、田園清潔、秋耕和選用抗蟲品種等農業防治措施作了較系統的闡述;1860年前後,法國通過引進美洲葡萄作為砧木,解決了葡萄根瘤蚜的嚴重為害,挽救了瀕於崩潰的葡萄酒工業。進入20世紀,由於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發展為農業防治提供了更多的理論依據,研究和應用的廣度、深度都有明顯進展。1915年,美國E.D.桑德森開始以生物學觀點研究了多種農業防治方法。其後,在主要害蟲抗性品種的培育、篩選和鑒定,抗性機制、抗蟲性和害蟲致害力的遺傳,以及環境條件對作物抗蟲性的影響等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逐步取得進展。1951年R.H.佩因特所著《作物抗蟲性》一書發表,作物抗蟲性的研究和利用開始成為農業昆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70年代關於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理論提出以後,農業防治成為綜合防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作為一項具有預防作用的措施而日益受到重視。耕作栽培措施的利用
作物是農業生態系統的中心;有害生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並以作物為其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一切耕作栽培措施都會對作物和有害生物產生影響。農業防治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根據農業生態系統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規律,選用適當的耕作栽培措施使其既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發育,又能抑制有害生物的發生和為害。

⑵ 生態農業和混合農業的區別

混合農業是種植業和畜牧業相互結合、兼而有之的綜合性農業。即個別地區和個別農場,同時版生產農作物和牲畜兩權種產品。該農業類型由來已久,是在經歷了植物培育和動物馴化後開始出現的。在生產力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以栽培農作物、從事農耕活動為主,把經營畜牧業放在次要地位,將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農耕休閑地上,以此滿足自身對農畜產品的需要。在工業化帶動下的農業大發展時期,發達國家開始專門種植飼草料,使種植業和畜牧業愈益向專門化方向發展。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差別還是蠻大的,但又相關聯

⑶ 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的區別是什麼請皖升的專家告知一下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專統農業的有效屬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
現代農業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

⑷ 什麼是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

現代農業是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內理方法的社會容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
生態農業是指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⑸ 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的區別

現代農抄業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的農業,主要是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側重於經濟化、機械化和科技化;生態農業是指根據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利用傳統農業有效經驗及現代化科技及管理知識,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側重於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和諧方面。按咨詢機構中金產業的理解,現代農業強調的是高能源投入、高度機械化、高度社會化運作及經濟效益最大化,在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過不同程度的破壞,而生態農業則強調是農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現代科技與傳統經驗結合,現在國內打造生態農業產業園就是從人和自然和諧的角度出發,避免因急功近利導致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失衡,最終影響整個效益。

⑹ 立體農業與生態農業的區別

立體農業——是指在單位面積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進行立版體種植、立體養殖或立權體復合種養,並巧妙地藉助模式內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環效率、物質轉化率及第二性物質的生產量,建立多物種共棲,多層次配置,多時序交錯,多級質、能轉化的農業模式。
生態農業——是指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進行的農業生產。
可以理解為立體農業是利用環境種植養殖,生態農業是遵循環境種植養殖。

⑺ 中國農業生態與與外國農業生態有什麼區別

生態農業起源於中國,其理論研究發展於歐洲,生態農業的發展最早主要以有機農業等替代農業為生產形式。20世紀30年代英國農業學家A.Howard曾到中國考察並認同中國農民利用有機殘體和廢物、垃圾等製成堆肥施入農田以維持地力常新的做法,還將這一經驗上升成理論寫成《農業聖經》流傳於世,而「生態農業」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土壤學家阿爾伯韋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伍辛頓(M.Worthington)在阿爾伯韋奇的基礎上,對生態農業理論和內涵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在《生態農業及其有關技術》一書中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的,在環境、理論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變化的小型農業系統。」
1984年,美國農學家傑克遜(W.Jackson)進一步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農業是在盡可能減少人工管理的條件下進行農業生產,保護土壤肥力和生物種群的多樣化,控制土壤侵蝕,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葯,減少環境壓力,實現持久性發展。
由於生態農業不僅可以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有效提高農業生產力,同時可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避免使用農葯、化肥等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彌補傳統農業的先天不足,加之工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工業污染、生態環境退化等問題日漸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故生態農業一經提出,得到了許多國家重視和響應,紛紛開展相關理論研究和試驗示範。美國農業部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葯、動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術防治病蟲草害生物生產體系。
與此同時,以羅代爾研究所為首,相繼成立許多從事生態農業研究的研究機構,如新英格蘭小農場研究所、華盛頓州的耕作研究農場、威斯康星大學環境研究所等。德國的生態農業主要以生物農業、生物動力學農工業形式出現,其主張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採用輪作或間作等方式種植,利用腐殖質和施用有機肥保持土壤肥力,雜草、害蟲使用機械除草或有益天敵等方法,動物飼養採用天然飼料;發對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農葯等會造成化學污染的化學制劑;發對使用抗生素和轉基因技術等。為保護從事生態農業農戶的利益,德國還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的「自然產品」銷售系統,在各大城市均設有出售無化學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價格高於常規農業生產的農產品售價的1/3-1倍。隨著生態農業的推廣普及,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等西方國家都紛紛發展起生態農業,並於1972年在法國成立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此外,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國家也開始了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和實踐試驗。

⑻ 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有什麼區別

這是從不同緯度去闡述農業的,就好比闡述電動車,新能源車與跑車的區別一樣,並非互相包含整體,但也有部分可結合。

其中綠色農業,是從環保的角度去理解,作物的一系列耕種收污染評價;
生態農業,是從整體生態鏈的角度去理解,作物從耕種收直至餐桌,有高效的現代農業操作環節蘊含其中;
有機農業最好理解了,是從種植物本身的基因角度去理解,比如經常見到的有機蔬菜、水果等,這一類作物的耕種收就是有機農業的發展了。
個人愚見,還望採納。

⑼ 什麼是農業的生態轉型

所謂的農業生態轉型就是將現代科學技術及管理手段與傳統農業經驗有效結合起來,形成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協調的現代化農業體系。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態化轉型有巨大空間。
農業生態轉型的目標是:走生態化農業技術路線,加強生態技術在農民中的普及,注重用有機肥料替代化肥,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農葯,理順動植物、微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有效避免或降低化肥農葯對土壤、水源及大氣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大量生產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同時將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的發展通盤安排,使各產業間形成良性互補的關系,形成種植、養殖、加工相結合的有機循環利用模式,建設資源、環境、經濟效率與生態效益兼顧的可持續發展的復合農業系統。

⑽ 生態平衡與生態農業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專生物成分和光、水屬、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生態平衡是指這個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它是生物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果生態系統中的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導致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

近年來,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維護生態平衡。在此過程中,人們還大力發展了零污染,環境友好型的生態農業。這對維護生態平衡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