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壹』 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典型事例
關於稻田養魚與養鴨的生態效果,學者們做過較多的研究.稻田多個物種共存對病害的控制效果及機理,病害導致全世界9.9%的水稻產量損失.紋枯病(Thanatephprus cucumeris)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稻田物種多樣性增加可明顯控制紋枯病的發生.肖筱成等報道稻田養魚系統中,魚類食用水田中的紋枯病菌核和菌絲,從而減少了病菌浸染來源;同時紋枯病多從水稻基部葉鞘開始發病,魚類爭食帶有病斑的易腐爛葉鞘,可及時清除病源,延緩病情的擴展;而魚在田間竄行活動,不但可以改善田間通風透氣狀況,而且可增加水體的溶氧,促進稻株的根莖生長,增加抗病能力,養魚田紋枯病病情指數比未養魚田平均少1.87.稻田養鴨系統對紋枯病的發生也具有較好的控製作用.劉小燕等報道,稻鴨復合系統中養鴨對紋枯病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鴨子可以啄食部分菌核,減少菌源;鴨子的跑動啄食可使大部分萌發的菌絲受到創傷,從而失去浸染能力;對已感病的植株,鴨子還能啄食禾苗下部入水的病葉,阻礙病情的蔓延.另外,鴨子還具有除草、清理病殘葉片以及減少無效分櫱的功能,增加了田間的通風透光,降低了田間濕度,使紋枯病菌絲無法正常生長,從而減輕紋枯病的發生與危害.與非放鴨試驗區相比,在中稻田和晚稻田中,放鴨區的病株率分別降低了27.29% (中稻)和8.21%(晚稻) .王成豹等 、楊治平等和章家恩等的研究也表明,稻田養鴨可延緩水稻紋枯病的發展,對病情有較好的控製作用,紋枯病的發病程度減輕了50.0%左右.當然,也有不同的試驗結果,禹盛苗等研究認為,稻田養鴨對紋枯病的控制主要表現在水稻分櫱高峰期和齊穗期,此兩個時期稻鴨試驗區的紋枯病發病率比不養鴨區分別降低了67.1% 和52.5%.而從水稻的整個生育期看,稻田養鴨紋枯病平均叢發病率比不養鴨高,其原因可能是鴨子的活動損傷了植株的莖葉,使紋枯病菌絲更易侵染植株;另一方面,鴨子還可能成為菌絲的載體,將菌絲帶到不同的地方,使稻叢發病率升高[20].
『貳』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什麼
環境保護有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增強節約 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有利於增強投資吸引力和經濟競爭力實現轉型跨越;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利於民而又利於國的關繫到千秋萬代的政策。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有利於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從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發展轉向長期利益、整體利益的發展,從物質資源推動型的發展轉向非物質資源或信息資源推動型的發展。
我國人口多、自然資源短缺、經濟基礎和科技水平落後,只有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才能實現社會和經濟的良性循環,使各方面的發展能夠持續有後勁。
(2)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擴展閱讀
具體措施
(1)空調冬18夏26 全國節電上億度
冬季的空調溫度調至18度或以下。如感覺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簡單的舉措就可以節約電力,從而減少燃煤發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緩氣候變暖。
夏季的空調溫度調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調負荷約占盛夏最大供電負荷的40%-50%,將空調的溫度從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電力負荷,減少4-6億度以上的耗電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於健康的,能增強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功能並促進自身免疫。
(2)燈泡換成節能燈 用電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燈泡換為節能燈泡,並且要購買經過「國家節能產品認證」的產品,可以通過是否印有「節」字標志來判斷。在相同光通量條件下,節能燈比白熾燈可節約電能80%,用於購買節能燈的費用,在(8~10)個月的電費節余中就可以收回。
『叄』 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淺論中國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前言
人口、資源和環境這三方面,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系統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但就中國的國情而言,人口問題具有突出的重要意義。中國人口數量眾多、增長量大,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問題的解決,包括人口數量問題、人口素質問題和人口結構問題。
二.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對於「可持續發展」的討論總是和兩個根本性的問題糾纏在一起:一個是環境問題,另一個就是人口問題。從環境問題本身來看,它的產生似乎同人口增長沒有什麼直接的和必然的聯系。但是,自從8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和經濟幾乎以同樣的速度增長,加上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給我們這個地球增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同樣是擺在人類眼前的事實。發達國家作為世界環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們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生產、生活垃圾和廢物的處理不當造成的,人口增長在其中的影響微乎其微。與發達國家截然相反,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則是以快於經濟增長的速度在增加,這使本來已經相當脆弱的生存環境受到更加嚴重的破壞。在這些國家中,人口問題和環境問題好似一對苦難的孿生兄弟,而這兩者的關系實際上又相當復雜。
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社會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模式。實現這一目標模式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但是,為了確保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壞,人類的選擇又顯得十分有限。促進經濟發展既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內涵,同時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但有必要明確一點,為了實現經濟的增長,人類目前所採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於人類和地球的長遠發展目標的。意識到這一點的意義在於,人類已經開始努力改進以往的不利做法,並力圖去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需要克服種種阻力,人口問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此,發展中國家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妥善地處理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這使今後的種種努力顯得更為艱巨,也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中國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一)人口與土地與糧食
中國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時它也說明了中國人口對土地和糧食的壓力。中國陸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之一。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可被農林牧副漁業和城鄉建設利用的土地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則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難度很高,成本極大。1952年,中國耕地面積為16.2億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8畝。當時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是5.5畝。雖然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卻是中國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4.3億畝,人均只有1.15畝,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間,耕地面積減少了近2億畝,人口卻增長了6億5千萬,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劇。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積的減少,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將進一步下降。預計15年後,人均耕地面積將下降到1畝以下。由於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加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使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目前,中國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約為1.5億,到本世紀末,很可能突破2億。 人口與土地之間的關系不僅表現在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而且表現在對土地環境的污染破壞和人均糧食產量的徘徊不前。由於人口增長對農產品的需求壓力,迫使農民高強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嚴重。目前,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辦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這使土地的結構遭到破壞、肥力下降、板結貧脊。耕地資源數量的減少和質量的下降,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利因素。中國的糧食生產在過去的50多年裡有驚人的提高。1949年,中國糧食產量為2264億斤,人均產量416斤;1997年總產量增長到9883億斤,人均產量約為800斤。在這期間,糧食總產量增長了3倍,但是由於同期人口總數從5.4億增長到12.36億,使人均產量增長不到1倍。目前,農業生產是困擾中國政府的一大問題。政府年年強調糧食播種面積,但我們仍然感到糧食供給處於緊張狀態。中國的糧食畝產現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潛力已遠不如過去,因此,為支持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提高人均糧食佔有量,就必須降低人口的增長速度。
(二)人口與森林和草原
盡管中國堅持不懈地植樹造林和保護森林資源,但是由於歷史條件和自然條件的限制,目前,中國的生態環境仍比較脆弱,森林資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國的人口增長對木材產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對木材製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對薪柴的需求。這種需求驅使人們對森林的大量坎伐。據統計,在全國140個森林局中,已有61個局處於過度採伐狀態,25個局的森林資源已經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國的用材、薪柴、紙漿和其他林業經濟產品的供應都很緊張。與此同時崐,由於人口增長對糧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劇了開荒毀林的過程。隨著牧區人口的快速增長,中國的草原出現了超載放牧和過度開墾的現象,其後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國的沙漠專家警告:如果不採取措施,到本世紀末,將有8萬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於森林和草原的破壞,使水土流失嚴重。中國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達50多億噸,涉及11個省區,主要在黃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區。黃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為世界第一。長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達到了1公斤以上,為世界第四。長江上游多為紅色土壤,土層最薄的地區只有4厘米,土層下則是堅硬的岩石。森林的開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與人口增長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長,減少牧業和林業人口,實現人口的產業結構轉變,是緩解森林和草原生態環境危機的一項根本性的措施。
(三)人口與礦產和能源
中國是世界上能源儲藏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各種礦產資源種類比較齊全。有不少礦產資源儲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佔有量並不高。由於人口迅速增長,高耗能工業廣泛建立及能源價格長期偏低,使中國的能源供給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各種預測表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能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將進一步加劇。近年來,中國農民濫采礦藏的問題十分嚴重,這無疑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對自然環境的直接沖擊。為保證礦產能源的長期和有效供給,提高開采效率和減少開采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是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之一。
(四)人口與水資源
中國陸地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雖然水資源的總量不少,但利用難度較大。原因在於:一是時間分布不均勻,水資源東南多、西北少;二是時間分配不盡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際變化大。人口的增長對水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人口的增長使水資源短缺現象更為突出。1949年以來,中國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當於人均水資源減少了一倍多;與此同時,生活、生產用水量急速增長,逐步出現了大片的缺水現象。以北京市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資源是供過於求,此後,隨著人口的增加,生產的發展,使用水量急劇上升,1970年基本上處於供需平衡狀態,此後,水資源危機開始出現,目前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北京市生產和生活的一個重要問題。
2、 人口的增長間接地使水資源總量下降。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口增長對耕地的需求導致「圍湖造田」,破壞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長導致對地下水的超量開采,減少了地下水的總儲量。由於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發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還出現了海水侵入,影響了地下水的質量。
3、 人口經濟活動導致了水體的嚴重污染。目前,中國每年的廢水排放量約為350-400億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業廢水平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或間接地排入水體。地下水的情況也與此類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別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
四.總結
就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國已經制定了各自的發展戰略,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總體上的協調。但是,要使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協調共進,必須改變就人口論人口、就資源論資源、就環境論環境、就經濟論經濟的單一傾向。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考慮到人口增長的長期需要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必須有利於人口控制和環境保護;同時,人口控制和環境保護的本身也應該以保護和促進長期發展為主要目標。這就要求中國政府建立起將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多因素綜合治理的總體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而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人口和計劃生育是關鍵問題。
參考資料:http://blog.donews.com/wwcs/archive/2006/05/12/866053.aspx
『肆』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緊迫而艱巨專的任務。保護環境是實現屬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只有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
環境保護有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增強節約 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有利於增強投資吸引力和經濟競爭力實現轉型跨越;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利於民而又利於國的關繫到千秋萬代的政策
人與自然的協調共生,人類必須建立新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准,學會尊重自然、師法自然、保護自然,與之和諧相處。中共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把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從忽略環境保護受到自然界懲罰,到最終選擇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文明進化的一次歷史性重大轉折。
『伍』 中國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葯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並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一、物種滅絕。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動物物種均佔世界的10%左右,基保約有200個特有屬。然而,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據統 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 4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 的現象屢禁不止。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在國際上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二、植被破壞。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 蓋率僅13.9%。盡管建國後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仍很嚴重, 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採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同時,大量林 地被侵佔,1984~1991年全國年均達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草原面臨嚴重退化,沙化、鹼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風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近十年來土地沙 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1平方公里。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 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 十分突出。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應不小於3%)。同時,由於農業生態系統失調,全國每年 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十大環禍患威脅人類
一、土壤遭到破壞
據參考消息報道,110個國家(共10億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 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 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在有些地方,土壤 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 化肥和農葯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 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二、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 溫室效應嚴重威脅著整個人類
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計,海平面將升高, 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孟加拉國、中國沿海地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數島嶼) 都將本水淹沒。氣溫的升高也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 據預計,1990-2010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能源消費將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 源消費將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應加強能源節約技術的轉讓進程。 我們特別應當採用經濟鼓勵手段,使工業家們開發改進工業資源利用效率的工藝技術。
三、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由於城市化、農業發展、森林減少和環境污染,自然區域變得越來越小了,這就 導致了數以千計物種的滅絕。因為一些物種的絕跡會導致許多可被用於製造新葯品的 分子歸於消失,還會導致許多能有助於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歸於消失,甚至會 引起瘟疫。
四、森林面積減少
最近幾十年以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1990 年,世界上有1 .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後, 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五、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據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長期缺水。請記住, 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水。
六、化學污染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於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即使 作為地球上最後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那些重 金屬、那些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於整個食物鏈中,並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導致土壤肥力減弱。
七、混亂的城市化
到本世紀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將達21個,大城市裡的生活條件將進一步惡化:擁 擠、水被污染、衛生條件差、無安全感---------- 這些大城市的無序擴大也損害到了自然區。因此,無限制的城市化應當被看作是 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過渡開發和沿海地帶被污染
由於過渡捕撈,海洋的漁業資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減少。因此,許多靠攝取海 產品蛋白質為生的窮人面臨著飢餓的威脅。集中存在於魚肉種的重金屬和有機磷化合物 等物質有可能給食魚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問題。 沿海地區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壓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擠在離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 方。這種人口擁擠狀態使常常很脆弱的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九、空氣污染
多數大城市裡的空氣含有許多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威脅 著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
十、極地臭氧層空洞
盡管人們已簽署了蒙特利爾協定書,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兩個極地的上空仍再次 形成臭氧層空洞,北極的臭氧層損失20%到30%,南極的臭氧層損失50%以上。
『陸』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可持續發展認為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里約宣言》
燕趙環保網文字廣告招商位
指出「為了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應是發展進程的一個整體部份,不能脫離這一
進程來考慮」。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把環境保護作為它積極追求實現
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環境保護是區分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發展的分水嶺和試金石。
一、可持續發展突出強調的是發展,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
發達國家也好,發展中國家也好都應享有平等的,不容剝奪的發展權,對於
發展中國家,發展更為重要。事實說明,發展中國家正經受來自貧窮和生態惡化
的雙重壓力,貧窮導致生態惡化,生態惡化又加劇了貧窮。因此,可持續發展對
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發展才能解決貧富懸殊,人口猛增和
生態危機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最終走向現代化和文明。
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相聯。可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做為實現發展
的重要內容,因為環境建設不僅可以為發展創造出許多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
而且可為發展保駕護航,向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與資源;可持續發展把環境保護
作為衡量發展質量、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的客觀標准之一,因為現代的發展與現
實越來越依靠環境與資源的支撐,人們在沒有充分認識可持續發展之前,隨傳統
發展,環境與資源正在急劇的衰退,能為發展提供的支撐越來越有限了,越是高
速發展,環境與資源越顯得重要;環境保護可以保證可持續發展最終目的實現,
因為現代的發展早已不是僅僅滿於物質和精神消費,同時把為建設舒適、安全、
清潔、優美的環境作為實現的重要目標進行不懈努力。
三、可持續發展認為,在環境保護方面,每個人都享有正當的環境權利。環
境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對別人是一種權利,對自己則是一種義務,人們的環境
權利和環境義務是平等的和統一的。這種權利應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維護。
四、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放棄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就是要及時堅
決地改變傳統發展的模式——即首先減少進而消除不能使發展持續的生產方式
和消費方式。它一方面要求人們在生產時要盡可能地少投入,多產出;另一方面
又要求人們在消費時盡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因此,我們必須糾正過去那種單
純靠增強投入,加大消耗實現發展和以犧牲環境來增加產出的錯誤作法,從而使
發展更少地依賴有限的資源,更多地與環境容量有機的協調。
五、可持續發展要求加快環境保護新技術的研製和普及
解決環境危機、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以及消費方式,根本出路在發展科
學技術。只有大量地使用先進科技才能使單位生產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
才能實現少投入,多產出的發展模式,減少對資源、能源的依賴性、減輕環境的
污染負荷。
六、可持續發展還要求普遍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是人們必須改變對自然的傳統態度——即從功利主義觀點出發,為我所用,只要
對人類是需要的,就可以隨意開發使用。而應樹立起一種全新的現代文明觀念,
即用生態的觀點重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類僅僅當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個
普通的成員,從而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嶄新觀念,這僅依靠個別人不
行、少數人也不行,只有使之成為公眾的自覺行為,因此,要使環境教育適合可
持續發展。
『柒』 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是什麼
保護生態平衡,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持續發展需要節約資源和能源,循環利用資源,合理配置資源,調整生產結構。開發新能源。
『捌』 生態環境對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生態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能夠不斷進步的基礎,內創造容一個有利於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使祖國的山川更秀美,是新世紀我們一定要擔負起的艱巨任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能夠得到長足發展,其中加緊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功不可沒。但是,在新世紀,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形勢還相當嚴峻,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仍然受到生態環境的嚴峻挑戰。
『玖』 簡述你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看法和觀點,一千字
可持續發展戰略 : 指在現代化建設中,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回位置,使人答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它既是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造福當代、澤及子孫的大事。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的相互協調中推動經濟建設的發展,並在發展過程中帶動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問題的解決,從而實現經濟、資源和生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它鼓勵經濟增長而不是取消經濟增長,但可持續發展更要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
其次,實現資源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以資源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為條件,它要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與自然承載力相協調……
再次,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以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就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人口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中的最大問題,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解決好這一問題,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拾』 生態環境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什麼影響
民以抄食為天,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匱乏的國家,要解決吃飯問題,就得向土地要,所謂靠天吃飯,天是什麼,天是自然環境。
過去,有一段時期,有人錯把「人定勝天」理解為,人可以戰勝自然,興修水力,砍伐森林,結果水源枯竭,大河斷流,地下水減少,現在不要說農業用水,就算飲用水都開始缺少。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類為改善居住條件,大量佔領土地,使得森林覆蓋率銳減,空氣污染加劇,導致呼吸系統疾病不斷攀升,人們生活質量下降。
由於森林覆蓋率減少,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排放增加,導致空氣中二養化炭超標,溫室效應加劇,大氣環流改變化,氣候變化,農作物減產,自然災害頻繁,人類很快就會遇到大麻煩(不等餓死,就會被自然災難毀滅)。
一但老百姓溫飽受到沖擊,社會穩定就會成問題。在大的災難來臨時,人性的丑惡面就會顯現,社會就會動盪不安。因此,生態環境對社會的影響力會是全方位的,生態環境對農業的影響將會是致命的,對人類的生存的影響是無限的。
保護環境是整個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是建立在社會穩定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