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責任是保護自然
⑴ 如何肩負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與責任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前,中國社會在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進入到生態文明建設階段。生態文明作為高校德育的新內容,大學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程度和生態文明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生態文明建設能否取得預期成果,更關繫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要站在民族振興和國家興旺的高度認識和審視大學生參與和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光榮使命1.大學生承擔著人類文明延續的歷史使命。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進入的整體狀態,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和必然選擇,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大學生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使命,這也是時代和國家賦予青年的神聖使命。大學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就是投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只有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和更加奮發的努力,才能創造出更加燦爛的人類新文明。
2.大學生承擔著社會模式轉型的歷史使命。生態文明不僅是社會整體狀態的更迭,而且也是社會基本模式的轉型,這是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發展的要求,符合當前國家發展和戰略目標實現的需要。大學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參與國家經濟建設和推動社會進步,就是利用大學生群體的力量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社會變革的需要。只有深入理解和認識目前社會所處的時代和模式,才能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
上建功立業,開拓創新。
3.大學生承擔著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是在加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是在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做准備、打基礎。生態文明建設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諧社會是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部分。毫無疑問,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和重要內容。歷史已經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任賦予大學生群體,大學生群體要光榮地承擔起這項任務。只有將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緊密聯系,才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大學生群體的歷史使命並為之努力和奮斗。
二、新時期大學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
任務
1.大學生是生態文明觀念的宣傳者。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思想前衛,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要充分發揮和利用這個優勢,加強生態文明觀念的宣傳,影響和帶動周圍群眾和社會公眾積極了解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歷史背景、發展階段、建設要求等,使他們深刻認識和理解生態文明在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以及與自身學習、工作、生活休戚與共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全民族、全社會發自內心地主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2.大學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大學生廣泛開展綠色環保、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實踐活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大學生要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理念的學習,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本領,不斷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鍛煉能力,將生態文明建設自然而然地融合和體現在實踐中。
3,大學生是生態文明創新的推動者。雖然有關生態文明的知識在古代有很多論述,但今天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性,只能用辨證和發展的眼光去理解和認識。大學生群體要發揮自身優勢,在生態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內涵、建設方式等方面不斷加以完善和創新,使生態文明成為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更高層次的人類文明,使生態文明更符合經濟建設和時代進步的要求,從而為人類文明的延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4.大學生是生態文明發展的引領者。青年運動始終與時代發展相一致,青年運動始終是所處時代社會發展方向的代表。在當今社會,青年大學生不僅要成為生態文明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更要成為生態文明發展的引領者。大學生群體只有站在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高度來推動和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使自身不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帶動更多的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才能在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實現和發展。
三、履行使命和責任的實踐探索和根本途徑
1.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學校第二課堂素質教育體系,並逐漸引入第一課堂。生態文明起源於中國古代文化,是中國古代思想注入新的內涵後在當代社會的應用。大學生要把生態文明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思想來加以認識和理解,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進一步深化和推廣。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素質教育的平台,將生態文明納入第二課堂素質教育體系,並作為重點課程、活動和實踐項目加以推進和實施,這樣不僅解決了生態文明教育進課堂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生態文明教育推進緩慢的問題。
2.將生態文明素質的提高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並作為重要素質之一加以衡量和完善。隨著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實踐的深入推進,生態文明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認可,他們自覺地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j生態文明建設正廣泛、深入地推進,需要有更多符合要求的青年人才參與。只有將生態文明作為大學生基本素質加以完善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生重要素質之一加以培養,,使大學生群體不斷增強生態文明宣傳意識,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基本素質,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的青年人才隊伍。
3.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大學生綠色活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多年來,北京林業大學依託自身優勢和學生環保組織廣泛開展環保活動,打造了綠色咨詢、綠橋、綠色長征等品牌活動項目。
一是首都大學生綠色咨詢活動。1984年,第一個首都義務植樹日誕生。當環保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新詞時,北林學子就走上街頭,在長安街沿線舉辦了第一屆綠色咨詢活動,宣傳介紹關於生態保護的各種知識,號召市民行動起來關注人類生存環境。綠色咨詢活動得到了其他高校的熱烈響應和北京市高教局(現並入北京市教委)的高度重視。1987年,綠色咨詢活動被列為北京市高教局重點活動之一,至今該活動已經開展了25年。25年來每逢首都義務植樹日,數百名北林人聯合兄弟高校的環保志願者,組成綠色咨詢隊伍,走上北京街頭,深入各大公園,向首都市民介紹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向市民發放綠化、美化、環境保護知識的資料,介紹植樹、種草、養花的技術。目前,綠色咨詢活動已成為傳播綠色文化的重要平台,成為北京市綠色文化活動品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二是首都大學生「綠橋」活動。1997年鄧小平同志逝世,北林學子為了追憶偉人倡導綠化、帶頭綠化的感人事跡,滿懷對鄧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在首都義務植樹日當天,以「繼承偉人遺志,締造綠色家園」為主題,懷著「為祖國母親撤播點點生命綠,替華夏大地架起座座愛心橋」的美好願望,啟動了首屆首都大學生「綠橋」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13屆,先後催生中國青少年生態環保志願者之家、首都大學生環保志願者協會、首都青少年生態文化研究中心等青少年環保組織。2003年,第七屆「綠橋」活動開始在中華文明發祥地——北京周113店猿人遺址實施「首都大學生青春奧運林」營建工程,至今該工程已經連續開展6年,先後組織青年學生營建跨世紀青年林、大運林、密雲生態林、中日友好林、中韓友誼林等植樹造林活動。「綠橋」活動先後制定發布了《首都大學生創建綠色奧運環保志願服務工作規劃>、《2005—2008首都大學生迎奧運環保志願服務行動規劃>和《北京青春奧運志願者綠色環保培訓規劃>,編寫了北京奧運環
保志願培訓教材,出版了<生活的革命——綠色生活
』的智力支持。我們提倡將生態文明素質作為當代大學開展了「綠,來自你手」世界華人青少年環保發明與徵文競賽活動、「首都大學生最為關心的十大環境問題「調研、首都大學生綠色論壇、環保公益晚會、北京奧運環三環水系水質資源調查、綠橋文化廣場等活動。依託首都大學生環保志願者協會,先後與朝陽、宣武、海淀等多個城區近300個社區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工作,與平谷區、延慶縣、門頭溝區等50多個村開展了共建生態文明村工作,服務了首都生態環境事業發展。13年來,「綠橋」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每年都有中央電視台等50餘家新聞媒體進行深入報道。「綠橋」活動受到了首都大學生的熱烈歡迎,每年都有50餘所高校近3,000名學生直接參與,成為首都大學生綠色環保活動的重要品牌。學校在傳播生態文化、開展生態體驗、貢獻生態經濟、引領綠色文明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被團中央等8個部委評為「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五周年優秀項目獎」。
三是全國青少年綠色長征活動。2007年,北林學子以「綠色長征、和諧先鋒」為主題,開展了全國青少年綠色長征活動。該活動以中國青少年生態環保志願者之家為組織依託,發動全國43所高校的大學生環保社團代表,組成10支青少年志願者團隊,在暑期按照雪域高原、西北荒漠、東北林海、黃河之旅、長江之歌、京杭運河、國寶家園、雨林探險、草原漫步、黃金海岸10條線路,奔赴分布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26個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室講生態環保、綠色奧運、和諧社會的「綠色長征」。全國青少年綠色長征活動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積極弘揚紅軍萬里長征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在新時期推進環保事業、促進社會和諧的道路上,勇擔先鋒,用實際行動闡釋「紅色青年」走「綠色長征」之路的時代精神,並使「綠色長征」像「紅色長征」一樣,發揮「宣言書」的作用,宣示當代大學生保護自然環境、共創綠色奧運、共建和諧社會的決心和行動;發揮「宣傳隊」的作用,宣傳綠芻.環保,宣傳和諧理念,宣傳奧林匹克精神,弘揚「尊重自然、追求和諧」的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發揮「播種子,提升社會公眾的生態素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從而「發芽、長葉、開花、結果」。2009年,「綠橋」和「綠色長征」活動以五四運動9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契機,以「傳播綠色文化,引領生態文明」為目標,以弘揚綠色理念、建設綠色家園、培育綠色隊伍為重點,以「林業建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農村發展」
萬
方數據為內容,以「社會觀察、理念宣傳、行為示範、科考調研」為主要活動形式,以「迎國慶,走長征,促和諧,做先鋒」為口號,通過綠色咨詢、文化廣場、青春志願林種植、農村社會觀察、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科考調研、綠色播種生態環保項目創意創業大賽等多項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參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展現當代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向新中國60華誕獻禮。
四是校園垃圾分類回收項目。學校的「山諾會」於1997年開展宿舍垃圾分類回收活動,是全國第一所開展此項活動的高校。8年來,「山諾會」不斷探索,經歷了不少挫折,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為許多高校開展RECYCLE活動提供了樣板。綠色事業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有效結合形成了良性循環,既增大了原動力,又有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達到了「雙重環保」的目的。通過分類回收行動影響身邊的人,把宣傳工作做到校園的各個角落,把RECYCLE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如今,RECYcLE已經為大多數學生理解和支持,很多人已養成分類回收垃圾的好習慣,並在用他們的言行和熱情不斷影響著周圍的人。11年來,學生開展宿舍垃圾分類回收活動,共建立垃圾分類回收宿舍3,000多問,每周分類回收廢紙、塑料500公斤,每年累計150噸,相當於節約紙漿100噸左右,等於少砍了近千棵大樹,為綠色校園建設貢獻了力量。在「山諾會」的示範帶動下,首都高校乃至京外其他高校紛紛效仿這種節約資源的綠色回收方式,紛紛建起了垃圾分類回收宿舍、辦公室等,既清潔了環境,也節約了資源。
五是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今年4月,學校在首都大學生第十三屆「綠橋」暨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綠色長征」活動開幕式上啟動了「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北京市有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活動。活動啟動後,學校依託學生環保社團成立環保志願服務隊,承擔起綠色校園建設的任務。幾個月過去了,綠色校園建設志願服務隊在校園里開展揀拾垃圾、清潔教室、美化綠化等環保活動,利用業余時間舉辦綠色環保論壇、座談會、交流會等活動,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推進綠色校園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大學生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時代和祖國賦予的神聖使命,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⑵ 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方針是
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
⑶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是什麼
六項重要原則: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3、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5、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6、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這六項重要原則,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的思想遵循和行動指南。
(3)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責任是保護自然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1、重要地位: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十八大報告在第二部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中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依靠,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 。
2、重大意義: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十八大報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話,就開宗明義地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3、嚴峻形勢: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十八大報告在第八部分強調:「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即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資源約束趨緊,二是環境污染嚴重,三是生態系統退化 。
4、思想理念: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理念,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我們要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觀念 。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
⑷ 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
十八來大報告對於生態文明建設自的思想重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回答了什麼是生態文明,所謂生態文明就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2、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3、把生態文明建設的放在突出地位,「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4、如何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5、具體抓好四個方面:優化國土空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制度規范。
⑸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當前最重要的是從哪些方面做起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權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⑹ 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麼重要意義
意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下大氣力抓好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近年來,我國在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既講求經濟效益,也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標本兼治,突出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環境治理和建設;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資源開發與節約,依法嚴格保護環境與生態;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實行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從體制和機制上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地區出現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較重,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下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等現象。因此,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力度,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體制機制、產業結構和技術體系。
⑺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當前最重要的是從哪些方面做起
要加強復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要從這制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政府方面:制定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法律,採取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措施,做好監 督工作,加強生態文明意識教育。
(2) 企業方面:做好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節能減排的產業,資源循環利用。
(3) 公民方面:處參與生態文明的建設,生態的消費方式、生態的文化、理好生活垃圾, 植樹造林,愛護環境,適度消費,杜絕鋪張浪費。
⑻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要堅持( )的方針。 A.尊重自然B.順應自然C.節約優先D.保護優先E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樹立(ABC)的生態文明理念。
A. 尊重自然
B. 順應自然
C. 保護自然
D. 利用自然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優先
⑼ 如何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如何更好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1、生態文明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文明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程度。生態文明建設是指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主動保護自然,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健康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體現了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發展的思想。尊重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秉持的首要態度,要求人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報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創造和存在,決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順應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遵循的基本原則,要求人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只有適應自然規律,才能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承擔的重要責任,要求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發展之需的同時,呵護自然、回報自然、保護自然界的生態系統。
3、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第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第二,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持續發展、低碳發展。第三,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生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