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建議
❶ 保護黃河建議書中的建議有哪些(至少十點以上)
黃河,中國古代稱大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黃河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7毫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水是生命之源,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潤澤了中華大地,孕育了世界東方人類的祖先,創造了東方文明,為世界文明貢獻了最為精彩一部分。從黃土高原奔涌而來,巨大的能量攜帶大量的砂石泥土填入東海渤海,為中華版圖孕育了大面積肥沃的平原,這里是東方文化發祥地
黃河也帶來了災害:水土流失,洪澇災害。原因是因為人類不合理的規劃,過度放牧,過度樵採,農業布局不合理等造成植被減少從而引發災害,植被沒有及時恢復,水土流失造成河床淤積加劇洪澇災害的發生,又因為該區域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多暴雨,並且黃河流域土質疏鬆就更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等災害了。。黃河河床不斷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築堤約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漲,兩岸河堤隨時隨處都有決口的危險。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自己參考
❷ 治理黃河的建議,至少10條
1、中上游植樹造林。
2、中上游修水庫攔截泥沙,蓄水防洪。內
3、下游疏通河道。
4、下游築堤固壩。
5、減少容工業廢水排放。
6、加強對生活用水的處理再排放。
7、防止大水漫灌農田而引起攜帶農葯化肥的水迴流河中。
8、加強對入海口的治理,確保河道暢通。
9、加強對水利設施的調配管理,適時放水蓄水.
❸ 治理黃河的建議
1、植林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植林種草,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黃河流域應重視對人口增長的有效控制,同時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統籌編制黃河水資源利用與調度方案,兼顧各地情況,充分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樞紐作用,攔蓄洪水調節徑流。
4、加收水資源使用費,促進節約用水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依法徵收水資源使用費,適當提高水價,以刺激人們的水消費觀念,喚醒節水意識,避免或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3)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建議擴展閱讀:
黃河問題:
水資源浪費驚人:黃河流經了我國北方重要的農業產區,農業灌溉用水即佔全河流用水總量的90%以上,而引黃渠每立方米水費僅為3.6厘錢,遠遠低於供水的生產成本,如此低廉的水價自然難以喚起人們的節約用水意識。
黃河流域共有水澆地500萬公頃,農業灌溉仍然主要採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區每公頃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達60立方米,粗放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使黃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資源浪費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水體污染嚴重:隨著人口的劇增、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體質量的明顯下降既影響了人體的健康,也降低了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銳。
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加速了氣溫的升高,蒸發量增大,降水減少,乾旱加劇。
❹ 保護黃河的建議書
黃河自古多憂患。長期以來,黃河流域就存在洪水威脅,泥沙淤積等問題近年來,又出現缺水斷流、水污染等新的問題。
❺ 黃河流域的環境問題以及綜合治理措施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五百五十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更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入黃河。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
❻ 保護黃河的建議
一加強中游綠化二\加強下游清淤,疏浚河道三\減少污染排放四\控制工業用水.節約水源五\加固河堤
❼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怎麼推進
黃河上游 河源至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河口鎮為上游,河道長3471.6公里,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佔全河流域面積的53.8%。治理以保持水土,保護水源為重點,恢復地表植被。引水灌溉、發電是經濟效益,同時注意凌汛帶來的影響。
黃河中游 黃河自河口鎮至河南鄭州市的桃花峪為中游。中遊河段長1206.4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地勢落差較大,水流沖擊力較強,注重對河道的加固保護,保持水土,以減低河流的含沙量。
黃河下游 黃河桃花峪至入海口為下游。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僅佔全流域面積的3%,河道長785.6公里,落差94米。下遊河道橫貫華北平原,絕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約束河道總面積4240平方公里。由於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下游需清理河道,加固大壩,防止河流改道。
❽ 保護黃河的建議或措施
同學們:
長江、黃河用它們那博大的胸懷孕育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它們灌溉了花的國土;它們推動了新的時代,它們是我們偉大的母親,祖國需要它們,大地需要它們,人類需要它們,它們是祖國心臟的動脈。
從古至今,面對著母親河壯麗的景色、悠久的歷史,許多人寫下了不朽的篇章,發出了由衷的歌唱。
由於時代的進步,投資建廠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為了尋求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壞環境,樹木一棵棵地倒下,昔日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的黃土高原,隨著氣候的變化和無節制的開墾放牧,黃土高原的植被不斷的遭到破壞,土壤結構變得疏鬆,草木越來越稀少,導致大量的黃沙被沖進河裡,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靈秀清澈。幾千萬年前,我們的母親河——長江里還生活著許多種可愛的生靈,可是現在,由於江水的嚴重污染、繁忙航運(螺旋槳擊打)和亂捕濫撈,長江正日益失去這種特質,長江里的生物正在以我們無法預料的速度中孤獨地死去。為了那些僅存的生物,為了我們偉大的母親河,我提出以下倡議:
1.在長江、黃河旁邊多種一些樹木,防止泥土松陷。
2.減少用水量。
3.少伐樹,減少環境污染。
4.對於水土流失做出措施。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保護母親河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7)保護母親河
在古代的黃河流域的自然環境是優越的,那時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到處都是青山綠水,植物繁多,為我們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黃河的下游是我國發展最早的國家,人口繁多,經濟發展,政治,文化比較先進,所以黃河成為我們民族的成長的搖籃.
由於人口的激增,對資源大量的開發,科技手段無節制使用,向黃河排放大量的化學用品,造成大量魚死亡,水土流失等問題.
由於黃河受到了大大污染,現在只能用一首順口溜來描述黃河流域的污染狀況: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人畜受害.這首順口溜說明我國水污染太嚴重了.
人們啊!我們要保護黃河,我們不能這樣長期下去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不止生態受到了污染,人類也會受到傷害.
我們要保護母親河,那是我們的發源地啊!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繁榮,人們啊!咱們該醒醒了!
只要我們民族一條心,就能成功,我們應該保護她呀
❾ 黃河的環境與環保措施
黃河水資源保護局總工程師:黃河水源安全形勢嚴峻
記者:目前的水污染形勢對黃河飲水安全構成多大威脅?
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總工程師連煜:可以說形勢嚴峻。黃河是我國西北、華北地區最重要的水源。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水量的短缺也決定了流域大部分河流水環境低承載力的基本特性,使有限和寶貴的水資源更易受到污染的威脅,黃河以佔全國2%的水量資源承載了全國接近10%的污染物量,致使多年來黃河水質狀況急劇惡化,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對黃河供水安全已構成嚴重威脅。黃河水污染趨勢發展迅速。據統計,1980年黃河流域城鎮工業和生活廢污水排放量21.7億立方米/年,流域主要河流總體水質狀況良好,幹流水質均可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準的要求,河流污徑比小於5%,河流水資源和水環境的再生凈化能力可得到基本維持。進入90年代以後,由於對黃河流域資源與環境保護工作重視不夠,在流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造成了日趨嚴重的水污染問題。飲用水水源地功能難以得到保證。受河流上游污染影響,目前黃河幹流石嘴山至河口鎮、潼關至三門峽和花園口以下河段,幾乎所有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都不合格。
記者:實現流域和相關地區飲水安全,在當前黃河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中處於什麼地位?
連煜:採取綜合手段控制黃河水污染,確保飲水安全,已成為目前黃河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許多河流水域已變成了廢物傾倒的場所,導致了嚴重的河流水功能破壞和生態系統失衡。水是一種可循環再生的資源,生態圈中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的變化構成了水循環的完整周期,一旦這個循環的任何環節受到污染,則整個水循環體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難以預計的破壞。污染的水必然會對水循環和人類飲水安全構成威脅。我們可以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我們在環境中排入某種污染物,則極有可能會在我們的水龍頭中也流出相同的污染物質。在一定程度上講,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保持水源的清潔也是維持黃河健康的基本條件。
記者:保護黃河水資源和河流生態難度有多大?
連煜:這個工作十分艱巨,這是黃河流域的基本特性決定的。黃河流域人口壓力重、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低,黃河流域人類生存、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間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並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保護構成影響。為此,我們應該對黃河生態和水環境保護的艱巨性有清醒的認識,在科學制定水功能區長遠保護工作任務時,應針對工作重點把黃河省界和飲用水的保護列為近期工作重點。
記者:保障黃河飲水安全當前要採取哪些措施?
連煜:要達到保障黃河飲水安全的目標,只有採取綜合措施。
首先要健全我國和黃河的水法規與標准體系。國家要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護范圍的界定、行政管理職責與部門工作協調、水資源開發利用原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要求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確定;盡快制定和頒布《黃河法》,依法保護黃河水資源,為確保黃河飲水安全提供法規保障;要完善飲用水保護的相關標准。
其次要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型社會。多年來,黃河流域忽視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制約作用,大量資源高消耗、技術低水平和污染高產出的建設工程得以重復建設,流域資源流失、生態破壞及產生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流域各級政府應在經濟建設與水資源管理中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政府對資源利用、保護和配置的管理,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型社會。
其三要切實加強水污染治理和環保監督。目前向黃河幹流直接排污的入河排污口穩定達標率不足50%。究其原因,一是企業治污成本遠高於生產成本,企業治污設施形同虛設;二是目前環境保護監管工作乏力、環保行政處罰的警示作用極為有限;三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第四是要形成水利和環保等部門「團結治污」的工作配合機制。水利、環保等部門應對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監測,並實現管理和監測基礎信息的資源共享,建立起以流域和區域管理相結合、水利和環保管理相配合為基礎,多部門分工合作的水環境保護體制和工作機制。
第五要構建完善的水功能區管理體系。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對河流水域納污能力使用和入河排污限制總量的監督管理。流域管理機構要對流域各省(區)污染源治理和排污總量的消減與控制任務進行監督核查,力爭實現重點水域省界水資源質量狀況的根本好轉,有效控制和改善流域性污染的惡化局面。建立黃河流域省(區)際水質責任考核體系,並納入地方政府主要行政首長的責任考核工作。
第六要重建黃河生態平衡。確保河流生態平衡是維持和提升河流水質凈化能力的重要基礎。在污染源達標基礎上開展流域生態和廢水土地處理系統建設,是目前世界各國河流保護中的一項重要經驗。建議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及河南等有條件的省區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在重點工業污染源和城市污水治理基礎上,根據陸域和河道管理的要求,構建黃河生態修復計劃,有效減控入河污染,確保黃河水源地的水質安全。(記者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