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潭水庫
⑴ 雷公 雷的傳說 嶄新的誓言 雷公 雷的傳說 嶄新的誓言主題曲 誰唱
對不住了
我的一個朋友就這么不幸死去。
她有一次在家無聊地用自己家電話回撥通自己家電話,很答多次後終於撥通了,她聽到一個空洞洞的聲音,好象一個迴音谷並且還有水滴的聲音。第二天她失蹤了,三天後警察在一個迴音谷的潭水邊找到了我朋友的屍體。
(3)有一次晚上我十二點和朋友吃完飯一起回家,經過一個有墳墓的地方,朋友很害怕。結果第二天早上他精神時常,常常說這么幾句話:墳墓有人爬出來。他們在笑。他們在流血。
(4)我家有一個晚上停電,結果找來找去就只有白色蠟燭了,點在床頭後照照鏡子睡覺,可是那天覺得胸悶,喘不上氣,翻來覆去好象被什麼東西壓著,照找鏡子後發現我正背著我奶奶的包!我明明沒背上去的!
整個湖都變成紅色的了(那是血),從湖裡伸出一隻手,抓住了女孩的腳,硬把她拉進湖中,隨後,人們在離那片森林100公里遠的地方找到了女孩的屍體還有衣服,只是她的頭不見了,人們打開她的背包,嚇壞了,包里就是她的頭,她的表情十分痛苦,發現她的那些人把她的屍體丟棄在了那片森林,然後就離開了,從此,那片森林就再也沒人敢去......
⑵ 紅石谷旅遊景區的特色旅遊
探索之旅]【發現紅石谷,其實就是發現遠古大別山】b]紅石谷風景區內峽谷全長7公里,其東側為變質岩,西側為火山岩,地質時空跨越了5億年之久,經過漫長的地質演化,給世人留下了瑰麗的峽谷景觀,是國內少有的「紅石」景觀區。
紅石谷風景區由六安瓜片生態觀光茶園、情人谷、紅石板河、洞天福地四大區域構成。其中,情人谷、紅石板河、福天洞地三大區域為大別山獨有的集丹霞、火山岩等為一體的版塊,極有代表性的大別山岩石構造群和紅石岩體遍布峽谷兩側,紅色巨石間或其他岩石群遍布其中,地質運動遺留景觀清晰可見。
峽谷內正長斑、粗面斑岩脈廣泛外露,或矗立成一堵堵長數十米、高數十丈的丹崖赤壁,或沖成一道道巨石壘疊、交的磚紅、赭紅的河谷,令人目不暇接,心靈震撼。
代表景點:猴頭山、獨秀島、百丈崖、撐腰石、紅石魂、河馬戲水、齊雲石窟等充分說明地質運動過程,紅色巨石分布特色鮮明、形神兼備;情人谷段終年流水淙淙、四季不息,流水和紅石山體以及河床相互依存,紅石外露的河床,流水經久沖刷後,形成座座龍潭和瀑布,潭水深不可及,綠如翡翠、靜若處子,代表景點大龍潭、天河瀑布、靜卧聽溪、試心橋等,把情人谷裝點成世外靜地,令人流連忘返。
紅石板河景區位於紅石谷峽谷的終端,是紅石谷最為代表性的紅石景觀。紅石板河被保護性開辟為原始步道游覽區,為遊客探索游覽,同時供野外探險、徒步行走、戶外運動人群進入。
進入紅石板河段,以河床為步道,沿河流而上,經試心石、竹林石、齊雲關、雲門關、紅門關以及石門關等景點,行走過程中,或攀越或涉水或經關隘,途中幽谷長廊、關口險隘、潭水相連,靜若時空,林蔭密布。常規步行2~3小時即可到達紅石谷終端的紅石板河。紅石板河為一天然石板河床。流水終年流淌在紅色石板之上,陽光照耀之下,流星溢彩,燦若星河,行走在紅石板河之上,可赤腳、可依坐河邊巨石之上,親密接觸到大自然神奇造物。
紅石谷不僅僅以峽谷著稱,分布在山體上的古洞穴有70餘個,最為代表的是紅石谷「四大名洞」——蝙蝠洞、雷公洞、白雲洞和蟒蛇洞。其中,蝙蝠洞為六安瓜片的起源地,而雷公洞則是遠古大別山火山運動的產物。雷公洞位於峽谷中段的山體之上,側身洞口直對峽谷下方,分為三層,每層具可容納幾十甚至百人,自古即為民間求雨拜神之地,登古洞探古穴,恍如進入時空隧道,探求遙遠的古代神話。
紅石谷,地質特色突出,地貌特徵包容山、水、潭、石、洞等,不僅可以科普探求,也可以親山親水,還可以探險尋密,更可以登洞探秘。 紅石谷所處的大別山北麓丘陵地帶,有著良好獨特的生態環境,保護性開發得以良性進行。境內山體簇擁、環立相依,自然流水和瀑布豐沛。峽谷內外原生態茶園遍布,無公害茶園基地佔到80%,桐子林、油茶林、灌木林間或其中,森林覆蓋率高達95%,使峽谷成為一座天然綠色大氧吧。
紅石谷內遍布的茶園存在已久,然而,以桐子林為主的植被分布卻是另一番景色。茶園大多為無公害茶園基地,每到春季茶園綠芽抽動,桐子花開,綠的茶園,白的筒子花,一綠一白,春山春色競滿山。也許是民間相傳,紅石谷內蘭花遍布,卻很少有杜鵑花,每每進入紅石谷,蘭花香味沁入人心,據說只有六安瓜片原產地才有蘭花香味的浸染才有獨特的香味。概與此,但獨特的生態環境競可見一斑。
紅石谷的山大多不高,但特色明顯。紅色是這里山體岩石唯一的顏色,猴頭山上猴子的眼、鼻、耳、顴骨等栩栩如生,活脫脫一隻猴子遠望齊山。最為有名的齊山海拔只有804米,在大別山說來也是不高的山峰了。由山體植被積攢的流水終年流淌在山間,最後匯集在河流里,也許是地質的原因,紅石谷的山體流水不是很多,為數不多的瀑布中最有名的天河瀑布、雷公瀑、人參瀑在春夏尤為活躍,進入秋天即為懸崖絕壁,不見流水。但山間的河流卻常年流水淙淙,四季不息,供山區百姓日常飲用。
游覽紅石谷,最能體驗到的是紅石與秀水的相宜相存。因流水常年沖擊,紅石谷前半段紅石體積較小,大多散落分布在河床之中,或簇擁或獨立;進入中段後,紅色巨石開始呈現,尤其在情人谷段,巨石與山體相連,若干巨石橫卧在河床之中,山體上鑲嵌的紅石更是巨大無比,典型代表的紅石猶如被切斷的法式麵包棒連續的佔有著整個河床。這些巨石或相形或神似,流水或從紅石上流走,或縈繞在紅石旁邊,嘩嘩流水動若脫兔直奔向前落入深潭,緩緩溫柔靜若處子深積潭中綠如翡翠,每走一步,紅石與秀水都在腳下變換著生存的方式,讓人目不暇接。
紅石谷內,紅石就像歲月書寫的一段敘事長篇,清晰的地質運動痕跡下,歲月流水將紅石做了分布和規劃,自然法則將山水做了合理的搭配和梳理,茶園、桐子林、毛竹、蘭花,紅石、潭水、瀑布、秀水、山峰,都是相宜的和諧依然。
這就是大自然,這就是紅石谷。 紅石谷體量之大,絕非一日能完全游覽到,這也許就是兩座山與一個峽谷的不簡單之處。
紅石谷如果在20年前能被開發,估計也不能成為紅石谷了。紅石谷在2007年旅遊行業大發展之後,雖然得以開發,但此前已是小有名氣。聽當地人說,以往的每年買茶、品茶的人一到春天即紛紛湧入紅石谷,到齊山蝙蝠洞看看,到山裡茶農買茶去,這些人就像是香客,每年都要來還願一樣,揮之不去。
紅石谷的山,最有名的是齊山,紅石谷的茶葉,最有名的是齊山瓜片(齊山雲霧),紅石谷的洞,最有名的是蝙蝠洞,紅石谷的紅石,最稱奇的是紅石板河。因此,從最有名的說起來,可能就是獨一無二的絕景。
紅石谷的齊山,地方稱呼為齊頭山,這個名字有著濃烈的山民式幽默——山不高,齊頭而已,大概這里的居民每天逡巡於山林,採摘桐子、茶葉,砍伐毛竹、柴火,山就成了他們的兄弟,兄弟如手足,齊頭的手足。
說到齊山,需要補充的是關於紅石谷的由來。當地人說,這里的山以前是個整體,山神為了和別神比著長個子,使勁往上拔高,玉皇大帝擔心天庭被撐破,怒不可言,令天將一劍將山劈開,山神血流成河,香爐尖和齊雲山就是被分開的那座山的兩半,紅石谷就是劍劈開的地方,紅色的石頭就是山神的血所凝固形成。
聽來倒有幾分民間意味,但也無妨。但齊山在當地的知名度已經是幾百年的歷史了。齊山似乎與蝙蝠洞緊密相連,這個在後面的瓜片茶中得到了解。
紅石谷最為絕有的就是洞和紅石板了。
雷公洞是絕有的。因為,洞口就是火山運動遺留下來的火山口。洞口開闊,直接在山體上開出,分成三層,可以聚集數百人。從雷公洞迂迴上山,後面還有一個令人驚奇的發現,民間稱之為鴿子籠,現被命名為紅石窟,外形呈現為火山噴出後凝聚的氣孔,一個一個羅列在赤紅的山體岩石之上,這正說明大別山早前的火山運動曾在此活躍過,至於雷公洞與紅石窟已成為絕有的景觀。
紅石板河也是絕有的。出於對景區的保護,紅石板河沒有得以全面開發。進入紅石板河,其實就是進入一片未被人破壞的原始世界。沿途只有2戶人家居住在山上,只是為了看護茶園。進入三岔河後,唯一的選擇只能前進。
紅石板河沿途景色可謂另一番味道。紅石開始消失,這是令人不得其解的原因。於是在尋找紅石的過程中,去發現是否真的存在紅石板河成為唯一的選擇。
去紅石板河的河道其實就是一道峽谷,但70%以上終年不見陽光,密布在岩石上的青苔說明了一切。四道關隘均是驚喜,因為走著走著,突然幽然陰暗,攀爬、涉水、手足並用,一過關口就是光線明朗,彎道處柳暗花明,令人欣喜不已。每一道關隘都有名字,每一道關隘潭水都是深不可及,探入水中冰涼爽透,景區為了便於游覽,都在潭水邊放了一塊碩大的紅石,真是極大的不容易。
終了的盡頭,就是紅石板河。天然的石板河床,與山體相連,長70米,寬10米,猶如一紅色地毯鋪設在翠綠山谷之中,格外醒目。走過紅地毯的人,不一定就能走在紅石板河。茶香]之旅:【瓜片發源地 現有不多的原產地】b]遊玩紅石谷,最先的接觸恐怕只有茶葉。當看到路兩旁遍布的茶園和六安瓜片原產地保護標牌,第一感覺就是,原來所謂的六安瓜片茶竟是產自這里。 六安瓜片,十大名茶之一,綠茶中唯一不含枝梗的片茶,據說是慈溪太後的貢茶,其制茶工藝也堪稱我國茶類製作工藝一絕,因其外形形似瓜子,故稱「瓜片」。
對於六安瓜片原產地,最讓人賞心悅目的不在於滿山漫谷的茶園,而是茶季山中茶廠中飄出的濃濃茶香。
六安瓜片茶的製作與眾不同,採摘即採摘茶葉的葉面,沒有枝幹,炒作的時候工序相當復雜,據說有80餘道工序,以「火工」和「火攻」獨特工藝製作而成,僅僅是拍片就足夠忙活。
有如此形容瓜片茶製作:「火光沖天,熱浪滾滾,抬上抬下,以火攻茶」。相信制茶的師傅們也是汗流浹背了。
相傳瓜片茶發源於紅石谷齊山蝙蝠洞,紅石谷齊山上一古洞洞貌極似蝙蝠,洞內蝙蝠叢生(民間俗稱「蝙蝠洞」),其洞口有神茶數棵,穀雨時節綠芽晝采夜生,所製片茶滋潤解毒,為茶中極品。蝙蝠更銜此茶樹籽灑落齊頭山紅石谷內,自此山谷茶林遍布,民間採摘後製成片茶飲用,六安瓜片得此延續盛行。紅石谷齊雲山,也自此成為「六安瓜片」發源地和原產地。
還有,據《六安州至》載:「齊頭絕頂為雲霧所封,其上產茶甚壯,二味獨沖淡……」。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中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清朝初年,瓜片茶被列為「貢品」。
六安瓜片茶有著濃郁的茶文化。鄭板橋手書「六安瓜片」流傳至今,茶聖陸羽著書記載。明代大學者李東陽等學士更是聯句贊詠六安瓜片茶廣為流傳。
近現代名人更喜瓜片茶之獨特品質。一代名將葉挺將軍,不僅喜喝六安瓜片,並以瓜片茶送周恩來品嘗,周恩來對六安瓜片贊不絕口,後多以國家禮品贈送外國友人。2007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手將六安瓜片等徽茶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六安瓜片已成為遞向世界的精美名片。
這些足以說明六安瓜片茶做為「茶王」的魅力。
需要提醒的是:在紅石谷農家品瓜片茶,切忌少喝濃茶,好水好茶,飲多即醉,俗稱「醉茶」,症狀為身體輕飄、渾身散漫,吃飯無味,極想飲水。在蝙蝠洞附近的茶農家,筆者就有此「收獲」,感覺就是上癮了般想狂飲不止,飯菜不思。堪稱怪趣。水上]之旅:【大別山最大的水庫 諸多城市的水源地】b]「初到麻埠,衣冠堂堂,離開麻埠,花的精光;戀戀不舍,回頭望望;下次有錢,還來逛逛。」這個類似余華《活著》中富貴經歷的小故事,曾經屢屢發生在大別山裡這個叫麻埠鎮的地方。如今,那個在上世紀初繁華的小鎮,深藏在大別山響洪甸水庫幾十米的水下,成為附近人們無盡的回味。
提到響洪甸水庫,自然要提到金寨,這個曾經燦爛而輝耀近現代史的紅色土地。上個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十萬人從軍,為革命;十萬畝良田被淹沒,為修建水庫;十萬人口遷移,還是為了修建水庫;這是何等的規模和悲壯。
響洪甸水庫,用其遼闊的水面和水域,覆蓋了一個時代的開始。庫容量27億立方米,全中國的人來,都能分得2噸水;水域面積60平方公里,庫頭庫尾乘船需要半天時間;最深處60餘米,即使是潛水,也不能觸摸到歷史的遺留。水庫大壩高87.5米,長361米,控制流域1431平方公里,這就是響洪甸水庫簡單的數字說明。
響洪甸水庫庫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解放前後盛極一時的「小上海」麻埠鎮,淮軍名將、清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劉家新圩」,雖已深埋水底,但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流傳民間。
響洪甸水庫水域生態環境優異,物產豐富,魚類繁多,尤以鱖魚和翹嘴白為多。登臨湖面,白雲之下,青山拱衛,舟動景移;瀑布垂天、竹海騰波、樓房隱隱、峰巒連綿。黃巢尖、梁山寨、海島、釣魚島、古月嶺等景點和島嶼分布在四周。這里2004年即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
⑶ 葉綠386炎帝雷公水君在哪
由於是386版 這三隻除了在樓上所說的地方可以遇到外 在全地圖都有可能出現 幾率較小專 另外 樓上的答屬案 原版在這里 http://..com/question/64179194.html?fr=qrl
⑷ 潯江的主要支流
潯江鬱江口以下幹流區間匯水面積20236平方公里,沿岸支流眾多。
桂平市境匯入支流有:
一級支流有鬱江、大湟江、都椰江、社坡河、木樂河、竹社河、石鏡河、白沙河、萬江、歷江、文筆坑等,二級支流有大鵬河、三連河、羅蛟河、紫荊河、理端河、馬皮河等。
鬱江,俗稱南江,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支流,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是西江黔江段和潯江段的分界點,歸入潯江支流。發源於雲南省廣南縣,流經廣西的西林縣、百色市、田陽、田東、平果、隆安、南寧市、邕寧縣、橫縣、貴港市,至桂平縣與黔江匯入潯江。河長1179公里,總落差1655米, 平均坡降1.4‰,平均徑流量479億立方米。流域面積90656平方公里。
大湟江,桂平市境內最大的一條支流。在桂平市區北25公里,潯江西岸。源出有五:即大鵬河、三連河、羅蛟河、紫荊河和南木河諸水。
大鵬河,是大湟江幹流。主源金秀瑤族自治縣石門尾,北向南流,至大鵬圩納淡水、德沖二水,經新[郎土]街、官碑、蒙村、同古、羅恆西折至王舉納三連水,繼續南流至簡村納羅蛟水,折東經下瑤壩、社潭至石板納石板水,迤東南至瓮窯會南木河,東流至大湟江口,注入潯江。 桂平市內長度60.4公里;流域面積365.7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71.2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50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立方米/秒,此河河道深淺寬窄不一,不能通船艇。
三連河,又名古呈河,源出桂平市金田鎮石崖沖(海拔1043米),西北向東南流,經高輝、三家、督的至王舉注入大湟江。 全長22.25公里,流域面積59.2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7.6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75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羅蛟河,此河有數源,分布在羅蛟一帶。主源出自龍西北麓,北向南流,經桂平市廣昌、上甘、江背折東至簡村匯入大湟江。 全長22.4公里;流域面積58.3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8.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5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立方米/秒,可供灌溉。由新圩至江口一段,過去豐水期可通行木船,因公路交通發展,船隻失修,1968年建江口大橋水輪泵壩後已不通航。
紫荊河,有四源:一源落西坳,一源洪水頂,一源東溫坳,一源分龍界頂。四源集諸水於桂平金田水庫,迤東南經馬河(林場)、風門坳、上古林、大宣圩至竹圍匯入南木河。全長39.4公里;流域面積292.7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03.1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立方米/秒。 解放初期,此河由新圩邊的彩村直至江口尚可通行木船,修築金田水庫後,河道流量大大減少,已不能通航。
南木河,源接黔江弩灘分流,西南向東北流,經桂平金龍、南木圩至下麒麟納上荖水;又至江兒口納安眾水;又東折至橫嶺納紫荊水;又至三角水集大鵬、三連、羅蛟諸水東流大湟江口注入潯江,全長36.7 公里;流域面積151.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51.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立方米/秒。此河為黔江天然分洪河,溝通黔、潯二江。洪水期江水順東流,枯水期江水東西兩頭流。由南木圩至江口圩一段,豐水期尚可通行木船。
社坡河,古稱皇化水,又稱伏化水,是本市第三大支流。在桂平市區東14公里,潯江東岸。主源出油麻鄉龍撐嶺,南向北流,經中陳沖、鄭村、油麻圩至佛堂河入社坡水庫;從高義嶺出至四科塘納理端河水;繼續北流經社坡圩、舊地、福嶺山、羅盤橋至龍景洲有馬皮河自東入; 逶迤西北至河口村, 注入潯江。全長89.5公里;流域面積343.8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68.2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不能通航。
社坡河主要支流有理端河、馬皮河:
理端河,有三源:東源羅賢水庫,南源介石根,北源木樂腳北麓。三源於高朗匯合,迤西流至四科塘注入社坡河。 全長19.45公里;流域面積58.8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3.7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馬皮河,源出桂平市馬皮鄉龍頭嶺,南向北流,經郎田至武石折西北,又經馬皮圩、西河、至龍景洲注入社坡河。 全長16.5公里;流域面積30.1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3.5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木樂河,又名寺背河。在桂平縣城東26公里,潯江南岸,為流入平南縣境河流。有二源:一源出羅賢水庫,集雷公咀諸水東流至垌心折北經良村、獨塘、蕃薯排,東北流至新橋入平南縣境, 從姚村下渡頭注入潯江。縣內長度28.5公里;流域面積9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7.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5立方米/秒,不能通航。
都椰江,在桂平市城東北14公里,潯江西岸。有二源:西源出南木鄉皮塘水庫,南源出南木鄉洛蓮村。 二源至崩屋匯合, 迤東經小龍門、大洲、都椰江、至江倪口注入潯江。全長22.2公里;流域面積67.1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0.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7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竹社河,在桂平市區東27公里,潯江南岸,為流入平南縣境河流。有二源:南源出木樂鎮亞公山,北源出大沖排,二源在竹社圩匯合,至新橋農場流入平南縣境,再從姚村下渡頭注入潯江。全長24.4公里,流域面積75.13平方公里,平均流量28.3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8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39立方米/秒,不能通航。
白沙河,又名六陳河。在桂平市區東南35.1公里,潯江南岸,為流入平南縣境河流。源出中沙鄉天頂嶺,南向北流,經路村、龐村、新定、新垌、義子坡至清敬朗流入平南縣六陳水庫。縣內長度21.3公里;流域面積278.7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68.0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00立方米/秒, 最小流量1.1立方米/秒。往昔數十噸貨船可直達平南武林,出潯江。已不通航。
石鏡河,又名石鏡坑。 在桂平市區東7公里,潯江東岸。源出尋旺鄉峽嶺。此河入社坡鄉維新水庫後,出惠村經蛤嶺、小橋頭、魚良、小汶至沖口注入潯江。全長15.2公里,流域面積46.5平方公里, 平均流量16.9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33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萬江,在桂平市區東北27公里,潯江北岸。有二源:東源江口鎮山台,西源江口鎮黃芳界頂, 二源集諸水於白石嶺, 北向南流經羅山至萬江坑注入潯江。全長16.1公里,流域面積63.8公里, 平均流量21.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6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歷江,在桂平市區東北25公里,潯江南岸。源出馬皮鄉大勝嶺,向西北流,經荷茂至水秀折東北,經尋眉、大車、基圍,從歷江口入潯江。全長14.4公里,流域面積56.9平方公里,平均流量20.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0.38立方米/秒,可供灌溉。
文筆坑,在桂平市區東北24公里,潯江南岸,近木圭圩。源出馬皮水庫,向北流經上鄧、中鄧至雙木折東北,從大塘口流入潯江。全長20.05公里。此河水淺,人涉水可過。
在藤縣境,匯入支流有:
北流河,又稱綉江。因向北流而得名。發源於北流縣塘屏寨鄉石成貓村。經北流、容縣,從象棋鎮富祝村青草洲頭入境, 經象棋、金雞、城關,於藤城鎮注入潯江。全長247公里,流域面積9014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徑流量73.91億立方米。
蒙江,源於金秀縣忠良山區。蒙山縣境稱湄江,從蒙山縣陳塘鎮至藤縣東榮鄉三江村稱大水江,以下古稱屯江。 自東榮鄉塘勸村入境,經東榮、太平、和平,於江鎮注入潯江,全長196公里, 流域面積4011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徑流量37.95億立方米。
白石河,源於縣境南鎮屋勤村交刀界, 流經南、 南安鎮匯入潯江。全長69.95公里。流域面積335.2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徑流量18700萬立方米。 正常基流1.40立方米每秒。 平均比降5.85‰,自然落差408米,可用94.50米。水能蘊藏量0.30萬千瓦,可開發0.10萬千瓦。
泗培河,源於蒼梧縣人和鄉思太村,流經大隆、車田至津北鄉永隆村入境。從河口村匯入潯江。全長47.50公里, 流域面積165.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9290萬立方米。蒙遼河,源於境內天平鎮新大村, 流經城關鄉蒙遼河匯入潯江,長17.75公里,流域面積117.1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6558萬立方米. 正常基流0.50立方米每秒。天平河,古稱都榜河。發源於天平鎮石英村,流經冷水、羅平、天平、龍勝村,從江口村匯入潯江。長26.20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5713萬立方米。正常基流0.45立方米每秒。
合水河,源於境內江鎮彩塘村,流經洲祖至大德沖口匯入潯江。流域面積88平方公里,長26.50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5676萬立方米,正常基流0.41立方米每秒。下六河,源於境內南鎮馬地村,流經沙田、大羅、龍安等村從雞母社匯入潯江。長25公里,流域面積86.7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徑流量4855萬立方米。
黃沖河,源於境內同心鄉平頂村,流經城關鄉的四旺、潭東、東勝村至藤城鎮雅窯村匯入潯江。全長12公里, 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900萬立方米,正常基流0.22立方米每秒。
⑸ 雷公廟鎮的旅遊景點
龍門洞位於常德市城區約公里處的鼎城區雷公廟鎮境內有一個溶洞,因洞內有「石龍」而得名龍門洞。龍門洞發現久遠,據《嘉靖常德符志》載:「府西北六十里有石,空曠如屋。中有石柱,八棱如玉。」
提起雷公廟的龍門,從古至今有龍門洞、仙人橋、仙人屋、燕子洞、「鯉魚躍龍門」的傳奇故事遠近聞名,童叟皆知。《常德縣志》《常德民間藝術文化》雷公廟《地方教材》等都先後作了有關這些故事的描繪與記載。其間尤以龍門洞的景觀最為迷人。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洞中的將軍柱、觀音堂、捨身潭、半邊街、七里丘、小龍口等數十處景點,撲塑迷離,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早在若干年前就被湖南省旅遊局評定為「省二級旅遊保護區」。
據介紹,當地一些村民曾打著燈籠火把在洞內探索了一天沒有到盡頭,但見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內「大廳」中有兩根高約10米來、每根需四五個人才能合圍的擎天鍾乳石柱。洞內有一條深淺莫測、流水潺潺的陰河,這條河可能與洞外山坡上一個常年積水的大「天坑」相連。據介紹,有一年大旱,村民同時用了七八台抽水機從大「天坑」內往外抽水抗旱,抽了一個月,坑內水位始終沒有降低。
雷公廟屬丘陵地區,地下石灰岩儲量豐富。溶洞及鍾乳石和石筍就是石灰岩、大氣和水的傑作。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於水,略呈酸性的水去溶蝕石灰岩,使岩石形成洞穴。洞頂上有很多裂隙,每一處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斷滲出來,水分蒸發掉後那裡就留下一些石灰質沉澱。一滴、兩滴、三滴……水不斷出現,又不斷地揮發,洞頂上的石灰質俞積越多,便生成一個乳頭——這就是鍾乳石的「胚胎」。以後,乳頭外面又包上一層層石灰質,以至越垂越長形成能達到好幾米的鍾乳石。當洞頂上的水滴落下時,石灰質也在地面上沉積起來,便形成了底盤大、身體比較穩健,高度能達到30米的石筍。往下長的鍾乳石,有時候也會和往上長的石筍接在一起,連接成一個兩頭粗、中間細的石柱。 據專家測算,石筍的生長速度大約是一萬年可增高0.6——1.2米,而鍾乳石的生長速度就更慢了,僅為石筍的1/5。可見,溶洞及鍾乳石和石筍的形成要經過數百萬年的漫長歲月。這是鍾乳石和石筍顯得珍貴的原因。
龍門溶洞是迄今為止常德市城郊唯一發現的溶洞。它北鄰面積達千畝、水面碧綠的龍門水庫,洞口旁的山坡有一直未乾涸的大「天坑」,有被稱「仙人屋」的大石洞,有被稱「仙人橋」的天成石橋,有一堵鬼斧神工、怪石嶙峋的石牆,有生長在岩石縫中的大樹,有百年老樟樹,還有一座「仙龍廟」。山上的石頭表面與眾不同呈現波紋、蜂窩狀,山上的植物蔥蔥鬱郁,叢林中鳥語花香。這里的風景可謂溪谷盤環,山清水秀,奇洞幽深。207國道臨崗公路穿境而過,龍門溶洞據常德市城區約半個小時車程。城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珍貴的鍾乳石和石筍,使龍門溶洞本應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是常德市旅遊線上的一個精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