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態度上
Ⅰ 人生態度主要表明什麼
所謂人生態度,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願。人生態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會環境影響的結果,也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其中,認知、情感、意志是起著主要作用的三種心理要素。認知是人從環境中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活動,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推理等心理現象。情感指人在認識客觀事物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它包括滿意不滿意、愉快不愉快、喜愛不喜愛等傾向。意志指人自覺確定目的,有意識地組織、調節行為,並按主觀意願排除障礙和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它是人的意識的能動方面,也是人的主體性的心理表現。當這些相關因素和條件發生變化時,人們的人生態度往往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當反過來,一個人對人生的態度如何,往往又制約著他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從而對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產生重要的影響。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一個人滿懷希望和激情,熱愛生活,珍視生命,勇敢堅強戰勝困難並不斷開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後一定有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作為精神支柱;反之,則是有錯誤的人生觀在支撐。
適應歷史發展的趨勢,以進取的態度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就能不斷領悟美好人生的真諦,體驗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動物沒有規則道理,人有素質的人有底線。每個人把自己優點發揮到極致就好。善愛能愛懂愛的人,忍耐,包容,哪怕一點柔弱就是價值就是生產力。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哲學終極問題。人生來是龍,是蝦,是蟲,有些宿命。不同的努力程度就是蟲變蝦,蝦變龍蝦。而龍,當然還是龍。
Ⅱ 正確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正確的人生態度是把心態放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才行,只有你有了理想和追求,你的人生才會過得充實
Ⅲ 人生態度是指
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來成的人源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願。
人生態度,主要包括人們對社會生活所持的總體意向,對人生所具有的持續性信念以及對各種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穩定的心理傾向。
人生態度作為人生觀的主要內容,是人生觀最直接的表現和反映,它要回答「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的問題。人生態度就是對待人生的心態和態度,就是把人生看作什麼,不同的態度產生不同的人生和價值觀。
(3)人生態度上擴展閱讀:
人生就像一本書,傻瓜們走馬看花似地隨手翻閱它;聰明的人用心地閱讀它,因為他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次。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世上只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人生,並且愛它。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以嘲弄的眼光看待人生,是最頹靡的。
Ⅳ 什麼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1、積極、樂觀、有為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健康、正確、符合人類發展需要的人生態度。其特徵在於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並以高度的人生責任感參與社會生活。
2、 一個人的一生應該追求真善美,遠離假丑惡。一個人應該走正道,光明磊落,見賢思齊。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但不能故意犯錯誤,更不能犯兩次同樣的錯誤。
3、一個人的一生要有所作為,不能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由於能力等各種因素的制約,每個人一生的成就有大有小。但是,只要他堅持不懈地拼搏、奮鬥了,就不遺憾。
4、 一個人應該審時度勢,順應時代潮流。一個人一生的所作所為應該切合時代需要,不能逆歷史潮流,那樣會碰得頭破血流。
5、 一個人不能自私自利,要能夠為他人著想。一個人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和溫暖他人。要因為你的存在,讓他人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是相反。
6、 一個人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慾。人生在世,應該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物質生活放在第二位。
7、 一個人要為社會和國家多做貢獻。
要把個人的命運和利益與國家的命運和利益聯系在一起。一個人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掙多少錢、當多大的官,而在於他對社會和國家所做貢獻的大小。民族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國家和民族可以獻出個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Ⅳ 什麼是人生態度
人生態度,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成的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願。
人生態度,主要包括人們對社會生活所持的總體意向,對人生所具有的持續性信念以及對各種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人生態度作為人生觀的主要內容,是人生觀最直接的表現和反映,它要回答「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的問題。
人生態度就是對待人生的心態和態度,就是把人生看作什麼,不同的態度產生不同的人生和價值觀。是游戲人生?是有所作為?是聽天由命?是善待每個人?還是得過且過?這就是不同人生態度的反映。
(5)人生態度上擴展閱讀:
人生態度格言
1.樂觀主義者總是想像自己實現了目標的情景。(西尼加)
2.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布瑞傑)
3.生活的悲劇不在於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於人們錯過了什麼。(卡萊爾)
4.讓我們建議處在危機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卡羅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生態度
Ⅵ 人生態度
很想簡單地找個快樂。快樂有一個的嗎?
當然有。也有一杯的。比如買一杯奶茶,就是一杯快樂。快樂有時候並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是你是否懂得珍惜。
記得不知是三毛還是席慕容說過的,人生觀中有樂觀有悲觀,兩者都易偏頗,達觀最好。
簡單的人易快樂,易受騙,也易釋然。樂觀的人易盲目,人一盲目起來就像被蒙上眼睛的驢一樣。太悲觀的,則什麼事都想到壞的地方去,讓人提不起精神來,有些庸人自擾。
有些人很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想想。有一次我竟然碰到了一個香港的信基督教的人,他像一個空想家一樣,和我大談人生夢想以及人死後會怎樣等問題。
我說這些問題太深奧了。我們平凡人一般都不深入去想也覺得想了沒用,所以只要過好每一天,快樂著就可以了。
沒想到他轉眼又和我討論世上有沒有永恆的快樂和另外一些讓我發呆的問題。
我只記掛著自己肚子餓了,匆匆就跑開了。
有時候會聽到人抱怨生活單調,我說有時候我也渴望去冒險,又怕遇上妖怪深陷其中無法脫身。人就是一個矛盾。有時候在現實中無處可逃。每個人不知不覺已經構成了自己對待人生的態度。
生活中我們需要維持比較均衡的平靜和舒適。
善於自我安慰的人,倒更能活得開心。
在一個地方太久了,不妨到別的地方去走走。也許會更新奇的感覺。只是這種新奇久了,漸漸也會變成平淡無奇。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每個人眼中見到的世界,大約都有所不同吧!有些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有些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中也有人生態度的關系。山山水水,都由心靈出發。心的修煉,需要恆久的過程。
你盡可以做一個物質的窮人,但你也不妨做一個精神的富翁。
你盡可以把每次傷心看做歡樂的起點,把每次挫折看做寶貴的人生經驗,把人生看做不停快樂著的過程。
對不同處境的人來說,人生看去是不同的色彩。
對口渴的人來說,喝水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對飢餓的人來說,吃飯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無聊和悶,是因為生活過得太安逸了。我們不曾想到世上還有其他形形色色需要我們關心的東西,還有很多人在餓著肚子或比我們更為寂寞,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做著單調的工作。
人容易只在乎自己。
人容易把自己陷入不得不如此的困境。其實你有很多選擇,換個不同的人生態度,問題或者就變簡單了。
或者我們因為想得到很多,所以才不得不失去很多。因為我們凡事總是只考慮自己,所以才走進了狹窄的空間,而無法飛翔。
或者世界並不是沒有美好和真誠存在,而是你自己的心靈不夠美好和真誠,總要帶著悲觀去看待,所以才讓人生染上了灰暗色調。
或者那些抱怨沒有機會的人,是不是應該想一想當你渴望機會的時候,別人為什麼沒有等待,卻在給別人創造機會。他們在給人創造機會的同時,也是拯救了自己。
有一個叫《人生的試金石》的故事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試金石,你對人生的態度就是試金石,當你老是抱怨沒有機會的時候,或許機會真的到了手邊你也把握不住了。
這句話我們應注意「或許」兩字。或許是說我們仍然沒有機會,但我們大可不必抱怨。這句話只當它一個寓言的結尾就可以了。它告訴我們不要守株待兔地去等待機遇,而是積極地從現在起就過好自己的人生。
馬克·吐溫和卡耐基是兩個思想截然不同的名人。他們教別人,或者自己也在用著,兩種不同的態度去生活,去思考一切。
我記得有一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一無所有的小孩來到了一家銀行的門口,見地下有一根針。這時他看見銀行里走出一個銀行家,他把針交給銀行家。銀行家高興地說:「你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將幫助你。」於是這個孩子接受到銀行家的幫助受了高等教育並繼承了他的產業,獲得成功。
這個故事的口氣和風格很適合卡耐基。
但馬克·吐溫一定會用另一種方式再講給你聽:有一個同樣一無所有的小孩看到了這個故事。於是他照樣來到了銀行門口,他果然看到了那根針,他撿起了那根針,准備當銀行家出來時把針交給他並接受他的幫助。
銀行家的確出來了,然而他搶走小孩的針喝道:「這根針是我們的。滾!以後別在門口站著!」
現實和夢想是兩回事。也許卡耐基和馬克·吐溫的人生態度都沒有錯,因為現實是光怪陸離的。往不同角度去,問題都會有不同的答案,那麼事情又怎麼不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在西方乃至一切社會中,需要有一種乳酪般的思想,像卡耐基那些人的書一樣,去安慰一般機會不多的人們,以維持社會的穩定和安慰人心,同時又需要一些人,例如馬克。吐溫這樣的,去告訴人們要冷靜地看待現實,思考和解決社會問題,知道有些時候現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或者現實正好和我們夢想的恰恰相反,這時候我們會用正確的人生態度,平靜地接受或盡力去改變它。
================================
人生態度是個人對待人生的穩定性的心理傾向。人生態度包括人生認知、人生情感和人生意向三種成分。人生認知是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人生情感是對人生的內心體驗和評價。人生意向是人生的行為趨向。人生認知是人生態度的重要基礎,人生情感是人生態度的核心成份,人生意向是人生態度的最高成份。一個人怎樣認識人生,就會產生對人生的不同感受,就會怎樣對待人生。
人生態度是對人的一生的總態度,而不是在人生過程中對某個事物的具體態度。人生態度與人生的具體態度有著明顯的區別。
第一,人生態度與具體態度的對象不同。人生態度的對象是人的一生,具體態度的對象是人生過程中的每一個具體的事物。人生態度的對象是人生的整體。具體態度是人生過程中的某個局部。
第二,人生態度比具體態度更為穩定。由於具體態度是對某一個具體事物的態度,往往因具體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具體態度具有較強的變動性。而人生態度是對整個人生的總的整體的態度,它一般不會受一時一事的影響而改變,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第三,人生態度比具體態度更為深刻。具體態度是在某一特定的情況下,對某一具體事物的認知、感受和意向。它往往是比較淺顯的。而人生態度是在長期的人生過程中,對人生的深入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人生的深刻體驗和感受,產生的比較堅定的行為意向。因此,人生態度更為深刻。
人生態度與具體態度雖然有著明顯的區別,但並不是彼此孤立,毫不相關的。人生態度與具體態度密切聯系,相互作用。
第一,人生態度決定和支配著具體態度,通過具體態度表現出來。人生態度是具體態度的核心,是具體態度的樞紐。具體態度是人生態度的具體體現。人生態度作為人生的穩定性的心理傾向,從根本上對人的具體態度起著決定和支配作用。盡管人生過程中的具體態度各種各樣、千變萬化,人生態度始終象一條紅線貫穿在具體態度之中,象人的中樞神經支配和調整全身神經一樣,支配和調整著人生的具體態度。人生的具體態度離不開人生態度,離開了人生態度的決定,具體態度就沒有根本,就會雜亂無章;離開了人生態度,具體態度就失去了總的方向,就會變化無常。
第二,人生的具體態度蘊涵著人生態度,影響著人生態度。人生態度離不開具體態度,離開了具體態度,人生態度就無法存在。人生態度作為對人生的總態度,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必然蘊涵在具體態度之中,通過具體態度表現出來。人生中的具體態度無論怎樣多種多樣、千差萬別,都蘊涵著人生的總態度,人生的具體態度,無論如何變化,都體現著人生的總態度。人生中的具體態度並不是消極被動地受著人生態度的決定和支配,它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人生態度。尤其是在人生中,面對巨大的困難無法克服,遭受巨大的挫折和失敗,出現長時期的逆境而不能擺脫,往往會對人生的總態度產生較大的影響。
=========================
對人生的基本態度,是民族文化心理素質中最基本的東西。東亞兩大文明古邦印度、中國,傳統的人生態度有很大不同。印度先民過早地發展了精神方面,深思人生的根本意義問題。正如尼赫魯在其《印度的發現》中所說,在地球上,若要問哪裡人類心智最豐富地發展了它的某些最優秀的天賦,對於人生最重大的問題思考最深,回答是在印度。
早在佛陀出世之前,印度雅利安人就從早期的樂天樂生轉向對人生價值的反省,悲嘆人生多苦,追求精神解脫眾苦而獲永恆安樂,是印度人生態度的主要特點。正是在這種文化心理氛圍下,佛教才得以誕生,禪學才得以發展。可以說,佛教禪學濃厚的出世主義傾向,深受印度傳統思想影響,與印度民族的人生態度基本一致。佛教及禪的傳播發展,使印度傳統的人生態度更增其超現實性,但佛教及其禪的人生態度,在印度諸家學說中尚稱中庸,既反對以苦行自我折磨,又反對縱欲主義,持不苦不樂的中道觀。大乘教義對人生更為重視,對人道倫理之力倡,有促使印度的人生態度既不致於走向否定人生價值、一味追求來世幸福之極端的作用,又可抑製作為印度傳統出世主義、禁慾主義之補充的縱欲主義傾向。近世學者多將印度長期衰微的原因歸之於基於瑜伽的出世思想,這顯然有其正確的一面,但因此而將印度衰落之因歸諸佛教及其禪,則似乏史實根據。眾所周知,印度的衰頹不振,是印度教中興、佛教衰微、絕跡以後的事。而佛教在印度興盛之時,伴隨它的卻正是印度歷史上繁榮興旺的黃金時代。正如許蘇民先生在《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簡論》中所說:「在公元七世紀,中國、西歐、印度同處於封建社會。……印度的佛教文化也正盛極一時,……印度人也在佛教的平等觀念、普度眾生、勇猛精進的觀念刺激下而呈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氣象。」應該補充的還有:印度的繁榮,還與大乘禪的盛行有密切關系。大乘禪的那種觀菩提心而求普度眾生、庄嚴國土的宗旨,那種以世間出世間為一的精神,給印度傳統的出世主義人生態度注入了關注現實的陽剛之氣。這種陽剛之氣恰巧是傳統的婆羅門教所最缺乏的。當這種陽剛之氣隨大乘佛教的衰變而從印度人心理上消失之後,隨著傳統婆羅門教自然崇拜迷信的復興,印度的國家和民族才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
與印度截然不同,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民族傳統的人生態度,則以樂生、貴生的實用理性主義為特徵。《中庸》中的「贊天地之化育」,被用以概括華夏民族的基本人生態度,參贊化育,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主動參與創造和改造現實世界為人應盡的天職,以取法於天地之道的倫理綱常為人必須恪守的絕對命令。深懷這種參贊化育信念的中國人,以一種功利的、理性的、審美的嚴肅態度對待現實生活,把全部的關懷都傾注於現實利益的獲取,滿足於通過生產斗爭從自然界得到的生存權利,和因敦倫盡分而在社會上得到的生存權利,缺乏對人生價值的深刻反省,不大追求來世幸福之安慰。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道教的「貴生」,集中表現了華夏民族傳統的現世主義的文化心理特徵。華夏民族的現世主義人生態度,與基於印度出世主義的佛教人生態度大相齟齬,成為佛教在華弘傳的最大阻力,使只求個人解脫、偏重出世的小乘在漢土無法紮根,只有高唱普度眾生,以世間出世間為一味的大乘,因為與中土儒家兼濟天下之旨相符,才得以在華廣泛流傳。成為漢傳佛教主流的禪宗之禪,在人生態度上更受中國傳統文化心理影響,只講現前的覺悟和超脫,不大渲染有生皆苦、離塵出世那一套印度佛教的基本人生價值論,不大把解脫的希望寄託於他生後世的累劫修行,表現出濃厚的中國味。
當然,華夏民族的文化是多層次的,作為以儒家為主的極端現世主義思想之補充,也有像莊子那樣極富超越性的自然主義人生態度。深受這種文化熏陶的中土文化精英,往往內道外儒,在內心生活上具超越性的追求,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碰到挫折時,也會產生出世之想,盡管這種出世未必是隱遁山林、追求來世,而多分為即世間而出世,所謂「身在廟堂之上,心在山林之中」。華化的禪宗之禪,正好適應了中土文化人的這種精神需要,把他們的精神境界從莊子的「逍遙游」升華到更加超越、灑脫、無礙而又不離世間的境界。禪的陶冶使中國士人中的不少人物掌握了既積極用世而又超然物外的生活藝術,正直不阿而又善明哲保身的處世技巧,培養出像白居易、蘇軾、耶律楚材那樣雖有作為而又總是保持內心超然寧靜的文人的典型。禪作為一種自我解脫痛苦的法門,也給中國人提供了一種在失意時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技術。
另一方面,作為對極端現實主義的必然補充,中國人也會產生追求神佛護佑、憧憬來世幸福的宗教需求,尤其是深受剝削壓迫、不得人生幸福的勞苦大眾和亂世之民更多如此。外來佛教佛、菩薩救度及往生凈土的思想,適應了中國人這一方面的需要,與此相應的是民間乃至上層社會念佛禪的盛行。南北朝時代小乘禪的實踐,也應看作社會苦難的產物。對佛菩薩的崇拜及對死後往生樂邦的追求,當然會產生忽視現實幸福爭取的消極作用,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它也是苦難大眾唯一可安慰心靈的方式,對於平衡社會心理、淡化社會矛盾有其不可忽視的作用。何況凈土宗念佛禪強調以戒行、十善和盡世間的倫理責任為基,有其調和入世、出世的方式,尚不可說一味追求出世。從另一角度來講,華夏民族的極端現實主義、物質主義和樂天安命的人生態度,易產生腐化墮落與知足保守兩種極端傾向,國外學者有人指出,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致命弱點。佛教禪對人生冷靜深刻的反省,對人慾橫流從認識論、輪回說、倫理觀方面的批判,作為一種補充思想,也不無激發人向上追求,使墮落者警醒回頭的良性作用,使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多方面的內涵,對維持漫長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心理的平衡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西藏,因地域的閉塞和生產方式的落後,原始巫術傳統使那裡的佛教及其禪觀帶有較漢地濃重得多的出世主義和神佛崇拜的色彩,在形成藏民族出世主義的人生態度上起了巨大作用。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朝鮮、越南民族,人生態度基本上近於漢族。日本雖深受漢文化與漢傳佛教影響,但其民族既具有神道教的現實主義精神為思想主幹,又由地理條件所決定,善於吸收接受先進的外來文化,這使日本民族在人生基本態度上既具有漢民族參贊化育的特點,而少樂天安命的消極面,又具有大乘佛教精進不息、注重入世的精神,而較少出世的一面,較漢民族尤少固守傳統、向後看的傳統主義之束縛,這使日本民族的人生態度兼具東西方的積極面,成為日本在近現代發達之本。
Ⅶ 人生態度有哪些
人生的態度應當直面人生,老老實實扎扎實實,勤勤懇懇做事情學習,工作一定要領先,一身正氣,堂堂正正,這樣才是人生的態度。
Ⅷ 人生態度有哪些
大致有這么幾種類型.
1. 匆匆過客,庸庸碌碌
被動地往前走,工作,休息,生老病死. 人生旅程,走馬看花.
2. 為個人利益不擇手段
過分貪戀名利等個人利益,甚至不責手段不惜傷害他人.
3. 為個人人生目標奮斗
設定個人奮斗的目標,比如要成為藝術大師,要成為教授,要成為世界冠軍. 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盡量不做損人的事情.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 也很高興利益他人.
4. 利益他人,實現自我價值
盡所能利益社會,利益他人,以此為幸福.在給他人帶來快樂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
5. 追求真理,了悟一切
對以上都不滿足,尋求了悟真理之道.為什麼有你我他之分,為什麼世界有苦難...
修行並非放下世界,'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巨隱隱於朝'.
老子說'不為而為',行為發於自然,利益他人而不自知.真正的超然解脫.
* 屬於第1類的挺多,很多普通人可能處於'迷糊'的狀態,一日復一日.
* 屬於第2類的很少,很少數人會利慾熏心到走極端.
* 屬於第3類的不少,很多人都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奮斗,有基本的道德水準,且在他們的崗位上為社會做出貢獻.
* 屬於第4類的很少,人品思想境界到這個層次的不多.
* 屬於第5類的極少,真正追求真理的人鳳毛麟角,屬聖人之列
Ⅸ 人生態度是指什麼
人生態度,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成的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願。
人生態度,主要包括人們對社會生活所持的總體意向,對人生所具有的持續性信念以及對各種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穩定的心理傾向。人生態度作為人生觀的主要內容,是人生觀最直接的表現和反映,它要回答"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的問題。人生態度就是對待人生的心態和態度,就是把人生看作什麼,不同的態度產生不同的人生和價值觀。是游戲人生?是有所作為?是聽天由命?是善待每個人?還是得過且過?這就是不同人生態度的反映。
人生就像一本書,傻瓜們走馬看花似地隨手翻閱它;聰明的人用心地閱讀它,因為他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次。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世上只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人生,並且愛它。
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以嘲弄的眼光看待人生,是最頹靡的。
人生態度的含義:指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圖。
典故:"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1.樂觀主義者總是想像自己實現了目標的情景。(西尼加)
2.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布瑞傑)
3.生活的悲劇不在於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於人們錯過了什麼。(卡萊爾)
4.讓我們建議處在危機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卡羅琳)
5.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行,這就是在特定環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的自由。(弗蘭克)
6.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不能帶給別人信心,自己信服的人,方能讓別人信服。(佚名)
7.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給失敗製造機會!(拿破崙)
8.最慘的破產就是喪失自己的熱情。(阿諾德)
9.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塞繆爾)
10.什麼是失敗?無非是邁向更好境界的第一步。(溫迪爾·菲利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