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吉水庫
1. 珠海哪裡水庫
濱景山路旁靠近景山公園有一個「吉大水庫」,旁邊還有珠海賓館
2. 喀什的生物等自然資源是怎樣的
喀什地區植物資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綠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澤植被等。全地區林地面積35.53萬公頃,其中天然林22.9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75%。樹種有楊樹、柳樹、桑樹、沙棘、槐樹、梧桐、松樹、杉樹、柏樹、紅杉柳、胡楊、沙棘等。果樹有桃、杏、梨、蘋果、巴旦木、葡萄、無花果、石榴、櫻桃、阿月渾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質地優良、含糖量高。農作物以sl,麥、玉米、棉花為主,還有水稻、大麥、高梁、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葯用植物有甘草、黨參、麻黃、雪蓮等10多種。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大規模興建水利設施,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全地區修大、中、小型水庫102座,總儲水量13.39億立方米,冬天儲水量最高達10.7億立方米,夏天儲水一般在8億~10億立方米。主要儲水季節在7~9月,總儲水面積600平方千米,可灌溉農田26.03萬公頃次。在102個水庫中儲水1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有:小海子水庫,儲水4.55億立方米;西克爾水庫、永安壩水庫、前進水庫各儲水1億立方米。分布在蘇吉卡克、依蓋爾其、小海子的水庫水源主要來自葉爾羌河。全地區水庫庫容變化大,所有水庫除蘇吉卡克水庫有1 500立方米死庫容外,其餘水庫很少有死庫容。
喀什地區已發現礦產67種,礦產地224處。其中大型礦床12處。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鐵、鉻、鈦、錳、釩、金、銀、鉑、銅、鉛、鎂、鑽、鎢、美礦、白雲岩、螢石、熔劑灰岩、硫鐵礦、自然硫、岩鹽、蛇紋岩、重晶石、皂石、方納磷、膨潤土、水泥石灰岩、飾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黏土、寶石、玉石、東陵石、黃玉、石榴石、電氣石、水晶、金剛石、瑪瑙等。其中石膏儲量居全國前茅,蛇紋岩儲量居全國第三位,石油、天然氣、水泥石灰岩、熔劑灰岩、飾面大理石、花崗岩、磁鐵礦、硫鐵礦、玉石儲量豐富。
3. 新疆有那些水庫
1、夾河子水庫
在新疆抄維吾爾自治區瑪納斯縣城西北17公里的瑪納斯河與夾河子河匯合處,作為一座中型平原攔河水庫,主要用於攔蓄瑪河冬閑水及夏季洪余水。
2、烏拉泊水庫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南端的烏拉泊附17km處,作為烏魯木齊河中游的一座攔河水庫,可以視為烏魯木齊河流域治理的骨乾性工程。
3、紅雁池水庫
位於新疆烏拉泊水庫下游6公里處,作為利用天然窪地修築起來的貫注式水庫,多功能表現在集防洪、灌溉、電力供水、水產養殖和旅遊於一體。
4、克孜爾水庫
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境內,作為塔里木河水系渭干河流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以灌溉、防洪為主,兼有水力發電等綜合效益。
5、喀浪古爾水庫
位於新疆塔城市東北方向33km的喀浪古爾河幹流上,上游距喀浪古爾水文站約2km,下游距出口約11km,以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防洪和養魚。
4. 呼和浩特賽罕區榆林鎮蘇木沁村什麼時候修水庫
正月二十八開工
5. 呼市榆林鎮紅吉水庫,拆遷多少村
答: 呼市榆林鎮紅吉水庫,拆遷4個村子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6. 喀什面積有多大
喀什總面積111794.03平方千米。
位置境域
喀什地區深居歐亞大陸中部,中國新疆西南部。地處在東經71.39´~79.52´、北緯35.28´~40.16´之間。東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北與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阿圖什市、烏恰縣和阿克陶縣相連,東南與皮山縣相連,西部與塔吉克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邊境線總長888千米。周邊鄰近國家還有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印度3個國家。全區總面積16.2萬平方千米,東西寬約750千米,南北長535千米。
地形地貌
喀什地區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北有天山南脈橫卧,西有帕米爾高原聳立,南部是喀喇昆侖山,東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諸山和沙漠環繞的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沖積平原猶如綠色的寶石鑲嵌其中。
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輪廓是由穩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侖山地槽褶皺帶為主的構造單元組成。印度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也較難穿透,造成喀什地區乾旱炎熱的暖溫帶的荒漠景觀。而山區的冰雪融水給綠洲的開發創造了條件,形成較集中的喀什噶爾和葉爾羌河兩大著名綠洲。境內最高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區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
水文特徵
喀什地區水系受地形地貌、地域降水影響,各河系的源頭都位於冰川、山區積雪帶,隨著山區水分的融凍而使各河的年內枯洪變化明顯。各河都為融補型河流。全區有5大河流,另有短程河3條。
葉爾羌河是喀什地區最大的河流,支流眾多,較大的支流為塔什庫爾干河、克勒肯河。它發源於喀喇昆侖山的喬戈里峰,屬融雪補給型,河流全長1000千米,流域面積10.81萬平方千米,灌溉著全區農田面積最大的綠洲——葉爾羌河平原。即莎車、澤普、麥蓋提、巴楚、農三師11個團場及葉城、岳普湖部分農田。夏洪期有餘水灌溉下游胡楊林區,在阿瓦提縣匯入塔里木河(占塔河水量的17%)。年徑流量為64.33億立方米,少水年份為54.9l億立方米。
克孜勒河發源於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特拉普齊亞峰,河長778千米,中國境內流長900千米,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千米。克孜勒河進入平原及疏附縣蘇乎魯克處分為南北兩支,南支喀什噶爾河,北支克孜爾保依河。
庫山河源於慕士塔格、公格爾冰峰,以融冰補給為主。河長200餘千米,流域面積 0.892萬平方千米,由卡拉塔什和且木干兩條支流匯合而成,另有皮河克和罕鐵列克小溪注入。灌溉區包括疏勒、英吉沙及東風農場,並消失於疏勒和英吉沙兩縣。年徑流量為6.3億立方米,庫山河流域易春旱。
依格孜亞河發源於昆侖山北麓的不勒干積雪帶,雖有融雪補給,但其徑流形成主要依賴於降水和泉水補給。河長76千米,年徑流量2.02億立方米,灌區只有英吉沙縣依格孜來鄉農田,下游消失於山前洪積扇。另有恰克馬克河,因上游引水量大,至喀什地區境內基本上斷流,只有在暴雨時才有山洪下泄(歷史上曾流入克孜勒河),平時河床乾涸。
吐曼河為地下水補給河,由山前洪積扇、沖積平原的降水下滲補給,灌溉疏附縣英吾斯坦鄉,阿克喀什鄉。
提孜那甫河發源於昆侖山的陽吉峰,屬融雪補給型。河長430千米,流域面積1.456萬平方千米。提孜那甫河流經葉城縣境界,最後消失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河水灌溉葉城縣農田及少量麥蓋提縣農田。年徑流量7.768億立方米。春季水量少,個別年份甚至斷流,時有春旱發生。
烏魯克河、柯克亞河、棋盤河均發源於昆侖山北麓,沿河谷北下,屬降水、地下水混合補給型。烏魯克河年徑流量5.01億立方米。柯克亞河年徑流量僅為 0.132億立方米。
喀什地下水的動儲量約在50~60億立方米(包括上層滯水)。地下水徑流主要補給區是在洪積扇、沖積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後的礫質洪積物上大量滲漏,其滲漏量約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區地下水徑流形成的主要來源。地下水運動規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為補給形成區,至下游則為蒸發消耗區。
氣候特徵
喀什地區處在中亞腹部,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氣溫年和日變化大,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夏季炎熱,但酷暑期短;冬無嚴寒,但低溫期長;春夏多大風、沙暴、浮塵天氣。
因地形復雜,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5個區:一、喀什平原氣候區。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廣大沖積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大,降水變化顯著。日照長,蒸發強,氣候乾燥。冬季低溫期長,夏季長而炎熱。春季升溫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溫迅速。春季多大風、沙暴。浮塵日數頻繁。二、沙漠荒漠氣候區。喀什南部、麥蓋提東部和葉城東北部,屬塔克拉瑪干沙漠荒漠區。大陸性氣候極顯著,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熱,冷暖變化劇烈。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風沙多,日照強。三、山地丘陵氣候區。葉城中部,巴楚和伽師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車西部海拔 1500~3 000米處山區丘陵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下,冬季較長,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時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發生。山區河谷地帶氣候適宜,夏季溫熱,冬季偏暖。四、帕米爾高原氣候區。主要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和。降水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大風日數多,光照充足,輻射強,天氣晴朗。五、昆侖山氣候區。主要包括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南部和葉城縣南部。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山峰終年積雪,氣候嚴寒,空氣乾燥,低壓缺氧,風大雪多,天氣多變。全年可分為冷暖兩季。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喀什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全地區有耕地57.5萬公頃,園地3.3萬公頃,牧草地161萬公頃,可利用草場11.48萬公頃(其中改良草場2.96萬公頃、圍欄草場1.38萬公頃),水域面積79.9萬公頃。
水資源
喀什地區各河系的源頭位於冰川、山區積雪帶,隨著山區不同季節水分的融化而使各河的年內枯洪變化明顯。全地區有葉爾羌河流域和喀什噶爾河流域,大小河流10條,其中較大河流有葉爾羌、提孜那甫、克孜勒、蓋孜、庫山等5條。
全區河水年徑流量12047,立方米,還有地下回歸水10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760萬千瓦,易開發120萬千瓦。河流的來水特點是枯、洪期差異較大。6~9月洪水期的徑流量為年徑流量的60%~80%,此時水位漲落急劇,晝夜變化明顯。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大規模興建水利設施,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全地區修大、中、小型水庫102座,總儲水量13.39億立方米,冬天儲水量最高達10.7億立方米,夏天儲水一般在8億~10億立方米。主要儲水季節在7~9月,總儲水面積600平方千米,可灌溉農田26.03萬公頃次。在102個水庫中儲水1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有:小海子水庫,儲水4.55億立方米;西克爾水庫、永安壩水庫、前進水庫各儲水1億立方米。分布在蘇吉卡克、依蓋爾其、小海子的水庫水源主要來自葉爾羌河。全地區水庫庫容變化大,所有水庫除蘇吉卡克水庫有1 500立方米死庫容外,其餘水庫很少有死庫容。
礦產資源
截至2009年底,喀什地區已發現礦產67種,礦產地224處。其中大型礦床12處。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鐵、鉻、鈦、錳、釩、金、銀、鉑、銅、鉛、鎂、鑽、鎢、美礦、白雲岩、螢石、熔劑灰岩、硫鐵礦、自然硫、岩鹽、蛇紋岩、重晶石、皂石、方納磷、膨潤土、水泥石灰岩、飾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黏土、寶石、玉石、東陵石、黃玉、石榴石、電氣石、水晶、金剛石、瑪瑙等。其中石膏儲量居全國前茅,蛇紋岩儲量居全國第三位,石油、天然氣、水泥石灰岩、熔劑灰岩、飾面大理石、花崗岩、磁鐵礦、硫鐵礦、玉石儲量豐富。
生物資源
喀什地區植物資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綠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澤植被等。全地區林地面積35.53萬公頃,其中天然林22.9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75%。樹種有楊樹、柳樹、桑樹、沙棘、槐樹、梧桐、松樹、杉樹、柏樹、紅杉柳、胡楊、沙棘等。果樹有桃、杏、梨、蘋果、巴旦木、葡萄、無花果、石榴、櫻桃、阿月渾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質地優良、含糖量高。農作物以sl,麥、玉米、棉花為主,還有水稻、大麥、高梁、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葯用植物有甘草、黨參、麻黃、雪蓮等10多種。
動物家畜有羊、牛、馬、驢、駝、騾、豬、兔等。野生動物有狐狸、野豬、黃羊、雪豹、雪雞、野兔、松鼠等。還有種類繁多的飛禽。
人口民族
人口
1998年底,喀什地區總人口為327.9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97%。
2000年,據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數據:喀什地區總人口3405713人。其中:喀什市 340640人、疏附縣 345282人、疏勒縣 284853人、英吉沙縣 213338人、澤普縣 181721人、莎車縣 620329人、葉城縣 370229人、麥蓋提縣 201810人、岳普湖縣 129441人、伽師縣 311733人、巴楚縣 375883人、塔什庫爾干縣 30454人。
2005年,全區年末總人口369.4萬人,比上年增長7.8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2.02萬人,比上年增加8.6萬人;女性人口181.64萬人,佔49.17%。人口出生率13.08‰,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13.09‰。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喀什地區常住總人口3979321人,其中:喀什市506640人,疏附縣311960人,疏勒縣312455人,英吉沙縣262067人,澤普縣206936人,莎車縣762385人,葉城縣454328人,麥蓋提縣258978人,岳普湖縣147688人,伽師縣381767人,巴楚縣336274人,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37843人。
2015年末人口總戶數111.12萬戶,總人口449.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9.0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24.23%。漢族人口29.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51%;維吾爾族人口414.0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2.02%;塔吉克族人口4.2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0.95%;其他民族人口2.3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0.52%。全年出生人口8.96萬人,出生率21.18‰;死亡人口2.53萬人,死亡率5.99‰;人口自然增長率15.19‰。
2016年末人口總戶數112.37萬戶,總人口451.4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2.2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22.6%。漢族人口28.6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3%;維吾爾族人口416.2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2.2%;塔吉克族人口4.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0.95%;其他民族人口2.2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0.51%。全年出生人口8.01萬人,出生率18.19‰;死亡人口2.49萬人,死亡率5.65‰;人口自然增長率12.54‰。
民族
喀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古老的民族曾在這里繁衍生息,發展了獨特的經濟和文化。在漫長的社會進程中,各個民族互相協作、互相影響、互相融合,逐漸完成了現代民族的發展進程。
截至2003年,境內主要民族有維吾爾族、漢族、塔吉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蒙古族、錫伯族、滿族等 31個民族。
經濟概況
綜合
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9.8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0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191.3億元,增長12.7%,其中工業增加值70.8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308.5億元,增長15.3%。三次產業結構34.2:25.2:40.6。人均生產總值16860元/人,增長11.2%。
第一產業
2016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1.8億元,比上年增長6.83%,其中,農業產值(含水果、堅果)359.6億元,增長6.64%;林業產值(育苗、造林、木材采運)11.7億元,增長7.43%;畜牧業產值129.48億元,增長7.72%;漁業產值1.5億元,增長7.1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9.5億元,增長2.15%。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748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58.2萬畝,增長10.8%;小麥播種面積386.9萬畝,增長9.59%;玉米播種面積321.3萬畝,增長9.92%;棉花播種面積603.3萬畝,下降16.4%;瓜類播種面積108.4萬畝,蔬菜播種面積84.4萬畝,增長4.84%。
2016全年糧食產量328.3萬噸,增長10.8%,其中,小麥產量156.05萬噸,增長7.69%;棉花產量63.8萬噸,下降20.15%;玉米產量162.3萬噸,增長13.8%;蔬菜產量244.7萬噸,下降1.1%;瓜類產量294.1313.2萬噸,下降6.09%。
年末牲畜存欄頭數873.45萬頭(只),增長0.52%;年末牲畜出欄頭數996.7萬頭(只),增長4.37%。全年肉類總產量47.71萬噸,增長7.7%;奶產量35.2萬噸,增長6.02%;禽蛋產量11.25萬噸,增長7.14%。
全年完成水產品總量1.34萬噸,增長3.08%,其中,養殖產量1.3萬噸,捕撈443噸,增長54.3%。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31.3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36%。擁有大中型及以上拖拉機13萬台,增長1.8%;小型拖拉機3.31萬台,下降0.6%。
第二產業
2016全年全地區工業企業2099家,凈增12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2家,較2015年凈增52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1937家,較2015年凈增72家。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70.8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增長9.4%;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41.5億元,增長14%。
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3.11%,其中,輕工業產品銷售率83.23%,重工業產品銷售率97.19%。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20.6億元,增長13.1%,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60家,完成總產值69.4億元。
第三產業
201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7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境內存款1470.28億元,增長21.76%,其中,住戶存款624.91億元,增長18.22%,非金融企業存款346.29億元,增長44.34%,廣義政府存款97.83億元,增長13.52%,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1.25億元,增長143.03%。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28.1億元,同比增長28.9%。其中住戶貸款208.18億元,增長35.94%,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519.96億元,增長26.31%。存貸比為49.5%。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5.15億元,比上年增長24.57%。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1.20億元,增長2.75%,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10億元,增長53.73%,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77億元,增長53.89%,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8億元,增長17.39%。賠款支出8.17億元
,增長6.94%,其中,財險賠款5.98億元,增長4.21%;壽險賠款2.19億元,增長15.28%,各險種綜合賠付率為32.49%。
7. 水庫的作用是什麼
儲水蓄水,發電,還有等到下游缺水的時候再放水緩解乾旱的作用。
8. 紅吉水庫規劃圖
在國內外水庫誘震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紅吉水庫地震、天然應力場狀專態、地震屬活動性和水庫運行條件等實際資料,採用概率統計法和模糊評判法,初步判定紅吉水庫具有小概率的誘發地震危險性,庫區附近的北北東向和北北西向斷裂是可能的發震位置,最大可能誘發的地震震級為4級。
9. 金波水庫
金波鄉位於白沙黎族自治縣的西北部,距離縣政府駐地牙叉鎮約53公里,土地界域東鄰青松鄉,南鄰霸王嶺昌江縣七叉鎮,西接石碌水庫及昌江縣境內的國營紅林農場五隊,北鄰七坊鎮,周圍跟國營金波農場交錯結連在一起。
金波鄉
金波鄉(jinbo xiang),因歷史流傳而得名「心波」。解放後,按近音改為「金波。金波鄉位於白沙黎族自治縣的西北部。土地界域東臨青松鄉、南臨霸王嶺昌江縣七叉鎮、西與石碌水庫及昌江縣境內的國營紅林農場五隊相連、北臨七坊鎮,周圍跟國營金波農場交錯結連在一起。[1]
區劃人口
全鄉現轄有白打、牙加、金波等3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和一個鄉辦企業的鄉青年橡膠場。3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中共創建了11個文明生態村。2011年,轄區總人口4376人,其中以黎族為主,達3878人,佔88.62%;其餘為漢族人口498,佔11.38%。[1]
鄉境主要聚居黎族、漢族,黎族人口有3878人,約佔89%,漢族及其它民族人口479人,約佔11%。全鄉有浪豐村、古弄村,金波新村、金波老村的少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
建制沿革
1972年原七坊人民公社劃出成立金波人民公社,1982年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決定將原來金波人民公社轄區內的牙表一、二、三生產隊等三個村莊劃撥並入國營金波農場管轄。1983年12月成立金波區公所,1986年成立金波鄉人民政府,1987年置金波鄉,1988年4月成為海南省白沙縣轄鄉,轄白打、金波、牙加3個村委會。
領導分工
吳 妹(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鄉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曾永軍(鄉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
王建兵(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黨務、團委、婦聯工作,主持紀委工作,掛鉤金波村。
徐瑞吉(鄉黨委委員、鄉政府副鄉長):分管黨政辦、農業、科技、統計、水務、扶貧、國土、住建、商貿、旅遊、節能減排工作,掛鉤牙加村。
詹珍彪(鄉黨委委員):分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協助王建兵具體負責黨務工作、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掛勾白打村。
劉郁松(鄉黨委委員):分管宣傳、文化、教育、衛生、新農村建設工作、協助鄉長財稅工作、掛鉤白打村。
符仁安(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分管武裝、政法、消防、統戰、工會、安全生產。
符永偉(鄉人大副主席):負責鄉人大具體工作、協助劉委員美麗鄉村建設、沼氣,掛鉤牙加村。
符國莉(鄉政府副鄉長):分管計劃生育、民宗、民政水庫移民、危房改造工作、。
符彩英(副主任科員):具體抓關工委、老體協、掛鉤白打村。[2]
地理環境編輯
水文地貌
金波鄉是一個地處周圍環山的盆地之中,四周被有海拔高800~1400米的山嶺環繞著的一個鄉。水資源較為豐富,大小溪流較多,昌化江主、干支流之一的石碌河(在金波鄉境內又稱為南域河、南叉河),其發源於金波鄉境內南部山區,又是石碌水庫水資源主要補充河流,同時也是金波鄉、國營金波農場和昌江縣農業生產主要灌溉用水及縣城石碌鎮附近農場、農村群眾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河流。因此,採取加大法律宣傳、實行生態補償等長遠有效機制,切實保護好金波鄉境內森林資源、水資源等生態環境極為重要。
氣候條件
金波鄉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無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生態環境好,氣候條件良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壤屬於花崗岩變化形成的磚紅壤或赤紅壤,一般土層中多含礫質,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根據歷年來有關氣象資料反映,年均氣溫23.3℃,月平均最高氣溫27.6℃,最低氣溫18.1℃,極端最高溫40.1℃,極端最低溫1.4℃,年平均降雨量為2163.1毫米,雨日年平均158天,2—4月份多霧,每年在熱帶低氣壓影響下均有2—4次,一般風力7—8級的台風,極少出現10級以上台風。為了做好預防金波地區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工作,2003年白沙縣建設局在金波鄉白打村委會白打村後的白打嶺建立了地震觀察台。
自然資源
根據縣國土局資料顯示金波鄉的礦產資源豐富,分布較廣,主要的礦產有:金、鎢、黃蠟石、水泥灰岩、飾面花崗岩、銀、螢石、鐵礦等。目前,國家對金波鄉的各礦種只是進行了初步的勘探,還未進行開采。金波鄉資源豐富,擁有原始森林景觀、珍稀動植物資源和生態水資源,是海南省生態發展的核心區,其水資源較為豐富,大小溪流較多,是昌化江的源頭。[1]
旅遊資源
目前,金波鄉有3個尚待開發的旅遊景點。一是位於石碌水庫上游旁邊國營金波農場二隊的山嶺,具有「小桂林」的美稱,是有可開發供旅遊的好地方。二是金波鄉境內的石碌水庫上游地區,每年8月份開始至次年2月份是台風暴雨季節,石碌水庫庫容水位積蓄上漲,石碌水庫庫區更是一個乘坐遊船度假旅遊觀光山水的好地方,如能合理規劃開發利用好,更是別具特色,到此一游的客人還能吃上放養的口味佳美的水庫桂花魚和羅非魚等。三是金波十五隊附近有一個自然形成的長20米、寬10多米、坡度30o左右的大石塊,山水從此石塊流過,在石塊底下有一個小水潭,形成一個自然的滑梯。
社會事業編輯
教育事業
全鄉有1所的金波鄉中心學校和牙加村、金波村兩所小學校。
金波的發展基礎在於教育,在於培養人才。一是鄉委、鄉政府高度重視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充分提高認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重要性,善始善終抓好鞏固和夯實教育基礎地位工作。2008年全鄉小學學生入學人數347人,入學率100%,升學率100%,中學生入學人數195人,入學率97%;升學率91%,在校教師47人,其中有4個特崗教師,去年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工作和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工作,著力改善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教育教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教學綜合質量有所提高
文化建設
全鄉有村級文化活動室有4間。鄉文化站現存書量5000多冊和電視機。每年根據本地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都舉行「文化三下鄉」活動和黎苗族「三月三」活動及新興的廣場健身操等。黎族民族服飾技術悠久精緻,如牙加老村等一些村莊黎族同胞群眾編織有「雙鹿」圖案黎族服裝,2005年經省委宣傳部文體廳有關人士考察發現證明「雙鹿」黎族服裝仍在民間流傳和保存。同時,民族體育活動、老人健身活動也取得有所發展。
醫療衛生
全鄉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落實完成參合人數3807人,完成率占縣下達指標任務3775人的100.8%,農民上繳參合金76140元;其中特困、五保戶群眾31人、政府補貼620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全鄉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非從業人員59人,實際參保人數65人,參保率達130%。
計劃生育
2008年,全鄉總人口4357人,已婚育齡婦女784人,占總人口17.7%,初婚50人。全年共出生66人,其中男孩36人,女孩30人,符合法定生育人,符合法定生育率100%,男女性別比為120,全鄉死亡16人,人口出生率15‰,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計生統計准確率達100%,建檔率達96%以上,徵收社會撫養費3100元;完成「四術」任務48例,其中:結扎21例(二孩結扎15例),上環14例,取環10例,人流2例,引產1例。
積極落實國家對部分農村獎勵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生一個小孩或兩個女孩的夫婦,年滿六十周歲,國家給予每人每年900元的獎勵;農村獨生子女家庭戶、二女戶或少數民族三女戶,對子女上學給予補助,小學階段每學期補助100元,初中階段每學期120元,高中階段每學期150元;落實「少生快富」政策,對農村少數民族夫婦願意放棄生育三孩指標的結扎後一次性獎勵3000元;農村少數民族夫婦已生育兩個女孩,自動放棄生育第三孩並落實「吉妮環」並和計生部門簽訂計生協議書的一次性獎勵3000元。
社會發展
近幾年來,金波黎族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得到完善。2011年全鄉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共42公里,建設文明村10個,環村硬化道路10條。修建了牙表、紅春打阜、金波老村攔水壩共3條,累計達120餘米,水泥硬化渠道5條,26.5公里。為整合教育資源,將金波中心校和金波實驗校合並,投入80萬新建教學樓 。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 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 9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846人,參保率98%;新農保參保人數2032人,參保率90%,城鎮養老保險參保44人,參保率100%。2011年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戶,人數172人,支出159267元,比上年增長8.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3人次,共支出5650元,比上年增長6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人,支出 82800元,比上年增長43%。 [1]
經濟概況編輯
農業
2011年農業用地總面積41190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2309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7畝,林地面積為 28249 畝,水產養殖用地面積為218畝。 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木薯、甘蔗、生薑、竹子、瓜菜等;2011年全鄉橡膠面積達到17050畝(其中開割10872畝),干膠產量預計達到760噸;木薯種植面積3655畝,總產量9393噸;甘蔗3823畝,總產量18517噸;2011年農業總產值3825萬元,佔全鄉工農業總產值80%。[1]
畜牧業
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全鄉發展專業養殖42戶,2011年生豬飼養量9427頭,年末存欄2760頭;家禽飼養量139976隻,年末存欄31000隻。畜、禽等林下養殖業逐步走向規范化和規模化,先後發展一家扶貧互助社,成立了金達、金珠兩家養殖專業合作社。[1]
林業
金波鄉作為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鄉鎮之一,認真制定嚴密的林改工作保障機制,精心組織,依法規范操作,2008年,共投入林改工作經費16.8萬多元,林改工作取得穩步推進,全鄉已完成林改總面積 27767.67畝,其中生態林面積10340.77畝,商品林面積15807.5 8畝,非規劃林1855.4畝,規劃林登記發證率為96.7%,並健全檔案管理。通過省、縣有關部門考核驗收,廣大林農對林改工作滿意率達98.8%。今後全鄉注重於鞏固後續工作和完善健全林業工作發展機制,解決查漏補漏、林地糾紛問題,著力發展林下經濟,鞏固林改發展成果。
10. 呼和浩特紅吉水庫位於什麼位置
紅吉水庫位於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榆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