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平衡
『壹』 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怎樣形成
自然生態系統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以及環境各要素之間,不停地進行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生態系統在不斷地發展和進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鏈由簡單到復雜,群落由一種類型演替為另一種類型等,環境也在不斷地變化。
因此,自然生態系統不是靜止的,總會因系統中某一部分發生改變,引起不平衡,然後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其進入新的平衡狀態。正是這種從平衡到不平衡,從不平衡到平衡,這樣反反復復,才推動了生態系統整體和各組成成分的發展與變化。
需要指出的是,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對人類來說不總是有利的,我們所需要的「生態平衡」是有利於人類的平衡。盡管有些自然生態系統達到了「生態平衡」,但它的凈生產量都很低,不能滿足人類的要求。因而,人類為了生存、發展,就要建立起各種各樣的半人工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較,半人工的草原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都是很不穩定的。它們的平衡和穩定需要靠人類來維持,但它們卻能給人類提供更多的農畜產品。
然而,自然界原有的生態平衡系統也是人類所需要的,一方面是改善環境和美化環境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保護珍貴動植物物種資源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從滿足人類多方面的需要來看,生態平衡不只是某一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還意味著多種生態系統類型的配合與協調。
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首先是動態的、發展的,其主要標志是:
1.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輸出必須相對平衡。輸出多、輸入也相應增多,否則能量和物質入不敷出,系統就會衰退。對於以不斷增加生產量為目標的系統或處於發展中的生態系統,能量和物質的輸入應大於輸出,生態系統才能有物質和能量的積累。人類從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獲取能量和物質,應相應給予補償,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資源保持永續的再生能力。
2.從整體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應構成完整的營養結構。對於自然界一個完整的生態平衡系統來說,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是缺一不可的。沒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就得不到食物來源,系統就會崩潰;消費者與生產者在長期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依存的關系,消費者是生態系統中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連鎖環節,沒有消費者的生態系統是一個不穩定的系統,最終會導致該系統的衰退,甚至瓦解;分解者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使之回歸環境或進入再循環,如果沒有分解者,物質循環就不能進行下去。同時,分解者還起到了凈化環境的作用。
3.生物種類和數目要保持相對穩定。生物之間是通過食物鏈維持著自然協調關系,控制著物種間的數量和比例的。如果人類破壞了這種協調關系,就會使某些物種明顯減少,而另一些物種卻大量滋生,帶來危害。人類通過捕獵、毀林開荒和環境污染等等,使許多有價值的生物種類銳減或滅絕。生物種類的減少不僅失去了寶貴的動植物資源,而且還削弱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應該指出,自然界物種不能任其自然存在和消亡,應該增加對人類有利的物種,減少對人類有害的物種。對於瀕危物種應積極拯救,大力保護。例如,消滅老鼠、蚊、蠅和一些有害的寄生蟲等,以防止疾病的傳播和發生;通過人工選育,創造新的品種或物種,以提高生物的繁殖等能力。這些是人類改造自然積極而有意義的措施。
上述標志包括了生態系統中的結構和功能的協調與平衡,能量和物質輸出與輸入數量上的平衡。
一個開放系統,在遠離平衡的條件下,由於從外部輸入能量,由原來無序混亂的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空間和功能上有序的狀態,這種有序狀態需要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來維持,並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干擾而消失。比利時科學家普里高津把這樣的有序結構稱為耗散結構。生態系統就是具有耗散結構的開放系統,物質和能量從系統外輸入,也從系統內向外輸出。只要不斷有物質和能量輸入與輸出,便可以維持一種穩定狀態。
『貳』 生態系統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生態系統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以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專,彼此通過物屬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交換,形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自然整體。 生態系統的概念是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Tansley)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提出的,到了五十年代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承認,到了六十年代已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研究領域。 生態系統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任何生物群體與其所處的環境組成的統一體都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把土,一片草地,一個湖泊,一片森林,大至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一個流域,一個國家乃至生物圈。 僅以魚塘為例:魚塘中有許多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微生物、還有許多食性不同的魚類等。浮游動物以浮游植物為食,魚類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為食,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死亡後,在微生物參與下被分為解成二氧化碳(CO2)、氮、磷等基本物質,而這些物質又是水中浮游植物的基本營養物,微生物在分解過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氧,被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來補充。水中各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的池塘生態系統。
『叄』 什麼是生態平衡請論述使生態系統能夠達到和保持平衡的主要作用及原理。
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上述定義表明:
(1)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替,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見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條);
(3)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看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其他定義:是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
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地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肆』 生態系統保持平衡的條件
生產者固定的光能要大於所有一級消費者需求的5到10倍
因為生態系統相鄰營養級能量利用率是10%~20%
生產者固定的能量還要滿足自身生長繁殖需求
『伍』 關於生態系統的平衡以下說法
答案A
生態平衡是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比例保持相對穩定.
『陸』 哪些行為會對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影響
一、生態入侵。某些生物,由於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帶入某一適宜於其生存環境和繁衍的地區, 它的種群便不斷地增加,分布區便會逐步穩定地擴展,這種過程被稱為生態入侵。生態入侵種會影響到當地的生態環境, 其與當地種存在空間與資源上的競爭, 當然會對原有的食物鏈系造成影響和破壞。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生態入侵都會造成災難,有些入侵種通過改變自己或影響原有生態使其改變, 來參入原有的食物鏈關系, 從而達到與原有種和諧相處,這也可稱為一種進化。 這種情況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求解決現有的生態入侵災難問題。
二、人為因素。系統的穩定或突變取決於外界的干擾強度及系統內部的抗干擾能力。生態系統具有抗外界干擾的自我調節能力,有自動平衡的傾向,但如果外界的干擾強度過大, 超過其穩定性的閾值,生態系統就會失穩而突變,外界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干擾源。由於人類位於生態金字塔的頂級位置, 對食物鏈產生極大的影響, 並且人類使用了非食物形態的物質, 如開采礦物能源,利用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 使生態系統中有了非食物的物質流與能量流, 生態系統的功能因非食物物質的介入而增添新的變數。人類通過對生態系統各組分的影響, 使系統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發生改變, 從而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影響,進而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
『柒』 如何理解生態系統的平衡
是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皆處於穩定和通暢的狀態。在自專然屬生態系統中,平衡還表現為物種數量的相對穩定。生態系統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平衡穩定狀態是由於其內部具有自動調節(或自我恢復)能力。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擾超過限度,就會引起生態平衡破壞,表現為結構破壞或功能衰退
『捌』 生態系統的平衡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維護生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玖』 生態系統的平衡
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回動態平衡聯系答。又稱「自然平衡」。
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代,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
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