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不就

生態不就

發布時間: 2021-03-04 10:43:20

生態不平衡的現象和治理方法

生態不平衡的現象:鄉村城市化,強治拆遷,拆遷後瓦礫如何處理。 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上述定義表明:

(1)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替,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見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條);

(3)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❷ 生態啥意思

生態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狀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們的環境。

生態學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當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生態」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生態一詞有多種含義,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狀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

(2)生態不就擴展閱讀

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太陽系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太陽就像一台發動機,源源不斷給太陽系提供能量。地球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

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為了維系自身的穩定,生態系統需要不斷輸入能量,否則就有崩潰的危險;許多基礎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其中碳循環與全球溫室效應密切相關,生態系統是生態學領域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人類本身只是全球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需要以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作為保證。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人與自然的沖突較小,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較弱,生態環境問題還未受到重視。

在1850年~1980年間,世界總人口增長2.65倍(吳人堅184),人類經濟行為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愈來愈大,20世紀60年代後期,Herman Daly的「穩態經濟」設想,就已經被認為是生態經濟學的奠基性工作。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和經濟學的交叉學科。

❸ 生態不平衡的現象有哪些要怎樣治理

本質就是生態來系統失衡,大到洪澇自、乾旱;小到花園的植株蟲害,都是生態不平衡的體現。
治理的話,現階段還是人為的干預為主。做的話,還是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在被破環的生態中添加新的因子,重新構築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或者人為綠化,構造小生態系統,來替代無法恢復的生態平衡。

❹ 生態不平衡的現象 該怎麼解決

網路名片
生態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

生態平衡的概念: 生態平衡有兩個特點即動態平衡和相對平衡。
1.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而不是靜態的平衡,這是因為變化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屬性,生態系統這個自然界復雜的實體,當然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例如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以及環境各因子之間,不停地在進行著能量的流動與物質的循環;生態系統在不斷地發展和進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鏈由簡單到復雜、群落由一種類型演替為另一種類型等;環境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因此,生態平衡不是靜止的,總會因系統中某一部分先發生改變,引起不平衡,然後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其又進入新的平衡狀態。正是這種從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復過程,推動了生態系統整體和各組成部分的發展與進化。
2.生態平衡是一種相對平衡而不是絕對平衡,因為任何生態系統都不是孤立的,都會與外界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會經常遭到外界的干擾。生態系統對外界的干擾和壓力具有一定的彈性,其自我調節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或壓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當這種干擾或壓力去除後,它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能力而恢復;如果外界干擾或壓力超過了它所能承受的極限,其自我調節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壞,生態系統就會衰退,甚至崩潰。通常把生態系統所能承受壓力的極限稱為「閾限」,例如,草原應有合理的載畜量,超過了最大適宜載畜量,草原就會退化;森林應有合理的採伐量,採伐量超過生長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否則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
如果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超過它本身自動調節的能力,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
上述定義表明: (1)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代,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
(3)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態平衡是整個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條件,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穩定的物質資源。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有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看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編輯本段]二、破壞生態平衡的後果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❺ 生態問題包括哪些

生態問題包括以下兩類:

1、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

2、城市化和工版農業權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雜訊污染、農葯污染等環境污染。

拓展資料:

目的:

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在當前鞏固經濟發展企穩向好的關鍵時期,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採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堅持把節能減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快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開發潔凈煤、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碳捕捉等技術,加快建築節能步伐,培育以能源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不竭動力。

參考資料:

網路 生態問題

❻ 為什麼說沒有生態就沒有生命 (思想品德)

生態是指周圍的自然環境,如果說沒有空氣、沒有河流、沒有花草樹木,你能存活在世界上嗎?

❼ 有些人說要生態不要發展,不發展就是發展,你怎麼看待綠色生態與發展

生態和發展不矛盾,沒有生態不會有好的發展,對立統一的觀點,發展是向好的,與時俱進,剔除糟粕,不能局限於以前的舊的觀念,要敢於創新。

❽ 什麼是生態什麼是生態文明

一、生態

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態」修飾。

二、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

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

可以說,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包括社會生態、政治生態,文學生態等。

(8)生態不就擴展閱讀

1、生態

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生態學一詞是1865年勒特(Reiter)合並兩個希臘字logo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構成的生態學(oikologie)一詞。

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H. Haeckel)首次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動物與有機及無機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三好學於1895年把ecology一詞譯為「生態學」,後經武漢大學張挺教授介紹到我國。

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學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

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當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生態」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生態一詞有多種含義,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狀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

2、生態文明

所謂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很顯然,生態文明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系,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

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❾ 生態不平衡現象是什麼治理方案是什麼

1)大氣環境正在惡化.主要表現為:氣候災害增多、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應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沒的威脅; 大氣成分發生不利於人的變化,二氧化碳增加,緩解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濃度降低,地球兩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並在加大,還有多種有害於人類的成分也在增加.據1997年美國里奇國家實驗室的報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自工業革命以來已增長了30%,甲烷增長了一倍,氮氧化物增長15%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其濃度的增加導致氣溫升高 .
大氣圈中發生的這些變化,有自然本身的原因,火山噴發,森林大火都能把污染物送入大氣.但是人類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釋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氣體和粉塵,對大氣的污染更為嚴重.燒煤產生的污染物最多.由此形成的毒霧和酸雨,是大氣污染的突出表現.「殺人的煙霧」於1930年首次出現在比利時,1948年至1962年,又四度籠罩倫敦,煙霧中二氧化硫和粉塵的濃度,大大超過人所能承受的程度,累計導致6000餘人死亡.這種記錄雖不多見,但污濁的空氣,普遍充斥於許多工礦區和城市的空間中.
普通雨水中本常含有微量的碳酸,受到污染的大氣,增加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成分,使雨水的酸性增強,現在人們把pH值低於5.6的雨水定為酸雨.它看起來與普通雨水無異,但所含酸性物質進入陸地表面土壤和水中,依靠這些水土生存的生物,受到了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森林的破壞作用很大.1939年第一次作為酸雨記錄下來的pH值是5.9(純水的pH值是7).到50年代,酸雨的pH值已降到3-5,最低還有2.1的記錄,和醋的酸性差不多甚至更強了.說明隨著工業的發展,大氣受到污染的程度越來越厲害.由於含有污染物的大氣是在流動的,它可以飄洋過海,日本排放的酸性成分可以跑到美國再形成酸雨降下,加拿大的酸雨源出美國更不足奇.科學家測出,雲集在瑞典和挪威上空的二氧化硫氣體,有2/3是來自英國和德國的工業區.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酸雨覆蓋面積急劇擴大,到1999年已成為僅次於歐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區;我國至今仍以煤為主要燃料,是大氣污染嚴重的一個原因.
大氣污染所帶來的損害,極其廣泛,許多時候並不表現為毒霧酸雨這類形式,但各種生物無不經常受其影響,對森林和農作物的損害尤為顯著.經常呼吸污濁的空氣,對人體的健康也是威脅,特別是呼吸道疾病,由此增加,長期生活在被嚴重污染的大氣環境中,猶如慢性中毒.
大氣圈的臭氧入不敷出,濃度降低.科學家在1985年首次發現: 1984年9、10月間,南極上空的臭氧層中,臭氧的濃度較20世紀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擋過量的紫外線,造成這個保護生命的特殊圈層出現「空洞」,威脅著南極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存.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1994年發現北極地區上空平流層中的臭氧含量,也有減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紀60年代減少了25-30%.而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空洞還在擴大,1998年9月創下了面積最大達到2500萬Km2的歷史記錄.*
臭氧層為什麼會出現「空洞」?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及在其他方面使用的結果.氟利昂由碳、氯、氟組成,其中的氯離子釋放出來進入大氣後,能反復破壞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狀,因此盡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減少到形成「空洞」.我國科學家新近提出,僅僅是氟利昂的作用還不夠,太陽風射來的粒子流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向地磁兩極集中,並破壞了那裡的臭氧分子,這才是主要原因.(楊學祥,1999)而無論如何,人為地將氯離子送進大氣,終是一種有害行為.
在大氣圈中,物質分布鬆散,運動快速,極微小的外來干擾,也可能就打破原來的平衡,因此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不可低估.
大氣中已經產生危害或被人們注意到的污染物約有100種左右,其中影響范圍廣,對人類環境威脅較大的主要有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硫化氫、氟化物、光化學氧化劑和微粒物質等.
(2)水圈污染嚴重
水圈中最大的問題是淡水資源不足,地理分布又不均,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持續發展的障礙(見第12章),而水圈被污染更已威脅著人類的生存.1999年舉辦「世界水日」之際,聯合國的專家發布,在當今的世界上,還有14億人在飲用不安全的水,每年因此致病死亡的超過500萬人.在我國,經濟建設大發展後,大部分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別的國家也是工業越發達,水的污染越嚴重.被污染的大氣經過流動擴散,可以很快稀釋沖談;被污染的水雖也可以流動,但常存在相對穩定的水體中.對以水為生的人和生物,影響長遠深刻.
造成水和水體污染,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工業的發展,化肥、農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學製品的使用,才使水圈中的污染發展到現今的危害程度.
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水,生活污水和農業退水,常成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水中污染物包含金屬、非金屬物質和有機物,種類繁多,其中許多對人體有害甚至是劇毒 雖然經過人工處理可以將它凈化,但現在多是僅稍作處理,甚至是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體中.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俁市和新舄縣發生的水俁病,其原因是工廠排放的廢水中的汞經過生物食物鏈(硅藻-飛蛄-石斑魚-鱔魚)的逐漸富集,使鱔魚體內含汞量達10-20毫克每升(最高達50-60毫克每升),比原廢水中汞濃度高出1萬至10萬倍.當地居民捕食鱔魚等之後,汞在人體內積聚,以致造成中樞神經的嚴重損傷.水體污染對人體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質的污染會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體是傳染疾病的淵藪.水體污染對人體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質的污染會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體更是傳染疾病的淵藪.
絕大數河流最終都是流入海洋的,不管是有害的,還是無害的物質都隨河流向海洋集中;油輪破裂或沉沒,更在把能嚴重污染海洋的石油帶進海里.在一些地方,人們還向海里傾倒垃圾.海洋本是自然界的聚寶盆和自凈池,有些人卻在把它當成污水池和垃圾桶.靠近工業發達地區的地中海,早已無漁業可言,很多物種已在此絕滅.我國的渤海由於周圍城市的擴大和工業的興起,也出現了這種發展趨勢,據監測部門在1998年報告,1995年時,渤海已有56%的面積被污染,比十年前擴大了一倍,而且還在擴大.河流、湖泊、海洋這些水體本來都有自凈化作用,所以大自然中的水總是那樣晶瑩清澈,現在受到污染而且還在發展,完全是人類行為不慎造成的後果. 水圈是一個系統,污染物隨著水的運動在其中傳播,所以在南極企鵝的組織中也發現了殺蟲劑;而波及廣大海域的紅潮(赤潮),其源來自城市的污水.這些污水富含生物營養所需的磷、氮等元素和有機物.紅潮是因一些紅色或褐紅色藻類得到豐富營養,迅速生長、數量激增的現象.由於它們過量的繁殖,並在死亡後腐敗、消耗大量氧氣,影響到別的生物,特別使魚類不能在此生存.生物圈與食物鏈
生物圈是一個巨大而又極其復雜的生態系統.它由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各類生態系統所組成.這些生態系統基本可歸為3類:陸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
陸地生態系統是指構成陸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比如我國西雙版納的亞熱帶叢林,叢林中的亞洲象、華南虎、雲豹,加上各種鳥類和其他小動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再比如我國北方的許多草原,不僅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那兒也是各種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樂園.高原雪域、沙漠戈壁,看上去十分荒涼,但它們不僅有生命存在,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同樣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澤中淡水生物相互構成的依存關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環境.在這一生態系統中,主體是淡水,其他各種水生動植物都屬客體,只要主體的淡水環境不被破壞,客體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那麼,這個生態系統也就基本上能夠保持平衡.
海洋生態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指海洋這一主體條件下各類動植物的群體所形成的自然環境.表面上看,大海洶涌澎湃,桀傲不馴,而水下攝影機拍到的海底世界卻是那樣恬靜、祥和、溫馨而又奇妙!
構成生物圈的各類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點,起著特殊的作用,共同維持著生物圈的正常功能,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態平衡.
食物鏈是指生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網路關系.如草原生態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等,它們互相制約,共生共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自然和諧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獅子、獵豹和獵狗為代表的食肉動物專吃食草動物,它們對角馬甚至斑馬的獵殺是兇殘的,但這種殘酷的捕殺既是食肉動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時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態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沒有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控制,食草動物就會迅速發展起來,當食草動物發展到一定數量,草原就難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動物也就失去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捕殺,不僅能控制食草動物種群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時也是提高食草動物的質量.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野外考察證明,食肉動物在獵捕過程中,選擇的對象往往是病殘弱小的食草動物,這無疑有利於物種的優勝劣汰.從這一點說,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兇殘捕殺,就顯得自然合理,天經地義了.
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在控制食草動物種群數量的同時保護了草原,各類飛鳥對昆蟲的捕食和食肉動物一樣,也起到保護草原的作用.而飛禽走獸的糞便則成為上好肥料,促使各種植物的生長.這種以植物為主體,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為客體所形成的食物鏈,對維護草原的生態平衡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兒牧草豐茂,牛羊成群,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可是,歷史上由於這兒野狼成群,對牧業的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野狼活動,使野狼的數量銳減,剩下為數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為家,以牛羊為食,統統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見了,畜牧業空前發展,在牛羊種群不斷增加的同時,野兔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草原難以承載,導致草場急劇退化,使草原面臨沙化的危險.
事實使人們認識到,食物鏈的任何一個環節一旦出現了問題,災難也就快要降臨了.野狼在飢餓的時候,固然偷獵牛羊,但在正常情況下,野狼是以野兔為食的.從這一點上說,是野狼控制了野兔的繁殖和發展,避免了野兔和牛羊爭食的現象,保證了草原的正常生態環境.當牧民認識到這一自然規律後,對野狼也就寬容了許多,再也不談狼色變、見狼就打了.
人類不僅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而且對生物圈中的各個生態系統起支配作用.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護各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平衡;人也能夠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掠奪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類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護生態平衡,也是保護人類自己,一旦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危及整個生物圈,人類自身也在劫難逃.

❿ 生活中有哪些生態不平衡的事,治理方案是什麼/

您好。
現象
(1)大氣環境正在惡化。主要表現為:氣候災害增多、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應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沒的威脅; 大氣成分發生不利於人的變化,二氧化碳增加,緩解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濃度降低,地球兩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並在加大,還有多種有害於人類的成分也在增加。據1997年美國里奇國家實驗室的報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自工業革命以來已增長了30%,甲烷增長了一倍,氮氧化物增長15%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其濃度的增加導致氣溫升高 。
大氣圈中發生的這些變化,有自然本身的原因,火山噴發,森林大火都能把污染物送入大氣。但是人類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釋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氣體和粉塵,對大氣的污染更為嚴重。燒煤產生的污染物最多。由此形成的毒霧和酸雨,是大氣污染的突出表現。「殺人的煙霧」於1930年首次出現在比利時,1948年至1962年,又四度籠罩倫敦,煙霧中二氧化硫和粉塵的濃度,大大超過人所能承受的程度,累計導致6000餘人死亡。這種記錄雖不多見,但污濁的空氣,普遍充斥於許多工礦區和城市的空間中。

普通雨水中本常含有微量的碳酸,受到污染的大氣,增加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成分,使雨水的酸性增強,現在人們把pH值低於5.6的雨水定為酸雨。它看起來與普通雨水無異,但所含酸性物質進入陸地表面土壤和水中,依靠這些水土生存的生物,受到了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森林的破壞作用很大。1939年第一次作為酸雨記錄下來的pH值是5.9(純水的pH值是7)。到50年代,酸雨的pH值已降到3-5,最低還有2.1的記錄,和醋的酸性差不多甚至更強了。說明隨著工業的發展,大氣受到污染的程度越來越厲害。由於含有污染物的大氣是在流動的,它可以飄洋過海,日本排放的酸性成分可以跑到美國再形成酸雨降下,加拿大的酸雨源出美國更不足奇。科學家測出,雲集在瑞典和挪威上空的二氧化硫氣體,有2/3是來自英國和德國的工業區。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酸雨覆蓋面積急劇擴大,到1999年已成為僅次於歐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區;我國至今仍以煤為主要燃料,是大氣污染嚴重的一個原因。

大氣污染所帶來的損害,極其廣泛,許多時候並不表現為毒霧酸雨這類形式,但各種生物無不經常受其影響,對森林和農作物的損害尤為顯著。經常呼吸污濁的空氣,對人體的健康也是威脅,特別是呼吸道疾病,由此增加,長期生活在被嚴重污染的大氣環境中,猶如慢性中毒。

大氣圈的臭氧入不敷出,濃度降低。科學家在1985年首次發現: 1984年9、10月間,南極上空的臭氧層中,臭氧的濃度較20世紀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擋過量的紫外線,造成這個保護生命的特殊圈層出現「空洞」,威脅著南極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存。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1994年發現北極地區上空平流層中的臭氧含量,也有減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紀60年代減少了25-30%。而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空洞還在擴大,1998年9月創下了面積最大達到2500萬Km2的歷史記錄。*

臭氧層為什麼會出現「空洞」?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及在其他方面使用的結果。氟利昂由碳、氯、氟組成,其中的氯離子釋放出來進入大氣後,能反復破壞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狀,因此盡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減少到形成「空洞」。我國科學家新近提出,僅僅是氟利昂的作用還不夠,太陽風射來的粒子流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向地磁兩極集中,並破壞了那裡的臭氧分子,這才是主要原因。(楊學祥,1999)而無論如何,人為地將氯離子送進大氣,終是一種有害行為。

在大氣圈中,物質分布鬆散,運動快速,極微小的外來干擾,也可能就打破原來的平衡,因此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不可低估。

大氣中已經產生危害或被人們注意到的污染物約有100種左右,其中影響范圍廣,對人類環境威脅較大的主要有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硫化氫、氟化物、光化學氧化劑和微粒物質等。

(2)水圈污染嚴重

水圈中最大的問題是淡水資源不足,地理分布又不均,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持續發展的障礙(見第12章),而水圈被污染更已威脅著人類的生存。1999年舉辦「世界水日」之際,聯合國的專家發布,在當今的世界上,還有14億人在飲用不安全的水,每年因此致病死亡的超過500萬人。在我國,經濟建設大發展後,大部分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別的國家也是工業越發達,水的污染越嚴重。被污染的大氣經過流動擴散,可以很快稀釋沖談;被污染的水雖也可以流動,但常存在相對穩定的水體中。對以水為生的人和生物,影響長遠深刻。

造成水和水體污染,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工業的發展,化肥、農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學製品的使用,才使水圈中的污染發展到現今的危害程度。

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水,生活污水和農業退水,常成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水中污染物包含金屬、非金屬物質和有機物,種類繁多,其中許多對人體有害甚至是劇毒 雖然經過人工處理可以將它凈化,但現在多是僅稍作處理,甚至是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體中。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俁市和新舄縣發生的水俁病,其原因是工廠排放的廢水中的汞經過生物食物鏈(硅藻-飛蛄-石斑魚-鱔魚)的逐漸富集,使鱔魚體內含汞量達10-20毫克每升(最高達50-60毫克每升),比原廢水中汞濃度高出1萬至10萬倍。當地居民捕食鱔魚等之後,汞在人體內積聚,以致造成中樞神經的嚴重損傷。水體污染對人體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質的污染會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體是傳染疾病的淵藪。水體污染對人體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質的污染會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體更是傳染疾病的淵藪。

絕大數河流最終都是流入海洋的,不管是有害的,還是無害的物質都隨河流向海洋集中;油輪破裂或沉沒,更在把能嚴重污染海洋的石油帶進海里。在一些地方,人們還向海里傾倒垃圾。海洋本是自然界的聚寶盆和自凈池,有些人卻在把它當成污水池和垃圾桶。靠近工業發達地區的地中海,早已無漁業可言,很多物種已在此絕滅。我國的渤海由於周圍城市的擴大和工業的興起,也出現了這種發展趨勢,據監測部門在1998年報告,1995年時,渤海已有56%的面積被污染,比十年前擴大了一倍,而且還在擴大。河流、湖泊、海洋這些水體本來都有自凈化作用,所以大自然中的水總是那樣晶瑩清澈,現在受到污染而且還在發展,完全是人類行為不慎造成的後果。 水圈是一個系統,污染物隨著水的運動在其中傳播,所以在南極企鵝的組織中也發現了殺蟲劑;而波及廣大海域的紅潮(赤潮),其源來自城市的污水。這些污水富含生物營養所需的磷、氮等元素和有機物。紅潮是因一些紅色或褐紅色藻類得到豐富營養,迅速生長、數量激增的現象。由於它們過量的繁殖,並在死亡後腐敗、消耗大量氧氣,影響到別的生物,特別使魚類不能在此生存。生物圈與食物鏈
生物圈是一個巨大而又極其復雜的生態系統。它由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各類生態系統所組成。這些生態系統基本可歸為3類:陸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
陸地生態系統是指構成陸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比如我國西雙版納的亞熱帶叢林,叢林中的亞洲象、華南虎、雲豹,加上各種鳥類和其他小動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再比如我國北方的許多草原,不僅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那兒也是各種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樂園。高原雪域、沙漠戈壁,看上去十分荒涼,但它們不僅有生命存在,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同樣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澤中淡水生物相互構成的依存關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環境。在這一生態系統中,主體是淡水,其他各種水生動植物都屬客體,只要主體的淡水環境不被破壞,客體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那麼,這個生態系統也就基本上能夠保持平衡。
海洋生態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指海洋這一主體條件下各類動植物的群體所形成的自然環境。表面上看,大海洶涌澎湃,桀傲不馴,而水下攝影機拍到的海底世界卻是那樣恬靜、祥和、溫馨而又奇妙!
構成生物圈的各類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點,起著特殊的作用,共同維持著生物圈的正常功能,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態平衡。
食物鏈是指生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網路關系。如草原生態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等,它們互相制約,共生共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自然和諧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獅子、獵豹和獵狗為代表的食肉動物專吃食草動物,它們對角馬甚至斑馬的獵殺是兇殘的,但這種殘酷的捕殺既是食肉動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時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態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沒有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控制,食草動物就會迅速發展起來,當食草動物發展到一定數量,草原就難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動物也就失去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捕殺,不僅能控制食草動物種群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時也是提高食草動物的質量。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野外考察證明,食肉動物在獵捕過程中,選擇的對象往往是病殘弱小的食草動物,這無疑有利於物種的優勝劣汰。從這一點說,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兇殘捕殺,就顯得自然合理,天經地義了。
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在控制食草動物種群數量的同時保護了草原,各類飛鳥對昆蟲的捕食和食肉動物一樣,也起到保護草原的作用。而飛禽走獸的糞便則成為上好肥料,促使各種植物的生長。這種以植物為主體,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為客體所形成的食物鏈,對維護草原的生態平衡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兒牧草豐茂,牛羊成群,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可是,歷史上由於這兒野狼成群,對牧業的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野狼活動,使野狼的數量銳減,剩下為數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為家,以牛羊為食,統統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見了,畜牧業空前發展,在牛羊種群不斷增加的同時,野兔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草原難以承載,導致草場急劇退化,使草原面臨沙化的危險。
事實使人們認識到,食物鏈的任何一個環節一旦出現了問題,災難也就快要降臨了。野狼在飢餓的時候,固然偷獵牛羊,但在正常情況下,野狼是以野兔為食的。從這一點上說,是野狼控制了野兔的繁殖和發展,避免了野兔和牛羊爭食的現象,保證了草原的正常生態環境。當牧民認識到這一自然規律後,對野狼也就寬容了許多,再也不談狼色變、見狼就打了。
人類不僅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而且對生物圈中的各個生態系統起支配作用。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護各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平衡;人也能夠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掠奪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類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護生態平衡,也是保護人類自己,一旦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危及整個生物圈,人類自身也在劫難逃。
解決方法。
一,立法,
二普及教育
三嚴格措施


希望您能滿意。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