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頭水庫
1. 誰知道華北蓄水量第一的水庫
密雲水庫
開放分類: 地理、旅遊、水庫
所在地區: 北京密雲縣
建庫時間: 1960年9月
面 積: 183.6平方公里
深 度: 1975年最高水位152.81米
形態描述:密雲水庫形似等邊三角狀;洪水位158.5m時,相應水面面積183.6平方千米、庫容41.9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57.5米,相應水面面積l79.33平方千米、庫容40.08億立方米,汛限水位147.0米,相應水面面積137.54平方千米,庫容為23.38億立方米,死水位126.0米,水面面積46.154平方千米,庫容4.37億立方米,自建庫以來—直未蓄至正常水位;水庫主要由潮、白河這兩條河流供給。
密雲水庫在密雲縣城北13公里處,它位於燕山群峰之中,橫跨潮、白兩河。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稱。水庫佔地33.6萬畝,庫容43.8億立方米,庫水最深達60多米。它是北京市民用、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庫區夏季平均氣溫低於市區3℃,是一處避暑勝地。
密雲水庫建於1958年9月-1960年9月,主要建築有擋水的白河主壩(高66米,長1100米)、潮河主壩(高56米,長960米)和5道副壩、2條輸水隧洞、3個大型溢洪洞、2座發電站、1座大型調節池和1條密雲至北京引水渠。水庫全面積188平方公里,水面137000畝,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內湖三個庫區,總蓄水量為4317億立方米,相當於67個十三陵水庫或150個昆明湖,環湖公路110公里,乘車轉一圈需三個多小時。
密雲水庫,亞洲最大的人工湖,燕山明珠,避暑勝地。密雲水庫以山靈水秀,景象萬千而吸引遊人,成為京東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當您來到水庫,迎面就是巍峨的大壩。登臨壩頂,頓時豁然開朗,煙波浩淼,天水茫茫的湖面,魚船點點,一眼望不到盡頭,庫旁的各式建築,隱現在青山綠水之中,恰似仙宮瓊閣。圍繞水庫還建成了一條110公里長的環湖公路,沿環湖公路繞行,可以看到整個密雲水庫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
密雲水庫是亞洲最大的水庫,有「燕山明珠」之稱。它位於北京東北密雲縣境內,坐落於燕嶺群峰之中,橫截潮、白兩河,建於1958年9月-1960年9月,全面積188平方公里,水面137000畝,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內湖三個庫區,總蓄水量為4317億立方米,相當於67個十三陵水庫或150個昆明湖,環湖公路110公里,乘車轉一圈需三個多小時。
密雲水庫坐落在潮、白河中游偏下,系攔蓄白河、潮河之水而成,庫區跨越兩河。有主壩兩座、副壩五座。其中白河主壩在溪翁庄附近白河上,壩長960米,高66米;潮河主壩在南鹼廠附近潮河上,壩長1008米,高56米。五座副壩分別在北白岩、走馬庄、南石駱駝、西石駱駝、九松山等地,總長2592米。
除走馬庄副壩為心牆和均質土壩外,其他大壩均為碾壓式粘土斜牆壩,壩面襯砌石塊。主副壩填築土方總計為1888萬立方米。水庫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最大水深60米,最高水位水面面積達188平方公里,最大庫容43.75億立方米。控制潮白河流域面積為15788平方公里,占該河總流域面積的88%。其他配套工程有溢洪道三處、泄洪隧道四條、調節池一處、水電站兩座和京密引水渠等。
密雲水庫建成後,從根本上消除了潮、白河的水害,使其下游600多萬畝良田免遭水災,400萬畝旱地變成水澆田,新辟河灘荒地100萬畝。該水庫擔負著供應北京、天津及河北省部分地區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任務,成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兩座發電站裝機容量為9.64萬千瓦,年發電量1.15億度左右。
2. 福安市潭頭鎮水庫發電量是多少
福安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東經119o23'至119o52',北緯26o41'至27o24'之間。北部與浙江省(泰順縣)接壤。根據華東水電勘測設計院規劃,在福安市中北部建設潭頭抽水蓄能電站,裝機140萬kw,年發電量21億kw.h。 一. 工程概況 潭頭抽水蓄能電站位於福安市中北部,賽江(交溪)中上遊河畔,潭頭鎮區上街。電站上庫位於高岩村,壩址控制流域0.93km2,設計壩高50m,壩頂高程655m,總庫容620萬m3(水面40萬m2);下庫為在建潭頭水電站(裝機2.4萬kw)水庫,控制流域2060km2,年平均徑流量25.39億m3(日平均來水量695.6萬m3),為弧門攔河閘壩,正常蓄水位45.5m,相應正常庫容1356萬m3,總庫容2555萬m3。蓄能電站設計水頭590m,設計流量300m3/s,裝機140萬kw,年發電量21億kw.h,總投資40億元。(y#o6Z+] ] ~(I 二.建設緣由 福安市周邊現有及在建電站有穆陽溪(芹山)、壽寧牛頭山、車嶺、寧德洪口、福安交溪、黃蘭溪、柘榮仙龍溪梯級等電站裝機100多萬kw(不包括北邊泰順),還有建於福安灣塢的寧德大唐火電廠360萬kw,電能豐剩。在豐水期及低谷時段的電能出路問題,可用於抽水蓄能。且該蓄能電站靠近華東電網中心區(毗鄰浙江省),距金華500kv中心變電所僅200km,距溫州140km,距福建省會福州120km。且通往華東網金華的500kv線路經過福安,現在建閩東500kv變電所就在福安甘棠,距離電站僅35km送電方便,對蓄能調節華東網峰荷,條件優越。 同時,利用下游在建的潭頭水電站水庫,可以節省下庫投資。且經抽水蓄能調節,下游潭頭徑流電站(裝機2.4萬kw年發電量0.74億kw.h,與交溪樞紐聯合運行年發電量0.93億kw.h),平谷電能可調為高峰電能,使其效益提高30%以上。 三.投資效益 抽水蓄能電站裝機140萬kw,年發電量21億kw.h,總投資40億元。單位投資:2857元/kw,1.9元/kw.h;按資本金占總投資的30%,銀行貸款佔70%,低谷抽水高峰發電的電能差價0.30元/kw.h計,其財務評價成果為: 投資內部收益率(FIRR)10.34%,貸款償還期為6.17年;國民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14.84%,項目可行。現在福鼎核電站要上,潭頭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必要性更大,條件更成熟!該抽水蓄能電站當時華東院規劃裝機140萬KW,現在如有必要還可以在上庫高岩附近(隔一小山)泥洋另建一上庫,下庫還是利用潭頭電站水庫(正常庫容1356萬m3還有2060Km2天然河流來水已足夠),在同一地點建廠房裝機可增加100萬KW以上,總裝機可達240萬KW以上。寧德、福安兩級重點項目——潭頭水電站,至2008年度,累計實現投資2.1億元,完成了大壩、主廠房、引水遂洞、開關站、防洪設施的主體工程,已實現投產運營。
3. 溫峽水庫在什麼地方有多大面積水深多少內有幾座小島什麼時間去玩是最好的
溫峽口水庫位於湖北省鍾祥市東北部,大壩攔蓄漢江左岸支流敖河水系,總庫容5.78億方,有效庫容2.69億方,承雨面積595平方千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兼有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
水庫轄區國土面積4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730.5公頃,山林751.3公頃,耕地面積81.5公頃。水中大小島嶼20多個,在晨霧暮靄之中,若隱若現,妙趣橫生。島上蔭翳蔽日,空氣清新。乘坐遊艇或泛舟湖上,或環島瀏覽,隨心而游,山水勝景盡收眼底,猶如「船地水上游,人在畫中留」。同時,還可泛舟垂釣,既欣賞自然美景,又收獲天然美食,別有一翻情趣。
源頭活水來自於溫峽水庫湖底40米深處,
溫峽漂流是鍾祥市溫峽風景區的精品旅遊項目,漂流河道全長4千米,上起溫峽電站,下至天寧電站,是敖河中游植被最茂盛、山水最秀麗、地勢最險峻的河段之一。河道最窄處5米,最寬處80米,平均水深約1米,河道從上至下依次由導流渠、小電站、陳家沖、二場橋4處險灘連結5個波瀾不驚的緩水區,沿岸有香爐岩、月亮岩、陳家沖瀑布、桃花山、銀子岩等景點。 溫峽漂流的特點:一是水好,源頭活水來自於溫峽水庫湖底40米深處,常年水溫在8~10℃,水質清洌,冬暖夏涼,不可多得。二是水源充足,儲量達5.49億m3的溫峽湖水,經底孔發電後噴涌而出,流量達5.6m3/s,終年不竭。三是有驚無險,遊客乘橡皮艇,穿救生衣,順流而下,時而躍上波峰,時而跌入浪谷,驚險刺激,驚而無險。沿岸植被茂盛,河水清澈見底,河中水草豐茂,山澗百鳥啼鳴,間有流雲飛瀑,可險灘弄潮,可平湖泛舟,或早或晚,霧氣涌現,整個河道如輕紗籠罩,船行其中,宛若仙境,堪稱一絕,置身河上,涼風習習,是避暑休閑的理想去處。
4. 想知道: 宣城市 涇縣水庫 在哪
你不會是在問陳村水庫(太平湖)吧?那個不屬於涇縣管!
涇縣水庫:
1 陳塘 涇縣 孤峰河
2 承流峰 涇縣 徽水
3 梅村 涇縣 青弋江
4 黃道沖 涇縣 孤峰河
5 雞蛋沖 涇縣 孤峰河
6汪村 涇縣 徽水
7澇沖 涇縣 徽水
8 李橋 涇縣 徽水
9梅沖 涇縣 徽水
10 前進 涇縣 徽水
11 金沖 涇縣 徽水
12 百畝塘 涇縣 徽水
13 胡家灣 涇縣 徽水
14螺絲沖 涇縣 徽水
15 虎頭山 涇縣 徽水
16 石溪 涇縣 徽水
17 安沖 涇縣 孤峰河
18石龍頭 涇縣 孤峰河
19東風涇 涇縣 漳河
20 馬塘 涇縣 漳河
21青峰澇 涇縣 漳河
22青山 涇縣 青弋江
23南沖 涇縣 青弋江
24西壠 涇縣 青弋江
25劉家 涇縣 青弋江
26銅山 涇縣 青弋江
27 榨樹澇 涇縣 青弋江
28 南山澇 涇縣 青弋江
29 龍口澇 涇縣 青弋江
30 枇杷樁 涇縣 青弋江
31 芝麻澇 涇縣 孤峰河
32 銀峰 涇縣 孤峰河
33 雲嶺 涇縣 青弋江
34茶沖 涇縣 青弋江
35雷塘 涇縣 青弋江
36鵝形澇 涇縣 青弋江
37 梅家澇 涇縣 徽水
38 紅旗 涇縣 青弋江
39毛山沖 涇縣 青弋江
40 高村 涇縣 青弋江
41 梓龍坑 涇縣 青弋江
42 躍進 涇縣 青弋江
43王家山 涇縣 青弋江
44 西沖 涇縣 青弋江
45 台山 涇縣 青弋江
46窯峰 涇縣 琴溪河
47雙坑 涇縣 青弋江
48金家沖 涇縣 青弋江
49望村嶺 涇縣 涌溪河
5. 南部的升鍾水庫和簡陽的三岔湖哪個好耍些哦哪個大些
升鍾的風景要好些,三岔湖的娛樂設施好多些,比規模的話,還是升鍾大。可以的話兩邊都去玩玩吧。
三岔湖景區
三岔湖景區三岔湖(英文名稱:Three Forks Lake)景區位於四川省簡陽市龍泉山東麓三岔鎮。北距成都45公里,東北距簡陽市32公里。1977年3月三岔湖水庫建成蓄水。三岔湖是都江堰龍泉山灌區水利工程的大型屯蓄水湖泊,也是四川省第二大湖泊。1983年正式對遊客開放以來已是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遊區之一。1993年列入《世界名湖錄》。三岔湖面積12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7平方公里,蓄水2.27億立方米,鑲嵌著113個孤島和160多個半島,有240公里迂迴曲折的湖岸線,湖面海拔457米至462.5米,濕地面積達3平方公里,各種島類繁多。山、水、島交相輝映,被譽為「西部百島湖,天府新樂園」,有「天府明珠」的美稱。以島為主的景點有凌雨煙閣、水上迷宮、水天一色、花島、月亮島、鳥島、斬龍島、女禍石等10餘處。湖周山區有幽美險峻的丹景山、張飛營、乾封廟、三峨眉、牛角寨、石洞溝和古老的摩岩石刻等景觀。其中凌煙雨閣為三岔水庫主壩,十分雄偉壯觀,壩高35.5米,壩長1000米,可攔蓄兩億多方湖水;水上迷宮在湖西月亮島一帶,島嶼星羅棋布,港汊曲折迂迴,形成山外有湖,湖內有山的格調;水天一色因南湖船碼頭水域遼闊,一望無垠,煙波浩淼。 花島:登臨座座小島,你可以把這里萬千美景品味、觀賞;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島名不虛傳,花開四季,爭相鬥艷。漫步小院幽徑,觀賞奇花異草,哪真是一種高雅的情趣!三岔湖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寬闊處,水天相接;迂迴處,千回百轉;當風和日麗,且看浮光閃耀,碧波粼粼;如斜風細雨,惟有朝輝夜月,漁帆舟影;遇急風驟雨,但見波翻浪涌,動魄驚心。 鳥島:若值冬春,島嶼附近聚居的數千隻水鳥,此起彼落,使三岔湖充滿生機與活力。 月亮島:在三岔湖湖區西北部,靠近龍泉山,由八個島嶼相連構成,大者形如彎月。島上植有松、桃、柳,樹陰、草坪交錯鋪陳,迂迴湖岸,景色秀美。曾建有度假村、月光舞池、湖濱浴場、帳篷旅社等。 斬龍島:丹景山由北向南至牛角寨,一條山脈由西轉東經石牛嘴,過曾家平橋便到了龍口。這里一條小溪蜿蜒向前形成了一個「S」型,在「S」型的中段冒起了一個圓山頭,遠遠看去像一個圓寶,而「S」的兩端恰似張開嘴的兩個龍頭。由於山形水勢像二龍搶寶,所以千百年來人們認為此地乃一風水寶地,在「S」型溪溝的附近重上疊下不知葬了多少墳。墓葬者都希望自己的後代為官為宦,能光宗耀祖,由此留下一個「開山斬龍」的美妙傳說。如今在三岔湖南面,開山斬龍的斬龍埡清晰可見,一個山頭的頸部,被人工鑿開一個十餘米寬,七八米深的一個口子,附近有口埝人們稱之為龍口埝。今天的斬龍山成為風景秀麗的三岔湖一個景點,遊人有興,不妨一觀。 張飛營:張飛營位於簡陽武廟鄉爛田村和團堡村之間,與雙流縣太平鎮交界,屬龍泉山脈,海拔951.4米,山頂面積2平方公里。四周是岩,僅有一條小路上山,山頂地勢平坦。相傳三國時期,劉備坐鎮成都,蜀國猛將張飛率兵駐扎於此。龍泉山是成都的東方屏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當時,此地人煙稀少,莽林荒野,從川東到成都唯有一條小路,即在張飛營腳下。張飛在山峰上安營紮寨,扼咽喉控東路之兵,保成都為錦城之屏障。在張飛營東邊,現聳立一塊高3米,直徑2米的青色巨石,青石背靠西北,面向東南。整塊巨石,雕刻張飛頭像,暴眼圓睜,絡須滿腮,五官齊全。張飛的官帽至今還很完整。在張飛營山頂峰,青石雕刻張飛三兄弟的石像,穿著軍人衣服。解放前,張飛營周圍的農民,每逢農歷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為張飛三兄弟點燈。張飛營山上凸了個包出來,叫鵝公包,張飛在此修了一個高15米,寬40平方米的「望火樓」三層高,張飛用於觀察山下的情況。張飛營山下面,有一座山叫錢盤坡,傳說張飛三兄弟打了勝仗後在此地分錢,這山上的錢盤許許多多,後人取名為錢盤坡。 牛角寨:牛角寨位於湖西高家鄉境內,龍泉山脈尾段。在這里的山岩上,有許許多多的摩崖石刻。有北山道場石刻,有千佛岩石刻,有大佛石刻等。這些石刻大多刻於唐代。其技藝之精湛,布局之嚴密,選題之考究,形象之逼真,無一不絕。特別是大佛石刻,更加完美。據考這尊大佛建造年代與樂山大佛同時。其造像技巧與形象和樂山大佛大體相似,據說兩佛同出一人,先刻牛角寨大佛,後鑿樂山大佛。 石洞溝:石洞溝位於原乾封古鎮,今董家埂鄉螞蝗堰村,在乾封廟的左後方離乾封廟有三里來地遠,因相傳明初一代道家兼武宗的張三豐住過的「三豐洞」在此而聞名。 地處簡陽市西部邊緣的龍泉山麓,擁有27平方公里開闊水域,有引自都江堰的2.27億立米蓄水。在煙波浩渺的湖面,鑲嵌著113個孤島和160多個半島,還有240公里迂迴曲折的湖岸線,山、水、島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湖水清澈,游魚戲於碧波;小島花樹掩映,水鳥或棲息樹叢,或翱翔藍天;湖周懸崖幽谷,層巒疊嶂,山光水色,蔚為壯觀。 1993年列入《世界名湖錄》,2001年評為國家AA級旅遊區,被譽為「天府明珠」。湖周毗鄰集鎮,物產豐富,商貿繁榮,是成都市區外50公里內難得的旅遊勝地。景區內有「牛角大佛」、「凌煙雨閣」、「水上迷宮」、「水天一色」、「金橋映翠」、「古鎮憑吊」、「柳暗花明」等20餘個景點,壯闊秀麗的自然景觀令人嚮往。
升鍾水庫
以升鍾水庫大壩和庫區為主的風景名勝之地升鍾風景區,位於南充市南部縣西北部,相接於劍門蜀道。升鍾庫區橫跨南部、閬中、劍門三縣、市,水面最寬處達3000餘米,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一座水庫。其間碧波盪漾,小島星羅其中。西岸山巒疊翠,峽谷縱橫。為天然旅遊避暑勝地和重要風景區,享有「峨眉青城遜升鍾」之譽。
重要景觀有
1、水庫大壩。壩高79米,長350米,頂寬12米,可容四部卡車並列通行。整個大壩建築風格特異,氣勢宏偉,十分壯觀。 2、碧波仙島。規劃在庫區中段200多畝群島上修建異國風情園、各類度假小舍、豪華別墅、水上樂園、湖濱浴場等設施,與現有果樹公園融為一體。 3、神壩磚塔。1864年興建,高14米,為七層六角形仿木結構浮雕磚塔。具有奇特的藝術風格,有207幅民族氣息濃郁的人物及琴劍、書棋等浮雕。雕刻技藝高超,造型精美。 4、李封觀及皇娘墳。皇娘墳為蜀漢李特之妻羅氏之墓。李特在謹惠帝末年,領導飢民30萬起義,其子李雄於公元306年取成都正式稱帝,封羅氏為皇太後,尊父李特為景皇帝,羅氏死後,葬於家鄉豐峰,改稱「李封」。1307年,在羅氏墓前的封土上修了一座廟宇,名為豐峰觀,又名「李封觀」,至今尚存。 5、革命紀念地。1932年11月25日,中共四川省委和南充中心縣委領導了升鍾、保城一帶的農民武裝起義,震撼全川,建有「鐵爐寺升保起義紀念地」。尚有1935年紅軍北上時建立的「德半縣蘇維埃」遺址。 升鍾景區,正以嶄新的麗姿笑迎四方遊人。 6、西河鄉有龍尾山紅軍洞和革命烈士墓群。
6. 株洲市有多少個水庫,每個面積大概有多大
關於地圖你可以去查初中的那個《湖南地方文化常識》 我查到了一些 株洲大京水庫 株洲市茶陵洮水水庫 酒埠江水庫 株洲三門水庫 株洲栗塘水庫 株洲縣龍潭水庫 株洲市官莊水庫 株洲縣楊柳水庫 株洲縣龍潭水庫 攸縣皮佳如水庫 攸縣老虎岩水庫 攸縣黃沙橋水庫 攸縣涼江水庫 醴陵市荷田水庫 醴陵市王仙鎮焦坑水庫 醴陵市周芳水庫 醴陵市雪峰山水庫 醴陵市藕塘水庫 醴陵市周坊水庫 醴陵市望仙橋水庫 株洲市的應該就這些了
7. 北京市密雲水庫的詳情
密雲水庫是亞洲最大的水庫,有「燕山明珠」之稱。它位於北京東北密雲縣境內,坐落於燕嶺群峰之中,橫截潮、白兩河,建於1958年9月-1960年9月,全面積188萬平方公里,水面137000畝,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內湖三個庫區,總蓄水量為4317億立方米,相當於67個十三陵水庫或150個昆明湖,環湖公路110公里,乘車轉一圈需三個多小時。
該水庫坐落在潮、白河中游偏下,系攔蓄白河、潮河之水而成,庫區跨越兩河。有主壩兩座、副壩五座。其中白河主壩在溪翁庄附近白河上,壩長960米,高66米;潮河主壩在南鹼廠附近潮河上,壩長1008米,高56米。五座副壩分別在北白岩、走馬庄、南石駱駝、西石駱駝、九松山等地,總長2592米。除走馬庄副壩為心牆和均質土壩外,其他大壩均為碾壓式粘土斜牆壩,壩面襯砌石塊。主副壩填築土方總計為1888萬立方米。水庫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最大水深60米,最高水位水面面積達188平方公里,最大庫容43.75億立方米。控制潮白河流域面積為15788平方公里,占該河總流域面積的88%。其他配套工程有溢洪道三處、泄洪隧道四條、調節池一處、水電站兩座和京密引水渠等。
密雲水庫建成後,從根本上消除了潮、白河的水害,使其下游600多萬畝良田免遭水災,400萬畝旱地變成水澆田,新辟河灘荒地100萬畝。該水庫擔負著供應北京、天津及河北省部分地區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任務,成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兩座發電站裝機容量為9.64萬千瓦,年發電量1.15億度左右。庫內年產淡水魚300萬公斤所以,密雲水庫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1964年成立密雲水庫管理處,設潮河、白河、園林管理所及職工醫院等,共有職工670人,負責水庫的維護管理和調度運用。
密雲水庫以山靈水秀,景象萬千而吸引遊人,成為京東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當您來到水庫,迎面就是巍峨的大壩。登臨壩頂,頓時豁然開朗,煙波浩森,天水茫茫的湖面,魚船點點,一眼望不到盡頭,庫旁的各式建築,隱現在青山綠水之中,恰似仙宮瓊閣。水庫白河大壩西北有一座海拔900多米高的山峰,名叫五座樓築有五座烽火台,氣勢雄渾,屹立峰巔,水庫全貌與塞外風光一覽無余。前來這里旅遊、垂釣、避暑、休養。均極為理想愜意。
此外,旅客如時間允許,還可順道游覽密雲國際游樂場及白河郊野公園等。
交通信息
在東直門外可乘長途汽車前往,在北新橋十字路東口,旅遊旺季時,可乘專線旅遊車往返,在北京站乘555次或557次火車,至巨各庄下車前往
餐飲
密雲水庫是北京著名的魚鄉。到庫區一定要嘗一嘗味道鮮美的「侉燉魚」(用水庫水燉的鮮魚),還有貼餅子和其他農家菜:葫蘆條燉肉、豆腐粉條燉白菜乾、炒鹵水豆腐等等,如果去環湖的果園內就餐,還有湖邊美景伴餐,保證讓你食而忘返。
8. 虎山水庫,泰安虎山水庫_泰山導游詞,求解說!!!
山東泰山景點——泰山導游詞
文章來源:山東泰山名勝風景官方網站 作者:無 發布時間: ( 2008-4-28 ) 瀏覽次數:275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對大家來泰山旅遊、觀光表示熱烈歡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為東經117度6分,北緯36度16分。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2年榮登全國旅遊勝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築群有22處,總建築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築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內有著名山峰12座,崖嶺78座,岩洞18處,奇石58塊,溪谷12條,潭池瀑布56處,山泉64處,有著名的黑龍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泰山的日出,是一個想像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自古以來,無數詩人對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觀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宋代詞人梅聖俞的「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的絕句尤為人愛,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舉目東方,晨星漸沒,微暈稍露,天地間的一片雲海滾動,稍頃,一線晨曦透過雲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雲層,在陽光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在陽光中婷婷娜娜從雲層升起,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陽西下時,朵朵殘雲飄浮在天際,落日的余輝如一道道金光穿過雲朵灑滿山間。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玉盤,由白變黃,越來越大,天空如緞似錦,待到夕陽沉入雲底,霞光變成一片火紅,天際雲朵,山峰好象在燃燒,天是紅的,山是紅的,雲是紅的,大地也是紅的。舉目遠眺,黃河象一條飄帶,彎彎曲曲從天際飄來,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緞帶般的黃河泛起紅潤,波光翻滾,給人以動的幻覺。「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太陽慢慢靠向黃河,綵帶般的黃河象是系在太陽上,在絳紫色的天邊飛舞。泰山的雲霧是變幻莫測的。雨後初晴,大量水氣蒸發蒸騰,加之夏季季風自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成雲致霧。有時大片雲在山腰形成一條長長的帶子,如同官服玉帶,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時則烏雲滾滾,大有倒海翻江之勢;也有時白雲平鋪,如大地鋪絮,山谷堆雪,團團白雲如同千萬個玉盤,輕攏漫涌,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汪洋大海,這就是著名的「雲海玉盤」。
碧霞寶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寶光」俗稱「佛光」,多出現在碧霞祠東、西、南神門外,碧霞祠地處玉皇頂的前懷,地勢相對低凹,雲霧較為濃密且較穩定,在彌漫背後照來,人影呈現在霧幕上,周圍形成內紫外紅彩色光環,燁燁生輝,彩環呈現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有時還會出現雙環,更加絢麗動人。站在霧幕前的遊客舉手投足,光環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飄飄欲飛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氣溫常在-20攝氏度左右,雪後天晴,氣溫回暖,大陸氣團稍有減少,南方暖溫氣團乘虛而入,霧氣籠罩山間,微風吹動,飄浮的霧滴觸及樹枝、岩石、房頂,凝結成冰粒,層層疊疊,便形成了「千枝瓊玉」、「萬樹花」的霧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個潔白如銀的世界,猶如龍宮洞府,別有一番情調。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卻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體上,急速結成堅硬、滑而透明的冰層,這就是「雨淞」。每當雨淞出現,山巒樹木象冰晶倒掛,地面岩石似鋪明鏡,泰山變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後天晴,紅日映冰峰,藍天襯霞山,光彩奪目,金光迸射,滿山松柏映雪,到處銀裝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潔的北國風光。
泰山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態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生動地記錄了我們中華民族發展歷史的文明篇章。現代考古科學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大量史料也都記載了泰山地區早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已經顯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不僅影響到山東,而且影響到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齊魯之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之一,產生了孔子、孟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告訴我們,泰山地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時代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成為五嶽之首。
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占第三位。與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但它為什麼成為赫赫於古今的「五嶽之長」、「五嶽獨宗」而獨享盛名呢?這要從泰山的地理環境和原始宗教談起。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亘100餘公里,盤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從古到今,人們總把泰山作為一個高大、美好、高尚、堅毅的形象,熱情加以歌頌。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少卿書>>中就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馬遷的這名話教導人們,「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種把泰山精神與人生的意義、人生觀密切聯系起來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闢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後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五行>>、<<五德>>學說創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嶽的歷史背景。
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因此,東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這個通天拔地的龐然大物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伴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泰山成了各種宗教流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黃伯陽修道於山後,以後歷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傳經佈道,建觀築廟。佛教自東晉高僧郎公創建郎公寺開始,在泰山也不斷發展。
泰山吸引了眾多的文化名人,歷代詩人墨客紛至沓來,他們朝山覽勝,賦詩撰文,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馬遷、張衡、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劉禹錫、蘇東坡、歐陽修、范仲淹、王世貞、姚奈、郭沫若等都揮筆疾書,留下了浩如煙海的頌岱詩文,把遊人從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覽觀賞、求知審美的新方向。由山腳拾級而上,到泰山之巔,僅摩崖石刻就有千餘處,從秦至清,歷代皆有巨制。書體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規模之大,作品之多,時代之連續性以及風格、流派、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韻深情與巍巍壯麗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數千年的文明中,歷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一系列輝煌的人文景觀與高大雄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構成了獨特的泰山風景景觀。人文景觀的布局與創作,是根據自然景觀,尤其是地形特點和封禪、游覽、觀賞活動的需要而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禪、百姓朝山進香的路線。其主體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觀,主題是封天禪地的思想內容,布局形式重點是祭地的蒿里山,經帝王駐驛的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了長達10餘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三重空間一條軸線。即以城西南過奈河橋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車站東南側)為「陰曹地府」;泰安城區為人間;自城北岱宗坊開始,沿長達6666級的「天梯」至岱頂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游覽觀光發展而成的。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城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後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築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著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歷程。從地形上看,是由緩坡、斜坡直到陡坡,人們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後宛若登上天府;從建築規模上看,是由人間帝王宮殿上達蒼穹,漸入仙境;從色調上看,紅牆黃瓦始終與蒼松翠柏形成對比。再通過三里一旗桿,五里一牌坊,一天門、二天門(中天門)、三天門(南天門),三重節奏,構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偉壯觀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勢,又以人工之力加強和美化自然環境。其一,在封禪祭祀活動的序列空間位置的選擇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緩漸陡之勢,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屬「封閉型」自然景觀,下段是緊緊收縮,直至岱頂才開放。前奏長,對比十分強烈,對於「祭天」活動來說,造成環境感應的心理狀態,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臨南天門驟然開闊,恰似升仙。因此,這樣的地理環境是封禪祭祀空間序列的傑作。其二,在建單體或群體位置的選擇與建築結構的創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門戶建築,有登山轉折處的導向性建築,有臨溪而設的賞景建築,有半山懸掛的宗教建築,也有聳立山巔的祭祀建築等。其三,從建築的結構、材料、裝飾及以庭院空間為基本單元的群體組合上,均能適應地形環境多變的要求,該建亭的建亭,該設閣的則設閣;需開敞通透處即造型輕巧,需收縮空間處便實厚重,充分體現因景而設,因境而生的建築思想。
泰山古建築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建築與會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例證,保存了一個巨大的封禪祭祀序列和一幅記載歷史的立體畫卷,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順應自然的建築典範,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去協調和加強自然美,去表現和深化自然環境。由於它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使峻極於天的泰山深入到幾億炎黃子孫的心坎中,並名揚全世界,成為全為類的珍貴遺產。
登泰山,自古3條路。原來的東路已毀,原來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現在的東路,遊人在泰安火車站下火車後,可先游岱廟,然後從岱廟後門至岱宗坊,步行經中天門到南天門,或步行至中天門後轉乘索道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經碧霞祠登上泰山極頂。若走中路(原來的西路),從泰安火車站下車後,可乘游覽汽車沿環山公路經黑龍潭、竹林寺直達中天門,然後從中天門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直至岱頂。若從西路上山,需從泰安火車站乘游覽汽車至界首(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環山公路,在鳥語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從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謂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泰山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親身投入到泰山的懷抱里,沿著歷史文化的足跡慢慢地去游覽,仔細地去觀賞。
9. 密雲水庫有多大
有43億多立方米庫容
10. 日照水庫又叫什麼
境內大小山頭4358座,較大河流有12條,有日照水庫、牆夼水庫、青峰嶺水庫三座大型水庫。日照市處在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附近,...其中大沙窪林場至任家台沙灘,又名沙龍灘,面積為100萬平方米,寬為200米。沙灘平整,松軟無泥,無雜質。王家皂以南至萬平口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