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感情
『壹』 李白長安三年幹了什麼
長安三年的政治生活
李白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秋天,李白42歲的時候,得友人吳筠推薦,獲唐玄宗賞識,應召入京。雖然功名並沒有如他所願地「早著」,但是他還是特別興奮,離家時哈哈唱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到長安以後,賀知章一見面就驚嘆他是個「謫仙人」,稱贊他的詩能夠泣鬼神,「李謫仙」的雅號便由此產生了。開始時,李白的確很受唐玄宗的寵愛,唐玄宗甚至曾親自調羹賜食李白,並授他翰林供奉的職位。李白也確實很興奮,甚至在半路上遇見朋友還「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正當李白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為自己建功立業的時候,過了一段時間,李白卻發現一切跟他所想像得並不一樣。首先,李白發現唐玄宗已經不是那個即位之初勵精圖治的皇帝了,現在的唐玄宗過的是聲色犬馬的帝王生活。其次,李白發現自己的職位並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皇帝對自己並不器重,也不打算讓自己施展「經世濟國」的才能,唐玄宗看重的只是自己在作詩方面的本事,自己只是皇帝裝潢門面、粉飾太平的一個工具而已,說白了,就是個花瓶、擺設。最重要的是,李白在朝廷中呆了一段時間後,明顯地感受到了宮廷的中黑暗、腐敗的一面和權臣之間勾心鬥角丑惡現象,這令他感到非常的失望。李白的性格本來就非常清高孤傲,當當皇帝的花瓶雖說滋味不大好受,還是可以容忍的,畢竟皇帝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但是要他去巴結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皇帝身邊的權臣,那是他這種平交王侯、傲視權貴的人所做不到也不屑於去做的。李白的這種高傲的姿態遭到了這些權臣的嫉恨,因此受到了這些人的排擠,他們開始向唐玄宗進讒言毀謗李白,而唐玄宗也就漸漸地冷淡了李白。李白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也深深覺得這樣的生活跟自己的理想相距太遙遠,實在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於是便主動上表請求退隱,唐玄宗也毫不猶豫的馬上批准,賜金放還。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就這樣體面地離開了朝廷。
在朝廷的時間雖短,卻使李白看到了朝廷的沒落、黑暗和腐敗,因此對李白的詩歌創作的影響極其深遠。在未入長安之前,李白的詩歌大部分曲調昂揚,對自己的能力以及政治前途充滿了自信。但是在離開長安之後,功名挫折帶來的自我失落的迷惘感、知音難遇的寂寞感、宦途艱難的悲憤感、生命促迫的憂患感,使李白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生活在失望、迷茫、痛苦的情感煎熬中,因此,他這段時間里所創作的詩歌便自然而然轉向了表達他的這些思想情感。雖然還是一樣的才華橫溢,雖然還是一樣的自信,還是一樣渴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其詩中的抑鬱、沮喪、憤懣、不滿的情感也表露無疑。在這個時期的詩歌中,李白在憤慨中對當時唐代的政治秩序進行了大膽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勢。然而憤慨之餘,又常用隱居求仙、狂飲頹廢來尋求精神痛苦的暫時解脫。這種矛盾的心情使得他所作的詩中都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一種頹廢與悲觀。
在被賜金放還的那一年,李白在郁悶中寫下了《梁甫吟》: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梁甫吟,梁甫吟,聲正悲。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山兒屼當安之。《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民曲,音調悲切凄苦。這首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正在於布局奇特,變化莫測。全篇用典,借神話寄寓自己的遭遇。李白在詩中寫到「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與春秋時齊相晏子寫的「二桃殺三士」的意思相近。本詩抒發了李白在遭受挫折後的痛苦和對理想的追求及等待的心情,氣勢奔放,感情熾熱。「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山兒屼當安之」,飽受挫折的詩人雖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中,但還是以各種辦法自我安慰,始終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詩的意境奇幻多姿,錯落有致;它時而風和日麗、春意盎然;時而濁浪滾滾、險象橫生;語言時而明白如話,時而深不可測。再加上語言節奏不斷變化起伏,詩人強烈而又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得淋灘盡致。此詩乃李白千古傳誦的名篇之一。
另一首能表現李白當時心情的詩作便是《行路難》:行路難(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古樂府《雜曲歌辭》名,其內容多敘寫社會道途艱難和離別悲傷。《行路難》李白原作三首,這是第一首,作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遭受讒毀而被排擠出長安之時。這首詩正反映了他的心聲。本篇描寫世途艱險、前路茫然,個人抱負與現實深刻矛盾。全詩十四句,隨著感情起伏跌岩,章法變化,可分五個層次。前四句盛筵餞別,以「停杯投奢」、「拔劍四顧」四個連續動作,表現了英雄失意、拔劍空嘆的抑鬱和悲壯。繼二句以冰塞黃河、雪壓太行的形象,象徵世途艱險、迷茫失路。再二句連用二個典故,以歷史的聯想表現對理想內心的憧憬,接著四個三言句是兩個七言句的變式,詩人又面對現實,以節奏短促、急切不安的內心獨白,表現歧路的感嘆和彷徨。末二句以堅強的意志沖破阻礙,堅信遠大的理想終會實現。全詩充滿抑鬱不平之氣,深刻地抒發了內心強烈苦悶、悲憤,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堅強、自信和對理想追求的執著,反映了他對自身價值的堅信。雖然李白對自身的價值堅信不移,但是愈堅信,對自己的這種遭遇就愈不平,這種抑鬱不平之氣在《行路難》(其二)、(其三)中更是表露無疑,甚至在抑鬱中產生了很強烈的沮喪和悲觀。行路難(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粟。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行路難,歸去來。行路難(其三)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在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准備由東魯(今山東省南部)南遊越中時,寫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向朋友們表白自己的心情。夢游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首詩與屈原的《離騷》可謂比肩之作。屈原借描繪神仙而自喻清高,李白以敘述仙境來寄託憤嫉。本詩作為李白的代表詩作之一而被千古傳頌。趙翼在《甌北詩話》中說:「李白才氣豪邁,全以神運,自不屑束縛於格律對偶,與雕繪者爭長」。這種看法甚合《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實質情況。此詩句式不齊,以七言為主,其中雜有楚辭句法,激情澎湃,氣勢磅磚,在波瀾起伏中,又收放自若。全詩既寫夢境,也寫現實,構思縝密,極富想像,將神話傳說和實境奇幻地交織在一起。詩人借天姥山奇麗和驚險的景象描寫,抒發了對山川之美與想像中的神仙世界的熱烈的嚮往之情。這是詩人在經歷了政治上的失意後對神仙世界的嚮往,覺得只有夢境才更值得流連;然而夢總是要醒的,一旦接觸到丑惡的社會現實,就不由得無比地痛恨,最後點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憤懣主題。在封建社會時期,詩人敢於在自己的詩作中直接表示對統治階級集團的不滿,敢於蔑視權貴,實屬罕見。所以,我們說,李白不愧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擬舊題《將進酒》抒發自己政途失意之情,成就了又一篇膾炙人口的唐詩名篇。在很多人眼裡,《將進酒》便是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內容多寫宴飲游樂。李白此詩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以黃河的偉大永恆映照生命的渺小短暫。藉以突出人生之「悲」。接下去「人生得意須盡歡」,似乎在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此時,作者受權貴排擠,正是「失意」之時,故所謂「得意」、「盡歡」其實是一種激憤之詞。「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亦屬憤語。詩人自比管仲與諸葛亮,他以古人的「寂寞」,來表現自己的「寂寞」,隱含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陳王」備受曹丕猜忌,有志難展,又與酒聯系較多,詩人與之共鳴。至此,詩中「天生我材」的自信與「不遇合」的深廣的憂憤,可謂力透紙背。最後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悲白發」相呼應,可謂大開大合。《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筆酣墨飽,氣象不凡,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極奔涌跌宕之能事,具有震憾人心的氣勢與力量。李白在詩中表達了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嘆,但也同時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從汴梁到達宣州游歷時,在謝朓樓餞別他的族叔李雲時寫下了餞別詩《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此詩的重點不是寫離情別緒,而主要是感懷,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的牢騷。當時李白已離開長安九年,在各地漫遊,功業無成,借酒澆愁。全詩感情既沉鬱又奔放。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雲,以「小謝清發」自喻。借送別以贊對方,惜其生之不稱世。篇首波瀾壯闊,痛感日月不居,時光難以挽留,因而憂憤滿腔,兩句十一字長句成一鼓作氣之勢。三、四句突作轉折,從苦悶中轉到爽朗壯闊的境界,詩人雖然政途失意,但豪情仍在,仰望長空期盼自己可憤然高飛。「蓬萊」四句,正好反映出作者對自己才能的自負和對政治理想的追求,表現出昂揚的情緒,以謝安自比,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末四句抒寫感慨,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不免煩憂苦悶,「舉杯消愁」、「抽刀斷水」以表達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的強烈矛盾,以及李白自己力圖擺脫現實的精神苦悶。結尾「明朝散發弄扁舟」是透過暗用春秋時趙國大夫范蠢泛舟隱逸五湖的典故,以表示自己狂放不羈,寧可隱逸不仕,也要對殘酷的政治現實作出否定及抗爭。在李白離開朝廷以後的幾年裡,開元盛世就已漸漸遠去,朝廷日趨腐化,社會醞釀著新的危機,而李白實現理想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了,因此他對自己遭受的政治上的打擊的感受也愈加地沉重。但是李白並沒有放棄他的政治理想,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入永王幕府、下獄、流放、獲釋等事情。李白就是這樣在理想與現實、出世與入世的激烈思想斗爭中度過了他的餘生。
『貳』 悠悠詩海中,贊頌友情的古詩膾炙人口
關於「友情」的古詩句:
貧交行
杜甫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徒步歸行
杜甫
明公壯年值時危,經濟實藉英雄姿。國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禍亂非公誰。
鳳翔千官且飽飯,衣馬不復能輕肥。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妻子山中哭向天,須公櫪上追風驃。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鄭侍御謫閩中
高適
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東路雲山合,南天瘴癘和。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波。
箜篌謠·結交在相知
漢樂府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
從風暫靡草,富貴上升天。
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
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詩
孔融
坐上客恆滿,樽中飲不空。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
李白
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築台像半月,迴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雲,商飆起寒梧。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
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天台曉望
李白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葯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闕?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李白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
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明朝廣陵道,獨憶此傾樽。
下途歸石門舊居
李白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雲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遊仙山。
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俯仰人間易凋朽,鍾峰五雲在軒牖。
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崖手。隱居寺,隱居山,陶公煉液棲其間。
凝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閑。數人不知幾甲子,昨夜猶帶冰霜顏。
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瞭然失所在。別君莫道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
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
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何必長從七貴游,勞生徒聚萬金產。
挹君去,長相思,雲游雨散從此辭。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
至鴨欄驛上白馬磯贈裴侍御
李白
側疊萬古石,橫為白馬磯。亂流若電轉,舉掉揚珠輝。
臨驛卷緹幕,升堂接綉衣。情親不避馬,為我解霜威。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李白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卧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李白
結發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脫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
小節豈足言,退耕舂陵東。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
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吾兄青雲士,然諾聞諸公。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
棣華倘不接,甘與秋草同。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李白
漢帝長楊苑,誇胡羽獵歸。子雲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驪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劉長卿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劉長卿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贈范曄
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螢火賦
駱賓王
響必應之與同聲,道固從至於同類。
玉笑零音
田藝衡
黿鳴而鱉應,兔死則狐悲。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王勃
十旬休暇,勝友如雲;
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別詩
佚名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遊子吟,泠泠一何悲。絲竹厲清聲,慷慨有餘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
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雲翔。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古詩
佚名
采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
結交莫羞貧,羞貧友不成。
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
佚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題鄰居
於鵠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並居。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葯,分燈夜讀書。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題長安壁主人
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叄』 有哪些描寫久別重逢喜悅的古詩詞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對秋山。
孟浩然《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漢帝長楊苑,誇胡羽獵歸。子雲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
『肆』 李白有幾首詩
靜夜思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詩人小傳】
望廬山瀑布 早發白帝城版 將進酒 送孟浩然之廣權陵
贈汪倫 詠薴蘿山 塞下曲六首 靜夜思
望天門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鳳凰台 長相思二首
把酒問月 獨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薩蠻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行路難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荊門送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 長干行 贈孟浩然 春思
軍行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蜀道難 長門怨 送友人 白頭吟
草書歌行 關山月 白馬篇 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難 春夜洛城聞笛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行路難 其二 子夜四時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風其二十四
月下獨酌其一 古風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遠
秋風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連理枝 金陵酒肆留別
北風行 憶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樂
塞上曲 白鳩辭 怨情 日出入行
獨漉篇 山中問答 江南春懷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鸚鵡洲懷禰衡 勞勞亭 子夜四時歌:春歌 夜坐
『伍』 和老朋友久別重逢,有哪些可以表達此刻喜悅心情的詩句
1,贈衛八處士
唐代: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譯文:
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個什麼吉日良辰,讓我們共同在這燭光下敘談。
青春壯健年少歲月能有多少,轉瞬間你我都已經兩鬢如霜。
昔日往來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內心激盪不得不連聲哀嘆。
沒想到我們已分別廿個春秋,今天還能親臨你家裡的廳堂。
相分別是你還沒有結婚成家,倏忽間你的子女已成幫成行。
他們彬彬有禮笑迎父親老友,親切地詢問我來自什麼地方?
還來不及講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兒女快把酒菜擺上。
冒著夜雨剪來了青鮮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嘗。
主人感慨見面的機會太難得,開懷暢飲一連喝乾了十幾杯。
一連喝乾十幾杯還沒有醉意,令我感動你對老友情深意長。
明日分別後又相隔千山萬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緒難斷。
2,喜見外弟又言別
唐代: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譯文:
經過了近十年的戰亂流離,長大成人後竟然意外相逢。
初見不相識還驚問名和姓,稱名後才想起舊時的面容。
說不完別離後世事的變化,一直暢談到黃昏寺院鳴鍾。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憂愁不知又隔幾重?
3,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4,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宋代: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
當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勸酒頻舉玉盅,是那麼地溫柔美麗和多情,我開懷暢飲喝得酒醉臉通紅。翩翩起舞從月上柳梢的傍晚時分開始,直到樓頂月墜樓外樹梢的深夜,我們盡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盡累到無力再把桃花扇搖動。
自從那次離別後,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相擁。今夜裡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還怕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5,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唐代: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譯文:
在江漢就曾經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盡醉而還。
離別後如浮雲飄流不定,歲月如流水一晃過十年。
今日相見雖然歡笑如舊,可惜人已蒼老鬢發斑斑。
為何我不與故人同歸去?因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陸』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出自杜甫哪首詩譯文是什麼
出自唐代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譯文: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
釋義: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並掃除,並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
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後被皇帝賞賜錦袍。玄宗經常召見李白,李白頗受寵信。
(6)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感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篤,他聞聽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後,十分嘆惋,便創作了一些思念、稱頌李白的詩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便為其中一首。
寶應元年(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嚴武入朝,至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正值劍南兵馬使徐知道作亂。於是轉赴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此時才獲悉李白正在當塗養病,於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
賞析:
對李白的前半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時,對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進行了熱情的贊頌。前六句記敘李白初游長安事。李白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恰如演員登台亮相,光彩照人,贏得滿堂喝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看成是描寫李白的佳句。
詩人以高度誇張的手法,盛贊了李白詩歌強大的藝術魅力。落筆能驚動狂風暴雨,說明李白的詩歌氣勢磅礴;詩成能使鬼神哭泣,說明李白的詩歌感人肺腑。詩人用精妙的語言贊美了李白的曠世才華,而「詩仙」李白也確實有資格接受這一贊譽。從這里可以看出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和欽敬。
『柒』 求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譯文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
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
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
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
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
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白話譯文
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人」。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並掃除,並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後被皇帝賞賜錦袍。玄宗經常召見李白,李白頗受寵信。後來他因受奸人誣陷而被賜金放還,途中與我相遇。李白既沒有隱藏自己的遠大志向,又能在受寵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我與他相遇後,李白非常理解我的灑脫不羈,我也十分欣賞他的坦盪胸懷。我們夜裡在梁園飲酒起舞,春季則在泗水縱情吟唱。雖然才華超群卻無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無人理解,雖然才智堪比東漢禰衡,但命運卻如窮困失意的原憲。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傳說他收了永王的重金,這實屬造謠。但是他卻因此被流放,長期漂泊。幾年之間屢遭禍患,心中必然悲傷。蘇武最終返回漢廷,夏黃公難道會為暴秦做事嗎?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書為自己辯護。如果當時事理難明,就讓李白服罪,那麼,現在誰又能將此事上報朝廷呢?晚年時,李白猶自吟詩不輟,希望他早日康復,多作好詩。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書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思念李白的一首詩。杜甫與李白情誼深厚,李白被放逐,杜甫寫了不少思念李白的詩,此詩是其中的一首,向李白表示慰問和同情。詩中竭力稱贊李白的才華,表達了對他的深厚友誼,也流露出對統治者不公平對待李白這樣一位奇才的不滿。
創作背景
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篤,他聞聽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後,十分嘆惋,便創作了一些思念、稱頌李白的詩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便為其中一首。寶應元年(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嚴武入朝,至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正值劍南兵馬使徐知道作亂。於是轉赴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此時才獲悉李白正在當塗養病,於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
文學賞析
此詩旨在為李白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申冤,並為他不平凡的一生寫照。王嗣奭說:「此詩分明為李白作傳,其生平履歷備矣。」盧世傕認為這是「天壤間維持公道,保護元氣文字」(《杜詩詳注》)。詩歌本身也是一篇「驚風雨」,「泣鬼神」的傳世傑作。李白同輩排行第十二,所以稱「李十二白」。
此詩分三大段,一個結尾。第一段從「昔年有狂客」到「青雲滿後塵」,追述李白於開元十八年(730年)和天寶元年(742年)兩入長安的經歷,對李白的前半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時,對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進行了熱情的贊頌。前六句記敘李白初游長安事。唐人孟棨《本事詩·高逸》記載:李白初至長安,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其為文。白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書中還記載,賀知章讀李白的《烏棲曲》後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賀知章號「四明狂客」。詩人根據這些史實,贊揚李白妙筆生花,連風雨也為之感到驚嘆,連鬼神也為之感動哭泣。李白經賀知章的宣揚,於是名震京師。三十年來默默無聞,此後就名滿天下了。此詩一開頭就顯得筆鋒突兀,氣勢不凡。非「狂客之譽」,無以彰「謫仙」之名。而「謫仙」這一美譽出自久負盛名的大詩人賀知章之口,更增加了它的份量。李白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恰如演員登台亮相,光彩照人,贏得滿堂喝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看成是描寫李白的佳句。詩人以高度誇張的手法,盛贊了李白詩歌強大的藝術魅力。落筆能驚動狂風暴雨,說明李白的詩歌氣勢磅礴;詩成能使鬼神哭泣,說明李白的詩歌感人肺腑。詩人用精妙的語言贊美了李白的曠世才華,而「詩仙」李白也確實有資格接受這一贊譽。從這里可以看出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和欽敬。
後六句敘寫李白二游長安事。「文彩」二句是說李白因擅長詩賦被玄宗召入京,供奉翰林;他那些無與倫比的詩篇必將流傳千古。以下四句記敘的是李白供奉翰林期間的事。「龍舟」句見唐人范傳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蓮池,公不在宴,皇歡既洽,召公作序。時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將軍扶以登舟。」「獸錦」句見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蔡夢弼《杜詩注》引《李白外傳》雲:「白作樂章賜錦袍。」李白常被召入宮中為皇帝草擬文告和樂章,因為身受寵待,一些文士慕名追隨左右。這時李白意得志滿,盛極一時,詩人亦不惜濃墨重彩,加以渲染。詩人通過對李白兩入長安的描寫,用極為洗煉的筆觸就勾勒出一個風流倜儻、飄逸豪放的詩人形象。
第二段從「乞歸優詔許」到「諸生原憲貧」,追敘李白於天寶三載(744年)春被賜金放還後,南北漫遊、潦倒落魄的情景,並回憶自己在與李白相識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親如兄弟的深厚感情。「乞歸」句,這既是對李白的回護,也是對玄宗的隱諱。李白離京,實際上是遭到張垍、高力士等人的誹謗而被玄宗放逐的。李白離開長安後於這年夏天來到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與杜甫一見如故,情同手足。「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是說李白既沒有辜負隱幽之志,又能在受寵被重用和遭讒被逐的不同境遇中善自保全自己。這仍是那種回護心情的繼續。「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指兩人相遇後,李白很能理解自己的「野逸」,即放達不羈,自己也很欣賞李白的「天真」即胸懷坦盪。「醉舞」句指李白的梁宋之游;「行歌」句指李白回到寓家之處山東兗州。這兩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一次跳躍,李白從此開始南北漫遊。接著四句,筆鋒一轉,專寫李白懷才不遇。雖才華橫溢,但宏圖未展;仕途受挫,雖道德高尚卻無人理解。雖如東漢文士禰衡一樣才智卓群,但卻難逃像孔子弟子原憲那樣窮愁潦倒的命運。
這一段,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多層對比的手法。首先,李白奉詔入京與賜金放還,通過「寵」與「辱」的對比,說明「乞歸」出於被迫,暗諷「優詔許」的虛偽性。其次,才高而命蹇,空有禰衡之俊卻難免原憲之貧,詩人通過這一對比控訴了人間的不平。第三,「醉舞」、「行歌」,似乎是一派歡樂氣氛,但緊接著寫李白的遭遇坎坷、窮愁潦倒,這又形成鮮明對比,原來那不過是苦中作樂。
第三段從「稻粱求未足」到「誰將此義陳」,著重記述李白長流夜郎前後的經歷,篇幅寄慨最深,為全篇重點。安史之亂起,李白求仕不得,報國無門,於至德元年(756年)秋隱居廬山。正值永王李璘奉玄宗詔節度江陵,率軍東下,路過尋陽。李白心懷「掃胡塵」、「救河南」的願望入了永王幕,卻不自覺地捲入了肅宗和永王爭權奪位的矛盾漩渦之中。次年一月,永王敗死。李白入獄,繼而長流夜郎(今貴州正安縣)。「稻粱」二句,是說李白受聘不過是為生活所迫,有人說他得了永王的重賂,純屬誹謗。詩人極力將李白入永王幕的政治色彩沖淡,力圖在為李白開脫。李白於至德二年(757年)冬開始流放,還沒到夜郎,於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在渝州遇赦,還憩江夏。因取道岳陽,南赴蒼梧避禍。蒼梧指湖南零陵、九疑山一帶,其地與五嶺接壤。「五嶺」二句,因格律關系,將時序倒置。前一句指避禍蒼梧,後一句指長流夜郎。
「幾年遭鵩鳥」。西漢賈誼謫居長沙,屋中飛來鵩鳥(即鵩鳥),自認為交了惡運,憂郁而死。李白當時作《放後遇恩不沾》:「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何時入宣室,更問賈生才?」自比賈生,詩人因此亦以賈生比之。李白卧病當塗以手稿付李陽冰時,作《古風·大雅久不作》壓卷,詩中說:「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自比孔子,自傷道窮。「獨泣向麒麟」,用的就是這句詩意。
以上六句敘寫李白晚年悲慘的遭遇和凄楚的心境。以下六句則是發議論,抒感慨,極力為李白鳴不平。借蘇武終於歸漢和夏黃公不事暴秦的故事,說明李白不會真心附逆。借穆生辭別楚王劉戊的故事,說明李白能夠自重,永王也並未任用他。「梁獄」句,是說李白曾像鄒陽那樣上書為自己辯護。「已用」二句,是說如果當時因事理難明,李白服了流刑,那麼,如今沒有人將這些道理去向朝廷陳述。詩中用一個反問句「誰將此義陳」,把無人仗義執言的感慨表達得深沉幽怒。
而這一段,因為涉及極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和微妙的皇室矛盾,須委婉含蓄,故在十二句中有七句用典。本來,詩不貴用事,以防晦澀板滯。但「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發明,變態錯出,則用事雖多,亦何所妨!」(《詩人玉屑》)「薏苡」句,是借題發揮。「幾年」二句,是以事比人。「蘇武」二句,是以人喻事(「元還漢」是正寫,「不事秦」是反說)。「楚筵」句,以彼事喻此事;「梁獄」句,借前人譬今人。這一連串的用典,准確貼切。所以後人評曰:「詩家使事難,若子美,所謂不為事使者也。」(《察寬夫詩話》)最後四句是結束語。詩人稱贊李白在垂老之年,仍吟詠不輟,祝願他早日「病起」,為人間多作好詩。勸李白不要抱怨沒有得到皇帝的恩澤,表示自己要設法向朝廷探明究竟。這是在無可奈何中的安慰之詞,讓老朋友在困境中感到一點人間的溫暖。
此詩對仗工穩,辭藻富麗,用典精當。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此詩無論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均不失為上乘之作。
『捌』 表達故友重逢喜悅心情的詩句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回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答。何因不歸去,淮上對秋山。
孟浩然《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漢帝長楊苑,誇胡羽獵歸。子雲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
『玖』 激賞的意思
激賞,指非常贊賞。
英文:highly appreciate
如:李白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詩:「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
『拾』 比若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首詩的作者是
正確詩句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出自《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作者杜甫。
一、原文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唐代:杜甫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
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
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
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
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
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
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二、譯文
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
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並掃除,並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
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
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後被皇帝賞賜錦袍。
玄宗經常召見李白,李白頗受寵信。
後來他因受奸人誣陷而被賜金放還,途中與我相遇。
李白既沒有隱藏自己的遠大志向,又能在受寵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與他相遇後,李白非常理解我的灑脫不羈,我也十分欣賞他的坦盪胸懷。
我們夜裡在梁園飲酒起舞,春季則在泗水縱情吟唱。
雖然才華超群卻無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無人理解。
雖然才智堪比東漢禰衡,但命運卻如窮困失意的原憲。
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傳說他收了永王的重金,這實屬造謠。
但是他卻因此被流放,長期漂泊。
幾年之間屢遭禍患,心中必然悲傷。
蘇武最終返回漢廷,夏黃公難道會為暴秦做事嗎?
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書為自己辯護。
如果當時事理難明,就讓李白服罪,那麼,現在誰又能將此事上報朝廷呢?
晚年時,李白猶自吟詩不輟,希望他早日康復,多作好詩。
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書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三、注釋
⑴狂客:指賀知章。賀知章是唐越州永興人,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謫仙:被貶謫的神仙。賀知章第一次讀李白詩時,如是贊道。
⑵「詩成」句:據《本事詩》記載,賀知章見了李白的《烏棲曲》,「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么神矣。』」說明李白才華超絕,滿朝為之傾倒。
⑶汩(gǔ)沒:埋沒。
⑷承殊渥(wò):受到特別的恩惠。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為供奉翰林。
⑸「龍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蓮池,在飲宴高興的時候召李白作序。「獸錦」句:《唐詩紀事》載:「武後游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這里是說李白在皇家賽詩會上奪魁。
⑹「禰(mí)衡」句:才能像禰衡一樣好。禰衡:東漢時人,少有才辯。孔融稱贊他「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原憲」句:家境像原憲一樣貧困。原憲:春秋時人,孔子弟子,家裡十分貧窮。
⑺「薏苡」句:馬援征交趾載薏苡種還,人謗之,以為明珠大貝。這里指當時一些人誣陷李白參與永王李璘謀反。
⑻三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縣南,乃帝舜竄三苗之處。
⑼「幾年」句:耽心李白處境危險。鵩(fú)鳥:古代認為是不祥之鳥。「獨泣」句:嘆道窮。
⑽楚筵(yán)辭醴(lǐ):漢代穆生仕楚元王劉交為中大夫。穆生不喜歡飲酒,元王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設醴以待。後忘設醴。穆生說:「醴酒不設,王之意怠。」遂稱病謝去。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請他參加幕府時辭官不受賞之事。李白在《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中說:「半夜水軍來,尋陽滿旌旃。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梁獄」句:漢代鄒陽事梁孝王,被讒毀下獄。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力辯自己遭受冤屈。後獲釋,並成為梁孝王的上客。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潯陽後力辯己冤。
⑾「老吟」二句:老病秋江,說明李白已遇赦還潯陽。
⑿槎(chá):木筏。
四、創作背景
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篤,他聞聽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後,十分嘆惋,便創作了一些思念、稱頌李白的詩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便為其中一首。寶應元年(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嚴武入朝,至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正值劍南兵馬使徐知道作亂。於是轉赴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此時才獲悉李白正在當塗養病,於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
五、賞析
此詩旨在為李白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申冤,並為他不平凡的一生寫照。 王嗣奭說:「此詩分明為李白作傳,其生平履歷備矣。」盧世傕認為這是「天壤間維持公道,保護元氣文字」(《杜詩詳注》)。詩歌本身也是一篇「驚風雨」,「泣鬼神」的傳世傑作。李白同輩排行第十二,所以稱「李十二白」。
此詩分三大段,一個結尾。第一段從「昔年有狂客」到「青雲滿後塵」,追述李白於公元730年(開元十八年)和742年(天寶元年)兩入長安的經歷,對李白的前半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時,對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進行了熱情的贊頌。前六句記敘李白初游長安事。唐人孟棨《本事詩·高逸》記載:李白初至長安,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其為文。白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書中還記載,賀知章讀李白的《烏棲曲》後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賀知章號「四明狂客」。詩人根據這些史實,贊揚李白妙筆生花,連風雨也為之感到驚嘆,連鬼神也為之感動哭泣。李白經賀知章的宣揚,於是名震京師。汨沒:埋沒。三十年來默默無聞,此後就名滿天下了。此詩一開頭就顯得筆鋒突兀,氣勢不凡。非「狂客之譽」,無以彰「謫仙」之名。而「謫仙」這一美譽出自久負盛名的大詩人賀知章之口,更增加了它的份量。李白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恰如演員登台亮相,光彩照人,贏得滿堂喝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看成是描寫李白的佳句。詩人以高度誇張的手法,盛贊了李白詩歌強大的藝術魅力。落筆能驚動狂風暴雨,說明李白的詩歌氣勢磅礴;詩成能使鬼神哭泣,說明李白的詩歌感人肺腑。詩人用精妙的語言贊美了李白的曠世才華,而「詩仙」李白也確實有資格接受這一贊譽。從這里可以看出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和欽敬。
後六句敘寫李白二游長安事。「文彩」二句是說李白因擅長詩賦被玄宗召入京,供奉翰林;他那些無與倫比的詩篇必將流傳千古。以下四句記敘的是李白供奉翰林期間的事。「龍舟」句見唐人范傳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蓮池,公不在宴,皇歡既洽,召公作序。時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將軍扶以登舟。」「獸錦」句見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蔡夢弼《杜詩注》引《李白外傳》雲:「白作樂章賜錦袍。」李白常被召入宮中為皇帝草擬文告和樂章,因為身受寵待,一些文士慕名追隨左右。這時李白意得志滿,盛極一時,詩人亦不惜濃墨重彩,加以渲染。詩人通過對李白兩入長安的描寫,用極為洗煉的筆觸就勾勒出一個風流倜儻、飄逸豪放的詩人形象。
第二段從「乞歸優詔許」到「諸生原憲貧」,追敘李白於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春被賜金放還後,南北漫遊、潦倒落魄的情景,並回憶自己在與李白相識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親如兄弟的深厚感情。「乞歸」句,這既是對李白的回護,也是對玄宗的隱諱。李白離京,實際上是遭到張垍、高力士等人的誹謗而被玄宗放逐的。李白離開長安後於這年夏天來到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與杜甫一見如故,情同手足。「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是說李白既沒有辜負隱幽之志,又能在受寵被重用和遭讒被逐的不同境遇中善自保全自己。這仍是那種回護心情的繼續。「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指兩人相遇後,李白很能理解自己的「野逸」,即放達不羈,自己也很欣賞李白的「天真」即胸懷坦盪。「醉舞」句指李白的梁宋之游;「行歌」句指李白回到寓家之處山東兗州。這兩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一次跳躍,李白從此開始南北漫遊。接著四句,筆鋒一轉,專寫李白懷才不遇。雖才華橫溢,但宏圖未展;仕途受挫,雖道德高尚卻無人理解。雖如東漢文士禰衡一樣才智卓群,但卻難逃像孔子弟子原憲那樣窮愁潦倒的命運。
這一段,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多層對比的手法。首先,李白奉詔入京與賜金放還,通過「寵」與「辱」的對比,說明「乞歸」出於被迫,暗諷「優詔許」的虛偽性。其次,才高而命蹇,空有禰衡之俊卻難免原憲之貧,詩人通過這一對比控訴了人間的不平。第三,「醉舞」、「行歌」,似乎是一派歡樂氣氛,但緊接著寫李白的遭遇坎坷、窮愁潦倒,這又形成鮮明對比,原來那不過是苦中作樂。
第三段從「稻粱求未足」到「誰將此義陳」,著重記述李白長流夜郎前後的經歷,篇幅寄慨最深,為全篇重點。安史之亂起,李白求仕不得,報國無門,於公元756年(至德元年)秋隱居廬山。正值永王李璘奉玄宗詔節度江陵,率軍東下,路過尋陽。李白心懷「掃胡塵」、「救河南」的願望入了永王幕,卻不自覺地捲入了肅宗和永王爭權奪位的矛盾漩渦之中。次年一月,永王敗死。李白入獄,繼而長流夜郎(今貴州正安縣)。「稻粱」二句,是說李白受聘不過是為生活所迫,有人說他得了永王的重賂,純屬誹謗。詩人極力將李白入永王幕的政治色彩沖淡,力圖在為李白開脫。李白於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冬開始流放,還沒到夜郎,於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夏歷三月在渝州遇赦,還憩江夏。因取道岳陽,南赴蒼梧避禍。蒼梧指湖南零陵、九疑山一帶,其地與五嶺接壤。「五嶺」二句,因格律關系,將時序倒置。前一句指避禍蒼梧,後一句指長流夜郎。「三危」,山名,在今甘肅敦煌縣南,乃帝舜竄三苗之處。
「幾年遭鵩鳥」。西漢賈誼謫居長沙,屋中飛來鵩鳥(即鵩鳥),自認為交了惡運,憂郁而死。李白當時作《放後遇恩不沾》:「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何時入宣室,更問賈生才?」自比賈生,詩人因此亦以賈生比之。李白卧病當塗以手稿付李陽冰時,作《古風·大雅久不作》壓卷,詩中說:「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自比孔子,自傷道窮。「獨泣向麒麟」,用的就是這句詩意。
以上六句敘寫李白晚年悲慘的遭遇和凄楚的心境。以下六句則是發議論,抒感慨,極力為李白鳴不平。借蘇武終於歸漢和夏黃公不事暴秦的故事,說明李白不會真心附逆。借穆生辭別楚王劉戊的故事,說明李白能夠自重,永王也並未任用他。梁「獄」句,是說李白曾象鄒陽那樣上書為自己辯護。「已用」二句,是說如果當時因事理難明,李白服了流刑,那麼,如今又有誰能夠將這些道理去向朝廷陳述呢?一個反問句,把無人仗義執言的感慨表達得深沉幽怒。
而這一段,因為涉及極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和微妙的皇室矛盾,須委婉含蓄,故在十二句中有七句用典。本來,詩不貴用事,以防晦澀板滯。但「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發明,變態錯出,則用事雖多,亦何所妨!」(《詩人玉屑》)「薏苡」句,是借題發揮。「幾年」二句,是以事比人。「蘇武」二句,是以人喻事(「元還漢」是正寫,「不事秦」是反說)。「楚筵」句,以彼事喻此事;「梁獄」句,借前人譬今人。這一連串的用典,准確貼切。所以後人評曰:「詩家使事難,若子美,所謂不為事使者也。」(《察寬夫詩話》)最後四句是結束語。詩人稱贊李白在垂老之年,仍吟詠不輟,祝願他早日「病起」,為人間多作好詩。勸李白不要抱怨沒有得到皇帝的恩澤,表示自己要設法向朝廷探明究竟。這是在無可奈何中的安慰之詞,讓老朋友在困境中感到一點人間的溫暖。
此詩對仗工穩,辭藻富麗,用典精當。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此詩無論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均不失為上乘之作。
六、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