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恃溫泉
⑴ 請問一下,唐玄宗是怎麼得到楊貴妃的
有個叫做念奴的歌妓不僅有姿色,而且十分善於唱歌,沒有一刻離開唐玄宗的左右。每次執板唱曲的時候,一雙妙目左顧右盼。玄宗對貴妃說:「這個女子過於妖麗,眼色媚人。」當念奴囀聲歌喉的那一刻,聲音好像鑽出了天上的朝霞,雖然鍾鼓笙竽的嘈雜也不能遮遏。宮妓當中玄宗對念奴最為寵愛。先秦時周幽王和褒姒有一笑千金的典故,唐宮里也有一歌千金的傳說。有個叫永新的宮妓善於唱歌,最受玄宗的寵愛。每次在御前奏歌絲竹之聲不能遮遏。玄宗常對左右說:「此女一歌價值千金。」
不過最讓人感興趣的恐怕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情愛秘史了。某年的五月五日唐玄宗在興慶池避暑,與楊貴妃白晝睡在水殿中。宮嬪都憑欄倚檻,爭著看雌雄二隻鴛鴦在水中游戲。玄宗正擁抱貴妃在綃帳內睡覺,他睜開睡眼對眾宮嬪說:「你們愛水中的鴛鴦,怎麼比得上我被底的鴛鴛。」
秋天的八月,太液池上有數千葉白蓮花盛開,玄宗與貴戚在一邊飲宴觀賞。左右都嘆羨不已。玄宗指著楊貴妃對左右說:「怎麼比得上我的解語花?」
到了冬至日下大雪,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中午紛紛揚揚的大雪停了,因天氣寒冷所結的冰溜都形成條狀。楊貴妃命侍兒敲下兩條冰溜看著玩。玄宗晚朝視政回來問貴妃說:「你玩的是什麼東西?」妃子笑而答曰:「所玩的是冰筷子。」玄宗對左右侍從說:「妃子天性聰慧,這個比喻得好。」
楊貴妃能夠得到唐玄宗的寵愛絕不僅僅是容貌長得美麗,關鍵是有效地揣摩了玄宗的心理,而這也是後宮許多姿色艷麗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一天唐玄宗與親王下棋,並令賀懷智獨奏琵琶,楊貴妃站在棋局前觀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輸棋了,楊貴妃將懷里的貓扔在棋盤上,擾亂了棋局以亂其輸贏,唐玄宗因此十分高興
⑵ 楊貴妃的全部資料
楊貴妃
生平簡介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小字玉環,道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獨頭村)人。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有待查證)。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後經大臣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後招入宮做女官,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從此楊門一族權貴顯赫。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
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又稱」妃子笑」。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四川崇慶)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後來又遷往永樂(山西永濟)。所以問楊貴妃是哪裡人,有說廣西容縣的,有說四川的,有說山西永樂的,莫衷一是。就我看到的《唐國史補》有言: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雖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體有狐臭,因此特別喜歡沐浴。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
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開元二十二載(734年)她被冊立為李瑁的妃子,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這位以胖為美的楊貴妃,是最簡單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環嗎?
大名鼎鼎的楊貴妃,芳名是什麼?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舊唐書》與《新唐書》里沒寫,《資治通鑒》里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里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嵎的《津陽門詩注》里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昵稱。
管楊貴妃叫什麼,那個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歡。說他是老男人,一點不假,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楊氏才22歲,而他已經56歲了。老是老點,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夠為所欲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麼,而且也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嫁的是自己的兒子,只要他喜歡,便一定要奪過來。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麼「人倫之理」。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後薦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方便他們偷情。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氏迎回宮里,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制)也都是皇後級別。
對此,唐人李商隱有話要說。他在《驪山有感·詠楊妃》
里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看來壽王真是郁悶至極、尷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顧人倫,依然要奪子所愛,那就只能感嘆楊玉環的美色太有誘惑力了。不過,根據常理推斷,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可能不僅是貪圖美色和床笫之歡,更是將她當作生活體貼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猶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侶。
如《舊唐書》所述:「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而《新唐書》里的評語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專房宴」的提示。後世諸多文學作品,極盡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貴妃「以色邀寵」的本領,我以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當然,再老的男人,對美色還是很受用的,何況這位美人兒長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
楊玉環除卻容貌出眾,更令玄宗神魂顛倒的是她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這就難怪他會將她視為自己的藝術知音和精神伴侶了。這一點,從他「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的欣喜語氣里便可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對曲樂、舞蹈都頗有研究,不少貴族子弟在梨園都曾受過他的訓練。《舊唐書》里記載,玄宗曾組建過「宮廷樂隊」,選拔子弟300人,宮女數百人,招呼他們作指導。對於這樣很有才情的「藝術」帝王,精通音律的楊玉環自然顯得格外有魅力。據說有一次,玄宗倡議用內地的樂器配合西域傳來的5種樂器開一場演奏會,貴妃積極應和。當時貴妃懷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輕歌曼舞,晝夜不息。對此,有白居易詩為證:「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楊玉環還是個擊磬高手,她演奏時「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梨園弟子,莫能及之」。玄宗為討得美人歡心,特意令人以藍田綠玉精琢為磬,並飾以金鈿珠翠,珍貴無比。
,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鬱郁寡歡。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薦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兒媳楊玉環。
開元二十八年十月,與李瑁成親五載的楊玉環離開壽王府,來到驪山,此時她才22歲,玄宗則56歲,玄宗先令她出家為女道士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後薦福,並賜道號「太真」。
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玄宗自廢掉王皇後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後。
楊貴妃有三位姐姐,皆國色,也應召人宮,封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虢國夫人楊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國夫人》詩雲:「虢國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宛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杜詩詳注》卷二)乃為事實之寫照。
楊玉環自入宮以來,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己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此外,楊玉環在宮中與安祿山有染,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捨她。直至安史之亂,唐玄宗僅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今陝西興平縣有楊貴妃墓,佔地3000平方米,墓側有李商隱、白居易、林則徐等歷代詩碑。臨潼驪山北麓有華清池,傳為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遺跡,其中尤以「貴妃池」更為著名,傳為楊貴妃專用的浴池,故又稱「妃子湯」,池側有「涼發亭」,傳為貴妃浴罷涼發梳頭之處。這些名勝古跡因為與古代著名美人楊貴妃有密切關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編輯本段]相關故事詩辭
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發上。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古今宮闈秘記》卷三)復制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時宮中未立新皇後,宮人皆呼楊氏為「娘子」,實居後位。鄭處誨講了一個故事,說在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玄宗令詞臣教以詩篇,數遍之後,這只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花娘」,這只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以亂其行列,或啄嬪御及諸王手,使不能爭道。」(《明皇雜錄》)後來這只可愛的「雪花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御苑中,稱為「鸚鵡冢」。元朝詩人楊維楨《無題效商隱體詩》雲:「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放雪衣娘。」(《鐵崖集》)就是詠及玄宗與楊貴妃的寵物白鸚鵡的。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惜,其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了。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玄宗游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來。750年,貴妃偷了二十五郎邠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事發,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雲:「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詩叩彈集》卷五)就是詠此事的。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時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之謠。(《楊太真外傳)))李肇說:「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唐國史補》卷上)杜牧《過華清宮》詩雲:
長安回望綉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中晚唐詩叩彈集》卷六)
就是詠嶺南貢荔之事,後世嶺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據說得名於此。
天寶中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立過邊功,深得玄宗寵信,令楊氏姐妹與祿山結為兄妹,楊貴妃則認祿山為干兒子。祿山以入宮謁見乾娘為名,竟明目張膽地調戲起楊貴妃來。
楊貴妃在長安慶祝最後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於華清宮,玄宗令梨園置樂,於長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適廣東南海進荔枝到,遂以《荔枝香》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祿山反,玄宗倉皇入川,次年途經馬嵬驛(今陝西省興平縣西),軍隊嘩變,逼玄宗誅楊國忠,賜楊貴妃自盡,時年38歲。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敘玄宗與貴妃的悲劇故事。
楊貴妃能詩,《全唐詩》收有其《贈張雲容舞》一首雲: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梟梟秋煙里。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這是以女人寫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煙芙容,若隱若現;復比之嶺上風雲,飄忽無定,更比之柳絲拂水,婀娜輕柔,襯以羅袖動香,可謂出神入化。在詩詞中反映楊貴妃的故事是很多的,杜牧《過華清宮絕句》雲: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中晚唐詩叩彈集》卷六)
就是詠貴妃放事。至於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為千古絕唱。貴妃死後,玄宗人蜀,「行至扶風道,……又至斜谷口,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聲,隔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楊太真外傳》)這就是後來宋詞《雨霖鈴》詞牌的由來。
在戲劇中演楊貴妃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樸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雜劇,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記》傳奇、吳世美《驚鴻記》傳奇、無名氏《磨塵鑒》傳奇,清朝有洪升《長生殿》傳奇,京劇有《百花亭》、《貴妃醉酒》、《太真外傳》、《馬嵬坡》等,其它地方劇種也有許多演楊貴妃的故事,真是不勝枚舉。尤以梅蘭芳主演的京劇《貴妃醉酒》,以其獨創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飲譽海內外。小說則有《楊太真外傳》、陳鴻《長恨歌傳》、《隋唐演義》等。
楊貴妃與含羞草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復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朵談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朴實,才那樣忸怩、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
傳說楊玉環初人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明皇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含羞草「羞」於見人,是由於植物電的緣故。含羞草的葉棲基部,
有一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平時裡面充滿了足夠的水分。當葉片受到刺激時,薄壁細胞里的水分,在植物電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與兩側流去。由於葉片的重量增加,就產生了葉片閉合,葉柄耷垂的現象。含羞草植株纖細嬌弱,為了生存,它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這種適應環境的特殊本領。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編輯本段]楊貴妃下落之謎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至馬嵬驛,軍士嘩變,殺死民憤極大的楊國忠,又逼唐玄宗殺死楊貴妃。玄宗無奈,便命高力士賜她自盡,最後她被勒死在驛館佛堂前的梨樹下,死時38歲。傳說運屍時,楊貴妃腳上的一隻鞋子失落,被一老婦人拾去,過客要借玩,須付百錢,老婦人藉此發了財。
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於佛室」。《資治通鑒·唐紀》記載:唐玄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的。《唐國史補》記載:高力士把楊貴妃縊死於佛堂的梨樹下。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但不忍見其死,便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於尺組之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她「乞容禮佛」。高力士遂縊死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樂史謂妃縊死於梨樹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果爾,則殊可笑矣。」樂史的說法來自《唐國史補》,而李肇的說法恐怕是受《長恨歌》的影響。
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此說主要見於一些唐詩中的描述。杜甫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祿山占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於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會見血的。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死於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馬嵬驛》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也都認為楊貴妃血濺馬嵬驛,並非被縊而死。
楊貴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系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
⑶ 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愛情故事,說一下
帝王之愛--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歷代帝皇,後宮佳麗三千,很難說有真正的愛情。但唐明皇和楊貴妃卻給我們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文治武功,精通音律。在位二十餘載,嘔心瀝血,且喜塞外風清萬里,民間粟賤三錢,太平世界,勝於貞觀之年。便將年號開元改為天寶,每日笙歌宴樂,快慰平生。在宮廷宴樂中,他發現跳霓裳羽衣舞的楊玉環非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藝術稟賦極高,便將她納為貴妃。
李隆基從此不早朝,與楊玉環日日游宴。春暖花開,他們到驪山踏青。唐明皇在華清池賜浴,以此地特有的溫泉水,洗盡楊玉環的民間凝脂,使之具有貴族氣息。
在漁陽節度使的安祿山造反,危及皇帝生命安全的關鍵時刻,楊玉環挺身而出,甘受白綾,做安史之亂的替罪羊。她與唐明皇訣別,唯一的要求是把她葬在梨樹之下。她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御林軍繼續前進。
數年之後,安史之亂平息,但唐朝從此由盛而衰,歷史發生重大轉折。李隆基下野,立太子為皇。失去皇帝的權力後,人性在他身上復歸,愛情變得更加貞潔起來。他日夜思念楊玉環,檢討荒淫誤國以及往日種種過失,浩嘆人生不能兩全。他以神思,上窮碧落下黃泉,追尋楊玉環的幽靈而不可得,遂請來楊貴妃的畫像作祭。他老淚縱橫,昏然誰去------恍惚間,到了月宮,去叩楊玉環的門環。可見唐明皇對楊貴妃是如此痴心。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還創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描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真摯的愛情。
附件:
⑷ 唐明皇(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
《楊貴妃與唐明皇》是楊家嬌女,天生麗質。巧逢君王慧眼,一朝承恩。身臨玉樹瑤台,有月貌花容,"長使君王帶笑看";移步百媚千姿,如芙蓉含露,"從此君王不早朝"。常說是名花傾國兩相歡,又怎知艷妃懷寵心無奈。父子見凌辱,心中思俊郎,並非真情專一,實是身不由己。連理比翼,其實同床異夢;繾綣纏綿,卻是貌合神離。今人只知長生殿上朝朝暮暮情,無人更曉美人宮中悲悲戚戚意。
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734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納為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時楊氏年16歲,李瑁也年約16歲.737年,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後宮數千宮娥,無一能使玄宗滿意.高力士為了討玄宗的歡心,向玄宗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740年,玄宗幸溫泉宮,使高力士至壽王宮召楊氏,令其出家,號太真,住於太真宮.745年,另立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玄宗冊封楊氏為貴妃,「父奪子妻」,成為唐朝宮闈的一大怪聞.
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發上.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古今宮闈秘記》卷三)復制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時宮中未立新皇後,宮人皆呼楊氏為「娘子」,實居後位.鄭處誨講了一個故事,說在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玄宗令詞臣教以詩篇,數遍之後,這只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花娘」,這只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以亂其行列,或啄嬪御及諸王手,使不能爭道.」(《明皇雜錄》)後來這只可愛的「雪花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御苑中,稱為「鸚鵡冢」.元朝詩人楊維楨《無題效商隱體詩》雲:「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放雪衣娘.」(《鐵崖集》)就是詠及玄宗與楊貴妃的寵物白鸚鵡的.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惜,其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了.
楊貴妃有三位姐姐,皆國色,也應召人宮,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虢國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國夫人》詩雲:「虢國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宛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杜詩詳注》卷二)乃為事實之寫照.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貝者博,令楊釗計算貝者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玄宗游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來.750年,貴妃偷了二十五郎(分阝)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事發,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雲:「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詩叩彈集》卷五)就是詠此事的.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時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之謠.(《楊太真外傳)))李肇說:「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唐國史補》卷上)杜牧《過華清宮》詩雲:
長安回望綉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關,無人知是荔枝來
⑸ 「溫泉水滑洗凝脂」是什麼意思
這句詩描寫楊玉環洗澡,在華清池溫泉水裡,溫泉水很滑,洗滌著她凝脂般的肌膚,脂版是玉膏一樣的東權西,形容楊玉環肌膚好。
⑹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什麼意思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翻譯:
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由此開始得到皇帝恩寵。
拓展資料:
出處:長恨歌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
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全篇分為三部分:開篇至「驚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詩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來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並講述了由此帶來的荒政亂國的情形及安史之亂的爆發;第二部分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共四十二句,寫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中被殺,以及此後唐玄宗對她的思念;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尾,是全詩的最後一部分,講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尋找楊貴妃。
⑺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是什麼意思啊
溫潤的泉水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膚。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這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
原句是: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釋義:
唐明皇愛好女色一直在尋找絕色美女, 統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的。楊家有個女兒剛剛長大,養在深閨之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天生麗質讓她很難埋沒人世間,果然沒過多久便成為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
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宮中的其他妃嬪都顯得黯然失色。春季寒冷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白嫩滋潤的肌膚。宮女攙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由此開始得到皇帝的恩寵。
(7)楊恃溫泉擴展閱讀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頌,贊不絕口。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三十五歲,任周至縣尉。同年十月,和友人到仙游寺遊玩。
無意中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他們覺得這樣稀奇動人的故事,如不記載下來唯恐與時消沒,不聞於世,實在可惜。尊友囑,白居易借用歷史人物和傳說,經過藝術加工,潤色,創作了《長恨歌》這篇名作。
⑻ 持醫師證可以免費泡溫泉嗎
因為醫務人員在疫情期間為全國的人民健康做出了貢獻 所以很多旅遊景點呢 是免回費對醫護答人員進行開放的 但是這裡面並沒有說到溫泉喲 如果旅遊景點裡面有可以沒有的話 那是不在這個行列里頭的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免費的
⑼ 陽江溫泉度假村的景區傳說
陽江溫泉在陽東縣合山鎮東北約 6公里的地方,泉眼20多個,水溫72度以上,有多種醫療作用。有關溫泉的傳說很多,這里挑個說說—— 癩仔是陽江民間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傳說,傳說,癩仔就是「八仙過海」中的那位手執洞簫的大仙韓湘子,只當日偶游南海,看見漁民因為大霧迷航,有家歸不得,他起了惻忍之心,偷愉收起了三天迷霧,解救海上漁民。此事激怒了玉皇大帝,把他貶謫到凡間受苦。
癩仔出生時,渾身長滿瘡疥,長到五歲時還不會說話,而且瘡疥越長越多,連頭頂都長滿了。父母就把他扔到山邊,不要他。這天,正好北慣某村一姓林的師公佬(道士)打齋回來,經過這里,看見癩仔,見他挺可憐的,就把他帶回家。剛回到村口,師公佬看見他的兒子氣喘吁吁地跑回來,說「爹,不好了,咱家那頭母豬死了!」師公佬一聽很著急,飛也似的往家裡跑。忽聽癩仔開口說:「爹,跑啥,咱家的母豬還未死呢。」師公佬聽了大吃一驚:怎麼這啞巴還會說話的?回家一看,那頭母豬果然還口吐白沫,早死了。師公佬沒有好氣的瞪了癩仔一眼:「沒死?說不定還是你這喪門星給帶來的晦氣哩!」說著就要把癩仔趕走。癩仔不出聲,走進豬欄,拍拍母豬,口中說了幾句什麼,嘿,那母豬就象剛剛睡醒了一樣,搖頭擺尾的又去吃潲了。
這下子,師公佬又驚又喜。驚的是啞巴開口,死豬復生,這癩仔一定不是凡人;喜的是今天路上撿了個非同一般的兒子,家裡死去的母豬又復生了。 當然,師公佬不知道這個渾身長滿瘡疥的孩子,原是八仙中的韓湘子降生。村裡人見他渾身瘡疥,便叫他癩仔。
傳說這個癩仔確實是個非凡人物。他能叫鯉魚犁田,白鶴插秧,念咒語給人醫病 ……總之很神奇。他牧牛時,帶著一支洞簫,騎在牛背脊上,邊吹簫邊放牛,悠哉悠哉。村外草地旁邊有一池熱水,一年四季熱氣騰騰的,到了草地,癩仔用洞簫劃一個大圈,牛就在圈裡吃草,從不出圈外。他便跳進熱水池去洗他的瘡疥,牧童都叫那熱水池叫「洗疥池」。
有一年的農歷七月初三,癩仔放牛回來,路上經過一座小橋,看見一個手拄拐杖的白發老翁迎面走過來,癩仔連忙從牛背上下來讓路。老人微笑對他說:「韓湘子呀韓湘子,神仙你不當當牧子。」癩仔擦擦眼睛細看,知道是北極仙翁超度自己來了,便問:「仙翁,癩仔幾時脫痂回天去?」北極仙翁便說:「村前石狗吐血日,神仙自然超度你。」說罷化作一溜青煙去了。
癩仔很高興,回來便和牧牛同伴說:「等到村前的石狗吐鮮血,我就上天去了。」 牧童聽了都笑他是傻瓜、瘋子。癩仔也不管,第二天又是這樣對同伴說。這其中有一個調皮的小同伴,很會惡作劇,聽癩仔說得多了,趁那天家裡殺豬,從偷了點豬血出來,等到夜裡村裡人都睡著了,他便把豬血塞進村口石狗的嘴巴里。七月七這天,癩仔起來,放牛出村,看見石狗口吐鮮血,便把牛趕回家,對師公佬說:「爹,今天我不能幫你放牛了,我要回去了。」師公佬以為癩仔是要回他父母那邊,心想,他父母是哪條村子的呢?便跟著癩仔出去。
癩仔來到往日的「洗疥池」,一邊洗疥,一邊把疥痂放在池邊,對師公佬說:「爹,我沒有米飯錢還給你,就把這個送給你吧。」師公佬一聽火了,一腳把疥痂一踢——這下子可不得了!眼前一片金光閃閃!師公佬大吃一驚,回頭看時,癩仔已經不見了。村裡人這才知道癩仔升仙了!
這以後,村裡人不再把那池熱水叫「洗疥池了」,就叫「熱水」,旁邊的小村也叫「熱水村」。
當日癩仔遇見北極仙翁的那道小橋叫做「遇仙橋」。
村口那對石狗現保存在北山公園里。
熱水池周圍的那一片稻田呢,總是結實飽滿,黃金燦燦的,據說是當日癩仔把疥痂撒到那裡去的緣故。
因為癩仔是農歷七月七升仙的,大家都說那是個吉祥的日子,村子附近的人都喜歡在七月七那天合家老小到熱水池沐浴,沾點仙氣好運。因此,民間童謠雲:「六月六,稔子熟;七月七,洗白白……」
總之,癩仔走了,留下許許多多的美麗傳說。這雖是個傳說,但是關於癩子,似乎陽江民間確有其人。清代編寫的《陽江縣志》卷三十《人物誌》中有載:
林癸午不知何許人,年十餘,投陽江北慣都為牧豎。每出牧攜簫管一,箕踞自適。牛有逸者,取簫劃地,牛不敢逾。暮歸,所吹簫庋(GUI放置、保存)高篁中,篁俯地就庋,若有伺之者。既長,忽習巫求神治病,應口而瘥(CHAI病癒)。河畔一巨石,狀如犬,每浴必坐嘯其上,或至移日。一日,謂其徒曰:「余當以來日升矣。」其徒嗤其誑,比往候之,迄不及。人傳與石俱飛。事在萬曆初年。
《陽江縣志》中記載的林癸午與傳說中的癩仔很是相似,照此看來,癩仔或許真有其人,只不過民間傳說把他神化罷了。不管怎麼樣,從癩仔到熱水中洗疥這事看來,溫泉能夠治療皮膚病這可是古已有之千真萬確的事。 在陽東縣的東湖旅遊區內,有一棵前幾年出土,兩千多年前的古樟樹。關於這棵古樹,它和附近的陽江溫泉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噢,差不多一千四百多年前了。那時,我們陽江還是一片亘古荒原哩。哪,東面是紫蘿山,北面是珠環山,西面是望夫山,三條山脈連綿起伏,一個馬蹄型把咱們陽江牢牢攏住。南面沒山,卻又是一望無邊的大海。於是,陽江便成了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封閉得密密實實的世外桃源,人稱盤古高涼地。陽江東北有條滾滾南流入海的那龍河,兩岸是茂密蔥籠的大森林,都是環抱不過的參天大樹。
河畔兩邊住的是勤勞勇敢的俚族土人,說的方言是俚語。一個名叫冼聖的族長是當地的大都老,也就是本地的頭頭。冼聖生下一男一女,哥哥叫冼挺,妹妹叫冼英。哥哥蠻橫欺人,所恃家大族大,常欺負周圍瑤、僚小族;妹妹賢淑心腸好,認為都是高涼人,應該團結友愛共建家園。兩人爭吵時,父親總向著小女冼英。
有一天,冼英獨個打獵,來到那龍河下游一個叫合山的地方。走呀走,忽然聽見幾聲呻吟聲,冼英大吃一驚,往前一看:是個人,是個青年人正持刀與一隻大蟲(老虎)在搏鬥!只見那青年人已精疲力竭節節敗退。而那大蟲卻窮追不舍,怒吼一聲,撲將上去,要把這青年人當飯吃哩。
冼英叫聲「不好!」,急忙彎弓射箭,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嗖」的一聲,那大蟲便中箭身亡。原來,冼英那是支救急箭,箭頭浸透了「見血封喉」毒汁。
冼英收弓上前,搬開那大蟲,只見那青年人遍體鱗傷,已經昏迷不省。她急忙摘了把樟樹葉子,揉爛,貼在那青年人鼻子上。不一會兒,那青年人便悠悠蘇醒過來。他揉揉眼睛,四顧一望,知道眼前這姑娘便是救命恩人,連忙拱手施禮:「多謝姑娘救命,馮寶這邊有禮了!」
「你是姓馮的?」冼英一聽,恕目圓睜,伸手拔刀就要殺過來。
「姑娘且慢!」自稱馮寶的年輕人退後兩步,「我已大病多日,如今又身負重傷,並無還手之力,你要殺我還不容易?我倒想知道,你為什麼剛救了我又要殺我?
冼英冷笑說:「還問我呢?你們做了什麼好事還不知道?聽我哥哥說,近日山外來了許多姓馮的漢人,要來侵佔我們俚族家園,捉我們的人當牲口賣哩。是不是?快說!」
馮寶聽了鬆口氣:「姑娘此言差矣!」然後耐心地把父親馮融這次叫他來找俚族大都老冼聖共議漢俚合作同建南越的事詳細道來,而自己為了完成父命,又是怎樣帶病從羅州出發,走了七天八夜,經歷千辛萬苦才來到這里的過程說了。完了,又試探著問:「聽說洗家有個姑娘叫冼英的,你認識嗎?」
冼英一聽覺得奇怪,問:你問冼英干什麼?」
馮寶說「聽說這姑娘一向主張各民族大團結,不知是不是?若果能找到她,一同去勸她父親,或者更容易成功。」「我父親從來就贊成大家合作!」冼英聽見馮寶懷疑她父親的誠意,很是生氣,忍不住就反駁馮寶。
馮寶一聽,驚喜萬分:「啊,這么說,你就是冼英姑娘了?」
冼英又喜又羞,說:「幸虧你還沒有咒罵本姑娘,要不,你今天就別想走出那龍河畔了。」
兩個年青人很快相識了。冼英一邊替馮寶敷葯,一邊聽馮寶講山外的事情。她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山外還有另一番世界,聽到我們這個國家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民族,朝廷希望大家團結起來,共建美好家園等等新道理,對這位新結識的朋友便增加了幾分敬佩。
兩人越說越投機,不覺日落西山百鳥歸巢。冼英想了想,說:「馮大哥,你受傷走不動,怎麼辦?要不我在這里替你搭個茅棚,等你養好傷,我再陪你回家見我爹,好不好?」
馮寶急了:「那怎麼行?我受傷是小事,民族團結是大事,怎麼能因小事誤了大事呢?走吧。」
冼英看馮寶不顧身體以國家利益為重,心裡又增加了幾分敬愛。她攙扶著馮寶,慢慢地邊走邊聊,終於在天黑前回到家。爹爹冼聖見是自己女兒的客人,用了俚族最高規格接待馮寶,又見馮寶高大威猛,談吐不凡,心裡更有幾分喜歡。說到民族團結的事,冼聖更是頻頻點頭,當下里便答應了俚漢合作的事情。
馮寶在冼家住下來,冼聖問了馮寶的病,知道那是北方人不習慣南方氣候而患的風濕病,便叫女兒天天陪著馮寶,到合山附近的溫泉洗澡。馮寶開始也不以為然,有病不吃葯就靠洗澡能洗好?可是,沒想到過了幾天,自己的風濕病果然一天天好起來了,便連稱神奇。
半個月後,馮寶見自己的病養好了,父親的囑托也完成了,就要告辭回去復命。冼聖再三留不住,就叫冼英送他上路。
兩人邊走邊說話,不覺又來到當日合山森林的那棵古樟樹下。馮寶說:「冼英姑娘,謝謝你了,前面的路我會走啦,你回去吧。」冼英依依不捨:「你這一走,什麼時候再見面?」
馮寶一聽,也感到難舍難分:「你要什麼時候見我,我就什麼時候來,好嗎?」 冼英高興了,想了想,紅著臉說:「那你到下個月三月三來吧。」
於是,兩人依依惜別,直到馮寶的身影消失在森林盡頭,冼英才依依不捨獨自回來。
好不容易盼到三月三,那是俚族青年男女談婚的節日。冼英一大早就梳妝打扮,獨個趕到合山去。還在大老遠的就聽見一陣歌聲傳來:「 離妹遠,離妹遠,好似大海隔兩邊。山遙水遠路難走呀,晤知阿妹嫌不嫌?」
冼英一聽真是馮寶的聲音,甚是高興,急忙回唱:「 不算遠,不算遠,隔山唱歌傳耳邊。山遙水遠有知音呀,幾多艱難妹無嫌。」
馮寶迎上來,挨近冼英,兩人並肩齊唱:「情意堅,情意堅,三月三咱又見面。有心唱到日頭出呀,有情相戀到百年。」冼英小聲地問:「上次叫你回家問你父親的事,怎麼啦?」
馮寶裝作糊塗,明知故問:「什麼事?」
冼英又羞又氣,轉過身:「世上只有藤纏樹,哪見山中樹纏藤?」
馮寶急忙賠笑道:「莫發火,莫發火。你和我的事,我父親同意啦。」
冼英又羞又喜:「真的?」
馮寶說:「誰騙你?我父親說,難得有這樣通情達理的媳婦,這是我們馮家的福氣哩。」
冼英跪了下來:「咱們當著這老樟樹發誓好不好?」
馮寶也跪下來,兩人對老樟樹發誓:「樟樹長青,愛情不變。樟樹千年,團結萬年。」
英想了想,虔誠的說:「老樟樹爺爺,明年保佑我們生個胖小子。」
到年底,冼英和馮寶結了婚。這冼英便是後來周恩來總理稱為「幗國第一英雄」的冼夫人。第二年,馮寶和冼英果然生下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夫妻兩幫他起了個小名叫阿樟,大名叫馮仆。那意思很明白,叫阿樟是紀念老樟樹;叫阿仆就是讓兒子長大了當大眾的僕人。「老樟樹是神聖的定情樹」;「老樟樹有求必應」的消息不脛而走,越傳越遠。於是遠遠近近的男女老少,求婚的,求子的,許福的都來啦。說來也怪,不管是誰,許的什麼願,老樟樹總是有求必應。這下子,世世代代前來古樹前拜祭的人便絡繹不絕。
現在你到東湖公園看,每天仍有許多男男女女在古樟樹前默默發誓,合影留念。
冼馮聯婚後,代表朝廷的馮家大部隊便開進了漠陽大地。和馮寶一樣,這些從北方來的士兵都患上了風濕病。冼夫人便帶領他們天天到溫泉洗澡。這些士兵輕的十天,重的一個月,慢慢的,大家的風濕病都治好了。
從此,陽江溫泉能治好風濕病的消息便傳開來。
而從冼夫人那時起,陽江人都習慣到溫泉洗澡,治療風濕病、皮膚病。
⑽ 《楊貴妃》電影 范冰冰 韓國導演郭在容
電影還沒有拍好,一定會在韓國和日本上映的!
《楊貴妃》(范冰冰黎明主演電影)
盛唐危機即楊貴妃(范冰冰黎明主演電影)。
2013由春秋鴻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田壯壯執導,范冰冰與黎明主演的電影《楊貴妃》,已於2013年9月1號開機拍攝。
角色
演員
備注
楊玉環 范冰冰 ----
李隆基 黎明 ----
惠妃 陳沖 ----
梅妃 寧靜 ----
高力士 吳剛 ----
李瑁 吳尊 ----
李瑛 吳樾 ----
李亨 吳超 ----
李琰 金浩 ----
李琬 劉潮 ----
太醫 陳寶國 友情客串
大將軍 文章 友情客串
大將軍 王龍華 友情客串
大將軍 馬洲 友情客串
楊玉環驗身太監 韓斯斯斯 ----
報信太監 鄒闖 ----
▪ 導演:田壯壯
演員陣容方面,除范冰冰與黎明確認分飾「楊貴妃」與「唐明皇」之外,陳沖、吳剛、寧靜、吳尊等也將在片中出演主要角色。著名導演兼攝影師侯詠、香港著名美術指導黃家能、鍾移風等也已確認加盟該片。
2劇情簡介
恃寵驕縱
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來。750年,貴妃偷了二十五郎(分阝)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事發,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雲:「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詩叩彈集》卷五)就是詠此事的。
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於是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時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之謠。(《楊太真外傳》)
著名一笑
唐代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她有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又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以致唐玄宗對她寵愛有加!那位萬人之上的大唐皇帝為了博得「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有的說從廣東、福建)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宮中的享受又是極其奢侈,越是難得的山珍海味、稀世奇寶越要進貢,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讓唐玄宗封為宮廷御酒,其釀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獨厚的四川興農釀酒之地利優勢,釀出來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當時楊貴妃在華清宮里品嘗荔枝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其對飲,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從此便有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那作為貢品進入宮廷的美酒,也取名為:露濃笑。
羞花典故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復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朵淡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朴實,才那樣忸怩、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含羞草「羞」於見人,是由於植物電的緣故。含羞草的葉棲基部,有一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平時裡面充滿了足夠的水分。當葉片受到刺激時,薄壁細胞里的水分,在植物電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與兩側流去。由於葉片的重量增加,就產生了葉片閉合,葉柄耷垂的現象。含羞草植株纖細嬌弱,為了生存,它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這種適應環境的特殊本領。
貴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
美容秘術
秘術之一:摒棄濃妝艷抹,講究淡妝輕掃,顯示人體自然美。唐代美容物,以鉛、汞為主要原料,長期使用,會慢性中毒,臉部留下褐斑,皮膚老化。楊玉環為女道士五六年間,遠離濃妝艷抹,不受鉛、汞危害,以後也摒棄濃妝,追求蛾眉輕掃的淡妝。
秘術之二:溫泉沐浴和拍打之功。唐朝承襲北朝習俗,設溫泉宮,華清池是最為有名的一處。相傳溫泉有祛除邪氣,免除疫病的功效,常浴溫泉,泉水中的硫磺等礦物質可以治療皮膚病,已被今天醫學界所公認。《長恨歌》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楊貴妃沐浴溫泉時,常把牡丹丹皮、桑葉、蕁麻等浸入水中,它們能鎮靜神經,促進肌膚再生,使之滑膩光潔。《紅樓夢》中賈寶玉寫詩說「出浴太真冰作影」。在沐浴時,楊貴妃施行拍打之功,用手輕拍全身,尤其是面部皮膚,使周身穴位受到刺激,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強化肌膚機能的美容效果。
秘術之三:合牡丹丹皮、杏仁、滑石、輕粉製成楊太真紅玉青。據說施之十日後,面色如紅玉,是歷代佳人美女川來美容的秘方之一,連後來的慈禧太後也天天使用。此方中杏仁有豐富的苦杏仁油,有滋潤皮膚的特殊效果。輕粉抑菌,滑潤利竅,它們「上能利毛腠之竅,下能利清溺之竅」。三葯合用,具有去垢潤膚,迫利毛竅的作川,徹底避免傳統美容物中鉛、汞的危害。
秘術之四:吃荔枝,服人參,保健美容邀君寵。楊貴妃喜食荔枝,人人皆知。杜牧有詩說:「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玄宗為投楊貴妃之好,下令各地驛站,快速轉運閩、廣荔枝進貢長安,耗去多少人力財力,僅為楊貴妃一人歡娛快樂。荔枝,為南方熱帶水果之一,內含豐富營養,性甘平無毒,久吃荔枝,益心脾、養肝血,益人顏色。
3楊玉環名字由來
楊玉環名字《舊唐書》與《新唐書》里沒有寫,《資治通鑒》里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里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嵎的《津陽門詩注》里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昵稱。但在電視劇《楊貴妃秘史》中,楊玉環幼時的名字卻叫楊玥兒。是真是假,現仍是說不清楚。
玉奴這個名字理解起來倒是不難。唐代有一個稱謂習俗,給小孩起名字時,最後一個字往往喜歡帶上「奴」字,除了楊貴妃的小名玉奴外,唐高宗小名叫雉奴,玄宗手下有個歌星叫念奴,白居易的小弟小名叫金剛奴,李白的兒子小名明月奴,不勝枚舉。其中的奴,是當時對小孩的一種愛稱,並無實意,誰起名字都可以用,楊貴妃的小名玉奴,實際就是小玉、玉兒的意思。按照唐代當時的習俗來釋解謎團,楊貴妃的真實姓名應該把最後一個愛稱去掉,就叫「楊玉」。
楊貴妃叫「楊玉」,「玉娘」的解釋也會迎刃而解。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說,娘子,本少女之稱。他還舉出《唐書》中的例子說,楊貴妃初入宮,有寵,宮中號曰娘子,「是皆以娘為少女之證也」。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未被冊封的楊某被度為女道士,時年22歲,說她是一個少女,是完全行得通的。天寶四年(745年),她應召還俗立為貴妃後,人們正式稱她楊貴妃。她立貴妃前的「玉娘」稱謂,可理解為小女玉兒。這個稱謂可是給足了玄宗面子,因為他「父奪子妻」後,當時楊某是女孩還是女人,至今還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不管是玉奴還是玉娘,「玉」應該是楊貴妃名字的核心,「奴」和「娘」只是附在名字後面的一種虛稱,表面上看這兩個名字都很俗,所以在世人的記憶中也像天上的行雲一樣慢慢地淡化,後來人們通用的則是鄭處誨的「玉環說」。如果問楊貴妃叫什麼?肯定有許多人不知道玉奴和玉娘,但幾乎不會有人不知道楊玉環的。如果前面所說的楊貴妃真實姓名就叫楊玉,那麼,「玉環」的「環」又作何解釋呢?
從字典中查找「環」的本義,很難解釋玉環的環。不過從史料中驚人地發現,環這個字,有時還被古人用作肥胖的替代詞。如果真是如此,這不正和楊貴妃的一身肥肉相吻合嗎?這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新發現。環」就是胖的說法,其實就隱藏在「環偉」一詞中,這是古人形容一個人高大肥胖時最愛用的一個詞。
她「姿質豐艷」是出了名的,古書中用一個「豐」字概括她的外表,正是說明了她是一個正宗的楊胖妞兒,如果改用另一個字「環」來形容她的外表,絕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舉一反三,套用對玉奴、玉娘的解釋方法,玉環的「環」,在楊貴妃名字中可以看作是一個愛稱,也可以當作一個戲稱,它是用來形容楊貴妃的三圍大、吃得胖的。總之,楊貴妃「玉奴」、「玉娘」、「玉環」這三個名字的真實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的奴、娘、環三個字的功能都是一樣的,是不同時期對楊貴妃名字的一種個性裝飾。玉奴,是她兒時的愛稱;玉娘,是她冊封前的尊稱;玉環則是她冊封貴妃、身體發福後人們對她的戲稱。楊貴妃的真實姓名應該叫「楊玉」,如果「楊玉說」的觀點無可爭議,那麼,出自蘇東坡的成語典故「環肥燕瘦」也得改一改了,而中國漢語辭典中最新誕生的成語將是「玉肥燕瘦」。
4貴妃的故事
貴妃墓
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於咸陽市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佔地3000平方米,距西安60公里。
貴妃故居
楊貴妃故居,位於山西省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東向100米處(楊貴妃生長於此)。佔地面積近百畝,建築形制為仿唐民居。楊貴妃故里,是一座類似城堡式的獨宅三進院落,它依山勢而建,南北走向,可瞰黃河。建築分堡門、下院、中院、上院、西花園、貴妃池,自下而上,建在一條中軸線上。下院,昔日是傭人居住的地方,已辟為接待室和歌詠楊貴妃詩詞書法字畫展覽廳。
中院,過去是楊貴妃姐妹兄弟和叔嬸居住的地方。這次修復後,為了再現楊貴妃的香蹤芳跡,精心泥塑大型貴妃生平彩塑群像160餘尊,栩栩如生,力求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的綽約風姿,使這位唐時絕代美人,再現人間。
上院,主樓是供奉楊家歷代祖宗的祭祀房屋。廂房是楊家長輩和接待貴客的地方。
從角門出去,可直通花園,這里奇花異木,假山曲橋,亭台水榭,不僅可以賞花劃船,還可以在望河亭舉目遠眺,使遊客心曠神怡,胸襟坦盪。
望河亭下面有貴妃池,乃是楊貴妃童年洗頭的清水潭,池水光滑如脂,清澈見底。
5電影開機
范冰冰再臨承德演楊貴妃 男一號是天王級男星
據悉,范冰冰主演的《楊貴妃》將於2013年9月份在北京開機,並輾轉承德等地拍攝。我市「冰冰棒」們有望再睹范爺風采。
據了解,6月份,范冰冰在避暑山莊拍攝電影《畫框女人》時的場面非常壯觀,劇組警戒線以外都是圍觀粉絲,雖然天氣炎熱,但范冰冰魅力無法阻擋,依舊吸引無數人在大熱天里等待,只為一睹范冰冰傾國容顏。
正在宣傳《一夜驚喜》的范冰冰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下半年要重拍電影《楊貴妃》。據悉,范冰冰也繼續扮演影片的絕對女主角楊貴妃,主創陣容除此二人外,王力宏、小栗旬等主演都將全部更換。對於唐明皇的扮演者,投資方和范冰冰方面均拒絕透露,但有消息稱是一位「天王級」的男星。[1]
《楊貴妃》開機 黎明看劇本三度落淚
演員方面,除范冰冰、黎明將分飾楊貴妃與唐明皇外,陳沖、吳剛、寧靜、吳尊等也將在片中出演主要角色。黎明也首談對唐明皇一角的理解,「唐明皇與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所不同,他文治武功,既有皇帝的威嚴,又深具文藝氣質,其實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原本很難有愛情,但是在看過劇本之後,我發現此次唐明皇在面對愛情時很痴情、很專一,這讓我特別感動。劇本尤在這一點上做得特別出色,一個擁有天下的男人在面對愛情時的無助和凄涼令人印象深刻,在讀劇本時曾讓我三度落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