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鐵塔
① 電力鐵塔佔地無法種田怎麼辦
打95598索賠,給你個賠償標准:
(一) 征地補償
1、 徵收耕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 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佔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佔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
3、組織征地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
5、公開征地批准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
(四)、房屋地上物補償標准
1、房屋補償標准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准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牆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含壓水設備)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設備)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設備)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塑料管、鑄鐵)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3、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五)、徵佔林木補償標准
1、林木補償標准
⑴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
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
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
⑵柞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3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44000—6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24000元。
⑶紅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20000—31000元;
21—40年平均每畝補償56000—62000元;
41—70年平均每畝補償1680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26000元。
⑷落葉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50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0—25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13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後林木補償標准
一般林木(楊柳榆槐等)
幼齡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35-65元;
中齡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220—30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350元。
3、森林植被恢復費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苗圃地每畝120000元;
未成林每畝86600元;
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63360元、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每畝76670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畝50000元;
宜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每畝43340元。
4、林業設計費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總和的3%收取.
(六)、果樹補償標准
1、蘋果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150-2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300-45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600-18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00元。
2、梨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45-1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150-30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1900-2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200元。
3、桃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45-9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150-280元;
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補償350-680元;
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280元。
4、葡萄樹
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補償30-55元;
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補償40-150元;
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補償150-330元;
衰果期12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90元。
5、棗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30-80元;
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50-120元;
盛果期(9-30年)平均每株補償520-130元;
衰果期3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80元。
6杏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45-185元;
初果期(4-7年)平均每株補償200-31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補償50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80元
7、板栗
培育期(1-4年)平均每株補償45-95元;
初果期(5-7年)平均每株補償190-210元;
盛果期(8-35年)平均每株補償50-1600元;
衰果期3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860元。
8雜果樹
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25-50元;
初果期(4-10年)平均每株補償80-130元;
盛果期(11-25年)平均每株補償130-28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40元。
(七)、電力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低壓線路改移(0.4KV)每公里補償30000元;線路加高木桿平均每根1000元,砼桿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2、高壓線路改移(10KV)每公里補償47000元;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60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3、高壓線路加高(66KV):砼單桿平均每根55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砼A桿平均每基10000元,鐵塔平均每基10萬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4、高壓線路加高(220KV以上):砼雙桿平均每基2萬元,鐵塔平均每基20萬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八)、郵電通訊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電話線路
木桿平均每根(含話線橫擔瓷瓶等)1000-2000元;
砼桿平均每根(含話線橫擔瓷瓶等)1500-3000元。
2、架空光(電)纜
木桿平均每根500元;
砼桿平均每根1000元;
光(電)纜每米50-150元。
3、地下電纜
電纜、光纜每米100-200元。
(九)、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採取工程修復和補償相結合的原則,按成本價適當補償。
1、農村小型水庫
水庫水面(灌溉與養殖兼用)每畝補償19000元;
水庫水面(灌溉)每畝補償16000元;
水庫荒灘每畝補償300元。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
小型閘門(砼結構)每個補償15000-20000元;
排灌乾渠堤壩每延長米補償80元。
(十)、廠礦企事業單位動遷補償標准
國有和集體所有制的廠礦企事業單位的動遷,考慮實際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辦公用房參照民房動遷標准;廠房等生產設施按重置折舊計算,適當考慮停工搬遷損失費用。
(十一)、施工運輸道路補償標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鄉村運輸道路,施工期間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養護,工程竣工後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修復。鄉村道路(瀝青路面)視取料難易、路面寬度情況,每公里補償20-35萬元。
鄉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補償9萬元。
鄉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補償4萬元
(十二)、鄉村道路和田間作業道補償標准
考慮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需要,確需修建的鄉村道路連接線和田間作業道,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實施。
村道路連接線(砂石路面)每公里補償12萬元(含征地費用、簡易構造物)。
鄉村道路連接線、田間作業道每公里補償8萬元
(十三)、征地及動遷不可預見費
按簽訂的征地和動遷補償投資協議中所核定總費用的5%計算。不可預見費由建設單位負責使用,主要用於因工程設計變更引發的擴大征地和地上附著物動遷的補償;
工程設計時沒有發現,征地動遷協議中沒有列入的不可預見的地下構造物動遷補償;因國家政策性調整及不可抗拒的地震災害等不可預見項目的補償。涉及征地的不可預見項目,由省交通廳和省國土資源廳共同核定。
(十四)、各市動遷辦公室管理費
按省市簽訂的動遷補償投資協議中所核定的總費用的3%計提。
各市動遷辦公室為臨時性機構,主要負責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拆遷地上、地下附著物和地方協調工作。市動遷辦公室應嚴格按有關規定包干使用,不得超支。
(十五)高速公路佔地賠償——林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一、苗圃地補償費計算方法
苗圃地補償費=該苗圃前三年年平均產值(公頃)苗圃地面積(公頃)補償倍數
註:補償系數=臨時佔地(指佔用期二年以下,下同)為每年2.5--5倍;永久佔用(指佔用期三年以上,下同)為10--25倍。
二、國有其它林地補償費計算方法(不含苗圃地)其他林地補償費=所在鄉(鎮)農田地前三年年平均產值(公頃)林地面積林種補償系數
三、集體其它林地永久佔地補償費計算方法(不含苗圃地)集體其他林地永久佔地補償費=所在鄉(鎮)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產值(公頃)林地面積補償倍數(6至10)
四、集體其它林地臨時佔地補償費計算方法(不含苗圃地)集體其他林地臨時佔地補償費=所在鄉(鎮)旱田地前三年年平均產值(公頃)林地面積補償倍數(佔用期一年為1.5- 3倍,佔用期二年為5倍)
(十六) 對拆遷特困戶和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房屋,由拆遷人按以下規定給予照顧:
1、對拆遷持有有效《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的住戶,其拆遷貨幣補償款低於5.5萬元的,按5.5萬元給予貨幣補償。
2、對拆遷持有有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的住戶中的殘疾人,其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標明殘疾標准程度為一級、二級的聽力、語言、肢體殘疾的和標明視力、智力、精神殘疾的,在第一條的基礎上,再給予補助1萬元照顧。
(十七)對於特殊情況參照有關規定,依照現行當地物價市場,由省市主管部門舉行聽證會,與業主協商處理。
(十八)經濟建設是民生工程,要徵得人民理解與支持,掀起全民建設家園的氛圍,不得強制進行,若有對群眾有威脅,恐嚇甚者暴力行為,直接追究負責官員責任。
② 水庫擴建,淹沒耕田,住房,該如何賠償
可參考,各地大同小異。
征地動遷補償實施原則
③ 青海省湟中縣螞蟻溝水庫四季的風景作文400
螞蟻溝是富陽鄉村裡一個最好地方。那裡山青水秀,是個美麗的地方。 螞蟻溝的周圍有好多山和樹林,那些山有高有低,山上的樹葉有紅的、橙的、綠的、黃的,相互交錯著,山上有一座鐵塔,高高地矗立在山頂,山腳有一小房子,是一層樓,藍色的屋頂,白色的牆。 秋日的陽光暖洋洋,一群雞在陽光下散步,一群黑白相間的候鳥從屋頂飛過,告訴我秋天已經來了。水庫堤壩上還有一隻狗見到生人在莫命奇妙的叫。 我站在螞蟻溝進去的一端,從遠到近看湖面波光閃閃,湖水碧藍碧藍,湖中還有山的影子。湖旁還有一片蘆葦花,一陣秋風吹來,成片的蘆葦在風中搖擺。有很多人在水邊釣魚。 勞動人民築壩造水庫蓄水,灌溉農田,創造了這一鄉間美景。秋天的青山水庫真美,像一副美麗的畫。 面對飄浮著薄霧的水庫放開歌喉.岸邊,有的人在專心地釣魚;有的人在 開心 地野餐,... 啊!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我愛美麗的螞蟻溝!
④ 高壓輸電線的電纜是怎麼從一個鐵塔架到另一個鐵塔的距離那麼遠,有些還隔著幾座山,隔著江河,湖泊,水
⑤ 水庫拆遷房價多少,土地多少
征補償 1、徵收耕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徵收林及其農用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徵收空閑、荒山、荒、荒灘、荒溝未利用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其稅費 1、耕佔用稅按每平米2元計算 2、商品菜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管理費按征總費用3%計算由土資源部門嚴格按關規定使用 4、耕占補平衡造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房屋物補償標准 1、房屋補償標准 樓房每平米補償3300元 搗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米補償2400元 平房每平米補償1900元 2、其附著物補償標准 倉房每平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坪每平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棚每平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牆每延米補償190元 格柵每延米補償450元 門樓每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井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每延米補償80—150元 電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3、異安置補助費每戶2萬元 徵佔林木補償標准 1、林木補償標准 ⑴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 1—3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 4—13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 14—20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 21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 ⑵柞樹林木補償費 1—3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平均每畝補償18000—30000元; 21—50平均每畝補償44000—60000元; 51平均每畝補償24000元 ⑶紅松林木補償費 1—3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平均每畝補償20000—31000元; 21—40平均每畝補償56000—62000元; 41—70平均每畝補償168000元; 71平均每畝補償126000元 ⑷落葉松林木補償費 1—3平均每畝補償150000元; 4—20平均每畝補償180000—250000元; 21—50平均每畝補償60000—130000元; 51平均每畝補償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林木補償標准 般林木 幼齡林平均每株補償35-65元; 齡林平均每株補償220—300元; 熟林平均每株補償350元 3、森林植恢復費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苗圃每畝120000元; 未林每畝86600元; 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63360元、家重點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76670元; 疏林、灌木林每畝50000元; 宜林、採伐跡、火燒跡每畝43340元 4、林業設計費按林、林木森林植恢復費總3%收取 樹補償標准 1、蘋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150-220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300-45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600-1800元; 衰期26平均每株補償900元 2、梨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120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150-30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1900-2200元; 衰期26平均每株補償1200元 3、桃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90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150-28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350-680元; 衰期21平均每株補償280元 4、葡萄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30-55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40-15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150-330元; 衰期12平均每株補償190元 5、棗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30-80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50-12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520-130元; 衰期31平均每株補償680元 6杏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185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200-31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500-1600元; 衰期36平均每株補償980元 7、板栗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45-95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190-21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50-1600元; 衰期36平均每株補償860元 8雜樹 培育期平均每株補償25-50元; 初期平均每株補償80-130元; 盛期平均每株補償130-280元; 衰期26平均每株補償140元 電力設施遷補償標准 1、低壓線路改移每公補償30000元;線路加高木桿平均每根1000元砼桿平均每根1500元 2、高壓線路改移每公補償47000元;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60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 3、高壓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55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砼A桿平均每基10000元鐵塔平均每基10萬元 4、高壓線路加高:砼雙桿平均每基2萬元鐵塔平均每基20萬元 郵電通訊設施遷補償標准 1、電線路 木桿平均每根1000-2000元; 砼桿平均每根1500-3000元 2、架空光纜 木桿平均每根500元; 砼桿平均每根1000元; 光纜每米50-150元 3、電纜 電纜、光纜每米100-200元 農田灌溉水利設施遷補償標准 採取工程修復補償相結合原則按本價適補償 1、農村型水庫 水庫水面每畝補償19000元; 水庫水面每畝補償16000元; 水庫荒灘每畝補償300元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 型閘門每補償15000-20000元; 排灌乾渠堤壩每延米補償80元 廠礦企事業單位遷補償標准 集體所制廠礦企事業單位遷考慮實際損失給予適補償辦公用房參照民房遷標准;廠房等產設施按重置折舊計算適考慮停工搬遷損失費用 施工運輸道路補償標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鄉村運輸道路施工期間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養護工程竣工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修復鄉村道路視取料難易、路面寬度情況每公補償20-35萬元 鄉村道路每公補償9萬元 鄉村道路每公補償4萬元 鄉村道路田間作業道補償標准 考慮農民群眾產需要確需修建鄉村道路連接線田間作業道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實施 村道路連接線每公補償12萬元 鄉村道路連接線、田間作業道每公補償8萬元 征及遷預見費 按簽訂征遷補償投資協議所核定總費用5%計算預見費由建設單位負責使用主要用於工程設計變更引發擴征附著物遷補償; 工程設計沒發現征遷協議沒列入預見構造物遷補償;家政策性調整及抗拒震災害等預見項目補償涉及征預見項目由省交通廳省土資源廳共同核定 各市遷辦公室管理費 按省市簽訂遷補償投資協議所核定總費用3%計提 各市遷辦公室臨性機構主要負責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拆遷、附著物協調工作市遷辦公室應嚴格按關規定包干使用超支 高速公路占賠償——林補償費計算 、苗圃補償費計算 苗圃補償費=該苗圃前三平均產值苗圃面積補償倍數 註:補償系數=臨占每2.5--5倍;永久佔用10--25倍 二、其林補償費計算 其林補償費=所鄉農田前三平均產值林面積林種補償系數 三、集體其林永久占補償費計算 集體其林永久占補償費=所鄉旱田前三平均產值林面積補償倍數 四、集體其林臨占補償費計算 集體其林臨占補償費=所鄉旱田前三平均產值林面積補償倍數(佔用期1.5-3倍 佔用期二5倍) 拆遷特困戶喪失勞能力沒源殘疾房屋由拆遷按規定給予照顧: 1、拆遷持效《市居民低保障證》住戶其拆遷貨幣補償款低於5.5萬元按5.5萬元給予貨幣補償 2、拆遷持效《城市居民低保障證》住戶殘疾其持《華民共殘疾證》標明殘疾標准 程度級、二級聽力、語言、肢體殘疾標明視力、智力、精神殘疾第條基礎再給予補助1萬元照顧 於特殊情況參照關規定依照現行物價市場由省市主管部門舉行聽證與業主協商處理 經濟建設民工程要征民理解與支持掀起全民建設家園氛圍強制進行若群眾威脅恐嚇甚者暴力行直接追究負責官員責
⑥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塔
中國著名古塔 http://bbs.tancheng.cn/dispbbs.asp?boardid=8&id=74724 應縣木塔,開封鐵塔,回答者:lf1974 - 試用期 一級 3-28 13:13 天津有一個廣播電視塔,挺高的。回答者:risewill - 經理 四級 3-30 16:48 中國名塔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中國西南地區著名佛塔。位於雲南大理縣西北原崇聖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為千尋塔,建築年代有唐貞觀六年(632)、開元元年(713)與開成元年(836)諸說。但原崇聖寺銅鍾有「建級十二年建鑄」的紀年,可能建於南詔晚期。為密檐式空心磚塔,方形16層,高69.13米。塔身每層正面開券龕,內置石雕佛像,塔頂有銅制覆缽、相輪,塔剎在1925年地震時震落。南北兩座小塔建於五代。為10層八角實心磚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塗有一層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紋,各層分別有券龕、佛像、蓮花、瑞雲、花瓶等雕刻作裝飾,兩塔頂各有三個銅制葫蘆。1978年和1980年重修時,在塔中發現南詔、大理時期文物600餘件。 陝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創於唐永徽三年(652),為保存玄奘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建。初為仿西域建築形式的磚表土心5層方塔。武周長安(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後經兵火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留傳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後揣《大唐西域記》所記印度佛教傳說故事而名雁塔。至於稱大雁塔則是為與後建的薦福寺小雁塔相區別。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欄額均為青磚仿木結構。塔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均有拱門,可憑欄遠眺。塔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的說法圖,刻有當時的殿堂建築,是研究唐代建築、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均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 寧夏青銅峽108塔古塔群 一百零八塔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於銀川市南60公里的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東,依山臨水,為實心喇嘛磚塔。 最高一座3.5米,其餘均高2.5米。隨著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12行,整體成三角形狀。關於一百零八塔的身世,明代李賢的《一統志》已有"古塔一百零八座"的明確記載,究其來龍去脈,至今仍是個不解之謎。在塔群附近的黃河庫區,有被譽為"候鳥天堂"的青銅峽鳥島。每年春季,數以萬計的候鳥從南方遷徙而來,在這里產卵孵育。其中既有司空見慣的麻鴨、大雁,也有珍稀的黑天鵝。藍天碧水,綠草青山,飛鳥成群,鳴聲上下,給古老寂寞的塔群增添了無限生機。 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佛塔。該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層直徑30米,高67.13米,五層六檐,平面為八邊形。整個木塔共用了54種不同形式的斗拱,成為中國古建築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樓閣式佛塔。由於它牢固的結構,歷經900多年,經歷多次地震襲擊,至今巍然挺立。樓閣式佛塔的特點,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層之間距離較大,塔身每層有木構的門、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檁枋、椽子和飛頭等仿木構造。塔內有樓梯可供人們登臨樓層遠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國宋代古塔。位於浙江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某地舊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吳越王錢 為鎮江潮而建。共九級,高五十餘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毀。後經多次改建和整修,現存的磚構塔身為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興元年(1163)建成。塔剎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層木檐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觀十三層,內為七層,塔內有階梯可達頂層。塔內須彌座上磚雕的飛仙、樂伎、海石榴、荷葉花、寶相花、鳳凰、獅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紋、雲紋、如意等圖像,是研究南宋裝飾圖樣的可貴資料。塔內還存有南宋尚書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寫的《四十二章經》殘石等。1953年和1970年兩次整修後,顯得更加壯觀。 山東歷城四門塔 四門塔建於隋朝大業七年,即公元61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是目前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最早的的亭閣式佛塔,在山東歷城神通寺內。四門塔呈平面四方形,全部是石結構,是一單層、亭閣式舍利寶塔,它是我國早期佛塔的範例,造型庄嚴大方,結構簡潔合理。它是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寶頂組成。四門塔通體高15.04米,四面塔身邊長7.4米,塔身厚0.8米,在四面塔身中央各開一高2.10米、寬1.40米的半圓形拱門,總共有四個門,所以此塔稱之為四門塔。塔檐挑出五層又迭澀收回23層,形成芭蕉承托相輪寶頂。進到塔內,我們可以看到塔內有一四方平台,平台之上有一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是十六塊三角梁和塔身相連摯住塔頂。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我們的祖先在一千四百年以前就已知道了它的特性,從這一點上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和智慧。塔內造像雕刻細膩傳神、刀法流暢、紋飾清晰,是研究佛教史、佛教造像雕刻藝術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 北京妙應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應寺白塔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元代藏式喇嘛塔。現存元代藏傳佛教大塔。又稱白塔。位於北京阜成門內。因塔身通體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當時入仕中國的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曾參與設計與修築工程。塔高50.9米,下部為三層方形折角須彌座,其上為半圓突起蓮瓣組成的覆蓮座和承托塔身的環帶形金剛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過渡到圓形塔身,自然而富裝飾性。塔身似碩大的覆缽,上有7條鐵箍環繞,頂端承托直徑9.9米、上覆40塊放射形銅板瓦的華蓋,其周邊懸掛36個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每個高1.8米,有鏤空花紋,風來鈴響,清脆悅耳。華蓋上為銅質小塔形寶頂,高約5米,重4噸。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賜名大聖壽萬安寺,由四層殿堂和塔院組成,規模宏大,為元世祖營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元順元年(1457)改為今名。 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北京西直門外的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是典型的金剛寶座塔。真覺寺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因慈禧太後慶壽而重修,並改名為大正覺寺。因此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又稱大正覺寺金剛寶座塔。該塔建於明代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全部石頭砌成。塔的基台下面是雕刻精美的須彌座,使體積龐大的基台產生了內收的曲線,具有抑揚頓挫的感覺。最富特色的是基台四周雕刻了造型統一的381尊小佛像,給人以絢麗斑讕的感覺。 北京昌平縣居庸關過街塔 北京昌平縣居庸關過街塔,是著名的過街塔。該塔現存一基座,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被毀。現存雲台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高9.5米,下基東西長26.84米,南北長17.57米,台頂四周設有石護欄及排水龍頭,券洞為五國折角式拱券,可通車馬。雲台從立面上看,外輪廓做成半圓形,券面和券頂都有精美的石頭浮雕。南北兩邊券面各雕六個護衛神,專門擒拿各種魑魅魍魎。券頂刻生身舍利,正頂是五曼荼羅,斜頂為十方佛,在這中間布滿了千佛。券壁刻法身舍利,兩壁的四個角刻護法四天王。這些高浮雕,形態雄勁生動,是元代雕刻的優秀作品。 河南登封縣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縣的嵩岳寺塔,是現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建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餘米,12邊形,15層。此塔的平面為12邊形,是國內的一個孤例。塔身下層的倚柱和券面細部造型頗帶印度風情,二層以上,各層面依次遞減,密檐層層外挑,檐層逐漸向上減小與密集,使高大的形象變得空靈、秀麗,給人以高聳而穩固的審美感受。此塔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 小雁塔 中國唐代長安城內著名佛塔。在陝西省西安市友誼 西路南側。此塔體量比大雁塔小,故稱小雁塔。因寺名 又稱薦福寺塔。 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6~709),位於唐長安城 安仁坊西北隅。 據現存碑文記載, 薦福寺曾屢遭戰火。 現存殿宇為明正統十四年 (1449) 重建。成化二十三年 (1487)地震使塔頂墜毀,塔身中裂,後經維修,仍基本 上保留唐代的原狀,是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196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雁塔用青磚砌成,塔身略呈梭形,整個輪廓作自 然緩和的卷殺曲線,為密檐式建築,挺拔秀麗。共15層, 因塔頂殘缺,現殘高 43.94 米。1980 年寺內出土明正 統十四年寺塔全圖刻石。根據刻石可知,塔頂原由圓形 剎座、兩層相輪和寶珠形剎頂組成。塔的平面為正方形, 底層邊長 11.38米。坐落在底邊長23.8米、高 3.2米的 方形磚台之上。塔的底層較高, 2層以上高度逐層遞減, 每層迭澀出檐,檐下各砌有兩層菱角牙子。塔底層南北 有券門,其上各層南北均有券窗。底層南北券門以青石 做成門楣、門框,其上布滿唐代蔓草圖案線刻,刻工精 細,線條流暢。門楣上的天人供養圖像,更是彌足珍貴。 塔內為空筒,設有木構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塔上有自 唐以後歷代題刻多處。在北門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 王鶴題記,載明成化丁未(1487)地震時,小雁塔「自頂 至足,中裂尺許」,明正德十六年 (1521) 又遭地震時, 「塔一夕如故」。此條題記訂正了輾轉相傳謂小雁塔是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臘月大地震時被震裂的訛誤。 薦福寺自山門內中軸線上有鍾、鼓樓、慈氏閣、大 雄寶殿、藏經樓、白衣閣等建築,大致仍保持了明正統 十四年重建後的布局。鍾樓內懸金明昌三年(1192)鑄鐵 鍾一口,高 3.5米,口徑2.5米,重1萬千克。膾炙人口 的「雁塔晨鍾」即指此而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經過幾年的准備,1964年 4月開始整修小雁塔,1965年9月竣工。整修中,採取彌 合裂縫、加固塔身等措施,並在塔的2、5、7、9、11各 層檐下加鋼板腰箍,保持其殘缺的原貌。此外還整修了 塔的基座、塔頂的排水設施,並安裝了避雷設施。薦福 寺殿宇建築也已修葺。
⑦ 這是深圳鐵崗水庫拍的,請問哪位勘測大神知道,這根高一百多米的細鐵塔是做什麼用的
那是附近高爾夫球場的圍欄
你去查下百分百正確
⑧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塔
顯然不是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中國西南地區著名佛塔。位於雲南大理縣西北原崇聖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為千尋塔,建築年代有唐貞觀六年(632)、開元元年(713)與開成元年(836)諸說。但原崇聖寺銅鍾有「建級十二年建鑄」的紀年,可能建於南詔晚期。為密檐式空心磚塔,方形16層,高69.13米。塔身每層正面開券龕,內置石雕佛像,塔頂有銅制覆缽、相輪,塔剎在1925年地震時震落。南北兩座小塔建於五代。為10層八角實心磚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塗有一層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紋,各層分別有券龕、佛像、蓮花、瑞雲、花瓶等雕刻作裝飾,兩塔頂各有三個銅制葫蘆。1978年和1980年重修時,在塔中發現南詔、大理時期文物600餘件。
陝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創於唐永徽三年(652),為保存玄奘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建。初為仿西域建築形式的磚表土心5層方塔。武周長安(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後經兵火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留傳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後揣《大唐西域記》所記印度佛教傳說故事而名雁塔。至於稱大雁塔則是為與後建的薦福寺小雁塔相區別。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欄額均為青磚仿木結構。塔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均有拱門,可憑欄遠眺。塔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的說法圖,刻有當時的殿堂建築,是研究唐代建築、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均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
寧夏青銅峽108塔古塔群
一百零八塔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於銀川市南60公里的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東,依山臨水,為實心喇嘛磚塔。
最高一座3.5米,其餘均高2.5米。隨著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12行,整體成三角形狀。關於一百零八塔的身世,明代李賢的《一統志》已有"古塔一百零八座"的明確記載,究其來龍去脈,至今仍是個不解之謎。在塔群附近的黃河庫區,有被譽為"候鳥天堂"的青銅峽鳥島。每年春季,數以萬計的候鳥從南方遷徙而來,在這里產卵孵育。其中既有司空見慣的麻鴨、大雁,也有珍稀的黑天鵝。藍天碧水,綠草青山,飛鳥成群,鳴聲上下,給古老寂寞的塔群增添了無限生機。
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佛塔。該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層直徑30米,高67.13米,五層六檐,平面為八邊形。整個木塔共用了54種不同形式的斗拱,成為中國古建築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樓閣式佛塔。由於它牢固的結構,歷經900多年,經歷多次地震襲擊,至今巍然挺立。樓閣式佛塔的特點,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層之間距離較大,塔身每層有木構的門、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檁枋、椽子和飛頭等仿木構造。塔內有樓梯可供人們登臨樓層遠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國宋代古塔。位於浙江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某地舊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吳越王錢 為鎮江潮而建。共九級,高五十餘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毀。後經多次改建和整修,現存的磚構塔身為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興元年(1163)建成。塔剎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層木檐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觀十三層,內為七層,塔內有階梯可達頂層。塔內須彌座上磚雕的飛仙、樂伎、海石榴、荷葉花、寶相花、鳳凰、獅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紋、雲紋、如意等圖像,是研究南宋裝飾圖樣的可貴資料。塔內還存有南宋尚書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寫的《四十二章經》殘石等。1953年和1970年兩次整修後,顯得更加壯觀。
山東歷城四門塔
四門塔建於隋朝大業七年,即公元61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是目前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最早的的亭閣式佛塔,在山東歷城神通寺內。四門塔呈平面四方形,全部是石結構,是一單層、亭閣式舍利寶塔,它是我國早期佛塔的範例,造型庄嚴大方,結構簡潔合理。它是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寶頂組成。四門塔通體高15.04米,四面塔身邊長7.4米,塔身厚0.8米,在四面塔身中央各開一高2.10米、寬1.40米的半圓形拱門,總共有四個門,所以此塔稱之為四門塔。塔檐挑出五層又迭澀收回23層,形成芭蕉承托相輪寶頂。進到塔內,我們可以看到塔內有一四方平台,平台之上有一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是十六塊三角梁和塔身相連摯住塔頂。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我們的祖先在一千四百年以前就已知道了它的特性,從這一點上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和智慧。塔內造像雕刻細膩傳神、刀法流暢、紋飾清晰,是研究佛教史、佛教造像雕刻藝術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
⑨ 農田改做水庫應該賠償多少錢
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類型為土地互換、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土地要堅持農戶自願的原則,並經過鄉級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簽訂流轉合同。
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為人民建設更美好安寧的家園,方便交通,充分發揮現代交通工具的便捷,用時間縮小邊遠地區的距離,實現城鄉一體化,希望廣大人民群眾支持配合,特製定本條例。
(一) 征地補償
1、 徵收耕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 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佔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佔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
3、組織征地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
5、公開征地批准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
(四)、房屋地上物補償標准
1、房屋補償標准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准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牆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含壓水設備)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設備)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設備)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塑料管、鑄鐵)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3、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五)、電力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1、低壓線路改移(0.4KV)每公里補償30000元線路加高木桿平均每根1000元,砼桿平均每根1500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2、高壓線路改移(10KV)每公里補償47000元線路加高砼單桿平均每根60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3、高壓線路加高(66KV):砼單桿平均每根5500元,砼H桿平均每基8000元,砼A桿平均每基10000元,鐵塔平均每基10萬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4、高壓線路加高(220KV以上):砼雙桿平均每基2萬元,鐵塔平均每基20萬元(含金具、線、佔地、稅金等費用)。
(六)、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動遷補償標准
採取工程修復和補償相結合的原則,按成本價適當補償。
1、農村小型水庫
水庫水面(灌溉與養殖兼用)每畝補償19000元
水庫水面(灌溉)每畝補償16000元
水庫荒灘每畝補償300元。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
小型閘門(砼結構)每個補償15000-20000元
排灌乾渠堤壩每延長米補償80元。
(七)、廠礦企事業單位動遷補償標准
國有和集體所有制的廠礦企事業單位的動遷,考慮實際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辦公用房參照民房動遷標准廠房等生產設施按重置折舊計算,適當考慮停工搬遷損失費用。
(八)、施工運輸道路補償標准
凡工程施工指定的鄉村運輸道路,施工期間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養護,工程竣工後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修復。鄉村道路(瀝青路面)視取料難易、路面寬度情況,每公里補償20-35萬元。
鄉村道路(砂石路面)每公里補償9萬元。
鄉村道路(土路面)每公里補償4萬元
(九)、鄉村道路和田間作業道補償標准
考慮農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需要,確需修建的鄉村道路連接線和田間作業道,按補償標准由各市組織實施。
⑩ 中國有哪些有名的古代建築,要有特色的~
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又稱後金故宮、盛京皇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建造的皇宮,現已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群。
莫高窟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是指中國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築,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的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於明代,鼎盛於清代。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佔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英文譯音:the Potala Palace)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後,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布達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的殿堂。1961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嵩山歷史建築群
嵩山歷史建築群,分布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周圍,包括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等8處11項歷史建築。
五台山佛教建築群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據明代高僧鎮澄撰《清涼山志》記載:五台山佛寺之始,以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為最早,初建於公元68年(東漢永平十一年),為漢明帝劉庄邀請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法時詔令興建,成為「釋源宗祖」之一。
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 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西安城牆是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國復交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它坐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屆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空寺
中國有七座懸空寺,南方有二座,即江南懸空寺大慈岩,雲南西山懸空寺。 北方的五座分別是山西恆山懸空寺、河北蒼岩山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陝西榆林懸空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