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王快水庫天氣預報

王快水庫天氣預報

發布時間: 2021-03-10 09:07:09

A. 保定王快水庫天氣預報

河北>保定 天氣預報
13日(明天)
多雲轉晴
27℃/16℃

14日(後天)

27℃/17℃

15日(周四)

29℃/16℃

B. 去青海旅遊的最 佳旅遊時間,打算去青海環游季報名可以么

青海旅遊抄幾月份最好
青海湖最佳旅遊時間是每年的5月至10月,青海是高原大陸性氣候,夏季很涼爽,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氣候舒適宜人。
5-6月間鳥島鳥蛋遍地,繼而幼鳥成群,熱鬧非凡,數里之外,鳥鳴聲可傳入耳際;充滿生機。是青海湖觀鳥最好的時候。

7-8月是遊客集中前往青海的時候,此時的青海湖氣溫較高,夜間常有降雨,較為濕潤。每年7月份,青海湖北岸有大片的油菜花開放,黃色的花海和一望無際的藍色湖水相配襯,景色美不勝收,那時的氣溫不超過18攝氏度,氣候舒適宜人。一年一度的環湖自行車賽也是那時舉行。

青海旅遊穿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青海緯度高,晝夜溫差大,建議帶好長袖、長褲,保暖防風的沖鋒衣是必備的,帶上羽絨服、棉服也並不誇張。;
另外要帶上防曬霜,青海紫外線比較強烈,太陽傘即可遮陽,也可避雨,要帶上;治腹瀉的葯、防中暑的葯、防止高原反應的葯也要帶。

C. 物候與天氣的關系

物候是生物長期適應溫度條件的周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發育節律,通俗講就是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的反應。關於物候世界人民在很早時候就有總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物候記載的國家,早在周代已有記述,在西方,古希臘的雅典人已編制有全年的物候歷。
各地對物候現象都有總結,例如鳥兒搭高窩,今年雨水多
而且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物候現象也不同
人類對環境的總結大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存機會
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積極的引導作用,看看環境的變化就知道未來的天氣,這種憑經驗側天氣地方法簡明易學,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
天氣的陰晴與很多氣候條件有關,現在側天氣運用了許多高科技,需要設備成本高,也可以通過觀測天象得知省錢省力
總之物候是多年天氣的積累,兩者有從屬關系

D. 現在溫度低溫十三度高溫二十度怎樣能釣黑魚

這就導致表層水溫較高而且變化較大,水底(2米深)27度,陰雨。這樣的天氣出釣會有收獲,但至今還沒有重大發現,都明顯地感覺到魚獲比平常多,中午以後極難釣,因為影響因素多多。明白了這個道理,魚兒已經適應,我和另一位獲4尾。在下雖然測定了一些溫度變化,倒不一定定獲豐收,氣溫7度。下午6時,下午3時測氣溫為25度,而下午溫差增大很多,我們就會注意從溫度的變化趨勢中捕捉出釣的最佳時機.5米到4米深處(深度差2,難釣,晴: ⑴一般情況下。理論和實踐都說明,不宜出釣.30時,而光線穿透力不強,或許亦可釣晚,是秋涼降溫!期望可以幫助到你,大太陽、晝夜溫差對釣魚的影響、幾種溫差對釣魚有影響的理論依據。另外一個原因。全天24小時溫度最高值大約在下午2—3時。例如,這個生理調節過程時間越長。第二天,魚很難咬鉤。8月6日,例如7月23日,而且隨著季節,只是推測。 2005年3月10日的釣況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笫二天越是好釣魚。寒潮剛來臨時,變化幅度越大,水表層0度,最低值大約在拂曉前5—6時、地情及釣具。大約在3—10月溫差值較大,水底層降溫更是緩慢,夏天只適宜釣早。水表層水底層溫度差值最大為9度,在沙溪一塘幾乎釣不上魚,笫二天正常覓食,不吃不動。這可以解釋冬季大晴天難釣魚或大晴天上午尚可下午難釣。水裡的氧氣主要來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氣。我注意到,水表4度,通過零星的積累,影響魚的覓食活動,變化幅度越小,水層溫差增大,魚兒有氣無力,據說獲5斤,氣溫穩定,溫度逐漸下降,水表層溫度高於水底層溫度,造成水表層水底層溫差拉大,而是從上到下呈幾何級數衰減的。說得通俗點,水底29度,水層溫差。一天之中。大約在11—2月水表層水底層溫差較小。在這個生理調節過程中,方可出釣,魚兒還不適應氣溫水溫的變化。這對魚類活動有重大影響,下雪天,公之於眾,通常氣溫高於水溫。從夜間溫差值看、魚情。閆釣友等4人去東田壩一無所獲。相反,我釣了5尾,才僅僅開始,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水底層11度。又測堰口4米水深處,正是因為水底溫度較高,前日夜間溫差值為5度,去東興一塘垂釣,水的比熱大,不僅需要一定的時間.5米)溫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晝夜氣溫差,夜間溫差值5度。一。在實際垂釣活動中。水是熱的不良導體。水表層受到太陽光的直接照射。可以推想,但去董家河垂釣。當日平均溫度等於或略高於10日平均溫度則比較好釣魚。晚秋,筆者注意到水層溫差有如下的一些特點。冬日。不過,但願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水表層溫度迅速升高。夏釣早的效果如何,水底2米處17度,氣溫32度。當水溫發生變化時,容易對流,釣不起魚兄在江蘇南通實測氣溫-5攝氏度。但是,水層溫差又大。很想通過測量各種溫度尋找些客觀規律出來,夜間氣溫差,從黃昏到笫二天拂曉前。上午太陽剛升起,也漸漸難釣了,相信可以得到驗證。由於太陽大,水下1。如果兩者之差較小。 ⑵水層溫差與季節天氣有關、水層溫差對釣魚的影響。究其原因,反之,越難釣魚。 2005年2月20日。營業員可能都有點詫異了,可能也是類似情況。在下把黃昏以後,水層溫差變化大,晚上7時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時左右的溫度差值叫做夜間溫差值(早晨5時可能更准確! 盡人皆知、天氣(陰晴風雨等)而發生變化:今年元月7日。五。要想魚獲豐厚。笫二天魚兒仍覺寒冷。以一次日記片斷為例。二,曬得人脫衣服,頭天晚上7度,僅管氣溫略有下降。水的上下對流的條件是上層水溫低(密度大)下層水溫高(密度小),還有什麼食慾你好,(13—12)、5尾3斤左右的白鰱,對魚獲多少至關重要。因為氣溫急速下降,較容易升高溫度,其原因恐怕就是水底層溫度較高,低於10日平均溫度則難釣,氣溫27度,但需一早起床,最適宜魚兒的生存和生活、當日平均溫度與10日平均溫度的溫差對釣魚的影響。魚浮水面,以及氣溫水溫溫差大,水表34度,但傍晚時候根本釣不上魚:深水處溫差變化極小甚至沒有什麼變化。出釣一天。頭晚天氣預報.8米處6度),水層溫差越大。另一次是3月13日10時。24小時之內最高與最低的溫度差值越大,主要通過水的上下對流而轉移到水底。在四川北部地區,夜間溫差值為1度。但是,魚兒躲在深水處一動不動,有時一腳踩斷。水表面結冰的溫度在零度,認為水底冬暖夏涼。水層溫差變化主要決定於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和強度,水表水底差7度,懶動懶開口。但可以出釣,無冷風的陰天或只有花花太陽(微有陽光)的多雲天,水表水底溫差高達7度。今年夏季,魚兒要調節自身體溫去適應環境溫度,又當別論了,導致鰱魚十分活躍,晝夜溫差值也大,2尾,夜間溫差值小於2攝氏度,夜間仍四處游動、釣法等等。說夏釣早是很有道理的,是普遍規律。紅日高照,水底6度,升高達17度之多。溫差對釣魚確實有重大影響,表層水溫高於底層,創下了自已的最高紀錄,水表層溫度降得較多,必須經過較長時間,我用的是陽台窗外的溫差值。水體各層次的溫度不相同,則不宜出釣,但是。氣溫水溫的變化,筆者一次又一次地去一家葯店買了好幾支溫度計!釣友下面是我多年釣魚的經驗分享給你,笫二天早上適宜垂釣,比較適宜出釣,而且也說明各水層溫度呈梯形變化,導致水底層含氧特別豐富。立秋以後,魚不開口,我只遇到過兩次水底層溫度高於水表層溫度的特例,釣魚與很多因素有關,水溫還來不及降得很低,出釣的收獲可能不多,常常看到岸邊的渾水變清了,水下30厘米處21度,不適宜釣晚,21日晨室外3度,斷斷續續。筆者以前有種錯誤的觀點,魚兒感覺涼爽,水表層水底層溫差變小(約為4度),魚兒奄奄一息,夏季夜間溫差值也同樣會對釣魚有影響,感覺上午還可以,而水底未結冰,就是因為晝夜溫差值較小。從測定的一些數據中,似乎3月10日很好釣魚,就是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比較平穩,溫度與2米深處基本相同。9。嚴重缺氧,水表30度、早春,很難釣魚,今晨14度。還有一種情形。不過,兩人共獲半斤,我和閬中市老年釣協幾個朋友常在白鶴水庫釣鰱。何釣友在一小塘釣獲6斤.5度,作出恰當的分析和判斷,反之:夜間晚差大,水層溫差大;離底層越近,造成水溫高於氣溫。2004年8月17日。兩年中。一天之中,也注意到一些不太成熟的小規律,就象垂危病人,還必須重視其他天氣因素及水情,夜間溫差值大於5攝氏度時。離表層越近。當然,蔣又去該塘,當天又出大太陽。這一點,有時失手落水。原因是傍晚時。天氣預報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溫度可作參考。在陰或多雲天氣,憑著對溫度變化的感覺。當天的前兩日降雨降溫,一年中水表層最高溫度達34度,水層溫差對溶氧量影響很大,造成水體嚴重缺氧,不會游動到岸邊,10時左右。這個生理調節過程,溫度比較平穩以後,特別是光照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也可以不去測定各種溫差。陽光照射下,水表層9度,大太陽,水底層溫度變化比較緩慢、冬季:晴轉多雲,甚至難以測定有什麼變化,即使水層溫差變小,溫差趨勢的影響不是唯一的因素、河邊。可見,陽光照射之下,我和另一位釣友去該塘?可以這樣解釋,冬天魚兒游向深水處是因為那裡更暖和。而夜間溫差值小於2度時、夜間溫差值對釣魚的影響,甚至可以趨於一致,夜間活躍,艷陽高照,昨晚室外21度。去到塘邊。今日晴,食慾來了,而這種水層溫差越大、結冰等有逆差)。(最新資料.5米處(深度差1,夜間溫差值1度,當然溫度高於零度了,等等。2004年4目4日,最小為0(特殊情況下如下雪,最高29度;水底層最低溫度6度,短時間不宜出釣。 ⑶水層溫差變化呈梯形變化,在東田壩。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夜間溫差值的大小,特別寒冷、晝夜溫差值和水層溫差值對釣魚的影響,在深水處溫度變化甚微。前述下雪天僅管溫度很低也好釣魚,但水表溫度仍居高不下(由於水散熱慢),水導熱本領小。2004年12月31日,底層水溫較低而且變化較小。在水邊測水溫。隨著太陽升起。2004年3目26日,晝夜溫差大。大晴天。三,進行分析,換句話說。8時測氣溫為9度,從30厘米處到1。其他釣友均獲豐收,7—20攝氏度(高低相差13度),晚上9點以後的夜釣,則宜出釣。室內溫差值較小,精神來了,說明夜晚寒冷。夏季夜間降溫較多。測得夜間溫差值為2度(13—11)。這兩次。下午4時,早晨氣溫通常低於水表層溫度,越不利於水的對流。而立秋前,水表面升溫快。為了觀察溫度的變化趨勢和探索溫差對釣魚活動的影響,上了點年紀,蔣釣友獲4尾鯽魚(半斤)。水表層溶解的氧氣。夜間溫差值大,對溫差影響小,魚兒已經調節好了體溫。溫度變化越大,魚兒不覺得特別冷,氣溫水溫溫差,夜裡降溫很少,王大祿釣友釣了20尾,夜間溫差值為4度(16—14)。這是因為夜間降溫多。8月10日,夜間溫差值與釣魚有密切關系,室溫21度,溫差小,水底層缺氧越嚴重,供釣友參考。不怕冷。總之。反之,想來也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四,夜間溫差值7度,氣溫27度,該溫差值大於5度時不宜出釣,摸索的點滴規律未必正確,水底層溫度比水表層要高。破冰釣魚效果甚好,對氣象變化的觀察,水層溫差變化不是平均變化的,但確實舉足輕重、晝夜溫差大,出釣必有收獲,幾乎不上魚了,對山珍海味也不感興趣了,觀測不便),不利於水的上下對流,水表24度,正在降溫過程之中。中午以後。2月24日晨2度。平常。雖然夜間溫差值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出釣不是打白板也是難釣幾條、時段溫差大。通過水層溫差的測定,創造了本地的最高紀錄,二流水平的我。多次驗證,相對濕度75%,最低7度。空氣與水表面接觸,水表層比水底層升溫快。魚是變溫動物、水層溫差大。一次是2005年2月19日,糊塗啊。廖釣友等6人在湯家溝二道堰,從1。魚類的側線能測知水溫很微小變化(比人體敏感得多)。反之。常說的夏釣早,之所以易上魚,就簡直休想上魚了。僅僅知道這一點是不夠的,一天能釣3,晴,只怕不穩,氣溫比水溫升高快,很可能打白板(當空軍),又不精確,一般情況下,應是夜間溫差值越大,也釣了11尾。上例不僅說明了夜間溫差值,常常是不見浮子動一下,所以岸邊水特別清徹,體現在月,水底層溫度高於水表層溫度這樣的特例,氣溫0,很難釣了。期望太陽西墜時有點收獲,效果極差。感覺立秋(8月7日)前後特別好釣.2米)下降溫度只有4度,既不全面系統,寒潮來了以後,離水表層30厘米處下降溫度3度,但夏釣晚就值得具體分析了。冬天魚兒為什麼要潛入深水處呢。前述的晝夜溫差直接影響著水層溫差的變化,所以下層溫度變化小,晚上室外4度,越艱難痛苦,那就是水面結了冰。溫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日平均氣溫差及水溫差,值得研究和重視。氣溫水溫的變化趨勢對魚類活動有重大影響,竟無一人浮子動一下,只有一點點氧氣溶解於水,如果晝夜溫差值很大,在黃家壩,降溫天氣。在上例中,氣溫水溫逐漸下降,不得不否定在不結冰的日子「水底冬暖」的觀點,氣溫水溫影響著魚類的活動,有時忘了收揀,在多數情況下,收獲或多或少。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下對溫差與釣魚關系的探索,甚至清徹見底,較好釣魚

E. 有什麼天氣,給多一點,最好給上資料

天氣預報就是應用大氣變化的規律,根據當前及近期的天氣形勢,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天氣狀況進行預測。它是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眾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如我國中央氣象台的衛星雲圖,就是我國製造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攝取的。利用衛星雲圖照片進行分析,能提高天氣預報的准確率。天氣預報就時效的長短通常分為三種:短期天氣預報(2~3天)、中期天氣預報(4~9天),長期天氣預報(10~15天以上)。中央電視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氣預報。
誕生歷史
如今人們外出,只須收聽[1]或觀看天氣預報,就可以決定是否帶雨具,而在過去,則要顧慮天有不測風雲。那麼,氣象台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天氣預報是怎樣誕生的呢。[2] 許多人的生活受氣象的影響。因此從史前開始人類就試圖預測一天或者一個節氣之後天氣會是怎樣。前650年左右巴比倫人使用雲的樣子來預測天氣。前340年左右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論》中描寫了不同的天氣狀態。中國人至少在前300年左右有進行天氣預報的紀錄。 天氣預報
古代天氣預報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氣現象,比如人們觀察到晚霞之後往往有好天氣。這樣的觀察積累多了形成了天氣諺語。不過許多這些諺語後來被證明是不正確的。 從17世紀開始科學家開始使用科學儀器(比如氣壓表)來測量天氣狀態,並使用這些數據來做天氣預報。但很長時間里人們只能使用當地的氣象數據來做天氣預報,因為當時人們無法快速地將數據傳遞到遠處。1837年電報被發明後人們才能夠使用大面積的氣象數據來做天氣預報。 20世紀氣象學發展迅速。人類對大氣過程的了解也越來越明確。1970年代數字天氣預測隨電腦硬體發展出現並且發展迅速,今天成為天氣預報最主要的方式。 天氣預報常用天氣符號
1853~1856年,為爭奪巴爾干半島,沙皇俄國同英法兩國爆發了克里木戰爭,結果沙俄戰敗,正是這次戰爭,導致了天氣預報的出現。 天氣預報圖標
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海戰,1854年11月14日,當雙方在歐洲的黑海展開激戰時,風暴突然降臨,最大風速超過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萬丈狂瀾,使英法艦隊險些全軍覆沒。事後,英法聯軍仍然心有餘悸,法軍作戰部要求法國巴黎天文台台長勒佛里埃仔細研究這次風暴的來龍去脈。那時還沒有電話,勒佛里埃只有寫信給各國的天文、氣象工作者,向他們收集1854年11月12~16日5天內當地的天氣情報。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里埃根據這些資料,經過認真分析、推理和判斷,查明黑海風暴來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向東橫掃歐洲,出事前兩天,即1854年11月12日和1854年13日,歐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國已先後受到它的影響。勒佛里埃望著天空飄忽不定的雲層,陷入了沉思:「這次風暴從表面上看來得突然,實際上它有一個發展移動的過程。電報已經發明了,如果當時歐洲大西洋沿岸一帶設有氣象站,及時把風暴的情況電告英法艦隊,不就可避免慘重的損失嗎?」 天氣預報標識:小到中雨
於是,1855年3月16日,勒佛里埃在法國科學院作報告說,假如組織氣象站網,用電報迅速把觀測資料集中到一個地方,分析繪製成天氣圖,就有可能推斷出未來風暴的運行路徑。勒佛里埃的獨特設想,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深刻認識到,准確預測天氣,不僅有利於行軍作戰,而且對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都有極大的好處。由於社會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積極推動下,1856年,法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天氣預報服務系統。 天氣預報的誕生歷史說明,氣象條件可以影響局部戰爭或戰役的勝敗,而由於戰爭的需要,又推動和發展了氣象事業。
編輯本段發展
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地區或城市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陰晴雨雪、最高最低氣溫、風向和風力及特殊的災害性天氣。就我國而言,氣象台准確預報寒潮、台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出現的位置和強度,就可以直接為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服務。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動范圍空前擴大,對大自然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而天氣預報就成為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天氣預報是根據氣象觀測資料,應用天氣學、動力氣象學、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區域或某地點未來一定時段的天氣狀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預測。它是大氣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對人們生活有重要意義。 天氣預報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 ①單站預報。17世紀以前人們通過觀測天象、物象的變化,編成天氣諺語,據以預測當地未來的天氣。17世紀以後,溫度表和氣壓表等氣象觀測儀器相繼出現,地面氣象站陸續建立,這時主要根據單站氣壓、氣溫、風、雲等要素的變化來預報天氣。 ②天氣圖預報。1851年,英國首先通過電報傳送觀測資料,繪製成地面天氣圖,並根據天氣圖製作天氣預報。20世紀20年代開始,氣團學說和極鋒理論先後被應用在天氣預報中。30年代,無線電探空儀的發明、高空天氣圖的出現、長波理論在天氣預報上的廣泛應用,使天氣演變的分析,從二 風向標
維發展到了三維。40年代後期,天氣雷達的運用,為降水以及台風、暴雨、強風暴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③數值天氣預報。20世紀50年代以來,動力氣象學原理、數學物理方法、統計學方法等,廣泛應用於天氣預報。用高速電子計算機求解簡化了的大氣流體力學和熱力學方程組,可及時作出天氣預報。尤其是60年代發射氣象衛星以來,衛星的探測資料彌補了海洋、沙漠、極地和高原等地區氣象資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氣預報的水平顯著提高。
編輯本段分類
形勢預報 即預報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系統的生消、移動和強度的變化。 天氣預報標識:晴
要素預報 即預報氣溫、風、雲、降水和天氣現象等在未來某時段的變化。形勢預報是要素預報的基礎。 預報種類 按天氣預報的時效長短,可分為:①短時預報。預報未來1~6小時的動向。②短期預報。預報未來24~48小時天氣情況。③中期預報。對未來3~15天的預報。④長期預報。指1個月到1年的預報。預報時效1~5年的稱為超長期預報,10年以上的則稱為氣候展望。 按預報范圍可將天氣預報分為:①大范圍預報。一般指全球預報、半球預報、大洲或國家范圍的預報。②中范圍預報。常指省、州和地區范圍的預報。③小范圍預報。如一個縣范圍的預報、城市預報、水庫范圍的預報和機場、港口的預報等。 天氣預報服務 氣象台製作好了天氣預報,就通過各種途徑將天氣預報向社會公布。目前,傳播天氣預報的途徑主要有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簡訊、氣象電話等。通過互聯網獲取氣象預報信息將是未來的趨勢。目前,比較有名的氣象預報網站有天氣在線、中國天氣網等。
編輯本段應用
公眾 報紙中的天氣預報,圖中為《觀察者》和《世界報》的天氣預報欄公眾是天氣預報的一個主要用戶。不但天氣災害如冰雹、颶風等等對公眾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和威脅,即使日常生活、節假日安排、穿衣等等也要依靠天氣預報。電視、廣播、報紙、網際網路中均有對公眾的天氣預報服務。 天氣預報圖標
航空 天氣對航空的影響非常大。幾乎所有的飛機場均有自己的氣象站。在飛機起飛前機組人員要獲得整個的飛行路線上的天氣情況以及天氣預報數據。 電力系統 天氣對用電量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電力公司通過天氣預報預測用電量。 其它私營企業 其它私人企業也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來調整它們的需求和供給。比如超市在熱天是可以提供更多的飲料,等等。
編輯本段現代天氣預報
現代天氣預報有五個組成部分: 收集數據 最傳統的數據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愛好者、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氣溫、風速、風向、濕度等數據。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數據採集的時間,並制定標准。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時一次(SYNOP)。 天氣預報圖標
使用氣象氣球氣象學家還可以收集上空的氣溫、濕度、風值。氣象氣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對流層頂。 氣象衛星的數據越來越重要。氣象衛星可以採集全世界的數據。它們的可見光照片可以幫助氣象學家來檢視雲的發展。它們的紅外線數據可以用來收集地面和雲頂的溫度。通過監視雲的發展可以收集雲的邊緣的風速和風向。不過由於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解析度還不夠好,因此地面數據依然非常重要。 氣象雷達可以提供降水地區和強度的信息。多普勒雷達還可以確定風速和風向。 數據同化 在數據同化的過程中被採集的數據與用來做預報的數字模型結合在一起來產生氣象分析。其結果是目前大氣狀態的最好估計,它是一個三維的溫度、濕度、氣壓和風速、風向的表示。 數據天氣預報 數字天氣預報是使用電腦來模擬大氣。它使用數據同化的結果作為其出發點,按照今天物理學和流體力學的結果來計算大氣隨時間的變化。由於流體力學的方程組非常復雜,因此只有使用超級計算機才能夠進行數字天氣預報。這個模型計算的輸出是天氣預報的基礎。 天氣預報
輸出處理 模型計算的原始輸出一般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成為天氣預報。這些處理包括使用統計學的原理來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參考其它模型計算結果進行調整。 過去氣象學家必須自己做處理工作,今天24小時以上的天氣預報主要是使用多種不同模型後對其結果進行綜合。氣象學家還必須分析預報出來的模型數據來使最終用戶能夠理解它。此外天氣預報的模型一般解析度不是特別高。當地的氣象學家還必須通過當地的經驗在涉及地區性的影響,使得當地的天氣預報更加精確。不過隨著天氣預報模型的不斷精密化這個工作量越來越小了。 展示 對於最終用戶來說天氣預報的展示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終用戶需要什麼信息、如何才能將這些信息易懂地傳達給最終用戶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編輯本段天氣常識
在收聽天氣預報時,常常聽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間」等時間用語和「多雲」、「陰」、「晴」等氣象用語。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這12個小時;「今天夜間」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這12個小時。「晴」指雲量佔10—30%;「多雲」指雲量佔40—70%;「陰」指雲量佔80—100%。 氣象單位對降水量標準的規定,有12小時和24小時兩種標准。12小時降水量級標準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24小時降水量級標準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 天氣預報標識:雨轉晴
預報時間沒有超過12小時,就是指12小時降水量級標准。如果預報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則指的是12小時內的降雪。如果預報今天白天到夜間有中到大雪,則指的是24小時內的降水量。除12、24小時預報外,還有48小時預報,72小時預報,還有未來天氣分析等。 因為氣象局每日提供給電視台,廣播台,各大報紙的預報只有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對於突然的天氣變化不能及時地作出預報,怎樣才能及時地了解到突然的天氣變化情況呢。從2009年9月開始,我國開通了121氣象熱線。平均每兩小時就有一次新的預報,及時准確,方便快捷。例如揚州的121氣象熱線,可以同時接聽60門電話,話費與普通的市話相等。
編輯本段古代天氣預報
主要是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來進行,簡單的說古代的中國人把世界萬物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再加上陰陽兩種狀態(這種分類也不是死板的,也是在變化的),根據陰陽五行的自身狀態和轉化規律進行預測。 日歷裡面的農歷節氣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天氣預報。
編輯本段天氣預報
作 者: 宋英傑,章芳,丁莉莉 等著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天氣預報符號
出版時間: 2009-9-1
內容簡介
短短5分鍾的《天氣預報》,背後卻是30年光陰的積累。本書從1980年的中國第一個電視天氣預報談起,16個故事、6位主持人、近10位節目編導,和您聊聊天氣預報背後的故事。書中更有氣象網路、四季養生秘籍和權威的氣候數據分析與城市點評,幫助您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好的解讀天氣。 作者簡介 宋英傑,中國第一位電視氣象節目主持人,畢業於北京氣象學院天氣動力專業,氣象專業高級工程師。第八、九屆全國青聯委員,國際氣象傳播協會(IABM)創始會員,中國氣象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西南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 宋英傑以其專業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詼諧的語言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2000年、2002年、2004年,曾連續三屆獲得全國氣象節目比賽主持藝術一等獎。2004年在「我最喜愛的氣象主持人」全國性評選中,獲得最佳主持人「氣象先生」稱號。
目錄
序 第1章 《天氣預報》30年的懷舊線索 近30年,16條懷舊線索,《天氣預報》節目全力呈現每一次關鍵成長,記錄每一步堅實腳印。 第2章 主持人與天氣的對話 這次,6位氣象主持人不聊《天氣預報》,他們用自己的生活態度詮釋各自眼中的天氣,暢想對於生活的種種感悟。 第3章 走進節目組 《天氣預報》的掌門人是誰?節目是怎樣製作出來的?背後又有怎樣一群為天氣而生的人?這一章你會找到全部的答案。 第4章 氣象網路 二十四節氣、降雨、降雪、台風、雲……這些氣象名詞對於大多數觀眾都不陌生,但它們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第5章 四季養生堂 身體和季節密切相關。不同季節會有不一樣的養生之道,不同節氣也會有不同的講究,在恰當的時間需要隨即調整自己的身體。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的身心更加健康。 附錄 《天氣預報》中的城市氣候 對《天氣預報》中的預報城市一網打盡,給喜歡旅遊和想了解城市的朋友,提供最權威的氣候數據和城市點評。 後記 參考文獻
編輯本段古代的氣象局
欽天監具有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的作用。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歷。隋秘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秘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秘書省。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秘書省。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台。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台,屬秘書監。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為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編輯本段書籍
《現代天氣預報技術》 ·出版社:氣象 ·頁碼:284 頁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 ·ISBN:7502930116 ·條形碼:9787502930110 ·版本:第2版 ·裝幀:平裝 ·開本:0開 Pages Per Sheet 本書為中國氣象局「九五」重點教材。全書介紹了現代天氣預報的若干最新技術,內容包括:現代天氣預報技術發展的基礎、特點和趨勢;數值預報產品的應用技術;若干診斷量的分析應用;基於統計學和人工智慧的預報新技術;氣象衛星和雷達探測的應用以及天氣預報業務自動化等。 本書既注重基本原理的介紹,更側重於實於應用技術的閱述,不但可作為高等院校大氣科學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廣大從事天報預報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和業務人員參考。

F. 接到強降雨天氣預報水庫應不應該提前泄洪

強降雨

氣象學
上一般稱暴雨,或叫強降水,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中國氣象部門規定:(1)
1小時內的雨量為
16毫米
或以上的雨;(2)
24小時內的雨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

G. 入秋後怎麼夜釣鯽魚

1、 初秋。初秋的氣溫水溫基本上與夏天的相似,除了早晚較涼爽,中午仍然很熱,如果遇上了秋老虎,更是驕陽似火,氣溫居高不下。只有選擇陰雨的天氣和早晚出 釣。魚諺雲:「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早釣東方紅,晚釣雞進籠。」即是早上6-9點,下午5-7點。在這兩個時間里,氣溫和水溫較低,鯽魚感到 舒適,食慾旺盛,喜歡到處游弋、覓食。

2、仲秋。白露至秋分為仲秋。秋老虎已慢慢地消失,天氣變得較涼爽宜人,不熱不冷,氣溫和水溫都較 低,真正到了一年中釣魚的第二個黃金時期。正如民間所說:「金秋時節小陽春,秋高氣爽好釣魚。」此時風和日麗,水中氧氣充足,浮游生物繁殖快,魚兒感到水 溫適中,特別活躍,食慾旺盛,不分葷餌素食,見而食之。在正常的天氣情況下,一天都可以垂釣。

3、晚秋。為寒露到霜降之間。如果沒有寒流來,氣溫和水溫與初冬相似,早晚氣溫和水溫較低,出釣時間早上應在7點以後,下午到5點前收竿。

(7)王快水庫天氣預報擴展閱讀

秋天到,魚好釣,但是如果釣位釣點選擇不好,魚也就不好釣了。秋釣野鯽,必須根據初秋、仲秋、晚秋不同的的時段來靈活 地選擇釣位釣點。初秋的早晚釣點應選在淺水域的近岸,中午釣遠岸深水域,選擇有樹、山體、高大建築物的陰涼處。

因為早晚近岸的氣溫水溫較低,水中氧氣充 足,水中有小魚、小蝦、草籽兒、各種水蟲、浮游生物,鯽魚喜在那裡聚集、嬉戲、覓食。中午因氣溫、水溫的升高,魚都游到深水域中避熱去了。仲秋釣點的選擇 與初秋差不多,只是離岸的距離稍微遠些。

晚秋的氣溫、水溫接近初冬,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常有冷空氣南侵,使氣溫突然下降,水溫也隨之下降。在這一地段, 早晚選釣深水域,中午選釣淺水域(近岸)。

所以秋季釣野鯽選釣點,應該根據三秋不同的時段的氣候、氣溫和水溫靈活選擇,一日三遷。另外,還要以魚諺:「釣 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為依據,吧釣點選在草洞、草縫、草隙、草頭或草旁處。因為水草能為魚擋風避寒;水草處有豐富的美味佳餚,水中氧氣充足。

H. 新馬泰8月平均氣溫

8月新馬泰旅遊,我就是去年8月下旬去的新馬泰的,總的來說我去的時候天氣很熱,但絕對不是熱得受不了的悶熱,因為都是靠海的,所以不會感覺很不舒服。我記得我去的時候在新加坡下過二次雨,馬來西亞下過一次雨。不過下雨的時間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也就半個小時。下雨的時候會感覺很涼爽的,泰國就是比新馬熱一些,太陽很毒,很曬,一定要做好防曬。8月新馬泰旅遊更多的信息,像攻略什麼的

I. 氣候,物候,氣象,天氣

氣候是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氣候以冷、暖、干、濕這些特徵來衡量,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徵。

氣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區多年時段大氣的一般狀態 ,是該時段各種天氣過程的綜合表現。氣象要素(溫度、降水、風等)的各種統計量(均值、極值 、概率等)是表述氣候的基本依據。氣候與人類社會有密切關系,許多國家很早就有關於氣候現象的記載。中國春秋時代用圭表測日影以確定季節,秦漢時期就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完整記載。氣候一詞源自古希臘文,意為傾斜,指各地氣候的冷暖同太陽光線的傾斜程度有關。

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異,以及海、陸、山脈、森林等不同性質的下墊面在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物理過程不同,使氣候除具有溫度大致按緯度分布的特徵外,還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按水平尺度大小,氣候可分為大氣候、中氣候與小氣候。大氣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區域的氣候,如: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型氣候、極地氣候、高原氣候等;中氣候是指較小自然區域的氣候,如:森林氣候、城市氣候、山地氣候以及湖泊氣候等;小氣候是指更小范圍的氣候,如:貼地氣層和小范圍特殊地形下的氣候(如一個山頭或一個谷地)。

在緯度位置、海路分布、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世界氣候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⑴、寒帶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⑵、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
⑶、溫帶季風氣候夏季較暖,冬季較溫和;
⑷、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⑸、溫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
⑹、亞熱帶雨林氣候;
⑺、亞熱帶季風氣候;
⑻、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⑼、熱帶草原氣候:暖季多雨涼季乾燥;
⑽、熱帶雨林氣候:高溫高濕;
⑾、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⑿、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⒀、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
⒁、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少雨,夏季炎熱少雨
氣候變化對人類與自然系統有重要影響.由於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已經適應今天以及最近過去的氣候,因此,如果這些變化太快使得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不能適應的話,人們將很難應付這些變化.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這可能會對基本的人類生活標准(居住、食物、飲水、健康)產生非常有害的影響。對於所有的國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將會增大天氣災害的風險。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其中一些變化實際上是不可逆轉的,因此我們更要關注的是負面影響。據統計,1950年到2000年,特別是1990年以後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急劇增加。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多,另一方面我國總體經濟體量增加,因此經濟損失絕對值大幅升高。
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是負面的。預計到2030年,我國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麥,除了澆灌冬小麥以外,均以減產為主。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也很大,全球變暖使水循環的過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間不均勻性增加。氣候變化對重大工程也有影響,如長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導致地質災害的頻率會增加,對三峽水庫的安全運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氣候變化也會影響青藏鐵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鐵路和公路運行維護的投資。
同全球一樣,我國的氣候與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氣候變暖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的氣候問題和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帶來十分嚴峻的威脅,這種威脅仍將持續並不斷加劇。科技界應當特別關注氣候變化問題,積極採取適應和減緩措施,不斷提升氣候系統、生態、環境保護的層次和水平,這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政府、公眾和科學家的共同願望。

什麼是物候

現在可以總結一下了。什麼是物候?以上那些受環境(氣候、水文、土壤)影響而出現的以年為周期的自然現象,都是物候現象。它包括三個方面:(1)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葉變色、落葉等現象;(2)候鳥、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3)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

有時又根據生物種類分為植物物候、動物物候。動物物候有時又細分為鳥類物候,昆蟲物候等。有時還把農作物的生育期稱為作物物候,而把其他的統稱為自然物候。本書介紹的主要是自然物候。

幾千年來農民是很關心物候的,在他們看來,暑去寒來、鳥語花開、秋天紅葉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杏花開了,就好象大自然在召喚農民趕快春耕;桃花開了,又好象在暗示農民趕快下種;春末夏初,布穀鳥開始唱歌,在農民耳里,它是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很多地方的農民歷來是以物候來定季節和農時的。現代研究物候的主要目的,也還是認識自然季節現象的變化規律,服務於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

那麼,物候學和氣候學有什麼不同呢?物候學和氣候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觀測一年裡各個地方、各個區域季節變化的,都是帶地方性的科學;所不同的是,氣候學是觀測、記錄並研究某地的冷暖晴雨、風雲變化等現象和變化規律的。物候學則是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季節活動,從而了解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以及自然季節的變化規律的。物候所反映的是過去一段時間里氣候條件的積累對生物的綜合影響,因而物候學也有人把它歸在生物氣候學中。

物候雖然由氣候所決定,但氣候的觀測代替不了物候觀測。因為農作物都是活生生的生物,影響它生長的因素很多,不是用單因子或幾個因子的資料就能說清楚的。而生物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因此以某些野生動植物的物候來定農時有其優越性。貴陽的農諺說:「窮人不聽富人哄,閻王刺開花撒谷種(稻種)」,以閻王刺開花來指示和預報水稻的播種期,比其他任何方法都簡單可靠。更何況我國丘陵山地區佔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一個氣象站的記錄在山區所能代表的范圍有限,而野生動植物各處皆有,只要注意觀測,就能對季節和農時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說,物候是大自然告訴我們季節變化的最直接的語言。

氣象
[解釋]1.大氣的狀態和現象,例如刮風、閃電、打雷、結霜、下雪等。
2.氣象學。
3.情景;情況。 例如一片新氣象。

大氣中的冷熱、干濕、風、雲、雨、雪、霜、霧、雷電等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總稱。

氣象的觀測項目有:氣溫、濕度、地溫、風向風速、降水、日照、氣壓、天氣現象等。

氣象學研究的對象是大氣層內各層大氣運動的規律、對流層內發生的天氣現象和地面上旱澇冷暖的分布等。如雲、霧、雨、雪、冰雹、雷電、台風、寒潮等都是我們常見的天氣現象。它的研究范圍是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厚約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然層和外層。

1. 暈

天空中有一層高雲,陽光或月光透過雲中的冰晶時發生折射和反射,便會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產生彩色光環,光環彩色的排序是內紅外紫。稱這七色彩環為日暈或月暈,統稱為暈。其中對觀測者所張的角半徑為22度的暈最為常見,稱22度暈,偶爾也可看到角半徑為46度的暈和其他形式的與暈相近的光弧。由於有卷層雲存在才出現暈,而卷層雲常處在離鋒面雨區數百公里的地方,隨著鋒面的推進,雨區不久可能移來,因此暈就往往成為陰雨天氣的先兆。

2. 華

天空中有一層透光薄雲,雲中的水滴大小均勻,若是由冰晶組成的雲則要求冰晶尺寸均勻。月光或陽光透射雲層過程中,受到均勻雲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結果會在月亮或太陽周圍緊貼月盤或日盤形成內紫外紅的彩環,稱為華。因日光太亮,所以人們不易觀察到日華,月華則比較常見。緊貼月盤的華又稱華蓋,通常華蓋的紫色不太顯著故內環呈青藍色,其外呈黃色為主,最外呈紅色。有時在華蓋外隔一暗圈後還會出現一個甚至幾個彩色排序與華蓋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環,稱為副華。

3. 虹和霓

含七種色光的太陽光線,射入大氣中的水滴(雨滴或霧滴),各種色光經歷折射和反射後,可在雨幕或霧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環。當光弧環對觀測者所張的角半徑約42度,光環的彩色排序是內紫外紅時,稱為虹。

在虹的外面,有時還出現較虹弱的彩色光環,光環對觀測者所張的角半徑約為52度,彩色環的排序與虹相反即內紅外紫,稱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對太陽而立才能觀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東方天空有雲雨時,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陽未露出地平線前,陽光照射到高層大氣,陽光被大氣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從這時刻起到太陽露出地平線為止的光亮稱曙光。

日落後即太陽西沉到地平線以下後,仍有一段時間陽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氣,因空氣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維持微明,這段時間的光稱暮光。

曙光與暮光合稱曙暮光。曙光時段稱黎明,暮光時段稱黃昏。由於曙光開始與暮光終了的標准不同,通常分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與天文曙暮光。晴朗日子當太陽在地平線以下的角度大約為 7度時,民用曙光開始和暮光終了;大約12度時,航海曙光開始和暮光結束;當大約18度時,天文曙光開始和暮光終了。曙暮光持續的時間在赤道最短,隨緯度增加而增加。

相關詞:
氣象台:對大氣進行觀測、研究並預報天氣的科學機構。規模較小的還有氣象站、氣象哨等。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天氣
The weather
經常不斷變化著的大氣狀態,既是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的大氣狀態,也是大氣狀態在一定時間間隔內的連續變化。所以可以理解為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的統稱。天氣現象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即某瞬時內大氣中各種氣象要素(如氣溫、氣壓、濕度、風、雲、霧、雨、雪、霜、雷、雹等)空間分布的綜合表現。天氣過程就是一定地區的天氣現象隨時間的變化過程。

天氣是一定區域短時段內的大氣狀態(如冷暖、風雨、干濕、陰晴等)及其變化的總稱。天氣系統通常是指引起天氣變化和分布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各種天氣系統都具有一定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而且各種尺度系統間相互交織、相互作用。許多天氣系統的組合,構成大范圍的天氣形勢,構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氣環流。

天氣系統總是處在不斷新生、發展和消亡過程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其相對應的天氣現象分布。因而一個地區的天氣和天氣變化是同天氣系統及其發展階段相聯系的,是大氣的動力過程和熱力過程的綜合結果。

各類天氣系統都是在一定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中形成、發展和演變著,都反映著一定地區的環境特性。比如極區及其周圍終年覆蓋著冰雪,空氣嚴寒、乾燥,這一特有的地理環境成為極區低空冷高壓和高空極渦、低槽形成、發展的背景條件。赤道和低緯地區終年高溫、潮濕,大氣處於不穩定狀態,是對流性天氣系統產生、發展的必要條件。中高緯度是冷、暖氣流經常交綏地帶,不僅冷暖氣團你來我往交替頻繁,而且其斜壓不穩定,是鋒面、氣旋系統得以形成、發展的重要基礎。天氣系統的形成和活動反過來又會給地理環境的結構和演變以深刻影響。因而認識和掌握天氣系統的形成、結構、運動變化規律以及同地理環境間的相互關系,對於了解天氣、氣候的形成、特徵、變化和預測地理環境的演變都是十分重要的。

J. 過兩天天氣晴。溫度2度左右好釣魚嗎

盡人皆知,氣溫水溫影響著魚類的活動。僅僅知道這一點是不夠的。氣溫水溫的變化趨勢對魚類活動有重大影響,對魚獲多少至關重要。氣溫水溫的變化,體現在月、日平均氣溫差及水溫差,晝夜氣溫差,夜間氣溫差,水層溫差,氣溫水溫溫差,等等。

為了觀察溫度的變化趨勢和探索溫差對釣魚活動的影響,筆者一次又一次地去一家葯店買了好幾支溫度計。營業員可能都有點詫異了。在水邊測水溫,有時忘了收
揀,有時失手落水,有時一腳踩斷,上了點年紀,糊塗啊。很想通過測量各種溫度尋找些客觀規律出來,但至今還沒有重大發現。不過,通過零星的積累,也注意到
一些不太成熟的小規律,公之於眾,供釣友參考。

一、夜間溫差值對釣魚的影響。

一天之中,從黃昏到笫二天拂曉前,溫度逐漸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下把黃昏以後,晚上7時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時左右的溫度差值叫做夜間溫差值(早晨5時可能更准確,但需一早起床,觀測不便)。室內溫差值較小,我用的是陽台窗外的溫差值。

我注意到,夜間溫差值與釣魚有密切關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間溫差值大於5攝氏度時,很難釣魚,很可能打白板(當空軍)。去到塘邊、河邊,常常看到岸邊
的渾水變清了,甚至清徹見底。這是因為夜間降溫多,特別寒冷,魚兒躲在深水處一動不動,不會游動到岸邊,所以岸邊水特別清徹。笫二天魚兒仍覺寒冷,懶動懶
開口。出釣一天,常常是不見浮子動一下。相反,夜間溫差值小於2攝氏度,夜裡降溫很少,魚兒不覺得特別冷,夜間仍四處游動,笫二天正常覓食。這樣的天氣出
釣會有收獲。

2005年2月20日,晚上室外4度,21日晨室外3度,夜間溫差值1度。何釣友在一小塘釣獲6斤。2月24日晨2度,頭天晚上7度,夜間溫差值5度,我
和另一位釣友去該塘,效果極差,兩人共獲半斤。2004年3目26日,陰雨,降溫天氣,夜間溫差值為4度(16—14),去東興一塘垂釣,蔣釣友獲4尾鯽
魚(半斤),我和另一位獲4尾,2尾。第二天,夜間溫差值為1度,(13—12),蔣又去該塘,據說獲5斤。

雖然夜間溫差值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但確實舉足輕重。多次驗證,該溫差值大於5度時不宜出釣,出釣不是打白板也是難釣幾條。而夜間溫差值小於2度時,倒不一定定獲豐收,因為影響因素多多。但可以出釣,收獲或多或少。

可以推想,夏季夜間溫差值也同樣會對釣魚有影響。不過,應是夜間溫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釣魚。夏季夜間降溫較多,魚兒感覺涼爽,夜間活躍,笫二天早上適宜垂釣。常說的夏釣早,是普遍規律。夏釣早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夜間溫差值的大小。這一點,只是推測,相信可以得到驗證。

二、晝夜溫差對釣魚的影響。

全天24小時溫度最高值大約在下午2—3時,最低值大約在拂曉前5—6時。24小時之內最高與最低的溫度差值越大,越難釣魚。溫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陽。紅日高照,使水表層溫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層水底層溫差拉大,影響魚的覓食活動。

天氣預報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溫度可作參考。如果兩者之差較小,比較適宜出釣。反之,如果晝夜溫差值很大,出釣的收獲可能不多。

2005年3月10日的釣況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頭晚天氣預報:晴轉多雲,7—20攝氏度(高低相差13度)。測得夜間溫差值為2度(13—11)。從夜間
溫差值看,似乎3月10日很好釣魚,但去董家河垂釣,感覺上午還可以,中午以後極難釣,幾乎不上魚了。8時測氣溫為9度。由於太陽大,下午3時測氣溫為
25度,升高達17度之多。上午太陽剛升起,對溫差影響小,較好釣魚,而下午溫差增大很多,很難釣了。

冬日,無冷風的陰天或只有花花太陽(微有陽光)的多雲天,之所以易上魚,就是因為晝夜溫差值較小。相反,艷陽高照,曬得人脫衣服,晝夜溫差大,魚很難咬鉤。

夜間溫差值大,晝夜溫差值也大,就簡直休想上魚了。2004年12月31日,前日夜間溫差值為5度,當天又出大太陽。閆釣友等4人去東田壩一無所獲。廖釣友等6人在湯家溝二道堰,竟無一人浮子動一下。

三、水層溫差對釣魚的影響。

水體各層次的溫度不相同,而且隨著季節、天氣(陰晴風雨等)而發生變化。這對魚類活動有重大影響。前述的晝夜溫差直接影響著水層溫差的變化,特別是光照起著決定性作用。

從測定的一些數據中,筆者注意到水層溫差有如下的一些特點:

⑴一般情況下,水表層溫度高於水底層溫度。水表層受到太陽光的直接照射,較容易升高溫度。水是熱的不良導體,水底層溫度變化比較緩慢。兩年中,我只遇到過
兩次水底層溫度高於水表層溫度的特例。一次是2005年2月19日,下雪天,在東田壩,10時左右,氣溫0.5度,水表4度,水底6度。因為氣溫急速下
降,水的比熱大,水溫還來不及降得很低,水底層降溫更是緩慢,造成水溫高於氣溫,水底層溫度高於水表層溫度這樣的特例。寒潮剛來臨時,可能也是類似情況。
另一次是3月13日10時,在黃家壩,氣溫7度,水表層9度,水底層11度。當天的前兩日降雨降溫。這兩次,都明顯地感覺到魚獲比平常多。還有一種情形,
水底層溫度比水表層要高,那就是水面結了冰。水表面結冰的溫度在零度,而水底未結冰,當然溫度高於零度了。破冰釣魚效果甚好,其原因恐怕就是水底層溫度較高。(最新資料:今年元月7日,釣不起魚兄在江蘇南通實測氣溫-5攝氏度,水表層0度,水下1.8米處6度)。

⑵水層溫差與季節天氣有關。在四川北部地區,一年中水表層最高溫度達34度,最低7度;水底層最低溫度6度,最高29度。水表層水底層溫度差值最大為9
度,最小為0(特殊情況下如下雪、結冰等有逆差)。大約在11—2月水表層水底層溫差較小,甚至可以趨於一致。大約在3—10月溫差值較大。一天之中,早
晨氣溫通常低於水表層溫度。隨著太陽升起,陽光照射之下,氣溫比水溫升高快,水表層比水底層升溫快。中午以後,通常氣溫高於水溫,水層溫差增大。水層溫差
變化主要決定於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和強度。大晴天,大太陽,水層溫差變化大。這可以解釋冬季大晴天難釣魚或大晴天上午尚可下午難釣。說夏釣早是很有道理的,
但夏釣晚就值得具體分析了。2004年8月17日,晴,在沙溪一塘幾乎釣不上魚。9.30時,氣溫27度,水表30度,水底(2米深)27度。下午6時,
氣溫32度,水表34度,水底29度。期望太陽西墜時有點收獲,但傍晚時候根本釣不上魚。原因是傍晚時,僅管氣溫略有下降,但水表溫度仍居高不下(由於水
散熱慢),水層溫差又大,造成水體嚴重缺氧,魚不開口。可見,在多數情況下,夏天只適宜釣早,不適宜釣晚。在陰或多雲天氣,或許亦可釣晚。當然,晚上9點
以後的夜釣,又當別論了。

⑶水層溫差變化呈梯形變化。離表層越近,變化幅度越大;離底層越近,變化幅度越小。

以一次日記片斷為例,進行分析。2004年4目4日,晴,室溫21度,相對濕度75%,昨晚室外21度,今晨14度,夜間溫差值7度,說明夜晚寒冷。今日
晴,水層溫差大。下午4時,氣溫27度,水表24度,水下30厘米處21度,水底2米處17度,水表水底差7度。魚浮水面,難釣。又測堰口4米水深處,溫
度與2米深處基本相同。

上例不僅說明了夜間溫差值、晝夜溫差值和水層溫差值對釣魚的影響,而且也說明各水層溫度呈梯形變化。陽光照射下,水表面升溫快,而光線穿透力不強,水導熱
本領小,所以下層溫度變化小,這就導致表層水溫較高而且變化較大,底層水溫較低而且變化較小。在上例中,離水表層30厘米處下降溫度3度,從30厘米處到
1.5米處(深度差1.2米)下降溫度只有4度,從1.5米到4米深處(深度差2.5米)溫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總之,水層溫差變化不是平均變化的,而是
從上到下呈幾何級數衰減的,在深水處溫度變化甚微,甚至難以測定有什麼變化。

筆者以前有種錯誤的觀點,認為水底冬暖夏涼,冬天魚兒游向深水處是因為那裡更暖和。通過水層溫差的測定,不得不否定在不結冰的日子「水底冬暖」的觀點。

冬天魚兒為什麼要潛入深水處呢?可以這樣解釋:深水處溫差變化極小甚至沒有什麼變化,最適宜魚兒的生存和生活。

今年夏季,我和閬中市老年釣協幾個朋友常在白鶴水庫釣鰱。感覺立秋(8月7日)前後特別好釣。平常,一天能釣3、5尾3斤左右的白鰱。8月10日,王大祿
釣友釣了20尾,創造了本地的最高紀錄。8月6日,二流水平的我,也釣了11尾,創下了自已的最高紀錄。其他釣友均獲豐收。究其原因,是秋涼降溫,水表層
溫度降得較多,水表層水底層溫差變小(約為4度),導致鰱魚十分活躍。而立秋前,例如7月23日,水表水底溫差高達7度,我釣了5尾。立秋以後,氣溫水溫
逐漸下降,即使水層溫差變小,也漸漸難釣了。

四、當日平均溫度與10日平均溫度的溫差對釣魚的影響。

當日平均溫度等於或略高於10日平均溫度則比較好釣魚,反之,低於10日平均溫度則難釣。說得通俗點,就是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比較平穩,氣溫穩定,魚兒已
經適應,則宜出釣,反之,正在降溫過程之中,魚兒還不適應氣溫水溫的變化,則不宜出釣。例如,寒潮來了以後,短時間不宜出釣,必須經過較長時間,溫度比較
平穩以後,方可出釣。不怕冷,只怕不穩。

五、幾種溫差對釣魚有影響的理論依據。

魚是變溫動物。魚類的側線能測知水溫很微小變化(比人體敏感得多)。當水溫發生變化時,魚兒要調節自身體溫去適應環境溫度。這個生理調節過程,不僅需要一
定的時間,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想來也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溫度變化越大,這個生理調節過程時間越長,越艱難痛苦。在這個生理調節過程中,魚兒有氣無力,不
吃不動,就象垂危病人,對山珍海味也不感興趣了。

另外一個原因,水層溫差對溶氧量影響很大。水裡的氧氣主要來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氣。空氣與水表面接觸,只有一點點氧氣溶解於水。水表層溶解的氧氣,
主要通過水的上下對流而轉移到水底。水的上下對流的條件是上層水溫低(密度大)下層水溫高(密度小)。前述下雪天僅管溫度很低也好釣魚,正是因為水底溫度
較高,容易對流,導致水底層含氧特別豐富。但是,一般情況下,表層水溫高於底層,不利於水的上下對流,而這種水層溫差越大,越不利於水的對流,換句話說,
水層溫差越大,水底層缺氧越嚴重。嚴重缺氧,魚兒奄奄一息,還有什麼食慾。

理論和實踐都說明:夜間晚差大、晝夜溫差大、水層溫差大、時段溫差大,以及氣溫水溫溫差大,不宜出釣。反之,溫差小,魚兒已經調節好了體溫,精神來了,食
欲來了,出釣必有收獲。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注意從溫度的變化趨勢中捕捉出釣的最佳時機。在實際垂釣活動中,我們也可以不去測定各種溫差,憑著對溫度
變化的感覺,對氣象變化的觀察,作出恰當的分析和判斷。

溫差對釣魚確實有重大影響,值得研究和重視。但是,釣魚與很多因素有關,溫差趨勢的影響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想魚獲豐厚,還必須重視其他天氣因素及水情、魚情、地情及釣具、釣法等等。

希望親親採納,你的採納是對我的支持,謝謝祝2016好運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