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徵航生態

徵航生態

發布時間: 2021-03-11 12:31:13

① 中國環保徽的徵章含義

上端圖案綠色橄欖枝,既代表和平、安寧,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態環境,象徵綠色在召喚,人們應當知道:綠色的消失,就會使生態失去平衡,就是對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
圖形的藍色塊,代表藍天與碧水,泛指大氣與水體,太陽代表宇宙空間,山與水借用中國象形文字並使之圖案化,從形象上增強中國特色。說明我們環境保護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對污染的監督與治理,使天長藍、水長清、山長綠,讓人們永遠生活在美好環境中。圖案基本色調採用明快,潔白的顏色,代表潔凈,無污染的大氣。
下端ZHB為Zhong Guo Huan Bao(中國環保)的縮寫,標明這是環境保護徽。

② 我只是小學生,請問大家有關鯨的資料


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棲哺乳動物,用肺呼吸,其種類分為兩類,須鯨類,無齒,有鯨須,鼻孔兩個,像長須鯨,藍鯨、座頭鯨、灰鯨等;齒鯨類,有齒,無鯨須,鼻孔一個,像抹香鯨、獨角鯨、虎鯨等。海洋中絕大部分氧氣和大氣中60%的氧氣是浮游植物製造的。須鯨卻能滅浮游植物的勁敵——浮游動物。另外,齒鯨也有助於保持魚類的生態平衡。齒鯨的食物就是以魚為食的大型軟體動物。因此世界上沒有鯨,人類就要滅亡。

鯨是歌唱家

水中傑出的「歌唱家」當推「座頭鯨」。1971年,美國生物學家對從海上尋下的「座頭鯨」發聲進行了分析,發現了極其特殊的聲音信號。原來這些「座頭鯨」發出一連串優美動聽、調子不一的婉轉聲。這些聲音延續了30分鍾,然後從頭唱起,從抑揚頓挫、輕曼悅耳的程度判斷,可與鳥兒歌唱媲美。法國生物學家曾於夜裡在百慕大群島,記錄了上百頭「座頭鯨」參加的「大合唱」。鯨群發出的上千種音響,有婉轉的顫音、尖厲的吱口丑場、吼叫聲、嗡嗡聲、吱吱聲,很像一群大聲溫習功課的小學生在、朗誦。「合唱」是先由一頭鯨魚歷年唱的歌加以比較,還發現同一年內年有鯨都唱同樣的歌,第二年方換新。鯨每年回遊返回出發地時,先唱去年在此地唱的歌,然後才換新歌。另外,即使相隔甚遠,大西洋百慕大群島的鯨和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的鯨唱的歌,初聽好像兩樣,細分析,歌的結構和變化規律都是相同的。如有的歌都有6個主題,有完全相同的樂段。這兩地的鯨肯定不會接觸,但唱的曲調如此相同,說明它們內在有一套等同的規律。

鯨遨遊大海不會迷航

鯨遨遊大海時從來不會迷失方向,因為它們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它們的頭腦中有一億多顆微小的細胞,能發出超聲波並且接收超聲波來給自己定方向。它們還能用這種超聲波在危難時及時通知其它鯨群來求救或是一起逃跑。這種超聲波能幫助它們遨遊大海不會迷航,也能及時求救。
鯨的種種用處對人是很有好處的,現在鯨大量的死亡,使人類也走向滅亡,我們要保護鯨類,讓它們繼續生棲繁衍。讓人們根據它們的好處,製造出更先進的儀器,鯨是人類的朋友。

③ 鯨的資料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貝備了一些為適應水生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造。鯨在分類「屬 於動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哺乳綱(class Mammrha)、鯨目(orderCetacea)。

鯨目之下又區分為兩個亞目,分別是須鯨亞 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齒鯨亞日(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這兩大類的分群,再學術上主要是依據它們攝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須鯨亞目主要的形態特徵 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須,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 為有牙齒,掠食性,其牙齒的數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會有不同,全世界現存有13科約 79種。

鯨魚雖然有魚字,其實它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它有許多和魚類極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魚類是左右擺動尾鰭來使身體前進,而鯨魚卻是以上下擺動尾鰭的方式前進。它們利用前端的鰭狀肢來保持身體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鯨魚背部的上端還有能保持身體垂直的鰭呢!

鯨魚是群集動物,它們通常成群結隊的在海裏生活,可是當鯨魚呼吸時,就需要游到水面上來,這時鯨魚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而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專家們甚至可以從噴水的高度、寬度及角度,來辨識鯨魚的種類呢!鯨魚的種類很多,大致分成齒鯨和須鯨兩大類。

鯨魚的表皮下有著極厚的脂肪層,那就是俗稱的鯨油,它可以使鯨體保持溫暖,而且也能貯存能量以供應不時之需。由於鯨魚體內擁有許多特殊的構造,使它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中屏庄呼吸、減慢心跳速度,因此當它沈到海底,總要經過一段長時間後,才會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貯存氧氣的構造外,當身體某個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時,體內還會有集中供應的特殊機能呢!

④ 有關生態環境的故事

青藏鐵路環保舉世關注。
青藏鐵路沿線生態系統類型多種多樣,生物群落豐富多彩,是我國和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也是世界上僅有的獨特生態環境系統和世界山地生物物種一個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原始生態環境在全球佔有特殊的地位,但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壞不可逆轉,有的草皮植被恢復時間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高寒、獨特、原始和極其脆弱是這一區域生態環境的顯著特徵。而野生動物保護、高原植被恢復以及濕地、湖泊環境保護和凍土環境保護,更是鐵路建設面臨的環保難題。

青藏鐵路開工兩年多以來,青藏鐵路公司和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在鐵道部領導下,在國家環保總局等有關部委指導下,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開發和保護並重」的指導思想,在工程建設中響亮地提出了「品質環保雙優」的工作方針,把環境保護與工程品質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評選優質工程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

據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盧春房介紹,青藏鐵路環境保護的基本內容有兩項:一是做好污染防治,二是搞好生態保護。他說,污染防治主要包括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大氣污染的防治。青藏鐵路穿過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源頭,水污染防治責任重大。環境保護的側重點則放在生態保護尤其是野生動物、植被、濕地系統、自然保護區和自然景觀的保護上。這些保護都是有針對性的,措施也主要是依靠科技來進行,堅持科技創新,積極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科研的專項研究,吸收各方面的專家意見和建議,充分利用各有關專業的研究成果,施工中大量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強化環保管理,使青藏鐵路建設中的環保難題在今年得到有效突破。

建立有效的環境監管體系

開工之前,鐵道部會同國家環保總局高品質地編制了「環境影響報告書」及「水土保持方案」,為高品質的環保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為確保環評結論在工程實施中得到落實,設計單位在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階段,嚴格貫徹了環境評價結論及批復意見,並加強現場調研,依靠科技成果,細化設計方案。指揮部堅持對施工人員不斷進行專業培訓,編印了《青藏鐵路施工期管理人員環保手冊》、《青藏鐵路施工期施工人員環保手冊》等資料,對進場的施工人員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為施工中具體落實環保措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有效管理青藏鐵路建設中的環保工作,構築了青藏鐵路建設中由青藏總指統一領導、施工單位具體落實並承擔責任、工程監理單位負責施工過程環保工作的日常監理,環保監理單位對環保工作實施全面監控的「四位一體」環保管理體系。並在鐵路建設史上首次引入環保監理,推行環保監理和檢查制度、環保工作記錄制度、環保措施審查制度、臨時工程核對優化制度和環保獎懲制度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環保管理制度體系。

開工兩年來,建設者把有效保護青藏高原獨特的生態環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牢固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原則,做到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確保多年凍土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江河源水質不受污染,野生動物遷徙不受影響,鐵路兩側自然景觀不受破壞,努力建設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態環保型鐵路。

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全面突破環保難題

建設青藏鐵路的過程,是建設者認識自然規律,尊重科學,愛護並保護環境的歷史進程。鐵路建設者以對環境保護高度負責的態度進行科學研究,掌握相關規律,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了施工建設與環境保護齊頭並進。

在野生動物專項研究方面,為確保野生動物的生境不受影響,首開動物通道設置先河。全線野生動物通道共33處,沿線路方向累計寬度達59.84公里。沿線還設有大量的橋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可供野生動物通行,為野生動物的遷徙留出了較大空間。鐵路工程成功經受了藏羚羊遷徙的考驗。

在加強植被保護方面,積極開展植被恢復技術研究,為生態系統的重構和再生奠定了基礎。工程破土面積得以嚴格控制。地表植被和表土得到有效保存。植被恢復與再造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在沿線沱沱河、安多及當雄等不同環境條件下,開展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恢復與再造試驗研究,為沿線生態植被恢復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有效指導。

在濕地、湖泊環境保護方面,保證了江河源區生態功能不受影響。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濕地地段,線路選擇了逢溝設橋涵、增加小橋涵密度、大量採用以橋代路、路基拋填片石、填築滲水材料等措施,保證了地表徑流對濕地水資源的補充,防止濕地萎縮,確保了水源涵養功能不受影響。沿湖路段環保措施切實有效。對錯那湖沿湖路段制定了詳細的沿湖路段專項生態環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有效防止了對錯那湖及湖畔濕地造成污染。

在依靠科技,確保多年凍土環境穩定方面,他們大力開展凍土環境保護的工程措施研究。工程開工前及施工中,在沿線多年凍土區的不同環境中,組織開展了大量的凍土環境科研試驗項目,研究保護多年凍土環境的各種工程措施。在片石通風路基、片石通風護道、碎石護坡、熱棒路基等工程措施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並被廣泛應用於鐵路工程設計中,確保了多年凍土環境的穩定。在樁基施工中,大量採用旋挖鑽干法成孔,嚴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減少施工過程對多年凍土環境的熱擾動。

故事之一:長江源頭拒絕污染

中鐵三局承擔了長江源頭特大橋的施工建設任務。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全長1389.6米,施工工期緊。

在橋樁基施工時,按指揮部的統一規劃,將橋梁大型構件放在離工地很遠的預制廠進行預制,減少對工程現場的污染。在大橋工地現場,他們不惜加大成本,創造性地設置了三級沉澱池。樁基施工時的泥水不許直接排放,而是先讓泥水流到沉澱池內進行分級沉澱,待泥水沉澱乾凈了才把乾凈水抽放出去,池底的泥沙沉澱物用拉土車拉走,堆放到規定的棄土場。三局利用沉澱池保護水質的經驗,後來被青藏鐵路建設部在全線進行推廣。

不僅如此,在大橋建設過程中,他們還對距工地不遠的三江源保護紀念碑區域進行保護,投入近百萬元資金,修建了從青藏公路下道後通往紀念碑的道路,建立了小型停車場,並在紀念碑附近設置了「長江源生態環境介紹石碑」,以增強遊人的環境保護意識。他們的做法受到青海省政府和當地鄉政府的熱情肯定。

故事之二:動一鍬土都要符合法定規范

在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運一鍬土都要符合法定規范,沒有環保措施工程不許開工。這種嚴格的環保管理措施促進了青藏鐵路建設環保工作的開展。

在高原上建設鐵路的施工便道是有嚴格的界限管制的,多長多寬要用紅線劃出,不許越雷池一步,違者重罰。

青藏高原許多地區地勢平坦,開始時司機看到一馬平川,有時不按界限會車,破壞了環境,隨之而來的處罰是十分嚴厲的。在采訪中,記者多次聽到因為工程車輛開出施工便道被嚴厲處罰的故事。一次,中鐵12局一名司機在工地運送物資時繞出便道10米左右,12局指揮部知道後,除對司機處罰外,還對司機所在的項目部處罰10萬元,項目部經理還要帶人去把草地恢復好。

中鐵三局一名司機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指揮部對司機所在項目部處罰2萬元,對項目部黨政領導每人處罰2000元。這種嚴格的處罰措施,使大家的環保意識迅速增強。愛護一草一木,建設環保鐵路正成為全線參建職工的自覺追求。

工程施工難免會佔用土地。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草地,在施工中,建設者發明了草皮回植技術。在施工不得不佔地時,工人們先把草皮一塊一塊地挖開放置他處,施水保養。等工程完工後,他們再把草皮一塊一塊地回植到原來的土地上。為了保護環境,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還和中科院動植物所、林科院等單位合作,在沱沱河、安多、當雄建立了三個海拔4000米以上植草試驗點,這在我國植物研究史上是史無先例的。目前,植草試驗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綠草長勢喜人。這些措施受到了國家環保局專家的好評,在今年8月份由國家環保局組織的青藏鐵路沿線環境保護考察中,大家對全線環境保護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故事之三:再造濕地

濕地被稱為大地腎臟,是調節地區溫度和濕度的重要生態因素。國際濕地公約定義對「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濕原、泥炭地或者水域帶等」濕地提出了明確的保護措施。

濕地系統是青藏高原水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沼澤濕地,鐵路建設者進行了艱苦的努力,從修改設計減少在濕地地區和凍土不穩定地區築路到減少涵洞,青藏鐵路建設中提出了「以橋代路」、「涵洞改橋梁」等新措施,全線新增橋梁112.3公里。

位於西藏北部羌塘草原的古露濕地上,有一座規劃中的車站。它將佔用14萬平方米的濕地。在車站施工前期,建設者就考慮如何保存這片濕地。「再造濕地」方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並於今年春天開始實施。建設者先在原濕地旁邊的植被稀疏處挖掘出與濕地等高的窪地,將濕地原水引入,營造出人工濕地環境;再將車站用地上的牧草連根挖出半米深,一塊塊植入人工濕地內。

截至目前,已移植的2萬平方米濕地草皮已與原濕地草原連成一片,生機盎然。據負責車站建設的中鐵十三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冬天來臨前將完成濕地移植的80%,其餘部分將在明年車站建設開工前完成。

故事之四:停止施工,讓藏羚羊通過

位於青海省境內的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平均海拔4500米,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每年6至7月份藏羚羊都要前往氣溫涼爽、水草豐美的卓乃湖、太陽湖一帶集體產羔,8月份開始攜仔回遷。

今年8月,為了保證一個月前從可可西裏南部到北部產仔的藏羚羊能夠順利回遷,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要求沿線各施工單位再次停工讓路,並責成沿線各施工單位要對動物通道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清理,對施工車輛實行管制,禁止鳴笛,同時要主動與當地保護站取得聯系,引導藏羚羊通過動物通道遷徙。

藏羚羊過路正是鐵路施工的黃金季節。8月中旬,鐵十四局所在區段為了讓羊群過路已停工五六天了,但藏羚羊還是不過路基,施工人員心急如焚,他們採取了降低緩坡高度、派人巡邏看護等措施想讓羊群早點過去,但羊群好像存心考驗建設人員的耐心似的就是不過。情急之中,十四局給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發出一份《關於請求協調藏羚羊通過鐵路工地的緊急報告》,言詞懇切。指揮部工作人員一看,全部哈哈大笑起來。

笑歸笑,還得讓藏羚羊過去才行。在指揮部的幫助下,十四局工人一邊耐心地停工,一邊派人輕輕地在後面趕著羊群越過路基,奔向遠方。據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介紹,今年藏羚羊產羔成活率在80%以上,為歷年最高紀錄。

⑤ 蓮花顏色的象徵意義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 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回中。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 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 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蓮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 象徵我佛「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駐。 其姿挺展,日艷且鮮;其貌熙怡,傲然獨立; 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 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 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 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凈土。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 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 故又稱「希有之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一、離諸染污 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污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二、不與惡俱 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凈,不與纖毫之惡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滿 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雲:戒香芬馥,廣布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布,遐邇皆聞也。 四、本體清凈 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凈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污泥濁水,而自然潔凈無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六、柔軟不澀 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凈,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七、見者皆吉 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咸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八、開敷具足 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凈 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鹹得六根清凈,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凈也。 十、生已有想 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

⑥ 戈氏鳥的生態習性

恐龍滅絕之後,出身「龍族」的鳥類先於哺乳類向巨型化發展,戈氏鳥、就是當時的陸地霸主。憑借著雖不尖銳但咬合力驚人的嘴喙和孔武有力、長有3趾的雙足,它們在當時足以成為地面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盡管奔跑能力可能較弱,但它們很可能經常埋伏在森林中的某個角落,以迅雷之勢向獵物發起攻擊。除了成年的尤因他獸,恐怕當時幾乎沒有哪種哺乳類能抵擋它們致命的撕扯和抓擊。
那是一個鳥吃馬的奇妙世界。現代馬的祖先名為始祖馬,體態嬌小,比貓略大,還沒有發展出蹄,腳上只有四個像蹄的趾頭。由於身體玲瓏,防禦能力較弱,始祖馬的膽子非常小,稍有動靜就向密林深處逃跑。它們一旦被戈氏鳥強壯有力的喙噙住,就會被懸在半空中,在無數次大幅度左右甩動中暈倒或者死去,最後成為鳥食。始祖馬非常喜歡吃發酵的野葡萄,飽食後感官變得遲鈍,更增加了送命的幾率。
當時作為地球霸主的戈氏鳥也並非處處得意,由於身材的限制,它們只能在樹下做窩、孵蛋。在其外出捕獵的時候,如果小戈氏鳥破殼而出,那勢必不能活著跟它的父母見面。這是一個奇妙的鏈條:最龐大動物的天敵竟是最渺小的動物。戈氏鳥幼鳥的天敵是螞蟻,確切地說是螞蟻的一種——食肉蟻,史上最大的螞蟻之一。食肉蟻成群圍攻小戈氏鳥無毛的身體,喝乾它的鮮血。
不過,營穴鳥目的具體起源問題一直沒有搞清楚。馬丁認為,它們是大型食肉鳥在新生代之初早期演化的產物,與今天的任何鳥類都迥然不同。另一位古生物學者安道爾斯(Andors)則認為,與它們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雁形目,也就是鵝和鴨子之類的游禽。
另外有指戈氏鳥有可能是吃腐肉、雜食性或草食性的。但是冠恐鳥的喙很適合用來咬碎種子及撕開植物。不過其鳥喙有可能是社交性的,而非性徵。這些互相矛盾的假說,使得對冠恐鳥的食性更不清楚。

⑦ 人們保護生態環境資料

1992年,全國廢氣排放量 l0.5萬化標立方米(不包括鄉鎮工業,下同)。廢氣中煙塵排放量 1111萬噸,比上年增長 7.6%;二氧化硫排放量 1685萬噸,比上年增長 3.9%;工業粉塵排放量 576萬噸,比上年下降 0.5%。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根基。當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迫切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採取嚴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切實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建議號召「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並將之擺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重要戰略位置,為我國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環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環境問題的出現,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與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進程相關。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活動深刻地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變遷,從而成為環境問題變得突出的決定性因素。工業文明帶來了科技的巨大進步,推動了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然而, 當人們還陶醉在工業化的巨大勝利時,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已經不期而至,並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而加劇,甚而形成了大面積、全球性公害。從20世紀30 年代開始,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環境公害事件層出不窮,致使成千上萬的人身陷病魔,甚至死於非命。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在一周內60多人死亡。1936年,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有毒煙霧刺激人的眼、喉、鼻,引發眼病、喉頭炎和頭痛等症狀,致使當地死亡率增高。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短短幾天內,4000多人相繼死亡。1963年至1968年,日本「富山事件」,258人患上因中毒而引起的「骨痛症」,死亡人數達 128人…… 20世紀後半葉,全球性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沉降」,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地球環境造成了危害。環境問題帶來的慘痛現實,令國際社會開始反思已有的發展模式。20世紀50、6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開始組織專門性的環境問題調查與研究,聲勢浩大的環境保護運動逐漸興起。1972年,聯合國大會確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強調經濟發展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社會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國環境問題的形成以及相關對策的制定,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20世紀50至70年代,由於當時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我們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這一趕超型發展戰略,使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較快地步入工業化進程,但由此自然資源和環境也承受了過重的壓力,局部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改革開放之後,經過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日漸合理,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然比較突出。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加快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總體上日益加劇,長期積累的環境危機逐步呈現,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迫在眉睫地擺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面前。當星空不再蔚藍,當河流不再清澈,當土地變成荒漠,人類將何以生存,何以面對養育自己的地球母親?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胡錦濤同志指出:「環境保護工作,要著眼於人民喝上乾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這是對我國整個環保事業的形象總結,也是對我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保護生態環境,是解決當前環境問題、抓住大好機遇期實現戰略發展的必然要求。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由於目前我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環境法制建設尚未完善,環境管理力量比較薄弱,生態環境狀況在一些地區不容樂觀,國家環境安全已經受到威脅。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的化工、造紙、冶金等行業在產業結構中仍佔有一定地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一時也難以改變,因而,結構性污染在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轉變。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嫌滯後, 城市環境問題依舊突出,污染可能向農村轉移與蔓延。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消費轉型,也將產生空前的環境壓力。因此,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部署及各種舉措,針對現實,對症下葯;面對未來,未雨綢繆。保護生態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內容。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任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人類基本生活需要的供養,以及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一切原材料,無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賜。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然環境對人類廢棄物的吸納、凈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就不可能長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要高度重視環境對發展的重要性,追求經濟與環境的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努力轉變以高資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速度的現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便無從談起。保護生態環境,是中國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本著對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事務積極負責的態度,參加或者締結了多種環境與資源保護國際公約和條約,並把這些文件的精神引到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參與就是承諾,承諾意味著責任。我們改採取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種種對策和措施,就是在落實已經簽署和批準的國際環境條約,承擔與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義務,從而為改善全球環境作出努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環境保護上不能懈怠疏忽,不能無所作為。中國一定要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環境保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今後一個時期,既是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的階段,也是環保工作大有作為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將環境保護擺上重要位置。從「八五」開始,國家將環境保護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實施了治理污染企業、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根本性措施。我國發布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並以《環境保護法》為基礎,先後頒布了8部環境保護法律、30多件環保和核安全行政法規,以及70多件部門規章。近年來,我國環保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區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加強。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態環境,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必須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質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工業布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機制,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促進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科學認識和自覺遵循自然規律,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加快環境保護的法治進程。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和標准,進一步建立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政府部門要制定實行綠色發展政策,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發展過重的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GDP核算范圍;要完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將環境績效納入其中,發揮其正面的激勵效應。保護生態環境,必須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要廣泛進行環保宣傳,提高全民環境憂患意識;要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加強公眾參與環境監督;要積極鼓勵、引導和整合各種民間環保組織,發揮其應有作用, 維護公眾的環保權益,積極發展環保產業。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公約的談判,積極參與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既保障國家環境安全,又增強我國在國際環境事務中的影響。保護生態環境,事關人民安危,事關子孫禍福。新世紀新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重任在肩。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全面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團結一心,再接再厲,為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參考資料
網路

⑧ 什麼叫生態道德教育

生態道德教育

從對環境一詞的意義開始了解,發現它是人存在的「所在」,有著歷史及社會兩個面相,我們是承繼著歷史的與未來的進程,也面對著社會與周遭的環境.那麼,如柯立寇主張的科學環境倫理與傳統的環境倫理的結合就有重新思考的必要.科學性直線式的時間觀念,不重視傳統等的特性如何結合傳統的,感覺的,價值為導向的行為規范,這些都是要處理的問題.至於如何將這種環境倫理規范放置在正式的學校或組織不甚嚴密的教育體系中,教導學生接收此倫理規范,改變其環境行為及對自然的態度,這更是環境倫理教育學者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筆者批評了上述全球化環境倫理理論上建構之不恰當,也明顯的彰顯出此一倫理理論無法提出教育方面的思索方向.那麼,我們需要的有關環境倫理教育應該是怎樣的呢
按照前面所提的三個預設,首先,在教育理論中,我們預設了所有的教育都是環境教育.人在環境之中是自然的一部份,也是歷史傳承的一環節,環境概念明確的彰顯出人存在具有橫面與豎軸的面相,不論我們設定的教育活動的目標是什麼,如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特定教育目標,或程序原則,但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應該有著相似的終極目的,如成就人的社會化或成就完全人(the whole person).此一終極目的指設著人在歷史及社會縱面及橫面的成就,那麼,我們相信奧爾的命題:「所有的教育就是環境教育」就可以了解了.
其次,任何道德教育,不管理論上多麼強調客觀性,思考性,沒有任何強迫性,但在行為規范上始終離不開「應然」的命題.倫理規范,道德命令等都是以「應然」命題形式存在,如西方宗教傳統的十誡,或中國的倫理傳統禮教等,都是以「應然」命題表達.許多環境倫理主張的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環境,自然整體的尊嚴,愛護自然,與保留自然的美學價值等等命題,都是一些規范性命題,生態道德教育的內容也不例外.
第三個預設是生態教育秉持的基本理念.教育應是一項以文化之存續及未來為導向的活動.在教育過程中,作為教導者的教師們應常常以其傳達的資訊是否能為未來七代以後的子孫們保留住生態文化為責任.在生態道德教育方面,思考如何將環境倫理規范傳達給學生,並建立學生對待環境或自然應採取的態度及立場.
在此三個預設之下,我們不是要提出哪些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教條應該放在環境倫理或生態道德教育的課程內容之中,我們要提出的是我們在設計環境教育課程及內容的安排上,應依循的原則.我們如何建構對自然的態度,環境倫理的理念是在怎樣的狀況下傳達給學生才是生態教育的正當方法.因為,生態教育學者對西方啟蒙運動以來,以理性主導的科學研究及教學方法有著保留,重新思索教學方法,生態教育活動注重的是透過語言隱喻形式表達或接受的潛態知識,這些教導的方式與內容中,隱含著我們對環境的感受,態度與對自然及土地的圓融關系,如此才可能建立我們生態道德觀念.這也是道德教育比較注重「身教」或「潛移默化」的教法導向.
生態道德教育依循的原則有哪些 參考包華士(C. A. Bowers, 1995)的主張,筆者提出下面三個原則:首先,認識清楚語言在教育活動中的功能,與透過語言傳達的訊息.以傳達觀念及改變態度等具體功能為主的教育活動,語言應用是必要的,而語言所產生的影響更非其他任何溝通管道所能超越的.在師生之間的交通上,語言是最具效力的.藉著語言或文字(文字是屬次要的工具)傳遞著顯態知識,解釋與說明各種現象.不論是傳統的教育活動,以經師為主導的知識傳授,或是後現代的教育活動中,學生被鼓勵應用個人的智慧及選擇建構知識,達到一致的結論作為某種知識的典範.這些正式的師生關系背後,學生學習到的可能不只是顯態知識,也可以說學生由教師那兒獲得的不只是明確的,以文字表達的知識,而且還有一些學生在不自覺之中吸收到的一些潛態知識.這些知識包括經由教師在語言中不自覺傳達出去的,個人的一些理念.這些理念是一些我們不會仔細或認為不必要再分析的理念,也就是一些理所當然的概念.如常聽到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找到合理的科學的客觀解釋.」明顯的,客觀合理的解釋排除了個人直覺或超自然的說明,說話者不自覺的就將現代性中訴諸理性解釋的概念傳達給別人.又如一些技術性或科技相關的教師在教導過程中不提有關某項科技的背景及其可能產生的正面與負面影響,而只要求學生熟悉或熟練之.雖然其傳達的思想並未藉由語言說出來,但卻因為沒有說出來,反而表達了一些自認的理所當然觀點,藉著不說或沈默正表達了教師本身對此科技的評價,也就是默認其正面的價值.潛態知識還包括了應用語言隱喻所產生的影響,隱喻的使用影響到學生對資訊的吸收及消化.藉助隱喻傳達概念是教師常用的方法,也是我們溝通的依據.隱喻是語言的一項特徵,與教育活動的關系尤其密切.我們常在以客觀或筆紙方式測試學生學習效果之後,會詢問學生「學到了什麼 」這種問題的答案就可能包括上述的潛態知識,學生也許當下無法回答,但在仔細反省之後,會想到一些答案的,這些答案可能不是明文知識,而是一些不自覺吸收到的理念,如實驗態度,教師之說話與行為,甚至一些待人處事的方式等.因此,師生關系不只是形式上的,更應該是相互影響的交互關系,而師生關系圈就是一個生態情境.
認清語言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與功能,語言不但能傳達資訊,也因為其在人類歷史與社會中溝通與再現的特性,如思想的表述,隱喻的使用等等.因此語言本身帶有價值.在明顯的狀況下,語言傳遞著顯態知識,但更深入了解之後,語言或沈默都在傳達著說話者的意圖與價值觀.在師生的關系中,課程內容的傳遞,顯態知識的獲得及其成果都是可以清楚的表示,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的潛態知識,這種知識可能更容易改變個人的思索,行動,甚至認知方式.這一類的教導可能不是來自明文的規則或教案程序,而是在師生關系一旦建立之後,老師的言行可能就是學生學習或模仿的對象.不論學生是否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模仿教師之某些言行,教師都有明顯的影響力.若這個說法成立,那麼教育的成效就不只按照可觀察或測試的結果來決定,可能包括「視其言」與「觀其行」了.如此,為達到教育目的,則需要考慮各層面的教育成果.
道德教育的成果需要哪些方面的思考呢 道德教育的目的若是在改變學生態度及行為,那麼,道德知識的傳遞有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行為規范的建立及出自其自律的道德行為.生態道德教育包含了生態知識的傳遞及生態倫理的建立.在生態知識方面,生態道德教育的教師在認識目前人類環境所面對的各種危機及對自然的認識之外,更需要具備對產生環境危機因素的認識與警覺.若在未警覺的情況下,將造成生態危機的觀念藉著潛態知識傳達給下一代,則我們希望為未來子孫保留住的生態永續文化之目標將無法達成.從許多文獻中,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由海德格提出對現代科技造成人文方面的負面影響的文章開始 (Heidegger, 1977) ,環境保護或環境倫理學者找到了清楚的理論依據,對現代科技貴族社會,資訊時代的來臨加以批判,認為無限制的科技發展是環境惡化與人文精神的喪失的原因之一,同時更溯源到現代哲學之產生,心物二元論的提出,肯定人類心靈優位的思想,與個人主義造成人類智慧的啟蒙運動,理性科學知識與人類控制自然的想法佔據知識合法性,如此,正當人類在驕傲於對自然研究,開發新智慧的能力時,這些現代性的思想方法卻漸漸的破壞了自然界的原貌及人類永續生存的可能性.為了達到生態教育的目的,教師們必須警覺到自己在獲取的知識過程中,有多少是受到現代性的影響,有多少會間接造成我們環境的問題,在強調及沈默上傳達一些現代性思想,甚至在應用隱喻來澄清概念時,將個人理所當然的信念一起傳達給受教者等等.例如,我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的隱喻,雖然,我們是要肯定時間的重要,但我們是用金錢或有價物質來衡量.此是經過西方文明洗禮過後之現代說法,似乎不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句子來得有人文氣息. 生態道德教育就有必要要求教師們認清現代性,警覺到個人在環境及生態社區中的位置.社會的基本單位不是個人,而是環境與有機體的復合體 (organism plus environment)(Bateson, 1972, p. 483) .由有機體及環境互動關系造成兩者相互依賴的生存,生物進化的單位應是整體關系.
在對現代性的認識中,現代化科技發展在教育活動中產生的後果之一,就是電腦教學,教育科技或電腦發展的結果,在表面成果上是網路發達,資訊傳播迅速,與人聯絡及溝通的無遠弗屆,可以說是人類的進步,但同時出現的是一個相當負面的結果.如在教學過程中,師生溝通可以透過電腦傳送資訊,學生可以在師生不見面的情形下,獲取知識及規范律令,有人認為如此可能更容易使學生自在的表達個人的觀點與意見,也不會受到他人或教師的影響,但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喪失了人與人,面對面接觸及溝通與感情的發展機會,同時更強化了現代性注重的個人主義.在教學活動上,在藉由電腦傳達資訊的同時,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而在倫理行為上,也不必考慮人際關系的道德行為或倫理行為的選擇了.同樣的,如上述在全球化科技發展的結果,無關心態度的出現,及虛擬世界的建構,人在不與其他人與物接觸的情況下,無法產生關系,不必為他人或後代子孫設想,更無須考慮我們與我們之「所在」的環境之永續問題了,是否須為個人行為負責,是一大疑問了.倫理,甚至環境倫理理念的傳達或教導都可能形同虛設.但是在想到永續生態文化的可能中,我們有必要承認傳統的一些具備永續生態理念的思想,傳遞這些思想就要靠生態道德教育.我們的第二個原則便是:生態道德教育中,認清個人教導中隱含的現代性思索方式,及其造成之理所當然的一些觀念,這些正是在我們行為中造成生態惡化的基本理念.同時,確定道德教育應是人與人,面對面的直接溝通與教導的活動,如此才產生「活」的師生關系.
教師們若能認清生態道德教育的上述兩項原則,就能深入思考個人的教導內容與方法,實施於自己的教學情境中,也能思考及應用我們的第三個原則.第三個原則是涉及到課程內容與教法,若我們肯定道德知識的傳遞是靠著人與人,面對面的關系,那麼,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除了「身教」或「潛移默化」的方式之外,在內容的教導,也應該涵蓋著與生態相關的概念與知識.這些知識不應以在現代化影響形成的知識為主,如以個人為社會基本單位為出發點的認識,科技知識,以人類為中心的思索方式,以抽象語言傳達的全球性及普遍性知識,藉助機械式隱喻了解的生命與世界,及成就專業人員以適應中立性的普遍知識環境等.生態永續文化的理念並不是靠純粹理性,科學思考,或實驗證明取得的,它們來自於不同知識層面,具備人文精神面,由人際關系及人與自然的整體圓融關系體驗出來,形成人在自然,關心自然,及愛護自然等發自內在的感情認識,是以全面性,歷史性,及圓融性承繼著傳統對生態永續未來的遠見眼光了解的世界與生命觀點出發,不同於以經濟利益或眼前生活滿意為導向的知識體系.
生態知識體系使用的表達方式,一部份是一種創作神話敘述方式 (mytho-poetic narrative) 傳達的故事,寓言,及神話,許多生態理念或對自然之應然態度都含蘊在內,從描述人與自然之緊密關系,對宇宙萬象的敘述是以人的經驗為原點,解釋宇宙是一個動態的,全體人類與事物的相互關連的圓融整體.宇宙並非是與我無關的研究對象,那麼,甚至在宇宙及世界之科學認識理念下,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就不是無關心的態度,而是有著與人密切相連的人文知識體系之一部分.人是依存於此人文,神話傳統延續下來的文化體系,此一文化體系又是依存於整體自然的生態系統.
我們仔細思考之後,會發現以神話或故事敘述方式傳遞知識的方式是我們人類教育活動的原始,兒童在未接觸正式的書寫文字訓練以前,其接收的資訊都是來自故事,它們是在一個口語環境中成長的 (Egan, 1986, p. 243) ,接觸不同的聲音,並將這些聲音與外在世界的實物連接起來,產生意義.未經書寫文字的傳達,兒童對世界的了解是具本土意義的.在其進入正式教育體系中,讀寫文字的訓練,將其了解經驗脫離其地域性及關系性,而養成抽象的思索方式,與兒童的生活及文化脫離關連性,將知識內容架空.土地,自然環境只作為思考的對象,發展出來的意義成為標准化.書寫文字成為知識主流,而以口語傳遞的知識,及其與自然相關連的意義在教育體系中,未受到重視 (Sheridan, 1991, p.30).
在現代性科學及科技思索主導下的知識內容,時間觀念是以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直線式的延續為主軸,對過去或傳統往往被認為是舊的,保守的,落伍的,迷信的,甚至是獨斷的,需要改變或放棄,這是錯誤的看法 (Shils, 1980, p.5).但是我們在傳統文化中,尤其是東方思想,發現時間的超越性格,超出了個人經驗的時空因果關系,人由因果關系中解放出來,這可以說是相對論物理學的一種洞見 (Capra, 1991, p.186-187).時間不是分割成為段落的,任何過去事件,或未來可能發生的預測,都對現在的決定有所影響.時間是整個的概念,不分過去,現在,或未來,是無限的有限概念.那麼,傳統與求新的改變應該同樣重要,尤其是一些以神話敘述形式表達的觀點,包括發展完整的代代相傳的自然倫理思想,更應該受到重視.傳統是有機體,是文化中的歷史部分,人們隨時攜帶著它.希爾斯 (Shils) 認為傳統應該是像自然界中的樹木一樣,它是樹根,既使老根漸漸死亡,但仍有新芽的成長,它本身不會成長,需要土地及養分,世界的人文傳統,也是需要靠人們帶引及傳遞才會持久.
傳統生態理念以神話敘述方式的故事型態傳達,我們了解到,說故事的人在故事中沒有地位,故事的細節常常因歷史的進程而有更動及變化,故事的內容可以引用在社區中的任何人與人際關繫上,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個人.故事的意義是外在於文字表達的抽象概念,是來自故事中的山,川,地,及萬物的具象隱喻.自然事物的存在不是指為人而存在的,故事的真理不是以一單獨的觀念可以把握的,它是活的,多元的,由動物,山川,樹木等自然事物顯示出來,沒有階級高低之分,也沒有分屬於不同范疇的認同問題,這是我們與土地及自然為一體的生命哲學,若站在個人主義的立場思考生命是無法進入此一經驗內容的 (Kane,1995, p. 255).土地與我們之間並沒有隔閡,我們使用土地命名,同時藉由故事或人來認識土地,彰顯出人與土之間不可分的感情 (Basso, 1999) .
生態道德教育的特性,有著使用敘述方式,將生態理念融合於故事之中,人與人及面對面的教導,傳遞著人與自然的圓融觀念,形成教育體制中常被忽視的合法知識.因為只有透過這種教學方式與知識內容,我們才有可能建立環境倫理,改變道德行為.在教師養成期間,除了強化教師們的生態環境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工作中,建設學生之思維方式.在各種教導方式之應用中,生態理念的傳達是需要不同於現代性注重理性科學解釋,或透過其他媒材的教導型態,依循我們的第三原則,生態道德教育的知識內容與教導方法注重本土的,直接的,敘述式的,接觸的,藉由故事,寓言,隱喻,及哲學觀點傳達的過程.

⑨ 生態調查倡儀書200字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根基.當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迫切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採取嚴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切實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建議號召「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並將之擺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重要戰略位置,為我國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環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環境問題的出現,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與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進程相關.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活動深刻地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變遷,從而成為環境問題變得突出的決定性因素.工業文明帶來了科技的巨大進步,推動了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然而, 當人們還陶醉在工業化的巨大勝利時,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已經不期而至,並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而加劇,甚而形成了大面積、全球性公害.從20世紀30 年代開始,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環境公害事件層出不窮,致使成千上萬的人身陷病魔,甚至死於非命.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在一周內60多人死亡.1936年,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有毒煙霧刺激人的眼、喉、鼻,引發眼病、喉頭炎和頭痛等症狀,致使當地死亡率增高.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短短幾天內,4000多人相繼死亡.1963年至1968年,日本「富山事件」,258人患上因中毒而引起的「骨痛症」,死亡人數達 128人…… 20世紀後半葉,全球性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沉降」,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地球環境造成了危害.環境問題帶來的慘痛現實,令國際社會開始反思已有的發展模式.20世紀50、6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開始組織專門性的環境問題調查與研究,聲勢浩大的環境保護運動逐漸興起.1972年,聯合國大會確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強調經濟發展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社會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國環境問題的形成以及相關對策的制定,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20世紀50至70年代,由於當時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我們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這一趕超型發展戰略,使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較快地步入工業化進程,但由此自然資源和環境也承受了過重的壓力,局部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改革開放之後,經過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日漸合理,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然比較突出.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加快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總體上日益加劇,長期積累的環境危機逐步呈現,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迫在眉睫地擺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面前.當星空不再蔚藍,當河流不再清澈,當土地變成荒漠,人類將何以生存,何以面對養育自己的地球母親?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胡錦濤同志指出:「環境保護工作,要著眼於人民喝上乾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這是對我國整個環保事業的形象總結,也是對我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保護生態環境,是解決當前環境問題、抓住大好機遇期實現戰略發展的必然要求.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由於目前我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環境法制建設尚未完善,環境管理力量比較薄弱,生態環境狀況在一些地區不容樂觀,國家環境安全已經受到威脅.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的化工、造紙、冶金等行業在產業結構中仍佔有一定地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一時也難以改變,因而,結構性污染在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轉變.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嫌滯後, 城市環境問題依舊突出,污染可能向農村轉移與蔓延.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消費轉型,也將產生空前的環境壓力.因此,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部署及各種舉措,針對現實,對症下葯;面對未來,未雨綢繆.保護生態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內容.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任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人類基本生活需要的供養,以及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一切原材料,無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賜.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然環境對人類廢棄物的吸納、凈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就不可能長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要高度重視環境對發展的重要性,追求經濟與環境的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努力轉變以高資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速度的現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便無從談起.保護生態環境,是中國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本著對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事務積極負責的態度,參加或者締結了多種環境與資源保護國際公約和條約,並把這些文件的精神引到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參與就是承諾,承諾意味著責任.我們改採取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種種對策和措施,就是在落實已經簽署和批準的國際環境條約,承擔與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義務,從而為改善全球環境作出努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環境保護上不能懈怠疏忽,不能無所作為.中國一定要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環境保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今後一個時期,既是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的階段,也是環保工作大有作為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將環境保護擺上重要位置.從「八五」開始,國家將環境保護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實施了治理污染企業、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根本性措施.我國發布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並以《環境保護法》為基礎,先後頒布了8部環境保護法律、30多件環保和核安全行政法規,以及70多件部門規章.近年來,我國環保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區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加強.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態環境,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必須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質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工業布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機制,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促進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科學認識和自覺遵循自然規律,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加快環境保護的法治進程.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和標准,進一步建立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政府部門要制定實行綠色發展政策,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發展過重的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GDP核算范圍;要完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將環境績效納入其中,發揮其正面的激勵效應.保護生態環境,必須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要廣泛進行環保宣傳,提高全民環境憂患意識;要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加強公眾參與環境監督;要積極鼓勵、引導和整合各種民間環保組織,發揮其應有作用, 維護公眾的環保權益,積極發展環保產業.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公約的談判,積極參與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既保障國家環境安全,又增強我國在國際環境事務中的影響.保護生態環境,事關人民安危,事關子孫禍福.新世紀新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重任在肩.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全面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團結一心,再接再厲,為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