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生態建設與文明建設
❶ 怎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是要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十七大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兩個字的改動,寓意深遠,意義重大,針對性和指導性更強,有著深刻內涵。經濟增長方式是指通過不同要素投入和技術組合獲得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強調的主要是提高經濟增長效益;而經濟發展方式除了涵蓋前者的含義外,還對經濟發展的理念、戰略和途徑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強調的不僅是提高經濟增長效益,還包括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發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內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二)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徵的社會。它不僅體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模式,它要求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以節約使用能源資源和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說來,它是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三)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要充分考慮人口承載力、資源支撐力、生態環境承受力,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此必須轉變關於發展的傳統觀念,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並重,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四)發展循環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
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通過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勞動生產率。努力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形成能源資源節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必須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更加科學利用自然為人類的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堅決禁止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堅決摒棄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做法。把祖國建設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美好家園,既是億萬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1、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創造性地回答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為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是人的無機的身體」。因此,人類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身體一樣對待自然界,高度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優化,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統籌當前發展與為來發展的需要,既關注經濟指標,又關注資源環境指標,既積極實現當前的目標,又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之間具有內在的必然聯系。其中,經濟建設是基礎,政治建設是保證,文化建設是先導,社會建設是歸宿,生態文明建設是前提。
3、傳統工業化道路的主流意識: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單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結果帶來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問題。
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❷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和思考
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被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這既是對我們多年來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總結,也是對人類在20世紀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認識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從我國當前面臨的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出發,要完成這一目標,實現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已是當今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正確理解生態文明的涵義和特點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人類處理自身活動與自然界關系的進步程度,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事實上,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的過程.原始社會,由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慾望之門還沒有打開,所以人只是被動地適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盲目地崇拜自然、順從自然,對自然生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破壞和威脅,並且處處受自然界的束縛,形成了簡朴的原始文明意識.隨著農業的誕生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被動適應自然轉變到主動適應,於是出現了農業文明.這一時期,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主動發起了對地球的挑戰,開始了自覺和不自覺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然而,自然界也開始了對人類的報復,旱災、澇災、山洪、風沙等是自然報復不斷,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進程.歷史進入近現代時期後,人類掌握了變革自然的強大能力,通過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斷增強人類對自然的「控制」與「征服」能力,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與技術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為哲學基礎的工業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為基礎的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爆漲、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卻是前所未有的.以至於自然界不斷對人類進行報復,厄爾尼諾現象、溫室效應、沙塵暴、大洪水、大旱災、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現象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手段.事實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內,就已經發展到了嚴重對立的地步.值得慶幸的是,近二十年以來,生態科學與環境科學飛速發展,為生態文明的興起作了科學和理論的准備.上世紀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綠色運動」、六十年代的生態農業,七十年代興起的生態工程等又為生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實踐基礎,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見,生態文明觀是在對人類中心觀及其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行為的深刻反思的過程中逐漸成熟的,順應了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潮流.
生態文明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它要求人們樹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價值和秩序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在開放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必須樹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觀,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有限性,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因而其運行的是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復型、建設型演變的生態軌跡.如果從維系人與自然的共生能力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和代際之間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則出發,從文明的延續、轉型和價值重鑄的角度來認識,生態文明必將超越和替代工業文明.正是基於生態文明所具有的本質和特點,生態文明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體系中的應有之義.
二.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自然、歷史和認識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在取得巨大發展成績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生態環境壓力很大.目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的具體表現:一是森林質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環境仍在惡化;二是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形勢不容樂觀;四是人口問題形勢嚴峻.人口規模龐大,素質較低,人口老齡化嚴重;五是資源危機顯現,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人均佔有量低;六是生態功能繼續衰退,生態安全受到威脅,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全國大氣污染排放總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等.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被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這既是對我們多年來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總結,也是對人類在20世紀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認識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從我國當前面臨的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出發,要完成這一目標,實現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已是當今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正確理解生態文明的涵義和特點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人類處理自身活動與自然界關系的進步程度,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事實上,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的過程.原始社會,由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慾望之門還沒有打開,所以人只是被動地適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盲目地崇拜自然、順從自然,對自然生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破壞和威脅,並且處處受自然界的束縛,形成了簡朴的原始文明意識.隨著農業的誕生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被動適應自然轉變到主動適應,於是出現了農業文明.這一時期,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主動發起了對地球的挑戰,開始了自覺和不自覺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然而,自然界也開始了對人類的報復,旱災、澇災、山洪、風沙等是自然報復不斷,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進程.歷史進入近現代時期後,人類掌握了變革自然的強大能力,通過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斷增強人類對自然的「控制」與「征服」能力,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與技術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為哲學基礎的工業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為基礎的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爆漲、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卻是前所未有的.以至於自然界不斷對人類進行報復,厄爾尼諾現象、溫室效應、沙塵暴、大洪水、大旱災、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現象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手段.事實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內,就已經發展到了嚴重對立的地步.值得慶幸的是,近二十年以來,生態科學與環境科學飛速發展,為生態文明的興起作了科學和理論的准備.上世紀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綠色運動」、六十年代的生態農業,七十年代興起的生態工程等又為生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實踐基礎,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見,生態文明觀是在對人類中心觀及其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行為的深刻反思的過程中逐漸成熟的,順應了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潮流.
生態文明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它要求人們樹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價值和秩序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在開放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必須樹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觀,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有限性,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因而其運行的是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復型、建設型演變的生態軌跡.如果從維系人與自然的共生能力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和代際之間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則出發,從文明的延續、轉型和價值重鑄的角度來認識,生態文明必將超越和替代工業文明.正是基於生態文明所具有的本質和特點,生態文明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體系中的應有之義.
二.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自然、歷史和認識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在取得巨大發展成績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生態環境壓力很大.目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的具體表現:一是森林質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環境仍在惡化;二是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形勢不容樂觀;四是人口問題形勢嚴峻.人口規模龐大,素質較低,人口老齡化嚴重;五是資源危機顯現,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人均佔有量低;六是生態功能繼續衰退,生態安全受到威脅,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全國大氣污染排放總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等.
❸ 什麼是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由於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經濟規模,即使採用各種末端治理措施,也難以避免嚴重的環境影響。要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大規模開發和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實現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這對於尚處於工業化時期的我國來說,挑戰是巨大的。但作為後發國家,我們又具有積極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經驗的優勢。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思想上
,應正確認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主要是:從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並重,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結構的意識,將環境保護作為新階段推進發展的重要任務。
在政策上
,應從國家發展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只有將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環境問題。在發展政策上,抓緊擬訂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價格、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經濟政策體系,採取總體制度一次性設計、分步實施到位的辦法,使鼓勵發展的政策與鼓勵環保的政策有機融合;在發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規律,開展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工作,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功能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要求確定不同地區的發展模式,引導各地合理選擇發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在發展規劃上,進一步優化重化工業的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在措施上
,應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包括建設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嚴格的環境標准,培養專業的執法隊伍,採取行之有效的執法手段等。建立健全與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環境保護管理決策相一致的環境法規、政策、標准和技術體系,凡是污染嚴重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生產能力和產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允許新建,凡是超標或超總量控制指標排污的工業企業一律停產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任務的地區一律實行「區域限批」,凡是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律嚴懲。核心要求是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任何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個人和單位都要補償環境損失。
在行動上
,應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保護環境。環境保護是全民族的事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齊心協力保護環境。一是廣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層面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政策和法律法規,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加強對領導幹部、重點企業負責人的環保培訓,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經營意識。將環境保護列入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強化青少年環境基礎教育,開展全民環保科普宣傳,提高全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二是加強部門協作。環境保護部門是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總體設計部」,其他有關部門是環境保護事業的共同建設者。要加強環境保護部門的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體制。三是強化社會監督。公開環境質量、環境管理、企業環境行為等信息,維護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要通過聽證會、論證會或社會公示等形式,聽取公眾意見,接受輿論監督。四是形成科技創新與科學決策機制。針對現階段的環境污染形勢和廣大人民群眾改善環境的迫切願望,不斷加大對全球性、區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環境問題的成因與演化趨勢的研究,組織開展科技攻關,形成國家、地方政府對水環境、大氣環境等的監控、預警技術體系,帶動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理性借鑒國際環境保護的成功經驗,積極參與全球性、區域性環境保護活動。五是健全公眾參與機制。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為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搭建平台,鼓勵公眾檢舉揭發各種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六是加強基層社會單元的環保工作。把環境保護作為社區、村鎮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和動員廣大群眾參與環保工作,使每個公民在享受環境權益的同時,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法定義務。
❹ 如何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增強生態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社會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從人與自然關系看,原始文明是人類完全被動接受自然的階段,歷時百萬年,對自然沒有傷害;農業文明是人類開始對自然進行探索、初步開發的階段,歷時幾千年,對自然造成了一些傷害,但由於傷害程度小,多數情況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復;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階段,歷時幾百年,對自然帶來傷害、損害、破壞,許多方面已經難以修復.
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對工業文明帶來嚴重生態安全進行深刻反思基礎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一種文明形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形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奇跡,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面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增強生態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社會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從人與自然關系看,原始文明是人類完全被動接受自然的階段,歷時百萬年,對自然沒有傷害;農業文明是人類開始對自然進行探索、初步開發的階段,歷時幾千年,對自然造成了一些傷害,但由於傷害程度小,多數情況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復;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階段,歷時幾百年,對自然帶來傷害、損害、破壞,許多方面已經難以修復.
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對工業文明帶來嚴重生態安全進行深刻反思基礎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一種文明形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形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奇跡,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飽嘗了高增長帶來的苦果: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災害頻發.這些,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人類行為的准則.1962年美國學者出版《寂靜的春天》,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增長的極限》,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發布《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今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了《我們憧憬的未來》.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與我們黨一貫倡導和追求的理念一脈相承的,是對我們黨關於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新概括、再升華.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就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九五」計劃決定實施可持續戰略,「十五」計劃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十一五」規劃首次將能源消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等.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
盡管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一是資源約束趨緊,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嚴重缺水,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氣增多,環境群體性事件頻發;三是生態系統退化,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37%、沙化土地面積佔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積擴大,生態系統破壞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態脆弱,加之我國發展很快,發達國家幾百年逐步顯露的問題,在我國被壓縮到幾十年集中顯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檻,不僅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❺ 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建設的關系
建設生態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科學發展觀強調把發展、以人為本、
全面協調可持續內在地統一起來,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建設生態文明體現了人與自然、
人與人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落腳點和最終結果。同時,生態
文明的實質是科學發展。「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對立統
一的關系。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金山銀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沒有
文明的生態,生產力的發展不可能持續;建設生態文明正是為了更好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
產力。正確處理快速發展和持續發展的關系,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發展道路,
建設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生態文明,在生機盎然的綠水青山中持續地追求並享有幸福,才能
夠真正擁有沉甸甸的「金山銀山」。
❻ 生態文明建設定義
生態文明建設: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生態文明建設其實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後人「乘涼」而「種樹」,就是不給後人留下遺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態資產。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
(6)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生態建設與文明建設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十八大報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話,就開宗明義地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2015年9月11日新出台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眼於理念方向,著力於基礎性框架,明確提出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
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8個方面的制度體系,必將為加快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打牢制度樁基,夯實體制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態文明建設
❼ 生態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關系
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生態文明建設是建立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基礎上,物質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靠生態文明建設。
Do
you
know?
❽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是須臾不可脫離的。離開生態文明單純地去抓經濟發展,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使經濟發展遠離既定的目標。同樣,離開經濟發展來談生態文明,也不會有真正地發展。
1、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我們充分認識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成果。
我們必須摒棄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和作法,充分認識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都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2、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堅持科學發展的鮮活實踐。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
我們要牢牢扭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緊緊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主線,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文明型社會,奮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3、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的生動詮釋。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既有利於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促進科學發展,又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生動詮釋。
4、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既要加快經濟發展,建設物質文明,又要推動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既要建設經濟強國,又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既要金山銀山,建設實力中國,又要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
(8)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生態建設與文明建設擴展閱讀:
把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統一起來
1、我們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生態文明是人類在利用自然的同時又主動保護自然,積極改善和優化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2、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既要遵循經濟規律,更不能違背生態規律,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既要金色GDP,更要綠色GDP。
3、我們必須轉變執政理念,堅持環境優先原則,樹立發展是政績,保護生態、建設生態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當作經濟發展來重視,當作經濟建設來投入、當作生產性項目來安排、當作長效型產業來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