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庫工程
① 三門峽黃河大壩的爭議
水位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線
三門峽大壩從立項到建成至今的數十年裡,圍繞大壩的利弊,各方一直是爭論不休。陝西方面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爭,而三門峽水電站也是同樣的處境。作為三門峽水庫調度的負責人,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水庫調度科科長張冠軍對於水位的感受有著最深刻的體會:要發電,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區將因此出現嚴重的泥沙淤積。如果降低水位,又無法發電。他無奈地表示:「水位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線。」
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水情分析科科長王育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三門峽水庫每年可發電10億千瓦左右,收入約為兩億元,這是三門峽水利樞紐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失去了發電功能,三門峽樞紐的正常運行就會缺乏經費來源,管理運作也就無以為繼。
據記者了解,三門峽水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遠遠超過當初25萬千瓦的規定,5台5萬千瓦的小機組已被換成了大功率機組。每年將近兩億元的收入是黃委會、三門峽水電站及其2500名員工的主要經費來源和生存支撐。一個敗筆?兩種警示!
三門峽水電站作為新中國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說是一個敗筆。但作為新中國治理黃河的第一個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積累經驗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壩、三峽等大工程都從它那裡得到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但是,同樣不能因此就拒絕做深刻的反思。例如決策與管理的科學性、民主性,例如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
2004年,陝西人大代表建議三門峽水庫立即停止蓄水發電,請求國家採取綜合治理措施,以徹底解決渭河水患。
主要技術是依靠前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
三門峽水電站修建時正處於「大躍進」時期,決策者的決策並非通過嚴謹的科學論證。它的主要技術是依靠前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而該院並沒有在黃河這樣多沙的河流上建造水利工程的經驗,所以造成嚴重後果的泥沙問題當時被他們忽視了。周恩來總理在1964年6月同越南水利代表團談話中就曾承認:「在三門峽工程上我們打了無准備之仗,科學態度不夠。」而在決策過程中,對反對意見的漠視也值得人們深思。當時陝西和山西兩省都有人反對修建,在專家中同樣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但這些意見都被人為地忽略和壓制了。
存在著嚴重的部門協調機制失靈問題
據《經濟視點報》報道,在三門峽水電站問題上也一直存在著嚴重的部門協調機制失靈問題,在鄭州會議上,陝西省還指責三門峽的蓄水位違背了「四省會議」所協議的蓄水位。其實,部門協調機制的失靈主要是由一些國家職能部門對部門利益的重視要遠甚於對整體利益的重視所導致的。
對此問題,黃河水利委員會退休專家溫善章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經常提意見說,有的部門本來行使的是國家職能,可一到了實際操作就出現很多企業行為,處處表現出賺錢的沖動。現在的很多規劃都是『吃飯規劃』,而不是出於黃河的實際需要。20世紀50年代黃河下游修防3000人就夠了,後來機械化了,反而成了2萬人。吃『皇糧』的人越來越多,三門峽水電站現在修防將近3000人,我看200人就夠了。」
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
對三門峽已經造成的損失,單一的譴責是不理智的,同時即使三門峽真的被廢棄,我們的反思也不應因此停止。正如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在鄭州會議上所強調的:「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三門峽水庫在運用方式上的調整,不是對三門峽水庫的否定,而是更加合理的運用。這不是追究誰的責任的問題,而是怎麼看待並在以後盡量避免犯錯的問題。」
② 三門峽水庫的工程上馬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里,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③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簡介
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68.84萬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91.5%,控制黃河來水量的89%和來沙量的98%。工程始建於1957年,1960年基本建成,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主壩長713.2米,最大壩高106米,樞紐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為國家大型水電企業。
三門峽位於中條山和崤山之間,是黃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峽谷。三門峽水庫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陸縣,水庫南面是河南省三門峽市。舊時黃河河床中有岩石島,將黃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東,北面一股處為「人門」,中間一股處為「神門」,南面一段處為「鬼門」,故此峽稱為三門峽。三門峽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匯合處,兩水匯合後再向東流到風陵渡入黃河,所以黃河入河南省後水流急、流量大,在舊社會經常泛濫成災。為根治黃河水害,1957年開始在三門峽修堤築壩,1960年建成著名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水壩高353米,庫容162億立方米。由於泥沙沖積及修建中的問題,1965年又逐步對工程進行改建,使其能正常發揮效益。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發電、灌溉、防洪綜合工程,它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豐富的電力,為河南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對河南、山東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④ 為什麼三門峽水庫會給給黃河上遊人民造成了災難
前陝西省委書記安啟元表示:「這個大壩確實是一個愚蠢的錯誤。」陝西省是三門峽工程及其後果最為直接的受害者。「我們應從科學的角度考慮所有這些工程,如果不科學,我們就不應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我認為,這個工程非常愚蠢。」
多年來,安啟元一直大力游說,希望拆除這個大壩。他對三門峽工程的批評在最高權力走廊中得到附和,甚至包括那些三峽工程的堅定支持者。
唯一認為三門峽大壩有好處的人,是生活在大壩附近農村地區的基層共產黨官員。他們忠實地遵守著已經過時的黨的方針,認為大壩的好處多於負面影響——這與目前三峽大壩的口號一致。
安啟元表示:「三門峽大壩給生活在黃河附近的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那些災難遠遠超過大壩在某一時期可能帶來的好處。」
三門峽以及其它考慮欠妥的水電和調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現象不斷惡化,引發了土地爭議。
三門峽大壩一完工,混濁黃河中的沉積物就開始堆積,導致政府不得不在幾年後重修大壩。幾個世紀以來,由於破壞性洪水頻發,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悲哀」。
盡管工程在上世紀60年代徹底重建,但泥沙淤積仍在繼續並向上游蔓延。修築大壩本來是為了防範洪水,但大壩自身卻最終導致洪水暴發。毛澤東當時曾生氣地宣布,如果大壩沒作用,就應炸掉它。當時,超過40萬人被迫搬遷,為大壩和水庫讓路,其中許多人生活在附近城鎮類似貧民窟的環境中。
隨著泥沙不斷淤積,且工業用水過度導致黃河流量減少,大量耕地重新浮出水面,促使許多農民回到耕地上,勉強維持生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正式將大量搬遷農戶重新遷回原籍,但多數人分到的土地大大少於20多年前他們留下的土地。
「政府讓我們離開土地時,我只有十幾歲,等我們回來時已是1986年,」生活在水庫地區的60歲的農婦劉翠英(音譯)說道。「我們只是要求得到以前屬於我們家的土地。如果我們得不到應有的土地,我們怎麼生活?」
在三峽地區,至少130萬移民的重新安置問題引發了土地爭議,政府曾多次鎮壓。一些官員擔心,就像三門峽的例子那樣,由於移民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問題將惡化。
三峽工程的批評者警告稱,三門峽工程許多最糟糕的環境影響可能也會在這一新工程上重演,包括泥沙淤積、長期污染以及洪水愈加泛濫。
如今,三門峽大壩僅偶爾發電,發電量也很小,而在建設之初,官員們卻聲稱,該大壩將提供全國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一。
三峽大壩也有類似的豪言壯語,高官們稱,三峽大壩將提供全國電力供應的十分之一。然而隨著電力需求飆升且大壩的諸多缺陷開始顯現,這些豪言壯語已悄然沉寂。
武漢大學教授、中國著名的水資源管理專家伍新木表示:「全球已進入一個後大壩時期,三門峽大壩明顯是一個錯誤。」
「我們應從三門峽工程中吸取教訓,考慮建設大壩的長期影響,而非短期利益。」
⑤ 三門峽大壩和小浪底水庫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
三門峽水庫和小浪底水庫是什麼關系呢?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恰當的。因為離開了三門峽,小浪底照樣可以運轉!這並不是這兩個水庫的必然聯系!
入梅後長時間的強降雨,給長江流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三峽已經經歷了3次洪峰,如果不是三峽大壩的作用,下游講接連受影響。對於黃河上的這兩個「姊妹壩」起到的也是這樣的作用,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下游的水患!
⑥ 三門峽水利樞紐的改建工程
大壩基本建成後,於1960年9月至1962年3月為蓄水攔沙運用期,最高蓄水位達332.58m,水位高於330m的時間有200天。在一年半時間內,水庫淤積15.34億立方米,潼關流量1000立方米/秒,水位
較建庫前抬高4.5m,並在渭河口形成「攔門沙」。渭河下游兩岸農田受到淹沒和浸沒,嚴重危害農業生產,若繼續發展,將會嚴重威脅關中平原和西安市的安全。為了減少庫區淤積,從1962年3月起水庫運用方式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暫不考慮發電和灌溉,同時拆除已安裝的唯一一台15萬kW機組。
三門峽樞紐改為滯洪排沙運用後,水庫下泄沙量增加,庫區雖在個別年份(1965年)發生沖刷現象,但由於水庫的泄流規模小,遇一般洪水即產生淤積,庫區淤積繼續發展。到1964年10月,330m高程以下庫容淤積損失37.5億立方米,占原始庫容的62.9%。要緩解庫區的淤積速度,必須擴大水庫的泄洪排沙能力,對樞紐工程進行改建,決定增建2條隧洞和改建4條發電鋼管(5~8號)為泄流排沙鋼管。
增建的隧洞位於左岸,進口在大壩軸線上游100~140m,1號洞長393.9m,2號洞長514.5m,兩軸平行中心線間距40m。洞前設有進水渠,渠底寬14m,底坎高程290m。隧洞分為有壓與明流兩段,有壓段為圓形,直徑11m;明流段為城門洞型,9m×12m(寬×高)。有壓洞段設有檢修疊梁閘門。在明流段前面設有工作閘門。出口在大壩軸線下游約250~280m處。庫水位315m時單洞泄流能力1040立方米/秒。4條泄流排沙鋼管是利用電站4條引水鋼管改建而成,每條管平均長度21.45m,上游端與原壓力管相接。鋼管進口高程為300m,鋼管由直徑為7.5m的圓形斷面逐漸收縮為2.6m×3.4m(寬×高)的孔口。檢修閘門利用原電站進水口的工作閘門。工作閘門為平板門,設在出口,尺寸為2.6m×3.4m(寬×高),每條鋼管在庫水位315m時的泄流能力為225立方米/秒。
此次改建簡稱為「兩洞四管」。 第一次改建工程投入運用後,庫水位315m時的泄流能力由3084立方米/秒提高到6064立方米/秒,提高了將近1倍,水庫排沙比增至80.5%,減緩了庫區淤積,但泄流排沙能力仍感不足,庫區沖淤難以達到平衡。因此,1969年6月確定將樞紐泄洪設施進一步改建。決定打開8個施工導流底孔,將1~5號5個發電鋼管的進水口高程由原建300m下卧至287m,在廠房內裝機5台,單機容量5萬kW,總裝機25萬kW。
導流底孔斷面尺寸為3m×8m(寬×高),進口底坎高程280m,4~8號孔分別位於1~5號深孔下方,與其構成5個雙層孔。1970年6月和1971年10月先後投入運用。庫水位315m時,單底孔下泄能力為405立方米/秒。1973年完成電站1~5號引水鋼管進口改建,1973~1978年電站安裝了5台國產軸流轉葉式水輪發電機組。
第二次改建工程結束後,庫水位315m時的總泄流能力達到9064立方米/秒(不包括機組泄流),超過原設計2倍,使庫區淤積得到很大程度的緩和,加上自1973年10月起水庫開始採取非汛期蓄「清水」興利,汛期排「渾水」以恢復庫容的「蓄清排渾」運用方式,基本實現了年內泥沙沖淤平衡,控制了淤積上延。從庫容變化來看,330m高程以下庫容已恢復並長期維持在32億立方米以上;335m高程以下庫容基本上維持在60億立方米左右。
改建後隨著水庫的運用,又暴露出新問題。1980年底發現高含沙水流對底孔的斜門槽、工作門槽主軌及混凝土過流面磨蝕嚴重,危及大壩的正常安全運用;同時還發現壩下游臨水建築物張公島導水牆、2號隧洞出口及尾水渠右岸護坡等基礎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淘刷破壞,影響防洪安全。為此又作進一步改建。
泄流工程改建主要的改建項目有:1~8號底孔斜門槽及工作門槽改建並壓縮出口;5個雙層孔增設一門一機(實際上只有2個雙層孔完成增設);打開並改建9、10號底孔;左岸隧洞進出口加固處理。在底孔改建中成功地採用軟膜混凝土支座鋼疊梁圍堰封堵進口。
1993年又在6號鋼管裝2台7.5萬機組發電。因此僅剩1條8號鋼管未用於發電。
改建後投運的1~5號機組為豎軸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額定轉數100r/min,轉輪直徑6m。發電機為懸式空冷型、額定容量62.5MVA。6、7號機組為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額定水頭36m,最大水頭47.7m,最小水頭27.4m,轉輪直徑5.5m,額定轉速88.2r/min。發電機為懸式空冷型,額定容量88.235MVA。工程運用中,過流部位用高強混凝土和鋼纖維混凝土作抗磨層。
⑦ 三門峽大壩現在還有什麼危害,為什麼都要拆除它,
三門峽大壩下游由於流速減緩,泥沙沉澱,導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懸河」奇觀,直接威脅黃河下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以要拆除。
危害:
一、水庫庫尾泥沙淤積,造成渭河入黃河部分抬高(甚至泥沙倒灌),渭河下游洪患嚴重、土地鹽漬化,不得不降低蓄水位運行,並按蓄清排渾運用;
二、水庫由於控制淹沒損失一再縮小設計蓄水位,又在泥沙嚴重淤積後嚴重損失庫容,不能滿足黃河洪水控制的規劃要求(續建小浪底的原因),水利樞紐由於降低蓄水位運用和反復改建浪費大量投資,發電效益因水頭降低和泥沙磨蝕大減。
(7)三門峽水庫工程擴展閱讀:
三門峽立項之初就遭到陝西方面的堅決反對,當時陝西不少政府官員通過多種渠道力陳此項目對陝西的影響。其實早在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前蘇聯專家提出的「高壩大庫」的三門峽水利工程方案雖然被全票通過,但同時也遭到了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里和水電總局實習生溫善章的反對。
1958年,在三門峽工程開工一年後,陝西仍在極力反對三門峽工程。理由是:沿黃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決黃河水患問題,無須修建三門峽工程。但三門峽工程並沒有因此停止。1960年,大壩基本竣工,並開始蓄水。
1961年下半年,陝西的擔憂變成現實: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糧食因此年年減產。
1962年,陝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二屆三次會議上,陝西省代表提交提案,擬請國務院從速制訂黃河三門峽水庫運用原則和管理的具體方案,以減少庫區淤積,並保護335米移民線以上居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
⑧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位於中條山和崤山之間,是黃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峽谷。三門峽水庫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陸縣,水庫南面是河南省三門峽市。舊時黃河河床中有岩石島,將黃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東,北面一股處為「人門」,中間一股處為「神門」,南面一段處為「鬼門」,故此峽稱為三門峽。三門峽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匯合處,兩水匯合後再向東流到風陵渡入黃河,所以黃河入河南省後水流急、流量大,在舊社會經常泛濫成災。為根治黃河水害,1957年開始在三門峽修堤築壩,1960年建成著名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水壩高353米,庫容162立方米。由於泥沙沖積及修建中的問題,1965年又逐步對工程進行改建,使其能正常發揮效益。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發電、灌溉、防洪綜合工程,它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豐富的電力,為河南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對河南、山東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⑨ 為什麼黃河三門峽工程的失敗與泥沙有關
黃河三門峽工程的經驗教訓
2003年秋季渭河洪災,中央電視台及各地報刊
競相報道了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雙院士張光斗和工
程院院士、前水利部部長錢正英呼籲:「三門峽水庫
停止蓄水,不再發電」。掀起了社會上對水利水電問
題的一股浪潮。
有些文章指責前蘇聯設計院為我們所做的三門
峽工程設計是錯誤的。實際上,1954年,在中國政府
領導和所聘蘇聯專家指導下,黃河規劃委員會所做
並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全體代表舉手通過的黃
河流域規劃,在規劃指導思想上就錯了。為了要求黃
河下游「地上河」不再淤高,想把黃河的泥沙全部攔
蓄在三門峽水庫內,使其下游「黃河清」,乃是為了下
游安全而損害上游渭河的片面想法。我國古代治河
經驗的教訓告訴我們,鯀治水以堵為主失敗了;鯀之
子大禹治水以疏為主成功了,可以為鑒1
1954年所作的黃河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對於其
下游的主要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擬定正常蓄水
位350 rn,總庫容360億rn。,要淹沒陝西關中富饒
平原及山西、河南農田13.33萬hm (200萬畝),移
民60萬人。當時考慮水土保持和支流水庫攔沙作
用,設想到1967年減少一半泥沙,水庫淤積壽命達
50~70年。據此交由前蘇聯列寧格勒設計院代作初
步設計,他們認為到1967年減少50 泥沙太樂觀,
正常蓄水位需提高至360 rn,以增加攔沙庫容;如考
慮水庫壽命100年,還應提高至370 rn;淹沒損失還
要增加。
1957年討論三門峽初步設計時,清華大學教授
黃萬里提出不應建三門峽大水庫攔沙,如一定要建
的話,要留有大底孔排沙;水電總局技術員溫善章提
出正常蓄水位335 rn的低壩滯洪排沙方案;水科院
葉永毅等提出保留底孔排沙的意見。但設計單位擔
心大壩不安全,沒有接受保留底孔排沙的意見。1960
年11月~1961年6月,雖然蘇聯專家已撤走,我們
仍按原設計把12個導流底孔全部「堵」塞了。水庫開
始蓄水,回水抬高三門峽水庫的卡口—— 潼關河床
4 m 多,並形成渭河口的攔門沙,淤積很快向渭河上
延,到達離西安50 km 的赤水鎮。淤積翹尾巴高程
達341 rn,比壩前水位332.5 rn高出8.5 rn,當時入
庫流量僅5 345 rn。/s。如遇設計洪水22 000 rn。/s,
壩前達正常蓄水位350 rn,其回水勢必將淹及西北
最大名城—— 西安市,當時也預計不足。陝西省緊急
呼籲,要求改變三門峽的運行方案。
1964年,周恩來老總理在北京召開治黃會議,
經過100多位專家討論,多數同意對三門峽工程進
行改建,決定首先在岸邊開挖兩條大隧洞,並利用四
條發電鋼管泄流排沙。但是,泄流排沙能力還不足。
1967年起又實行第二次改建,把1961年堵掉的底
孔在水下再行陸續挖開,以增加低水位的泄洪排沙
能力。經測驗,位置較低的底孔比位置較高的隧洞、
深孔和鋼管的排沙能力好得多,進口底高程280 m
的底孔排出渾水的含沙量為進口底高程300 m 深
孔的1.35倍;前者排出的泥沙中值粒徑為後者的
1.43倍,底孔排出的粗沙含量為深孔的2.4倍。
通過兩次改建,雖然壩前蓄水位降低了,但潼關
卡口淤高仍徘徊在4~5 m 的情況改變不大,可見
水庫內泥沙淤積容易而沖刷很難。渭河下游仍大量
淤積,也形成了「地上河」,經常引起洪澇災害,雖經
40年的改建、另建小浪底水庫和渭河治理,至今還
難以解決。
上世紀9O年代以來三門峽庫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 河
道侵蝕基準—— 一潼關高程長時段居高不下;② 河道來水來
沙量大幅度減少;③河道泥沙淤積仍在發展;④ 渭河下遊河槽
萎縮、過洪能力銳減;⑤ 河道崩灘塌岸嚴重,自然裁彎現象時
有發生;⑥ 河道洪水位抬升、滯洪時間延長,中小洪水成災機
率增大;⑦ 河道平水期常流量偏少甚至斷流,河道水污染嚴
重。庫區泥沙淤積的具體情況是:自1990年汛後以來,庫區
黃、渭、洛河淤積泥沙9.1 668億In。。其中,潼關以上淤積7.
819億In。;潼關以下淤積l_3849億In。。1990年汛後至2000
年汛後,黃河小北幹流淤積泥沙3.6451億In。,占建庫以來泥
沙淤積量21.674億In 的16.8 .占「蓄清排渾」運用以來淤
積量6.1737億In。的591O ;渭河下游淤積泥2.6266億m。.
占建庫以來泥沙淤積量13.3199億In。的191 7 ,占「蓄清排
渾」運用以來泥沙淤積量3.0132億In。的87.2 ;北絡河下
游淤積泥沙量1.4834億In。,占建庫以來泥沙淤積量2.9065
億In。的52.0 ,占「蓄清排渾」運用以來泥沙淤積量1.6256
億In。的92.9 。
⑩ 為什麼說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其實是中國水利史上的一個敗筆
爭議
水位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線
三門峽大壩從立項到建成至今的數十年裡,圍繞大壩的利弊,各方一直是爭論不休。陝西方面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爭,而三門峽水電站也是同樣的處境。作為三門峽水庫調度的負責人,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水庫調度科科長張冠軍對於水位的感受有著最深刻的體會:要發電,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區將因此出現嚴重的泥沙淤積。如果降低水位,又無法發電。他無奈地表示:「水位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線。」
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水情分析科科長王育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三門峽水庫每年可發電10億千瓦左右,收入約為兩億元,這是三門峽水利樞紐局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失去了發電功能,三門峽樞紐的正常運行就會缺乏經費來源,管理運作也就無以為繼。
據記者了解,三門峽水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遠遠超過當初25萬千瓦的規定,5台5萬千瓦的小機組已被換成了大功率機組。每年將近兩億元的收入是黃委會、三門峽水電站及其2500名員工的主要經費來源和生存支撐。一個敗筆?兩種警示!
三門峽水電站作為新中國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說是一個敗筆。但作為新中國治理黃河的第一個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積累經驗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壩、三峽等大工程都從它那裡得到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但是,同樣不能因此就拒絕做深刻的反思。例如決策與管理的科學性、民主性,例如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
2004年,陝西人大代表建議三門峽水庫立即停止蓄水發電,請求國家採取綜合治理措施,以徹底解決渭河水患。
主要技術是依靠前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
三門峽水電站修建時正處於「大躍進」時期,決策者的決策並非通過嚴謹的科學論證。它的主要技術是依靠前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而該院並沒有在黃河這樣多沙的河流上建造水利工程的經驗,所以造成嚴重後果的泥沙問題當時被他們忽視了。周恩來總理在1964年6月同越南水利代表團談話中就曾承認:「在三門峽工程上我們打了無准備之仗,科學態度不夠。」而在決策過程中,對反對意見的漠視也值得人們深思。當時陝西和山西兩省都有人反對修建,在專家中同樣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但這些意見都被人為地忽略和壓制了。
存在著嚴重的部門協調機制失靈問題
據《經濟視點報》報道,在三門峽水電站問題上也一直存在著嚴重的部門協調機制失靈問題,在鄭州會議上,陝西省還指責三門峽的蓄水位違背了「四省會議」所協議的蓄水位。其實,部門協調機制的失靈主要是由一些國家職能部門對部門利益的重視要遠甚於對整體利益的重視所導致的。
對此問題,黃河水利委員會退休專家溫善章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經常提意見說,有的部門本來行使的是國家職能,可一到了實際操作就出現很多企業行為,處處表現出賺錢的沖動。現在的很多規劃都是『吃飯規劃』,而不是出於黃河的實際需要。20世紀50年代黃河下游修防3000人就夠了,後來機械化了,反而成了2萬人。吃『皇糧』的人越來越多,三門峽水電站現在修防將近3000人,我看200人就夠了。」
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
對三門峽已經造成的損失,單一的譴責是不理智的,同時即使三門峽真的被廢棄,我們的反思也不應因此停止。正如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在鄭州會議上所強調的:「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三門峽水庫在運用方式上的調整,不是對三門峽水庫的否定,而是更加合理的運用。這不是追究誰的責任的問題,而是怎麼看待並在以後盡量避免犯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