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平衡資料

生態平衡資料

發布時間: 2021-03-12 11:48:09

A. 關於生態平衡的資料,要快!

第三講 保護生物多樣性
1.什麼是生物 多樣性 ?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由於生命的進化,逐漸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物種及其所擁有的基因,各物種之間及其與生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及其生態過程。
生物多樣性是概括性的術語,通常認為有三個水平,即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有的學者認為生物多樣性還有第四個水平,即景觀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總和 。
物種的遺傳變異愈豐富,對環境適應性就愈廣,也就是說群體內的遺傳多樣性反映了物種的進化潛力 。
研究遺傳多樣性時要考慮形態多態性、染色體多態性、蛋白質多態性及DNA多態性。
物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 。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又間斷的居群組成;物種是進化的單元,是生物系統線上的基本環節,是分類的基本單元。在分類學上, 確定一個物種必須同時考慮形態的、地理的、遺傳學的特徵。
作為一個物種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①具有相對穩定的而一致的形態學特徵,以便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②以種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間內,占據著一定的地理分布區,並在該區域內生存和繁衍後代;
③每個物種具有特定的遺傳基因庫,同種的不同個體之間可以互相配對和繁殖後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不能配育或即使雜交也不同產生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在正常情況下新種的起源是一個漫長過程,發生是以數千年計,至少須幾百年。新科、新屬的演化過程更慢,可能經歷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年,即使地球上不斷有新種形成,但現今物種滅絕速度大約超過新種形成速度的1000倍,這是十分嚴峻的形勢。
物種形成(speciation)是新物種從舊物種中分化出來的過程,即從一個種內產生出另一個新種的過程。包括三個環節:突變為進化提供原料;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導因素;地理隔離是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研究某一地區的物種多樣性時我們不僅要計算其物種數量即物種豐富度,更重要地要估算其種以上的高級分類單位屬、科、目和門等的豐富程度,也就是分類群的多樣性
特有種(endemism或endemic species)是指「某一物種因歷史、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僅局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或大陸,而未在其他地方中出現」。無尾熊和紅袋鼠,僅產於澳洲,而未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發現過,因此兩者都是澳洲的固有種動物。
為什麼特有種分布區特別狹小?
①起源時間較近;
②古特有種分布區的最後殘余;
③生境條件特異或外圍有地理阻礙
中國特有的珍貴樹種鴿子樹,分布於鄂西、川、黔和滇北、中國特有的殘遺樹種銀杉,產於桂、川、湘、黔、中國特有的殘遺樹種銀杏,中國特有的殘遺樹種水杉等
草原物種多樣性
草原植物是物種豐富度高的生態系統類型之一。是豐富的基因庫。
是糧食作物的起源地
在未來全球變暖、水資源匱乏、環境污染以及病蟲害發展的大背景下,去發現抗旱基因、耐鹽基因、抗病蟲基因、積累重金屬元素的基因等等都有可能從草原植物中尋找。
是天然的葯用植物園
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內生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驚人的多樣性。
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
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阿瑟·喬治·斯坦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 )首次提出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是一個的『系統的』整體。這個系統不僅包括有機復合體,而且包括形成環境的整個物理因子復合體……這種系統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單位,它們有各種大小和種類
生態系統的組成分為「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兩部分,其中,無機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礎 。其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於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既在適應環境,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的面貌,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生態系統各個成分的緊密聯系,這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陸地生態系統、水體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生態系統其結構特徵與功能過程都具備過渡的特點,其作用也十分重要,最近引起人們更多的注意。
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享有「地球之腎」之稱
近2000年來,地球上已有106種哺乳類動物和127種鳥類滅絕;瀕臨滅絕的哺乳類動?物有406種,鳥類有593種,爬行動物209種,魚類242種,其它低等動物更不計其數。
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的原因
森林大量砍伐

第五講水土流失與荒漠化
廣義的水土流失與狹義的水土流失
廣義:「地表土壤及母質、岩石受到水力、風力、重力和凍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種破壞和移動、堆積過程以及水本身的損失現象。
狹義:特指水力侵蝕現象。
根據水土流失的「動力」,水土流失可分為
水力侵蝕、
重力侵蝕和
風力侵蝕三種類型。
水力侵蝕分布最廣泛,在山區、丘陵區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時都會產生水力侵蝕。
特點是以地面的水為動力沖走土壤。

重力侵蝕主要在山區、丘陵區的溝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溝的兩岸溝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於土壤及其成土母質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繼續保留在原來的位置,分散
地或成片地塌落。

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蓋沙地區,其次是東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黃泛區」(歷史上由於黃河決口改道帶出泥沙形成)。
特點是由於風力揚起沙粒,離開原來的位置,隨風飄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我國水土流失三大特點:
一、面積大,分布范圍廣。水土流失不僅廣泛發生在農村地區,而且也發生在城鎮和工礦區,幾乎每個流域、每個省份都有。
二、強度大,侵蝕嚴重區比例高。侵蝕強度遠高於土壤容許流失量。與印度、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土壤侵蝕較嚴重的國家相比,中國水土流失更為嚴重。
三、成因復雜,區域差異明顯。東北黑土區、北方土石山區、黃土高原區、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南岩溶石漠化區、南方紅壤區等各區域的自然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差異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產生的危害、治理的重點各有不同 。
3.水土流失危害—以黃河為例1.抬高河床2.影響水資源的有效利用3.制約經濟社會發展4.惡化了生態環境
4.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
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
植被。達到一定郁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郁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強。
人為因素。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植被的破壞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開礦
5.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
上游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條件適宜的山區,實行定期封山,禁止墾荒、放牧、砍柴等人為的破壞活動,以恢復森林植被的一種育林方式 。
陡坡墾種的要逐步改為梯田
綜合整治。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
退耕還林還牧 退耕、封育、禁牧等,促進生態自然修復,恢復植被覆蓋,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進程。
建設高標准農田 高標准現代農田建設。完善現有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和農業機械化體系,達到旱能灌、澇能排,增加抗禦自然災害能力
節水種植方式如梯田與條田種植、水平溝種植、隔坡水平溝種植、圳田種植、坑田種植、地孔田種植、壟溝種植等,這些種植方式土壤含水率一般提高1%~8%。梯條田與坡地比較,土壤含水率提高2%,增肥較好的梯條田比坡地增產50%,壩地增產率是坡地的1~2倍,甚至可以達到3倍。
採用抗旱品種
推廣節灌技術。可採用微滴灌、微噴灌
推廣水窖技術。水窖作為一種控制水土流失的新技術,具有積蓄雨水,攔沙攔泥作用,而且建在公路附近的水窖還具有保護公路及兩旁農路和梯田的作用,利用庭院建造的水窖蓄雨水,既可補充人畜飲水的不足,又可以發展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種蔬菜
調整農業結構 按照市場規律,發展養羊,是種糧效益的10倍。發展綠色食品。發展庭院經濟和地邊地埂經濟,增加收入,為社會創造財富。
1991年 中國國務院頒布《水土保持法》,為我國第一部專業水保技術法規,為我國水保工作者長期無法律依靠劃上了句號
6.什麼是荒漠化
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
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
在1994年通過的《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中,
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arid)、半乾旱(semi-arid )和亞濕潤乾旱(dry subhumid)地區的土地退化
7.荒漠化概況據聯合國資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響。
1992年6月世界環境和發展會議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為國際社會優先發展和採取行動的領域。
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向群眾進行宣傳。
我國是《公約》的締約國之一。
我國荒漠化概況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大、分布廣、類型復雜、危害重的國家之一,中國發生土地荒漠化的潛在面積為33170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34.6%。
到2004年,全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為2.636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7.46%,占荒漠化可能發生區域總面積的79.47%,高於69%的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海南、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8個省區的498個縣
我國有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土壤鹽漬化等4種類型的荒漠化土地
風蝕荒漠化土地面積為1.839億公頃,分別占國土面積和荒漠化土地面積的19.16%和69.77%,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的13個省,形成了一條西起塔里木盆地、東至松嫩平原西部,東西長約45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的風沙帶
水蝕荒漠化土地面積2593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地區
凍融荒漠化土地面積363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
鹽漬化土地1737萬公頃,比較集中連片地分布於塔里木盆地周邊綠洲以及天山北麓的山前沖積平原地帶,以及河套平原、華北平原。
8.我國防治荒漠化措施
保護現有植被,大力造林種草;合理利用水資源,保障生態用水;實行生態移民,控制荒漠化地區的人口數量;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治荒漠化意識;轉變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減輕草原壓力;調整能源結構,減輕植被壓力;調整產業結構,實行保護性開發;優化土地利用格局,推動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實施國家生態治理等九項具體措施。
實行生態移民,控制荒漠化地區的人口數量
生態移民是指為了保護某個地區特殊的生態或讓某個地區的生態得到修復而進行的移民
9.國家荒漠化防治重點工程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建設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省的75個縣,工程區總面積約4600萬公頃,內含風蝕荒漠化土地1020萬公頃。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工程建設范圍包括西北、東北、華北地區13個省590個縣。建成一批比較完備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初步遏制三北地區生態惡化的趨勢
退耕還林工程
退耕還林工程是西北、華北風蝕沙化區;東北水蝕、風蝕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 青藏高原江河源區 4個類型區,包括青海、新疆、等14個省。
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工程
試驗示範三種建設類型:即技術模式型、政策機制型和產業開發型。
西部地區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
包括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寧夏省的96個縣中的退化草原、荒漠草原和青藏高原東部江河源草原

什麼是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是一個廣義上促進經濟全面發展的概念。
「大開發」不僅意味著經濟指標的大幅度提高,其中還包含著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等一系列完整的內容,這才是「大開發」中「大」的含義。 從什麼時候開始?
西部大開發指導思想是什麼?
西部開發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本,以經濟結構調整、開發特色產業為關鍵,以依靠科技進步、培養人才為保障,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繁榮經濟、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為出發點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自治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
吾爾自治區、內蒙古
自治區、廣西壯族自
治區等
2.為什麼要實施西部開發
1.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
2.但由於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
3.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4.中國絕大多數的貧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
5.西部開發,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系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的重大戰略部署。
地貌(geomorphy):
由內營力(如地殼運動 火山和地震等)和外營力(如流水 冰川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
地形(topography):
地面起伏的狀況。地勢也是指地面起伏的狀況,它與地形不同在於地形一般指范圍較小,地勢范圍較大。
1.季風(monsoon)氣候
大范圍區域冬夏季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近地面層現象, 2000米以上不明顯
降水季節分配
1.華南春秋雨區
2.江南丘陵春夏多雨區
3.北方夏雨區
4.西北內陸盆地少雨區;月均<2mm
5.西北山地年雨區,雨不多,分配均勻.
6.雲貴高原夏秋雨區
7.台灣東北部冬雨區

中國氣候變化歷史和未來趨勢
1.中國的氣候變化與全球變化有相當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顯差別。
2.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近100a來中國年平均地表氣溫明顯增加,升溫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略高。
3.近100a和近50a的降水量變化趨勢不明顯,但1956年以來出現了微弱增加的趨勢。
4.近50a來中國主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5.中國的CO2年排放量呈不斷增加趨勢,溫室氣體正輻射強迫的總和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6.未來20~100a,中國地表氣溫增加明顯,降水量也呈增加趨勢。

由於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的共同影響,全球氣候正經歷一場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 。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4~0.8℃,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20世紀最暖的十年 。
三)中國土壤類型與特點
1.地形上三級階梯以西。是一、二級階梯
2.地貌特點:高山多;高原多;盆地多;沙漠多;平原少
3.植被特點:草原多;荒漠多;森林少
4.氣候特點:降水少,蒸發多,乾旱地區多
5.自然災害:水土流失面積大;沙塵暴多;土地退化與荒漠化嚴重
6.自然資源:西藏、西南地區水資源豐富;地下資源豐富;自然面貌保存較好;自然景觀有特色

西部開發干什麼?
1.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現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
2.加快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建設,為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打基礎;
3.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4.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有特色的優勢產業;
5.加強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6.加強西部地區人才隊伍建設,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B. 誰能告訴我生態平衡的有關資料緊急啊!!!!!

生態平衡
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地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C. 有關生態平衡的資料,求!!!!!!

生態平衡(balance of nature) 是指生態系統通過發育和調節所達到的一種穩定狀況,它包括結構上穩定、功能上的穩定和能量輸入、輸出上的穩定。
生態平衡包括:(1)系統結構的優化與穩定;(2)系統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3)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調節功能的保持。
生態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標志:能量和物質輸入、輸出平衡,生物種類和數目相對穩定,生態環境相對穩定,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的營養結構相互協調。
可以去找一下李博的生態學,還有現代生態學、普通生態學找幾本書,裡面都有相關介紹,城市學跟植物學的書本也會有相關內容。

D. 生態平衡的資料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看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上述定義表明:

(1)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替,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見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條);

(3)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E. 有關於生態平衡的一些資料嗎

生態平衡

也叫自然平衡。生態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各種生物之間、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之間,都通過相互制約、轉化、交換、補償等作用,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平衡階段。就是說生態平衡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態系統內部生物的種類組成和數量比例保持相對穩定;二是生態系統內部的非生物環境保持相對穩定。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時生態系統內部的能量輸入和輸出、流動的規模等理應保持平衡和相對穩定,營養物質大體也維持平衡,循環利用。

生態平衡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它依靠生態系統內部各種作用的相互制約關系來調整控制,同時也受外界環境影響。被干擾破壞的天然草原恢復穩定需要一百年上下,天然森林的穩定則需幾百年,如受強烈干擾需時更久。雖然如此,這仍然表明,它們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所有的生態平衡都是相對的。地球上各個圈層不斷發展變化,只是有時激烈、有時緩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到現代,人口增長迅速,為了解決食品等生活必需物資,不能完全依靠處在天然平衡的生態系統,因為這些類型的凈生產量非常少,直接提供吃穿的原料更是不足。例如在農田中種植農作物,可以連續播種連續收獲,而達到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每年增長的有機物質卻接近於零,因為巨大的消耗量已經抵消了豐富的生產量。於是人工生態系統——農田、養殖場、果園、用材林等等日益擴大,代替了原來的天然生態系統,原有自然平衡被打破。因此,自然界的生態系統總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發展過程中前進。

原始的自然平衡在地球上遭受破壞的結果,歸納起來可以分為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兩大方面的變化。生物變化的直接原因有開墾和捕獵,它使某些生物絕滅或瀕臨絕滅;為了消滅害蟲害獸而施用的農葯,反而間接毒殺吃它們的天敵,使它們失去天敵控制而繁衍。間接原因則是由於外界環境變化得不適於原有生物生存。環境變化的情況和原因更是多種多樣,濫伐森林、濫墾草原、開墾陡坡、澆水灌溉、排水浚干、施肥施葯、城鎮建設、工業排污、燃料消耗等等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環境失去平衡。改造自然的工程越大,影響越是強烈而且復雜,常常出乎人們的預料,處理不當時將會帶來極大危害。

從人類社會生存角度看,破壞原始平衡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從人類長遠利益看,這種發展趨勢又是令人擔心的。這就是當前有關生態平衡問題爭論的核心,或者矛盾所在,因為人類的生態環境正是整個生物圈。如何正確妥善解決人和生物圈這一對矛盾,或者說人類及其環境的生態平衡問題,目前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突出重大課題。

從滿足人類生存需要出發,不必要求大中小型生態系統一律恢復到原始的自然平衡,更不必保護那些對人類有害無益的生物,但必須保持或創建生態協調的環境。為此應當設法保護生物資源,在生態系統中應當促使生物種類豐富,結構完整,並且主要由最適於當地環境條件、生產能力較強的種類組成;環境質量應當有利於生物資源的保護和發展,有利於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包括一定面積的森林覆被、合理的土地利用制度與灌溉系統,促進生物循環,保持土壤肥力等各種具體措施。

今後生物圈的發展趨向,很大程度上受人類的智慧和理智影響。有的學者認為,現代生物圈已從原始的、自然調控的階段發展到強烈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智慧圈階段。究竟如何全面評價和估計人類生活各個領域造成的生態後果,如何進行生態預測預報和預防工作,尚處於萌芽狀態,有待進一步發展。

F. 維持生態平衡的資料

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利益關系。自然以它的過程、力量影響社會,直接、間接地由它自身或在人的參與下對社會發生作用。人的生存資料不是從自然界現成得到的,而是通過改造自然對象的活動來獲得。人由於受自身的認識能力和社會條件的限制,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人類應該調節自身行為,積極尋找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和途徑,使自然界能長久、充分地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服務。
長期以來,人們都把道德認識與調節的范圍局限在人與人或人與社會的關繫上。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強了人類影響自然的能力,使人與自然的沖突空前尖銳起來。因此,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各國都在日益重視一個新的道德課題——人與自然關系的研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探討新技術革命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價值,對於我們把握人類道德發展的新趨勢,提高我國人民的道德素養,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人與自然關系道德價值的現實基礎
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價值,是指人們在處理與自然關系問題上人的意識和行為具有的道德意義。從根本上說,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之所以具有道德價值,反映並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之所以有產生和發展的必要和可能,是根源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
唯物史觀認為,「自然」這一概念有兩個基本含義:廣義上是指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世界,與物質、宇宙同屬一個概念;狹義上是指與人及人類社會相對應的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自然物質條件。「人」這一概念,是指處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實踐活動的具體的人及人的總體「人類」。人既是「自然的直接存在物」,又是「社會的存在」物,我們是從這兩者的統一,並著重從人的社會屬性來探討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價值的。
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表現在哪裡呢?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必須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①。而人要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就必須服從自然規律,在自然界中確定自己的恰當位置。
第二,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影響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條件中,不論是對整個人類歷史發生永久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宇宙現象、地理、氣候和生態平衡等),還是在人類歷史的不同時期以不同的效能發生作用的自然因素(如礦產、燃料、水資源等),都對人類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起著重要作用。自然條件首先是以它的過程、現象、力量來影響社會,直接間接地由它們本身或在人的參與下對社會發生作用,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勞動和文明進步提供所需要的資源,保證社會能夠長期存在和發展。在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積極的方面永遠是人,是人以自己的活動決定著這種相互關系的性質。例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正按照自己的目的越來越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引力、潮水漲落等,對礦產、燃料、動植物資源的利用程度越來越高。社會的進步是與社會對自然現象利用的不斷增加相聯系的。但是,這本身也就增加了人對自然條件(如儲藏的煤、石油、金屬、保存完整的生物層等等)的依賴。因而,在社會進步的條件下,人們能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然環境,如生態平衡、自然資源等,對人類社會長久存在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離開這些必要的自然條件,人類社會便無法生存和發展。
第三,人通過自己的勞動與自然界發生聯系,並協調與自然的關系。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首先必須能夠生活,而為了生活必須進行物質生產勞動來滿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需要。人類是從自然界獲得自己生存資料的。不過許多重要的資料不是從自然界現成得到的,必須以改造自然對象的活動,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來獲得。因而,生產勞動是人作用於自然界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影響和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
但是,人們在具體條件下的生產勞動,由於受自身的認識能力和社會條件的限制,往往存在著只顧追求眼前利益,忽視人類長久利益,盲目損壞和浪費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當代社會人與自然沖突的情況就證明了這一點。這就要求人們在生產勞動,乃至全部社會生活中,應當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對待自然的盲目行為。牢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明確提出過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要進行「合理調節」的重要思想:「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把它置於他們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交換。」
人與自然的利益關系,不僅表現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且表現為人類通過勞動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促進人類與自然界的互補。人類的生產勞動,創造了「人化自然」,推動了自然界的進化,這種進化又反過來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但是,不論人類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科學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人類必須保護或再現人的生命所需要的多樣化的自然條件,必須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合理調節人類自身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加以「合理調節」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道德調節。「人—自然」道德就是在上述人與自然關系與人類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在人類生產力還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對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的認識具有歷史的局限性,對「人—自然」道德還處在比較零碎的、朦朧的認識中。 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人的活動范圍和影響自然的能力空前擴大了,促進了人與自然之間利益關系的深化,使「人-自然」道德最終形成。當代科學技術革命時代的到來,把以往人與自然之間潛在的利益關系更充分地顯露出來,賦予人們對人與自然、勞動與道德、科學與倫理的關系以全新的目光,使人們更自覺地認識到,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一種新的和諧關系的迫切性,從而把道德調節的范圍擴大到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人與自然關系道德的特點和社會職能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積極的、佔主導方面的是人。道德活動的主體是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具有合理調節相互關系的全部責任和義務。在人與自然發生沖突時,人類不能把責任推給沒有知覺、沒有靈性的自然界,只能發揮人特有的主觀能動性,用積極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尋找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和途徑。
由於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是社會道德的一部分,它如同整個道德一樣,受社會精神生產一般規律的支配,使處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自然」道德觀念,受一定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制約,從而使人們的「人—自然」道德觀念受到一定的社會或階級利益的羈絆。但是,「人—自然」道德畢竟與一般社會道德或階級道德有區別,它比現有一切其他社會道德更具有人類共同性。第一,它合理調節人類自身的行為,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當今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同道德責任。第二,「人-自然」道德所反映的現實關系,是人類在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發生沖突並加以調節的反映。第三,「人-自然」道德所反映的現實關系,要人們調節和維護的是「人類共同利益」。
「人—自然」道德的人類共同性,不僅表現在它所反映的人與自然關系中人類共同利益上,而且具體表現在它的共同道德准則、規范、戒律上。在「人-自然」道德准則、規范的共同性中,體現了人類在認識自然規律基礎上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生存智慧」。「人-自然」道德是人類用精神的形式認識和把握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方法,反映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人-自然」道德總是從個人對他人、個人對社會整體的責任和利益關系,來認識人與自然交往過程中的利益關系和對人們行為的特定要求,並藉助於一定道德觀念來表達認識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人與自然交往的社會實踐是「人-自然」道德認識職能的基礎。「人-自然」道德的確立,把人與自然交往中的行為,區分為有利的和有害的、善的和惡的、應該的和不應該的。「人-自然」道德從實踐的意義上幫助人們認識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價值,以選擇正確的行為和文明發展的道路,一個人認識了「人-自然」道德的合理性 ,就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是非作出正確的判斷,並按照從善避惡的原則,在自己的實踐中為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和完善的自我人格而努力。
「人—自然」道德調節職能的實現,需要社會的整體活動,更需要社會個體的活動,並通過社會和個人的努力,成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外在行為。「人-自然」道德調節職能是通過社會輿論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以及傳統習慣的力量來實現的。社會輿論是影響和調節人們對待自然行為的外在力量,它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鼓勵或抑制人的行為方向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一個人的行為符合「人-自然」道德的要求,有益於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時,社會輿論就會激勵他保持和發揚這種行為;反之他的行為就會受到來自社會乃至全世界的批評和譴責,促使其糾正不道德的行為,重新認識和選擇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從而實現調節職能。人們在與自然交往中形成的內在道德信念,是基於個人對道德義務真誠的信服和強烈的責任感。個人深刻的道德認識, 灼熱的道德情感,頑強的道德意志鑄成的比較穩固的道德信念,是人們在與自然交往中據以進行道德行為選擇的內在動力,也是人們在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中,評價自己和他人對待自然行為善惡的尺度。
「人—自然」道德還具有教育激勵的職能,它能通過「人-自然」道德的教育、評價、激勵等方式,樹立人與自然交往的行為標准和理想人格範型,形成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社會道德風尚,培養人們在與自然交往中應有的道德意識、行為和品質。「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勵職能,是在對人們對待自然的行為態度進行調節的過程中實現的。其目標,是使人們在與自然的交往中,超越自私或淺近的視野,以社會集體和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判斷行為價值,作出合理而高尚的自我選擇。
「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勵作用,在於它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喚醒並引起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人們懂得什麼是善德,什麼是惡行,什麼是有害的,什麼是有益的,分清是非美醜,自覺按照一定的善惡標准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充分發揮「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勵作用,有利於使人們揚善棄惡,積善成德,自覺成為大自然的善良公民。
三、保護大自然是人類共同的道德責任
熱愛大自然,保護自然環境,是人們處理與自然關系過程中應當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
第一,熱愛大自然,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自然界一切對人類社會生活有益的存在物,如山川草木、飛禽走獸、大地河流、空氣給養、物蓄礦產等等,都是維護人類「生命圈」的重要資源。對大自然的熱愛,實質上是對人類生命本身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愛護,實質上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愛護。
第二,愛惜動植物,保護生態平衡。人類只有保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生存和發展,才能保證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旦地球上的動植物遭到盲目的毀損,人類就會失去維護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交換對象和自然環境。
第三,優化生產方法,防止環境污染。為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必須克服在生產中急功近利、只顧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慮環境污染給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不道德行為。我們應當運用一切科學技術和工藝手段,努力減少並制止對環境污染。
第四,發展科學技術,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科學技術,並在正確的價值觀念的指導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項帶根本性的使命。為了使人類社會持續向前發展,要求人們在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勞動中盡可能節約自然資源,特別是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生產的資源」(如煤、石油、金屬、礦藏等)。
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更高發展階段的開端。面對人與自然的沖突,人們不應我行我素,也不必悲觀失望。人類的未來,取決於人類自身的選擇。道德,是人類文化和智慧的結晶,是人們走向更高文明殿堂的精神階梯。在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繫上,道德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人—自然」道德的使命,是以自己的精神-實踐手段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使自然界能夠長久地、充分地、盡可能完善地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服務。

G. 有關生態平衡的資料

生態平衡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地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H. 關於生態平衡的資料呢 50--------90字之間

生態平衡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專泊------都是由動物屬、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