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含義
⑴ 環境保護的意義有那些
1、環境保護能夠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後代。
2、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關繫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3、提升環保的政策力度,從而更好地採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
4、能夠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企業成功經驗,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時要把保護環境放在首要位置。
5、提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1)生態安全含義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通過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措施,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
還要依據人類的意願,保護和改善環境,使它更好地適合於人類勞動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壞環境並危及人類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
環境保護所要解決的問題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類身心的健康,防止機體在環境的影響下變異和退化。
⑵ 生態文明的背景和歷史意義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周易》里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經天緯地」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照臨四方」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城邦」的代稱。
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
(一)什麼是生態文明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沒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須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於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於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徵,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於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於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徵,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應在發達國家首先興起,因為在那裡首先爆發生態危機。但一是因為西方強大的技術資金使本國生態危機得以緩解;二是因為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慣性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三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生態成本。西方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機會。西方失去機會,就為中華民族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會。
(二)生態文明與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絕不能再成為生態文明的遲到者。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從政治社會制度到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
中國儒家主張「天人合一」,其本質是「主客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儒家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國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皈依。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把一種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稱為「物化」,也是主客體的相融。這與現代環境友好意識相通,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合。
中國佛家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佛教正是從善待萬物的立場出發,把「勿殺生」奉為「五戒」之首,生態倫理成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煉內容。
中國歷朝歷代都有生態保護的相關律令。如《逸周書》上說:「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為春天樹木剛剛復甦。什麼時候砍伐呢?《周禮》上說:「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除保護生態外,還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把灰塵廢物拋棄在街上就要斬手,雖然殘酷,但重視環境決不含糊。
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來表述中華文明精神,這與生態文明的內涵一致。中華文明精神是解決生態危機、超越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一些西方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倫理應該進行「東方轉向」。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
文明的轉型決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農業文明帶動了封建主義的產生,工業文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生態文明將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超越,包含著對工業文明的反思,從而使生態文明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恩格斯說:「人們會重新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實行這種調節,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這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以及和這種生產方式連在一起的我們今天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
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完全變革的必然結果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兩大和解」的生態文明社會。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
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首先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同時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與極端生態中心主義。極端人類中心主義製造了嚴重的人類生存危機;極端生態中心主義卻過分強調人類社會必須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動。生態文明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另外,在可持續發展與公平公正方面,生態文明也與當代社會主義原則基本一致。
生態文明為社會主義理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態文明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資本主義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美好的社會和諧理想。兩者內在的一致性使得它們能夠互為基礎,互為發展。生態文明為各派社會主義理論在更高層次的融合提供了發展空間,社會主義為生態文明的實現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態文明也只能是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本質只能使本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而不會承擔全球的環境責任。生態社會主義由於將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發現。生態問題必將成為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武器。發展中國家終將在社會主義旗幟下重新團結起來向發達國家討還生態成本。
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資本主義使人們擺脫封建枷鎖和宗教禁錮的同時,卻帶來新的剝削和壓迫,這使社會主義應運而生。社會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改良與革命兩種選擇。無論是科學社會主義還是民主社會主義,都要研究資本主義自我發展的豐富活力,都要思考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給全人類帶來的諸多利弊。由於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現代化模式的一致性,使傳統社會主義不能有效應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全新挑戰。因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孰優孰劣,比的不是誰最能斗爭,比的也不僅僅是生產力,還要比誰最公平公正,誰最共同富裕,誰最有道德文化,誰最能可持續發展,誰最能帶來人的全面發展,誰最能使社會更加和諧。
針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例如生態問題,生態社會主義等新型社會主義流派的探索,不僅在學術上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理論創新,也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全球問題具體結合起來,給未來人類社會指出了新的方向。雖然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仍然單薄無力,仍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確為社會主義回應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想像空間,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進一步完善。因為當代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主義不能只研究工業文明基礎上的階級關系,還必須研究人與自然的文化倫理。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正在於此。
對中國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生態和諧觀,為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與思想源泉。今天,中國共產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與生態社會主義、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借鑒。它們之間的融合,必促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會主義真正代替資本主義,必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對此,中國責無旁貸。
⑶ 生態安全的本質體現為以下哪些方面
生態安全主要包括兩個含義:一是生態系統自身是否安全;二是生態系統對於人類是否專安全。屬生態安全的本質可以認為是圍繞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的,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三者之間和諧統一。影響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生態環境問題、公共政策和公眾素質。加強生態安全研究有諸多價值和意義:能夠促進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對可持續發展概念起到補充和完善作用;有利於樹立人們的生態安全意識;生態安全關繫到國家安全及國民的生命與健康。
⑷ 生態安全的概念和特徵是如何形成的
2006年6月5日是第三十五個世界環境日,在這個世界環境日中,我國提出了「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主題。時任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的吳曉青在出席生態安全高層論壇時指出,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說明生態安全是當前社會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正在為促進生態安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生態安全是近年來提出的新概念,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前者是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提出的定義,即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樂、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資源、社會秩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組成一個復合人工生態安全系統。狹義的生態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反映。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態系統就是不健康的生態系統,其安全狀況處於受威脅之中。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在其評估體系中指出:生態安全通常是指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狀態。由水、土、大氣、森林、草原、海洋、生物組成的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狀況能夠維系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時,它的生態就是安全的;反之,就是不安全的。
生態安全有如下的特徵:
(一)生態影響的深遠性。導致生態危機諸因素的生成、作用和消除時間,比起影響軍事、政治、經濟安全的諸因素都要長得多。由於生態失衡帶來的影響是緩慢表現出來的,因此生態影響對後代的影響遠遠大於當代。這就是生態影響的深遠性。
建立生態安全體系(二)生態後果的嚴重性。相當一些生態過程一旦超過其「臨界值」,生態系統就無法恢復。受到人類破壞的大自然的報復就是讓後來者沒有糾正錯誤和「重新選擇」的餘地,或者要付出十倍、百倍於當初預防和及時治理的代價。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告誡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如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死亡人數超過30萬,經濟損失超過130多億美元。
(三)生態破壞的不可逆性。生態環境的支撐能力有其一定限度,生態破壞一旦超過其環境自身修復的閾值,往往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比如,野生動植物物種一旦滅絕就永遠消失了,人力無法使其重新恢復;再如,我國西南地區出現的「石漠化」土地,流失的土壤是人力很難恢復的,可以說是不可逆轉的。
(四)生態恢復的長期性。許多生態環境問題一旦形成,若想解決就要在時間和經濟上付出很高代價。比如改變沙化土地,使之恢復原來的面貌,往往要數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經濟代價也很高。如雲南滇池污染的治理歷時10年,投入40多億元人民幣,但治理效果卻不明顯。
(五)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生態環境的大系統中,一切都是相連相通的,任何局部環境的破壞,都有可能引發全局性的災難,甚至危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條件。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蝴蝶效應很好地說明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得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起這方面的例子。比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巴比倫文明、地中海地區的米諾斯文明、巴勒斯坦「希望之鄉」等文明的相繼衰弱和消亡,都是生態環境破壞導致的可悲後果。我國唐代的絲綢之路,當時許多地區還是森林密布,河流不息,出現了許多繁榮的城鎮。隨著不適當的墾殖和對森林的砍伐,加上氣候的惡劣,才變成今天這種大面積「不毛之地」。在黃河流域,先秦時期還是植被茂密,黃土高原森林覆蓋率超過50%,我們的先民逐水而居,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自秦統一中國之後,由於毀伐森林,無節制地開墾,到唐代安史之亂後,昔日繁華的黃河流域,竟到了「居無尺椽、人無煙灶、蕭條凄慘、獸游鬼哭」的地步。從當前來看,許多環境問題也都是由小范圍、小局部逐漸蔓延擴大成大范圍、大區域性的問題。
(六)生態安全的全民性。生態安全關繫到人類每一個個體的安全,保護生態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即使是單個人對環境的破壞,也會影響到生態的安全,因此生態安全具有全民性。只有每個人都參與到環境建設中,從一點一滴做起,積極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才能在全社會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才有利於生態安全的建設。
(七)生態安全的全球性。地球環境是一個有機的共同體,因果關系千絲萬縷,生態破壞絕不會因一牆之隔而得到抑制,更不會因人為的某種界限或武裝力量的抵禦而受阻隔。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地球,一損俱損,受損的生態環境在影響一國的同時對他國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生態安全是跨國界的。如國際性河流中,上游國家的污染物排放或滲漏,可能危及下游國家的用水安全。實際上,目前世界各國已經面臨各種全球性環境問題,包括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迅速減少、土地沙化、水源和海洋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危害等。在生態安全問題上,各國有著相當廣泛的共同利益,因此也最有可能開展國際合作。
⑸ 生態保護的意義何在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環境為我們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源和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提上了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污染,遏制生態惡化趨勢,成為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對於我們國家,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解決全國突出的環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政府面臨的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 一、我國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的政策背景 環境問題不是一個單一的社會問題,它是與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環境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類社會發展尤其是那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的必然產物。西方國家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社會,他們已在償還工業化起步階段以來對環境欠下的債務。我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在經歷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我們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應該提前把環境保護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既是歷史的教訓,也是我們面臨的必然選擇,在環境危機日益深化的情況下一種被動選擇。因為環境問題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1、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污染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它也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必然產物。雖然經過多年的治理,我國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環境污染問題依然相當嚴重。據統計,2004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15%。在全國七大水系中,根據413個水質監測斷面記錄,只有41.6%的斷面滿足國家地表水三類標准,比2000年下降16.1%,長江、珠江的水質較好,海河、黃河、淮河、遼河、松花江的水質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氣質量41.4%達到二級標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問題嚴重。城市雜訊擾民較為普遍,7.3%的城市處於嚴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時有發生,我國進入了一個環境污染事故的高發期。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因素。 2、生態惡化趨勢加劇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中與之發生聯系的自然因素的總和,人類的活動必然對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嚴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1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積已達262萬平方公里,並且每年還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全國森林面積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積列世界第134位,占國土面積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區)森林覆蓋率僅為5.86%,亂砍濫伐現象仍屢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鹼化的面積達1.35億公頃,約占草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並且每年還在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增加。水生態系統失衡,2004年,全國有79個城市缺水,有2340萬人口,1300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生物多樣性銳減,野生動植物豐富區面積不斷減少,亂捕濫獵和亂挖濫采現象屢禁不止。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和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國家生態環境安全。 3、入世給我國環境保護帶了新挑戰 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即通常所謂的入世。入世後,我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履行相應的義務。發達國家會要求我們執行與之同樣的高環境標准。[1]因此,WTO的一些綠色條款,有可能對我國商品出口造成影響,限制了國內那些不符合環境標准商品的出口貿易。這就要求國內企業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大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持續改善環境行為,以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但是,高環境標准又會導致產品成本增加,降低產品競爭力,阻礙其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因此,如何協調高質量環境保護標准與產品成本之間的關系,成為入世後我國環境保護政策面臨的新挑戰。 4、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舉措 二、我國當前環境保護政策的主要內容與分析 建國後相當一個時期里,我們沒有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但是環境問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忽視環境保護,人類社會必將為自身的發展而付出代價。隨著環境問題的凸現,國務院於1973年成立了環保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在全國開始「三廢」治理和環保教育,這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具體包括三大政策八項制度,[2]即「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這三項政策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排污收費」,「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請登記與許可證」,「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項制度。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 環境保護政策是把環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圍,通過各種方式達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預先採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最有效率的辦法。中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防止環境污染的產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環境保護納入國家和地方的中長期及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對開發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2、誰污染,誰治理政策 從環境經濟學的角度看,環境是一種稀缺性資源,又是一種共有資源,為了避免「共有地悲劇」,必須由環境破壞者承擔治理成本。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即由污染者承擔其污染的責任和費用。其主要措施有:對超過排放標准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徵收超標排污費,專門用於防治污染;對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結合企業技術改造防治工業污染。 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 由於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無法通過私人市場進行協調而得以解決。[4]解決外部性問題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種典型的外部行為,因此,政府必須介入環境保護中來,擔當管制者和監督者的角色,與企業一起進行環境治理。強化環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強化政府和企業的環境治理責任,控制和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法規與標准體系,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及國家和地方監測網路;實行地方各級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對重要城市實行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學視角下的 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分析 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不是一項具體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個完善的政策體系。下面筆者將從政策科學的角度對現階段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做出具體分析。 1、在政策目標取向上,重視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政策目標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結果或完成的任務。政策的目標取向決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過程中的價值抉擇。環境保護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具體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不僅考慮環境保護目標的需要,同時也注重環境對經濟系統可能造成的負擔。一般來說,我國環境政策的總體戰略是「環境與經濟協調型」的,而不是「環境優先型」的。這一特徵與我國環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國正處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人們生活水平不高的國情下,追求「環境優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現實的。 2、在政策主體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體和執行主體。政策主體是指那些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的個人或組織。由於各國的社會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狀況、文化傳統等方面的不同,各國的政策制定主體也有所差異。我國在以政府為本位的現實狀況下,政府是社會公共事務的治理主體。我國政府擔當著環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會團體和企業雖然也參與環境保護事業,但由於環境保護政策已把權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們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參與的治理體系,是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執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執行環境保護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會面臨決策失誤和執行不力的困境。正是這些局限性為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環境保護事業提供了空間。 3、在政策作用點上,注重同時從根源上預防和從後果上治理。我國「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政策表明環境保護政策既要處理已經出現的後果,更要採取措施預防新的環境問題。預防新的污染源出現,可以把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則是一種補救式措施。所以,在具體的環境保護工作中要堅持把預防與治理二者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環境保護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實施機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誘導性手段相結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預環境保護,而誘導性手段是政府藉助市場機制誘使企業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護環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國佔主導地位,價格、稅收等一些起到誘導性作用的經濟手段使用得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門和官員的自利行為會呈現「軟化」現象,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從長遠來看,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是一種必然趨勢。 四、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實施中的問題與政策建議 我國的各項環境保護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得以落實,取得了巨大成績。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也得到一定遏制。這與各項政策的作用是分不開的,這些政策成為國家環境保護部門進行監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為例,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全年共實施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數80079件,確定交納排污費單位73.3萬個,共徵收排污費94.2億元,當年辦理環境設立項目323264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99.3%,「三同時」制度實際執行項目78907個,合格項目76038個,執行合格率95.7%,當年完成限期治理項目數22649項,關停並轉企業13338個。*進入2005年以來,又先後有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東方金鋁公司電解鋁技術改造項目等一批項目因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法被叫停,並責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引咎辭職,掀起了新的「環保風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的執行力度是較大的。其中,這與黨和政府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環保意識的提高密切相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現行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如何認識這些問題,並對政策做出相應調整,是環境保護政策作用得以發揮的關鍵。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已經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生成和發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環境變化,政策也要隨之改變。我國正在經歷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而這個轉變就是我國公共政策的客觀政策環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與這一轉變相適應,環境保護也是如此。我國從開始實行環境保護以來,制定了大量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它們為我國的環境保護提供了客觀法理依據,在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立,社會經濟的運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轉變,原有的環境保護政策已經不能適應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時」制度原本是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的重要措施。但這些管制性措施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硬的預算約束機制使企業投資於治理污染設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勵,加上政府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企業會採取機會主義行為,著眼於短期效益最大化,而盡可能減少環境方面的投資,從而使「三同時」制度逐步失去應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體現價值規律的要求,在執行過程中偏離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費標准應根據污染物的治理費用和社會損失費用確定,至少不能低於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費標准偏低,僅為治理設施運轉成本的50%左右,某些項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許多企業寧願交納排污費而不願進行治理。 最後,政府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體的責任。在我國目前的環境保護工作中,政府仍承擔著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據統計,70%以上的環境保護投資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近60%的污染物消減和控制投資是由私人部門直接支付的。單一的投資主體造成我國環境治理經費嚴重不足,環境保護政策資源不足,影響了環境保護政策的落實。 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認同。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對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從社會觀角度,可持續發展主張公平分配,包括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資源的公平分配,當代人和後代人資源的公平分配;從經濟觀角度,可持續發展主張在保護地球上自然系統的基礎上經濟持續增長;從自然觀角度,可持續發展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綜合體。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對傳統發展模式的挑戰,它謀求建立新的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這意味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進程要從現在運行的傳統模式轉變到一個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業,並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 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徹底擺脫貧窮、人口、資源和環境困難的唯一選擇。
⑹ 國家安全的含義
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處於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國家沒有外部的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的混亂和疾患的客觀狀態。
國家安全包括11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
要確保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國防安全的要求,更加確保了我國在不受外國侵略的同時,防止內部矛盾,發展經濟的目標。
(6)生態安全含義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第一、確立國家與民族崛起的基本目標。
第二、採取綜合一體化的手段。
第三、新安全觀包括主權安全,綜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國家享有主權,包括獨立權,管轄權,平等權,自衛權,國家綜合安全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信息安全等。經濟安全是國家綜合安全的核心。軍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支柱。
第四、解決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脫節的問題。
第五、樹立獨立發展理念,為「全球化」條件下的民族國家定位。
⑺ 生態安全的定義
生態系統 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尤其是指生存與發展的不良風險最小以及不受威脅的狀態。 一是環境、生態保護上的含義。即防止由於生態環境的退化對經濟發展的環境基礎構成威脅,主要指環境質量狀況低劣和自然資源的減少和退化削弱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支撐能力;
二是外交、軍事上的范疇。即防止由於環境破壞和自然資源短缺引起經濟的衰退,影響人們的生活條件,特別是環境難民的大量產生,從而導致國家的動盪。 廣義生態安全概念以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1989)提出的定義為代表: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樂、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資源、社會次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組成一個復合人工生態安全系統。
⑻ 生態安全理論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生態安全格局也稱生態安全框架,指景觀中存在某種潛在的生態系統空間格局,它由景觀中的某些關鍵的局部,其所處方位和空間聯系共同構成。生態安全格局對維護或控制特定地段的某種生態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特徵的生態安全格局,對它的研究與設計依賴於對其空間結構的分析結果,以及研究者對其生態過程的了解程度。 研究生態安全格局的最重要的生態學理論支持是景觀生態學,而將現代景觀生態學理論創造性地與現代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則是生態安全格局的難點,也是生態規劃的要點所在。 生態安全格局的研究離不開景觀生態學的學術成果。長期以來傳統的生態學缺乏把空間格局、生態學過程和尺度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思路和內容,而這一點正為景觀生態學所擅長。歐洲的景觀生態學理論強調土地和景觀規劃、管理等諸多內容,而北美的生態學理論則強調空間格局、過程、與尺度的研究,它們的結合形成了現代景觀生態學鮮明的可應用價值,從而為我國的生態規劃提供了重要理論與實踐依據。[
⑼ 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的概念
土地資源生態安全是在能源安全、水安全、食物安全、環境安全、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的概念相繼出現和廣泛運用後出現的術語。在介紹土地資源生態安全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生態安全與土地資源安全的概念。
2.1.1 生態安全
所謂安全是指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狀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處的土地生態環境狀況能夠維系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時可稱之其生態是安全的,反之,就不安全。通常人們將安全分為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兩大類。傳統安全主要是指軍事安全或國防安全。非傳統安全則主要包括文化安全、經濟安全、信息安全、資源安全、環境安全、生態安全和食物安全等。生態安全是非傳統的重要內容,並與環境安全、資源安全、食物安全與經濟安全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態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基本保障,生態安全問題始終是世界各國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生態安全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的生態安全概念以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 (IASA,1989)提出的定義為代表: 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樂、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資源、社會秩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組成一個復合人工生態安全系統。狹義的生態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反映生態系統健康是環境管理的一個新方面和新目標,通常認為,功能正常的生態系統可稱為健康系統,它是穩定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其組織結構和自治,及保持對脅迫的恢復力; 反之為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態系統,即不健康的生態系統,其安全狀況則處於受威脅之中。總之,生態安全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土地生態系統自身是否安全,其結構是否受到破壞; 二是土地生態系統對於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是否安全,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滿足人類生存需要。顯然前者是後者實現的基礎和前提。同時,生態安全應該是指自然、經濟和社會復合生態系統的安全,包括自然、經濟、社會 3 個方面的安全,屬廣義的生態安全,但又強調自然生態系統功能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因此,在一定時期與一定地域范圍內,如果土地生態系統在維持正常健康的系統結構與功能前提下,能夠滿足人類合理的社會經濟發展,則稱為生態安全; 反之,稱為不安全。
生態安全是安全的一種,但又不是普通的安全,其具有特殊的屬性與特點。
2.1.1.1 整體性
生態安全具有整體性,即所謂的 「蝴蝶效應」。局部生態環境的破壞可能引發全局環境問題,甚至會使整個國家和民族乃至全球的生存條件受到威脅。因此,各國應重視國際間的生態環境合作,以求得共同的生態安全利益。
2.1.1.2 綜合性
生態安全包括諸多方面,而各個方面又有諸多的影響因素,各因素有生態方面的,也有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生態安全顯得尤為復雜。
2.1.1.3 區域性
區域性是指生態安全問題不能泛泛而談,應該有針對性。選取的地域不同、對象不同,則生態安全的表現形式也會不同,各區域研究的側重點也應不同,而隨之得出的結果以及採取的措施同樣會不同。
2.1.1.4 動態性
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生態安全也不例外。生態安全會隨著其影響要素的發展變化而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狀態,有可能朝著好轉的方向發展,也可能呈現惡化的趨勢。因此,控制好各個環節使其良性發展是維持生態安全的關鍵。
2.1.1.5 戰略性
對於某個國家或地區乃至全球來講,生態安全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能夠維持生態安全,才可能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進步,人民安居樂業; 反之,經濟衰退,社會動盪,生態難民流離失所。在制定重大方針政策和建設項目的時候,應該把生態安全作為一個前提。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安全問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十一五」規劃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出了具體目標和措施。2008 年 4 月,國務院做出了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促進經濟發展能力,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2.1.2 土地資源安全
土地資源安全是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繫到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土地資源安全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可以持續地獲取、並能保障生物群落 (人類)健康和高效能生產及高質量生活的土地資源狀態或能力。
具體來講,土地資源安全包括以下 5 層含義:
(1)數量安全含義,即按人類所需可以持續地獲取土地資源。土地資源量要充裕,既有總量的充裕,也有人均水平的充裕,而且後者較之前者更有意義。
(2)質量安全含義,即維持土地資源具有長期、持續和穩定生產能力的土地資源質量。
(3)結構安全含義,即指土地資源系統結構的穩定性,包括耕地系統、林地系統、草地系統之間穩定的結構關系以及各系統內部的結構關系的穩定,土地資源供給的多樣性是結構穩定性的基礎,沒有多樣性就談不上土地資源的結構安全。
(4)均衡含義,包括土地資源分布的地區均衡以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分配均衡兩方面,土地資源分布或分配不均衡,會增加資源供給的時間和成本,是導致土地資源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響土地資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5)目標含義,即土地資源安全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土地資源數量供給的穩定、質量供給的穩定和土地資源供給的多樣性,保證土地資源供給的地區均衡和人群均衡。
土地資源安全的特徵主要有以下 4 種:
(1)保障供給。在任何情況下,對於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各類國土資源,都要保障供給,這是國土資源經濟安全的最基本特徵。
(2)土地資源安全的收益具有代際轉移性。這是指保證土地資源安全,既為當代人的發展權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為未來世代人的發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土地安全具有基礎性。到目前為止,或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類還找不到一種可以離開土地生態系統生存繁衍的方法和途徑,這就決定了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4)土地資源安全具有可持續性。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土地資源安全就是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力,不僅要保證對當代人的供給,也要保證對未來世代人的供給,也就是要保證國土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且能夠持續利用。
土地資源不安全的影響具有廣泛性。安全是一種穩定狀態,不安全則使這種穩定狀態遭到了破壞。一旦土地系統的穩定狀態遭到破壞,不僅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安全,也會影響其他動 (植)物等生物多樣性的安全; 不僅影響當代人的生存安全,也會影響未來世代人的生存安全,因此,土地資源不安全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土地資源不安全的結果還具有不可逆性。土地資源系統結構的穩定性、過程的連續性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在漫長歲月中自然進化的結果,人類活動規模的不斷擴大、活動空間的不斷拓展和活動強度的不斷增加,使土地資源系統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數量急劇減少、質量退化、土壤系統污染加劇和荒漠化等等,這種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不可修復的,即使可以修復,其修復成本也可能高得難以承受。此外,土地資源不安全的成本具有代際轉移性。當代人的不可逆行為所導致的高昂成本往往並不直接由當代人自身承擔,而是轉移給未來世代人,這可能就是當代人肆無忌憚地濫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資源的根本原因之一。
2.1.3 土地資源生態安全
土地資源生態安全 (Land Resource Eco1ogical Security,LRES)是指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土地生態系統在非良性人類活動強度影響或外力作用下,能夠保持其結構與功能不受威脅或少受威脅的健康、平衡的狀態,並能夠為保障人類社會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資源,從而維持土地自然、社會、經濟復合體長期協調發展。土地資源只有在這種生態安全的狀態下,才能維持土地資源與人類的協調發展,實現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由此可以看出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研究在相關研究中的地位及其研究分類 (圖 2.1)。
本次研究認為,土地資源生態安全是一種能力,是一定時空范圍內,在非良性人類活動強度影響或外力作用下,土地生態系統能夠保持其結構與功能不受威脅或少受威脅的健康、平衡狀態的能力,也就是維持土地自然、社會、經濟復合體長期協調發展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也可以用土地資源生態安全性或安全度來表示。
相反,土地資源生態不安全則是指土地資源生態系統對外界干擾所產生的應變能力,是在非良性人類活動強度影響或外力作用下產生土地生態環境問題的概率大小,側重突出土地生態系統偏離原生環境的程度,即生態環境受外界干擾後表現出來的不穩定性特徵。不安全性 (不安全度)越大,對非良性干擾越敏感,且具有放大效應; 對良性干擾 (恢復重建)則表現為鈍化,轉化效率低。
圖 2.1 土地資源生態安全分類
進行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找出造成土地資源不安全的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以維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的可持續性。本次研究認為,造成土地資源不安全的因素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由其生態系統自身的結構或者立地條件決定,可以稱之為結構型不安全動因,這種動因主要體現在系統自身的不穩定性和敏感性; 二是外部環境擾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的不利影響,可以稱之為脅迫型不安全動因。根據誘發土地資源生態系統不安全性的各種力量來源,脅迫型不安全動因又可分為人類活動脅迫型和環境脅迫型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