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尼瑪江熱水庫

尼瑪江熱水庫

發布時間: 2021-03-14 21:56:32

A. 西藏有多少個縣,多少個鄉,名稱是什麼

西藏自治區設1個地級市(拉薩市)、6個地區(昌都地區、林芝地區、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那曲地區、阿里地區)和73個縣(市區)。
其中,拉薩市轄7個縣和1個縣級城關區;昌都地區轄11個縣,行署設在昌都鎮;林芝地區轄7個縣,行署設在八一鎮;山南地區轄12個縣,行署設在澤當鎮;日喀則地區轄17個縣和1個縣級市,行署設在日喀則市;那曲地區轄10個縣,行署設在那曲鎮;阿里地區轄7個縣,行署設在獅泉河鎮。
具體如下:
拉薩市(管轄7個 縣、1個縣級城關區)?拉薩市城關區、林周縣、達孜縣、堆龍德慶縣、尼木縣、當雄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
昌都地區(管轄11個縣)?昌都縣、左貢縣、芒康縣、洛隆縣 、邊壩縣、江達 縣、貢覺縣、類烏齊縣、丁青縣、察雅縣、八宿縣。
林芝地區(管轄7個縣) 林芝縣 、米林縣、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墨脫縣。
山南地區(管轄1 2個縣) 乃東縣、扎囊縣、貢嘎縣、桑日縣、瓊結縣、洛扎縣、加查縣、隆子縣、曲松縣、措美縣、 錯那縣、浪卡子縣。
日喀則地區(管轄17個縣、1個縣級市)?日喀則市、南木林縣、江孜縣、定日縣 、薩迦 縣、拉孜縣、昂仁縣、謝通門縣、白朗縣、仁布縣、康馬縣、定結縣、仲巴縣、 亞東縣、吉 隆縣、聶拉木縣、薩嘎縣、崗巴縣。
那曲地區(管轄10個縣)?那曲縣 、申扎縣、班戈 縣、聶榮縣、安多縣、嘉黎縣、巴青縣、比如縣、索縣、尼瑪縣。
阿里地區( 管轄7個縣)?普蘭縣、札達縣、噶爾縣、日土縣、革吉縣、改則縣、措勤縣。

林周縣是由原來的澎波農場、林周農場和原林周縣三個縣級單位合並而成。全縣轄甘曲鎮、邊交林、江夏熱、卡孜、松盤、強嘎、春堆、唐古、旁多、阿朗等9鄉1鎮,49個村民委員會,431個自然村。

達孜縣轄5鄉1鎮,德慶鎮,塔傑鄉,章多鄉,唐嘎鄉,雪鄉,幫堆鄉

堆龍德慶縣轄2個鎮、5個鄉東嘎鎮 乃瓊鎮 羊達鄉 柳梧鄉 古榮鄉 德慶鄉 馬鄉

尼木縣轄1個鎮、7個鄉。各鄉鎮分別是:塔榮鎮、吞巴鄉、續邁鄉、普松鄉、帕故鄉、麻江鄉、克如鄉、尼木鄉。

當雄縣轄2個鎮、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916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羊八井鎮 4348 當曲卡鎮 4182 格達鄉 3719 寧中鄉 7879 公塘鄉 5147 龍仁鄉 3810 烏馬鄉 5793 納木湖鄉 4291

曲水縣轄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969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曲水鎮 7406 聶當鄉 4103 茶巴拉鄉 3831 菜納鄉 4400 南木鄉 2909 達嘎鄉 7041

墨竹工卡縣轄1個鎮、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892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工卡鎮 5409 甲瑪鄉 3043 唐加鄉 5715 扎西崗鄉 6640 尼瑪江熱鄉 7181 扎雪鄉 6264 日多鄉 1750 門

左貢縣轄3個鎮、7個鄉:旺達鎮、田妥鎮、扎玉鎮、東壩鄉、中林卡鄉、美玉鄉、下林卡鄉、碧土鄉、仁果鄉、繞金鄉。共有162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旺達鎮。

剩下的你自己到網路「西藏」中找吧。分值太少了~

B. 研究區的地震活動特點

基於歷史和儀器地震資料,對公元642年1月1日0點至2005年12月31日23點59分的Ms≥3.0級地震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下分段闡述滇藏鐵路沿線的地震活動特點。

一、大理-德欽段的地震活動特點

位於鮮水河-滇東地震帶內的中甸-大理控震構造帶是滇西北地區最為活躍的強震活動帶之一,其中的地震活動具有強度大、頻度高的特點。據統計(毛玉平等,2003;美國國家地震台網中心(NEIC)),自公元886年有破壞性歷史地震記錄以來至2005年7月,該區共記錄Ms≥4.7級地震114次,5.0~5.9級地震61次,6~6.0級地震18次,Ms≥7級地震4次。

1.地震的時域分布特點

一般而言,地震活動在時間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即一段時間地震頻度高且強度大,一段時間頻度低且強度小(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1990)。研究地震群體之間的時間規律有助於把握一個地區地震活動的趨勢。

雲南地區歷史記載的地震活動歷史,特別是強震活動過程都顯示出比較明顯的地震活躍期與平靜期交替出現的特徵(毛玉平等,2003)。統計公元886年以來地震震級與時間的關系發現,滇西北地區的地震活動具有類似的規律(圖8-4)。

圖8-4 中甸-大理控震構造帶公元1400~2005年間M-T圖(2001年之前Ms>4.6級)

歷史地震資料分析表明,滇西北的地震活動總體上可劃分為前、後2個階段。在公元886~1480年長達595年的時間段是地震活動總體相對平靜的階段(也有可能是地震記錄不全);而公元1481年以來的525年中一直是地震活動比較活躍的階段。以大於6級地震的發生為標志,可將後一階段的地震活動劃分為4個地震活動幕,每個活動幕各包含一個活躍期和隨後的平靜期。其中一次活躍期可持續幾十乃至近百年,並且最近一次活躍期內還可進一步劃分出3個次一級的、延時長短不等的「活躍時段和平靜時段」(圖8-4,表8-1)。

第一活動幕是1481~1622年,持續時間142年。其中活躍期持續35年,最大地震是1515年發生在程海斷裂帶上的永勝73/4級地震,隨後的平靜幕持續了107年。第二活動幕是1623~1750年,持續128年。其中活動幕持續66年,最大地震是1652年發生在紅河斷裂帶上的彌渡7.0級地震,隨後是持續了62年的平靜期。第三活動幕是1751~1900年,持續了150年。其中活動幕持續89年,最大地震是1751年發生在龍蟠-喬後斷裂帶上的劍川63/4級地震,隨後是持續61年的平靜期。第四活動幕是1901年至今,已經持續了105年。其中活動幕持續100年,最大地震是1925年和1996年分別發生在蒼山東麓斷裂帶上的大理7.0級地震和麗江-大具斷裂帶上的麗江7.0級地震。2001年永勝6.0級地震之後,該區沒有≥5.0級地震發生。

表8-1 公元886年以來滇西北地區地震活動幕劃分表

上述最後一個活躍期還可進一步劃分為3個次一級的活動階段,每個階段都包含了一個平靜段和隨後的活躍段。第一個活動階段是1901~1933年,持續了33年。其中平靜段持續24年,最大地震是發生在蒼山東麓的鄧川61/2級地震,最大烈度Ⅷ+度;隨後的活躍段持續9年,最大地震為1925年大理7.0級地震,最大烈度Ⅸ+。第二個活動階段是1934~1966年,持續時間33年。其中平靜段持續14年,最大地震是大理51/2級,最大烈度Ⅶ度;隨後的活躍段持續19年,震級最大的是1966年發生在哈巴雪山北麓斷裂上的中甸哈巴地震(6.4級),烈度最大的是1951年的劍川61/4級地震(極震區烈度為IX度)。第三個活動階段是1967~2001年,持續時間35年。其中平靜段持續29年,震級最大的是發生在德欽-中甸斷裂帶上的中甸納帕海地震(5.8級),烈度最大的是1982年劍川5.4級地震(極震區烈度為Ⅶ度);隨後的活躍段持續6年,最大地震為1996年發生在玉龍雪山東麓斷裂上的麗江7.0級地震,最大烈度Ⅸ度。

總體來看,1481年以來地震活動過程雖然表現出明顯的活躍階段與平靜階段交替出現的現象,但並不顯示嚴格的周期性特徵,而是整體上呈現出地震平靜期持續時間逐漸縮短、活躍期持續時間逐漸拉長的總趨勢,並且每個活動幕的持續時間一般為120~150年。從每次地震的最大震級和烈度來看(圖8-5;表8-1、8-2),每個活動幕的活躍期都至少包含一次最大震級大於6.5級且地震烈度至少為Ⅸ度的地震,而平靜期的最大震級都不超過6.0級,地震烈度也不會大於Ⅷ度。在地震活躍期中的次一級活動階段中,每個階段一般持續時間為33~35年,並且每個階段中的活躍段也都包含了一次最大地震烈度可達IX度的地震。

2.歷史強震的地域分布特徵和重復性

(1)地域分布特徵

根據歷史地震資料統計,滇西北地區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受到晚第四紀活動構造格局的控制,呈現出明顯的分段性和不均勻性特徵,地震往往集中在第四紀斷陷盆地邊緣附近或盆地中。自北而南,中-強震相對集中的地段有:中甸盆地-小中甸盆地、白漢場-劍川、麗江-大具、鶴慶-北衙、永勝-程海-賓川、洱源-三營、鄧川-大理和祥雲-巍山-彌渡-南澗等區域。上述地段實際上也都是活動斷裂帶所控制的地區(圖8-2)。

表8-2 滇西北地區公元886年以來的Ms≥6.0級地震的地震參數與控震斷裂帶統計表

圖8-5 中甸-大理控震構造帶公元1444~2005年間I—T圖(I≥Ⅴ)

自中甸-大理控震構造帶有破壞性地震記載以來,共發生Ms≥7級地震4次,即1515年的永勝73/4級、1652年的彌渡7.0級、1925的大理7.0級和1996年麗江7.0級地震。它們的時間間隔分別為137年、273年和71年。發生極震區地震烈度≥IX度的地震共6次,包括上述4次地震和分別發生在1751年與1951年的劍川桑嶺63/4級和劍川太平61/4級地震。上述烈度≥Ⅸ度地震的時間間隔分別為137年、99年、174年、26年和45年。

1481年以來共發生6.0~6.9級地震18次(圖8-6,表8-2)。不考慮可能發生在維西-喬後斷裂帶上的劍川上蘭61/4級地震和Ms≥7.0地震的餘震,那麼相鄰兩次地震的最長時間間隔為108年,出現在1652年彌渡7.0級地震之前。最短為5年,發生在麗江1996年7.0級地震之前,分別為1961和1966年中甸的納帕海6.0級和哈巴6.4級地震。其他為8~63年不等,多數為15~36年。其中間隔小於10年的地震往往與斷裂的相互作用相關。如間隔為5年2次中甸地震分別發生在德欽-中甸斷裂帶上和相鄰的哈巴雪山北麓斷裂上。間隔8年的1925年麗江上元村6.0級地震和1933年小中甸61/4級地震也分別發生在2條相鄰的斷裂帶上,即龍蟠-喬後斷裂帶和中甸斷裂帶(表8-2)。

圖8-6 中甸-大理控震構造帶公元1481~2005年間M—T圖(Ms≥6.0級)

(2)地震的重復性

據統計,在中甸-大理控震構造帶中,Ms≥7級地震既沒有在原地重復發生的記載,也沒有在同一斷裂帶上重復出現的記錄。而原地重復的6.0~6.9級地震有6次(圖8-6,表8-2),4次在劍川,時間間隔分別為207年、63年和200年;2次在洱源,地震都發生在1939年2月,間隔只有16天,屬於雙主震型地震。6.0~6.9級地震還存在在同一斷裂帶上重復出現的現象。其中德欽-中甸斷裂帶上2次,分別為1933年的中甸小中甸61/4級地震和1961中甸納帕海的6.0級地震,間隔28年;哈巴-玉龍雪山東麓斷裂帶上2次,分別為1966年的中甸哈巴6.4級地震和1996年的麗江7.0級地震,間隔30年;龍蟠-喬後斷裂帶上5次,包括發生在劍川的4次和1925年的麗江上元村6.0級地震,間隔分別為207年、63年、174年和26年;洱源-三營斷裂帶上2次,發生在同年同月,屬於雙主震型地震;蒼山東麓斷裂帶上2次,分別為1515年的大理6.0級地震和1901年的61/2級地震,間隔486年。上述6.0~6.9級地震的重復發生現象,除了劍川的4次地震和洱源的雙主震型地震外,都是沿斷裂帶的不同段落發生的,其原地重復發生的間隔明顯較長,一般為幾十年至上百年,而在斷裂帶上進行遷移的時間間隔大都比較短,一般30年左右就可能發生一次。

二、西藏東南部地區的地震活動特點

與滇藏鐵路滇西北段(大理-德欽段)的地震活動主要受控於單一的地震構造帶的特點不同,滇藏鐵路在西藏境內穿越了西藏東南部地區的多個相對獨立的地震構造帶或控震構造帶。因此,該區的地震活動顯得較為復雜,發震構造也常常不同。

1.德欽-林芝段的地震活動特徵

滇藏鐵路德欽-林芝段1970年以來的地震強度-時間(M-T)分布圖顯示,該區的地震活動頻度較高,但強度明顯較小(圖8-7)。自1970年以來沒有Ms6.0級以上強震活動,大於Ms5.5級地震也僅發生過2次,並且2者相隔了約18年。該區的地震活動也顯示叢集活動特點,活躍期間隔在20年左右,其中最顯著的是1985年左右的地震活躍期,出現了一次Ms5.9級地震。鑒於該區地震活動強度弱的特點,在未來的工程壽命期內,發生Ms5.5~6.0級地震的概率較大。但在其中靠近巴塘斷裂帶的地區,出現Ms6.0~7.0級地震的概率會增大。

圖8-7 滇藏鐵路德欽-林芝段及其鄰區Ms≥4.0級地震的M-T圖

2.林芝-拉薩段的地震活動特徵

西藏地區的歷史地震記錄最早開始於公元642年(唐貞觀16年),其中以記錄Ms≥6.0級地震為主,地震記錄不全,Ms<6.0級地震大部分缺失。儀器地震記錄開始於1900年,但1950年之前由於地震台網太少,Ms≤5.0級地震記錄缺失,1950年以來的Ms≥4.0地震記錄基本是完整的。通過收集北緯27.5°~31°,東經90°~95°范圍內1970年以來的儀器記錄地震和北緯28.2°~30.2°,東經90.8°~94.5°范圍內1970年之前的歷史地震記錄(其中Ms≥7.0級地震的收集范圍為北緯28.0°~31.5°,東經90°~96.8°)。發現研究區內記錄到的Ms≥5.0地震至少72個(圖8-3,表8-3),其中Ms≥7.0級地震8個,表明該區地震活動的整體水平較高,屬於地震高發區。但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它們明顯地主要集中在前述的4個地震帶中或全新世強烈活動的斷裂帶兩側,反映了該區近EW向和SN向構造帶對地震活動的控製作用,該區記錄的多次Ms≥7.0級強震活動也無一例外地都沿全新世活動構造帶發生。1411年以來,該區共記錄到Ms≥7.0強震8個(表8-3),除了1951年崩錯8.0級地震發生在外圍的崩錯斷裂帶上外,其餘7個地震都發生在前述的喜馬拉雅山前地震帶、亞東-谷露地震帶北段和錯那-沃卡地震帶上。其中喜馬拉雅山前地震帶1871年以來共發生Ms7.5級地震3次(1871年的洛扎-錯那7.7級地震、1947年的郎縣-隆子7.5級地震和1950年的察隅-墨脫8.6級地震),亞東-谷露地震帶北段2次(1411年的羊八井8.0級地震和1952年的谷露7.5級地震)和錯那-沃卡地震帶上2次(1806年的錯那北7.5級地震和1915年桑日沃卡7.0級地震)。歷史地震和近代儀器記錄都表明,喜馬拉雅山前地震活動帶的活動強度最大,依次分別為亞東-谷露地震帶的北段和錯那-沃卡地震帶,而墨竹工卡-工布江達地震帶是其中地震最少,強度最低的地震帶,這與其缺少第四紀地表活動跡象相一致。另外,在通麥-易貢湖一帶還存在一個顯著的中強地震密集分布區,震源機制解表明,地震活動可能與走滑斷裂活動有關,由於該區偏離滇藏鐵路的林芝-拉薩段,這里不做進一步分析。

表8-3 滇藏鐵路林芝-拉薩段及其鄰區歷史記載以來的Ms≥5.5級淺源地震的地震參數與控震構造帶一覽表

從該區1970年以來的地震強度-時間(M-T)分布圖看,區域上的地震活動明顯具有叢集性特徵,即地震活躍期與相對平靜期相間出現的現象(圖8-8)。其中4次Ms6.0級以上強震先後是1970年2月發生在西藏錯那縣與墨脫縣之間的中印邊境線附近的Ms6.1級地震、1992年7月的西藏尼木Ms6.3級地震、1993年的西藏納木錯Ms6.1級地震和2005年6月的西藏墨脫南的Ms6.4級地震。而其間最顯著的地震活躍階段出現在1988~2000年期間,共持續了約12年。高潮表現為1992~1993年間的2次強震活動。歷史地震表明(表8-3),該區的上一次地震活躍期出現在1947~1951年之間,期間,該區發生了多次Ms7~8級及以上的地震。2個活躍期的間隔為40年左右,而Ms6.0級以上地震出現的間隔只有12~22年。因此,在工程壽命期內,出現Ms6.0~6.9級地震的可能性更大。

圖8-8 滇藏鐵路拉薩-林芝段及其鄰區Ms≥4.0級地震的M-t圖

雖然滇藏鐵路拉薩-林芝段所穿越的區域處於地震高發區內,但由於地震明顯呈帶分布,並且亞東-谷露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山前地震帶都位於鐵路線的外圍地區,而穿越鐵路線的主要是寬度有限、強度相對更小的錯那-沃卡地震帶和墨竹工卡-工布江達地震帶,因此,該段鐵路工程所穿越的大部分地區屬於地震區中相對穩定的區域,其中南線方案所涉及區域地震烈度較高,而北線區域地震烈度相對較低。仔細分析地震帶上的震中分布可以發現,地震震中的分布密度在地震帶或控震構造帶上是明顯不均勻的,特大地震也常發生在構造帶的某些特殊部位(圖8-3)。

沿錯那-沃卡裂谷帶,地震活動常在其中活動斷裂帶的端部和斷裂帶走向的轉折處發生,如1806年的錯那北7.5級地震就發生在錯那-拿日雍錯盆地西緣斷裂帶上靠近北端的部位,而1915年桑日沃卡7.0級地震的震中位於沃卡盆地東緣斷裂帶的南端附近。在喜馬拉雅主逆沖斷裂帶上,地震活動多集中在次級斷裂斜接部位和斷裂走向出現明顯轉彎的部位,亞東-谷露裂谷帶上也存在類似現象。在墨竹工卡-工布江達斷裂帶上,地震活動多集中在該斷裂帶的東、西兩端和中段,特別是墨竹工卡縣東北的尼瑪江熱鄉-工布江達縣的松多一帶,發生過3次Ms5.0~5.75級地震,表明該區屬於該地震帶上的地震易發區。但需要提醒的是,該地震帶上的地震活動多屬於區域上其他強地震帶發生強烈地震前後的區域內地殼應力或應變發生調整有關,屬於比較典型的區域前震或餘震。例如,1951年12月3日發生在墨竹工卡東北部的Ms5.75級地震,是緊隨1951年11月18日的崩錯8.0級地震發生的;在1992年7月30日尼木Ms6.5級地震之後,1992年8月17日在墨竹工卡東北的尼瑪江熱鄉一帶發生Ms5.1級地震。地表調查、地表的強地震活動帶和地震的震源機制解等都一致地表明,在高原的內部,近EW向的伸展作用是目前該區主要的變形方式,在此應變場之下,已經不利於近EW向的墨竹工卡-工布江達斷裂帶的重新活動,這也是沿該斷裂帶和其他近EW向斷裂帶(如雅魯藏布江斷裂帶、志崗-沃卡斷裂帶和哲古錯-隆子斷裂帶等)上未發現第四紀地表變形的主要原因。因此,墨竹工卡-工布江達地震帶不是區域上的主要地震活動帶,它可能主要對區域內主地震前後地殼應力或應變的變化起著調整作用,造成其上的地震活動強度和頻度都很低。

C. 青海玉樹地震

14日發生的玉樹7.1級地震已經造成1484人遇難,失蹤312人,受傷12088人,重傷1394人。
第一次地震
發震時刻:2010-04-14 05:39:57[1]
震級(M):4.7
緯度(33.1°), 經度(96.6°)
深度(千米):6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