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生態板
❶ 首都勞動獎章的獲獎個人
製造業
王國強 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煉鋼廠 煉鋼工
熊 偉 首鋼新鋼公司型材軋鋼廠生產計劃科 科長
劉建斌 首鋼遷鋼公司煉鋼分廠板坯作業區 丙班作業長
任彥輝 首鋼秦皇島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煉鐵部煤制粉區域 區域長
杜朝輝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 部長
張炳成 首鋼技術研究院技術管理處 處長
姜廣亮 首鋼特殊鋼有限公司軋鋼廠一車間 主任
關曉峰 首鋼水廠鐵礦工程師室 主任
王力群 女 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總設計師
李 岩 首鋼總公司生產部 部長
李文海 首鋼機電公司機械廠重型設備製造車間 主任
吳 平 首鋼遷鋼公司 工會主席
孟凡福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電信事業部軟體部 部長
張海萍 女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儲運二廠地中衡班 班長
韓國建 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劉恆智 北京燕東微電子有限公司設備部 維修工
賈桂榮 女 北京七星飛行電子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周沛然 女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轎車二廠總裝車間 主任
楊清忠 北京北內發動機零部件有限公司連桿車間 副主任
魏海明 北京天海工業有限公司設備能源部電工班 班長
焦 玲 女 北京華德液壓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泵分公司 主管設計員
江秋萍 女 北京萬東醫療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高級技術專家
李雪斌 大唐國際高井熱電廠環保室 主任
趙秀偉 北京星海鋼琴集團有限公司 廠長助理
李建軍 北京德寶商三包裝印刷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保峰 北京市應用高級技工學校 校長
劉建坡 北京京澳毛紡有限公司細紗車間 維修工
趙 軍 京煤集團昊華能源公司木城澗煤礦千坑機運段 維修電工
劉 宏 京煤集團金泰恆業房地產開發公司遼寧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張秀妍 女 北京京儀北方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 北京區經理
童華強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 院長
郭永立 北京電力設備總廠特種工業汽輪機廠 技術副廠長
李向昕 北京市電力公司豐台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 主任
張木香 女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葯店 經理
厙小波 北京南口機車車輛機械廠電力車間 鉗工
張衛民 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金屬結構分廠機體班 工人
李德龍 南車二七車輛有限公司鋼結構車間底架組裝六班 工人
申雙奉 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趙 雍 贊皇金隅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經理
吳存根 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廠沙特項目部 黨支部書記、常務副經理
建築業
趙 文 北京長城貝爾芬格伯格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總經理
秦 傑 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 副總工程師
張玉華 北京城建集團工程總承包二部 項目經理
彭成均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經理
史炬輝 北京住總鋼結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常務副經理
楊立東 北京市政路橋控股建材集團路新公司 副經理
白同禮 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元辰鑫物業管理中心管理部 經理
徐 兵 女 北京五洲·會議中心 樓層主管
朱 丹 皓年有限公司 總經理
齊洪峰 北控集團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總工程師
馮繼蓓 女 北控集團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副總工程師
李晨光 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輸配分公司 經理助理兼
生產科科長
顧軍農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 總工程師
張勝海 藏 北京排水集團第四(廣州)項目部 部長
李自力 北京通成達水務建設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於 鯤 北京汽車檢修有限公司尾氣部 主任
李 興 北京房修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主管
朱忠義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副總工程師
余 樂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副所長
周宏磊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陳忠平 中建一局二公司 鋼筋工長
楊雁翔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張志明 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 經理
劉重陽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副總工程師
嚴 晗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任世林 中鐵十六局集團軌道工程公司 項目經理
盧勝坤 中國鐵建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公司 項目總工程師
楊 楠 北科建集團北京中關村軟體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助理
杜長發 中國水利水電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衣索比亞NM127項目部 現場工長
馬 虎 阜陽市嘉安建築勞務有限公司 施工隊長
李 鵬 鵬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吉臨俊 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司 安全監督員
朱玉金 四川省三台縣金峰建築勞務開發有限公司 經理
蔡小明 安徽江淮建設勞務有限公司 施工隊長
楊燦輝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華北公司 項目經理
肖創東 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北京) 黨委副書記
服務業
楊昭敏 女 北京一商紅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 部門經理
高蘭華 二商集團王致和公司金獅龍門釀造廠食醋車間 主任
齊永新 女 滿 北京市北京飯店市場部 總監
白雪松 回 北京古船麵包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產部 副經理
張興龍 北京東方信捷競園文化有限公司 副經理
許 冰 北京市西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西單商場第六賣場男裝休閑區 主管助理
田繼紅 女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長安商場第三賣場照相機專櫃 營業員
周學斌 北京卷煙廠卷包車間電氣維修組 主任工程師
邱小鋒 北京市昌平煙草專賣局(公司) 聘用副科長
趙連福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長辛店油庫 高級主管
汪 蓓 女 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三經營處 經理
李 友 北京環衛集團二清分公司清運中心餐廚班 班長
吳時東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機動通信局應急通信三部 高級工程師
喬 楠 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工程建設中心計劃調度中心 經理
劉 震 北京市東區郵電局市場部 副主任
徐麗娜 女 北京郵政投遞局西長安街投遞部 投遞員
沈 瀚 女 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 站長
吳記貴 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科長
楊連生 北京市水利建設管理中心 副總工程師
許 勇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主任
王新宇 女 北京三元種業綠荷奶牛養殖中心牛場管理部 副部長
張寶芹 女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課題主持人
李永清 北京華都肉雞公司 副總經理
交通運輸業
楊玉芬 女 公交集團第一客運分公司345快車 駕駛員
宮美賢 女 公交集團第二客運分公司39路 乘務員
趙 影 女 公交集團第六客運分公司4路 乘務員
紀 娟 女 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106路 乘務員
李喜芹 女 公交集團新奧客運分公司十隊509路X13410車組 乘務員
劉 耀 公交集團燃料供應分公司 駕駛員
徐國明 公交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總經理助理、
技術部長
逯立軍 女 公交集團第一客運分公司 技術部長
李長栓 北京地鐵運營一分公司 電客司機
阮衛方 北京地鐵公司車輛一公司1號線運用車間 電客司機
薄國紅 北京地鐵公司供電公司一隊五棵松站 班長
程 煒 北京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大興線項目管理處安全質量部 部長
劉愛軍 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舊車一部 主任
譚永強 北京祥龍物流有限公司大件分公司超限運輸車隊 工人
魏明傑 北京祥龍公交客運有限公司維修中心 汽車維修工
胡興安 北京首發興業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 副經理
劉建生 北京首發集團京沈高速公路分公司機場南線收費站 站長
梁乃斌 北京首發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京承三期 項目副經理
曹 煒 北京市公聯公司路政安保部 部長
葉忠銘 女 北京鐵路局北京站 售票員
高 偉 北京鐵路局通州車務段懷柔北站 值班員
尹顯君 北京鐵路局北京工務段雙橋線路 車間主任
郝煥兆 北京鐵路局北京電務段施工科 科長
杜 宣 國航股份運行控制中心 副總經理
崔德海 國航信息管理部 黨總支委員
王 平 女 北京軌道交通路網管理有限公司 高級項目經理
張玉榮 北京銀建投資公司 駕駛員
劉培山 北京新月聯合汽車有限公司 駕駛員
區縣、開發區
陳慧華 女 滿 碧艾爾時裝(北京)有限公司 董事長
安 雷 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北京站派出所 副所長
滿恆福 回 北京天元利生體育商廈 組長
宋永明 北京東興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技術主任
王克非 女 北京市隆福醫院耳鼻喉科 主任
王 翔 女 西城區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詠梅 女 北京154中學 教師
侯秀琴 女 聚德華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峨嵋酒家 經理
韓琤琤 女 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主任
杜鳳超 北京市華遠集團公司投資部 經理
張 國 北京匯文中學 教研組長
王 佳 崇文區人民法院政治處 科員
李文山 北京市公安局崇文分局刑偵支隊 副支隊長
陳 艷 女 北京建遠投資經營有限公司 董事長
劉友家 宣武區環境衛生三隊 班長
張愛琴 女 宣武區陶然亭街道辦事處民政科 科長
馮金玉 女 宣武區婦幼保健院老年病房 主任
王 岩 宣武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二處 副處長
古燕琴 女 北京市育才學校 副校長
王華秀 女 海淀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二隊 工人
楊文靜 女 中關村街道辦事處 工會幹部
田 俊 北京市十一學校 教師
李小紅 女 北京甘家口大廈 樓層經理
王朝暉 女 海淀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副主任
肖成民 北京啟明星辰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高級軟體工程師
王 廉 北京西門子西伯樂斯電子有限公司 工程師
顧延慶 北京市上地醫院 院長
姜廣新 中國天利航空科技實業公司 副總經理
劉廣明 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 總經理
吳桂敏 女 朝陽區綠化局綠化二隊場館養護班 班長
黃振河 北京朝陽公園開發經營公司 職員
曹 晶 女 朝陽區新源西里小學 教師
楊衛東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大屯派出所 副所長
黃 莉 女 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南社區居委會 黨委書記
張申瑞 朝陽區望京街道辦事處 科長
郭庶培 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周庄村委會 黨總支書記
李 萍 女 北京朝陽劇場 黨支部書記
李 廣 女 朝陽區環境保護局環境信息監控中心 助理工程師
蘇均塘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 主任
張海雲 女 朝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獸醫師
陳愚飛 北京新福潤達絕緣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工藝主管
王永光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
秦劍鋒 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
鄧會恩 北京華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師
劉 宇 豐台區財政局 黨組書記、局長
亢建國 北京市豐房建築工程公司工程組 組長
宋耕福 京衛醫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
張忠林 北京慶洋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業務經理
蔣炎富 女 北京十二中 教師
馮民波 北京三興汽車有限公司 工會主席
朱翔宇 豐台地方稅務局 副主任科員
馬福增 豐台區環衛中心盧溝橋環衛所 所長
羅 水 豐台區王佐鎮佃起中心村 黨總支書記
呂燕生 北京市豐台區園林局 工會主席
崔智剛 石景山區市政管委市政工程管理所 班組長
焦智華 石景山區中醫醫院針灸針刀科 主任
趙一名 石景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局長
張起旺 北京燕華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設備製造負責人
隗東林 房山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師
楊永平 北京科泰興達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副總工程師
隗功軍 北京永生堂醫葯有限公司 負責人
李生連 門頭溝建委供暖服務中心 高級管道工
王春海 門頭溝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 主任
毛洪其 回 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 研修員
李迎新 女 滿 通州區人民法院 副庭長
李 崢 女 通州區檢察院偵查監督處 副處長
張福志 通州區地方稅務局後勤服務中心 副主任
鄭文會 女 通州區國稅局稽查局 副局長
劉曉峰 通州區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主任
曹文明 通州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張灣所 所長
羅明光 通州區人事局 局長
劉國利 通州區張灣鎮 支部書記
李永生 昌平區教育委員會 主任、工委書記
齊 托 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刑偵支隊 科員
王德山 昌平區環境衛生管理處清潔隊 隊長
詹志遠 北京福田環保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班長
郭子學 北京蒙太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實驗室助理
郭笑宇 北京龍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董事兼總經理
王連發 北京平谷益康果品鹽業經銷中心 銷售組長
張寶軍 北京平谷區醫院中醫科 主任
於興三 懷柔區郵政局喇叭溝門所 投遞員
李 宏 懷柔區第一醫院外科 主任
張振興 懷柔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 副科長
楊萬悅 懷柔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 主任
楊建榮 女 隆華廣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總經理
孫在久 北京江河幕牆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負責人
呂海江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負責人
張傳海 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 教師
李大村 北京市順義區醫院 主任
梁 勇 順義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科員
李光俊 朝鮮 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裝備部 副部長
陳贏金 女 北京曲美傢具集團有限公司 車間主任
林 浩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 部長
楊 雪 女 北京市大興房地產交易中心 副主任
劉景濟 北京天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
於向東 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 民警
劉愛軍 延慶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科長
孫貴柱 八達嶺特區辦事處 大隊長
孫洪波 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 主任
朱新國 北京匯源九龍溝綠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牛俊岩 女 中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劉海龍 北京雲冶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機械師
和成安 今麥郎飲品(北京)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崔洪亮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設備與工程中心 安裝項目經理
史永疊 女 北京三箭和眾鼎電子有限公司 組長
李 隆 北京艾科泰國際電子有限公司 工程師
機關事業
王擁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副院長
鄧 瑛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主任
凌金玉 北京市曲劇團 團長
馬國穎 女 北京電視台新聞中心要聞部 副科長
於華剛 回 中國書店、中國書店出版社 社長
孟昆玉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宣武交通支隊廣安門大隊 民警
陳 權 北京市公安局信息通信處 科長
白 峰 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 副主任
王建華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陶 煒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庭長助理
程輝建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清河分局前進監獄 政委
李國富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萬地公司1003機台 機長
張之強 北京首都機場海關旅檢處 主任科員
市直機關
劉清珺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主任
金融系統
劉學娥 女 北京銀行郊區管理部 總經理
吳博峰 中國光大銀行北京新源支行 行長
張 勝 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副首席信息官兼
信息技術部總經理
司 偉 北京農村商業銀行總行營業部 總經理
王 軍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華支行 行長
劉紅梅 女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支付結算處結算工具管理科 科長
王 娟 女 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東四支行營業部 經理
張 鑫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零售信貸管理部 高級經理
教育系統
郭慶旺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教授
張秀蘭 女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教授
李晉宏 北方工業大學 教授
陳靜勇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教授
高曉虹 女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 教授
葛新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管學院 教授
劉芙蓉 女 北京教育考試院人事處 處長
劉業輝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副教授
張立辰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學科委員會 教授
張景秋 女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 教授
國防系統
王金谷 北京青雲航空儀表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
副董事長
耿月波 北京北方紅旗機電有限公司分公司 總經理 工會貼心人服務隊
陳國新 北京市政路橋控股市政集團一公司 工會主席
朱逸民 北京林業大學消費合作社 負責人
朱永乾 北京京海紙製品有限責任公司 工會主席
張鳳梁 崇文環衛中心三隊 工人
劉建英 北京郵政汽車運輸局 駕駛員
劉瑞華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轎車1廠 工會主席
張 弘 北京鐵路局豐台車輛段 工會主席 2013年,共有389人獲得首都勞動獎章,六成為一線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非公企業人員佔三成,其中還有3人為農民工。獲獎者中,企業負責人18名,佔5%;管理人員47名;縣處級領導幹部17名。女性135名,佔35%;少數民族24名,民主黨派人士7名;農民工3名。首都工人先鋒號推薦對象有137個,其中企業班組91個,佔66%;非公有制企業班組42個,佔31%。
❷ 樂山好玩的
一、峨眉山
在樂山好玩的地方排行榜峨眉山相信幾乎已經是無人不知的景點內了吧,不論是影視容作品還是書籍作品中峨眉山的身影常常會出現,山中超多的寺廟,在佛教氣息上是很濃厚的,四季的不同的美景哪天去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二、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其高達的形象早就是深入人心,現如今也算是樂山地標性的打卡點,很多人每年都會為此而慕名前去,細細品味後會發現古人在沒有現代大型工具的情況下,還能打造出如此精美大佛是多麼的不容易。
三、金頂
金頂是到峨眉山絕對不能錯過的,它位於峨眉山的山頂上,四周都是普賢菩薩金像,在加上近千米的海拔,尤其是在日落十分的景象真的是美到爆,但建議最好是天氣比較好的時候去。
四、報國寺
報國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其匾額據說是出自清朝康熙之手,合理的布局和外觀精美的設計,讓報國寺的香火一直旺盛到了如今,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打卡點。
❸ 江蘇泰州簡介
泰州市是江蘇省長江北岸的水陸交通樞紐,新興工業城市。位於揚州市與南通市之間,地當澛汀河、東泰運河、南官河與通揚運河交會外,通揚公路經此,扼省境長江北岸東西間水陸交通樞紐,里下河地區入江門戶。
這里春秋時代開發,長期隸屬吳國。漢代置海陵縣。與揚州幾度分合。1988年改為省轄地級市,並管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總人口503萬。
境內地勢平坦,總體上呈現從南到北中間高、兩頭低的形勢,沿江地勢稍低,西北部低窪,河網密布,稱為「里下河水鄉」。自古以農業豐盛、鹽業發達著稱。西漢吳王劉濞設「海陵倉」於此。五代南唐和宋代均於此設海陵監。明代設鹽運使分司,管理淮南鹽業生產和運輸。自淮南鹽業衰落後,泰州經濟亦趨衰落。傳統手工業發達,特別以銀器打造為地方特色行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了紡織、機械、化工、電子、食品等工業,所產空調器、機動泵、發電機組、錦綸簾子布、機制紙和紡織品等均享有較高市場聲譽。工藝美術品以地毯、刺綉、絹花著名。20世紀80年代之後,泰州家 電業發展較快,春蘭牌空調曾經領軍中國空調業10年。
泰州市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較多,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及東進談判舊址、楊根思烈士陵園、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等現代革命歷史紀念場館,有泰興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興化垛田千島濕地奇觀、興化水上森林、鳳凰河國家水利風景區、河橫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區等自然風光,有泰州學政試院、興化船廳、興化鄭板橋故居紀念館、梅蘭芳故居紀念館、慶雲禪寺、曲江樓、上方寺溱湖明日涉園(又名喬園)、岳武穆祠和五代銅鍾等文物古跡。
泰州市 - 自然地理
泰州綠韻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
泰州南臨長江,北通鹽城,東鄰南通西接揚州,是蘇中里下河地區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長江與內河的「T 」型結合部。泰州高港是重要的長江港口。
全市區域呈南北長條狀,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
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兩頭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在5~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在1.5~5米。
泰州晨曦全市區域內唯一的獨立山丘——靖江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鎮,海拔55.6米,周長1.5公里,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之一。全國四大孤山,鄱陽湖畔大小孤山以雋秀聞名,廣東肇慶孤山以俏麗聞名,杭州西湖孤山以嫵媚聞名,靖江孤山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里的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是古代射陽湖的殘余。
江淮分水線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把揚州至淮安的運河稱為里河,里河與下河之間的地區稱為「里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而里河與下河之間的水位落差較大。里下河地區以興化地勢最低,俗稱「鍋底窪」。
泰州引江河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
泰州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南風居多,春、夏兩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以偏北風為主。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進入春季,6月上、中旬進入夏季,9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11月中旬轉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個多月,夏季有3個多月,春、秋季各2個多月。一般情況下,該市四季的氣候特徵比較明顯。
春季,該市天氣多變。春季冷暖氣團互相爭雄,旋進旋退,因此天氣就時寒時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春天孩兒面,一天有三變」。春雨對三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時下種和萌
發都是極為有利的,這真是「春雨貴如油」。
初夏,來自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會帶來一段高溫多雨的天氣。該市夏季最典型的兩種天氣是梅雨和伏旱天氣。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由於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均力敵,形成准靜止鋒天氣系統。這時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稱為梅雨(亦稱「黃梅雨」、「霉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是梅雨季節的景象寫照。梅雨天氣一般持續23天左右。梅雨有利於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但由於夏季風強弱不一,雨期來臨有早有晚,持續期有長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現「空黃梅」或「旱黃梅」、「澇黃梅」、「遲黃梅」等不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氣最易出現旱澇災害,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
泰州人民公園梅雨過後的盛夏,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時正值三伏季節,人們稱之為「伏旱」。伏旱天氣多出現旱災,尤其是對「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區威脅最大。盛夏,正值稻穀生長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開始揚花結籽,棉花開始吐絮,甘薯塊根開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應。
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風逐漸南遷,冷空氣慢慢占據該市,氣壓也逐漸升高,多出現晴朗天氣,這時的風力也不大,有利於此季的農作物成熟和收割。
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市也常受到台風的侵害。台風出現時,多強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這也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等帶來嚴重的災害。
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受到寒潮侵襲。當冷鋒過境時(即北方冷空氣南遷時),全市普遍降溫,氣壓上升,有時還會出現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天氣轉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過程。如果遇到強冷空氣爆發南下(即冬季風強烈作用),48小時內氣溫驟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氣。寒潮是該市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寒潮入侵時,會造成劇烈降溫,有時還會出現大風、大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這對農業生產、水陸交通、市政建設及人民的生活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泰州市 - 歷史沿革
過江陰大橋就進入泰州境內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是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周秦時稱海陽,東晉設海陵郡,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美譽,南唐時建泰州,寓意「國泰民安」。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周代,稱海陽,屬吳國。
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海陵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泰州望海樓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南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
海陵區,泰州老城區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政權將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
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代,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古民宅記錄了遙遠的過去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7個縣。
泰州古巷子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泰州市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
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調整揚州市行政區劃,「揚泰分設」: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
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
由此,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泰州市 - 人口民族
泰州海光廣場夜景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泰州實際登記總人口為4785759人。
在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中,有本地戶籍人數為4742737人,其中農業戶口3569774人,非農業戶口1172963人,農與非農人口的比例為3∶1。全市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403310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22%;女性人口2382449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8%。
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為:大學程度人口2379人,高中程度人口12081人,初中程度人口36469人,小學程度人口34849人。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學程度佔2.51%,高中程度佔12.75%,初中程度佔38.50%,小學程度佔36.79%。
泰州市總人口共由38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為4779742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9.87%;少數民族6017人,佔0.13%。有8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壯族570人,回族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滿族267人,彝族222人。
泰州市 -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1996年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魚米之鄉」泰州擁有32.6萬公頃耕地、11.3萬公頃水面灘地,是國家重點糧棉、蔬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以無公害大米為主的河橫綠色食品基地被聯合國環境署認定為「全球500佳」,「大佛指」銀杏是昆明世博會指定的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被譽為「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鮰魚蜚聲中外、名滿天下。5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著泰州農業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歷史性跨越。
泰州工業經濟在江蘇省處於中上游水平。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
春蘭集團曾經占泰州經濟「半壁江山」
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3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或年利稅過億元企業。
工業經濟是泰州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擁有輕工、紡織、冶金、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醫葯、機電、船舶、化工等四大優勢主導產業,戴南不銹鋼、靖江微特電機、泰興減速機、姜堰五金等十大特色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及生物產業等新興產業。培育了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新世紀造船等大型企業集團,陵光集團、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鋼簾線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團隊。中成葯、VC、鋼簾線、汽車零部件、離子膜燒鹼等產量全國領先,空調、冰箱、微特電機、船舶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創成國家火炬計劃醫葯產業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力打造「中國醫葯第一城」。
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
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000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泰州城區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
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9.77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韓國LG公司、雅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
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❹ led台燈哪個牌子好呢小孩寫作業用的應該怎麼選
按小孩年齡買或買通用好的,可變色,這類可以按品牌質量購買,可以大大提高使用年限我買的已過5年,
可全屋定製整裝,環保家裝建材,除特殊定製可7天無條件退換貨!
品質源於專業,不斷追求創新,以質量的標尺用心建築,包工包料工程整體質保2年起!
隨時歡迎,》》》地圖導航 方便停車 有無線 有廁所 免費充電 半或全包可質保,詳情請來電咨詢!
市內可上門售後 新型環保等板材定製1件起!
更全面的新服務!生態木全屋整裝 締造健康 舒適的整體環境 讓人感覺更貼近自然,具備了防水。防潮,防霉,隔音,降噪,恆溫,隔熱,阻燃,抗老化 無污染,無毒害
企業合作可提供樣板間---真誠歡迎合作!
興達裝飾材料商行創建於2010年,提供多樣新型建築板材與優惠價廉的半包主材與輔材,板材包括木工板石膏板等,
免除市內運費,市內可上門售後砍掉中轉環節,提供各類櫃體定製.木門定製及各類家裝木材成品私人定製。十年經營.完善售後保障。
除了特殊定製產品外均支持7天無條件退換貨!!! 免費退或換!質量不滿意 免費退或換!在產品未使用前!不收運費等費用!
免費的裝修信息服務,解決客戶的疑難問題。好品質,讓你用的每一刻都是開心的!包工包料工程整體質保2年起!
地址:樂清市清江鎮亨乾口104國道西側
❺ 建築材料都有什麼
建築材料是在建築工程中所應用的各種材料。建築材料種類繁多,大致分為:
(1) 無機材料,它包括金屬材料 (包括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 (如天然石材、燒土製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鹽製品等)。
(2) 有機材料,它包括植物質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包括塑料、塗料、粘膠劑)和瀝青材料。
(3) 復合材料,它包括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無機非金屬材料與有機材料復合而成。
(5)興達生態板擴展閱讀:
前景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許多學者提出了生態建築材料的發展戰略。
1、建立建築材料生命周期(LCA)的理論和方法,為生態建材的發展戰略和建材工業的環境協調性的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和方法。
2、以最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環境污染代價生產傳統建築材料,如用新型干法工藝技術生產高質量水泥材料。
3、發展大幅度減少建築能耗的建材製品,如具有輕質、高強、防水、保溫、隔熱、隔音等優異功能的新型復合牆體和門窗材料。
4、開發具有高性能長壽命的建築材料,大幅度降低建築工程的材料消耗和服務壽命,如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保溫隔熱、裝飾裝修材料等。
5、發展具有改善居室生態環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築材料,如抗菌、除臭、調溫、調濕、屏蔽有害射線的多功能玻璃、陶瓷、塗料等。
6、發展能替代生產能耗高、對環境污染大對人體有毒有害的建築材料,如無石板纖維水泥製品,無毒無害的水泥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等。
7、開發工業廢棄物再生資源化技術,利用工業廢棄物生產優異性能的建築材料,如利用礦渣、粉煤灰、硅灰、煤矸石、廢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生產的建築材料。
8、發展能治理工業污染、凈化修復環境或能擴大人類生存空間的新型建築材料,如用於開發海洋、地下、鹽鹼地、沙漠、沼澤地的特種水泥等建築材料。
9、擴大可用原料和燃料范圍,減少對優質、稀少或正在枯竭的重要原材料的依賴。
參考資料:網路---建築材料
❻ 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
去逛街便能看到,步行街那一帶
❼ 木干山免漆衫木芯板多少錢一張
木地板行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木地板以其腳感舒適、逢然溫馨、高貴典雅等突出的優點,成為人們地面裝飾的首選材料,其市場需求也呈直線上升趨勢。1999年,我國木地板消費量達7000多萬平方米,年銷售額80億元以上,年增長量約在15%~20%之間;估計2000年可突破消費量1億平方米和年銷售額100億元以上,市場前景越來越好。我國木地板行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在短短20年的時間已形成了多種類、多規格,從生產到銷售、鋪設、售後服務配套,具備一不定期規模的產業體系。我國木地板行業的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最初的10年,市場上的木地種類主要為不上漆的實木地板塊(俗稱素板);這個時期的地板塊規格較小,平接地板較多。二、90年代初至1994年。這個時期市場上出現了帶漆的企口實木地板,有滾漆、淋漆兩種工藝;小規格的地板逐漸減少,占市場主導地們的為中長規格地板;另外,市場上的木地板種類豐富了很多,出現了竹材地板、三層實木復合地板和多層實木復合地板。三、1994年至今。1994年,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俗稱強化木地板)進入我國市場,開始以進口產品為主,主要從歐洲進口,以德國企業的產品居多;1996年,我國開始自行生產強化木地板;最近幾年,市場上又出現了指接地板、集成材地板和竹材復合地板等新產品,其中竹材復合地板處於起步階段還未形成批量生產,其他產品均呈逐漸增長趨勢。**我國木地板的行業現狀目前,我國生產的木地主要分為實木地板、強化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竹材地板和軟木地板五大類。一、實木地板主要包括榫接地板(又稱企口地板)、平接地板(又我平口地板)、鑲嵌地板、指接地板、豎木地反和集成材地板等。目前,我國的實木地板企業約有5000多家,年產量可達4000多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天津、上海、四川、雲南、廣東、陝西、江蘇、湖北等地。實木地板生產企業規模參差不齊,多數規模較小、設備落後,整體技術設備水平較低,5000多家生產企業中年產量達5萬平方米以上的企業只佔3%~5%,這些大中型企業大多從國外引進設備,其生產量和銷售量紡占整個市場的40%左右;而大多數小型企業對樹種、選材、材性和加工工藝,由於人員素質、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較低,難以控制,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現象。如今,實木地板的品牌有王、晨、固、亨利、富昌、宜華、康溫、富林、安信、森王、金楓、華輝、大亞、盈彬、部日、勁草、福樂、大金、京仕、蒲泰、江才、台圳、泰振、精益、吉昕、迪克、興達、江灣、阿美、隆達、奪生、鄂金、超爾、聯合、理光、譽豐、港星、富麗、三林、豪運、聯眼、川德、森輝、長影、巨林、虎峰、千思、萬豐、廣運、佳洋、杜邦、三家、邦迪、華聯、龍王、天王、祥興、夢奇、鼎足、港興、東港、德道、恆益、光大、商城、罕督、運峰、飛林、紅塔、優雅、金灣、海神、春雨、三喬、豪庭、廣泰、魯陽、京邦、成達、中源、孟奇、金錄、大雅、京森、醒師、海鷗、翠戀、成林、頸牛、建豐、瀟湘、永興、佳利、歐亞、萬達、副邦、中林、力平、大自然、福瑞帝、吉大林、佳樂美、富華達、金綠屋、巨嘴鳥、板中皇、木老虎、金絲猴等。二、強化木地板一般可分為以中、高密度纖維板為基材的強化驗木地板和以創花板為基材的強化木地板兩大類。目前,我國的強化木地板生產企業共有100多家,其中形成規模且生產線比較完整的約有30多家,年總生產能力約為6000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天津、上海、四川、湖北、廣東、福建、江蘇、湖南、廣西、浙江、山東、吉林、河北、河南、江西等地。大規模強化木地板生產企業的設備和工藝多為歐洲引進,主要來自德國和義大利,設備的造價大多在3000萬元以上,自動化程度較高。目前,我國這種產品的基材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面層耐磨紙也正在向國產化趨勢發展。另外,還有部分生產企業增接從國外進口大板,在國內開榫槽後包裝上市銷售。如今,強化木地板的品牌有福、龍、星、金、雙鳳、聖象、愛家、波瑞、瑞嘉、三威、匯麗、匯德、德蘭、柏高、邦利、升達、彩蝶、吉象、德高、宏耐、歐典、歐標、歐陸、四合、歐朗、歐曼、金唐、柏林、巴黎、科隆、百瑞、樂園、高科、派索、柏麗、泰步、歡喜、韻庭、米蘭、帝家、友康、公牛、海象、德林、德寶、祥木、魁克、青葉、奧托、康都、澤玉、飛航、雅閣、普樂、升佳、中佳、佳特、大家、鴛鴦、德皇、豪庭、格林、成龍、紅鶴、威特、松下、友福、快步、高雅、奧風、雅康、麥登、萬達、海源、麗派、利晟、巨寧、寶瓶、雅麗、佳室、天使、紫羅、康蘭、強人、邁登、麗美、百森、百麗、百利、美居、億家、高麗、愛美、飛拓、愛莎、康德、中寶、海神、德麗、金州、隆迪、五貴、金屋、藍星、雅康、雅庭、時光、如意、舒派、柯美、澤玉、豪利、柯坤、漢期、億山、凱麗、華最、德標、凱帝、藍豹、百森、托福、萊仕、康藍、萊森、佳諾、朗布、德富、虎王、神象、佳特、歐皇、燈塔、金鄉、華鵬、大蘭、豪利、好家居、金楓葉、愛美家、瑪露雅、萬寶龍、樂美家、添百麗、歐陸佳、滿庭芳、威泰克、馬德蘭、羅蘭特、長尾猴、斯客瑪、德來寶、克萊森、伊萊斯、森爾鑫、歐陸新、普利達、貝思德、瑞美庭、富美家、可可隆、金閣瑪、萬安達、霸威力、天堂鳥、斯比特、阿美麗、森可鑫、葆耐特、金海納、佳家樂、歐化寶、阿姆斯壯、無敵金剛等。三、實木復合地板一般可分為三層實木復合地板、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和細木工復合地板三大類。目前,我國的三層實木復合地板生產企業約有20多家,每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為50萬~60萬平方米,年生產能力約為1200萬平方米,產品的70%以上出口歐美等國,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廣東、河北、雲南、山東等地;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形成規模的生產企業約有10多家,年總生產能力約為500萬平方米,產品主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生產企業大多分布在天津、北京、江蘇、四川、遼寧等地。實木復合地板生產企業設備較為先進,大多從芬蘭、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國引進,一條生產線的造價約在3000萬~5000萬元之間,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技術水平先進。大型企業一般都經過試生產後再成批生產,產品質量比較穩定。生產多層實木復合地板的企業,其基材板大多不直接生產,而從別的專業生產企業外購。如今,三層實木復合地板的品牌有愛家、宜華、金橋、北亞、達木、康樹、中意、阿美、廣泰、廣田、敦發、金隆、環美、金發、新合、泛洋、美豪、森林王、美麗家、天樂思、馬維斯德等;多層實木復合地板的品牌有天山、有林、鴛鴦、吉泰、金象、江海、美有、松下、百霖、東順、福滿地、不二家、福來多、里高山、格力士、詩耐特等。四、竹材地板一般可分為全竹地板和竹材復合地板兩大類。目前,我國的竹材地板生產企業共有100多家,年總生產能力為300萬平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安徽、湖南、貴州、浙江、四川等地。設備主機大多從日本、義大利等國進口,鋪助設備由國產配套。竹材地板最初發明於我國台灣,生產企業以小企業居多,較大企業年生產規模多為5萬平方米以上,竹材復合地板在我國處於起步階段。如今,竹材地板的名牌有歐風、青峰、東明、竹皇、竹王、皇冠、雙屋、海天、宏榮、定江、偉豐、天誠、福大、三葉、江歐、茗嶺、大自然等。五、我國的軟木地板由於受資源的限制,因而生產企業數量較少。軟木地板作為一種珍貴稀有的產品,其多樣化的優點已受到越來越多具有環保意識人們的關注。如今,軟木地板的品牌有驪山、易步、青川、方鼎、羅濱遜等。我國現已正式頒布實施的國家標准有《實木地板國家標准GB/T15063-94》、《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強化木地板)國家標准GB/T18102-2000》和《實木復合地板國家標准GB/T18103-2000》,竹材地板的行業標准已制定完畢即將出台,集成材地板和軟木地板的國家標准正在制定或報批中,在標准尚未頒布以前,我國的生產企業均參照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同類產品標准進行生產。**我國木地板行業的市場現狀我國現今的木地板市場非常活躍,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目前,各大城市市場上的實木地板以進口材為主,國產材價格和銷售量均下降趨勢。進口材在市場上名稱各異,同一樹種有若干個名稱且價格不同,部分大城市市場上的實木地板名稱較為規范,其他城市亟待規范。長條地板在目前上海市場上頗為流行。廣東是我國實木地板較為集中的地區,生產實木地板的規模較大,生產企業多為以進口材為原料,通過精加工,包裝供應全國各地,而且價位比北京、上海等城市低;很多企業專做加工,而不搞營銷,很好地實現了生產與銷售的分工;一些大型企業對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從而贏得了消費都的青睞,一些知名品牌正在形成。但由於原料日趨緊張、進貨渠道越來越遠、加工質量越來越高等因素,價格上揚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強化木地板進入我國雖只有幾年的歷史,但在木地板市場上所佔的份額已由原來的第二位上升到現在的第一位,初步形成了國產產品、進口產品、進口纖維板產品三大格局。其主要特點:一是銷售企業大量增加,品牌達160多種;二是強勢企業和品牌開始浮現;三是產品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出現國際跨國集團的產品多方位滲透到我國市場。實木復合地板目前主要出口日本、韓國和東南亞、歐美等國,北京、上海等較為發達地區的消費者也開始逐漸接受,國內市場的潛力還很大。由於我國是世界上竹材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竹材又屬於速生材,加大對竹材製品的開發利用,符合當今世界的環保潮流,因此我國的竹地板生產呈逐年擴大的趨勢,出口量也逐年增加,在歐美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受到廣泛的歡迎。在國內市場上,竹材地板在東北較為流行,其他地區市場前景將更為廣闊。**我國木地板行業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國木地板行業已進入快速成長期,但整個行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整個行業對木地板的知識宣傳太少,普及度不夠,導致消費者選購時對木地板常識缺乏必要的了解。其次,市場行為不夠規范,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生產企業過分誇大產品功能,片面強調某項指標而忽視其他功能,給消費者造成誤導。二、市場上三無產品(無生產企業、無商標、無生產標准)和冒牌劣質產品較多,例如以國產貨冒充進口貨、以無牌產品冒充名牌產品、以無耐磨層地板冒充有耐磨層地板等,此類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三、市場售後服務體系不健全,普遍存在重銷售輕鋪設的現象,企業產品介紹和鋪設說明書不夠規范。四、市場上木地板樹種名稱相當混亂,商家為促進銷售,有時將同一樹種的木材起不同的商品名,而且價格均不相同,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五、部分木地板銷售人員素質不高,對木地板基本知識、基本性能認識不夠。另外,隨著全球森林資源的減少,木地板尤其是實木地板的生產將面臨較為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雖然國家已從宏觀上支持生產企業進口國外木材,木材的進口關稅為零,但隨著木材出口國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對木材出口的控制,木材資源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生產企業要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充分提高木材利用率,同時可將生產木地板的余料加工成木製裝飾品,以實現木材的綜合利用。而且,整個行業的科研開發工作滯後,木地板產品功能單一,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木地板行業的發展趨勢在國制定的2010年發展目標中,建築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建築業的發展,室內裝修業將有更大的發展,而木地板作為室內裝修的重要材料之一也將隨之發展。據預測,今後我國木地板市場的年增長率約在10%~20%。以強化木地板為例,由於其性能價值比較高的原因,而取得地面覆蓋材料的市場。到2002年,強化木地板將取得地面覆蓋材料10%以上的市場,市場總容量可達9000萬平方米;到2005年,強化木地板將取得地面覆蓋材料15%以上的市場,市場總容量可達1.5億平方米。強化木地板在未來5年內將保持兩位數的發展速度,由引引發的市場價格、品牌大戰船將不可避免。強化木地板的國產化水平也將大大提高,由目前產品國產化程度平均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我國未來的木地板行業將沿著以下方向去發展:一、向規模化、標准化、科技化方向發展。二、通過科技手段逐步提高木地板的使用功能,提高木地反的尺寸穩定性,使木地更耐磨、陰燃、耐水、抗靜電等。三、實木地板的表面加工會出現各種形式,如使用高耐磨表面化油漆或使用耐磨透明材料進行覆面。四、復合木地板(強化木地板和實木復合地板的統稱)將成為木地板行業發展的趨勢,復合木地板將來復合的方式主要有木材與其他材料的復合,優質闊葉木與速生材的復合,優質硬木的下腳料和小徑木通過加工成規格料並復合成地板,不覺生材通過改性處理加工成地板,優質地板的復合,優質木材與人造板的復合等。復合木地板不僅能有效節省木材資源,而且具有環保優勢,相信隨著世界環保潮流的進一步發展,復合木地板也將得到更快的發展。總之,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策略對木地行業的發展和市場結構形成較大影響,並帶來新的機遇;國際著名品牌也在蓄勢待發,將借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機湧入我國市場;國內小企業將面臨關、並、轉的不利局面,而有實力、管理好、質量好、售後服務好的大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將成為市場的領導者。回答者:BomeZuce-試用期一級5-2608:13在地熱採暖逐漸被人們認可的同時,關於它的話題受到關注。選地熱地板留心五個指標。地熱地板目前尚沒有國家標准,只能借鑒國外主要是韓國和日本的做法,由國內的各個地板企業來自發執行的。消費者選地熱地板還是心存憂慮,主要是怕地板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開裂起鼓或是導熱不好等問題。為此,萬寶龍地熱地板專業人士提出建議,五個方面的指標您要留心看仔細:1、基材密度及內結合強度———內結合強度越高說明地板承受地熱溫度變化的能力越好,不至於發生開裂等現象,針對地熱的特點和要求,地熱地板基材採用相對緻密的木材,才能保證長期在高溫下不開裂、不變形;2、吸水厚度膨脹率———要小於等於2.5%,吸水厚度膨脹率越小說明地板的防潮性能越變好;3、甲醛釋放量———一定要選擇盡可能低的,因為溫度越高甲醛釋放量越多,在相對封閉的居室內再加上其他物品(如大芯板等)的釋放,室內甲醛有可能會超標,對人體造成危害。4、熱傳導系數———目前市場上很少有品牌能提供熱傳導系數,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留意。比如,萬寶龍地熱專用地板的熱傳導系數,由韓國建材實驗研究院出具、KOLAS國際檢驗機構認可的,檢驗報告顯示在平均溫度為24攝氏度下,該地板的熱傳導率為0.118W/M.K,可以良好地實現熱傳導並較長時間地保持熱量。5、安裝程序———「三分地板,七分安裝」,鋪設地熱地板需要特別講究的方法,從而保證了地板在溫度反復變化情況下的安全使用。地熱採暖更需環保在地熱採暖逐漸被人們認可的同時,關於它的環保話題受到關注。尤其是電熱地暖系統,如何擁有最佳匹配性和運行穩定性至關重要。這決定了房間是否持久舒適和是否盡可能節省電能。目前,電熱地採暖系統的供應商有很多,但唯有狄威的地採暖系統,其發熱暖線採用的是構成迴路的雙芯線,這樣在通電之後,去路電流和迴路電流相互抵消,不產生電磁場。狄威的雙芯線經世界最高環保標准檢測,其電磁場強度為「零」。採用雙芯線的住宅,雖然在初期的建築成本上較單芯線的要高30%,但在今後的使用中,對能源的節約卻可以提高50%,對生活舒適程度的提升更可達到100%。請教:復合地板送到家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一,送來自己喜歡的地板先別太高興,有時一高興就沒點數,結果,差了,數不對,貨不對。二,看看有沒有色差,正常來說復合地板的木紋都是列印機打出來的,應該沒有多大的色差。三,看邊角有無破損。四,附料全不全,有時一些地板促銷,會有一些贈品,收貨時看一看贈品都帶來沒。地板:地板分實木地板、強化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和竹地板4種。實木:有光澤、腳感好、環抱、氣派,裝修費勁,需要經常維護翻新,不耐磨,價高。復合板:價格實惠、易安裝、容易維護,耐磨,使用壽命長,假冒偽劣產品對人體有害,觀賞性較實木差一些。聖象太貴,建議聖象的65的不要買,65什麼都不含,加上其他費用,估計也在90左右,而且極不耐磨,浮雕的歐典還行。實木才需打蠟,強化的在使用一年以後用一次碧麗珠就可以了!一年內用干墩布拖,可以微濕。強化木地板由表AL2O3耐磨層、裝飾層、芯層高密度、底層防潮層膠合而成。耐磨層採用AL2O3復蓋在裝飾紙上,要求AL2O3極細致,在工藝上既不遮蓋裝飾層上的花紋和色彩,又要均勻面細密地附屬在裝飾層的表面;裝飾層,也就是印刷紙,其表面印有逼真的木材花紋;芯層採用高密度纖維板(HDF),中密度纖維板或優質的特殊刨花板。強化復合地板無須上漆打蠟,安裝方便,屬於新型環保地板。強化木地板的選擇:看材質:正常強化木地板應是以高密度纖維板為基材。看厚度:國際標准厚度為8mm,低於此厚度不結實。看防潮措施:是否有專用防潮地墊,地板上有無厚實的防潮層,膠水是否是專用地板防水膠等。看包裝:如果是進口商品,根據有關法規,應有中文標識和海關檢驗證書。裝地板要找正規的廠商,價高但不會在安裝上吃你的錢。一般小的代理會在整包里抽板子、可以用的短板不用據開整條的新板或選擇接頭多的方向安裝。安裝時要保證每個房間都有人看著,且安裝前清點進戶的地板總量,工人往屋外扔包裝紙時是否夾帶地板。還有就是鋸下來的地板頭要盡量都用上,盡量少浪費。實木地板和瓷磚也一樣。地板踢腳線是賣地板的送的,八公分的較好,也是地板公司給安。踢腳線和牆之間的縫需要用膩子添上,所以留最後一遍面漆鋪完地板後刷。先刷牆漆再鋪地板,鋪後再局部補牆漆,不用再整個刷一遍。地板與地磚不平的處理法:1.地板下用水泥沙漿墊高找平。2.用鋪墊寶。3.落差不大的話用銅條或過門石(最好用大理石的啡網紋好,約120元/平米,賣石材的地方不給安,工費按鋪地磚的價格按面積折算)壓接縫處。強化地板不用打蠟,實木的選柞木的好,結實還便宜。推薦品牌有安信、大自然、金不換。復合地板不嬌氣,不怕水,好打理,全部鋪木地板有整體感,不用找平。購買復合地板需注意的問題:1、是否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切忌購買「三無」產品。2、注意其產品說明書是否印刷精美、圖片清晰、內容翔實?說明書都做不好的廠家,能做出好地板嗎?3、進口的原廠品牌產品應該有原版的精美英文資料。4、好的地板表面的紋理清晰、自然,富有層次感,拼接沒有高低差、不變形、基材硬度高。5、專業的施工隊伍。包括全面的質量保證及跟蹤服務。在鋪設前預先派人到現場察看,檢查其地面是否適合鋪設,指導客戶進行地面平整等,邊、角的處理是否專業?這類服務也反映出商家的信譽和專業性。6、配套的地腳線、收口條的品質。好的配套材料也是以後使用質量的關鍵。7、盡量選購代理商銷售的產品。小零售商的可變性太大,售後服務得不到保證。木地板施工的驗收木地板的材質品種、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含水率應在10%左右,木龍骨、墊木作過防腐處理,木龍骨要安裝牢固、平直,間距和固定方法符合規范要求,板面鋪釘牢固、無松動,粘貼牢固、無空鼓,使用膠的品種符合規范要求。目測檢查木地板表面刨平、磨光,無創痕、圖案清晰,清油層面顏色一致,鋪裝方向正確,層面接縫嚴密,接頭位置錯開,表面潔凈。踢腳板鋪設接縫嚴密,表面光滑,高度及出牆厚度一致。用2米靠尺檢查,地面平整度誤差小於1毫米,縫隙寬度小於0.3毫米,踢腳板上口平直度誤差小於3毫米,拼縫平直度誤差小於2毫米。推算木地板施工工期木地板施工是技術性很強的項目,不宜和其他項目平行作業。一般需要一周時間完成三室兩廳的施工任務,其中木龍骨安裝及基層防潮處理兩天,毛板及地板安裝兩天,地板層面刨光磨平一天,地板漆塗刷兩天。實鋪法比空鋪法要少,地板規格大的要比規格小的省工,地板漆乾的快慢要依具體時間、施工方法和材料品種等確定。復合地板是近幾年來流行的地面材料。它是在原木粉碎後,填加膠、防腐劑、添加劑後,經熱壓機高溫高壓壓制處理而成,因此它打破了原木的物理結構,克服了原木穩定性差的弱點。復合地板的強度高、規格統一、耐磨系數高、防腐、防蛀而且裝飾效果好,克服了原木表面的疤節、蟲眼、色差問題。復合地板無需上漆打蠟,使用泛圍廣,易打理,是最適合現代家庭生活節奏的地面材料。另外復合地板的木材使用率高,是很好的環保材料。如何防止板塊地面空鼓在進行家居裝飾裝修時,水磨石、大理石等板塊鋪好後,用小錘敲擊有空鼓聲,嚴重的,人走動時有的板塊還會發生松動。造成這一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是:(1)基層表面清理不幹凈或澆水潤濕不夠,塗刷水泥漿結合層不均勻或塗刷時間過長,使得水泥漿風於結硬,不起粘結作用,造成板塊面層與基層一起空鼓。(2)板塊面層鋪設前,背面浮灰沒有刷凈和浸水潤濕,若在施工中直接將乾燥的板塊進行鋪貼,水泥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板塊吸去,造成砂漿脫水而影響其凝結硬化,降低了砂漿的強度,影響砂漿與基層,砂漿與板塊的粘貼。(3)鋪設砂漿應為干硬性砂漿,如果加水較多或砂漿不振實,不平整,易造成板塊地面空鼓。為了防止板塊地面出現空鼓,在施工中要做到以下幾點:(l)基層表面必須清掃干凈,並澆水潤濕不得有積水,以保證墊層與基層結合良好。基層表面應均勻塗刷純水泥漿,並做到隨刷隨鋪水泥砂漿結合層。(2)板塊面層在鋪設前,先將石板背面浮灰雜物清掃干凈,再浸水潤濕,等板塊達到面干飽和時鋪設最佳。(3)結合層為干硬性水泥砂漿,其配合比常用1:2~1:3(水泥:砂),水泥採用不低於325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砂應採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於3%,過篩篩去有機雜物,水泥砂漿稠度以2~4cm為宜。干硬性水泥砂漿虛鋪厚度要控制好(一般為2.5一3.0cm)。在板塊試鋪時,放在鋪貼位置上的板塊對好縱橫後,用皮錘(或木錘)輕輕敲擊板塊中間,使砂漿振密實,錘到鋪貼高度。板塊試鋪合格後,搬起石塊,檢查砂漿結合層是否平整、密實。增補砂漿,澆一層水灰比為O.5左右的純水泥漿後,再鋪放原板,四角同時落下,用小皮錘輕敲,用水平尺找平。(4)板塊鋪貼後,於第二天對板塊縫進行灌縫。灌縫前,應將地面清掃干凈,並將縫內鬆散砂漿清掉,灌縫應分幾次進行,用刮板往縫內刮漿,再用同色水泥漿進行擦縫,直至縫內填滿水泥漿。然後用軟布擦乾凈粘滴在板塊上的砂漿,並做好養護、保護工作。在養護期間不準上人行走或使用。選8厘厚的地板目前市場上有很多12厘厚的地板,其賣點是說腳感更好。對此本人有不同的看法:1、我們曾做過實驗:在相同的地方分別鋪幾塊8厘和12厘厚的地板,用腳踩是有區別的,但區別不明顯,我們在家裡都穿拖鞋,可以說腳感沒有明顯的不同。2、如果地面不平整,12厘地板踩上去不如8厘地板明顯,但鋪在地面不平整的地板在經常踩踏過程中,不管是8厘還是12厘地板,地板間咬合槽口都會出現過度磨損,從而導致開裂,所以不論8厘還是12厘地板,都要鋪在平整的地面上,否則都會出問題。4、8厘地板比12厘地板的穩定性更好。地板鋪裝後,要吸收地面的水分和空氣中的潮氣,還有熱漲冷縮等,12厘地板的膨脹率要高於8厘地板。
❽ 孝感市和梅州市哪個發達些
孝感發達,孝感在湖北省,梅州在廣東省,梅州市地處山區,交通相對封閉,孝感位於武漢周邊,將和黃岡一樣成為湖北明日的新星城市.
綜合上述,我個人覺得孝感比梅州發達.(我表姐嫁梅州,我去她那手機都沒有信號,而且她家住在半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