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㈠ 規劃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怎麼寫
你好,根據最新的環評技術導則,目前國家對規劃環評中涉及到的各章節、要素的評價內容基本上參照建設項目環評,未來國家環保部門會根據國家環保發展趨勢及要求逐步出台關於規劃的各要素的專項評價內容。其中關於生態的環評內容主要有:
一、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
1、生態背景調查與評價 ⑴(自然生態-- 植被類型、分布、覆蓋率、生物量、多樣性、重要值、是否有珍稀及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及其保護狀況要求;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分布、食源地、水源地、繁殖特性、遷徙規律、珍稀瀕危物種及國家重點保護種等)⑵農業生態(佔地類型、數量、是否涉及到基本農田及數量、經濟作物種類、土壤厚度、肥力、成土母質等)⑶土壤及水土流失(侵蝕模數、侵蝕面積、侵蝕量,水土流失與項目的關系、發展趨勢等)⑷景觀生態(規劃項目區域內自然保護區及風景名勝區等重點保護目標情況及保護狀況等)⑸社會生態(規劃項目區域內是否涉及到移民拆遷、安置、文物保護等)
2、規劃區域及其影響區域內生態問題調查與評價(現存的主要制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生態問題如: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物種入侵、石漠化、等)
二、規劃項目所在區域及其影響區域的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
因該規劃項目實施產生的主要生態影響(涉及到的植被、野生動物、水土、農業生態、景觀生態、社會生態影響等)、
三、採取的環保措施及效果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各種植被保護措施、動物保護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進行移民安置、景觀保護、文物保護措施等,具體要根據規劃項目實際情況確定取捨)
㈡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有哪些各怎樣進行
請參考環保頒布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HJ 19-2011):
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完的
㈢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對人類開發建設活動可能導致的生態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和預測,並提出減少影響或改善生態環境的策略和措施。
⒈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
⒉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過程是影響識別、現狀調查與評價、影響預測與評價、減緩措施和替代方案。
⒊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很多,有描述性的、非定量的,也有復雜的、定量的,但尚不成熟,應依據評價對象、內容、目的和要求來選擇。
⒋ 中國、香港以及美國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其基本步驟是一致的,但評價對象、方法以及有關的法規卻有各自的特點。《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
美國生物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步驟
① 識別擬議項目或活動的生物影響;
② 描述現有生物狀況,識別瀕滅危物種及重要生境;
③ 獲取與生物資源、保護物種和生境相關的法律、規定或標准;
④ 影響預測;
⑤ 影響顯著性評價;
⑥ 識別和採取減緩措施。
主要的評價方法
⒈ 生境的評價方法(HES)
⒉ 生境評價程序(HEP)
其它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
⒈ 圖形疊置法
⒉ 生態機理分析法
⒊ 類比法
⒋ 列表清單法
⒌ 質量指標法
⒍ 景觀生態學方法
⒎ 系統分析法
⒏ 生產力評價法
⒐ 生物多樣性定量評價
㈣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與現行環境影響評價有何區別
我國現行的環境影響評價與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區別
1.二者的主要目的不同
我國現行環境回影響評價的主要目答的是控制污染,主要是為工程設計和建設單位服務。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2.二者的評價因子不同
現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因子主要是水、大氣、雜訊、土壤污染,是根據工程排污性質和周圍環境的要求進行篩選。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因子則是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態效應等,根據開發活動的影響性質、強度和周圍環境的特點進行篩選。
3.二者的評價方法不同
現行環境影響評價重工程分析和治理措施,採用定量監測與預測的評價方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重生態分析和保護措施,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綜合分析評價的方法。
4.二者的工作深度不同
現行環境影響評價主要闡明污染影響的范圍、程度、治理措施達到排放標准和環境標準的要求。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主要闡明生態環境影響的性質、程度和後果,保護措施達到生態環境功能保持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㈤ 生態環境現狀評價
9.5.2.1 評價方法
一個群落中的種類多樣性是群落生態組織水平的獨特的、可測定的生物學特性,是反映群落功能的組織特性,種類的多樣性指數能夠反映水環境污染造成群落結構的明顯變化。藻類的污染指數是從藻類的生態學特性來指示水環境污染程度的,根據需要,這里採用了多樣性指數和硅藻指數法進行評價 (葉文虎等,1994; 金嵐等,1992) 。
Margalef 多樣性指數 (Karydis M et al.,1996) 為:
煤礦塌陷塘環境生態學研究
式中: S 為藻類種群數; N 為藻類總個體數; D 的取值以 2.5 為界,小於 2.5 者為環境受到嚴重干擾。
硅藻指數 (葉文虎等,1994) 為:
煤礦塌陷塘環境生態學研究
式中: A 為不耐有機污染的種類數; B 為對有機污染無特殊反應的種類數; C 為污染區內獨有生存的種類數。
9.5.2.2 評價結果及分析
由表3.2 可知,春、秋兩季大通塘、謝二塘和潘三塘水體的 pH = 7.01 ~ 8.72,表明水都略呈鹼性。葉綠素含量的次序為: 大通塘 < 潘三塘 < 謝二塘,這與水域中浮游植物的多少有關,3 個塌陷塘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也證實了這一點。橫向比較可以看出,在溫度較高的 9 月份,謝二塘和潘三塘對應的浮游植物葉綠素 a 含量都較 4 月份高 2 倍多,大通塘 9 月份和 4 月份葉綠素 a 含量基本接近 (參見表3.6) ,說明浮游植物的生長受溫度的直接影響 (王振紅等,2005) 。
氮、磷是浮游植物生長所需的主要營養鹽,水體中富含磷、氮營養物質會造成水體中浮游植物的異常繁殖,帶來的後果就是水體的富營養化 (蔣因梅等,2004) 。
縱向比較可以發現,謝二塘的總磷和總氮都遠遠超過營養化指標值,處於富營養化水平,而潘三塘總磷和總氮濃度基本在營養化指標以下,大通塘則只有總氮超過營養化指標,並且潘三塘和謝二塘都是中心的總磷和總氮高於邊緣的,這是水深不同的緣故。只有大通塘的東岸邊采樣點的磷和氮的含量高於中心采樣點,這是由於附近有小型煤窯、塑料廠等在東岸邊排放工業污水的緣故。
對照表9.15 可以看出,大通塘中藻類種類與個數均為中等,浮游植物中硅藻和綠藻較多,還有相當數量的甲藻,浮游動物中常見針棘匣殼蟲 C.aculeata,都表現出寡污帶的生物學特點。謝二塘中藻類的種類和數量均較多,說明該水域中營養物質豐富,含量較多,水中浮游植物以藍藻、綠藻和硅藻居多,浮游動物中缺刺秀體溞 D.aspinosum、螺形龜甲輪蟲 K.cochlearis 常出現,該水域屬於中污帶—寡污帶。潘三塘中藻類種類和數量均較多,綠藻和藍藻占相當大的比例,浮游動物中萼花臂尾輪蟲 B.calyciflorus 較多,呈現出中污帶—寡污帶的特點。
依據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GB3838—2002) 中幾個指標的標准限值 (表9.16) ,結合 3 個塌陷塘的理化指標數據對評價區進行水質分級: 大通塘和謝二塘屬於Ⅴ類水質標准,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潘三塘達到Ⅳ類水質標准,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表9.16 湖泊水庫特定項目標准值
Margalef 多樣性指數是衡量種類多樣性的基於藻類種群數與藻類個體總數的對數之間線性關系的一個指標 (式 9.30) 。從塌陷塘藻類多樣性指數 (表9.17) 可以看出,大通塘、潘三塘的藻類多樣性指數無顯著性差異,均屬輕度污染水域。謝二塘中藻類多樣性指數相對偏低,表明此水域污染較重,屬於中度污染。根據硅藻指數劃分污染帶的標准(表9.18) ,結合表9.17 中塌陷塘的藻類硅藻指數,可以將 3 個塌陷塘水體大體劃分為兩個污染帶: 潘三塘和謝二塘屬於β - ms (乙型中污帶) ,大通塘屬於 os (寡污帶) 。
表9.17 3 個塌陷塘中藻類多樣性指數與硅藻指數
(據辛曉雲等,2000)
表9.18 硅藻指數劃分污染帶標准
葉綠素 a 是水體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綜合指標,是富營養化水體監測中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參數。分析其含量則可以了解水域中生物量的狀況及其富營養化程度,是治理水體富營養化的基礎,對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體具有重要的作用。參照 OECD 湖泊營養狀態的chla 的劃分 (Environment Assessment Report NO.4,1999) 和選用標准,再結合 3 個塌陷塘中葉綠素 a 的含量 (參見表3.6) ,分析得出: 大通塘屬於貧營養化; 謝二塘富營養化狀態; 潘三塘屬於中度營養型。這與灰色局勢決策法對 3 個塌陷塘營養狀態評價結果是一致的。
通過對 3 個塌陷塘測定指標的縱橫向比較分析,得出評價區的水質特徵:
(1) 各塌陷塘中葉綠素 a 含量: 大通塘 < 潘三塘 < 謝二塘,葉綠素 a 含量與溫度成正比關系,說明適宜的溫度是浮游植物生長的重要因素。
(2) 3 個塌陷塘的水質分級: 大通塘和謝二塘屬於Ⅴ類水質標准,潘三塘達到Ⅳ類水質標准。
(3) 塌陷塘的污染狀況: 大通塘屬於輕度污染,謝二塘屬於中度污染,潘三塘屬於中輕度污染。
(4) 水質生物學評價結果: 大通塌塘屬於 os (寡污帶) ,潘三塘和謝二塘屬於β - ms(乙型中污帶) 。
(5) 富營養化程度劃分: 大通塘是貧營養型,謝二塘是富營養型,潘三塘是中營養型。
塌陷區水域的水質狀況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礦井報廢後的塌陷區水域 (如大通塘) ,受外界的干擾逐漸減少,內含的有機物由於水體的自凈作用將有所減少,水體中浮游生物的種類與數量也將隨之減少。而正在受煤礦開采影響的塌陷區水域(如謝二塘、潘三塘) ,由於有生產、生活廢水的排入和塌陷前的農田作物腐爛,水中營養物質比較豐富,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均較多。塌陷區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還同塌陷區水域的面積、深度有關。塌陷區水域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為能有效地治理和利用這一特殊水體,加強對水體的監管勢在必行。
㈥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基本方法
(一)生態環境監測網站體系
生態環境監測網站建設是生態環境評價工作的基礎,基本方法為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站,建立相關資料庫,為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數據基礎。
監測網站的布設應符合「控制中心—監測站」的構建模式。監測站和監測點的布設遠離控制中心,負責完成信息的採集和響應控制中心發出的控制命令,及時有效地反饋系統運行的狀態。圖6-1為生態環境監測網站體系示意圖。
生態環境監測站包括地下水式地源熱泵、地埋管式地源熱泵和地表水式地源熱泵生態環境監測站。本書重點介紹地下水式地源熱泵和地埋管式地源熱泵生態環境監測站建設方法。地源熱泵系統監測站應根據地層結構、當地水文地質特徵安置溫度感測器、流量計、液位感測器等,長期監測地源熱泵系統運行時項目所在地及其周邊地溫場、地下水水質、水位動態等的變化情況,對傳回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評價各個因素的變化情況。
圖6-1 生態環境監測網站體系示意圖
監測站點的選擇應根據區域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具有代表性,結合在施熱泵項目的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並考慮行政區劃統一管理以及參考淺層地溫能資源適宜性分區特點。典型熱泵系統監測點常採用在系統進水、回水總管以及鑽孔內安置溫度感測器兩種方式,監測評價系統所在區域地溫場的變化情況。
信息控制中心是整個系統運作的核心,負責收集各監測站、監測點上傳的監測信息。監測站、監測點數據通過GPRS或SMS方式傳輸到終端處理中心,實時動態監測各個監測站和監測點的數據變化規律。
(二)地下水式換熱方式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地下水式換熱方式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目的是監測評價整個熱泵系統的換熱功效,計量評價系統運行能效,監測評價地下水換熱系統在運行時對區域地溫場影響情況。由於抽水井抽取的是原始地下水,溫度變化較小,所以重點監測評價回灌井周圍溫度場的變化情況、回灌井停運後溫度的恢復情況、抽水井與回灌井相互影響情況,長期對回灌水水質進行監測,評價水質變化情況。
建立一個理想的監測站,需要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對監測對象的影響。所以,監測的范圍要固定,監測點的數量要適量,監測元件的測試精度要適當。一個理想的地下水式地源熱泵系統監測站主要開展以下五項監測評價工作:
(1)在水源井總管上安裝流量計。在進/出水總管上分別安裝溫度感測器,長期記錄監測數據,用於計算分析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水源的排、取熱量情況。
(2)對地源熱泵系統的主要設備要安裝用電計量裝置,評價熱泵系統的能效情況。
(3)在回灌井及抽水井中不同深度安裝溫度感測器,監測評價系統運行過程中溫度變化情況。
(4)在抽水井與回灌井之間布置監測點―溫度感測器,監測評價它們相互間影響情況。根據不同的地層情況,監測點要布置在地層的主要含水層中,監測點的間距為10m。
(5)在回灌井的周圍按一定間距向四周延展布置監測點―溫度感測器,可以根據與井孔的距離遠近決定感測器布設的疏密,在至少兩個方向的測線上監測評價地下水回灌溫度對區域地溫場的影響。觀測點要布置在地層的主要含水層中,監測點的間距為5~10m。
按照以上布置方式,同時考慮到不同深度的水井,監測點的數量為20~50個。考慮到地下水徑流的四個方向,監測點的平面布置如圖6-2所示。
圖6-2 地下水式地源熱泵系統監測站測點布置平面示意圖
由於監測站是用於監測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的運行情況及系統連續運行後地下溫度場變化的,所以,建立監測站的前提是有長期穩定運行的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顯然只能依託已建或待建熱泵項目建立監測站,而且需要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的抽水井和回灌井周圍都有足夠的區域可布置一定的監測點。但是,多數新建或待建的水源熱泵系統項目只能在有限的空間,比如某一個方向上布設觀測點(孔),建立簡易的熱泵系統監測站。
(三)地埋管式換熱方式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地埋管式換熱方式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在換熱孔周圍的土壤中布置測溫元件來採集其溫度場,監測評價土壤溫度受土壤換熱器、地下水流動等多種因素影響的變化規律,為土壤換熱器的設計及地源熱泵系統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實驗數據。特別是在大型的綜合系統中,通過對地溫場的監測評價,隨時掌握地下地溫場的變化,分析冬/夏季取熱量與排熱量是否平衡的問題,以合理調節各種設備的運行,使系統真正做到安全、可靠、低能耗運行。
建立地埋管熱泵系統監測站,同樣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對監測對象的影響。所以監測的范圍要全面,監測點的數量要多,監測元件的測試精度要適當。我們以豎直埋管群監測站為例,介紹地埋管式換熱方式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一個理想的地埋管熱泵系統監測站主要開展以下七項監測評價工作:
(1)監測評價土壤換熱器對周圍岩土體溫度的影響情況,包括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水平方向的研究集中在分析單孔換熱器的影響半徑與土層內的含水飽和度的關系;垂直方向的觀測擬在分析不同岩土層、不同深度對換熱效率的影響。
(2)監測評價埋置的換熱孔群對周圍岩土層全年溫度的影響情況,同樣包括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
(3)監測評價地下水流動對土壤換熱器換熱性能的影響,包括地下水對單孔換熱器以及孔群的影響。
(4)通過長期對地埋管熱泵系統運行的數據採集與分析,監測評價地下水流動對土壤換熱器周圍岩土層夏季蓄熱、冬季蓄冷的影響。
(5)在熱泵機組進水口及出水口安裝溫度及流量裝置,連續記錄熱量數據,用於計算分析地埋管熱泵系統的換熱功效。針對熱泵機組安裝用電計量裝置,監測評價熱泵系統能效比。
(6)監測評價岩土體恆溫層的深度。
(7)監測評價岩土體凍土層深度。
以上第(6)、第(7)項觀測應在換熱區域以外布設。
如圖6-3所示,需要監測的位置大致可以分為圖中顯示的中心區、邊緣區(含拐角區)兩種區域。這些區里除了換熱孔本身兼作觀測孔外,還有內部孔間、邊緣孔間和外側三類觀測孔。作為孔群內部和邊緣上的觀測孔,建議放在相鄰的兩孔中間,或對角線的中點上。因為這里是受埋管溫度影響最小的地方,或是受兩個孔共同影響的位置。它的溫度變化可以反映單孔熱影響半徑相交的情況和管內外實際換熱溫差的情況。在換熱孔中埋放溫度感測器,受埋管內水溫影響最大,雖埋放容易但監測意義不大。
圖6-3中A1~A2為孔群的中心區的孔間觀測孔,可以代表熱量最不易散發的區域。分別沿深度30~60m(孔深120m的中上部)范圍內的兩孔之間(中點上)布置觀測點―溫度感測器,以研究孔群中部不同深度土壤受地源熱泵系統運行的影響。
B1~B4分別為在孔群邊緣區和拐角區鄰孔之間布設的觀測孔,可在中等深度范圍布置觀測點,這里代表熱量較容易散出的地方,以研究埋管群邊緣上的地溫場受系統長期運行的影響(圖6-4)。
C1~C2分別為在距孔群外側一個孔距處布置的觀測孔,代表受換熱影響較微弱的地方,用來研究在地源熱泵系統運行過程中外圍土壤溫度的變化情況。另外可在C1,C2孔內分別沿深度0.5m,1.0m,1.5m和2.0m處布置溫度測點,以監測岩土體凍土層深度及變化;也可在C2孔內5m,10m,15m,20m,25m處布置溫度測點,進行全年的定期(至少每月一次)觀測,以了解當地變溫帶的演化過程。
大型地埋管系統的孔群形狀可能較為復雜或有很多片,但每片都不外乎中心和邊緣這兩種區域。對於邊緣區除了線狀的和外角的,可能還有內角形的,沒必要都設觀測孔,只要抓住每片孔群中受熱影響最強和最弱的兩個區就行了。除了專門的科研,一般沒必要在距埋管群邊緣更遠的地方布設地溫觀測孔,因為這種季節性應用的熱影響半徑一般不會超過6m。
圖6-3 豎直埋管換熱系統監測點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6-4 兩孔之間不同深度溫度的監測示意圖
(四)淺層地溫的可恢復性與淺層地溫場變化趨勢評價
1.從地溫的可恢復性評價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程度
通過長期、大范圍的系統監測,可從地溫的可恢復性來評價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程度。一個連續數年正常運行的地源熱泵系統,如果提取和分析它的運行數據,它本身就成為處於生產階段的群孔熱響應實驗;如果能得到運行期間的溫度影響半徑,就可以作為資源評價的繼續和換熱能力的核實。目前這種資料很少,因為大多數熱泵系統沒有運行記錄,或沒有安裝計量儀表,使得這項工作無法進行。這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叫開采試驗法,它可以是單井或多井長時間的有水位影響觀測的抽水試驗,是最可靠的資源評價方法之一。
經過連續多個運行季的監測,可以從運行記錄中求出該地區淺層岩土單位體積可提供的熱量。如果某系統在已知換熱強度和總換熱量情況下,地溫在運行季之前可以與往年同期相同,特別是和運行初年相比變化不大,說明其實際開采量適當。如果有持續變化,說明某個季節的開采量偏大,超出了地層單位體積的承受(恢復)能力,需要調整開采強度或總換熱量。用這種以實際運行為基礎的計算量可以進一步評價資源能力,指導本地區其他類似工程的設計工作。這就是通過地源熱泵系統長期運行監測得到的淺層地溫能可持續利用量。只有在這個開采強度限度內開發利用,地溫資源才是可再生的。
2.從地溫場的變化評價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程度
通過長期、大范圍的系統監測,可監測評價地溫場變化對換熱區土壤和地下水中微生物的影響,開展地下水位變化對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和地裂縫等地質環境影響的評價,評價開發淺層地溫能的過程中對地下空間利用的影響,評價循環介質泄漏對地下水質的影響及回水對水環境的影響。
㈦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總體思路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思路是:選擇不同地區、不同換熱方式的熱泵系統,通過在地下換熱器周圍埋置一定的感測器,對該地區的環境影響情況進行長期監測。主要採用濾波法、平均值及誤差分析方法,對監測數據進行系統的處理、分析,研究淺層地溫能開發過程中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熱平衡,分析淺層地溫場變化趨勢,評價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資源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為淺層地溫能資源的可持續科學發展及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㈧ 環境影響評價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環境污染及其後果
如前所講,環境污染是指由於對生態系統有害的物質進入環境後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干擾和損害的現象,簡稱污染。具體來說就是,有害物質或有害
因子進入環境並在環境中發生擴散、遷移、轉化,並跟生態體統的諸要素發生作用,使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
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燒,使大氣中的顆粒物和SO2濃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腐蝕材料,給人類社
會造成損失;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體質量惡化,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使水體失去原有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價值。環境污染除了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外,污染物的積累和遷移轉化還會引起多種衍生的環境效應,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② 環境污染的原因總的來說,環境污染可以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動的結果,或是這兩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火山噴發,往大氣中排放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同樣也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但通常情況下,環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類活動,特別是社會經濟活動引起的。我們平常所指的就是這類源於人類活動的環境污染。人類活動之所以會造成環境污染,是因為人類跟其他生物有一個根本差別:人類除了進行自身的生產外,還進行更大規模的物質生產,而後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沒有的。由於這一點,人類活動的強度遠遠大於其他生物。例如,對生態系統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僅取用滿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類對水的利用則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態系統所有的水都不夠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稱為污染源。各種污染源的情況將在第四節講述。對環境污染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根據受污染的環境系統所屬類型或其中的主導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處的社會領域,可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態或性質,可分為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雜訊污染、輻射污染等。
③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
污染物進入環境後,會發生遷移和轉化,並通過這種遷移和轉化與其他環境要素和物質發生化學的和物理的,或物理化學的作用。遷移是指污染物在環境中發生空間位置和范圍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伴隨著污染物在環境中濃度的變化。污染物遷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物理遷移、化學遷和生物遷移。化學遷移一般都包含著物理遷移,而生物遷移又都包含著化學遷移和物理遷移。物理遷移就是污染物在環境中的機械運動,如隨水流、氣流的運動和擴散,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等。化學遷移是指污染物經過化學過程發生的遷移,包括溶解、離解、氧化還原、水解、絡合、螯合、化學沉澱、生物降解等等。生物遷移是指污染物通過有機體的吸收、新陳代謝、生育、死亡等生理過程實現的遷移。有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屬元素、有機氯等穩定的有機化合物)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難排出生物體外,這些物質就會在生物體內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一步富集,使得生物體中該污染物的含量達到物理環境的數百倍、數千倍甚至數百萬倍,這種現象叫做富集。污染物的轉化是指污染物在環境中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作用改變其存在形態或轉變為另外的不同物質的過程。污染物的轉化必然伴隨著它的遷移。污染物的轉化可分為物理轉化、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物理轉化包括污染物的相變、滲透、吸附、放射性衰變等。化學轉化則以光化學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及水解反應和絡合反應最為常見。生物化學轉化就是代謝反應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受其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它所處的環境條件的影響,其遷移的速率、范圍和轉化的快慢、產物以及遷移轉化的主導形式等都會變化
㈨ 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現狀評價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環境影響評價:是對擬議中的人為活動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論證,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採取的防治措施和對策。環境影響評價作為一項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可應用,為人類開發活動提供指導依據。
2、環境現狀評價:是根據近兩、三年的環境監測資料對某地區的環境質量所進行的評價。一般以國家頒布的環境質量標准或環境背景值作為依據。評價范圍,可以是一個行政區域、一個自然區域或一個功能區。
二、要求不同
1、環境影響評價:要求與擬議規劃或擬建項目的特點相結合;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法規;符合流域、區域功能區劃、生態保護規劃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布局合理;符合清潔生產的原則。
2、環境現狀評價:要求闡明生態系統的類型、基本結構和特點(整體性特點、穩定性等),評價區內居優勢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功能或生態功能規劃、自然資源賦存和優勢資源及其利用情況等。
(9)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擴展閱讀:
一、按照時間順序,環境影響評價一般分為:
1、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2、環境影響預測評價;
3、環境影響後評價。
二、按照評價對象,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分為:
1、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㈩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怎麼定
關於生態評價范圍,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中規忠「生態影響評價應能夠充分體現生態完整性,涵蓋評價項目全部活動的直接影響區域和間接影響區域。評價工作范圍應依據評價項目對生態因子的影響方式、影響程度和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關系確定。可綜合考慮評價項目與項目區的氣候過程、水文過程、生物過程等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的相互作用關系,以評價項目影響區域所涉及的完整氣候單元、水文單元、生態單元、地理單元界限為參照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