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寨水庫
1. 萬家寨水庫的介紹
黃河萬家寨水庫位於黃河北幹流上段托克托至龍口河段峽谷內,其左岸為山西省偏關縣,右岸為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是黃河中游八個梯級規劃開發的第一個。
2. 萬家寨水利樞紐的經濟指標
水庫最高蓄水位:980.0m
正常蓄水位:977.0m
設計洪水位(p=0.1%)974.99m
設計洪峰專流量:16500 立方米屬/秒
調節削峰:52.8%
校核洪水位(p=0.01%)979.10m
校核洪峰流量:21200 立方米/秒
調節削峰:61.2%
總庫容:8.96億立方米
有效庫容:4.45億立方米
最高蓄水位時水庫水面面積:28.11平方公里
最高水位回水長度:72.34km
總裝機容量:1080Mw
保證出力:185Mw
多年平均發電量:27.5億kw·h
多年平均含沙量:6.6kg/ 立方米
多年平均輸沙量:1.49億t
最大引用流量:48 立方米/秒
年供水總量:14億立方米
3. 萬家寨水利樞紐的簡介
萬家寨水利樞紐位於黃河北幹流托克托至龍口峽谷河段,左岸隸屬山西省偏關縣,右岸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控制流域面積39.5萬平方公里,總容量8.9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4.45億立方米。每年向內蒙古和山西供水14億立方米。電站裝機108萬千瓦,年發電27.5億度。
工程於1993年立項,1994年底主體工程開工,1995年12月截流,1998年10月1日蓄水,1998年11月28日首台機組發電,2000年全部機組發電。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一座以供水、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
4. 萬家寨水利樞紐怎麼樣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山西最大的水利工程,從百米高大壩上放眼望去,黃河水浩浩盪盪、氣勢磅礴。建築大壩遺留下來的鐵索吊橋,成為目前亞洲最長的人行吊橋!勁風吹過時,能感覺到整個鐵索吊橋的微微搖晃,讓人緊張的同時又覺得很安全,很放心!鐵索吊橋全橋最多一次上人的人數一般控制在200人以內,橋上禁止機動車通行,自行車可以推行,摩托車也可以熄火推行.
5. 萬家寨水利樞紐的工程意義
黃河北幹流地區是中國嚴重缺水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僅晉蒙地區缺水量就達30億立方米,人畜飲水非常困難,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該地區水資源緊張狀況非常關心,於1992年批准修建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解決晉蒙地區人們的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問題,1994年主體工程開工,1995年實現截流,1999-2000年並網發電,每年向晉,蒙兩省(區)供水14億立方米。這對解決兩省和周邊地區水資源短缺,優化華北電網能源結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有幸去薛家灣參觀了萬家寨水利樞紐,還簦上了最高頂,眺望水庫的全景,遺憾攝影水平和鏡頭有限,沒把水庫壯觀的景象展示出來。
這里離老牛灣不遠,黃河老牛灣的水質清澈就是水庫修建的緣故。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的竣工,標志著水利部、山西省、內蒙古三家合作的跨世紀水利樞紐工程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這項工程體現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關懷和支持,它凝聚著沿黃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奉獻精神,要認真總結這項工程所積累的經驗和作法,為做好今後的水利工程提供可借鑒的寶貴的經驗。
6.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的介紹
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黃河北幹流托克托至龍口河段峽谷內,是黃河中游規劃開發的8個梯級中的第一個工程,也是山西省引黃入晉工程的起點,左岸隸屬山西省偏關縣,右岸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壩址控制流域面積39.5萬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8.9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4.45億立方米。具有供水、發電、防洪、防凌等綜合效益。
7. 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運行情況
(一)水庫蓄水情況
1998年10月1日水庫下閘蓄水,1998年11月28日發電,運行初期水庫水位基本維持960m左右,1999年、2000年水庫基本維持在966m以下較低水位運行,最高水位970.45m;2001年水庫運行水位多控制在960.0~970.0m之間,最高水位975.77m;2002年凌汛開河以來,水庫水位在970.0m以上維持了96天,在975m以上維持65天,最高蓄至978.75m,超過正常高水位977.0m。
(二)水工建築物運行情況
在高水位長時間運行期間,觀測系統加密測次,取得了大量觀測數據。通過已有觀測資料分析,大壩變形符合一般規律,壩頂最大水平位移為16.99mm,壩頂最大垂直位移為12.02mm,壩基最大垂直位移7.32mm。壩基、壩體滲漏無異常,壩基揚壓力小於設計採用值。2002年5月庫水位976m時,測得壩體、壩基滲漏水量為3.98~4.02L/s,其中壩體3.06~3.08L/s,壩基0.92~0.94L/s。
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咨詢評價認為:大壩變形觀測項目測值規律性較好,精度基本滿足規范要求,實測大壩位移均屬正常;壩體、壩基及繞壩滲漏量觀測資料規律性較好,滲漏量較小,能基本反映壩體及壩基滲漏情況;壩體混凝土、基岩溫度變化規律正常,縱橫縫的開合度基本穩定,縫面結合較好;壩體與基岩測縫計和岩體變位計測值為正值或較小負值,壩體與基岩結合較好;壩基層間剪切帶,揚壓力低,變幅小,周邊縫沒有張開。以上表明,大壩設計、施工質量較好,防滲處理效果較好,大壩內部結構運行正常,抗剪硐施工質量、施工控制及處理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