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建築設計

生態建築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2 21:58:17

A. 生態建築設計的特點是怎麼樣的

生態建築的誕生,標志著世界建築業正面臨著一場新的革命。這一革命是以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健康,有益於節省能源和資源,方便生活和工作為宗旨,並對建築業的設計、材料、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它不再是生態專家們的美好設想,而已變成現實。

美國太陽能設計協會正在研製新型的太陽能住宅,稱為建築物一體化設計,即不再採用在屋頂上安裝一個笨重的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而是將那些能把陽光轉換成電能的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直接嵌入到牆壁和屋頂內。這種建築物一體化的設計思想是該協會創始人史蒂文·斯特朗20年前所倡導的,由於當時太陽能電池過於昂貴,無法實施。如今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只有20世紀80年代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德國建築師塞多·特霍爾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轉動的跟蹤陽光的太陽能房屋,房屋安裝在一個圓盤底座上,由一個小型太陽能電動機帶動一組齒輪。該房屋底座在環形軌道上以每分鍾轉動3厘米的速度隨太陽旋轉,當太陽落山以後該房屋便反向轉動,回到起點位置。它跟蹤太陽所消耗的電力僅為該房屋太陽能發電功率的1%,而該房所獲太陽能量相當於一般不能轉動的太陽能房屋的2倍。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芝加哥曾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該設置牆的位置上種植植物,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這種牆為「綠色牆」,稱這種建築為植物建築。這種建築的施工方法並不復雜,它無需成材木料,無需採用大而笨重的建築設備,而是就地取材,以樹林為主材,採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林來作為「頂梁」、「代柱」和「替代牆體」。運用流行的「彎折法」和「連接法」建造出許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住宅樓等。

生態住宅的設計概括起來有四點:舒適、健康、高效和美觀。住宅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及其他地域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被動式集熱和製冷,從而減少因採光、通風、供暖、空調所導致的能耗和污染。如北方寒冷地區的住宅應該在建築保溫材料上多投入,而南方炎熱地區則更多的是要考慮遮陽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陽輻射和眩光。綠色生態住宅強調的是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注環境保護和材料資源的回收和復用,減少廢棄物,貫徹環境保護原則。

B. 寫一個1500字左右的生態建築規劃方案

提出了生態建築的設計思想、設計目標和設計原則,並從規劃設計、方案設計和技術設計等三個方面闡述了生態建築的設計策略,並最終將我國的生態建築設計定位在低技術策略上。
關鍵詞:生態建築;減少污染;降低能耗;技術策略
生態建築這一稱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已存在,但在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目前,建築界普遍認同生態建築應是可持續發展的。1994年第一屆國際可持續建築會議上,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有效利用資源和遵守生態原則的基礎上,創造一個健康的建成環境並對其保持負責的維護。
生態建築的設計思想是在上世紀不斷發生地區性的環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態環境惡化的過程當中,不少學者和建築師對現代工業文明開始進行深刻反思的產物。生態建築系統是一種堅持師法自然的理想建築系統,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絕對消耗,採用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對物質和能量逐級、合理、綜合應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力求把建築生態系統納入生物圈物質循環系統,從而避免或減輕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生態建築的設計目標是在滿足功能和空間需要的同時,強調實現資源的集約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態建築強調資源和環境,強調建築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要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生態建築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基本目標包括:a.盡可能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b.把環境和建築的污染降到最低;c.保護自然生態環境;d.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外環境;e.使建築功能質量目標統一;f.使建築生態、經濟取得平衡。
生態建築的設計原則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條件下利用適當的技術,發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物質空間。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系統,考慮節能節水、方便美觀、適用等因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營造良好的建築生態系統,將建築設計成為和諧、良性循環的人工生態系統。
針對生態建築的設計目標和設計原則,生態建築的設計策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築規劃設計
建築規劃設計從整體角度把握人類生態系統的結構,以生態為基礎進行整體規劃和生態規劃,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協調經濟、社會和生態之間的關系。根據自然的本質屬性,組織各功能分區,使建築群的能流、物流暢通無阻;合理確定建築物朝向、間距、形體、綠化配置等內容。注重場地設計,尊重設計地段內的環境,植被的特點,因地制宜,力求最小的土方量,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合理組織交通,減輕地面上各功能區域的相互干擾。根據地形特點,利用建築周邊環境及其本身的形體處理通風和光影關系,組織立體綠化和水體,改善建築小氣候,使人們生活在綠色、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環境中。在生態建築規劃設計中要把具體建築看成是城市建築大系統的一部分,與城市建築大系統相聯系,使建築內部難以消化的廢物成為其它元素的資源。

C. 生態建築的生態技術

原生的生態建築設計是在節約經濟和低技術的條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現代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生態化的目的。然而,此類建築的節能效率和可持續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適性。
同時,停滯不前的生態技術。並不是可持續的生態觀。因此,應當考慮將現代的生態技術運用到普通的建築設計中去,即「適宜技術」。
「適宜技術」就是具有一定適宜性、普遍性的技術,又能根據環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態建築應該成為研究的重點。也就是說,從滿足基本的人居環境的要求出發,通過「適宜技術」這個設計手段,運用當地的資源,結合適宜的經濟的技術,進行生態建築設計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生態建築設計從「原生的」向「適宜技術」轉變通常有三種手法:一是將傳統技術進行改造;二是將先進的技術改革、調整以滿足適宜技術的需要;三是進行實驗研究,直接效力於適宜技術。

D. 「生態建築」的含義是什麼

所謂「生態建築」,其實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要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

E. 綠色生態建築的著名的國內外案例有哪些

  • 迪拜太陽能垂直村 迪拜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國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創造性外,迪拜還擁有什麼豐富的資源嗎?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築設計事務所(Graft Lab)設計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這種優勢。建築表面與太陽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太陽能收集器位於這個多功能建築群的南端,裝有自動旋轉樞軸,可讓日照時間實現最大化;

  • 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廠這家淡水工廠由一系列堆疊在一起的生物圈構成,從外觀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這是一座怪異的高塔,其玻璃圓頂結構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能夠利用紅樹過濾海水以獲取淡水。紅樹可吸收鹹水中的物質並滲出淡水。寶貴的淡水鑽出紅樹體外後蒸發並凝結成露水,工廠內的淡水池則負責收集露水;

  • 土耳其One & Ortakoy建築群這個名為「One & Ortakoy」的多功能建築群位於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它擁有彎曲的有機形態以及被綠草和鮮花覆蓋的起伏屋頂,與所在的美麗山區融為一體。這個建築群位於奧爾塔科伊附近地區,現正在建造之中。它由兩座建築構成,正面使用天然石頭打造。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築,另一座則是商用建築;

  • 法國綠屋頂中學馬塞爾·塞姆巴特中學位於法國索特維爾·萊·魯昂地區,緊挨著一家公園。這所中學巧妙地與周圍的綠草和樹林融為一體,讓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存在。它的擴建項目由一家餐館、學生宿舍、員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構成,綠色屋頂波浪起伏,能夠起到天然的隔熱作用。

F. 生態建築的設計原則是怎麼樣的

(一)生態化。即節約能源、資源,無害化,無污染,可循環。

(二)開發可再生的新能源。

(1)太陽能利用在生態住宅設計中利用太陽能並非簡單地安裝一些太陽能電池或太陽能熱水器,更多的是和建築物本身有機地結合來綜合利用太陽能。

(2)自然溫差利用地球上冬冷夏熱,夜冷晝熱,如果能夠將夏天的熱量轉移到冬天,或者將冬天的低溫轉移到夏天去,就可以不花錢或少花錢解決許多問題。

(3)地能利用指對地下和地表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

(4)相變材料利用利用建築維護結構把白天的熱量存起來晚上用,或者把夜裡的冷量存起來白天用,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它存儲的量還不夠,一種很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採用相變材料。把建築結構和相變材料結合起來,可設計出一種低能耗建築,並維持建築物的良好的熱環境。

(三)使用新型建材。新型建材,國際上稱之為健康建材、綠色建材、生態建材等。主要包括新型牆體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新型建材不僅不會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污染,而且還有益於人體的健康,有利於改善建築功能,起到防霉、隔音、隔熱、殺菌、調溫、調濕、調光、阻燃、除臭、防射線、抗靜電、抗震等作用,製造新型建材不僅可以採用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生產技術,而且在產品結束使用壽命後,還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不會形成新的廢棄物。

(四)環境綠化。

(五)垃圾分類處理。

G. 生態建築成熟的ppt(比如arup做過的)誰有呢 不要忽悠人的那種

所謂生態建築,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系統,本質就是能將數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個超級建築中,通過組織(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例如星球大戰中的死星,黑客帝國里的「錫安」和蟻哥正傳里的蟻丘。現實中的案例有:德國的「三升房」、奧爾良的「諾亞」等。

目錄

簡介
生態建築的經濟合理性
經典案例
設計准則
生態技術
經濟意義
發展動向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生態建築]

生態建築
所謂生態建築,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築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並組織建築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築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築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
當今世界,人口劇增,資源銳減,生態失衡,境遭到嚴重破壞,人類生存和發展與全球的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生態危機幾乎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在嚴峻的現實面前,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評判我們現時正奉為信條的城市發展觀和價值系統。
為了建築、城市、景觀環境的「可持續」,建築學、城市規劃學、景觀建築學學科開始了可持續人類聚居環境建設的思考。許多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人類本身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它與其支撐的環境休戚相關。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優先考慮生態問題,並將其置於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同時,還要進一步高瞻遠矚,通盤考慮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即我們今天的發展應該是「滿足當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這就是1992 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里約熱內盧宣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基本內涵,它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們一切行為的准則。建築及其建成環境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續發展原理的設計需要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健康的影響、對材料的選擇等方面進行綜合思考,從而使其滿足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要求。近幾年提出的生態建築及生態城市的建設理論,就是以自然生態原則為依據,探索人、建築、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人類塑造一個最為舒適合理且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的理論。生態建築是21 世紀建築設計發展的方向。
生態建築所包含的生態觀,有機結合觀,地域與本土觀,回歸自然觀等等,都是可持續發展建築的理論建構部分,也是環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生態建築其實也是綠色建築,生態技術手段也屬於綠色技術的范疇.
編輯本段生態建築的經濟合理性
似乎這已成為一種規律,即如果一種新的思想或技術所產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資回報比)並不明顯高於傳統思想或技術的效益,那麼即使它會有更好的長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築管理與維護費用,長壽命,節約資源等等)也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在建築、城市以及社會各方面的任何變革都有可能出現這類問題,特別在我國社會逐步進入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它已成為社會進步的一道門檻。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基礎上推廣生態建築,就必須跨越這一門檻。
因此,研究生態建築的前期投入與短期及中長期的效益回報之間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這是生態建築從理論走向實踐時所遇到的難題之一。這里,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為我們的工作敲響警鍾:有人在研究了南美熱帶雨林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其實施效果之後,得出的結論竟然完全出乎意料:在那裡採用生態平衡原理保護雨林的做法並不見得比現行的隨意砍伐的效果好到那裡去(見《科學》雜志1997年8月刊)。在建築方面,想像中的生態建築的長期效益並非確定無疑,美國人在生物圈2號實驗的中止也說明了工作的復雜性。
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應當在可持續發展原則基礎上建立一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例如,使採用節能設備與材料、無公害材料及各種節約資源的措施成為設計中的必須。並通過政府在立法、稅收等方面的政策調整,加強生態建築在經濟上的可行性。特別在開始階段,如果沒有一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道德方面的激勵體制用以補償開發商由於額外投入所帶來的損失,生態建築的推廣就是一句空話。
編輯本段經典案例
馬來西亞米那亞大廈
簡介:
1. 建築師:楊經文
2. 建成日期: 1992年8月
3. 地點:馬來西亞
4. 建造費用: 590萬英鎊
5. 主要特徵:
30層(163米)高圓柱體塔樓
6. 氣候區:亞熱帶

主要(生態)設計特徵:
1. 空中花園從一個三層高的植物綠化護堤開始,沿建築表面螺旋上升。 (平面中每三層凹進
一次,設置空中花園,直至建築屋頂)
2. 中庭 使涼空氣能通過建築的過度空間。
3. 綠化種植為建築提供陰影和富氧環境空間
4. 曲面玻璃牆在南北兩面為建築調整日輻射得熱量。構造細部使淺綠色的玻璃成為通風濾過器,
從而使室內不至於完全被封閉
5. 每層 辦公室都設有外陽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門以便控制自然通風的程度
6. 所有樓 電梯和衛生間都是自然採光和通風
7. 屋頂露台由鋼和鋁的支架結構所覆蓋,它同時為屋頂游泳池及頂層體育館的曲屋頂(遠期有安
裝太陽能電池的可能性)提供遮陽 和自然採光
8. 被圍和的房間形成一個核心桶,通過交流空間的設置消除了黑暗空間
9. 一套自動檢測系統被用於減少設備和空調系統的能耗
大別山莊度假村
大別山主峰景區[1]的建築以全新的生態理念設計出了目前世界上規劃最大的綠色生態建築群,由於景區的設計者希望它能夠成為人類文化遺產,因此這組建築已經超越了某種單一文化的限制,對於來源不同的遊人來說,景區的建築成為他理想中的文化差異性建築。度假村建於海拔950米,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這里的建築物彷彿都是從大別山深山裡長出來的房子,當然不是長出來的土裡土氣的房子,度假村的建築以前衛建築的風格和原生態的環境相互映襯,建築物和天然物的融為一體,樹從屋頂破出,石在牆中生衍,水從房中潺流。整個度假村三面環山,實現了山、石、木、竹、水、玻璃和鋼鐵的完美結合,凡來此一游的人,無不流連忘返,稱贊備致。
度假村也遵循了「在保護前提下的開發」的原則,只不過「景觀保護 環境保護 文化保護」在這里現得更加充分。
[大別山莊——總台樹穿房]

總的來說,各國建築師都在潛心研究生態建築的技術和設計方法,從建築設計上看,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將建築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築納入與環境相通的循環體系,從而更經濟有效地使用資源,使建築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盡量減少對自然景觀、山石水體的破壞,使自然成為建築的一部分。第二種是將自然引入建築,運用高科技知識,促進生態建築化,人工環境自然化。

H. 什麼是生態建築

在人類全部能源消耗中,建築耗能占據了80%,而且現代建築的發展中忽視能源消耗,比如裝有玻璃幕牆表面的摩天大樓就是最典型的耗能建築。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玻璃造成的室溫升高完全要靠空調來降溫,而冬季又透過玻璃向外界釋放大量熱量。生態建築的出現正是國際建築界對這些問題作出的積極反應。

所謂「生態建築」,其實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要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

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對生態建築非常感興趣,逐漸回歸大自然,日本、荷蘭、英國、美國、瑞典等紛紛開展生態建築計劃。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美國芝加哥就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大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設置牆壁的位置上移種植物,用植物牆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之為「綠色牆」、「植物建築」。人們生活在這種植物建築里,每天都樹木蔥郁、綠草如茵,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彷彿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

生態建築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生態住宅更是如此。生態住宅力求自然、建築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它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於人們健康的舒適生活環境,又要控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生態住宅首先要滿足的是人的生活舒適性,例如適宜的溫度、濕度,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風,以及無輻射、無污染的室內裝飾材料等。其次,生態住宅還要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關系,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如減少有害氣體、二氧化碳、固體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I. 什麼是生態建築常見生態建築有哪些特徵哪些技術運用

生態建築設計,綠維創景認為,是從建築的景觀、功能、技術等各個方面都強調合理和適度的以生態為標准.生態建築技術的採用與住宅中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是改善居住環境和提高住宅內部舒適宜人性的有效手段.生態建築技術的系統應用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減少建設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降低建築的能耗和日常運營開銷.在景邁芒景惠民遊客服務中心項目中,綠維創景在建築風格上,結合民俗文化,以傣族、布朗族等當地民族的建築特點為基礎,運用生態建築設計手法,設計了四套方案,其中方案一得到了甲方高度認可.方案一中,屋頂採用傣族建築的典型三段式人字形屋帽外形;屋面採用十字坡屋檐,分段迭落,呈現優美起伏的曲線;立面以千年古茶樹剪影為意向,作為大廳立面裝飾,與景點千年萬畝古茶園景點有機呼應;建築構架則採用現代干欄式,運用簡潔、通透的設計手法,將建築和當地環境融為一體.更多推薦閱讀:《綠維創意建築與景觀設計之路》.

J. 生態建築的設計准則

生態建築也被稱作綠色建築、可持續建築。生態建築涉及的面很廣,是多學科、多工種的交叉,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整個社會的重視與參與。它是將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平衡互動作為發展的基點,將人作為自然的一員來重新認識和界定自己及其人為環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態建築不是僅靠幾位建築師就可實現,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紀的方向,是建築師應該為之奮斗的目標。一般來講,生態是指人與自然的關系,那麼生態建築就應該處理好人、建築和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它既要為人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小環境(即健康宜人的溫度、濕度、清潔的空氣、好的光環境、聲環境及具有長效多適的靈活開敞的空間等);同時又要保護好周圍的大環境——自然環境 (即對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小)。
這其中,前者主要指對自然資源的少費多用,包括節約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選擇上,貫徹減少使用、重復使用、循環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生資源等原則。後者主要是減少排放和妥善處理有害廢棄物(包括固體垃圾、污水、有害氣體) 以及減少光污染、聲污染等等。對小環境的保護則體現在從建築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壽命終結後的全過程。
以建築設計為著眼點,生態建築主要表現為: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風,自然採光與遮陰,為改善小氣候採用多種綠化方式,為增強空間適應性採用大跨度輕型結構,水的循環利用,垃圾分類、處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築廢棄物等。僅以上幾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論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種的配合,需要結構、設備、園林等工種,建築物理、建築材料等學科的通力協作才能得以實現。這其中建築師起著統領作用,建築師必須以生態的觀念、整合的觀念,從整體上進行構思。
恩格斯指出:「自然的歷史和人的歷史是相互制約的」。因此,建築師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要在關注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同時,關注並尊重自然規律,絕不能以犧牲地區環境品質和未來發展所需的生態資源為代價,用「向後代借資源」的方式求取局部的利益和發展。在具體實施操作層面上,生態建築設計應注重把握和運用以往建築設計所忽略的自然生態的特點和規律,貫徹整體優先的准則,並力圖塑造一個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建築環境。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