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屏障

生態屏障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09:49

Ⅰ 什麼是國土生態屏障

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門戶地區或者門戶地,這些地方的生態環境一旦遭到惡化,那麼就會影響到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整個氣候環境、生態環境。

Ⅱ 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保護
關鍵思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期環保工作的基礎和靈魂;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
2011年3月11日 - 規劃綱要中,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

Ⅲ 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有哪些內容

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開始謀劃和啟動一系列措施
1.實現砍樹人向種樹人的轉變
1949年建國以來,國家先後在四川建立大小森工企業70多戶,其中重點森工企業22戶,形成了采、集、運、銷的木材生產體系,累計為國家提供商品木材1.2億立方米,上繳利稅近20億元人民幣。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為改善生態環境,四川省政府作出了「綠化全川」的戰略決策,堅持以工程造林為重點,大力開展國土綠化,有效地恢復和增加了森林植被。目前,全省森林面積達1173.3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14.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80年代初的16.92%提高到24.23%。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川西林區過量採伐,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極為嚴重。1998年夏季,史無前例的長江大洪水再次敲響了警鍾。為改善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國國務院的部署,四川省政府決定,於1998年9月1日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這標志著四川林業建設的歷史性轉折。
按照天然林保護工程的要求,從1998年9月1日起停止了天然林採伐,並於1999年7月1日起實行了天然林禁運。森工採伐、運銷企業實現由砍樹人向種樹人的轉變。截止目前,已完成了公益林營造林任務13.49萬公頃,封山育林68.14萬公頃,對564萬公頃天然林實施了常年管護,整個天然林保護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退耕還林試點工程迅速啟動
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四川省坡耕地面積大,陡坡耕種植普遍。全省坡耕地約有173萬公頃,約佔全省耕地的38%。毀林開荒,陡坡種植,是水土流失和草場沙化的主要原因。根據中國國務院朱鎔基總理1999年9月來四川視察時提出的「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指示,四川省於1999年10月在全國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試點工程,計劃在2000年底完成20萬公頃退耕還林試點任務。治理的重點安排在江河源頭、溪流兩岸等生態脆弱區的陡坡耕地,通過作業設計把具體任務分解到農戶和地塊。退耕不林的基本政策是以糧代賑、個體承包。政府已妥善解決退耕農民的口糧和植樹種草中的經費困難。截止到目前,全省已停耕20.64萬公頃,為計劃的103.21%;完成還林(草)面積13.63萬公頃,是計劃的68.15%。
3.兩大生態工程中的法規及政策
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試點工程是四川近兩年啟動的兩大生態工程。
為使兩大生態工程有序進行,省政府作出了有關規定,省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相關的法律。1998年8月30日,省政府作出了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決定後,隨即發布了禁止採伐天然林的布告。省人民代表大會於同年通過了《關於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的決議》,1999年1月通過了《四川省天然林保護條例》,把全省天然林保護納入了法制管理。1999年10月,退耕還林試點工程啟動後,為調動農戶積極性,省政府確定了「兩補兩減兩穩定」的政策,即向退耕還林農戶補助糧食和現金,補助種苗;減免退耕地的農業稅和定購糧;穩定土地承包使用權,穩定「誰造誰有」的林業基本政策。
依法進行環境保護和森林保護,強化生態環境管理,是保證四川省真正成為長江生態屏障的必由之路。
4.全民義務植樹,國際社會支援
自1981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後,四川省於1992年頒布了《四川省綠化條例》,使全民義務植樹逐步向規范化、制度化、基地化發展,目前,全省已建義務植樹基地1萬9千多個,成片造林30萬公頃,零星植樹36億株。
四川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支持,20世紀70年代以來,先後通過世界銀行貸款造林、聯合國糧農組織援助造林、中日合作岷江上游乾旱河谷造林、中德合作嘉陵江上游造林等項目,共營造人工林30萬公頃。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四川先後建立森林生態、野生動植物以及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45個,保護區面積280多萬公頃,佔全省幅員面積的5.8%。有10個保護區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卧龍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生物圈保護網》。
5.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並駕齊驅
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經過多年報努力,已經形成了工業廢水年處理能力10多億噸,工業廢氣年處理4000多億標立方米,工業固體廢物年處理2000多萬噸;全省各城市已建成煙塵控制區650平方公里,雜訊達標區284平方公里;全省取締、關停了污染大、耗能高、效益低的企業6500多家;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70個,面積3.9萬平方公里。全省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省內主要河流基本達到三類水域水質標准;城市二氧化硫和大氣總懸浮微粒有所下降;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破壞得到遏制。

根據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並重、生態建設與保護並重、城鄉環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的原則,除按國家布置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外,四川省還將完善和加強以下措施:
1.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若干生態農業示範區,大力發展精細農業。進一步發揮四川省中葯材和生物資源優勢,搞好中葯材基地和綠色產業基地建設。以沼氣為中心促進農業能源建設,使種植、養殖、加工各業進入良性循環。
2.增建自然保護區,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的建設和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境,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發展生態文化旅遊。
3.根治水污染,保護水資源。加快長江各支流及城市污水的治理,作好節水工作,減少浪費,促進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和永續利用。
4.防治工業污染,發展清潔能源。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結構調整過程中,要防止再上污染項目。關停一批技術落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調整能源結構,建立以水電為主的清潔能源,減輕大氣污染。積極開發節能、降耗、防污、增效的新技術、新工藝,促使更多的企業實現有害廢氣廢水的零排放。
5.加強礦產資源管理。既要科學開發資源,又要切實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資源,防止在礦產資源開發中造成新的污染和對環境的破壞。
6.突出治污防污,搞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城鎮建設及管理過程中,要切實加強污水、垃圾處理,對天然氣、供電及其他管道網路,亦要作出統籌規劃。建立和發展環保產業,對清潔生產、環境監測、污水垃圾處理、造紙工業廢水處理、燃煤脫硫及其他廢物處理的工藝技術,應重點開發。

Ⅳ 清潔能源和綠色生態屏障是什麼意思

清潔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電站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

核能雖然屬於清潔能源,但消耗鈾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資較高,而且幾乎所有的國家,包括技術和管理最先進的國家,都不能保證核電站的絕對安全,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故和美國的三里島事故影響都非常大,日本也出現過核泄漏事故,核電站尤其是戰爭或恐怖主義襲擊的主要目標,遭到襲擊後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所以目前發達國家都在緩建核電站,德國准備逐漸關閉目前所有的核電站,以可再生能源代替,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其他能源要高。

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響,但也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如需要有水力、風力、太陽能資源,而且最主要的是投資和維護費用高,效率低,所以發出的電成本高,現在許多科學家在積極尋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隨著地球資源的短缺,可再生能源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什麼是綠色生態屏障?我們前幾年還記憶猶新,就是沙塵暴鋪天蓋地。那麼,這個沙塵暴就是在北方的草原上,沙化退化以後形成,最後刮到我們這邊來的。那麼,我們的草原就是一道我們國家北方的綠色生態屏障。

Ⅳ 什麼是「綠色生態屏障」

就是人工樹林和草場等

Ⅵ 綠色生態屏障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綠色生態屏障?我們前幾年還記憶猶新,就是沙塵暴鋪天蓋地。那麼,這個沙塵暴就是在北方的草原上,沙化退化以後形成,最後刮到我們這邊來的。那麼,我們的草原就是一道我們國家北方的綠色生態屏障。

Ⅶ 生態屏障區的介紹

生態屏障區是指由於人為原因,向地理環境釋放物質和能量,影響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與發展,或造成某些地理要素的使用價值下降等現象。地理環境污染的范圍,小可以是一座城市、一條河流,大可擴展到全球。地理環境污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危害生態平衡,破壞自然資源。

Ⅷ 中老邊境「綠色生態屏障」悄然崛起指的是什麼事情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五個子保護區組成,其中勐臘和尚勇兩個子保護區邊境與寮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08公里,處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的印支半島一帶,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

如今,情況漸漸改變了。

Ⅸ 三江源將如何築牢生態屏障

據報道,日前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人表示,該管理局計劃於2020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時發布一批專項標准,初步形成可支持公園建設管理運行的標准體系,同時將多措築牢生態屏障。

隨著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三江源地區啟動。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這一地區將各類自然保護地和相關部門的職能、人員進行功能重組,成立「大部制」垂直統籌管理機構,徹底解決了昔日條塊分割、「九龍治水」等問題,生態管護效率大幅提升。

希望三江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

Ⅹ 你認為什麼是生態屏障

生態屏障區是指由於人為原因,向地理環境釋放物質和能量,影響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與發展,或造成某些地理要素的使用價值下降等現象。地理環境污染的范圍,小可以是一座城市、一條河流,大可擴展到全球。地理環境污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危害生態平衡,破壞自然資源。

中文名:生態屏障區
背景

由於人為原因造成地理環境污染的歷史很久。早在城市發展初期 ,由於人口密集,各種手工業作坊排放出的煙氣、污水、廢渣等就污染周圍的環境。產業革命後,一些工業發達的城市和工礦區,隨著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排向地理環境中的廢棄物的量急劇增加,不斷發生環境污染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的社會生產力進一步飛躍發展,排向地理環境中的污染物數量和種類都急劇增加,許多地區和國家發生了現代工業帶來的、范圍更大、情況更加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自凈作用

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如大氣、水體、土壤等,有使進入其中的污染物質的濃度和危害程度自然減低的能力,這種現象稱為自凈作用。整個地理圈對污染物的自凈能力是相當巨大的,但是對某一個具體環境單元(如一座城市、一個水系等)來說,其自凈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在地理環境污染研究中又產生了環境容量的概念。

自凈作用按其發生機理可分為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 3 類。① 物理凈化指污染物通過稀釋 、擴散 、淋洗、揮發、沉降等作用降低濃度而減輕危害程度。地理環境的物理凈化能力主要決定於環境的物理條件。例如,氣溫高有利於污染物的揮發;風速大或流速大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流量大則稀釋能力大 。 不同的地理環境具有的自凈能力不同,如在盆地、山谷地區,易形成逆溫層,妨礙低層大氣的對流,使大氣的擴散作用減弱,易遭受大氣污染。②化學凈化指有害污染物在地理環境中通過氧化和還原、化合和分解、吸附、凝聚、交換、絡合等化學反應,轉化為無害或危害程度減輕。影響環境化學凈化的環境因素主要有溫度 、酸鹼度(pH)、氧化還原電位(Eh)等。溫度升高可加速化學反應,所以溫熱環境的自凈能力比寒冷環境強。在酸性環境中有害的金屬離子活性強,利於遷移,對人體和生物界危害大;鹼性環境中金屬離子易形成氫氧化物沉澱而利於凈化。③生物凈化指通過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地理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濃度降低和消失。生物凈化能力的大小除決定於生物的種類外,還與環境的水熱條件和供氧狀況有關。在溫暖、濕潤、養料充足、供氧良好的環境中,植物吸收凈化能力和好氧微生物的降解凈化能力強。例如,在20~ 40℃、pH值為6 ~ 9、養料充分、空氣充足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繁殖旺盛,能將水中各種有機物迅速地分解,氧化轉化成CO2、HO2、硫酸鹽、磷酸鹽和硝酸鹽等,使水體凈化。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