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
『壹』 文化生態的傳說
生態文化就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這是人的價值觀念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解決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於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態學的研究途徑和基本觀點,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通過認識和實踐,形成經濟學和生態學相結合的生態化理論。生態化理論的形成,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態保護的色彩。
生態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適應新的世界潮流,廣泛宣傳,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識和關注,通過傳統文化和生態文化的對比,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興趣,有利於資源的開發,保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造福於子孫。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存環境有三,即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規范環境,文化生態環境主要由社會環境和規范環境構成。「文化生態」,是指由構成文化系統的諸內、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態關系。
文化生態是一個比自然生態更為復雜的系統。她既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包括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既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積淀形成的傳統,又面臨外來文化的沖擊,面臨文化創新的重要課題。文化生態建設既有文化產品硬體生產的任務,更有塑造美好心靈的軟環境建設的任務。
人類區別於其它生物的是,人不但具有自然屬性,同時還具有社會屬性;人不但是自然人,同時也是社會人;人類的居住空間,不僅是一個自然空間,同時也是一個人文空間,帶有鮮明的歷史傳承性和鮮明的民族特性。因此,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外界條件的總和的生態環境,除了生物、非生物、地理和人為因素之外,還包括文化因素。涵蓋生活方式、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民間工藝等方面,還包括富於表徵的內容的聚落形式和建築風格等等。
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人類生存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又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生態,人類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同樣也離不開良好的文化生態。文化生態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對於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質和品格的培養,以及不同民族性格與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人類破壞自己生活的文化生態,割斷生活的歷史文化傳統,其後果可能不像破壞自然生態那樣直接,但卻會深遠地影響到自身的發展。
20世紀是大工業時代,21世紀進入信息化時代和全球化時代,時代的變遷使我們的文化生態也發生了變化。
大工業時代的文化是圍繞著生產展開的,圍繞生產展開的文化比較強調社會意志、團體意志和團體道德,它更多的是為了教化的功能而展開的。在全球化時代和信息化時代,文化是圍繞著消費展開的。圍繞消費展開的文化更多地與休閑娛樂和個人意志的張揚相關聯。
一個國家,商業化對於文化的提升作用是很明顯的,但商業化也容易導致文化的低俗化。低俗化和文化的本質是相背的,低俗化的文化產品不可取。不可排除商業化對傳播文明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歷程中也應該堂而皇之地合理存在,然而,因為商業化是以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從而也會導致文化產品生產者追求受眾群的最大化。有著很強的商業化操作痕跡的文化產品,不追求深度的意義、價值,只是供受眾消費、消遣、娛樂。忽略了文化傳播的精神文明的實質。商業性的大眾文化的傳播大大滿足了主體意識越來越強烈的現代人;而這種滿足的結果又使文化的商業價值得到迅速飆升。兩者相得益彰,互為因果。因為使用「大數法則」滿足大多數人的內容得到優先對待。一切都是追求,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最高的收視率,最高的發行量,最高的點擊率,最終贏得投資商的滾滾財源。然而,虛假的繁榮背後是文化生態的沙化。
文化生態需要平衡。曾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阿瑟•奧肯堅持一個基本立場:社會需要市場,社會必須約束市場;商業之外的各種價值都必須得到保護,以免受到金錢尺度這個潛在暴君的侵犯。
文化是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肩站立的一個最基本的基礎。有人說,中國的電影進入了西方的主流院線。但外國每年有多少大片進來?不要說歐美國家,連亞洲地區,韓國、日本進入中國的文化產品和中國進入他們國家的文化產品,在數量上也不能同日而語。數量說明趨勢。全球化的未來體現在年輕一代,不是我們在影響西方,而是西方在影響我們;不是西方更理解和接近我們,而是我們更理解和接納西方。
好萊塢來了,帶著咄咄逼人的文化擴張,來自我們民間的傳統故事《花木蘭》被迪斯尼改編成動畫片,動畫片《花木蘭》很多人都愛看,但是,仔細看過之後,你就會發現動畫片中的花木蘭已經不是中國傳統印象中的花木蘭了,除了視覺形象的東方元素符號之外,她骨子裡是典型的西方女子。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題材被美國人演繹,它篡改了我們的文化精神。美國是用自己的文化想像和演繹裝進了這個名叫「花木蘭」的瓶子里,然後大聲吆喝著,出口到中國來大賺其錢。更為關鍵的是,她在潛移默化中侵蝕了下一代,孩子們頭腦中被植入了美國式的思想理念。好萊塢陸續對《楊家將》、《西游記》、《孫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國經典篡改完畢推進市場後,我們的年輕一代該怎樣理解我們自己的傳統經典?
好萊塢是一個文化工廠,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它並不是在從事文化保護計劃。好萊塢挖掘的雖然是中國的歷史題材,但著意的卻是未來的市場和文化傳播。他們挖掘新題材的沖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商業利潤的追求和攫取,是為了分食世界電影市場的大蛋糕,他們用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標准來打造我們傳統的民族題材,並按照他們嫻熟的商業邏輯來進行運作,並推向世界。他們將一個東方的、中國的、民族的、傳統的文化題材處理成一個西方的、美國的、好萊塢的和後現代的電影文本。
與好萊塢咄咄逼人的文化擴張相比,面對這些已經融入我們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資源,我們與國外藝術家們對中國傳統題材的熱衷的態度相比,著實應該深刻思考。
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態的特點之一。許多傳統風格一旦變異,歷史文化遺產一旦毀損,人居環境一旦破壞,這將是人類文明的損失和歷史的遺憾。這不應該是現代化的結果,而是對現代化的一種扭曲,其損害的將是人類自身。從這一點上來講,保護文化生態的重要性是非常深遠的。
創新是有效的保護。用伽達默爾的話來說就是:「傳統並不是我們繼承得來的一宗現成之物,而是我們自己把它生產出來的,因為我們理解著傳統的進展並且參與在傳統的進展之中,從而也就靠我們自己進一步規定了傳統」。努力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態環境,在揚棄地繼承先輩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在更為復雜的社會實踐中,不斷以新的成果來充實其內容、豐富其內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組傳統的功能結構,使之成為具有嶄新形態的、與我們的時代相適應並反映歷史走向的新傳統,從而把傳世之寶與現代新觀念聚合,並轉化、升華為現實的巨大凝聚力和內驅力,使深厚的歷史底蘊揮發出濃郁的時代氣息。
『貳』 文化生態學的學科起源
「文化生態學」的概念主要源於「生態學」一詞,該詞是19世紀70年代由德國生物學家E.H.海克爾提出的,用以研究文化與整個環境生物集的關系。1955年,美國文化人類學家J.H.斯圖爾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態學」的概念,倡導建立專門學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異的特殊文化特徵及文化模式的來源。此後,文化生態學為越來越多的人類學家和生態學家所重視,逐漸形成一門新的學科。
『叄』 文化生態的文化保護
人們現在都已懂得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會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各級政府設有專治環保的機構,誰家工廠排出污水或者有害物質,就勒令整治、罰款直至停產;對以往造下的孽,如植被破壞、水域侵佔、地面沙化、大氣污染、生物鏈失調等等關鍵是,人們都懂得了不能惹惱大自然,它報復起來很兇,要危及人的生存。可是,對文化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卻很少有人關注,很少有人懂得它同樣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惡果。
那危害是精神方面的,從腐蝕心靈、敗壞風俗直至傷害人性。文化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某些惡果,是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顯示的,比如,上世紀50年代起的輿論一律,只許信仰不準思考,封閉鎖國杜絕世界信息,精神生活的清教徒化,等等,不旋踵而導致了10年災難的文化沙化。其惡果至今尚有餘烈,未全整復。
文化生態的污染和破壞是隱性的,它對社會精神的腐蝕、國民素質的凌夷,乃至對人性的殘害,往往不會在短時期內顯示其危害,那隻有用理性鑒別才能察知。不像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之影響那樣明打明,人們從日常直感便能辨悉。人們日日夜夜身處在文化生態惡化了的環境中,受著毒害也未必感知,真所謂「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就個體說,日浸日淫,潛移默化,美孜孜地沉溺其中,精神萎頹情操卑下了還不知是受其熏染所致;就社會說,營營攘攘,鬧鬧哄哄,花花綠綠,初不覺其有異,風尚糜爛道德敗壞了還不知是劣質文化流盪侵害的結果。文化生態尚無環保覺悟,更無治理設施,以往的破壞既未修補完竣,惡因還在引發惡果;新的污染更大量滋生,正如貪圖近利不顧公益的企業之不斷大量排污( 有的甚至並未意識到自己在大肆排污)。
『肆』 什麼是生態文化旅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伍』 如何理解文化生態 文化圈 文化層 文化區 的內涵和相互關系
文化生態:
①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所顯露的美好的姿態或生動的意態。
② 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
③ 泛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狀況和環境。
文化圈 :
奧地利學者W.施密特主張,文化圈不僅限於一個地理空間范圍,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連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屬一個文化圈,一個文化圈可以包括許多部族和民族,是一個民族群。在一個文化叢相關的不同地帶,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們就同屬一個文化圈,如東亞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文化圈是獨立持久的,也可以向外遷移。一個文化圈之內的整個文化,包括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各個部分,如器物、經濟、社會、宗教等。向外遷移的不僅是整體文化的個別部分,也可能是整個文化模式。
文化層:
文化層為考古學術語。指古代遺址中,由於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每一層代表一定的時期。考古工作即是從地層上正確劃出上下文化層的疊壓關系。根據文化層的包含物和疊壓關系,可以確定遺址各層的文化內涵和相對年代.。
文化區:
文化區是具有某種共同文化屬性的人群所佔據的地區,在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具有獨特的統一體功能的空間單位。
『陸』 文化生態學的定義
文化抄生態學
所謂文化生態學,按照《中國大網路全書》里的定義,是指用人類生存的整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態理論研究文化產生、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分支學科。
1955年,美國學者J.H.斯圖爾德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態學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從人類生存的整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產生、發展、變異規律的一種學說」(司馬雲傑,1987)
文化生態學主張從人、自然、社會、文化的各種變數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產生、發展的規律,用以尋求不同民族文化發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
『柒』 文化生態
化生態學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斯圖爾德( Steweardm J · H , 1902 — 1972 )在《文化進化和過程》( 1953 )一書中提出。按斯氏的設想,文化生態學旨在「解釋具有地域性差別的一些特別的文化特徵及文化模式的來源」。他將文化粗略地劃分為「中核性文化」和「次要文化」,前者指和生計活動及經濟組織關系密切的文化特性;除此之外的即屬於後者,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斯氏對文化生態的考察便主要集中在他認為具有確定性的技術——經濟體系,從而忽略了社會的、觀念的諸因素與生態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對於他所謂的「中核性文化」內部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也沒有給予重視。斯氏所創立的文化生態學,幾十年來在西方已有長足發展,但其基本取向依然集中於對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的考察。因此,文化生態學在西方更確切的名稱應是生態人類學。馮天瑜先生從唯物史觀出發,界定「文化生態學是以人類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與天然環境及人造環境的相互關系為對象的一門學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與文化環境的調適及內在聯系」。他將文化生態劃分為三個層次,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和社會制度環境,指出,「文化生態三層次彼此之間不斷通過人類的社會實踐(首先是生產勞動)進行物質的及能量的交換,構成一個渾然的整體,同時,它們又分別通過復雜的渠道,經由種種介質對觀念世界施加影響」。這樣,他便完成了對「文化生態」這一核心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擴展,使文化生態學在研究時限上包容人類文化的全部進程,在研究對象上貫穿文化的所有層面。他進而運用該理論體系對中華文化這一「源遠流長、跌宕起伏、絢麗多姿、歷久而彌新」的文化個案,進行縱向和橫向的解析與綜合分析,其研究規模之龐大、體系之完備、論證之嚴密精深,均令人嘆服。因此,無論從理論建構的角度,還是從應用研究的角度,我們均可以說,馮天瑜先生創立了文化生態學的中國學派,其奠基之作為《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以下有關引文均出自該書)。
『捌』 文化生態學的學科理論
文化生態學的理論和概念主要是用來解釋文化適應環境的過程。它認為,人類是一定環境中總生命網的一部分,與物種群的生成體構成一個生物層的亞社會層,它通常被稱作群落。在這個總生命網中引進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層上建立起一個文化層。兩個層次之間交互作用、交互影響,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共生關系。這種共生關系不僅影響人類一般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也影響文化的產生和形成,並發展為不同的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
文化生態學認為,文化不是經濟活動的直接產物,它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復雜的變數。山脈、河流、海洋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環境、先前的社會觀念、現實生活中流行的新觀念,以及社會、社區的特殊發展趨勢,等等,都給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場合和情境。文化生態學主張從人、自然、社會、文化的各種變數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產生、發展的規律,用以尋求不同民族文化發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斯圖爾德把文化生態學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真正整合的方法,認為如果孤立地考慮人口、居住模式、親屬關系結構、土地佔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術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及與環境的聯系;只有把各種復雜因素聯系在一起,進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環境諸因素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說明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怎樣受制於環境。
文化生態學除研究文化對於自然環境的適應外,更主要的是研究影響文化發展的各種復雜變數間的關系,特別是科學技術、經濟體制、社會組織及社會價值觀念對人的影響。從文化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看:與自然環境最近、最直接的是科學技術,它與自然環境強相關;其次是經濟體制和社會組織;最遠的是價值觀念,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顯示出弱相關,它是通過經濟體制、社會組織等中間變數來實現的。反過來看,對人的社會化影響最直接的是價值觀念,即風俗、道德、宗教、哲學、藝術等觀念形態的文化,二者表現出強相關;其次是社會組織、經濟體制及科學技術;最遠的是自然環境,它對人類的影響主要通過科學技術、經濟體制、社會組織一類中間變數來實現。
『玖』 經濟文化類型和文化生態學的區別聯系
1、經濟文化類型理論,是20 世紀50 年代兩位蘇聯學者———列文、切博克薩羅夫為了對世界民族進行語言譜系以外的分類而提出的一個分類體系概念。
蘇聯學者列文、切博克薩羅夫等將經濟文化類型定義為「處於大致相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條件之下的各族人民,在歷史上形成的經濟文化相互聯系的特點的綜合體」。林耀華等學者將經濟文化類型的定義發展為: 「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態環境之下,並有相同生計方式的各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經濟和文化特點的綜合體。
2、文化生態學:文化生態學是二十世紀以來新型的一門跨學科的交叉科學。隨著科技的發展,文化生態學也從研究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擴展到了研究與工程學、信息傳播學、經濟學、教育學、媒體學等學科之間的關系,但文化生態學的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任務。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環境破壞使人們認識到文化生態學對社會進步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美國的斯圖爾德先在《文化生態學的概念和方法》中,從文化生態學所研究問題的不同出發,將文化生態學同「環境決定論」和「經濟決定論」加以區分。
3、二者有一定聯系,都以文化為對象研究。前者是經濟下的文化,重視文化類型。後者是文化下的生態,重視環境生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