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介紹
『壹』 溫泉鎮的介紹
溫泉鎮是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環翠區中部,距市區16千米。面內積66.5平方千容米,人口2.1萬人。轄雙泉城1個居委會,溫泉湯、東崮、西崮、柳林、江家寨、虎山、欒家店、雅家莊、河西、湯河北、鄒家莊、林家院、羅家、西七夼、東七夼、雨夼、冶口、小庄、下江家、小南山、劉家台、林家莊、後亭子夼、前亭子夼、鄭家、張家山、堂子、馬夼、雙寺夼29個行政村,29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江家寨。是威海市花生、 柞蠶繭的重點產區。石島—煙台與青島—威海公路通過境。景點有正棋山和溫泉。
『貳』 咸寧溫泉的基本簡介
咸寧市地處湖北南部,2006年9月,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批准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自200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
咸寧溫泉有大量的民間傳說,有地母造溫泉、鐵拐李拜壽溫泉等神話傳說。據《咸寧市地名志》記載,「咸寧溫泉早在唐代 就已著稱,宋時『溫泉沸波』已入『淦川八景』,相傳宋仁宗趙禎南遊時曾到來此(溫泉鎮)洗過溫泉澡」。除了溫泉的歷史文 化,咸寧溫泉以保健養生為主的健康文化同樣深厚久遠。1938年侵華日軍駐扎咸寧,在淦河邊建起一個溫泉療養所。1945年日軍 投降後,國民黨軍隊第十一師沿襲使用該療養所。咸寧解放後,解放軍就地改擴建成一九五醫院,其設立的「理療科」主要就是 用溫泉水治療風濕病和皮膚病,一直延續至今。
咸寧溫泉資源十分豐富,分布廣泛,各縣市區均有分布。水質類型以硫酸鈣、重碳酸鈣和重碳酸鈉型為主,水質清澈、無色、無沉澱物,感官好,含有豐富的硫、氡、鍶、氟等微量元素,溫泉水溫度介於27℃至64℃,全市各地溫泉中的礦物組分含量各異,極具醫療保健價值。地下熱泉均以上升泉群形式出露,部分鑽孔揭露後成為自溢井,水位、溫度、水質情況變化僅在一定范圍內 波動,較為穩定。受人為開採的影響,水位波動范圍一般在2.0m以內,主要呈現出5~9月水位相對較高,12~2月水位相對較低的特徵。
溫泉從石洞中湧出,蜿蜒流淌在湖畔山間,便有了「人間天堂」的感覺,可以讓你暫時忘卻紛紛塵世,享有一份遠離城市喧囂,親近大自然的悠閑愜意,在泡湯時享受風景,在自然中放鬆心情,感受到「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
『叄』 溫泉縣的介紹
溫泉縣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自治州,位於自治區西北部,博爾塔拉河上遊河谷地帶,天山西段北麓、准噶爾盆地西緣。東鄰博樂市,南隔別珍套山與霍城縣相傍,西部和北部分別以空郭羅鄂博山和阿拉套山西段為界與哈薩克毗鄰。縣境東西長139.4公里,南北寬64.8公里。可耕地面積49萬畝,草場面積619萬畝,森林55.1萬畝。這里氣候冬暖夏涼,屬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3.6攝氏度。地表水年總徑量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3.1億立方米,理論水能蘊藏量27.9萬千瓦。2012年人口為7.46萬。
『肆』 東湯溫泉的介紹
東湯溫泉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東湯鎮,水質含氟量高。該溫泉於中國唐代時就已發現。
『伍』 半湯溫泉的景點介紹
半湯溫泉歷史悠久,因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是安徽省著名的風景療養區。半湯溫泉系全國四大溫泉之一,大小泉眼,星羅棋布。最大的有兩口,一為燙泉,一為冷泉,兩泉匯合為溫泉,故名「半湯」。泉水中含有鐵、鋅、錳、鋇、鍶、氡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活動性元素,能治療50多種疾病,熱泉水溫60℃,日流量1000噸左右,冷泉水溫40℃,日流量1萬多噸。
半湯溫泉是蘊含於地下深層岩石裂隙中的積水,通過不停的運行,在地溫、地壓長期作用下,不但獲得了地層深部傳導的熱能,水溫達55℃-62℃,屬高溫型礦泉水,也獲得了溶解於泉水中的各種元素,如鈣、鎂、鈉、鉀、鍶、鋰、鋅、硫酸根和碳酸氫根等,其中放射性氡、偏硅酸離子均達國家礦泉水分類界限標准,屬於放射性氡、偏硅酸、硫酸鹽礦泉水,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從而形成了全國著名的有保健、治療作用的溫泉。
改革開放後,省、地、市加快了開發溫泉資源的步伐,同時也強化了對溫泉旅遊資源的管理。一座座風格各異的療養院、度假村、賓館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樓群錯落,粉牆黛瓦,恢宏典雅,一排排一幢幢隱現於濃蔭中,療養院內花開四季,果結終年,環境幽雅,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近年來,度假區內先後興建了露天溫泉旅遊池、網球場、保齡球館、健身房等游樂設施,並規劃建設高爾夫球場。最近,10家療養院、度假村和賓館聯合成立了半湯溫泉旅遊度假區接待中心,共擁有床位近2000多張,可接待200多人同時參加會議,接待3000多人就餐。
現如今的半湯溫泉度假區綠樹成蔭、花木扶疏、小橋流水、別墅、樓台、亭閣星羅棋布。省工療、干療、電療、地療和溫泉、金泉、銀泉、瑞泉等三星級賓館坐落其間,有醫療、水療、泥療、電療、磁療、按摩推拿、藤療、體療等多種醫療方式。此外還有溫泉游泳館、健身房、網球、籃球、排球場地和保齡球館等設施。古人曰半湯為「九福之地」,今人稱半湯是「溫泉療養、旅遊度假休閑」之勝地。 半湯泉水冷熱合流,潔明清澈,出地一般在55C,內含內性元素30多種,其中每毫升含80~120埃曼氡氣,在國內罕見。經國家權威科研機構鑒定,半湯既產沐浴溫泉,又產飲用礦泉,品位上乘,質量優良,可與馳名世界的8大飲用礦泉水媲美,具有極珍貴的開發價值。泉水對50多種疾病有明顯療效,尤其對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和皮膚病的療效最佳。據《寰宇記》載:「凡抱疾者飲浴此湯,無不效驗」;男女老少,在此浴後,無不有「憂如肌骨換」的輕鬆快感。因而古人稱譽半湯為「九福之地」。溫泉含有30多種活性元素,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但遺憾的是千百年來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1938年春馮玉祥將軍回歸故里時,捐資興建了半湯浴室,才使半湯溫泉真正發揮其作用。
經測定,半湯溫泉水中的元素呈離子狀態。它可透過人的皮膚或附著體表,參與人體各種代謝活動,溫泉水中的化學成份在水溫、水壓及浮力等共同作用下,可使人體末梢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旺盛新陳代謝,改善心肺功能,增強代償機能和調節內分泌等功能。
臨床實踐表明半湯溫泉對下列疾病具有顯著療效:
1、運動系列疾病:風濕類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肩、腰腿痛,外傷後遺症等;
2、皮膚科疾病:銀屑病、神經性皮炎、濕疹、皮膚瘙癢症等;
3、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炎、神經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腦卒中後遺症等;
4、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動脈硬化症等;
5、代謝,內分泌系統及婦科病,如痛風、肥胖、糖尿病等。 早在1937年春,馮玉祥將軍帶著隨從回到了故鄉竹柯村,並在此住了一個月。有一天他帶著副官和兩個衛兵穿著便衣,翻過試刀山慕名前來半湯溫泉游覽、沐浴。那時的半湯並無真正的浴室,只有一道短牆擋著一個水池,雨雪天因不避風雨而常常不堪使用,且沒有女浴室。將軍得知這一切,極為痛心。都民國26年了,半湯怎麼還沒有女浴室?將軍一貫提倡男女平等,立即找到保長、鄉紳,提出應革除舊俗,興建女浴室。保長把手一攤說:「鄉里窮,拿不出錢來。」將軍招來副官問:「我們還有多少錢?」副官答道:「先生,我們在小佛嶺植樹、修建元山校舍、資助貧困已超出用款計劃,餘下的只夠我們反程的開銷了。」將軍稍作沉吟,即對保長、鄉紳們說:「明年春天我會回來修建半湯浴室的。」
馮將軍沒有食言,1938年春天,將軍回故里後再次攜隨從來到半湯。這次他捐資2000銀圓,親手交給地方士紳李如海、孫業林,用於購買磚瓦木料,興建男女浴室,臨走時留下一趙姓軍需官督辦工程。未及一月,十二間磚木結構的浴室終於落成了,北向六間為女浴室,南向六間為男浴室。竣工之日,鄉親們自發地放起爆竹,以慶祝女浴室的誕生。因為浴室系馮將軍捐資修建,他早已言明不收浴資,無論貧富貴賤在此沐浴一律平等,所以浴室門前擠滿了四鄉八鄰的男女老少。當時在場的巢縣縣長郭汝台感慨至及,揮筆寫就唐代詩人羅隱的詩句「飲水魚心知冷暖,濯纓人足識炎涼。」並將其作為對聯刻在浴室大門兩側,以銘記將軍的壯舉。
馮將軍捐資修建半湯浴室,有兩個新創舉:即半湯第一次有了名副其實的浴室;巢縣(今居巢區)也第一次有了女浴室。可惜的是抗戰期間巢縣淪陷以後,日寇在半湯建立據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致使半湯浴室毀於戰火。 半湯溫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溫泉養生。半湯溫泉是蘊含於地下深層岩石裂隙中的積水,通過不停地運行,在地溫、地壓長期作用下,不但獲得了地層深部傳導的熱能,水溫達55℃-62℃,屬高溫型礦泉水,也獲得了溶解於泉水中的各種元素,如鈣、鎂、鈉、鉀、鍶、鋰、鋅、硫酸根和碳酸氫根等,
其中放射性氡、偏硅酸離子均達國家礦泉水分類界限標准,屬於放射性氡、偏硅酸、硫酸鹽礦泉水,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從而形成了全國著名的有保健、治療作用的溫泉。
經測定,半湯溫泉水中的元素呈離子狀態。它可透過人的皮膚或附著體表,參與人體各種代謝活動,溫泉水中的化學成分在水溫、水壓及浮力等共同作用下,可使人體末梢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旺盛新陳代謝,改善心肺功能,增強代償機能和調節內分泌等功能。
同時,隨著這幾年對半湯的開發,除溫泉外,其他的配套設施也日漸完善。來這里不僅能享受溫泉的滋潤,更能舉辦會務、洽談商貿。旅遊、度假、休閑於一體的半湯度假區日漸成熟。
記者了解到,半湯溫泉開發於隋代,聞名於唐代,因治癒多位皇帝及達官貴人皮膚疾病而享譽四方,古人譽為「九福之地」。唐代詩人羅隱留下了「飲水魚心知冷暖,濯纓人足識炎涼」的詩句;愛國將領馮玉祥曾捐資於此設「女浴室」。
有關半湯溫泉的記載其實早在宋朝就已有之。《太平寰宇記》稱,巢縣湯泉「四時常熱,就抱疾者飲浴此湯,無不效驗。復有一泉,半冷半熱,名曰半湯。」《明一統志》記,「山有二泉,一冷一熱,合流其初,冷熱仍異,數里之外始相混。魚自冷泉(出),觸熱則亟回。」清康熙版《巢縣志》則記載:「湯山,在新安鄉縣北東二十里,下有溫泉,可浴。明末黃藩鎮作屋覆其上,周繚以磚牆,其傍半里許,有冷泉,其寒徹骨。」並將《半湯溫泉》作為巢縣十景形勝圖之一,配有精美的插畫。
區劃調整後,打造半湯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被提上日程。建設半湯度假區的具體方案正在設計中,來自美國和新加坡的國際頂尖設計公司均加盟設計團隊。根據初步規劃,度假區將按照「一心三谷」格局布局未來風景。
記者了解到,半湯國際溫泉度假區將以山體為背景,以水系為線索,以溫泉為核心,構建「一心三谷」的規劃結構。「一心」,乃是以半湯溫泉資源為核心,以入口服務、溫泉洗浴、會議會展、商務休閑、城市休閑等為主要功能,建設「月湖晚泉」、「金巢銀泉」兩大標志性項目,打造合肥夜間娛樂新地標及長三角高端商務會議基地。
「三谷」分別是養生谷、匯智谷和逍遙谷。養生谷,以養生為核心理念,結合溫泉游樂及田園環境,以康療養生、田園度假、主題游樂等為主要功能,建設「環宇樂泉」、「山地活泉」、「花田喜泉」三大重點項目,打造溫泉康療養生第一品牌。匯智谷將以將軍文化為內涵,以園林式辦公、企業會所、創意休閑及文化體驗為主要功能,建設「將府御泉」,打造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創意產業基地。逍遙谷將以山地生態為特色,圍繞山地運動、山地生態度假等主要功能,建設「乾坤道泉」、「林澗冷泉」,打造山地運動度假逍遙地。
據《隋書·地理志》載:襄安縣(即今巢湖市)有半陽山,山有湯地,二口流量較大的溫泉,相距不足千米,一為冷泉,一為熱泉,兩泉匯合處,冷熱各半,故此地被稱為「半湯」。半湯泉水冷熱合流,潔明清澈,出水一般在55℃,內含30多種元素,對人體有養生保健的作用。另外,半湯既產沐浴溫泉,又產飲用礦泉,品質上乘,具有珍貴的開發價值。
半湯溫泉的開發始於上世紀30年代。據說,1938年春,馮玉祥將軍回歸故里時,捐資興建了半湯浴室,半湯溫泉開始為世人所了解。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90年代前,半湯成為國內溫泉療養度假的勝地,從普通百姓到勞動模範、戰斗英雄,甚至上至國家領導人,都慕名來半湯療養和旅遊。半湯溫泉一時享譽全國。
『陸』 溫泉銘的簡介
唐太宗(599-649)隴西成紀人。姓李名世民,唐高祖李淵第二子。隋末從父起兵,屢立功勛,封秦王,任尚書令。公元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為皇太子,旋即帝位。謚文,廟號太宗。自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其中前期史稱為「貞觀之治」。書法方面理論和實踐都有極高的造詣。獨尊王羲之書法為正宗,徵求天下王羲之真跡,並撰《王羲之傳倫》、心為王羲之書法盡善盡美。此論對當世和後代的書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在書法實踐方面亦是力追王羲之,深得王羲之行書之神髓,後世學王書者,沒有能超過他的。張來《宛丘集·跋唐太宗真跡》雲:「《官法帖》帝五部中,有太宗書真行千餘字。觀其有筆精工,法度粹美,雜之二王帖中,不能辨也。而其雄邁秀傑之氣,則冠諸書者。」
唐太宗在書法還有理論和實踐上都極具影響的貢獻,那就是以行書入碑。錢泳《書學》謂:「古來碑者,在漢、魏必以隸書,在晉、宋、六朝必以真書,以行書而書碑者,始於唐太宗之《晉祠銘》,李北海繼之」。唐太宗行書碑刻除《晉祠銘》外,還有《溫泉銘》周原石久佚,所以前人論之極少。1900年道士王圓籙於敦煌鳴沙山千佛洞發現《溫泉銘》唐拓孤本。俞復跋宕流美,甚得王羲之書法意趣。《溫泉銘》再現人世,不僅為研究宗的書法,提供了極好的資料,我們今天如何學習王羲之的書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中國歷代皇帝中,字寫的好的不乏其人,但稱的上真正書法家的卻為數不多,如唐太宗李世民、趙佶、 趙構等幾位而已。
『柒』 溫泉鎮的介紹
安徽省岳西縣溫泉鎮建於1992年3月,由原湯池、斯橋、東營3鄉合並而成,位於岳西縣城北郊,鎮政府坐落地(湯池村)距縣城僅6公里,全鎮總面積8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305個村民組,8023戶,32990人。境內居住的大部分村民均為漢族人,也有少數侗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