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有關生態文明的論文

有關生態文明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00:26:45

1. 以 生態文明 與大學生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1000左右 有誰會幫幫忙吧

生態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基本國策」、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著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更不能讓鳥孤獨,讓我們共建綠色家園,讓綠色回歸自然,我們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紀凝望地球:空氣污染嚴重、土地遭到破壞、溫室效應威脅著人類、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化學污染日益嚴重、混亂的城市化、海洋生態危機加劇、極地臭氧空洞,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嗎?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的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綠草覆蓋著大地,清新的空氣中瓢著陣陣花香,豐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著大地上的生物,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蔚藍的大海中暢游……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我們再也不能吃祖宗飯、斷路的路子了,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我們應該積極地,自覺地行動起來,快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行動中來.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家園,應從身邊的事做起

2. 寫一篇800論文,圍繞:生態文明托起美麗中國

自從十八大會議召開以來,生態文明,美麗中國,這些會議中提出來的詞語便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從往年的建設的:「三位一體」;到後來的「四位一體」;再到2013年召開的十八大會議中提出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的總體格局中,不難看出,國家近些年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增加了不少。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生態文明是什麼?它和美麗中國有什麼樣的聯系呢?為什麼要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建設?
生態文明,這兩個詞彙我到是不陌生,可是當它們結合到一起,變成「生態文明」時,是什麼意思呢?保護環境是它的同義詞嗎?這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他們不是同一個意思。生態文明的含義要比保護環境深一個層次,生態文明是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它和傳統的工業文明、農業文明有很大的不同,它倡導的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互愛互助。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之間是條件關系:只有建設好生態文明,才可以創造出美麗中國。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工業發展迅猛,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然而,當我國的經濟在迅速增長時,也同樣在面臨著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系統被破壞等一系列的困擾。試想一下:一個水資源被污染、空氣被污染、土地被污染的中國,能被稱之為美麗富饒嗎?
當中國基本上擺脫了貧窮與落後時,當國人的錢包越來越鼓時,人們是不是也開始意識到:物質生活的好壞,並不能衡量生活質量的優劣。並不是說人們過上好日子了,就幸福了。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適宜居住的環境以及安全的食品,都是生活幸福的必需品。
一棵樹好栽,而一片林難育。為了國家、為了自己,我們應該團結一致,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國家,為生態文明做出我們應該有的努力。

3. 一篇關於生態文明的論文,謝謝

生態文明一直都是我們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生存,生產的條件。和藹可親,美麗的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作為「地球村」的一員,人類的一員,我們堅持以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為一個夢寐以求,美麗的目標。
這幾年,我們一直向著這個目標所努力,可是因為人們濫砍伐樹木,不知有多少的小鳥無家可歸,不知有多少的地區因為沒有樹木擋風沙而不斷黃沙連連;可是因為人們無節制的浪費水,不知有多少清澈的小河失去了軀體,變成了乾巴巴的土地,也不知有多少小魚因為失去了家園而死在了乾巴巴的土地上;可是因為泥土,磚瓦覆蓋的煙囪噴出有毒的氣體,以往那個令人懷念的,蔚藍的,清新的天空被抹上了一層總是掉不下去的「黑紗」,那些帶著各種香甜氣味的空氣也變得無影無蹤;可是因為一片一片,一堆一堆的白色塑料袋,飄在了樹枝上,飄在了草地上………不知有多少外國遊人搖著頭,離開了只剩下一群面色尷尬的人的旅遊景點;可是因為多少雙伸向小動物的「魔爪」,不知有多少小動物因為失去家人而默默流淚,不知有多少動物學家因為世界上僅剩下的幾萬種動物而不斷搖頭;可是因為人類沒完沒了的向大自然索取一切,不知大自然是如何懲罰貪婪的人類,不知地球是如何數著自己剩下的年歲而嘆氣;因為人類隨意破壞我們的家園,違反了自然規律,不知電視上出現了多少幕令人掉淚的場景,不知地球是如何大發雷霆,用各種自然災害來懲罰貪婪,無知的人類…………..
如果把無限,未知的宇宙空間比做一片大海,那麼地球就是這片汪洋大海中的一艘孤孤單單的,唯一一條載有幾億人生命的航船。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駕駛它的鑰匙,駕駛它的資格,作為一名合格的乘客,我們要齊心協力幫助這艘船,不管前方的海嘯多麼猛烈,不管前方是冰山還是土地,我們只要齊心協力就能做到一切!如果當船漏水了,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可能你們會說,什麼草木蔥蘢,什麼綠樹成蔭,什麼鳥語花香,什麼空氣清新,一切都只是一個遙遠的幻想而已了吧!不,朋友,難道你已經放棄了對地球的一切希望?難道你已經放棄了對人類的一切希望?難道你已經打算松開地球母親那雙溫暖的手?難道你已經放棄了那雙駕駛這艘船的鑰匙,將它徹底拋入了那片海中嗎?是的,雖然那隻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只是一個不可實現的幻想,但是我要否決你。我始終相信,就算地球已經崩潰,我還是依然相信,它給了我們一切;即使人類已經滅亡,但我還是依然相信,人類的故事會變成一粒種子,深深紮下結實的根;即使地球母親那雙溫暖的手再也牽不住我們的手,但是我會牢牢抓住她的手;即使人類全部放棄了那把鑰匙,但是我會保管好我的鑰匙;即使你已經不再相信任何和你有關的東西,那你可以等待地球滅亡的那天,但我會告訴你,我不會等待地球滅亡的那天,因為沒有那天!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能告訴你們,這個無限的宇宙空間,已經沒有我們的第二個地球了。倡導生態文明,健康綠色,無水,空氣,白色污染,就是要掌握好全人類手中那根細細的「生命線」。總有一天,當人類不再相信地球,不再握緊那根生命線,而是等待死亡,那根線,總會被人剪斷。但是,總有一天,全人類鼓起了信心,減少了一切污染,勤勞的保護地球,那根生命線,我相信,你們也相信,那根線,會越變越粗,每一次發出的摩擦聲就是對滅亡的挑戰。
長江黃河,哺育我們的母親河,而現在,不知黃河底積累了多少黃沙,真不愧是「黃河」了,以往那個總是笑著迎接我們的母親河,如今卻變得愁悶不堪,還總是默默的流淚,她還愛著炎黃子孫;芝塔龍河,那個藍色的河,是多久以前的樣子了?從此,那個美麗的河,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了滿堆滿堆的垃圾。即使大家再怎麼呼喚她,清理她,她依然還在沉睡者;亞穆納河,印度首都新德里58%的垃圾廢物都傾倒在亞穆納河裡。政府雖然開出了1700億盧比的河流治理費用,可是她那面目全非的樣子一點也沒有變,大家這才意識到她有多重要;孟加拉共和國伯利康加河是城市的主要河流,如今,水中的生物,死的死,逃的逃,水中生物早已盪然無存。前來參觀她美麗的一面的遊客不禁大吃一驚;馬里勞河處處可見塑料包裝袋,橡膠拖鞋,香蕉樹干,被河水泡到臃腫的腐爛的動物屍體……如此可怕的情景讓世人吃了不少驚,從此那麼美麗的馬里勞河真的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嗎………..
愛護地球,保護地球。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還是一個需要實際行動來證明的目標。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吧!

4. 寫一篇關於生態文明的論文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應搞清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個層面。
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三個方面。
生態意識文明。它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觀念形態,包括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以及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
生態制度文明。它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制度形態,包括生態制度、法律和規范。其中,特別強調健全和完善與生態文明建設標准相關的法制體系,重點突出強制性生態技術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態行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態文明觀和生態文明意識指導下,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推動生態文明進步發展的活動,包括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產業、綠化建設以及一切具有生態文明意義的參與和管理活動,同時還包括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能力的培育。 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個層面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包括人類在生態問題上所有積極的、進步的思想觀念建設,而且包括生態意識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設。(一)經濟層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是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綠色化」、無害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這就要求我們: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應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並具體落實到單位、家庭、個人。實施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不僅指生產過程要節約原材料、能源並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周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預防污染」是清潔生產的本質特徵,它適宜於包括工業生產在內的第一、二、三產業。傳統生產是一種只強調物質生產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改變這種生產方式,需要不斷進行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引導人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讓清潔生產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採用清潔能源、預防和減少污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增強環保產業的職業責任意識。環保產業作為專門為改善生態環境而開發提供實用技術、商品和服務的產業,不僅是一種實體、一種市場行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通過廣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環保產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生態職業責任意識。 (二)政治層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層面,是指黨和政府要重視生態問題,把解決生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
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和主體作用,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製度基礎、社會基礎以及相應的設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
加強生態法制建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法治國家進程的加快,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調動人民群眾主動自覺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積極性,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的生態環境權益,並敢於對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同時,要通過建立和實施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責任追究制度,激發和強化各級領導幹部、環保執法人員、環保產業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意識。
重視生態行政建設。正確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深刻認識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了解經濟活動對生態變化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提高對生態質量變化的識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推進生態民主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將一事無成。應保證人民群眾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群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深切體會和明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激發其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 (三)文化層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層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動包括指導我們進行生態環境創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組織、規劃等意識和行為都必須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
樹立生態文化意識。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新世紀新階段,人類已逐漸認識到長期對自然進行掠奪性索取、破壞必將遭受懲罰,一個從征服自然、破壞自然到回歸自然、珍愛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態意識覺醒之日,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改善之時。因此,進行生態教育,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同,增強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行為的自律,牢固樹立生態文化意識,是解決生態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注重生態道德教育。生態與道德不可割裂。生態環境的優劣,反映著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同時,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也極大地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優劣。生態道德驅動著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自律性與責任感。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可以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應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多種形式的生態道德實踐活動,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護生態、美化家園、綠化祖國的社會文明新風尚。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摒棄了人類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要求賦予文化以生態建設的含義。具體說來,生態文化大致包括生態哲學文化、生態倫理文化、生態科技文化、生態教育文化、生態文藝文化、生態美學文化、生態傳播學等幾個方面。
(四)社會層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層面,是指重視和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推動人們生活方式的革新。這就要求我們: 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團結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會管理體系,形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樹立以文明、健康、科學、和諧生活方式為主導的社會風氣。
優化「人居」生活環境。「人居」生活環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保持和優化「人居」生活環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慮農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內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社區,使城市內部與城市外部周圍地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良性循環區域。要加強生態型社會建設,努力滿足城市居民對居住環境品質愈來愈高的追求。就農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態示範區」建設的同時,重點發展一批「綠色居住區」,建設包括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各種服務在內的配套設施。
實現人口良性發展。繼續貫徹優生優育的方針,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
實現消費方式的生態化。逐步形成有利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節約型消費,改變「一次性消費」和「類一次性消費」。反對自私的享樂觀,拒絕揮霍鋪張、浮華擺闊等消費行為。鼓勵從點點滴滴做起,減少或杜絕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5. > 論文如何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自然社會的論文
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意義
1000-2000字
的論文論文的文獻綜述(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研究)

6. 生態文明核心論文150字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同樣的戰略高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這是我們黨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深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如何應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構建生態文明校園、美麗校園以成為當前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
深入理解和准確把握生態文明的內涵,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生態文明核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其含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理解。從廣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的新型文明形態。它以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作為行為准則,建設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文明形態體現人類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的總和。從狹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並列的現實文明形式之一,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達到的文明程度。
生態文明學校建設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教育思想的發展,涉及到培養什麼素質的人的問題,是教育本身的應有之義,意義同樣是十分重要的。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賦予教育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是培養具有現代文明觀念、文明意識的人,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文明行為;二是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和生態環境,
為孫子後代負責、為民族的未來發展負責,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良好意識和一種責任感、使命感。
生態文明學校建設的主要內容。
1、要倡導綠色文化,踐行綠色行為,綠色校園文化是以「綠色」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要通過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將「綠色」理念貫穿於學校的辦學、管理、育人等各項工作中。堅持綠色辦公,實行綠色消費,開展綠色行動。
2、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要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加強環境保護的工作。保護自然生態,加強綠化美化工作。要對學校的污水、廢氣、實驗室廢物排放和垃圾處理進行綜合治理,加強校園衛生工作,打造環境優美、干凈整潔的校園。
3、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學校,增強節約意識。要建立全校性的資源節約管理目標,從加強教育、強化管理、完善設施等方面入手,開展節電、節水、節約辦公用品、廢物回收利用工作,這不僅是一種資源的節約問題,更是一種文明意識和節約意識的培養。
生態文明學校建設的實施策略
從生態文明學校建設的實踐中,經過認真思考,我們認為,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實施:
1保障機制。一是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並有明確的職責分工,有專人負責生態文明學校創建工作。二是建立相關制度,包括生態環境保護、綠化養護、衛生保潔、節能減排等相關制度。三是經費保障,
有相應的生態文明學校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專項經費。
2教育活動。一是開展學科教育,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課程管理和學校教育中,提高生態文明知識的普及率和行為行成率。二是開展教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運用固定宣傳陣地進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三是開展校本研修和專題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科研價值的課題研究成果。
3環境整治。一是加強校園生態環境整治,加強校園衛生工作,加強綠化美化工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環境優美、干凈整潔、功能齊備的校園。二是開展資源節約工作,建立全校性的資源(水、電、紙、糧食等)節約管理目標,增強節約意識,提高節約效果。三是開展污染治理工作,及時處理生活垃圾和實驗室廢物,提高師生對生態文明學校創建的知曉率和環境狀況滿意率。
4長效機制。一是對生態文明學校建設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工作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二是抓好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安全管理責任化、規范化,使校內治安狀況良好,工作紀律嚴明。三是開展風尚教育活動,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使干群、師師、師生、生生之間關系融洽,精神面貌良好,促進校園文明建設。
以美的環境、美的教育、美的行動實現生態文明校園建設,打造適宜學生學習、生活的「美麗校園」,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我校今後發展的特色之路,並將不斷影響師生的思想和行為,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

7. 關於石家莊生態文明的論文

標題: 關於石家莊生態文明的調查石家莊我去過,風景挺好的 ,不信你去看。調查結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