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環保攝影

生態環保攝影

發布時間: 2020-12-13 00:17:48

1. 生態攝影的內涵是什麼

生態——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系;生態學就是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系的科學;那麼,生態攝影就是:為講述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系而進行的攝影。

2. 今年的人與環境攝影大賽具體的參賽時間是什麼時候

記得他們6月15日有個啟動儀式,在酷六上看到過他們的啟動儀式視頻,內現場還有上屆獲獎作容品展示。
這個活動是由上海市環保宣傳教育中心、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藝術攝影協會一起主辦的,海客樂有機食品、富士股片(中國)、星光攝影器材城都有參與,好像還是特別支持單位。今年是以生態-映像為主題,呼籲大家關注生態、環保,這個形式不錯,人人都可以參與。
富士膠片(中國)、海客樂有機食品等單位,都一直在提倡企業社會責任,倡導生態、環保,對人與環境攝影大賽的支持,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到環保中來。
剛剛網路了一下,他們在9月29日下午在無限度廣場,就舉行頒獎儀式和作品展

3. 生態攝影的概念是什麼

2月26日下午2時45分到3時45分,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生態攝影師徐健做客搜狐,談什麼是生態攝影。

奚志農,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實踐著用影像的力量促進自然保護的信念。

在這一信念的指引下,他將鮮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並由此保住了它們所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報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以及「野氂牛隊」為保護藏羚羊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長江源頭生態及藏羚羊保護的關注;他首倡舉辦了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為在自然保護第一線的工作者提供了技術和設備的幫助,進一步壯大了以影像保護自然的隊伍。他的作品在《中國攝影》、《美國國家地理》等國內外知名期刊上大量發表,並且成為各大國際環保組織宣傳資料;獲得英國BG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瀕危物種"大獎、英國 「自然銀幕電影節」 「TVE獎」,是首位在這兩項比賽中獲獎的中國攝影師。這些優秀作品也為他贏得了《中國攝影》優秀攝影師、2004中國攝影傳媒大獎年度攝影人物乃至 「地球獎」「保護母親河獎」等大量榮譽。他還因為自己的貢獻被雲南省環保局聘為 「雲南省環境大使」。

徐健,野性中國工作室圖片庫項目總監、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指導教師和教材編寫者。曾任BBC自然歷史部&中視傳媒,中國自然和野生動物紀錄片「美麗中國」節目組調研員。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志 編輯部主任,《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野生動物欄目編輯、攝影師。

4. 電影拍攝期間破壞生態環境或者古跡的例子 追加30分!謝謝!

影片《無極》劇組因拍攝過程中對香格里拉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被處以9萬元罰款,香版格里拉縣權分管副縣長因負有領導責任被免職。
為拍攝《無極》,攝制組在碧沽天池修建了長約100米、寬約4米的砂石路面和長約20米的鋪有木條道路,搭建了「海棠精舍」臨時建築物。「海棠精舍」及砂石道路等破壞了碧沽天池周圍部分高山草甸和高山灌叢植被,對碧沽天池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較輕。原修建的地表構築物已經撤除,固體廢棄物已清除,對面積約16平方公里的碧沽天池自然景觀已無影響。修築道路已覆土處理,可實現植物群落的自然恢復。

近日,「新《水滸》劇組破壞黃河濕地」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先是勒令停拍,接著劇組網路發表聲明,就黃河濕地拍攝事件進行道歉。為了表示真誠「悔改」之意,1月10日上午,劇組向生態園支付購買了108棵樹,將以梁山108好漢的名義在黃河灘區栽植108棵樹。

5. 人與環境攝影大賽怎麼參賽呢

「生態-映像」抄人與環境攝影大賽正在徵稿中,這個活動以生態、環保為主題,涉及社會、自然、商業和建築生態四大項,每一項都單獨參評。
賽事由稻橙文化 發起和承辦,由上海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淮海路經濟發展促進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由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海客樂有機食品、深圳多彩科技、上海禾睿貿易、星光攝影器材城等單位特別支持,活動歷時時間長,起止時間為2012年6月上旬至2012年9月中旬。

6. 描寫低碳環保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攝影活動怎麼寫

綠色中國行

7. 請問拍生態環境宣傳的視頻怎麼拍最好要從側面突出的。

一、關於視頻的清晰度問題: 這要根據公司的要求。 如果要求達到1920*1080,則就必須用分辨版率達到1920*1080的攝權像機拍素材。 也就是要求多高,素材就必須多高。否則達不到要求。

二、攝像機問題:如果有條件,當然用專業機以上的攝像機。當然廣播級別的就更好了。 家用小DV的解析度,有的也能達到高清,但它的比特率,是不夠的。 此外,家用機的手動功能很少,在許多場合,滿足不了要求。

三、後期處理所用軟體,根據對視頻質量要求來確定(包括特效的多少)。 用ED或premiere就基本可以,當然加上AE就更好了。如果有三維動畫的要求,還要用到三維軟體,如3D MAX等。

四、拍攝注意事項:這太多了。如果對攝像有一定基本,就不會提這個問題。如果對攝像一點不會,則講多了也不明白。 注意幾點基本的:一是要達到三平: 白平衡要正確、攝像機要水平、持機要平穩。 視頻素材一定要充分。 一個鏡頭的持續時間通常在6秒左右。按照這個數量准備素材吧。 至於畫面結構、美觀、主題清晰等等,就不用講了吧。

8. 為什麼中國很少拍攝關於環境污染的視頻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令世界震撼。但是,生態環境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德國《明鏡》周刊對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進行了專訪,他說這些問題將很快引起全民關注,並將產生成千上萬「環境難民」。

污染問題令人堪憂

中國經濟以9.5%的發展速度,取得令世界眩目的成就,但同時也有隱患令人擔憂——發展中消耗了太多原材料。

比如,創造1萬美元價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國的近6倍,或許更令人尷尬的結果是,比印度還多3倍。事態不能這樣發展下去。

但是,這種觀點在國內尚未形成氣候。許多因素集中到一起:原材料稀缺,沒有足夠的土地,人口持續增長。目前,中國已經有13億人口,這個數字是50年前的2倍。到202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5億。城市化進程伴隨著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

每年中國都不斷加強自己作為一個經濟神話王國的形象。但是,奇跡將很快結束,因為環境跟不上發展的步伐。1/3的中國土地上都遭遇過酸雨的襲擊,7大河中一半的水資源是完全沒用的,而另有1/4的中國人沒有純凈的飲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氣。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環保的方式處理。最後一點要強調的是,世界上1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國佔了5個。

環境問題對經濟影響很大

空氣污染成為困擾中國城市的主要問題。由於空氣和水已經被污染,中國的GDP為此損失了8%-15%。那還沒有包括健康問題的損失。人們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北京有70%-80%的癌症和環境污染有關。肺癌成了頭號殺手。

人們對這些健康問題的反應如何?

即使到現在,中國的西部,和其他有生態壓力的地區已經很難養活居住在那裡的人口了。未來,將有22個省市1.86億居民需要安家。然而,其他省市只能收納大約3300萬人。那意味著中國將有1.5億生態移民,或者叫做「環境難民」。

政府在努力控制污染。而且在一些城市已頗見成效,比如北京的空氣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此外,現在河流和湖泊的水質比過去潔凈很多。現在,不但有更多自然保護區,還建立了一些環保模範城市。其他措施包括:退耕還林,確保法律法規執行比從前更嚴格等。

有人批評政府只關注經濟增長,而不考慮發展的持續性。現在這種思想仍是主流。對他們來說,GDP是惟一衡量政府表現的標准。但是,人們都相信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是和諧發展的。這其實是最大的錯誤。如果政治改革跟不上,那麼經濟增長越快,就越快遇到政治危機。如果貧富差距擴大,中國的一些地區和整個社會將不穩定。如果民主和法律體系落後於整個經濟發展,各個民族將不能保護他們自己的利益。

人們還有個假設也是誤區:經濟增長能解決環境、原材料和人口增長的危機。事實上,沒有足夠的錢,而且時間也來不及。發達國家人均GDP是8000美元到1萬美元,可以支付起這個代價,但中國還不行。在達到人均4000美元以前,不同的危機正以各種形式沖擊著中國。總之,中國經濟上還不夠強大,解決環境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綠色GDP」是一個模型,它包括經濟增長的成本,如環境污染,還有正在和德國探討的一個話題:中國官員的表現不僅通過經濟增長來衡量,而且還要通過他們是如何解決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等方面來綜合評估。

如何降低環境犯罪

許多人擔心嚴格的環境法會使經濟發展放緩。也有一些人認為中國還不能擔負起創造一個更潔凈的環境應付出的代價。

近年來,中國已經叫停30項工程,包括幾個能源站——其中有一個在三峽。法律強制關閉一些公司,原因是他們的投資項目對環境有害。不幸的是,其他的工程還在進行。他們只要支付一小筆罰金——和它們的投資相比是九牛一毛。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這就是為什麼法律法規需要改革。即使環保部門權力很小,也要制止非法工程,包括經濟利潤高的行業,如鋼鐵、水泥、鋁合金製造和造紙廠。許多違反環境保護的人通常都是手持大把現金或以其他方式要求政府官員通融。但是,人民、媒體和科學都向著正義的一方。事實上,環保的壓力正是提出「綠色GDP」的初衷。

中國缺乏一次全民的環境運動。到目前為止,一般公民很少有機會站出來反對有爭議的工程。法院有時甚至不接受人們的環保訴訟。

政治上的共同決議應該是任何社會民主的一部分。然而,當下並不是要上演一出外人看來民主的鬧劇,而是需要一個法律制度能為公眾撐腰,特別是在處理環境問題的項目時。如果這樣做是可行的,那麼各方都會從中受益。

9. 怎樣用影像保護自然

奚志農,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民間環保組織「綠色高原」創始人。

奚志農1983年,奚志農經著名鳥類學家傅桐生教授引薦參加了《鳥兒的樂園》的拍攝,並由此開始了野生動物攝影的工作。1989年,開始正式以攝影師的身份為昆明教育電視台拍攝了《母親河在召喚》、《心聲》等環保宣傳片。1990年,加盟中央電視台《動物世界》,任攝影師。1992年,回到雲南林業廳工作。1992年到1995年期間,六次進入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滇金絲猴。1995年,致信當時的國務委員宋健並聯系民間環保組織,阻止了滇西北原始森林被商業採伐的計劃,從而拯救了滇金絲猴的棲息地。1996年,加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節目組。1997年,進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拍攝報道藏羚羊。1998年,辭去中央電視台的工作,成為一名全職的環保志願者和自由攝影師,之後他和妻子史立紅一道回到雲南,創建民間環保組織「綠色高原」,致力於推進滇西北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2002年,成立「野性中國」工作室,以記錄中國正在消失的野性自然,努力推動中國自然影像記錄的發展;紀錄片《追尋滇金絲猴》獲得了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WildscreenFestival)「TVE獎」。2004年,創辦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2005年年底至2006年年初,先後赴新疆帕米爾高原考察拍攝馬可波羅羊,前往可可西里拍攝藏羚羊,至雲南高貢山保護區拍攝白眉長臂猿,取得了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

奚志農連續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他將鮮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在他之前,人類甚至不曾拍攝過一幅清晰的滇金絲猴照片。他首次報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以及「野氂牛隊」為保護藏羚羊作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長江源頭生態及藏羚羊保護的關注。他首倡舉辦了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為在自然保護第一線的工作者提供了技術和設備幫助,進一步壯大了以影像保護自然的隊伍。他的作品在《中國攝影》、《美國國家地理》等國內外知名期刊上大量發表,並且成為各大國際環保組織宣傳資料。

1964年,奚志農出生於雲南大理的古城巍山,從小在草木蔥蘢、山川秀美的環境中長大,使他對大自然由衷地熱愛。1983年,在雲南大學生物系教授、鳥類專家王紫江的引薦下,19歲的奚志農參與了紀錄片、科教片《鳥兒的樂園》的拍攝,那是他第一次接觸野生動物攝影。攝制組從動物園請了位技師,讓他負責抓鳥、弄順鳥毛、用繩子將鳥拴在樹上,以保證鳥兒暫時不動。當時奚志農就覺得,為什麼要這樣?旁邊也有飛的鳥,為什麼不拍?那時候他就立志要拍自由飛翔的鳥。從此,他開始學習攝影。

其後兩年間,身為學生的奚志農利用假期多次回到家鄉研究鳥類的遷徙,並推動中國鳥類環志中心在巍山設立了一個鳥類環志站點。這是中國唯一一個由民間人士推動建立的鳥類環志站點。

1989年,奚志農為昆明教育電視台拍攝了《母親河在召喚》、《心聲》等環保宣傳片。他第一次通過自己的工作,將大眾的視線引向生態環保。

1990年,奚志農成為中央電視台《動物世界》的攝影師,曾兩次進入滇南、滇西北的保護區拍攝野生動物,在這段工作經歷中,他看到了許多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的行為,這也讓他堅定了保護自然的意識。

1992年,奚志農到雲南省林業廳宣傳處工作,這一年,時任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專家的龍勇誠啟動了一項為期3年的滇金絲猴生物學研究項目。

1992年11月,奚志農開始上白馬雪山拍攝滇金絲猴,初次進山,他沒找到猴子。後來,他仍然背著沉重的攝影設備一趟趟上白馬雪山,一待好幾個月,從海拔2,000多米爬到4,000多米。

1993年9月,奚志農又上了白馬雪山,透過落葉松枝,他看到對面坡上一棵突出的冷杉樹上有個猴子家族,大公猴端坐在樹幹上,慢條斯理地啃松蘿,兩只母猴依偎在它兩邊,其中一隻母猴抱著一隻可愛的嬰猴,而兩只幼猴在玩著它們靈巧的游戲,不時還發出叫聲。他將攝像機架在石頭上,開機將焦距推到最長。拍下照片的時候奚志農已經淚眼模糊了,他說:「找了兩年,今天終於找到了!」而在此之前,人類甚至沒有拍到過一張清晰的滇金絲猴圖片。

1994年7月,他第二次拍到滇金絲猴。經過三年努力,他獻出一部紀錄片《追尋滇金絲猴》,這部片子是人類第一次用攝影機記錄滇金絲猴的活動狀況,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這部片子獲得全球多個大獎。

1995年5月,任職於雲南省林業廳的奚志農聽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德欽縣為解決財政困難,決定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南側,砍伐10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在奚志農看來,這片世界罕見的高海拔暗針葉林的毀壞,不僅對滇金絲猴,而且對生長在這里的許多珍稀動植物種類都是滅頂之災。那時的奚志農剛剛結束對滇金絲猴的艱難追蹤拍攝,深知對滇金絲猴保護工作的重要,為了挽救這片森林和金絲猴,奚志農多方奔走。可德欽縣的同志們說,他們連工資都發不出了,誰想制止,誰給錢。奚志農給不了錢。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找到著名環保作家唐錫陽,與唐錫陽一起致信當時的國務委員宋健,並聯系「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他們將此事披露給媒體,終止了德欽縣的商業砍伐計劃。這件事使奚志農成為中國環保界的英雄,同時也使他失去了在雲南省林業廳的工作。

1996年5月1號,《東方時空》三周年特別節目,奚志農成為嘉賓,愉快的合作後,《東方時空》欄目邀請奚志農加盟,於是他來到了北京,在《東方時空》做記者。

1997年12月,奚志農深入可可西里無人區,跟隨「野氂牛隊」在零下幾十度的惡劣環境下進行了20天的跟蹤拍攝,滇金絲猴2他在格爾木看到了野氂牛隊繳獲的一批小山一樣的藏羚羊皮與頭顱。他採集並拍攝了大量關於藏羚羊盜獵和反盜獵的影像資料,並製作成紀錄片在《東方時空》播出,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這是第一個全面、真實地表現藏羚羊現狀和反盜獵行動的電視節目。其後,他撰寫了一系列關於藏羚羊盜獵、販運、貿易情況的報告,並努力促成了關於藏羚羊保護和制止藏羚羊絨貿易的國際研討會,創辦了藏羚網。

1998年夏天,作為自由攝影師,奚志農參加了由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和香港中國探險學會聯合舉行的對藏羚羊繁殖地的考察,他再度深入可可西里,拍攝了慘遭偷獵者獵殺的成堆血淋淋的藏羚羊,有的小藏羚羊還未出生,就被禿鷲從母親體內拖出來。奚志農用鏡頭記錄了藏羚羊遭偷獵的慘狀,這些照片被「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展示給英國首相布萊爾看,布萊爾決定支持國際性的反盜獵藏羚羊行動,隨後全國性反盜獵、保護藏羚羊的活動也展開了。從可可西里回來後,奚志農又帶著他的藏羚羊照片到大學演講,接受媒體采訪或是親自撰寫文章,繼續著保護藏羚羊的工作。這一年,奚志農在雪山考察營中,結識了比他小7歲的《中國日報》隨營記者史立紅。後來他們結婚了,結婚後的奚志農夫婦努力營造著自然的生活。他們不用空調、騎自行車、隨身帶著筷子。雖然,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士開始關注環保,但他們的心仍然渴望回到真正的自然。

1999年4月,奚志農從《東方時空》辭職,帶著妻子史立紅回到雲南。回到雲南後,夫婦倆著手創辦了滇西北的非政府組織「綠色高原」。不久他們就有了一個女兒,孩子不滿半歲,就被夫婦倆帶上了海拔3,000米高的高原。

2000年,奚志農獲得中國環保界最高榮譽獎「地球獎」。他是唯一一個評委全票通過的獲獎者。他也被評為「2004中國攝影傳媒大獎年度攝影人物」。

2002年,奚志農和妻子史立紅再次回到北京,創辦「野性中國工作室」,以拍攝記錄中國野生動物為主要任務。宗旨是搶救性地記錄中國的瀕危物種和自然環境的變遷,提高公眾和政府的自然保護意識,推動中國自然歷史題材影像的發展。

2004年,奚志農創辦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並捐出了他代言佳能攝影產品的酬金,全部用於購買攝影裝備,向無力購置攝影裝備和接受專業攝影訓練的野生動物工作者、研究者和攝影師提供裝備和專業指導,通過他們在中國推廣野生動物攝影,藉此提高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關注度。

「其實我也正在努力正在摸索,因為事實上,在國外在西方發達國家,自然和野生動物的這種拍攝,也就是中國的觀眾看了20多年的世界頂級野生動物節目,就是一種產業。如果沒有這個產業,沒有野生動物製作人以及片商,我們怎麼能看到世界頂尖的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的節目?中國多年以來,很少有人在這個地方拍攝,這和我們的國情是有關系的。過去飯都吃不飽,而且我們的拍攝,是宣傳輿論問題的。」「這就是影像的力量。用影像保護自然,是我的努力方向。」

10. 提供一些關於環保的電影

難以抄忽襲視的真相 http://lib.verycd.com/2006/10/26/0000125344.html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