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中國科技生態

中國科技生態

發布時間: 2020-12-13 02:12:44

1. 中國地質科學院生態地球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2008年4月實驗室應美國地調局(丹佛)David B.Smith教授和Paul J.Lamothe教授邀請,組織專家對美國地質調查局進行了訪問,雙方就合作開展《東北重工業城市地球化學環境生態安全監測與修復治理技術研究》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實驗室還邀請了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農業與食品科學研究所曹心德博士來中心就有關「土壤鉛污染及磷的原位鈍化修復誘導」專題做學術報告。

2008年實驗室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大陸深俯沖與科學鑽探項目(第二完成單位),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多目標地質調查中有機物分析及其應用研究,採用新的樣品處理技術和方法,建立了揮發性鹵代烴和苯系物、有機氯農葯、多環芳烴等有機物的系列分析方法,相關成果被評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年十大科技進展。完善了不同景觀城市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技術方法和預警預測技術,研究了城市土壤、大氣、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分布特徵和源解析,提出了多介質預警模型,建立了城市地球化學動態監測方法和預警模型;對我國東部典型沿海地區青島、上海崇明島和西部卧龍高原地區幾類POPs的研究,對其污染狀況以及存在的風險和來源等進行了詳細研究;根據國內外土壤地質環境研究現狀和華北平原土壤地質環境特徵,對華北平原地區進行研究與編制地球化學圖集工作,編寫34種地球化學元素說明,為加強該地區地質環境管理和國土功能區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土壤及沉積物中重金屬順序提取標准物質研製標准化項目填補了國際相關標准物質的空白,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實驗室2008年共發表SCI論文20篇,核心期刊論文30篇。

典型城市表層土壤重金屬預測預警系統

實驗室人員在日本學習全氟有機化合物分析方法

2. 全國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是什麼啊 大神求解求解

是哪個方面的,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環境,航空航天,醫,工程技術等等太多的方面。不知你在哪個方面感興趣。

3. 近10年來中國發生的大事.!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生態,市場,民生,科技,文化。。。)相關的事情,謝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召開了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決定將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至此,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1年11月10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文件。我國終於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對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萬眾一心 搞擊非典

2003年春,「非典」疫情在我國一些地區爆發,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和帶領人國各族人民克服種種困難,奪取了搞擊非典的勝利。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飛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中國自主研製的「神州」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國心中國「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飛船准確進入預定軌道,將中國第一名宇航員楊利偉成功送上太空。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上座新的里程碑,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獨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

青藏鐵路順利通車

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中國人民終於實現了在「世界屋脊」通火車的世紀夢想。

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自然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人展解放軍、武警部隊、人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援下,廣大災區人展全力以赴抗震救災,不但戰勝了自然災害,而且鑄就了中國人民不屈的抗震救災精神。

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

2008年8月8日到24日及9月6日至17日,中國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和殘奧會。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運行期間,三位航天員中有一位出艙進行艙外活動,實現了中國航天員在中國航天史上的首次出艙活動,是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

海峽兩岸實現「三通」

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郵的「大三通」全面啟動。

實現「三通」後,海峽兩岸將迎來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發展的嶄新局面。

4. 中國在科技、生態、文化方面有哪些中國智慧

中國人的智慧是無限的,發展潛能也是無限的,中國文化更是源遠流長。

5.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科研成就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創刊於1989年,主要報道保護自然資源、生態學、環境健康、環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內容,被SCI、IM等資料庫收錄。
生態學報 影響因子及被引頻次
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14年數據顯示本刊影響因子為1.421,被引頻次14807。
生態學學科排名:總被引頻次第1名,影響因子第2名,綜合評價指標第1名。
全國科技期刊排名:總被引用頻次列全國1989種核心科技期刊第1名。
獲獎情況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2年中國科協「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2年「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
2004年「第三屆國家期刊提名獎」;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連續13屆CSPTCD「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
2006、2007、2008 、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
2008科技部「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期刊;
2009年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期刊」
2012、2013年獲「201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3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科學學報》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該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多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該刊主要報道中國國內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新近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另外,該刊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刊源,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美國《Chemical Abstracts》(《化學文摘》)、聯合國《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學和漁業文摘)等收錄。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環境科學學報》2004年影響因子0.954,在中國國內資源與環境類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環境科學類期刊中名列第1位)。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創刊於1976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是中國環境科學領域最早創刊的學術性期刊,並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總署和科學技術部的「中國期刊方陣」,並得到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2009年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2002-2014年連續13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2012年和2013年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5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連續3次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另外,該刊被中國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如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P;美國醫學索引IM;日本科學技術情報中心資料庫JICST;英國動物學記錄ZR;劍橋科學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劍橋科學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劍橋科學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中國國內的檢索系統有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數字化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生物學文摘等。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於1982年創刊,並被美國的《化學文摘》、《中國化學文摘》、《中國化工文摘》、《中國環境科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衛生學分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收錄,並在《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網上刊登。 環境工程學報 《環境工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刊始創於1980年,原名《環境科學叢刊》,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曾於1993年和2000年先後更名為《環境科學進展》和《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該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為現名。
《環境工程學報》及其前身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領域的重要期刊,並被中國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和引文資料庫收錄,如美國化學會的化學文摘(CA)、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公司的Scopus全學科引文文摘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以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 生態毒理學報 《生態毒理學報》是為順應環境科學與生命科學交叉的學科發展趨勢,推動中國國內環境風險研究領域的發展而創辦的,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並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於2006年起正式創刊、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美國化學會的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IOSIS Previews);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國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等多家檢索機構收錄。據《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2014版)》統計,該刊影響因子1.518。

6. 生態農業在多少世紀多少年代傳入中國的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內理手段,以及傳容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加速和交通快速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深化發展。

7. 中建科技堔圳分公司和中國電建生態環境公司工作哪個好

分享科技身份分公司和中國電信哪個好?我覺得都非常不

8. 中國現在,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科技成果

http://www.zhb.gov.cn/tech/cgyzl/cggb/200804/t20080414_121120.htm
這里有很多,不過是表格,復不過來了專
--------------------------------------------------------------------
這里有6個比較屬詳細的
http://www.gzb.ac.cn/system/Upjpeg/200855945993192.doc

9.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生態科技產業園英文怎樣寫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生態科技內產業園容
Qingzhuhu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ial Park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Changsha Kaifu District

10. 中國亞洲銀盟集團與湖北咸寧恆榮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合作協議嗎

他們為啥不開工,是否是騙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