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心得體會
① 關於《貴陽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的心得體會或學習筆記
12中的?我也著寫哦!
② 《國際關系的理論與實踐》課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本學期,我學習了《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系》的課程,值此期末之際,對本學期的課程學習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不同於以前政治課一灌輸方式的授課形式,本學期政治課老師將本節課的內容分成若干主題,例如:中國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再將全班分成八小組,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匯報。這樣使枯燥無味的政治課變得趣味而生動。首先讓我體會最為深刻的是「當代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學習,使我體驗了中國偉大的經濟改革,從建國前我國「一窮二白」的經濟現狀到現在全球經濟中備受矚目的大國,其中的經濟成就不得不歸功於我國的幾場偉大的經濟改革。建國後,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我國建立了初步的工業基礎,也完成了向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從此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的建設與探索時期,80年代的改革開放將我國與國際連接,體制的改革使企業管理體制搞活,將經濟現狀上的一潭死水變為一簇活泉,我國的經濟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經濟事業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實體之一,是國際市場中的各國企業爭相搶奪的主要市場,中國的經濟情況對世界經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自然我國的經濟改革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弊病,雖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增長與社會進一步開放,但我們也應實事求是地結合當時國內國外具體形勢來看待其中的問題,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我國經濟改革中出現的磕絆也應得到理解,探索不可能一帆風順地走完全程。 雖然表面上看我國的經濟情況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其中暴露的問題不容我們忽視,我們不僅要對其進行高度的關注,更要針對具體問題仔細研究提出有利改善的建設性方案,建設性應大於批評性,與其對政府工作、社會行為的種種缺陷指指點點發泄不滿,不如集中智慧與能量多做實事,為問題的解決多找突破的途徑。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體現在多個方面,但大多都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崛起中的通病,或者說是一些較普遍性的經濟特徵,比如地方經濟保護主義、半開放型生產方式、無節制的浪費資源、出口產品多是低端產品、出口結構偏低偏輕、產品的自主研發與自主創新偏少,雖然我國在與其它國家的出口貿易中擁有巨大的貿易順差,但我們難以說我國在國際貿易總額占據優勢,更不能說我國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足夠強勁,這些巨大的貿易順差一是由我國的廉價勞動力一分一分積累而來,二是其中主要份額不是由我國得到。其中的產品研發費用,品牌盈利仍流向科研有明顯優勢的歐美發達國家。另外,粗放型增長方式是不能讓經濟增長持久的,經濟增長毫無疑問是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接納外企、引進外資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堅持,拒絕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經濟污染而坐享其中的經濟效果。 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在不斷的經濟改革中進行的,我國的經濟現狀也正處於已有一定經濟基礎但處於競爭弱勢的節點上,出現問題並不可怕,主要的是我們應該以哪種態度去面對問題,相信國家將繼續走進下一場改革,使我國的經濟進入下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另外,我們組匯報的是「生態文明建設」這一主題,通過查找文獻,整理資料,通過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方面進行了剖析,我體會到了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和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一)經濟層面。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是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綠色化」、無害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應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並具體落實到單位、家庭、個人。 實施清潔生產。其次要清潔生產,不僅指生產過程要節約原材料、能源並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周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預防污染」是清潔生產的本質特徵,它適宜於包括工業生產在內的第一、二、三產業。傳統生產是一種只強調物質生產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改變這種生產方式,需要不斷進行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引導人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讓清潔生產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採用清潔能源、預防和減少污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再次要增強環保產業的職業責任意識。環保產業作為專門為改善生態環境而開發提供實用技術、商品和服務的產業,不僅是一種實體、一種市場行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通過廣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環保產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生態職業責任意識。(二)政治層面。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層面,是指黨和政府要重視生態問題,把解決生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和主體作用,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製度基礎、社會基礎以及相應的設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其次要加強生態法制建設。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加快,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要重視生態行政建設。正確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深刻認識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了解經濟活動對生態變化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提高對生態質量變化的識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最後要推進生態民主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將一事無成。應保證人民群眾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群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深切體會和明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激發其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 當然,在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對本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像從前那樣能夠搜集很多與所學課程相關的資料進行自我拓展學習,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思考。其實我深知,對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和理解絕對不僅僅是一學期的課程而已,而應該作為人的一生的學習內容更是將來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將來我一定會繼續關注、學習和更新這方面的內容。
③ 談談大學生如何踐行生態文明觀心得體會1500字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把「生態文明」這一理念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必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產生重大影響。現在全國上下踐行這份理念,並落實在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理解生態文明,具有現代的生態文明意識,學校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充分體現了當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而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又是重中之重。
我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的生態文明素質和觀念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而推進我們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提高我們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措施。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呢,我想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做。 1、 課堂教育
課堂是學生們獲取科學知識,提升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課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就要求在遵循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教材的內涵和外延。同時,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拓展教育途徑,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堅持育人為本,引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態文明素質。生態文明是對人類長期以來主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反思,是對人與自然關系歷史的總結和升華,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林生院多開展 教育,就是要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這種現代文明意識,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並喚醒他們的生態倫理良知,培養其健全發展的自覺性; 2、實踐活動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要將實踐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有效載體,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對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和品德教育。
堅持實踐育人,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社會輻射效應。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弘揚生態文明,正確理解生態文明觀,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從某種意義上看,實踐比書本知識更能啟迪人的心靈,更能培養大學生對自然生態的情感,樹立和增強生態文明的信念。因此學院在開展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要堅持實踐育人,引導學生養成「綠色」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實踐活動中提升生態文明素質。
現代社會,伴隨著日益嚴重的全球性生態危機,人類逐漸認識到樹立科學、進步的生態文明意識對全球生態保護的重要作用。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教育觀念、選擇符合實際的教育策略,並輔之以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對有效提升我們林生院學生的的生態文明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④ 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報告心德體會600字就可以了!
樓主你好
如果真來的要寫源關於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報告,那可是個大工程
從規劃、實施到收效 再到總結成文字
每一步都非常重要
但如果只是寫個心得體會,而且只有600個字的話
建議你查看一些其他人寫的研究報告加以學習,從中提煉個人的看法會相對簡單一些。
那麼在附件中我幫你找到了一個文檔
你可以下載下來看看。
然後再試著寫心得哈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求一篇「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的心得體會
朋友,你覺得這個地球需要什麼顏色呢?「當然是綠色,應該保護植物呀!」恐怕你回答得很堅定、很輕松,認為這事輕而易舉,誰都能做到,但是,很多人卻做不到。就拿我們學校里的一些「武林高手」來說吧,結束了四十分鍾的體育課,隨著一聲哨響,一個箭步就跨過了綠化帶,踏上了青嫩的小草,或是將體育器材扣入植被中,然後不管不顧的一頭沖向教室。更有甚者,竟將吃剩下的零食包裝袋、午餐統統扔進了花壇!他們不明白綠色是多麼寶貴: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樂啊!最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關於「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的主題活動,可謂是「對症下葯」,總算讓 「武林高手們」終於明白了植物對於整個地球的重要,很少再看到他們「矯健的身影」,而更多的,是俯身在綠化帶中撿垃圾,掃樹葉的優秀「環保小衛士」。我們班級自然也積極響應,舉行了「我為班級添綠裝」。同學們認真地挑選了一盆盆生機勃勃的仙人掌、吊蘭……將它們擺上了窗檯。細心的女同學有時還會給盆景們澆澆水,松鬆土,擦拭綠葉。課余飯後,同學們也不再一溜煙似地奔向小賣部,而是小談養花心得還有一些植物趣事。就連班上的一些調皮大王也會帶上自己精心呵護的小仙人球、含羞草到走廊上曬太陽呢!所有人認識到: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朋友,新世紀凝望地球:空氣污染嚴重、土地遭到破壞、溫室效應威脅著人類、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化學污染日益嚴重、混亂的城市化、海洋生態危機加劇、極地臭氧空洞,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嗎?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的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綠草覆蓋著大地,清新的空氣中瓢著陣陣花香,豐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著大地上的生物,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蔚藍的大海中暢游……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我們再也不能吃祖宗飯、斷路的路子了,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這既困難,又容易,關鍵在我們自己呀! 希望你能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