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能力
Ⅰ 京東白條安全嗎可以放心使用么
京東作為一個大平台,京東白條還是挺安全的,如遇到不法分子盜取、欺詐信息,應該提高警惕,保管好相關信息,定期更換密碼並設置復雜一些的密碼,從而更好地保護賬戶安全。
京東白條是京東推出的業內第一款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提供「先消費,後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用戶在京東網站使用白條進行付款,可以享受賬期內延後付款或者最長24期的分期付款方式。白條不支持轉賬功能,部分用戶支持白條取現服務。
京東白條打通了京東體系內的O2O、全球購、產品眾籌,之後又逐步覆蓋了租房、旅遊、裝修、教育、婚慶等領域,從賒購服務延伸到提供信用消費貸款,覆蓋更多消費場景,為更多消費者提供信用消費服務。
(1)生態安全能力擴展閱讀
申請條件
京東金融消費金融事業部風控相關負責人透露,消費金融業務沒有一筆授信需要人工審批,都是通過風控大數據模型來識別用戶。後台風控系統會根據購物習慣、信用狀況、收貨地址穩定程度等等,結合多種因素和數據去「識別」用戶,然後迅速給出「白條」是否可激活的評定結果。
大數據模型的評估基礎是用戶數據的累積,並且數據需要實時動態更新。所以,隨著大數據建模更加精準,用戶「白條」激活概率也會提升。目前,京東消費金融已經對接近2億用戶完成了信用評分。
關於白條提額問題,可以定期領取提額包,還有不定期的白條提額活動。保持良好的消費還款記錄,也可以獲得提額獎勵。
Ⅱ 人的五大基本需求是什麼
根據西方社會學家馬斯洛曾提出,人的五大需求,即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現在人類社會提出新的五大需求,那就是生存發展、健康美好、幸福快樂、自我實現、生命升華。
5、自我實現需求
當一個人家庭成功,事業成功,這時候考慮的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這時候他會考慮為社會做貢獻,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有意義,這也是馬洛斯大師的傑作。
Ⅲ 生態環境安全性地球化學預測預警
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對所研究的生態系統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對現在和將來可能存在的生態危險做出預警,以指導政府科學決策,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由於樣本的局限性,本節所討論的內容僅提供一種研究思路和具體方法,其結果有局限性,僅供參考。
一、概念及研究思路
(一)基本概念
預測是指依據對客觀環境變化規律的認識,在調查研究掌握資料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方法,對系統的未來狀況所做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及推測。
所謂預警,就是事先發出警告,提示人們注意系統即將出現的不平衡狀態,對研究系統的發展變化過程進行監測、跟蹤和預測預報,將發生的問題事先發出警報,以便及時採取調控手段和措施將系統環境推到一個新的、可持續發展的結構狀態。
評價、預測、預警三者之間既緊密聯系又有所區別。評價是對現實生態安全性做出判斷,是對各種地球化學指標進行影響效應評價;預測是根據建立的模型做出的科學推測,著重指明各要素指標的演化趨勢;而預警是在預測基礎上根據人類可持續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所進行的危險程度警示,重點強調要素指標的演化趨勢和速度產生的影響及後果。
從目前國內已有的各類研究成果來看,評價工作的理論和方法較為成熟;預測的方法和模型雖有許多可供借鑒,但應用在生態環境和地球化學領域還不夠成熟,即實用性和准確性不甚理想,許多預測理論方法還在不斷研究或完善中;地球化學預警工作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這是因為涉及的環境問題往往具有廣泛性、具體性、復雜性和技術性特點,對於解決這類問題,理論和技術方法都處於起步階段。
(二)總體研究思路
本次生態環境安全性預測思路和步驟為:① 確定預測預警目標,准確把握影響系統安全性的危害要素,如土壤Cd,Cr,Hg等重金屬污染、土壤酸化、天然放射性異常,淺層地下水氟化物超標、農產品重金屬元素超標等;②建立預警標准和警度判定模型,研究和判斷生態系統目前所處的運行階段;③選擇科學的預測方法(定性或定量),對預測目標的未來發展變化趨勢作出判斷,並對預測結果的合理性給出科學評價,提出建議、提供決策服務。
二、土地生態地球化學預警
(一)土地生態地球化學預警
以現有標准或研究成果所確定的生態風險評價區作為生態地球化學現狀預警區。共劃分4類(圖5-34):①以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劃定的Hg,Zn,Cd,Cu,Pb,As,Cr,Ni 8個單項重金屬元素結果為Ⅲ類和超Ⅲ類土壤的區域作為局部重金屬元素污染高風險預警區;②將淺層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1mg/L(Ⅳ類、Ⅴ類水)的區域作為地氟病預警區;③以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標准劃定土壤顯著缺N,K,B,Mo等營養元素區域作為預警區;④以研究結果為「標准」的土壤天然U,Th,K等元素放射性污染隱患區作為預警區。
1.Hg-Cr-Pb等局部重金屬元素污染高風險預測區
局部重金屬元素污染高風險預測區分布較零散,從整體來看可分為3個片區(A1~A3),總面積約4124km2,占研究區面積的7.59%。A1重金屬預警區分布在煙台市,主要由Cd,Ni,Cu超標,局部Hg,Cr,As超標引起,面積約2680km2,該預警區位於金、銀、銅、鉛鋅和石墨等重要成礦區內,預警區表層、深層土壤元素分布分配特徵差異明顯,其污染成因可能主要與成礦作用產生的伴生重金屬元素及人類活動後期疊加作用有關。A2重金屬預警區分布在臨朐—沂水,由Cr,Ni超標引起,面積1284km2,在空間上與臨朐群玄武岩和中生代火山岩范圍相吻合,與玄武岩及中生代火山岩等風化成土作用有關;A3重金屬預警區分布在文登—成山角,主要由Cu,Ni和局部Cd超標引起,面積160km2,與新太古代閃長岩、侏羅紀二長花崗岩及白堊紀中酸性岩體有關。此外,日照市境內及青島市區、即墨—膠州一帶也零星分布重金屬元素預警區,這些地區往往是中生代火山岩所在地,是在地質高背景上疊加人類活動污染所引起。
圖5-34 魯東地區土地質量現狀預警圖
重金屬元素是劇毒元素。如鎘可導致疼痛病,引發心血管病,癌症(如骨癌、腸胃癌、直腸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等。砷污染會激發皮膚癌、肺癌、肝癌、腎癌、膀胱癌,還會導致心血管病、糖代謝紊亂等高危病種。土壤重金屬元素污染直接使蔬菜等食品污染,最後,人攝取食物而使致癌劇毒物進入人體。因此對圈定的局部重金屬元素污染高風險區應引起重視,建議盡快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路,以防農產品超標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2.地氟病預警區
圈定地氟病預警區2片(B1~B2),總面積3033km2。濰坊市北部(B1),其西部未封閉,面積668km2;高密—昌邑(B2),面積2365km2,該區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超過1mg/L,局部在2mg/L以上,由於各種原因,高氟區居民的飲水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是山東省地氟病防治的重點地區。人類經濟活動對淺層地下水中氟的影響作用微弱,主要是局部地段或一些點上的工礦企業廢水的污染及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研究表明本區高氟淺層地下水主要由萊陽群、青山群、王氏群高氟地層為物源,在地形、蒸發力、鬆散沉積物、地下水埋深等要素支配下,在水中聚集而成。
3.土壤顯著缺N-K-B-Mo等營養元素並存在酸化的危險區
本次研究發現,區內Mn,TFe2O3等營養元素含量不均衡,且大面積缺乏全N、全P、有機質及B,Mo等有益微量元素。人們傳統的施肥觀點最多關注的是氮肥、磷肥和有機肥,並通過施肥加以改善,但礦肥、微肥中的B,Mo很少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些元素將影響作物的開花、結果等,是決定作物產量的重要因素。本區B,Mo元素無論從全量還是從有效量來講,大面積屬缺乏級水平,局部達嚴重缺乏。與農作物直接相關的為土壤元素有效量,按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標准,將N,K,B,Mo有效態評價結果為同時缺乏的區域作為預警區,以提醒當地農民在施肥時應該重點關注,以改變作物缺素現象。圈定預警區4片,分別位於莒南—臨沭(C1),面積 1525km2;膠南市南(C2),面積 281km2;即墨市東部(C3),面積850km2、威海市區及周邊(C4),總面積524km2。
4.U-Th-K天然放射性污染隱患區
除青島外,調查區其餘地區未開展地面γ能譜測量,採用土壤中放射性元素U,Th,K2O的含量特徵,根據三者含量值與放射性 γ 值的經驗關系,換算為 U 當量(UE=U+0.43Th+1.826K2O,U,Th,KO2分別為土壤中的含量,U,Th含量單位10-6,KO2含量單位為%),以U當量來探討調查區輻射環境的背景特徵,鈾當量低,則輻射強度低。
根據青島地區實測γ輻射劑量率與U當量關系,U當量異常下限17.02×10-6(相當於U當量含量平均值+1.67倍標准離差)對應的γ輻射劑量率值大約為163.1 nGr/h(換算為年輻射劑量率值為1msv—限量值)。以代表U,Th,K 3種放射性元素輻射的U當量異常下限作為預警尺度,圈定U-Th-K天然放射性預警區7 處,總面積2141.2km2,分布在臨朐—沂水(D1面積506.0km2)、莒南縣北(D2面積578.3km2)、青島東北(D3面積64.8km2)、招遠東北(D4面積66.8km2)、海陽市北(D5面積355.5km2)、榮成市北(D6面積376.5km2)和石島鎮(D7面積193.3km2)。7處放射性預警區中,僅位於莒南縣北的2號預警區屬地層(第四紀陸相沖洪積層)和中生代火山岩引起,其餘預警區均為花崗岩類所引起。
(二)青島北部土壤元素時空變化及預測
1.可行性分析
2003年在國土資源部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合作項目「青島市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和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下,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在青島北部地區進行了土壤采樣分析,本次研究采樣(2007)與2003年采樣相隔4年,重復采樣面積2200km2,對應單元數據553組。兩次采樣密度、采樣方法、測試指標完全相同。樣品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測試中心承擔,兩次采樣的分析方法、質量監控要求基本相同,採用了標准樣、密碼樣、監控樣等多種監控手段,保證了分析質量的可靠性。兩批數據為區域土壤地球化學環境時空變化研究提供了高質量數據資料。
對比2003年和2007年(本次研究)兩個期次土壤元素含量統計特徵值(中值、平均值、相關系數等),對區域內土壤元素含量變化作出判斷。由於短期內土壤元素累積速率基本呈線性,因此,利用過去4年間土壤元素累積速率,可以預測今後數年後土壤元素含量的變化,並用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或其他標准採用相同色區、等量線製作地球化學圖或評價圖,對比可發現土壤元素空間分布的變化。
2.土壤元素時空變化研究
表5-8表明,2003~2007年4年間,青島北部土壤中P,OrgC,Ba,La,Ag,B,W,Ga,Ge,Co等元素積累趨勢較為明顯;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相對累積率以Zn最快,4年間含量上升了4%,其次為Cr,Pb,表明過去4年間青島北部地區土壤中Zn,Cr,Pb重金屬元素的富集作用十分明顯,且土壤酸化(pH下降)顯著。
相關分析表明(表5-8),兩批數據間MgO,Tl,As,La,Sc,Y,Zr,Ce,Na2O,Nb,Fe2O3,Ni,Mn,Co,Cr,V,Sr,Ti,Be,Ba,Rb,K2O等元素呈顯著正相關,其散點分布大致呈直線,元素空間分布吻合性較好。說明工農業生產、交通、生活活動污染影響較小,元素含量變異不大。Sn,C,N,Bi,Hg,Ge,Cd,Au,Cl,Ag,OrgC,I,Ga,Pb相關系數較小,其中Bi,Hg,Cd,Au,Cl,Ag,Pb變異系數也較高,由製作的散點分布圖可以發現,Hg,Cd,N,OrgC等相關性差主要與少數采樣單元格含量變化有關(圖5-35),由此推斷土壤中N,Bi,Hg,Cd,Au,OrgC,Pb等元素在過去4年間局部地區已發生明顯變化,這種變化可能與人類活動影響有密切關系。
表5-8 青島北部地區土壤元素含量統計參數(2003~2007年)表
續表
註:統計樣本數為554個,氧化物、總碳、有機碳、N含量單位為%,Au含量單位為10-9,其餘元素含量單位為10-6,pH為無量綱,相對累積速率(%)=(C2007-C2003)×100%/C2003。
圖5-35 兩次采樣土壤Hg,Cd散點圖
3.Cd,Hg環境質量預測
短期內土壤元素累積速率基本呈線性,是預測土壤中元素在未來某個時間點環境質量變化的基礎。本次僅預測了Cd,Hg重金屬在2015年、2020年、2030年土壤中的環境質量變化。首先按式(5-2)計算2015年、2020年、2030年表層土壤每個分析樣單元(面積為4km2)的Cd,Hg預測值,然後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採用相同色階繪制了環境質量預測圖。
魯東地區農業生態地球化學研究
式中:△Ci為4年間元素年平均變化量,Ci2007,Ci2003分別為2007年、2003年元素實測含量值,Ci為n年後預測含量值,本研究取n=8,13,23。
由圖5-36可見,隨時間的推移,Cd,Hg元素超二類土壤面積逐漸增大。特別是Cd二類土壤區域范圍增大明顯,2015年局部將出現二類土壤,2020年二類土壤面積逐漸擴大,局部出現三類土壤,到2030年三類土壤面積逐漸擴大,出現「點源狀」劣三類土壤,經統計從2007年至2030年Cd超二類土壤面積增加382km2,以平均每年16.6km2的速度遞增。Hg的預測變化趨勢與Cd稍有不同,與2007年相比,Hg在2015年變化最大,出現Hg的二類或三類土壤,超二類土壤面積達到35km2,占研究區面積的1.59%,而在此後的2020年、2030年預測結果變化不明顯,且分布區域范圍基本無明顯變化。從重金屬元素毒性及生態效應分析,對Cd,Hg預測結果應引起關注。
圖5-36 青島北部地區未來30年間土壤中Cd,Hg重金屬環境質量預測圖
a—2007年土壤Cd環境質量圖;b—2015年土壤Cd環境質量預測圖;c—2020年土壤Cd環境質量預測圖;d—2030年土壤Cd環境質量預測圖;e—2007年土壤Hg環境質量圖;f—2015年土壤Hg環境質量預測圖;g—2020年土壤Hg環境質量預測圖;h—2030年土壤Hg環境質量預測圖
三、區域生態安全預警與預測
(一)預警思路
1)小麥籽實中As,Cd,Pb和Se與土壤相應元素含量和pH或OrgC等變數有定量的線性關系模型(表5-5),是區域生態安全預警的前提;利用多目標調查獲得的元素(指標)含量預報其上生長的農作物籽實中該元素含量,從而實現全區生態環境安全性預警。
2)區域生態安全預警主要從小麥安全性考慮,採用三級預警模式,即報警、較安全、安全等級。根據小麥籽實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及相關標准,當小麥籽實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超過衛生限量標准時,即可「報警」,圖上可著為紅色,表明該區污染已經嚴重,必須加以治理或重新規劃;若小麥質量高於綠色食品安全標准但低於衛生限量標准,可認為該區處於較安全級別,圖上可著為黃色;若籽實質量高於綠色食品安全標准,可認為該區處於高度安全級別,圖上可著為綠色。若出現元素標准限一致時(如Cd,Zn,Cu,Cr),圖面則表示為兩種色區,即紅色「報警區」和綠色「安全區」。
3)小麥籽實中Se的衛生限量標准為0.3×10-6,結合譚見安等(1989)在研究地方病與環境關系時糧食中Se含量確定小麥預警限。將小麥籽實Se含量<0.04×10-6為貧硒小麥,圖上著粉紅色;含量介於0.04×10-6~0.07×10-6之間的樣品稱為足硒小麥,圖上著黃色;籽實含量介於0.07×10-6~0.3×10-6之間的樣品稱為富硒小麥,圖上著綠色;而籽實含量>0.3×10-6的樣品稱為超限食品,圖上著深紅色。
4)通過對現狀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對治理後的生態安全進行預測預警,對比治理前後效果。例如通過改善土壤酸鹼度即改變土壤pH,探討研究區生態安全有何變化。
(二)區域生態安全預警結果
由表5-9和表5-10可見,目前研究區絕大部分區域小麥是安全的,除Cr元素外,小麥籽實中Hg,Pb,Cd,As,Cu等元素含量安全的區域均在98%以上,As,Cu安全區域達100%。
表5-9 研究區小麥Cd,Cr,Cu,Zn生態安全現狀預警結果表
表5-10 研究區小麥Hg,Pb,As生態安全現狀預警結果表
研究區絕大部分小麥籽實P b是安全的,佔到整個面積的97.33%,黃色較安全區域約2.33%,發出紅色警報超標的小麥區域僅0.34%,零星分布,與人類活動造成土壤點源污染有關。小麥籽實Cd超標的紅色警報區域約1.35%,主要由土壤Cd全量偏高、pH 值偏低導致小麥籽實對Cd元素吸收率升高而引起。小麥籽實Cr超標的紅色警報區域約7.13%,是影響本區小麥綜合質量的主要因子,前面研究表明,小麥籽實Cr含量超標是土壤理化指標如OrgC,pH,CEC偏低,Cr全量偏高共同作用的結果。
小麥籽實Hg超標的紅色警報區域約1.32%,超標主要與金礦伴生Hg及礦山污染造成土壤Hg含量過高有關;黃色較安全區主要分布在預警區外圍,小麥籽實Hg含量大於綠色標准小於限量標准,處於過渡區域,也應注意防範,見圖5-37。
小麥籽實Se含量預測結果顯示,小麥Se整體偏低,以貧硒和足硒為主,二者累計佔96.50%,其中Se含量<0.04×10-6屬貧硒范圍的小麥樣品佔46.07%;Se 含量介於0.04×10-6~0.07×10-6之間屬足硒的小麥樣品佔50.43%;籽實中Se含量介於0.07×10-6~0.3×10-6之間屬富硒的樣品僅佔3.47%,是很好的富硒小麥種植區;發出紅色警報小麥Se含量超標的區域僅佔0.03%,主要與「點源」污染有關,見圖5-38。
圖5-37 區域小麥Hg元素生態安全現狀預警圖
採用As,Hg,Pb,Cd,Cr,Cu,Zn等7元素「一票否決」的方法對研究區小麥生態安全現狀進行綜合評價(表5-10;圖5-39),結果顯示:目前研究區絕大部分小麥是安全的,佔到整個面積的90.15%,其中安全區域佔86.14%,較安全區域佔4.01%。發出紅色警報超標的小麥區域約9.85%,主要是在研究區的西部,而研究區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可開展大面積農產品種植和名特優綠色食品的開發。
(三)區域生態安全未來趨勢預測預警
隨著工業化和農業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土壤Cd,Cr等重金屬元素污染和土壤酸化已成為農產品安全生產的一大障礙。在前面研究表明,小麥籽實Cd,Cr富集系數與pH具有顯著相關性,其函數關系式為
魯東地區農業生態地球化學研究
根據實測的土壤pH和Cd,Cr含量,就可以通過上式計算得到小麥籽實中Cd和Cr的估測值。為了更加突出表示土壤pH變化導致小麥籽實含量變化,在小麥籽實Cd,Cr元素評價標準的劃分上作如下改動:
在小麥Cd安全性預警圖上,籽實Cd含量<0.1×10-6,達到綠色食品安全,在圖中用綠色表示;籽實Cd含量介於 0.1×10-6~0.2×10-6之間,在圖中用黃色表示;籽實Cd含量介於0.2×10-6~0.4×10-6之間,超過國家食品安全標准,但低於國際食品標准,在圖中用淺紅色表示;籽實Cd含量>0.4×10-6,超過國際食品標准,在圖中用紅色表示。
圖5-38 區域小麥Se元素生態安全現狀預警圖
籽實Cr含量<1.0×10-6,達到綠色食品安全,在圖中用綠色表示;籽實Cr 含量介於1.0×10-6~1.5×10-6之間,在圖中用黃色表示(警戒區);籽實Cr含量介於1.5×10-6~2.0×10-6之間,在圖中用淺紅色表示(報警區);籽實Cd含量>2.0×10-6,超過食品衛生限量值的2倍,在圖中用紅色表示(嚴重報警)。
1)假設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保持不變,主要受到酸沉降、水土流失、人類活動等酸化因素影響,假設過若干年後,土壤由現在的pH下降0.2個單位、0.5個單位、0.7個單位、1個單位,對全區的小麥生態安全進行預測。
2)假設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保持不變,通過改良酸性土壤pH,可以求得當酸性土壤pH增加0.2個單位、0.5個單位、0.7個單位,1個單位,對全區的小麥生態安全進行預測。
表5-11和圖5-40可見,研究區土壤pH在提升0.2個單位後,Cd元素紅色報警區、黃色警戒區迅速向綠色安全區域轉換,使小麥Cd質量綠色安全區域達到100%。而研究區土壤酸化程度加劇1個pH情況下會有0.97%的面積紅色報警,是現狀紅色報警面積的3倍多。
圖5-39 小麥綜合生態安全現狀預警圖
表5-11 研究區土壤pH變化時小麥籽實Cd,Cr預警區域面積變化(土壤Cd,Cr含量不變)表
圖5-40 區域小麥Cd生態安全預警(pH變化)圖
a—區域小麥Cd 生態安全現狀圖(pH 下降0.2個單位)b—區域小麥Cd 生態安全現狀圖(pH 下降0.5個單位)
c—區域小麥Cd 生態安全現狀圖(pH 下降0.7個單位)d—區域小麥Cd 生態安全現狀圖(pH 下降1個單位)
圖5-41為研究區土壤pH變化時Cr預警區域面積變化表和變化趨勢圖。由圖541可以看出,研究區內紅色報警區域的小麥質量會隨著土壤pH的提高向綠色安全區域轉換,即通過提高土壤pH能大大提高小麥質量,pH提高0.7個單位,能使小麥Cr綠色安全的面積達到99.09%,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農田生態安全惡化的趨勢,這是未來提高研究區生態安全的一項必要措施。
圖5-41 小麥Cr生態安全隨土壤pH變化量預警趨勢圖
四、土壤酸性緩沖能力現狀及預警
土壤酸化是在自然和人為條件下土壤pH值下降的現象。土壤酸化的自然過程非常緩慢,但最近幾十年來,由於人為影響,土壤的酸化進程大大加速。影響土壤酸化的人為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大氣環境污染導致酸沉降的增加,使受酸沉降影響地區的土壤酸化速度加快。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不當的農業措施。這些農業措施主要有:①豆科作物和牧草的種植,這些豆科植物通過生物固氮增加了土壤的有機氮水平,有機氮的礦化、硝化及隨後的
(一)基於鹽基離子土壤酸化模型的建立
土壤酸化都與土壤中鹽基離子的淋失有關。一方面酸沉降輸入到耕層土壤後,主要是淋濾土壤內的鹽基離子,使得土壤pH降低,最終導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隨著氮肥的過量施用,在水、熱條件適當時,迅速水解形成
統計全區表層土壤13 674件樣品數據,進行一定含量區間均值後,將 K,Ca,Na,Mg 之和與土壤pH作圖(圖5-42)。從圖5-42中明顯可以看出,土壤pH與鹽基離子含量關系具有分段函數特徵,可用如下4條直線方程來表示。將方程聯立求解,從左到右,可以得到交點分別為(5.47,5.89),(7.13,5.59),(7.64,5.79)。
圖5-42 土壤中主要鹽基離子含量與pH關系圖
1)Y鹽基離子總量=0.1372XpH+5.1408,R=0.348,n=31(pH≤5.40);
2)Y鹽基離子總量=-0.1846XpH+6.9025,R=0.658,n=81(5.40<pH≤7.10);
3)Y鹽基離子總量=0.3962XpH+2.7614,R=0.608,n=36(7.10<pH≤7.80);
4)Y鹽基離子總量=1.2374XpH+3.6995,R=0.821,n=27(pH>7.80)。
由圖5-42可見,當土壤pH>7.64,土壤受到酸性物質侵害時,通過中和大量金屬離子,使土壤中pH保持相對較小的變動,此時,土壤中存在的大量金屬離子起到了非常明顯的酸緩沖作用;而當土壤pH在7.13~7.64之間呈鹼性時,鹽基離子對土壤酸性緩沖能力下降,酸鹼中和作用基本消失,土壤pH值迅速下降,因此把土壤pH 為7.13~7.64的區域作為鹼性土壤酸化預警區。當土壤pH在5.47~7.13之間時,隨鹽基離子的流失,土壤pH又有一個升高的過程,但當土壤pH<5.47呈酸性時,由於受到酸性物質的侵害,土壤中大量鹽基離子淋溶,當淋溶的鹽基離子得不到補充時,喪失對土壤酸性緩沖能力,土壤開始迅速酸化,將土壤pH 5.47作為酸性土壤的酸性緩沖能力預警點。
(二)研究區土壤酸性緩沖能力預警
根據土壤酸化的地球化學模型,將預警判據作如下處理:
將pH>7.64定義為高度安全區域,用深綠色表示,表明該區土壤酸性緩沖能力極強,是放心安全區;將pH=7.13~7.64,定義為鹼性土壤酸化預警區,用粉紅色表示,表明土壤緩沖能力處於由鹼性向酸性的過渡狀態,土壤緩沖能力較弱,但如果加以治理,提高土壤的pH值,也會較快改變酸性緩沖能力;pH=5.57~7.13范圍內隨土壤鹽基離子的淋失,土壤pH迅速升高,即土壤中K+Ca+Na+Mg由5.89%下降到5.59%時,土壤pH由5.47迅速升高到7.13,表明該區土壤也具有較強的酸性緩沖能力,是放心安全區,用淺綠色表示;將酸性土壤酸化臨界點附近pH=5.47~5.57,定義為過渡預警區,用橙色表示,表明土壤緩沖能力處於過渡態,靠近酸化爆發點,一旦環境惡化就會引起爆發,需要高度警惕;將pH<5.47區域定義為酸性土壤酸化預警區,用紅色表示,表明土壤已基本喪失酸緩沖能力,需要報警,如果要提高酸緩沖能力,需要很大的努力才會對土壤pH有大的提高。
從圖5-43可以看出,研究區近一半以上面積的土壤酸性緩沖能力很強,但是全區近34.43%面積的土壤酸化問題十分嚴重,酸性緩沖能力不容樂觀。鹼性土壤酸化預警區佔13.84%,主要分布在濰河以西及煙台市東部、南部一帶;全區近20.59%的面積處於危險區域(酸性土壤預警區),分布在南部基岩區、沂沭斷裂帶中南段、煙台市西部及威海大部分地區,這些地區亟待提高pH,避免酸化加劇喪失酸性緩沖能力。
圖5-43 表層土壤酸性緩沖能力預警圖
Ⅳ 國家安全指的是什麼
國家安全是指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內會安全容、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
危及國家生存的力量不僅來源於一個國家的外部,而且還時常來源於一個國家的內部。國內的混亂、動亂、騷亂、暴亂,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疾患,直接都會危害到國家生存,造成國家的不安全。
(4)生態安全能力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第一,確立國家與民族崛起的基本目標。
第二,採取綜合一體化的手段。
第三,新安全觀包括主權安全,綜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國家享有主權,包括獨立權,管轄權,平等權,自衛權。國家綜合安全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信息安全等。經濟安全是國家綜合安全的核心。軍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支柱。
第四,解決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脫節的問題。
第五,樹立獨立發展理念,為「全球化」條件下的民族國家定位。
Ⅳ 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的五條原則
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
這「五個堅持」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升華,是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對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切實遵循「五個堅持」的重要原則,將其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抓住機遇、不懈奮斗,努力將全會描繪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
(5)生態安全能力擴展閱讀
堅持系統觀念是統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方法。當前,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要運用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
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特別要看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
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推進。
Ⅵ 品牌衣櫃為什麼都用實木顆粒板做櫃體,而不用更好的生態板
近幾年定製衣櫃盛行,主要是衣櫃可以根據戶型量身定做,實用又美觀,於是有人問了:「品牌衣櫃為什麼都用實木顆粒板做櫃體,而不用更好的生態板?」我從事定製傢具有三年了,品牌店一年,當地的小品牌工廠工作了兩年。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4.安全環保,當今社會裝修房子都注重環保,尤其是兒童房。顆粒板和生態板雖然都使用膠,客戶對顆粒板還是不感冒。其實,我認為板材里邊或多或少都會含有甲醛。國家也有強制性標准,只要符合標准就行。人體有個自凈化功能,只要不超標就行。國家的強制性標準是符合人體的自凈化能力的。
5.顆粒板相對不易變形,生態板是實木板。實木板熱脹冷縮,時間長了難免變形。
Ⅶ 我國國家安全的原則包括哪幾個方面
我國國家安全的原則包括:
第一,確立國家與民族崛起的基本目標。
第二,採取綜合一體內化的手段。容
第三,新安全觀包括主權安全,綜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國家享有主權,包括獨立權,管轄權,平等權,自衛權。國家綜合安全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信息安全等。經濟安全是國家綜合安全的核心。軍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支柱。
第四,解決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脫節的問題。
第五,樹立獨立發展理念,為「全球化」條件下的民族國家定位。
(7)生態安全能力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在中國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統一管理國家安全工作。2014年1月24日,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中共中央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Ⅷ 現在在農村創業做什麼項目好
高考是農村的喜事。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站出來祝賀他們。畢竟,對於農村地區來說,進入大學意味著未來更好的發展。至少,你可以離開農村進入大城市找一份體面的工作。然而,社會的殘酷太現實了。光上大學是不夠的。大學畢業的時候,應該有四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擺在面前。能否在自己的選擇中走出自己的風格和未來,不僅取決於自己的實力,更取決於運氣的因素。
大學生在農村創業的四種途徑
家庭創業和合夥創業是兩個不同的方面。合夥創業關注的是個人或與同伴的創業,創業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