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素材
Ⅰ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字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2)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共存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 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製造噪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後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Ⅱ 關於綠色會計的素材
摘要:我國現有的會計理論和實踐活動,不能反映監督資源損耗的環境成本,不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實行綠色會計是必然趨勢,綠色會計對傳統會計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本文就綠色會計理論體系及核算體系做一些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綠色會計;綠色會計核算;理論體系
綠色會計是20世紀70年代產生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它的產生,主要源於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自然資源遭到極度開采,廢棄物質大量排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空氣污染日趨嚴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全球氣候遭到改變、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因此擺在當代會計工作者面前的突出問題就是,環境自然資本如何在會計計量中得到體現,以便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社會健康發展。於是,綠色會計的理論與實踐逐漸受到國內外的關注。綠色會計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核算體系有別於傳統會計,本文試圖就此作一些分析和探討。
一、綠色會計的基本理論體系
把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結合起來研究,是現代環境危機所迫,從中引出的問題,已不單純是會計問題,更多意義上的是一種社會問題。有關綠色會計的探討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尤其在我國更顯力度不夠,因此應當建立一個由目標、假設和原則組成的基本體系作為指導。
(一)綠色會計目標
綠色會計目標有兩層含義:一是基本目標——在促使企業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規律。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資源,努力提高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二是具體目標——組織相應的綠色會計核算,會計應考慮環境信息的充分披露。
(二)綠色會計假設
作為會計學的一個新興分支,綠色會計假設既有繼承,也有修訂甚至是創新。
1.會計主體。將會計主體假設應用於綠色會計,在全面堅持原有精神的基礎上,為其賦予新的含義,即:在綠色會計中應用會計主體假設,不僅要考核和報告主體自身的經濟性,還要考核和報告一個主體對外的不經濟性。
2.多重計量。對計量問題的確定是會計工作的一項基本前提,而且在綠色會計中應該把計量問題的確定擺到同樣重要的位置。運用貨幣計量,會形成一些財務指標;運用非貨幣計量,會形成實物指標、勞動指標、技術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貨幣計量的優點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鑒於環境的特殊性,單獨使用貨幣指標是不可取的,因而將傳統的貨幣計量假設改為多重計量。
3.可持續發展。除了傳統會計的四項假設外,綠色會計中還必須增加一個新的假設,這就是可持續發展。從實質上講,可持續發展由「生態效率」和「生態公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自然環境和人類對它的利用問題,這是環境問題,第二部分是各代人之間與每代人之間的平衡問題,這是社會問題。綠色會計所要做的便是把環境看成是有價值並能被計量的經濟資源,同時資本化為環境資產,即這種資產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提高社會效益,維護生態效益。因此,綠色會計則要求把眼界擴大到會計主體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顧及可持續發展,將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和相應的生態循環都納入會計的核算之中,以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動態關系。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的策略和行為在滿足企業及股東在今天利益的同時,還要保護後代需要的自然資源(包括環境資源),減少廢物產生,加強循環、再利用等,以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綠色利潤和先進的企業形象。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所包含的內在要求是綠色會計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我們構造綠色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根本性制約條件。
(三)綠色會計的基本原則
綠色會計的基本原則是開展綠色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即: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外部影響的內部化;社會性;法規性;一定的靈活性;強制披露與資源披露相結合。
二、綠色會計核算體系
由於企業與資源關系復雜化,且存在許多無法以貨幣計量的經濟事項,因此,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確認其核算對象、內容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反映與資源環境的關系。
(一)綠色會計的核算對象
綠色成本包括自然資源成本、自然資源損耗、環境保護支出等。綠色收入包括自然資源收入、環境污染收入、資源環境保護收入等。綠色會計收益包括資源環境收益、綠色利潤等。
綠色會計主要核算和計量自然環境的開發、維護及使用成本,以及環境資源的收益和價值補償。因此綠色會計應以環境業務的類別為核算對象,其類別有:礦產資源、牧地資源、海洋資源、水資源、人力資源、旅遊資源、環境污染、環境治理等,有些環境資源損耗後必須通過一定方式予以重新補充,如空氣、水資源,但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巨額的代價。有些資源卻沒有替代性,如石油、煤炭、鐵礦資源,應充分考慮其特定價值和補償途徑,從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循環來考慮,還應當把環境資源納入國民經濟宏觀核算,作為綠色會計核算體系的一部分。
(二)綠色會計核算內容
綠色會計的基本內容大體可分為三部分:
1.自然資源成本;自然資源的計價核算:長期以來,我國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企業或個人無償佔有國家自然資源,導致自然資源亂采、亂伐、亂用,浪費嚴重,事實上,自然資源的勘探、保護恢復更新或再生都凝結著人類勞動,本身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應該計價核算,隨著我國自然資源管理體制的改革,資源的計價核算將成為必須。
2.環境成本;環境成本包括以下四部分(1)資源消耗成本,指企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自然資源的耗用或使用的成本。(2)環境支出成本,核算環境預防費用、環境治理費用、環境補償費用(指給受害者的補償和環境發展費用)。(3)環境破壞成本,環境由於三廢排放、重大事故、資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的損失。(4)環境機會成本,核算資源閑置成本(包括閑置自然資源的補償價值、保護費用、科研費用及有關損失等)、資源濫用成本(指濫用自然資源而造成的損失)等。
3.環境收入:環境收益是反映會計主體保護環境資源得到的收益,包括獲得的環保業績卓著獎勵、環境損害補償收入、環境污染罰款收入、環保措施機會收益。
4.環境利潤:環境利潤是環境收益扣除環境成本和環境稅金後的凈額,它反映會計主體的環境績效。(四)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綠色會計的重點在於進行會計披露,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反映如下: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
資產: 環境收入
自然資產 減:環境預防費用
減:自然資產折耗 環境治理費用
自然資產凈值 環境損害費用
負債: 環境利潤
應付環境損害費用
所有者權益:
自然資本
另外在報表附註中還可揭示環保措施對目前企業的資本支出的損益的影響以及對未來的影響,同時反映環境經常性支出的數字等內容。
1.綠色資產負債表
綠色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基礎是「綠色資產=綠色負債+綠色權益」。綠色資產是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的總稱,目前多強調前者即自然資源,其具有有用性、天然性及有限性等特點,綠色資產在入賬時,可用購入價格、評估價格,也可用各年投入的,由生產成本逐年結賬累計形成的成本入賬:綠色負債主要是環保負債,其包括應付環保費、應交環境資源稅以及其他應繳款等;綠色權益主要由「綠色資本」「環保基金」和綠色權益表中轉賬而來的「綠色利潤」組成。「綠色資本」是國家因其對自然資源擁有所有權而形成的國家權益;「環保基金」是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需專款專用的資本,性質與盈餘公積金相同。
2.綠色損益表
綠色成本的發生必然帶來相應的收益作為必要的補償。綠色收益主要有國家頒布的對環保所做貢獻的獎金,利用「三廢」所得收益以及相應的稅收減免收益,所得污染賠償以及其他社會效益;綠色費用有環保費,諸如污染罰款、所付稅金等,通過綠色受益於綠色費用的比較,得出「綠色利潤」結轉後形成資產負債表中綠色權益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李祥文.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綠色會計的系統化研究[J].會計研究,1998(10).
[2]張坤.環境學科持續發展[C].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1997.
[3]楊勁偉.關於我國綠色會計的探討[J].財會研究,1997(7).
來源: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6期
Ⅲ 關於環保的事例
正面:
1、田桂榮從事環保工作。
她自費9萬余元,回收廢舊電池65噸1998年,當她得知廢舊電池對人類有強烈危害時,毅然決定自費回收廢舊電池。她用綠色條幅製作了3000面三角旗,寫上回收廢舊電池的地址以及電話:製作了600個透明的廢舊電池回收箱、5萬張環保倡議書,到市內各學校發放。
在《新鄉日報》上以個人名義發出了題為《不要再糟蹋地球了》的倡議書。從此,田桂榮憑著一個環保志願者質朴的情感和對環保前前所未有的關注,走街串巷,以每年2分錢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她還組織了大量環保宣傳活動,利用地球日,環境日,節假日開展環保宣傳,並通過電視,報紙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廢舊電池的危害。
五年來,她個人投入9萬余元回收65噸廢舊電池,使近700萬平方米的土地免遭廢舊電池污染。二、積極開展多種環保宣傳實踐和環境教育活動田桂榮利用節假日在全省各地個人自費組織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活動,僅在鄭州,新鄉就組織了「綠色申奧萬人簽名」,「生命之網愛環保」等大型活動38次,參與人數達26萬人。
同時,她還義務為大學生講授環保知識。幾年來,田桂榮曾到國內的110多所學校為30多萬學生宣傳環保知識,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性,直接受眾達360多萬人。每逢寒暑假,田桂榮自費組織環保志願者考察白色污染,河流污染,濕地保護等環保課題。
為了保護母親河,田桂榮率領30多名大學生多次冒酷暑,徒步150公里沿衛河,人民勝利渠,共產主義渠,沁河和黃河考察排污口,進行水源污染,水質分析,與排污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並向上級環保部門遞交考察報告24份,為進一步保護母親河,凈化水質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2、吳慶賢——基層老黨員吳慶賢的生態扶貧故事。
黎平縣雙江鎮四寨村,一個因樹而美的侗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裡的風雨橋、鼓樓、學校、侗家民居,以及侗家人冬天取暖的木柴,皆取材於山。村頭古樹虯枝,溪水淙淙。村落四周古樹環繞,連綿的杉樹挺拔聳立,日日年年守護著這個侗寨。
飲水思源,四寨村的美麗,飽含「貴州造林王」、共產黨員吳慶賢的汗馬功勞。
從不惑之年棄商造林,到年逾古稀痴心不改,30多年光陰彈指一揮,吳慶賢風雨無阻地種樹護綠,在山上存了數千萬元綠色財富。盡管日子清貧,他卻不肯為自己輕易砍一棵樹。然而,當公益事業和侗家人建房需要用木材,他又毫不猶豫地捐獻和贈送。他用執著和堅守、無私和奉獻,感動著鄉親,把種樹護綠的事業做成奔向小康的支柱產業。
據統計,到2015年底,吳慶賢種植苗木500多萬株,累計造林55000畝,木材總方量達25萬方,經濟價值達2500萬元,並帶動鄉親們造林5萬多畝,使雙江鎮的森林覆蓋率從1984年的47%增長到現在的75%。吳慶賢因造林面積貴州第一、全國第二,被譽為「貴州造林王」,獲得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全國綠化獎章」,成為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評選出的「中國生態英雄」。
反面:
1、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
素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間,又被濃霧籠罩。這期間許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統疾病,一下住滿了倫敦的各家醫院。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歲以上最多,約是平時死亡人數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較平時增加1倍。
事件發生的1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衰竭的死亡人數分別是平時同類病死亡人數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平時均有成倍增長。事件後的兩個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們就此事件分析認為,這於倫敦當時大量的耗煤有關。事件期間塵粒濃度最高達4。46毫克/米3,為平時的10倍,SO2濃度最高達平時的6倍,在濃霧的特定條件下,煙霧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從而形成H2SO4,並凝在微塵上,從而形成酸霧,成為這一事件的殺手。
2、日本四日市事件 。
四日市位於日本東部海灣。1955年這里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化工廠終日排放的含SO2的氣體和粉塵,使昔日晴朗的天空變得污濁不堪。
1961年,呼吸系統疾病開始在這一帶發生,並迅速蔓延。據報道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佔25%,哮喘病患者佔30%,肺氣腫等佔15%。1964年這里曾經有3天煙霧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
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據報道,事件期間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塵排放量達13萬噸之多,大氣中SO2濃度超過標准5—6倍,煙霧厚達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氣體和金屬粉塵,他們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質,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3、日本水誤事件 。
在日本南部九州灣有一個叫水誤的小鎮,這里居住著4萬居民,以漁業為生。1939年開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廠開始生產氯乙烯,工廠的生產廢水一直排放入水誤灣。
該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劑,使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這種汞在水體中,被水中的魚食用,在魚體內轉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魚後,汞在人體內聚集從而產生一種怪病:患者開始時,只是口齒不清,步履蹣跚,繼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聾眼瞎,最後變成神經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據環境廳統計,水誤鎮共患水誤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線縣阿赫野川亦發現100多水誤病患者,8人死亡。據報到,患者人數遠不止此,僅水誤鎮的受害居民,即達萬餘人。
Ⅳ 給我一些新穎的作文素材
時事熱點怎樣?
另:可以看看《南方周末》報紙,對寫作文很有用的,每周一期。雜志的話《作文素材》不錯,下面的就是那上面的
馬爾地夫欲征環保稅:每日3美元
「藍天白雲、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馬爾地夫一直是全世界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然而由於飽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2009年9月,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透露,計劃向所有遊客徵收每日3美元的環保稅,為國家應對氣候變暖提供支持。
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被譽為「人間最後的樂園」,然而全球變暖正讓這個天堂島國面臨著「失樂園」的危機。
馬爾地夫現有人口38萬,盡管擁有約1 200個珊瑚島,但其中超過80%的陸地海拔不足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2007年的評估報告,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將比現在上升18至59厘米,這將足以讓馬爾地夫遭遇「滅頂之災」。事實上,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馬爾地夫一度有三分之二的國土慘遭淹沒。
此外,為了節省開支,這個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還決定缺席定於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由於沒錢,我們無法去哥本哈根。」納希德說。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馬爾地夫旅遊業收入銳減,該國預算赤字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素材運用 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這是多少人夢中的馬爾地夫。然而,當全球變暖的「黑手」伸向這塊美麗聖地,一切也許都將不復存在。如果金錢能夠挽回美麗,我們獻出的3美元又何足掛齒呢?
適用話題 毀滅、拯救、夢想與現實、距離
以色列:「垃圾山」變「環保山」
在以色列,「希里亞山」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這座矗立在以色列第一大城市特拉維夫市郊的垃圾山存在了將近半個世紀,堆放了當時整個以色列1/4的垃圾。不過令人叫絕的是,政府在10年前將其關閉之後,並沒有簡單地清理掉這座山,而是決定把它作為昔日破壞生態的標志保存下來,警醒後代。
現在的希里亞山已被覆蓋上了2~3米厚的土壤,並且有專門的沼氣回收設備散布在各處,使垃圾不再散發臭味,產生的沼氣可用於公園的發電。下一步,人們打算將整座垃圾山用一層塑料薄膜加一層土壤覆蓋,以用來回收雨水,實現整座垃圾山的綠化。到時候,遊人就可以在這座「環保山」上登高俯瞰特拉維夫的地中海海岸線了。
素材運用 如今,當你再看到希里亞山,一定會驚嘆於它外表的美麗,忘記它曾經的醜陋。雖然它的過去有些黯淡,但它的未來必將熠熠生輝。
適用話題 環保、改變、過去與未來、臉
「盲眼」里的環保問題
在2009年英國特許水務與環境管理學會攝影大賽中,攝影師們通過鏡頭向人們展示了環境和社會問題。透過這些優秀的攝影作品,我們不難發現日趨嚴重的環保問題。
右圖上,印度博帕爾工業災難的第二代受害人、十三歲的薩曼站在位於博帕爾原聯合碳化物農葯廠附近一個貧民區的家門口。由於母親接觸到農葯及受到水源污染,薩曼生來就雙目失明,而且還有神經缺陷。
素材運用 薩曼這樣的環境污染受害者,在全世界豈止千萬?當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鏡頭躍入我們的視界,內心滴血的同時,又怎麼不該舉起一雙手,捍衛剩下的凈土!
適用話題 凈土、眼睛、舉起雙手、地獄與天堂
西雙版納悲劇:原始森林被「一夜伐光」
「正科副科,不如橡膠樹栽兩棵」,這句話在西雙版納自治州景洪市廣為流傳。
西雙版納景洪市的賀孔村,因村裡集體所有的原始林地被承包給某公司種植橡膠,上千畝的森林10多天就被砍光,砍倒的木材能運走的就運到木材廠,不能運走的就一把火燒掉,當做橡膠肥料。
「這幾片森林,很多樹的樹齡都在100至300年以上,我們幾代人都沒捨得砍,現在全讓他們砍光了。有些特別老的古樹,他們還有點顧忌,不是直接砍,而是把樹根的皮剝掉,樹死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砍了。」村民刀福生指著被砍光的林地難過地說。
有人說悲劇的起源是地方政府賣地,地方政府卻說該地早已是一片荒山。是非難以判斷,現實是,這片原始森林就此消失。以前,走在這片原始森林中,根本看不到太陽,樹密集得不行,野象有時也會從野象谷竄到這里來玩。現在,幾片森林只有一個角落沒被燒盡,殘留了許多巨大樹樁,因為不好砍,它們才活了下來。
素材運用 對於西雙版納來說,橡膠暴利帶來的慾望,正磨刀霍霍向著尚存的原始森林。那是我們祖祖輩輩精心呵護的物質遺產,那是屬於人類的財富,卻就這樣遭到無情砍伐。當有一天,森林再經不起我們的折騰,那就是它向我們報復的時刻!
適用話題 環保、自然悲劇、罪惡的____
綠色贖罪:24年植樹6萬棵
敬獻花圈、默哀……2009年3月31日,日本第24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悼念活動,並在紀念館的和平公園內修剪他們24年來植下的樹木。為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歉意,日本「綠色贖罪」植樹訪華團自1986年開始,24次來南京植樹6萬多棵。
盡管植樹訪華團的成員不斷變化,但這么多年他們一直在堅持,特別是訪華團團長白西紳一郎,風雨無阻,每次必來。
70歲的訪華團成員秋本芳昭說,日本過去發動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為了表示對中國人民的歉意,1986年植樹團第一次來南京,他便參與了。20多年來,看著自己所種之樹已經鬱郁蔥蔥,他非常開心。秋本芳昭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的「綠色贖罪」之路起碼還要再堅持5年。
素材運用 正視歷史才能走向未來,作為中日兩國民間友好團體,日本「綠色贖罪」植樹訪華團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其尊重歷史的堅定立場。他們的言行對企圖歪曲歷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反擊。
適用話題 綠色感恩、贖罪、生命的意義、正與反
查爾斯王子打造「節能庄園」
面對全球氣候升溫威脅,英國王儲查爾斯亮出自己的最新應對措施。通過大量應用環保技術,他把自己的海格羅夫庄園打造成一座「綠色」庄園,為民眾作出表率。
查爾斯盡可能縮小了自己的「化石燃料足跡」。海格羅夫庄園的兩大環保設備為地源和空氣源熱泵空調系統。前者從地下汲取熱量給房間供暖,後者則從室外空氣中吸收熱量供給室內。
查爾斯高度關注氣候升溫問題。他3個月前警告說,如果人們不採取有效措施,氣候變化將給地球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世界各國只有不到100個月的時間來拯救地球。
查爾斯去年的年度報告顯示,他本人及家庭產生的二氧化碳總量比前一年降低了18%。
實際上,查爾斯近年來在海格羅夫庄園還應用了其他一些環保技術,如太陽能電池板、雨水收集系統、環保隔熱層、生物污水處理系統等。
素材運用 環保重在堅持。作為世界名人,查爾斯在環保方面起到的帶頭作用,不可小覷。如果你不了解查爾斯,會認為他在做秀,但如果發現他已經堅持數十年,心中定會湧出無限敬佩。
適用話題 環保、偶像作用、科技與生活、節約
可可西里開放:是福還是禍
2009年2月,廣袤神奇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正式對遊人開放,為保護原始生態環境,旅遊性質定為「生態旅遊」,每年將遊客數量控制在1 000人以內。
素有「動物王國」之稱的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其高原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珍稀的野生動植物和自然景觀,均為世界罕見。然而,在人類對自然環境過度開發、過度利用的背景下,許多人對可可西里「無人區」開展旅遊項目這一舉動產生了質疑:對美麗的「人間天堂」進行旅遊開發,究竟是福是禍?
雖說可可西里每年限制遊客1 000人,但試想,就算遊客不下車,車隊的驚擾以及車輛排放的尾氣等,也必然打破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寧靜,影響藏羚羊等珍稀動物的活動和繁衍。
可可西里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只要有遊人進入,便意味著破壞。旅遊雖然會帶來巨大的財富,但卻可能破壞珍稀動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從長遠利益考慮,可可西里「無人區」的開放,是否有些得不償失呢?
素材運用 即使為「可可西里旅遊」戴上「生態旅遊」的帽子,也極可能會將這美麗的「人間天堂」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今天的人類面臨嚴重的環保問題,開放可可西里這樣的重要自然保護區,需要極慎重的考量,決不能利益當先。
適用話題 利益之下、環境與金錢、近與遠
鄱陽湖天鵝慘遭「謀殺」
當成千上萬只天鵝同時從湖面滑翔起飛或降落時,鳥群的翅膀可以遮蔽大半個「天鵝湖」的上空,鋪天蓋地,一望無垠。每一年,這令人震撼的美都感動著無數遊人,鄱陽湖也因此而享有「候鳥天堂」的美譽。
然而,最近幾年,鄱陽湖天鵝慘遭「謀殺」,數量急劇下降,這樣的美麗情形再也難以見到了。
因為暴利的推動,捕鵝現象難以根絕。從每年的10月起,灘塗上就有人撒些充作誘餌毒殺天鵝的小魚。捕鵝人大多在下午4時撒下毒葯,天亮前開著摩托車或拖拉機去湖邊拾天鵝。待天鵝到手後,捕鵝人會用挖坑等方式將之藏起來,再等待時機從水路運往各地。
現在,「鄱陽湖天鵝事件」已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們對此做法深惡痛絕。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捕鵝者開始漸漸停止罪惡的舉動,相信不久的將來,「候鳥天堂」將會重現於人們眼前。
分析 我們時常指責別國捕殺鳥類的罪惡行徑,卻忽視了身邊的劣行。幸運的是,充滿良知的正義之士越來越多,巨大的輿論壓力將成為捅向「捕鵝殺手」的鋒利匕首。
適用話題 正義與罪惡、良知、環保、同情弱者
澳大利亞號召「吃駱駝」
駱駝是澳大利亞1840年從加那利群島引進的動物,現在,澳大利亞的駱駝數量劇增,以致失控。
澳大利亞現有駱駝100萬頭以上,它們對沙漠生態系統、沙漠水資源以及偏遠地區的土著人社區構成重大威脅。作為反芻動物,駱駝還會排放二氧化碳氣體,推進了全球變暖的速度。目前,澳大利亞的駱駝正以每年約8萬頭的速度增加,對農業造成數百萬英鎊的損失。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呼籲人們多吃駱駝肉以保護生態環境,並要求至少消滅40萬頭駱駝。
素材運用 無論吃駱駝還是吃袋鼠,都是澳大利亞政府的無奈之舉。但「吃」這一招委實不太高明,生物鏈的健康發展決不是人類一張嘴便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我們從源頭堵住惡性膨脹的趨勢。
適用話題 人與動物、昨天與今天、環保、矛盾
滿文軍「吸毒」引發的思考
2009年5月19日,北京警方接到群眾舉報,在某歌舞廳一包房內查獲多名尿檢呈陽性的涉嫌吸毒人員,其中竟有歌手滿文軍。此事一出,全國嘩然。
「只要一輕率,人就會變得糊塗。」作家司湯達如是說。滿文軍這樣的文化從業者,在這樣多元價值觀碰撞的年代,本身不斷被影響。當明星滿文軍脫下「農民歌手」的外衣,擺在他面前的必然是全新的文化價值與生活秩序。多元文化當然吸引人,但在選擇的時候,也必須學會剔除與拋棄,否則,只會迷失。
素材運用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戲劇中的變臉,就是娛樂明星的現實寫照。明星們製造著現代偶像破滅的悲劇,讓無數人在痛苦與茫然中,去思索人生與社會的相關命題。
適用話題 天使與魔鬼、偶像、變臉、自律
Ⅳ 新穎的作文素材
時事熱點怎樣?
另:可以看看《南方周末》報紙,對寫作文很有用的,每周一期。雜志的話《作文素材》不錯,下面的就是那上面的
馬爾地夫欲征環保稅:每日3美元
「藍天白雲、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馬爾地夫一直是全世界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然而由於飽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2009年9月,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透露,計劃向所有遊客徵收每日3美元的環保稅,為國家應對氣候變暖提供支持。
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被譽為「人間最後的樂園」,然而全球變暖正讓這個天堂島國面臨著「失樂園」的危機。
馬爾地夫現有人口38萬,盡管擁有約1 200個珊瑚島,但其中超過80%的陸地海拔不足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2007年的評估報告,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將比現在上升18至59厘米,這將足以讓馬爾地夫遭遇「滅頂之災」。事實上,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馬爾地夫一度有三分之二的國土慘遭淹沒。
此外,為了節省開支,這個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還決定缺席定於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由於沒錢,我們無法去哥本哈根。」納希德說。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馬爾地夫旅遊業收入銳減,該國預算赤字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素材運用 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這是多少人夢中的馬爾地夫。然而,當全球變暖的「黑手」伸向這塊美麗聖地,一切也許都將不復存在。如果金錢能夠挽回美麗,我們獻出的3美元又何足掛齒呢?
適用話題 毀滅、拯救、夢想與現實、距離
以色列:「垃圾山」變「環保山」
在以色列,「希里亞山」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這座矗立在以色列第一大城市特拉維夫市郊的垃圾山存在了將近半個世紀,堆放了當時整個以色列1/4的垃圾。不過令人叫絕的是,政府在10年前將其關閉之後,並沒有簡單地清理掉這座山,而是決定把它作為昔日破壞生態的標志保存下來,警醒後代。
現在的希里亞山已被覆蓋上了2~3米厚的土壤,並且有專門的沼氣回收設備散布在各處,使垃圾不再散發臭味,產生的沼氣可用於公園的發電。下一步,人們打算將整座垃圾山用一層塑料薄膜加一層土壤覆蓋,以用來回收雨水,實現整座垃圾山的綠化。到時候,遊人就可以在這座「環保山」上登高俯瞰特拉維夫的地中海海岸線了。
素材運用 如今,當你再看到希里亞山,一定會驚嘆於它外表的美麗,忘記它曾經的醜陋。雖然它的過去有些黯淡,但它的未來必將熠熠生輝。
適用話題 環保、改變、過去與未來、臉
「盲眼」里的環保問題
在2009年英國特許水務與環境管理學會攝影大賽中,攝影師們通過鏡頭向人們展示了環境和社會問題。透過這些優秀的攝影作品,我們不難發現日趨嚴重的環保問題。
右圖上,印度博帕爾工業災難的第二代受害人、十三歲的薩曼站在位於博帕爾原聯合碳化物農葯廠附近一個貧民區的家門口。由於母親接觸到農葯及受到水源污染,薩曼生來就雙目失明,而且還有神經缺陷。
素材運用 薩曼這樣的環境污染受害者,在全世界豈止千萬?當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鏡頭躍入我們的視界,內心滴血的同時,又怎麼不該舉起一雙手,捍衛剩下的凈土!
適用話題 凈土、眼睛、舉起雙手、地獄與天堂
西雙版納悲劇:原始森林被「一夜伐光」
「正科副科,不如橡膠樹栽兩棵」,這句話在西雙版納自治州景洪市廣為流傳。
西雙版納景洪市的賀孔村,因村裡集體所有的原始林地被承包給某公司種植橡膠,上千畝的森林10多天就被砍光,砍倒的木材能運走的就運到木材廠,不能運走的就一把火燒掉,當做橡膠肥料。
「這幾片森林,很多樹的樹齡都在100至300年以上,我們幾代人都沒捨得砍,現在全讓他們砍光了。有些特別老的古樹,他們還有點顧忌,不是直接砍,而是把樹根的皮剝掉,樹死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砍了。」村民刀福生指著被砍光的林地難過地說。
有人說悲劇的起源是地方政府賣地,地方政府卻說該地早已是一片荒山。是非難以判斷,現實是,這片原始森林就此消失。以前,走在這片原始森林中,根本看不到太陽,樹密集得不行,野象有時也會從野象谷竄到這里來玩。現在,幾片森林只有一個角落沒被燒盡,殘留了許多巨大樹樁,因為不好砍,它們才活了下來。
素材運用 對於西雙版納來說,橡膠暴利帶來的慾望,正磨刀霍霍向著尚存的原始森林。那是我們祖祖輩輩精心呵護的物質遺產,那是屬於人類的財富,卻就這樣遭到無情砍伐。當有一天,森林再經不起我們的折騰,那就是它向我們報復的時刻!
適用話題 環保、自然悲劇、罪惡的____
綠色贖罪:24年植樹6萬棵
敬獻花圈、默哀……2009年3月31日,日本第24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悼念活動,並在紀念館的和平公園內修剪他們24年來植下的樹木。為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歉意,日本「綠色贖罪」植樹訪華團自1986年開始,24次來南京植樹6萬多棵。
盡管植樹訪華團的成員不斷變化,但這么多年他們一直在堅持,特別是訪華團團長白西紳一郎,風雨無阻,每次必來。
70歲的訪華團成員秋本芳昭說,日本過去發動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為了表示對中國人民的歉意,1986年植樹團第一次來南京,他便參與了。20多年來,看著自己所種之樹已經鬱郁蔥蔥,他非常開心。秋本芳昭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的「綠色贖罪」之路起碼還要再堅持5年。
素材運用 正視歷史才能走向未來,作為中日兩國民間友好團體,日本「綠色贖罪」植樹訪華團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其尊重歷史的堅定立場。他們的言行對企圖歪曲歷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反擊。
適用話題 綠色感恩、贖罪、生命的意義、正與反
查爾斯王子打造「節能庄園」
面對全球氣候升溫威脅,英國王儲查爾斯亮出自己的最新應對措施。通過大量應用環保技術,他把自己的海格羅夫庄園打造成一座「綠色」庄園,為民眾作出表率。
查爾斯盡可能縮小了自己的「化石燃料足跡」。海格羅夫庄園的兩大環保設備為地源和空氣源熱泵空調系統。前者從地下汲取熱量給房間供暖,後者則從室外空氣中吸收熱量供給室內。
查爾斯高度關注氣候升溫問題。他3個月前警告說,如果人們不採取有效措施,氣候變化將給地球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世界各國只有不到100個月的時間來拯救地球。
查爾斯去年的年度報告顯示,他本人及家庭產生的二氧化碳總量比前一年降低了18%。
實際上,查爾斯近年來在海格羅夫庄園還應用了其他一些環保技術,如太陽能電池板、雨水收集系統、環保隔熱層、生物污水處理系統等。
素材運用 環保重在堅持。作為世界名人,查爾斯在環保方面起到的帶頭作用,不可小覷。如果你不了解查爾斯,會認為他在做秀,但如果發現他已經堅持數十年,心中定會湧出無限敬佩。
適用話題 環保、偶像作用、科技與生活、節約
可可西里開放:是福還是禍
2009年2月,廣袤神奇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正式對遊人開放,為保護原始生態環境,旅遊性質定為「生態旅遊」,每年將遊客數量控制在1 000人以內。
素有「動物王國」之稱的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其高原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珍稀的野生動植物和自然景觀,均為世界罕見。然而,在人類對自然環境過度開發、過度利用的背景下,許多人對可可西里「無人區」開展旅遊項目這一舉動產生了質疑:對美麗的「人間天堂」進行旅遊開發,究竟是福是禍?
雖說可可西里每年限制遊客1 000人,但試想,就算遊客不下車,車隊的驚擾以及車輛排放的尾氣等,也必然打破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寧靜,影響藏羚羊等珍稀動物的活動和繁衍。
可可西里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只要有遊人進入,便意味著破壞。旅遊雖然會帶來巨大的財富,但卻可能破壞珍稀動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從長遠利益考慮,可可西里「無人區」的開放,是否有些得不償失呢?
素材運用 即使為「可可西里旅遊」戴上「生態旅遊」的帽子,也極可能會將這美麗的「人間天堂」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今天的人類面臨嚴重的環保問題,開放可可西里這樣的重要自然保護區,需要極慎重的考量,決不能利益當先。
適用話題 利益之下、環境與金錢、近與遠
鄱陽湖天鵝慘遭「謀殺」
當成千上萬只天鵝同時從湖面滑翔起飛或降落時,鳥群的翅膀可以遮蔽大半個「天鵝湖」的上空,鋪天蓋地,一望無垠。每一年,這令人震撼的美都感動著無數遊人,鄱陽湖也因此而享有「候鳥天堂」的美譽。
然而,最近幾年,鄱陽湖天鵝慘遭「謀殺」,數量急劇下降,這樣的美麗情形再也難以見到了。
因為暴利的推動,捕鵝現象難以根絕。從每年的10月起,灘塗上就有人撒些充作誘餌毒殺天鵝的小魚。捕鵝人大多在下午4時撒下毒葯,天亮前開著摩托車或拖拉機去湖邊拾天鵝。待天鵝到手後,捕鵝人會用挖坑等方式將之藏起來,再等待時機從水路運往各地。
現在,「鄱陽湖天鵝事件」已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們對此做法深惡痛絕。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捕鵝者開始漸漸停止罪惡的舉動,相信不久的將來,「候鳥天堂」將會重現於人們眼前。
分析 我們時常指責別國捕殺鳥類的罪惡行徑,卻忽視了身邊的劣行。幸運的是,充滿良知的正義之士越來越多,巨大的輿論壓力將成為捅向「捕鵝殺手」的鋒利匕首。
適用話題 正義與罪惡、良知、環保、同情弱者
澳大利亞號召「吃駱駝」
駱駝是澳大利亞1840年從加那利群島引進的動物,現在,澳大利亞的駱駝數量劇增,以致失控。
澳大利亞現有駱駝100萬頭以上,它們對沙漠生態系統、沙漠水資源以及偏遠地區的土著人社區構成重大威脅。作為反芻動物,駱駝還會排放二氧化碳氣體,推進了全球變暖的速度。目前,澳大利亞的駱駝正以每年約8萬頭的速度增加,對農業造成數百萬英鎊的損失。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呼籲人們多吃駱駝肉以保護生態環境,並要求至少消滅40萬頭駱駝。
素材運用 無論吃駱駝還是吃袋鼠,都是澳大利亞政府的無奈之舉。但「吃」這一招委實不太高明,生物鏈的健康發展決不是人類一張嘴便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我們從源頭堵住惡性膨脹的趨勢。
適用話題 人與動物、昨天與今天、環保、矛盾
滿文軍「吸毒」引發的思考
2009年5月19日,北京警方接到群眾舉報,在某歌舞廳一包房內查獲多名尿檢呈陽性的涉嫌吸毒人員,其中竟有歌手滿文軍。此事一出,全國嘩然。
「只要一輕率,人就會變得糊塗。」作家司湯達如是說。滿文軍這樣的文化從業者,在這樣多元價值觀碰撞的年代,本身不斷被影響。當明星滿文軍脫下「農民歌手」的外衣,擺在他面前的必然是全新的文化價值與生活秩序。多元文化當然吸引人,但在選擇的時候,也必須學會剔除與拋棄,否則,只會迷失。
素材運用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戲劇中的變臉,就是娛樂明星的現實寫照。明星們製造著現代偶像破滅的悲劇,讓無數人在痛苦與茫然中,去思索人生與社會的相關命題。
適用話題 天使與魔鬼、偶像、變臉、自律
Ⅵ 關於環保的名人故事
1、 馬雲加入大自然保護協會
2009年,馬雲即加入了大自然保護協會(NQ中國理事會,他曾經表示「阿里巴巴和淘寶從來沒有讓我睡不著覺,讓我睡不著覺的是我們的水不能喝了,我們的食品不能吃了,我們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不管你掙多少錢,你亨受不到沐浴陽光的時候,其實是很大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