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自然保護區

生態自然保護區

發布時間: 2020-12-16 09:46:51

Ⅰ 什麼叫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復區指對一定面制積的陸地或水體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區內嚴禁任何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嚴禁一切生產性經營活動。保護的對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瀕危動植物的主要分布區,水源涵養區,有特殊意義的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和化石產地等。自然保護區不能有人為的直接干涉,任自然流程正常進行,包括特定時間內的-些自然作用,如自然火燒、群落自然演替、自然病蟲害、風暴、地震等。

Ⅱ 23類自然保護地有哪些

自然保護地類型。按照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依據管理目標與效能並借鑒國際經驗,將自然保護地按生態價值和保護強度高低依次分為3類。
國家公園:是指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域或海域,是我國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保護范圍大,生態過程完整,具有全球價值、國家象徵,國民認同度高。
自然保護區:是指保護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的區域。具有較大面積,確保主要保護對象安全,維持和恢復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及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
自然公園:是指保護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和自然景觀,具有生態、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可持續利用的區域。確保森林、海洋、濕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貴自然資源,以及所承載的景觀、地質地貌和文化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包括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濕地公園等各類自然公園。
制定自然保護地分類劃定標准,對現有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海洋公園、濕地公園、冰川公園、草原公園、沙漠公園、草原風景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點)、自然保護小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等各類自然保護地開展綜合評價,按照保護區域的自然屬性、生態價值和管理目標進行梳理調整和歸類,逐步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分類系統。

Ⅲ 齊雲山自然保護區屬於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什麼生態系統

他在自然生態系統當中屬於國家級生態系統。

Ⅳ 自然生態保護區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現行清水溝流路黃河入海口和原刁口河流路(黃河故道)黃河入海口區域,目前總面積為1530km2,是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保護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自然資源保護區。黃河入海口地區是黃河三角洲生態演進最為劇烈、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區域,由於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從而使黃河三角洲的濕地面積在逐年增大,是世界上面積自然增長最快的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地面高程為0~7m,主要為河道、古河道、天然堤、河間窪地、濱海潮間帶等地貌形態。生態農業地質類型主要為均質砂壤型、體層粘壤型,少量夾層砂壤型、夾層粘壤型及底層粘壤型。土壤類型主要為濱海潮灘鹽土、濱海鹽土、鹽化潮土,土壤含鹽量0.14%~2.12%。地下水礦化度2~80g/L,潛水埋深0~3m,極易發生次生鹽漬化。淡水資源主要為黃河水和地表降水。土壤養分中富含K、Fe、Mn、Cu、B、Se,缺乏N、P、Mo及有機質。土壤中有害元素Hg、As、Pb低於國家自然背景值(I級),屬地球化學環境優良區。大面積的淺海灘塗和沼澤,豐富的濕地植被和水生生物資源,為鳥類繁衍生息、遷徙、越冬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

保護區共有各種植物393種,植物區系以溫帶成分為主,從植被類型看,本區又分成5個植被型組,9個植被型,26個群叢。植被面積為65319公頃,植被覆蓋率為53.7%。植被組成以自然植被為主,占植被面積的77.9%;人工植被主要為人工營造的刺槐林,占植被面積的22.1%,與保護區周邊地區的人工刺槐林連成一片,面積達11300公頃。另外還有33000公頃的天然葦盪。廣闊的灘地和植被構成新、奇、野、曠的自然景觀。

保護區內動物可分成陸生動物生態群和海洋動物生態群,有記錄野生動物1524種。各種鳥類268種,屬國家1級重點保護的有7種,2級重點保護的有34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附錄I的有7種,附錄Ⅱ的有26種,附錄III的有7種。

Ⅳ 《自然保護區》是如何分級、分區的

《自然保護區》分級:

1、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指在全國或全球具有極高的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並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2、省(自治區、直轄市)級自然保護區,是指在本轄區或所屬生物地理省內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以及休息、娛樂、觀賞價值,並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3、市(自治州)級和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自然保護區,是指在本轄區或本地區內具有較為重要的科學、文化、經濟價值以及娛樂、休息、觀賞的價值,並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分區:

1、自然生態系統類自然保護區,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一類自然保護區,下分5個類型。

2、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3 、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4、荒漠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5、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水生和陸棲生物及共生境共同形成的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6、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海洋、海岸生物與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7、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野生植物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植物和重要經濟植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8、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野生動物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動物和重要經濟動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9、古生物遣跡類型生然保護區,是指以古人類、古生物化石產地和活動遣跡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10、地質遣跡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特殊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奇特地質景觀、珍稀礦物、奇泉、瀑布、地質災害遣跡等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5)生態自然保護區擴展閱讀:

國家級自然生態系統類自然保護區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其生態系統在全球或在國內所屬生物氣候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其生態系統中具有在全球稀有、在國內僅有的生物群或生境類型;

3、其生態系統被認為在國內所屬生物氣候帶中具有高度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4、其生態系統尚未遭到人為破壞或破壞很輕,保持著良好的自然性;

5 、其生態系統完整或基本完整,保護區擁有足以維持這種完整性所需的面積,包括具備 1000公頃以上面積的核心區和相應面積的緩沖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

Ⅵ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生態環境有哪些問題

一是違法違規開發礦產資源問題嚴重。長期以來大規模的探礦、采礦活動,造成保護區局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二是部分水電設施違法建設、違規運行。當地在祁連山區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高強度開發水電項目,共建有水電站150餘座,其中42座位於保護區內,存在違規審批、未批先建、手續不全等問題。
三是周邊企業偷排偷放問題突出。部分企業環保投入嚴重不足,污染治理設施缺乏,偷排偷放現象屢禁不止。巨龍鐵合金公司毗鄰保護區,大氣污染物排放長期無法穩定達標,當地環保部門多次對其執法,但均未得到執行。石廟二級水電站將廢機油、污泥等污染物傾倒河道,造成河道水環境污染。
四是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不力。2015年9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林業局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對甘肅省林業廳、張掖市政府進行公開約談。

Ⅶ 中國有哪些生態環境保護區

樓主所講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區。
估計應該為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前者包括四川卧龍自然保護區、南麂列島海洋自然保護區等;後者包括水源涵養林、水源保護區等。

Ⅷ 什麼叫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的分類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版有特權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根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將自然保護區分為三個類別: 1)自然生態系統類自然保護區: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一類自然保護區。 2)野生生物類自然保護區:是指以野在生物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一類自然保護區; 3)自然遺跡類自然保護區:是指以特殊意義的地質遺跡和古生物遺跡等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一類自然保護區。

Ⅸ 生態公園之一:自然保護區

一、概述

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由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共同構成的生命支持系統及生態過程,即自然界。人類早期能與自然和諧相處,進入工業社會後,加快了改造自然的步伐,在違背自然規律的情況下,企圖擺脫自然的束縛,結果遭到自然界的報復,出現了臭氧層破壞、溫室氣體、森林銳減、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物種滅絕、酸雨危害、淡水危機、垃圾成災、有毒化學物污染等問題,於是人們開始認識到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脆弱,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因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便在全球迅速展開。

1978年世界保護聯盟將形形色色的保護區統一分為10個類型,1994年又給保護區作了明確的定義:「保護區主要致力於生物多樣性、自然和有關文化資源的管護,並通過法律或其他有效的手段來管理的陸地或海域」,並提出了新的分類系統:①嚴格的自然保護區(進行科學研究、環境監測,降低人為干擾,禁止公眾進入);②國家公園;③自然紀念地;④棲息地/物種管理區;⑤保護性陸地景觀/海洋景觀;⑥資源管理保護區。這是按保護的嚴格程序依次遞減的順序劃分的。

我國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56年,其後按主要保護對象劃分為9個類型:①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②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③荒漠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④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⑤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⑥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⑦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⑧地質遺跡類型自然保護區;⑨古生物遺跡類型自然保護區。我國的分類是以保護對象為依據,它比管理目標的分類更具體。這9個類型全部包括在本書風景成因分類之中,只不過風景的類別更多,加入美因子以後,劃分更細。故本章按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分類介紹部分自然保護區,以示風景區與自然保護區的性質和分類的異同。但本書的風景成因分類表(表3-4),以及在討論風景區與各類保護區的關系(表3-5)時,已參考了國際的目標分類原則。

自然保護區對人類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自然保護區能為人類提供生態系統的天然「本底」,由於人類的干擾破壞,許多自然面貌已難以辨認,只能依靠文獻資料、考古等來推測,因而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態系統或原始景觀地段,是極為珍貴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②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物種極為珍貴,袁隆平就是因為找到了天然野生水稻,才培育出高產的水稻品種;③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實驗室;④自然保護區是向人們進行自然與自然保護宣傳教育的天然博物館和課堂;⑤自然保護區是生態旅遊勝地;⑥自然保護區對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除前面已介紹的自然保護區之外,以下再介紹少數自然保護區,其資料主要來自謝宇主編的《珍貴的自然保護區》。

二、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1.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南部,面積62620hm2 ,有從熱帶到寒帶完整的生物和生態系統。這里仍保持著原始狀態,是特有的天然基因庫和寶貴的研究基地。在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地區,是壯麗的熱帶景觀,山坡上是常綠闊葉樹組成的熱帶森林;2400m以上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海拔2400~3800m的山上為暗針葉林,速生和高產的針葉樹高達40餘米,構成摩天森林;海拔4700m的高山上為灌叢和草甸,有些柳樹只有30~40 cm高,有些灌木長長的枝條匍匐在地面上,高山草甸植物莖稈更矮,有長著茸毛的葉子和發達的根系;再往上,常年白雪皚皚,高等植物無法生長,而在岩石上卻有近百種植物,雪蓮是最突出的野生植物,可治療多種疾病。保護區內有多種野生動物,包括42種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

2.尖峰嶺自然保護區

尖峰嶺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島西南部的群山之中,總面積7762hm2 ,以其原始熱帶雨林而聞名於世。落葉樹很少,板根高出地面4~5m,絞殺植物眾多,木質藤本植物粗大。這里的雨林按海拔高度可分為5類:在較低的小山上為熱帶半落葉季雨林;200~700m的地方為熱帶常綠季雨林;250~750m的峽谷里為熱帶溝穀雨林;海拔700~1000m的山上布滿了熱帶山地雨林,樹木普遍高達40m,基部有板根;海拔1100m以上為矮林,奇形怪狀,上面布滿苔蘚。

保護區的坡壘和海南紫荊木耐腐朽、抗病蟲,作為航海船體可用數百年。高山蒲葵一片葉子可為3人遮雨,樹蕨需一人伸開手臂才能抱住。野生動物種類繁多,飛鼠能飛得像鳥一樣快,還有珍稀的黑長臂猿生活在此。

三、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1.海南省東寨港自然保護區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面積5240hm2 ,沿海南島東北海岸延伸,是中國面積最大、樹種最多的紅樹林,占我國紅樹樹種的80.6。大多數紅樹只有2~3m高,葉片形成茂密的華蓋,漲潮時漂浮在海面上,葉片能將過多的鹽分排泄出去。紅樹為「胎生繁殖」,其種子懸掛在母樹上時便萌發幼芽,落地紮根,或沿岸漂流,4個月之內均能紮根生長。紅樹林的生態價值在於它的根能形成穩固而稠密的網路,抓住水裡的淤泥、碎石、碎片,築起堅固的天然圍欄,阻擋潮水對海岸的沖擊,保護岸後的農田,落葉經細菌分解成養料,成為海洋生物的食物,紅樹林的茂密華蓋和豐富的食物使之成為鳥類的天堂。因而以紅樹林為基礎,形成一個龐大的生物系統。

2.墾丁自然保護區

墾丁自然保護區位於台灣省南端的恆春半島,總面積32640hm2 ,西海岸的珊瑚礁臨海而立,海岸下遍布裙板狀珊瑚礁。東海岸有隆起的珊瑚礁台地,高達300m,冬季東北季風將白沙吹到高地上,形成沙堆;夏季大雨,又將沙子沖回海里,形成廣闊的沙河和沙子瀑布。海岸森林的主要樹種有棋盤腳樹、蓮葉桐。山地植物群落的季風林有1233種維管束植物,原始森林是珊瑚礁植物、熱帶雨林和季風林的混交林,保護區有鳥230種、蝴蝶162種,佔台灣蝴蝶總數的三分之一。

保護區以海洋生態系統聞名。236種硬珊瑚和大量軟珊瑚以其美麗的顏色裝飾著海洋世界,並為1015種珊瑚礁魚、146種海蚌及種類繁多的龍蝦、螃蟹提供棲息地。另有134種海藻,有綠、棕、紅等各種顏色,為海洋動物提供食物。

四、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1.白鰭豚自然保護區

白鰭豚是一種大型水生哺乳動物,體長2~2.5m,體重100 多千克,每胎生1~2頭幼豚。它的視力很差,靠回聲定位識別目標,喜歡在江河交匯、魚類豐富的地區生活。

白鰭豚是世界上倖存的4種淡水豚之一,以前曾廣泛分布於地球上,但現在只有在長江中下游才能見到,且數量極少。據調查,長江中的白鰭豚,1986年大約有300 頭,1993年大約150頭,最近不到100頭,有人估計,如不搶救,將在25年內絕滅,被稱為「水中的大熊貓」。

白鰭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洪湖市,面積135km2 ,建於1988年。區內小河密布,生態環境極好,是白鰭豚適合的棲息地和庇護地。

2.海龜自然保護區

世界上有7種海龜,我國有5種,最大的海龜有時寬達2m,體重150kg。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綠海龜通常長1~1.3m,體重100kg。雌綠海龜每年返回出生地一次,4~10月夜間爬到海灘上產蛋,依靠陽光50~70 d後即可孵出幼龜。

我國的海龜自然保護區建於1985年,位於廣東惠東縣的海龜灣,是一片隱蔽不受干擾的原始環境,有1000多隻海龜每年來此。保護區將孵出的幼龜飼養很短一段時間後即放入大海。

保護區建立後,綠海龜的數量逐漸增加,現已進行了人工繁殖試驗,並取得了成功。

3.壩王嶺自然保護區

壩王嶺自然保護區建於1980年,位於海南島西部昌江黎族自治縣的山區里。原始雨林鬱郁蔥蔥,生長有1000多種植物,為長臂猿、水鹿及其他40種珍貴的野生動物和1000多種鳥類創造了一個極好的棲息地。

五、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1.花坪自然保護區

花坪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東北部龍勝各族自治縣和臨桂縣之間的蔚青嶺山脈。在保護區1114種高等植物中,銀杉最令人注目。1000萬年前銀杉曾遍布歐亞,後遭遇冰川,被認為已經絕跡。1955年在花坪發現了銀杉,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極大興趣。為了拯救這瀕危孑遺種屬,1961年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銀杉是高大常綠針葉樹,葉子背面有突出的銀色葉脈,生長在海拔1400m左右的陡峭山上,繁殖能力和適應性差,處於絕滅的邊緣。

保護區的野花達200多種,四季重葩疊錦,艷麗無比。這里是真菌的世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真菌,蓮花菌長著花瓣形的葉子,高1m,重50kg左右。長在樹上像一把大傘的真菌,足夠4~5人遮雨。林中有500多種野生動物。

2.梵凈山自然保護區

梵凈山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東北部,以其極為美好的原始景觀、種類繁多的古老物種和獨特的地貌而聞名於世。全世界有15種植物區系地理成分,該保護區就有13種,故享有「綠色王國」的美稱。許多古近-新近紀或白堊紀的孑遺植物、古老珍稀生物群落仍處於原始狀態,保存著天然的野生狀態。梵凈山自然保護區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珙桐林,其花朵盛開時如同一群白色的鴿子停留在樹上,因此,又被稱為「鴿子樹」,已被引向全世界。保護區還擁有野荔枝、栗子、山核桃和獼猴桃等大量食用植物,動物種類極多。梵凈山地貌奇形怪狀,風景優美,變化無窮。

六、其他類型自然保護區

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由喜馬拉雅山地和藏南高原寬谷盆地構成。珠穆朗瑪峰及其周圍的山峰是現代冰川的中心,幾大片冰川從峰頂分散開來,布滿山坡和周圍的峽谷。珠穆朗瑪峰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由冰川鑿磨而成,其南部有許多冰川湖和冰磧台地。5100~5400m間發育冰塔林地貌生態系統。由低而高,可以看到從亞熱帶到寒溫帶完整的自然景觀。喜馬拉雅山北面,覆蓋著4種半乾旱灌叢草原生態系統:高原亞寒帶灌叢草原,高山亞寒帶草甸,高山寒帶冰緣,高山冰雪帶生態系統。高大的山系兩側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南部為溫暖、濕潤和多雨的山地季風氣候,北部是典型的寒冷和半乾旱高原大陸性氣候。

保護區的參天巨樹非常豐富,如喜馬拉雅鐵杉高達60m,使周圍其他樹木顯得十分渺小,它是古地中海氣候中的典型植被,倖存數千萬年之久。保護區的野生動物種類多得驚人,有許多是珍貴稀有和瀕危動物,如長尾葉猴、雪豹、藏野驢……珠穆朗瑪峰周圍經常出現巨大的旗狀雲團,還有幾十種其他奇形怪狀的雲團。

設立保護區的目的,在於保護世界最高峰的自然景觀在世界上獨特的地位。保護區由3部分構成:①核心區,包括科學保護區和絕對保護區;②科學實驗區,分布於核心區的周圍,以保證核心區不受人類破壞;③經濟開發區,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8 ,保護區70 的人口住在這里,管理辦公室和服務中心也設在這里。保護區在科學研究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在我國劃分的自然保護區9種類型中,與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有關的自然保護區,見前文風景區所列實例;有關地質遺跡和古生物遺跡的自然保護區,見本章第三節,均不贅述。

Ⅹ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有哪些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有:

1、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90公里,距延慶縣城25公里。西、北分別與河北省懷來縣和赤城縣接壤,東、南分別與延慶縣張山營鎮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鄰。

2、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濱海地區,總面積35913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是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由貝殼堤、牡蠣灘構成的珍稀古海岸遺跡和濕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類型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貝殼堤、牡蠣灘古海岸遺跡和濱海濕地。

3、河北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秦皇島市昌黎縣沿海,面積300平方公里,分陸域和海域兩部分,其中陸域面積9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積208.5平方公里。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沙丘、沙堤、瀉湖、林帶和海洋生物等構成的沙質海岸自然景觀及所在海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4、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山西省呂梁山脈的北端,寧武縣、五寨縣、岢嵐縣交界處,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珍稀動物褐馬雞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既是褐馬雞的集中分布區,也是中國暖溫帶殘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區中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華北落葉林和大片的雲杉林。

5、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保護區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