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防洪調度的任務
『壹』 防汛工作的方針、任務及防洪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防汛工作的方針:
"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 即每年汛前和汛期都要立足於早來水,來大洪水,做好防汛的各項准備工作,要防患於未然,盡可能減少洪水造成的損失。
防汛的任務:
洪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威脅防汛工程安全時,採取有力的防洪措施,做到日夜防守,及時搶險。在遇到工程設計標准以內的暴雨和洪水,一定要按規定標准確保安全度汛。
在遇到超標准洪水,要充分利用工程設施的防洪潛力,應採取緊急有效的防汛搶險措施,盡最大努力減輕洪水災害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
防洪工作基本原則:
根據《防洪法》第二、 三、四條的規定:防洪工作實行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防洪工程設施建設,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防洪費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擔相結合的原則籌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總體安排,實行興利與除害相結合的原則。
為了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在洪水預報、防洪調度、防洪工程運用等方面進行的有關工作。防汛的主要內容包括:長期。中期。短期天氣形勢預報,洪水水情預報,堤防、水庫、水閘、蓄滯洪區等防洪工程的調度和運用,出現險情災情後的搶險救災,非常情況下的應急措施等。
(1)水庫防洪調度的任務擴展閱讀:
汛期工作包括: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防汛值班,及時了解氣象水文狀況,預報水情,必要時下達警報;巡查和守護防洪工程,運用防洪系統各項措施,依據水情和工程狀況以及防汛調度計劃,控制調度洪水,遇有險情立即搶護;當發生超標准洪水時,請示上級同意後採取緊急措施(如分洪、撤離分洪區居民等)以減小損失。
汛期工作:
①掌握水情及天氣情況:及時發布有關洪水的氣溫、風、降水、冰雪、水位、潮位、流量等氣象水文情況,預報可能產生的洪峰、增水、洪量等水情,必要時下達警報。
②調度洪水:依據水情和工程情況,以及防汛調度方案,運用已建的各種防洪工程,進行防洪調度。在需要運用分洪、蓄洪、滯洪措施時,及時果斷作出決定,下達命令,按時、按量分洪、蓄洪。
③工程守護:組織防汛人員,不間斷地巡查和防守堤、壩、涵閘等工程,及時發現險情,分析原因,正確判斷,擬定搶護方案,組織搶護。警戒水位以下,一般由專業人員防守,超出警戒水位,組織防汛人員防守。
④應急措施:遇有超標准洪水,在人力不能抗禦時,應請示上級同意,按批準的緊急措施方案和規定的程序,及時執行臨時扒口等分洪緊急措施,以盡量減少損失,避免人員死亡。對淹沒區或可能被淹區內居民,進行轉移安置。
⑤搶險:多數險情,都是從小向大發展,出險前多有預兆。勤檢查,早發現,險情易搶護。堤防滲漏險情搶護原則,是臨河截、背河排;護岸搶護主要是固根防沖;穿堤建築物兩側滲漏,也是前堵、後排,對其滑動險情,主要是加重阻滑。
『貳』 對水庫大壩的防洪通信調度該如何實現
在每來年汛期的影響下,我國的自防洪防汛工作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發生洪水等應急事件時,水利管理部門要能夠快速、及時、准確地收集到突發事件的各種信息,並通過多種通信手段進行高效的應急指揮調度,以保障第一時間發出准確的調度指令。
MDS多媒體調度系統作為穩定高效、科技先進的應急指揮調度解決方案,在諸如對水庫大壩的防洪調度以及其他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有著良好應用,並已在瑞洪水庫、長沙防汛、德州河務局水庫等水利項目中發揮了重要的調度指揮作用。
從目前來看,當前的水利建設工作對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要求越來越高。在江河的豐水期和汛期,水利管理單位都要實時掌控整個流域的河訊狀況,並及時地做好對水利樞紐的調度調節、對水庫大壩的防洪調度等工作,以保障流域范圍內的安全和穩定,起到防洪、灌溉、發電等多重功能應用。
『叄』 水庫防洪調度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2.興利調度計劃方面,主要包括:當年各月入庫徑流量和下遊河道可利用水量的中長期預報分析值,水庫供水計劃,水庫水量損失,計劃供水興利調節,並繪制興利預報調度線和統計調度圖。
『肆』 三峽大壩是如何進行防洪調度的
防洪復泄洪關系民生,大制壩在防洪泄洪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舉個例子,三峽大壩設計最高蓄水位是175米。在每年汛期,保證上游水位在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多出30米的庫容以迎接洪峰。洪峰後,超過145米的水量下泄,為下次洪峰做准備,下泄的水使中下游江面的水位升高,但不影響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泄洪,是水庫里的水不急著用於發電,直接從大壩通過。水壩、水庫和水電站作用是通過攔蓄洪水,蓄洪補枯,在調節水資源的同時壅高水位發電。泄洪需要進行防洪調度,滿足蓄洪補枯。以三峽為例子,它的可調度庫容221億立方米,長江的年徑流量接近一萬億立方米,水量的百分之八十在雨季。為保證三峽防洪庫容發揮作用,需要防洪調度,保障庫容擁有221億庫容防洪能力。進入汛期,三峽水庫的水位不能超過145米高程。
防洪調度的目的是要保障水庫防洪作用。還是以三峽水庫為例,一旦三峽水庫不能再規定時間內把發電水位降到最低,必須通過泄洪讓水庫水位保持到汛限水位。
20世紀90年代,水電站大壩對幾場大洪水的防洪泄洪起到了重要作用,減少了洪水帶來的巨大風險。防止洪水漫壩、潰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
『伍』 水庫調度的基本日常工作是什麼
防洪調度方面:主要包括:分期防洪限制水位的分析與確定,水庫防洪泄流方式,非常情況下的保壩措施,冰繪制防洪調度圖。
『陸』 水庫調度的水庫調度方式
為滿足既定的防洪、興利任務和要求而擬定的具體蓄泄規劃。它是使水庫能安全地、經濟地運行的關鍵。
防洪調度方式 可分為水庫對下游無防洪任務和有防洪任務兩類。前者只需解決大壩安全渡汛問題,一般採取庫水位達到一定高程後即敞泄的調度方式;後者應統一考慮大壩安全渡汛及下游防洪安全,在調度中嚴格按照所用的判別條件(如防洪特徵庫水位、入庫洪峰流量等)決定水庫的蓄泄量,在水庫防洪標准以內按下游防洪要求調度,來水超過水庫防洪標准,則以保大壩安全為主進行調度。下游防洪調度方式一般有固定下泄量方式及補償調節方式。(見水庫調洪計算、防洪調度)
興利調度方式 包括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方面,一般要求盡量提高需水期的供水量,常採用以實測入庫徑流資料為依據繪制的水庫調度圖進行調度,以具體控制水庫的供水量。調度圖由調度線劃分為若干個運行區,其中主要包括:①以保證正常供水為目標的保證運行區;②以充分利用多餘水量擴大效益為目標的加大供水區;③遇枯水年降低供水量幅度以盡量減少損失的降低供水區。在運行中由庫水位所在運行區決定水庫的運行方式及供水量。對於發電方面,除了盡可能減少棄水、充分利用水量以外,還要十分注意利用水頭的問題(見水電站運行調度)。
綜合利用調度方式 承擔防洪、興利兩種以上水利任務的水庫的調度方式,除了考慮以上所述防洪、興利的調度方式之外,還要著重研究處理防洪與興利的結合及興利各任務之間結合的問題(見綜合利用水庫調度)。
『柒』 求水庫防洪調度運行方案和水庫下游群眾轉移方案的報告,感謝
本篇簡單介紹水庫的調度運用。
我們知道任何一件供人類使用的東西,復雜如太空梭、宇宙飛船,簡單如鉛筆、橡皮都有他們的使用方法或使用說明。水庫的調度運用就相當於是水庫的使用說明。修建水庫究竟應該如何使用?是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可以任性的想蓄水就蓄水,想放水就放水,想發電就發電?顯然不是的。為了讓水庫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就要為水庫編制調度運用原則和方案,也就是水庫的使用說明書。
以綜合利用水庫為例簡單介紹一下水庫的調度運用。假設有一個水庫承擔了下游的防洪、灌溉、工業供水、生態補水、航運任務,同時自身還可以進行水力發電,那麼它應該如何完成這些任務呢?
假設防洪和生態供水是公益性的,沒有收益,僅有政府相關部門給予的成本補貼;灌溉水價非常低,無法覆蓋供水成本,政府部門僅補貼了成本不足的部分;假設航運的收益在交通部門,水庫管理單位需要與交通部門協商收益分配;工業供水和發電屬於水庫管理單位自己支配的部門,同時也是水庫最具經濟效益的部門。一般的水庫建設管理運行部門都是企業法人或者經營性事業單位,從經營的角度來考慮,那肯定應該優先保證工業供水和發電的用水需求,其他任務用水根據經濟效益排序依次考慮,這樣子行不行?顯然是不行的。水庫雖然由企業或者經營性事業單位負責建設管理運行,但是水庫本身承擔了大量的公益性的和關乎國計民生的任務,不能僅僅考慮經濟利益,而且這部分公益性任務所需的投資及運行補貼國家相關部門是給予了運行管理單位的。水利行業最著名的行為准則是「電調服從水調」,什麼意思?就是說發電用水的要求需要服從防洪、灌溉等部門的用水要求,如果發電用水要求與防洪、灌溉等部門用水要求相違背,那麼必須改變發電用水要求以服從防洪、灌溉等部門用水要求。
回到前面的例子,我在這個系列文字的第三篇《有關水的一些事(3)水電站和水庫分類(2)》中解釋過了,水力發電主要是利用水的勢能,同樣的水,落差越大,出力越大、發電越多,所以對於發電企業來說盡可能維持高水頭是保證電站擁有良好收益的最簡潔的方法。那麼這個水電站是不是能夠按照發電企業設想的那樣子,這時候就要看水庫承擔的任務排序情況了。假設這個工程承擔的任務是防洪、灌溉、工業供水、生態補水、航運並兼顧發電。那麼前面幾項任務的重要性是要超過發電的,因為發電是兼顧。
我們以一個完整的水文年來介紹。所謂的水文年在我國一般是指從第一年的6月到第二年的5月這樣的12個月。為什麼這么分呢,主要是這反映了河流水量的一個完整豐枯變化過程;如果河流上修建有水庫,水文年則可以反映水庫一個完整的蓄水和放水過程。豐枯變化:從6月開始河流進入豐水期,來水量大大增加,6月、7月、8月是水最大的三個月(汛期一般也在這三個月),從9月開始河流來水逐漸減小,到2月或者3月來水量減到最小,從4月、5月開始來水量又小幅度增加,到6月又進入豐水期。蓄放過程:從6月開始水庫進入蓄水期(如果有沖砂要求則可能從9月開始蓄水),利用豐水期的多餘水量及冬季的冬閑水量將水庫逐漸蓄滿(個別河流在9月或者10月會有個秋季水庫放水過程,補充秋季灌溉用水不足,不過這部分水量相對來說很小),到第二年3月開春,下游灌區春旱缺水時,逐漸將蓄存的水量按照下游用水要求下泄,直到5月底將水庫泄水到死水位,將蓄存的水量放完,等到6月開始下一個蓄放過程。
前述水庫的調度:6月河流來水量大大增加了,這時候如果從發電的角度來考慮,應該利用水多的時候盡快將水庫蓄滿,維持高水頭發電。但是這個水庫有沖砂要求,要求整個6月份和7月份水庫都在死水位沖砂運行,這時候發電就要服從沖砂,不能把水庫蓄起來。8月份不沖砂了,我總可以把水庫蓄起來了吧?也不行,因為8月份雖然不沖砂了,但是8月份仍然是汛期,水庫還要承擔防洪任務,水庫只能把水蓄到汛限水位(防洪限制水位)不能再往高了蓄了。好,8月份我只蓄到汛期水位,這樣總可以了吧,那我能不能把所有來水都蓄存起來,以盡快讓水庫水位上升到汛限水位呢?也不行。因為這條河下游還有生態基流、工業供水和航運用水要求,必須按照要求將這幾部分水量下泄下游,剩餘的水量才能蓄存到水庫中。到了9月份終於擺脫了防洪任務,那麼能不能一下子就把水蓄滿呢?一樣不行,原因跟8月一樣,要首先滿足生態基流、工業供水和航運用水等要求之後,剩餘的水量才可以蓄存到水庫中。經過幾個月的掙扎,到九月底或者十月初水庫終於把水蓄到正常蓄水位了,也就是說已經蓄滿了,這個時候終於可以維持一個較高的水位來隨心所欲的發電了吧?也是不行的。雖然水庫已經蓄滿了,但是下游依然有生態基流、工業供水和航運用水等要求,甚至枯水期下游湖泊還有生態補湖用水的要求,發電必須結合這些用水來進行(對於堤壩式開發的水利水電工程來說,凡是需要下泄到下游的水量,理論上都是可以先過一遍水輪機,發一次電的)。不過一般來說這幾個月是一年中難得的相對比較平穩的發電過程,枯水期來水量也少,水電站可以維持一個較高的水頭(水位)用小流量發電運行,提高發電效率。不過這樣的好日子沒維持幾個月,一眨眼開春了,春灌開始了。這時候河流來水還是很小的,但是下游灌溉用水量開始大增了。沒辦法,為了保證農業生產,水庫只得從自己蓄存的水中拿出來一部分下泄下游供給農業生產。水庫里水少了,水位自然降低,水位降低了,同樣數量的水發電量就少。從開春開始,水庫就一直處於一種水量虧損的狀態中,水位在不斷降低,發電量也越來越少,直到5月份降到死水位,把一庫水全部放光。(死水位時有部分水庫電站仍然能發電運行,但是相對來說效率較低,機組震動和損耗也大;另一部分水庫電站乾脆就要停止發電運行了。)這樣的調度,完成一個完整的水文年水量蓄放過程,也完成水庫承擔的所有任務。
由上述可知,綜合利用水利樞紐是不能隨意蓄水、放水的,也是不能隨意發電的,必須服從相關用水部門的要求,配合他們的用水過程蓄水、放水和發電。
但是,如果這個水庫僅僅承擔了發電任務,那是可以在滿足電網用電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發電的。
『捌』 防洪水庫汛期的防洪調度由什麼負責。
以下是個人理解:水庫的防洪任務,一般有,大壩自身的防洪任務,上游的防洪回任務,有的水庫還答有下游防洪任務。另外,除了防洪任務,水庫通常都還有興利任務。水庫防洪調度的原則,根據水庫的這些任務而定,如庫水位處在不同的范圍內,有相應的主要任務,汛期汛限水位——協調興利與防洪防洪高水位以下——以下游防洪任務為主防洪高水位以上——以大壩防洪任務為主
『玖』 水庫防洪調度的原則是什麼
以下是個人理解:
水庫的防洪任務,一般有,大壩自身的防洪任務,上游的防洪任務,有的水庫還有下游防洪任務。
另外,除了防洪任務,水庫通常都還有興利任務。
水庫防洪調度的原則,根據水庫的這些任務而定,如庫水位處在不同的范圍內,有相應的主要任務,
汛期汛限水位——協調興利與防洪
防洪高水位以下——以下游防洪任務為主
防洪高水位以上——以大壩防洪任務為主
『拾』 水庫防洪 主要任務
利用水庫防洪庫容調蓄洪水以減免下游洪災損失的措施。水庫防洪一般用於攔蓄洪峰或錯峰,常與堤防、分洪工程、防洪非工程措施等配合組成防洪系統,通過統一的防洪調度共同承擔其下游的防洪任務。用於防洪的水庫一般可分為單純的防洪水庫及承擔防洪任務的綜合利用水庫,也可分為溢洪設備無閘控制的滯洪水庫及有閘控制的蓄洪水庫。